arts participation in site and life a case study of hai-an...

94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藝術參與場域和生活 -以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為例 Arts Participation in Site and Life A Case Study of Hai-An Road, Tainan 指導教授:朱盈樺 助理教授 研究生:陳奕萱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藝術參與場域和生活

-以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為例

Arts Participation in Site and Life

-A Case Study of Hai-An Road, Tainan

指導教授:朱盈樺 助理教授

研究生:陳奕萱 撰

中華民國 104年 1月

I

摘要

台南海安路,曾是經濟商業聚集中心;隨著自然淤積,以及經歷錯誤公共政

策與漫長執行過程,導致場域沒落。直到 2004 年由杜昭賢策劃的海安路藝術造

街行動,透過藝術導入替海安路提供另一種再生選擇。

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透過藝術與場域紋理對話,讓場域擁有的歷史性被賦予

新可能性,並讓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找到新定義與使用方法;以及透過階段性

導入藝術,轉變「藝術與生活的關係」,並讓更多樣的人看見與關注海安路事件。

本研究透過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探討「藝術與人的連結關係」,藉以探討其一

藝術行動∕作品如何與人建立連結關係;其二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

關係。

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讓民眾以不同角度思考,並轉變民眾接觸藝術的方式;

作品∕藝術被視為一種溝通,一個呈現意義、詮釋觀點的媒介;藝術家在某種程

度作為居民的代表、行動者,並透過與居民交流替他們發聲與誘發。海安路藝術

行動在目的性與藝術性之間是相輔相成關係。

關鍵字:海安路、藝術造街、場域、日常生活

II

Abstract

Many years ago Hai-An Road of Tainan was a business center, but with natural

deposited and failed public policy and very long execution, caused the site declined.

When Chao-Hsien Tu planed the action of Hai-An road in 2004 , she used art to

provided Hai-An road for another revived choices.

The action of Hai-An road responds to art and site, it made the story of Hai-An

road with new meanings, and it also made the fragmental lands on streets and the wall

to found a new meaning and a new usage; the art action used periodic leads to

changed “The relation of art and people”, and they made many people to saw new

changes of Hai-An road and focus on Hai-An road. The case study of Hai-An road to

confer on “The relation of art and people”, the first confer on art actions and works

they how to linked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the second confer on Hai-An road as an

art site of art meaning.

The action of Hai-An road made people have different thinking, and had

transformed the way them access to art; the art is regarded as a form of

communication, a meaning of presentation and a way how to interpret their views;

The artis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ople and an actor to sounded and enlightenment.

The action of Hai-An road between the “purpose” and “artistic” are complementary.

Key word: Hai-An road. Art street landscaping. Site. Life

III

目次

Abstract ........................................................................................................ II

表目次 ........................................................................................................ V

圖目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 11

第二章 計畫緣由與各階段藝術行動

第一節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計畫緣由...................................................................... 17

第二節 階段性的海安路藝術行動.......................................................................... 20

第三章 區域記憶的私有與共生

第一節 藝術行動與生活的連結-策展人與藝術家.............................................. 35

第二節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效益.............................................................................. 50

第四章 海安路藝術行動面對的困境與建議

第一節 藝術行動面對的困境.................................................................................. 62

第二節 後續發展建議.............................................................................................. 69

IV

第五章 結語 ................................................................................................ 72

參考文獻 ....................................................................................................... 75

附錄

附錄一、各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創作形式與內容類型...................................... 78

附錄二、海安路藝術行動各階段作品清單.............................................................. 79

V

表目次

表 1- 1 訪談對象 ........................................................................................................ 6

表 2- 1 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第一階段-第五階段 .............................................. 20

表 2- 2 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作品清單 .............................. 79

表 2- 3 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作品清單 .................. 81

表 2- 4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作品清單 ...................................... 83

表 2- 5 第四階段《海安春醒》作品清單 .............................................................. 84

表 2- 6 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作品清單 ................ 85

VI

圖目次

圖 1-1 海安路傍晚時分,拜拜的阿婆 ..................................................................... 2

圖 1-2 梁弘《來坐》前,阿伯的下午與雜誌拍攝的矛盾感 ................................. 2

圖 1-3 研究流程圖 ..................................................................................................... 8

圖 1-4 昔日五條港貨物運輸 ................................................................................... 12

圖 1- 5 海安路拓寬前(左)、後(右)街景圖 .................................................... 14

圖 2- 1 陳浚豪《義蓋雲天》 .................................................................................. 22

圖 2- 2 李明則《生活寫意》 .................................................................................. 22

圖 2- 3 劉國滄《牆的記性》 .................................................................................. 23

圖 2- 4 郭英聲《烙印》 .......................................................................................... 23

圖 2- 5 盧明德《生態物語》 .................................................................................. 23

圖 2- 6 方惠光《YOUNG》 ................................................................................... 23

圖 2- 7 林鴻文《自然的來去》 .............................................................................. 23

圖 2- 8 盧建銘《夏了》 .......................................................................................... 23

圖 2- 9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 .............................................. 26

圖 2- 10 陳順築《全民創作牆》 ............................................................................ 26

圖 2- 11 黃偉成、曾文山《編織》 ........................................................................ 27

圖 2- 12 吳東龍《PEACH》 ................................................................................... 27

圖 2- 13 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 .................................................................... 27

圖 2- 14 崑山空設系《窺‧竄佛頭》 .................................................................... 27

圖 2- 15 吳瑪俐《公民論壇》 ................................................................................ 27

圖 2- 16 李宜全《怪花森林》 ................................................................................ 27

圖 2- 17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非間帶∙開放實境》 ................................ 29

圖 2- 18 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 ................................................ 30

VII

圖 2- 19 郭挹芬《迷路的雞蛋花》 ........................................................................ 30

圖 2- 20 梁弘《來坐》 ............................................................................................ 32

圖 2- 21 林建榮《海安亮起來》 ............................................................................ 32

圖 2- 22 郭英聲《窗景》 ........................................................................................ 33

圖 2- 23 任大賢《Line house》 .............................................................................. 33

圖 2- 24 陳彥旭《Infinite》 .................................................................................... 33

圖 2- 25 都市藝術工作室《艸艸》 ........................................................................ 33

圖 3- 1 藝術實踐的互動模式 ................................................................................. 35

圖 3- 2 ..................................................................................................................... 42

圖 3- 3 藝術家的身分游走 ..................................................................................... 44

圖 4- 1 鳳凰特區《鐵花開了》 .............................................................................. 70

1

第一章 緒論

此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

以及相關文獻探討,共分為五小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台南是一座充滿人味與韻味的城市。在選擇研究案例的過程,預先設定幾項

篩選因素-策展人、藝術家∕作品、居民與故事性場域,即場域擁有空間意義、

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一座擁有悠久紋理的古老場域,一條經歷極度繁榮與衰敗

的街道,位於台南市的海安路,像是一位歷經風霜的長者,擁有無數個即將娓娓

道來的故事,因而選擇「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以下簡稱:海安路藝術行動)

做為研究案例。

起因對台南存有一個想像,站在五條港沉澱的場域上,遙想當時商船往來,

船伕賣力搬運貨物,小販此起彼落的叫賣聲,這塊場域過去曾經繁榮與熱鬧。然

而,隨著自然因素淤積,以及經歷錯誤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開發工程、道路拓

寬工程)與漫長執行過程,導致場域紋理被強行摧毀與塵封。直到 2004 年由策

展人杜昭賢策劃的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透過藝術導入場域,替海安路提供另一

種再生選擇,重新打開這段塵封許久,在居民記憶上起黃色封鎖線的場域。在此,

如果,海安路被當作歷史軌跡,只進行修復與保存,最多只能讓民眾緬懷海安路

過去的繁榮,如此是很難感受到場域可以有什麼新可能性。但,藉由藝術行動、

藝術家與作品的參與,場域擁有的歷史性,因此被賦予新可能性。海安路藝術行

動替海安路帶來另一種再生選擇,改善街道視覺觀感,並帶回人潮與商潮,透過

這些層面感受到的海安路是一個藝文與商業的場域。

2

然而,在筆者 2012 年五月到訪海安路時,發現兩個景象引發筆者感觸(圖

1-1)(圖 1-2),對生活在此的當地居民,海安路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

而對於外來者是一個藝文觀光景點,不同身分對同一個場域產生不同感受。因而

思索,當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藝術與生活的關係」為何?藝術行動替「人」

與「場域」帶來些什麼?海安路藝術行動發酵至今十年,故本研究以「藝術與生

活的關係」為研究主軸,以探討(一)藝術行動∕作品如何與人建立連結關係,

(二)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

圖 1-1 海安路傍晚時分,拜拜的阿婆

圖 1-2 梁弘《來坐》前,阿伯的下午與雜誌拍攝的矛

盾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都市,是人類為了自己所架構的紀念里程碑。都市潛藏了各個時代人類所

有生活的相關事物;都市是人類洞察生活之後,具體化的造型結晶」1。

台南海安路是跨時代的古老場域,場域佈滿歷史背景、空間意義與社區意識。

海安路藝術行動透過藝術導入,重振因錯誤公共政策與漫長執行過程而沒落的場

域,替場域帶來另一種再生選擇。因場域裡交織跨時代的歷史背景、空間意義與

社區意識;因此,透過海安路藝術行動帶出不僅是,以藝術作為手段的介入行為,

同時更帶出藝術與場域、人的關係。

藉由海安路藝術行動,本研究以「藝術與生活的關係」為主軸進行探討;首

先,以海安路藝術行動緣由與各階段藝術行動實行導入;其次,透過策展人、藝

術家與作品,探討藝術與場域、人的連結關係,以回應研究主軸;最後,回到「藝

術行動」本身討論。藉以探討(一)藝術行動∕作品如何與人建立連結關係,(二)

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

研究問題如下:

(一)藝術行動∕作品如何與人建立連結關係。

(二)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

(三)海安路藝術行動面對的困境。

1 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潘廣宜、蔡青雯譯)。(台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實行步驟為相關文獻探討、實地記錄和觀察、訪談,

以回應上述問題。首先,從筆者在 2012 年五月到訪研究場域的觀察形成研究動

機;其次,從中發展出研究問題;最後,以研究方法進行相關探討。透過海安路

藝術行動對策展人、藝術家與作品為解析,探討「藝術與生活的關係」,最後再

回到藝術本身作探討(圖 1-3)。

一、 相關文獻探討

相關文獻探討,包含書籍、研討會論文與期刊論文等,作為研究主軸的基礎

架構,了解各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循序漸進的推動目標、實行方法、成果與效益,

互相對照檢驗。

二、 實地記錄和觀察

筆者在 2012 年五月到訪研究場域時,透過實際進入場域的觀察,發現兩個

景象引發筆者感觸(圖 1-1)(圖 1-2),對生活在此的當地居民,海安路是他們

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而對於外來者是一個藝文觀光景點,不同身分對同個

場域產生不同感受,因而思索-當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此外,

海安路藝術行動迄今十年,部分作品於階段性行動後便拆除,部分作品因自然與

人為因素,進行更替與消逝;因此,筆者透過實際進入海安路藝術行動場域,對

現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記錄與觀察。

5

三、 訪談

訪談以活動於海安路藝術行動場域的人為主,使用半開放型訪談,視情況調

整訪談內容。訪談對象分為:「居民」、「店家」、「民眾」與「在地藝術工作者」

四種類型。

第一是「居民」,以居住與生活在藝術場域內的類型為主,是藝術行動第一

線觀者,實際參與、感受藝術行動,探討海安路藝術行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其

中,王永川是《永川大轎》2繪製人物與繪製街牆屋主;以及,進興糖菓行吳老

闆、長樂米行蘇老闆、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是《請您跟我這樣做》繪製店家與人

物3;透過藝術行動的實際參與者、感受者,了解藝術行動與居民的交流過程與

藝術行動帶來的影響。

第二是「店家」,以活動於此範圍,但居住於藝術場域外的類型為主。透過

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怪花森林》4和店家(怪獸茶鋪)結合案例,了解異業結

合的影響;以及,海安路兩旁店家,了解店家選擇在此開店契機、藝術行動的影

響。

第三是「民眾」,以來到藝術場域觀看作品的普羅大眾類型為主;透過前往

觀看作品的民眾,了解前往動機、藝術行動帶起影響和效益。其中,「店家」與

「民眾」是海安路藝術行動效應下,帶來的新民眾,了解選擇在此活動與前往原

因。

2 詳見第二章第二節。第四階段《海安春醒》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 3 詳見第二章第二節。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

新舊產業人物分別為,市場賣鮮花的阿姨、長樂米行蘇老闆、進興糖菓行老闆娘、永川工藝社王

永川、炭烤店老闆、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服裝店老闆娘、土豆仁湯店小老闆;其中,進興糖菓

行吳老闆為繪製人物的兒子、目前土豆仁湯店換另一位老闆經營。 4 詳見第二章第二節。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李宜全《怪花森林》。

6

第四是「在地藝術工作者」。透過鳳凰特區《鐵花開了》(圖 4-1),在創作點、

創作性質與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相似,並且是社區自主串聯的在地藝術創作,反

映出海安路藝術行動作為一種示範性之後,帶起民眾對生活環境的重視;透過在

地藝術工作者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影響。藉由上述四種類型,了解海安路藝術

行動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帶來的影響(表 1-1)。

表 1- 1 訪談對象

類型 受訪者 訪談時間與地點 主題

居民 王永川 2014∕12∕30

地點:永川工藝社

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

繪製人物與街牆屋主;海安路藝術行動

的參與者、感受者,了解藝術行動的影

響。

1. 作品設置契機。

2. 居民與作品的關係。

3. 作品後續維護問題。

4. 藝術行動對居民的正、負面影響。

進興糖菓行-吳老

2014∕12∕30

地點:進興糖菓行

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繪製店家;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參與者、感受者,了

解藝術行動的影響。

1. 居民與作品的關係。

2. 作品後續維護問題。

3. 藝術行動的正、負面影響。

長樂米行-蘇老闆 2014∕12∕30

地點:長樂米行

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繪製人物;

同上。

博生堂中藥房-楊

老闆

2014∕12∕30

地點:博生堂中藥房

同上。

7

高先生 2014∕12∕30

地點:《窺‧竄佛頭》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感受者,了解藝術行

動的影響。

1. 居民與作品的關係。

2. 作品後續維護問題。

3. 藝術行動的正、負面影響。

店家 怪獸茶鋪

2015∕1∕2,∕1∕5

地點:線上訪談

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怪花森林》與店

家結合案例,了解藝術行動的影響與效

益。

1. 選擇在此開店契機。

2. 作品與店家結合影響與效益。

一品塘阿姨 2014∕12∕30

地點:一品塘

海安路兩旁店家,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

帶來的影響與效益。

1. 選擇在此開店契機。

2. 藝術行動的影響與效益。

民眾 Emily、瑞 2014∕12∕30

地點:《永川大轎》前

前往觀看作品民眾,了解藝術行動帶來

影響與效益。

Ema、Alan 2014∕12∕30

地點:《永川大轎》前

同上。

林小姐(大陸人) 2014∕12∕30

地點:水仙宮市場前

同上。

在地藝

術工作

鳳凰特區《鐵花開

了》-魏先生

2014∕10∕22-23;

2015∕1∕2

線上訪談

由社區自主串聯的在地藝術創作,反映

出海安路藝術行動作為一種示範性之

後,帶起民眾對生活環境的重視。

陳伯義 201∕1∕11

線上訪談

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影響。

8

研究動機

研究資料分析與發現:

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結語

形成研究問題

相互映證

圖 1-3 研究流程圖

研究資料分析與發現:

計畫緣由與各階段藝術

行動

研究執行與調整

研究資料分析與發現:

藝術行動的困境與改善

訪談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本研究以海安路藝術行動「五個階段」進行探討5,排除第六階段6;時間長

度以「2004 年-2014 年」為整體時間限制。以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五個階段為各

個「點」,透過時間連成「線」;因此,時間長度設定為發酵至今的整體時間。

(二)場域範圍

場域範圍設定,以第一階段至第五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主要分佈區域,

以海安路二段,北至民族路三段,南至民生路二段為主要研究場域;與其交綜兩

側街區為輔的場域範圍限制。以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為範圍設定,而不是海

安路整體。

二、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主要以海安路藝術行動第一階段至第五階段為研究主軸,2014 年

第六階段的藝術團隊與作品並不納入研究。因,1.第六階段以「海安路景

觀改造與環境藝術建置計畫」的公共空間改造為目標,以海安路開發為主

5 詳見第二章第二節。2004 年 3 月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2004 年 9 月第二階

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2005 年 7 月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2007

年第四階段《海安春醒》與 2011 年 11 月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 6 詳見第一章第四節:研究限制。

10

要目的。2.杜昭賢仍參與部分,但主導權已轉成公部門(台南市都發局都

市設計課)為主導者,藝術團隊作品也改由公部門(台南市文化局)負責

審議。3.第六階段場域(府前路-民族路)和本研究設定「藝術場域」不

同;與本研究預先設定的篩選前提(策劃團隊、藝術家與作品、居民)不

同;以及,與本研究以「藝術推動」探討的研究主軸不同。因此,第六階

段並不納入本研究。

(二)筆者透過記錄的角度,觀察海安路藝術行動。基於本研究以策展人、藝術

家與作品為解析對象,探討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因此,

本研究,主要探討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層面;在公部門、政策部分,

作為本研究前導-「為什麼是做海安路,而不是台南市其它地方」,作為

概念軸釐清與聚焦。故本研究並未特別談及社會文化脈絡。

11

第五節 相關文獻探討

此節以「名詞釋義」與「海安路的過去」,進行相關文獻探討。首先,「名詞

釋義」,藉此對「介入」、「參與」字詞定義。其次,「海安路的過去」,透過對海

安路空間紋理、歷史脈絡梳理,以了解為何選擇此場域做藝術行動。

一、 名詞釋義

(一)「介入」(intervene),中文翻譯為「干預」、「干涉」、「介入」、「調停」、「仲

裁」…等7。「介入」一詞有外力強硬進入場域,干涉原本既存事物意涵;

「藝術介入」將藝術視為外來者強行進入一個場域,以一種不對等意識干

涉場域。

(二)「參與」(participate),中文翻譯為「參與」、「加入」、「參加」、「共享」、

「分享」…等8。「參與」一詞降低內外差異,以相互為主體的分享概念;

「藝術參與」以對等意識進入場域,降低外來者姿態,參與場域與人。

海安路藝術行動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使用「介入」

一詞,藉由策展人「介入」建立開端關係,製造一個公共空間與話題,開

始介入海安路原本既存的事物,使居民凝聚。再者,藉由藝術家∕作品與

居民產生連結,讓藝術替場域、人發聲。海安路藝術行動藉由「介入」建

立開端關係,但不是強硬性介入,因藝術家與居民的關係建立,以「參與」

進行藝術行動意涵。因此,海安路藝術行動藉由「介入」與「參與」不同

7 大陸書店辭典編輯部(2007)。《大陸簡明英漢辭典》。台北:大陸書店。 8 同上註。

12

模式交替使用。

二、 海安路的過去

台南海安路是貫穿台南市中心南北的

道路,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位於海安路

中段,位於昔日五條港河道上,場域佈滿

空間意義、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海安路

場域,源於清朝五條港9河運時期,因應商

業需求形成的場域。同時,海安路兩旁獨

特的建築模式,亦受到五條港時期的貨物

運送方式影響,形成後門由河道將貨物運

上岸,前門開向街道做生意的屋子狀態。

郊商從中國各港口,用橫洋船、販艚船將

貨物運送至台灣,到台灣鹿耳門港、安平大港再轉用手撐仔,進入台江內海後再

轉用鮕子船、竹筏進入五條港區;此種運送型態,造就街屋縱深相當長的空間型

態,臨近河道的一面作為卸貨與儲藏倉庫,前面則作為生活與商業空間10(圖 1-4)

11。此場域成為台南對外貿易的轉運站,各種郊商、店家與倉庫分布於河道兩側,

進出口米、糖、雜貨、木材…等,形成各種商業型態的店家。並相繼成立三個郊

商(北郊、南郊、糖郊),三郊於南勢港河道盡頭的水仙宮設立總部三益堂,使

水仙宮成為當時台南商業中心。而後,隨著台江內海淤積,與安平、高雄港開放

通商,各國洋行設立,三郊貿易受到衝擊;以及,日治時期,開鑿新運河使安平

9 五條港由北到南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 10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2。 11 圖片來源:同上註,頁 22。原出處:吳培聲、陳信雄、郭美芳、盧泰康、陳梅卿、何培夫、

曾國棟(2004)《歲月雕琢五條港》,台南,國立台灣成功大學。

圖 1-4 昔日五條港貨物運輸

13

港航運延伸至台南市區,市區改正計畫使五條港地區成為邊陲區,輕軌設立取代

河道;因此,港口貿易的重要性不再。1941 年三郊解散,五條港繁盛時期畫下

句點。

海安路歷經兩次拓寬,第一次在日治時期拓寬 9 米,「當時向兩旁各拆一間

街屋的寬度,使鄰街的長形街屋變成橫向面對海安路開店,海安路因這次拓寬變

的更熱鬧,有更多攤販與店家聚集。1990 年底,第二次海安路再拓寬 40 米,再

向兩旁拆除三間街屋」12,「台南市政府以『墊付案』程序通過預算編列,進行『海

安路地下街興建的可能性』評估研究,隔年即通過逐年編列預算方式,進行拓寬

海安路段自保安路至成功路間的公道六路段」13。1993 年開始進行海安路的公共

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目的在於解決台南市商業中心區停車

格不足問題,並再增列地下街規劃。

「依據當年台南市政府『台南市公道六(海安路段自保安路至成功路)興

建地下街及地下停車場可行性研究』的論述指出,因為台灣光復後,台南

市重新核定之都市計畫,中心商業區並未劃設停車場用地,而後隨著都市

發展和商業區活動導致交通問題日益嚴重,且市中心區地價甚高,公共設

施用地取得困難,因此地下停場興建,為紓解市中心停車空間不足的現象。

由於海安路自成功路至保安路,沿線拆遷戶共計 521戶,其中住宅使用

160戶佔 30.7%,其餘營業性質 361戶佔 69.3%,因此地下街興建則為

安置部分海安路上拓寬前拆遷的商家」14。

然而,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執行初期,因公部門強制採

12 整理自:石志偉(2002)。《傳統街屋空間使用特性之研究-以台南市神農街為例》。成功大學

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頁 27。 13 整理自:鄧博文(2007)《都市設計遠景與機制的演變-以台南市海安路的危機或轉機為例》。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頁 3-10。 14 同上註,頁 3-9。

14

取的土地徵收權與警察權執行機制,加上公共政策執行過程,承包廠商面臨公司

財務危機,導致整個工程陷入停擺,又因位於昔日五條港場域,造成土質疏鬆、

地下水滲出,導致房屋龜裂、倒塌事件…等公安意外不斷傳出;之後,政策制定

者接連的工程弊案與官司,導致民眾積累的負面情緒逐漸上升,此工程也成為複

雜並棘手的案例。

同時,海安路兩旁獨特的建築模式,是因應五條港時期貨物的運送方式,形

成街屋縱深相當長的空間型態。然而,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

程)施行卻忽略海安路的空間意義、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在原本密集且縱向排

列的傳統住宅街區裡,橫向再拓寬新興街道,將道路從九米再拓寬到四十米,更

改原本存於居民的生活、商業形態(圖 1-5)。因,地下商店街工程讓許多房屋被

全部或部分拆除;加上,道路拓寬工程橫向劃過住宅區,以致房屋側面面向道路,

與道路平行,這兩項政府公共政策讓海安路街區形成許多閒置畸零地街道空間、

空屋與街牆。

圖 1- 5 海安路拓寬前(左)、後(右)街景圖

圖片來源: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頁 4。

此外,各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經費來源,並非以藝術名義申請,而是透過

15

藝術工作者-杜昭賢以「台南市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第一階段至第三階

段)與「都市藝術工作室」(第四階段至第五階段),向公部門申請各種補助方案。

在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透過「海安路示範點美化造街獎勵

補助計畫」申請經費。第三階段,透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申請經費。第四階

段,透過「台南市 95 年度地區環境改造暨健康學區大步走」申請經費15。除第三

階段由中央文化部門(行政院文建會)直接補助經費之外,其他各階段海安路藝

術行動,由台南市府都發局補助經費,透過「獎勵標題」顯示出,公部門視海安

路藝術行動以「環境美化」為出發點,環境美化是最主要目的。

海安路位於昔日五條港區內,五條港區位於台南中西區,此區的中正商圈為

早期活躍的商業區域。黃崑山提及,「海安路拓寬工程乃是一個超過半世紀前都

市計畫藍圖的一部分,併隨著同樣由日本城市借來的地下街構想,海安路的拓寬

也被當時市政府作為追求府城現代化與市中心復甦的手段」16;以及,蕭瓊瑞提

及,「如何讓這個有台南『銀座』之稱的『中正商圈』面積倍增、商機倍增?於

是選定了老街的海安路,將老街拆除,建造地下街,既能整頓市容,更新街貌,

也可增加商店面積,吸引人潮,創造商機」17。因此,以紓解城市問題與擴張商

業範圍進行的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卻造成海安路長達

十年的塵封期(1993 年-2002 年),直至 2002 年拆除海安路中央圍籬開放全面

通車,得以稍微紓解。但,接連負面觀感的公共政策,導致民眾對公部門失去信

任,並影響民眾抗拒公部門推動的海安路改善計畫。同時,中央圍籬拆除,因而

15 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透過「海安路示範點美化造街獎勵補助計畫」申請

經費,由台南市府都發局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請經費,再由杜昭賢提案申請補助。第三階段,透過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申請經費,由中央文化部門(行政院文建會),直接補助民間團體(杜昭

賢)辦理,未經過台南市政府申請與審核;起因台南市政府未有多餘經費,恰逢當時行政院文建

會主委陳其南到海安路勘查,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和陳其南推動的公民美學概念相似,因此杜

昭賢以「公民美學」申請經費。第四階段,透過「台南市 95 年度地區環境改造暨健康學區大步

走」申請經費。 16 黃崑山(2005 年 8 月)。〈一線生機或曇花一現-介於權力與權力之間〉。典藏今藝術,155,

頁 124-125。 17 蕭瓊瑞(2008)。〈困境激發下的創意-海安路美術館的形成與願景〉。藝術認證,23,頁 32

-35。

16

看見閒置、殘破的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促成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導入,開啟一

階段又一階段的海安路藝術行動。

17

第二章 計畫緣由與各階段藝術行動

第一節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計畫緣由

一、 前言

台灣藝術走向場域,自九零年代以後陸續出走。從特定場域與環境藝術概念

連結開始,強調特定時間、特定地點,以喚起對場域的關懷,如:1994 年《台

北縣美展:環境藝術》,1994-1996 年大致一年一至兩次。接著以「裝置藝術」

為名的展覽出現,如:1997 年《大地•城市•交響-台灣裝置藝術展》、1999

年《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1997-1999 年展覽次數變多,逐漸走向獨立策

展人接受委託的策展。2000 年以後,以「城市」為主的特定場域展覽議題,並

將展覽延伸至國際,如:2001 年《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18。2002 年

文建會(現為文化部)推動「節慶式展覽」,如:2002 年《福爾摩沙藝術節》。

之後,「工作坊」的形成,由藝術家帶領一群特定族群以工作坊形式呈現,如:

2003 年《台北城市行動》;以及,「藝術介入社區」,藉由藝術家與社區民眾互動

的新類型作品,透過藝術深化社區與社群、重視生態和環境、場域復甦,如:2005

年吳瑪俐《日照嘉邑-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從「地方美展」轉型,到「裝置

藝術」為名的展覽,到「城市」的特定場域展覽,到因應文化政策推動的「節慶

式展覽」,再到藝術村計畫間接影響「工作坊」形成,以及「藝術介入社區」概

念的轉變。

18 整理自:張晴文(2002)。《當代藝術與生活的交易-「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與特

定場域展覽的有效路徑》。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45-87。

18

二、 海安路藝術行動計畫緣由

海安路位於台南市中心,曾是台南早期經濟商業聚集地帶,橫跨昔日商船進

到市中心的五條港舊址上,蘊含豐厚場域紋理的舊街區;然而,隨著自然淤積,

以及經歷錯誤公共政策與漫長執行過程,導致場域紋理被強行摧毀與塵封。直到

2004 年由杜昭賢策劃的海安路藝術行動,透過藝術導入,替海安路提供另一種

再生選擇,並轉變民眾接觸藝術的方式。而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契機為,2003 年

杜昭賢在台南民權老街策劃的《藝術建醮》19獲得正面回應,讓公部門看到藝術

的功能性,當時台南市府都發局長李得全說:「假如可以『藝術』之內涵與形式

來植入老舊街區的『新質感』,或許會是另一種再生的嘗試」20,便邀請杜昭賢

進行海安路藝術行動。因此,《藝術建醮》被視為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契機。

海安路許多畸零地空間與街屋側面殘骸,起因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

道路拓寬工程)未考量海安路場域紋理;因此,造成許多閒置、無法使用的畸零

地空間與街屋側面。杜昭賢提及,在海安路「現階段仍保有無數閩式建築及老屋

林立,面對街道的幾乎是山牆形式的房屋側面,其狀態迥異於別的城市,也因如

此特質,處在這尚未縫合的歷史縫隙中,卻構成藝術街牆的最佳創作場域」21。「畸

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形成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特質,並成為藝術家獨特

創作點;同時,作品創作點訴說著土地被徵收當地居民的故事,「海安路角落」

的故事。

此案例原始名稱為「海安路藝術造街」,本研究加上「行動」,稱為「海安路

藝術造街行動」。「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字面上拆解為「藝術」、「造街」與「行

19 《藝術建醮-歷史街區地景藝術再造計畫》(以下簡稱:《藝術建醮》)由杜昭賢與張元茜共同

策劃。 20 整理自: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6。 21 同上註,頁 27。

19

動」,在此「造街」並非是重新打造一條街,而是含有「再造」意涵,以藝術改

善街道、環境觀感;在本研究加上「行動」稱之,一方面屬於階段性而非連續性

計畫,另一方面策展人、藝術家與作品的操作策略亦是一場行動。因此,「海安

路藝術造街行動」是「以藝術導入,再生原本存於場域的氛圍,以空間意義、歷

史背景與社區意識,進行藝術行動」。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中的「藝術」並非只

是在做「藝術推廣」這件事,而是存有「目的性」,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與

活化街區,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形成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特殊性之一。

20

第二節 階段性的海安路藝術行動

此節解析各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分別從名稱、目標效益、藝術家與作品進

行探討;並對藝術家作品分析,整理與歸納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內容和形式(表

2-1)。

表 2- 1 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第一階段-第五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

主 題 美麗新世界

-藝術介入

計畫

全民藝術造

街-啟動公

民美學運動

市影-海安

街道美術館

海安春醒 海安家+9-

海安路藝術

造街再一章

策展人 杜昭賢

時 間 2004 年 3 月 2004年 9月 2005年 7月 2007 年 2011 年 11 月

藝術家 8 位 8 位 1 組 2 組 6 位

作 品 8 件 8 件 展覽方式呈現 2 件 6 件

一、 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

海安路藝術行動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以含有「未來希

望」象徵的名稱作為開場白。首先,藉由策展人介入建立開端關係,透過藝術行

動導入,製造一個公共空間與話題,開始介入海安路原本既存的事物,使居民產

生關注。目標著重於「改善街道視覺觀感」與「活化街區,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

為前提進行藝術行動。一方面重塑街道,轉化居民對破落牆面的視覺觀感,另一

方面以溫和方式(藝術),挑起居民對生活環境的重視,藉由民眾不抗拒的藝術

表現手法,讓民眾有意願接觸,轉而形成生活美學。

21

在創作點的選擇以整條街道作考量,以「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為作

品創作點,並以不同創作類型藝術家,用裝置藝術方式呈現。包含:陳浚豪《義

蓋雲天》(圖 2-1)使用大量銀色圖釘,運用光影與角度變化,呈現武財神(即關

公像);原先規劃圖像為媽祖像,之後改以當地民眾信仰,創作點附近的金華府

關公像為創作,結合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李明則《生活寫

意》(圖 2-2)將木製圓桌、板凳等台灣早期的生活景象,以瓷磚裝置方式,呈現

在鋼筋外露的牆面。劉國滄《牆的記性》(圖 2-3)以一點透視的建築觀念,將老

牆漆成藍色並以工程藍圖的形式,試圖勾繪出在畸零地前的空間記憶22;形塑當

時原本住家面貌,利用白線條在牆面勾繪出房屋拆掉前的空間感,並擺設家具試

圖還原過去的空間記憶。郭英聲《烙印》(圖 2-4)老式的蒸氣熨斗放在鐵軌延伸

的山洞前,老式的蒸氣熨斗比擬原本行駛在鐵道上的蒸氣列車,以實物搭配環境

的實驗攝影。盧明德《生態物語》(圖 2-5)以各種動物、鳥類、昆蟲和魚蟹圖像

轉印在街牆,含有多樣性意涵,一樓牆面有蛙、鯉、兔、象、牛字樣;作品創作

點於神龍街口,原本為清代魚市,一直到海安路拆遷前也是海產販售集中地,並

在水仙宮市場旁;作品與場域、產業呼應。方惠光《YOUNG》(圖 2-6)以滑板、

塗鴉的創作方式,並以立體方式呈現「young」,添加作品的層次,運用時下年輕

人的表達語彙,將現在(滑板、塗鴉)與過去(街牆、場域)的時間結合。林鴻

文《自然的來去》(圖 2-7)二樓陽台置放石塊,並豎立白色燈管,結合場域本身

沒有牆面、裸露鋼筋,表現出對場域的回應。盧建銘《夏了》(圖 2-8)運用稻草

推砌五個圓錐狀,並搭上聲音裝置。第一階段共八件作品。

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推動目標以「改善街道視覺景觀」

與「活化街區,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為前提進行藝術行動,著重於藝術與人的

「接觸」。因此,作品內容以「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信仰與產業)為主,

藝術家企圖透過作品傳達對場域的正面想像;另外作品形式包含:裝置、景觀、

22 資料來源: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冊子。

22

繪畫、攝影與建築,試圖讓民眾看到多樣藝術形式,讓作品產生新鮮感、吸引力,

製造出強烈與深刻的視覺觀感,誘起民眾的關注力。同時,開放性的觀者設定,

並沒有針對特定社群,增加藝術的易讀性。第一階段達成目標效益為:(一)視

覺觀感:將原本斷垣殘壁的空間,經過整理與藝術獲得改善。(二)重塑街道特

色:藉由藝術導入,將原本斷垣殘壁的街道景觀,營造出藝術氣息。(三)新街

區生活美學捷徑:藉由作品的置入,讓民眾重視生活環境美化的功能與重要性;

同時,讓藝術以輕鬆的姿態出現在生活環境中,建立公民美學。(四)活化街區:

除了靜態作品的設置外,在海安路開放空間中,安排動態的跨領域展演活動、露

天劇場與座談會,試圖讓更多人關注與參與。(五)人潮、商機和社區參與:藉

由藝術行動,再次拉回因公共政策而遺失的人潮與商潮23。透過藝術行動、藝術

家、作品的參與,讓場域擁有的歷史性,被賦予新的可能性,海安路藝術行動替

海安路帶來另一種再生的選擇。

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作品圖檔

圖 2- 1 陳浚豪《義蓋雲天》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2 李明則《生活寫意》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23 整理自: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38-39。

23

圖 2- 3 劉國滄《牆的記性》

圖 2- 4 郭英聲《烙印》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5 盧明德《生態物語》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6 方惠光《YOUNG》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7 林鴻文《自然的來去》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8 盧建銘《夏了》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24

二、 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

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目標著重於民眾參與,與

民眾產生連結,藉以建立民眾對藝術、藝術行動的連結,並形塑美學生活空間;

另一方面,藉由藝術形塑出海安路街道性格。

第二階段著重於藝術∕藝術家與居民產生連結,拉近「藝術與人」、「人與人」

之間的距離,「作品形式和內容」分為以下四類型:

(一)藝術與社區對話,如:黃偉成與曾文山《編織》(圖 2-11)利用閒置

地下街入口平台,製造出一個提供民眾休憩的場域。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

龍回來了》(圖 2-9)以松木在海安路與民生路口搭建木結構,製造一個民眾穿梭、

交流空間,並結合作品設置點的現存場景,企圖建構民眾對海安路的記憶空間。

作品名稱原為《我家門前有個洞》,反諷地下商店街工程;但,之後因整體結構

看起來像條龍,加上吳瑪俐曾訪問街上耆老提及,據說五條港下方有一條龍,因

此將作品改為《神龍回來了》。

(二)藝術與產業結合,如:吳東龍《PEACH》(圖 2-12)顯眼的桃紅色背

景上,有著三幅女性意象的輸出畫作;在整體作品呈現,將上方霓虹招牌(愛妮

HOTEL)納入規劃,使原有意涵發酵,模糊彼此界線,並強化整體感覺。顏振

發《請您跟我這樣做》(圖 2-13)由台南全美老戲院的顏振發繪製,以民族路至

民生路的新舊產業人物為主角繪製,藉由居民彼此的熟悉感,產生共同話題和參

與感。並以雙手舉起三角形的共同肢體動作,象徵持家立業的屋頂,期許新舊產

業在海安路鼎盛興旺;同時,反映傳統手繪電影看板式微,藉此讓民眾了解與重

視傳統產業的消逝問題。崑山空設系《窺‧竄佛頭》(圖 2-14)利用廢棄水泥鴿

25

籠塗上黃漆,使用港區常見的麻繩纏繞,象徵歷史、空間與時間變遷。作品創作

點為早期五條港之一「佛頭港」遺址,當時為熱鬧的碼頭街市,在作品媒材、名

稱與場域紋理呼應。

(三)市民集體創作,如:陳順築《全民創作牆》(圖 2-10)以「發現海安

路攝影比賽」入選者攝影作品,以集體相片牆的裝置形式呈現於街牆,凝聚當地

的影像記憶;藉由民眾的觀點與鏡頭焦點,發現許多民眾日常生活情景,讓民眾

成為作品的內容主角,並突顯生活中常被忽略的角落,以及藝術是來自生活。吳

瑪俐《公民論壇》(圖 2-15)樹立的半身塑像,碑上寫有海安路大事記與「路是

人開出來的」,背後門牌是受訪民眾的話。藉由海安路與地下街的公共議題,以

開放式邀請民眾參與討論,形塑一個公共議題的討論場域,並思索海安路未來;

透過作品裡用來象徵海安路居民的門牌,顯現民眾對於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

程、道路拓寬工程)的憤怒與嘆息,以及透過安置的半身塑像,顯現海安路政策

制定者的肖像綜合體,並刻上「路是人開出來」。

(四)其他涵義,如:李宜全《怪花森林》(圖 2-16)在水泥堆的城市中,

出現一扇扇叢林窗景並竄出奇特生物;嘗試在城市中製造民眾想像,並搭配植栽

將作品的想像融入真實生活空間。第二階段共八件作品。

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推動目標以「民眾參與」,

著重在藝術與人產生「連結」;因此,作品以「與人的參與」為出發點。藝術家

透過作品製造出一個空間,讓民眾有個聚集地方,有個生活休憩地點,例:黃偉

成與曾文山《編織》(圖 2-11)、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圖 2-9)。

另一方面,藝術家讓民眾參與作品的「過程」,讓民眾直接出現在作品內,增加

民眾參與感,例:陳順築《全民創作牆》(圖 2-10)、吳瑪俐《公民論壇》(圖 2-15)、

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圖 2-13)。透過此種藝術模式,讓居民替所處場域扮

26

演言說角色,藝術家再將居民的言說轉化為具溝通性、共通感的作品;藝術家亦

扮演誘發角色,讓民眾用不同的角度觀看自己的生活場域。

在此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以《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獲得第三屆

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因而帶起媒體對海安路藝術行動的關注,使一個原

本屬於地方性歷史街區,導入藝術的在地行動,成為全國性議題,提升海安路藝

術行動的能見度,關注民眾也從台南市民、藝文人士,擴及到一般大眾。同時,

藝術行動帶來的效益也逐漸發酵,在商潮與觀光人潮湧入下,當地居民逐漸感受

到藝術行動帶來的實質效應。但,在藝術帶來的美好景象之下,浮現遊民進駐、

躲在角落吸膠的中年人等問題24,突顯既存的社會問題與社會關懷,而這種情況

並不是策展團隊可以自行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政府機關正視與找到解決方法。

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作品圖檔

圖2- 9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10 陳順築《全民創作牆》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24 詳見杜昭賢(2007 年 8 月)。〈燈亮了、看見遊客、也看見了遊民〉。中華日報。

27

圖 2- 11 黃偉成、曾文山《編織》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12 吳東龍《PEACH》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13 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14 崑山空設系《窺‧竄佛頭》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15 吳瑪俐《公民論壇》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圖 2- 16 李宜全《怪花森林》

三、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目標著重於「街道美術館」模式建立,

因此,規劃街道美術館出入口動線意象、服務台、志工室、藝術圖書室、公共電

28

腦、電話…等硬體設施;並推動與民眾互動的藝術活動,如:藝術角落、家有寶

貝、生活美學 DIY,以及藝術巡守隊,如:志工培訓、美術館導覽。

第三階段操作模式因應「街道美術館」(民生路-民族路)建立,改以一組

「團隊」方式進行(第一、二階段以個別藝術家為主),邀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

繁殖場以《非間帶-開放實境》為主題,進行街道美術館首檔展覽。藉由,再塑

白色塑膠桶形成海底生物意象分布於街區,並串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藝術行動

的作品;同時,搭建出與行人互動的木結構設施,串聯閒置的地下商店街工程出

入口。第三階段的作品設置引起居民反彈,起因於藝術團隊將再塑白色塑膠桶懸

掛街頭,引起附近居民有不佳視覺聯想25;以及,大型木結構設置於停車場帶來

的不便,因創作點考量與延伸藝術行動範圍26,策展單位向台南市府商借七個停

車格範圍作為創作使用,由於此地點早上是傳統市場,停車位置減少,引起市場

攤販不同聲音。因此,策展團隊與當地數位里長、居民進行溝通,另外藝術團隊

在前者的白色水桶貼色點做藝術創作修正,後者則是展期結束後,將松木分送給

居民,與做成板凳讓藝術家和民眾一起彩繪。透過此次事件中的小衝突,反映出

藝術放到公共領域時,是需要接收來自不同類型的人檢視,有正、負面的聲音,

策展人與藝術家進入公共領域時,是跟環境、民眾一起互動,必須正視藝術與場

域、人的關係;藝術進入公共領域不能只堅持藝術性,而是必須考量環境、民眾

(圖 2-17)。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街道美術館」模式形塑,改變民眾對

美術館既定概念、藝術品的定義,拉近藝術與人的距離;以及,在「民眾參與」

上,從民眾參與作品過程(第二階段),轉為與民眾互動的藝術活動,如:藝術

角落、生活美學 DIY,用民眾的參與方式,讓民眾參與藝術行動。同時,策展人

25 中國民間傳統辦理喪事懸掛白燈籠,以及時間點正逢農曆七月。 26 友愛街至民生路、民生路至民權路、民權路至民族路段。

29

企圖讓海安路藝術行動「持續」,因而加強硬體設施、志工培訓與美術館導覽,

以及舉辦《市影: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國際研討會》,讓海安路藝術行動成為國際

關注的藝術事件。在此階段的作品,反映公共性藝術與日常生活習性,產生的矛

盾;以及,公共性藝術設置,引發公共與私人利益衝突的情況。此階段的作品形

式,以更藝術性、更介入的方式處理;但,此種轉變,民眾接受度並不高。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作品圖檔

圖 2- 17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非間帶∙開放實境》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四、 第四階段《海安春醒》

第四階段《海安春醒》因應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在自

然與人為因素影響,部分作品已經損壞與斑駁。因此,第四階段著重於先前街牆

作品更換,如同美術館「換檔」形式,所以名稱含有「再次醒來」意涵。換檔作

品,如: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替換陳浚豪《義蓋雲天》;郭挹

芬《迷路的雞蛋花》替換李明則《生活寫意》27。

27 陳浚濠《義蓋雲天》、李明則《生活寫意》為第一階段作品。

30

第四階段「作品形式和內容」:(一)藝術與產業結合:陳浚豪、吳仕堯、蔡

潔莘《永川大轎》(圖 2-18)呈現王永川先生的工作情景,作品分為上下兩層,

一樓為王永川先生與將完成的神轎,踩著右邊梯子走到二樓,是徒弟們雕刻的工

作場景;呈現民間信仰木工產業的工作情景,與當地的信仰、產業呼應。(二)

藝術與社區對話:郭挹芬《迷路的雞蛋花》(圖 2-19)以 Q 版雞蛋花寶寶逛台南

的虛擬時空作為意象。第四階段共二件作品。

第四階段《海安春醒》延續第三階段「街道美術館」模式,進行作品「換檔」,

同時,藝術家處理「作品形式和內容」轉回與場域(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

呼應。

第四階段《海安春醒》作品圖檔

圖 2- 18 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

圖 2- 19 郭挹芬《迷路的雞蛋花》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31

五、 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

透過藝術改善街道樣貌,帶回人潮與商潮;經過時間堆疊,帶走藝術面貌的

消逝。因此,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目標著重於「再

度把藝術推進去,並替當時再次啟動的地下工程做開場白」,故名稱直白指出「+

9」意旨九件作品,「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意旨再次將藝術推進去。第五階段,

六件作品設置與三件作品修復。

第五階段「作品形式和內容」:(一)以「台南場域紋理」為出發點,如:梁

弘《來坐》(圖 2-20)依照早年工法與結構呈現屋頂的收邊、閣樓百頁氣窗、木

質木窗,湊近木窗往裡看,可窺見廚房、客廳景象;傳遞出梁弘小時候在窗框間

躲迷藏的記憶,與三十年前初來定居時對台南的印象28。民眾來到作品前,可以

在屋前門廊小憩,如同作品名稱《來坐》一般,邀請民眾到家門前來坐一下。郭

英聲《窗景》(圖 2-22)以台南孔廟紅牆的窗挪移至海安路,透過平行時空引起

民眾對於窗的另一端風景的想像。任大賢《Line house》(圖 2-23)以對台南印象,

透過白色鐵條構成磚屋,裡面擺放白色線條構成的家具與樹木,藉此勾起民眾對

熟悉事物聯想,讓記憶、情感填滿雕塑。(二)以「對海安路的希望寓意」為出

發點,如:林建榮《海安亮起來》(圖 2-21)低頭坐在雲朵上的燈泡人,像在省

思又像凝視過往民眾,讓往來民眾可以暫時讓腦袋沉浸在藍天中,暫時讓身體輕

飄在雲朵之間,作品名稱隱含對海安路的期望。陳彥旭《Infinite》(圖 2-24)將

作品穿透到地下,描繪出地底的想像,連結海安路當時再度啟動的地下街工程。

都市藝術工作室《艸艸》(圖 2-25)以 20 萬條綑綁電線、雜物的塑料束帶一根根

串起,交雜於原本的草之間,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卻不起眼的小草,躍升為讓人

注目的對象。第五階段共六件作品;以及,三件作品修復,如:劉國滄《牆的記

28 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冊子。

32

性》(圖 2-3)、李宜全《怪花樹森林》(圖 2-16)、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

大轎》(圖 2-18)29。

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推動目標以「再度把藝術

推進去」,因:1.距離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已歷經七年。2.第三階段以展覽形式推

動,在展覽過後並未留下實體作品。3.第四階段以換檔形式,形成兩件作品。因

此,民眾對作品產生的新鮮感、吸引力與關注度逐漸下降,故大幅度增加作品「量」。

同時,既存場域的問題並未解決,如:鄰近水仙宮市場衍生的攤販問題、閒置空

間與畸零地衍生的民眾隨意停車問題…等,讓場域逐漸回到原本的氛圍。因此,

藝術家處理「作品形式和內容」,一方面與場域紋理(當地常民文化、信仰、產

業)呼應,藉此再度拉回藝術與人的距離;另一方面因應當時再次啟動的地下工

程,帶有「對海安路的希望寓意」,例:陳彥旭《Infinite》(圖 2-24)。

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作品圖檔

圖 2- 20 梁弘《來坐》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HASM

圖 2- 21 林建榮《海安亮起來》

29 劉國滄《牆的記性》為第一階段作品;李宜全《怪花樹森林》為第二階段作品;陳浚豪、吳

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為第四階段作品。

33

圖 2- 22 郭英聲《窗景》

圖 2- 23 任大賢《Line house》

圖 2- 24 陳彥旭《Infinite》

圖 2- 25 都市藝術工作室《艸艸》

海安路藝術行動以藝術導入,改善街道視覺景觀、環境改善作為藝術行動的

起點。藉由,「介入」建立開端關係,但不是強硬性介入,在藝術家與居民關係

建立,則以「參與」進行藝術行動意涵;在面對不同事物,藉由「介入」與「參

與」不同模式交替使用。海安路藝術行動製造一個討論性話題,藉此凝聚居民,

並以跨領域藝術家參與,試圖讓民眾看到多樣藝術形式。同時,開放性觀者設定,

並沒有針對特定民眾,增加藝術推廣性。將「制式展覽空間」30的藝術觀看方式,

轉變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易近藝術姿態,改變民眾接觸藝術的方式。

30 制式展覽空間:包括美術館、畫廊、替代空間、已進入規律運作的閒置空間。

34

從各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標題」,可以看出設定目標與轉變;以及,在

各階段的「作品形式與內容」,可以看出「藝術與人關係」的轉變。第一階段《美

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藉由介入建立開端關係,開始介入海安路原本既存事

物,「作品形式和內容」著重於藝術與人的「接觸」,以「場域紋理」(當地常民

生活、信仰、產業)為主,並以多樣藝術形式與內容,吸引民眾關注。第二階段

《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藉以建立民眾對藝術、藝術行動的連結,

「作品形式和內容」以「與人的參與」為出發點,著重於藝術與人產生「連結」。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策展人企圖以「街道美術館」概念持續,著

重於藝術與人產生「互動」,故加入與民眾互動的藝術活動。第四階段《海安春

醒》含有再次醒來意涵,並延續第三階段街道美術館模式,進行作品換檔,「作

品形式和內容」轉回與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產業)呼應。第五階段《海安

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推動目標以「再度把藝術推進去」,大幅度增加

作品「量」,「作品形式和內容」與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產業)呼應,另一

方面因應當時再次啟動的地下街工程,帶有「對海安路的希望寓意」。其後,第

四階段、第五階段作品以「換檔」方式,替換與修復作品。綜觀,各階段海安路

藝術行動的「作品形式和內容」,都以扣住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產業)為

出發點,再以不同藝術方式呈現。在整個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替換」,以有

點粗魯的「覆蓋」形式進行換檔,而歷年來作品的典藏庫,存在於人的記憶中,

或是被遺忘。

35

第三章 區域記憶的私有與共生

此章探討「藝術與人的連結關係」,更精確是指-「海安路藝術行動如何與

人產生連結」,分為兩部分,第一從海安路藝術行動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切入角度

與操作方式,探討如何讓藝術與人產生連結?用何種方式與人產生連結?第二海

安路藝術行動的效益分析,透過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目標、實行方法(策展人與藝

術家切入角度與操作方式)、成果與效益,互相對照檢驗(圖 3-1)。

圖 3- 1 藝術實踐的互動模式

第一節 藝術行動與生活的連結-策展人與藝術家

此節透過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操作方式、作品創作點、扮演角色、執行難題與

操作模式重要性,互相對照檢驗,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策展人與藝術家面對「場

域」與「人」的切入角度與操作方式解析,並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如

36

何與人產生連結關係。

第一,從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操作模式」。最初策展人的操作模式構想是,

以藝術形式和內容導入場域新質感,以另一種實驗性手法,作為場域再生的嘗試;

並以兩種面向考量,一方面因公部門經費,運用在私人產業(畸零地街道空間、

街牆),但整體視覺觀感呈現是公共空間;因此,策展人以整個街面作為規劃,

而不是單一環境。另一方面,策展人身為藝術工作者,將藝術置於街面是一個對

民眾推廣藝術的機會31。因此,策展人以「階段式」導入藝術,在第一階段《美

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以不同創作類型,如:裝置、景觀、繪畫、攝影與

建築導入,讓民眾多方面認識藝術,著重藝術與人的「接觸」,以民眾熟悉的「場

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為主,並讓民眾了解海安路再生的另一

種選擇-藝術。在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著重藝術與

人產生「連結」,以「民眾參與」為出發點,讓民眾參與「作品的過程」。在第三

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著重藝術與人產生「互動」,增加相關藝術活動,

讓民眾與「藝術行動互動」。策展人透過階段性的操作方式導入藝術,從藝術與

人的「接觸」,到產生「連結」,再到「互動」,逐漸加深藝術與人的關係;杜昭

賢提及,「你不能強求居民認識藝術是什麼,你只能製造讓他們接觸藝術的機會,

讓他們覺得這很好玩,以後他們看到類似的東西便會產生聯想」32。因此,策展

人推動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角度與方式,是藉由傳統與現代結合,以藝術與場域紋

理進行對話;在此,「傳統」指海安路的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產業),「現

代」指透過藝術方式,對造歷史脈絡與過程,因此是「以藝術導入,復甦原本存

於場域的氛圍,以空間意義、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進行的藝術行動」。

31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6。訪談杜昭賢。 32 簡子傑(2005 年 5 月)。〈假如藝術進到人們生活,它會更有趣〉。典藏今藝術,152,頁 140

-141。

37

Stephen Willats 在《透過藝術的社會》(Society through Art)提及,「一件要

顯示反意識的藝術品,其先決條件在於消除原本存在於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的隔

閡,讓雙方彼此交流牽扯到某個程度,讓觀賞者成為這件藝術品的創作與感受的

理念基礎」33,顯示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必須透過某種媒介,以消除彼此的隔閡

後,才能讓作品與觀者之間有所交集。所以,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家透過何種

方式,消除與民眾的隔閡呢?以下試圖透過對藝術家的「作品內容」與「作品形

式」解析,整理作品類型的「軸」,並與策展人的操作模式對照,試圖了解「海

安路藝術行動如何與人產生連結」:

(一)「作品內容」以兩種類型為主,1.「當地常民生活、產業」。透過「當

地常民生活」為議題呈現,如:李明則《生活寫意》(圖 2-2)以早期生活的木製

圓桌、板凳作為意象。梁弘《來坐》(圖 2-20)以早年工法與結構,呈現屋頂的

收邊、閣樓百頁氣窗與木窗,呈現早期生活型態。郭英聲《窗景》(圖 2-22)以

台南孔廟紅牆的窗作為意象。另外,透過「產業∕信仰」為議題呈現,如:陳俊

豪《義蓋雲天》(圖 2-1),原先規劃圖像為媽祖像,而後改以當地民眾信仰,以

創作點附近的金華府關公像為創作。盧明德《生態物語》(圖 2-5)創作點前身為

清代魚市,直到海安路拆遷前仍是海產販售集中地,也位於水仙宮市場旁,因此

以各式動物、鳥類、昆蟲、魚蟹圖像轉印在街牆呈現。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

(圖 2-13)以民族路至民生路的新、舊產業人物為主角繪製34,藉由居民彼此的

熟悉感,產生共同談話話題,並讓民眾重視傳統手繪電影看板產業消逝問題。崑

山空設系《窺‧竄佛頭》(圖 2-14)創作點為早期五條港之一「佛頭港」遺址,

當時為熱鬧的碼頭街市,因此,材料使用港區常見的麻繩。陳浚豪、吳仕堯、蔡

33 Grant H. Kester(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

譯)。(台北:遠流),頁 148。原文出自:Stephen Willats (1990). Society Through Art. Den Haag: Haags

Centrum voor Aktuele Kunst. 34 顏振發為台南全美老戲院的手繪電影看板畫師,《請您跟我這樣做》新舊產業人物分別為,市

場賣鮮花的阿姨、長樂米行蘇老闆、進興糖菓行老闆娘、永川工藝社王永川、炭烤店老闆、博生

堂中藥房楊老闆、服裝店老闆娘、土豆仁湯店小老闆。

38

潔莘《永川大轎》(圖 2-18)呈現民間信仰木工產業的工作情景,將當地信仰與

產業繪製於街牆。藝術家在「作品形式和內容」以「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

作為與民眾連結切口,因海安路是應商業需求形成的場域,各種郊商、店家與倉

庫分布於河道兩側,形成各種商業型態的店家,是當時台南對外貿易的轉運站。

而海安路兩旁建築模式,亦受到五條港時期的貨物運送方式影響,形成後門由河

道將貨物運上岸,前門開向街道做生意的屋子狀態。因此,因應早期社會經濟脈

絡關係,形成獨特建築模式,並造就附近廟宇林立,當時廟宇做為商業組織中心

與民眾信仰中心;因此,居民的生活習性與空間關係非常密切。因而,在「作品

形式和內容」與「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連結,藉由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

習性作為切口導入,讓居民產生共同感。2.「帶有希望寓意」,如:林建榮《海

安亮起來》(圖 2-21)名稱直白表現意涵,同時夜晚來臨燈泡人暖暖的光線替民

眾帶來希望暖流。陳彥旭《Infinite》(圖 2-24)將作品穿透到地下,連結地底的

想像;此類型作品主要出現在第五階段,是因應當時再度開啟的地下工程。

(二)「作品形式」以兩種類型為主,1.「對固有場域元素保留」,藝術家處

理破落街牆時,並未特別清除,而是直接與作品結合;因此,作品可以看到大量

街牆的固存元素,如:劉國滄《牆的記性》(圖 2-3)保留原本突出的木製結構梁

柱,林鴻文《自然的來去》(圖 2-7)保留缺少一面牆的固有空間、裸露鋼筋構造。

藝術家透過此種處理,一方面確實改善街牆視覺觀感,另一方面藝術家丟出觀點

給民眾-這些破落街牆並非一定要全部剃除,才能轉化與再生場域,而是可以並

存於日常生活中;並與策展人以藝術與場域紋理的操作概念相合。2.「與民眾的

互動」,著重於藝術與人產生連結,以民眾參與為出發點,分為兩種方式,第一

是讓民眾參與作品創作「過程中」,讓民眾成為作品構成的一部分,如:陳順築

《全民創作牆》(圖 2-10)以「發現海安路攝影比賽」入選者攝影作品,用集體

相片牆的裝置形式呈現,讓民眾成為作品內容的主角。吳瑪俐《公民論壇》(圖

2-15)藉由海安路與地下街的公共議題,形塑一個公共議題的討論場域,邀請民

39

眾參與討論。第二是作品「完成後」製造民眾聚集的空間,如:台南藝術大學建

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圖 2-9)、黃偉成與曾文山《編織》(圖 2-11)、梁弘《來

坐》(圖 2-20),藉由作品製造一個聚集平台,讓民眾可以在作品裡穿梭、休憩,

同時,民眾替作品注入生命力,讓作品不只是佇立在地面的突兀品,使之具有脈

動。

因此,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家在「作品內容和形式」,以海安路的空間紋

理、歷史背景與地區意識作為酵母,並放入自身創作脈絡的培養皿中,發酵成海

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藝術家透過「作品內容」以「當地常民生活、產業」作為

與民眾連結的切口,藉由居民的生活習性與空間的密切關係導入,讓居民產生共

同感。其次,藝術家透過「作品形式」以「對固有場域元素保留」,以藝術與場

域紋理並存於日常生活,帶給民眾另一種觀點-這些破落街牆並非一定要全部剃

除,才能轉化與再生場域,而是可以並存於日常生活中;並與策展人操作概念相

合。

第二,因 2002 年拆除海安路中央圍籬開放全面通車,而突顯散落街道的閒

置畸零地空間與殘破街牆的視覺觀感,因而促成海安路藝術行動;並成為獨特的

「作品創作點」-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形成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特質。在

海安路藝術行動之初,由策展人、公部門35與屋主協調作品創作點,並取得屋主

的同意書;考量民眾後續使用因素,與海安路藝術行動以實驗性導入,因此時間

設定為一年36。透過策展人作為中介者,執行藝術行動與找屋主協調,起因接連

負面觀感的公共政策,導致民眾對公部門推動的海安路改善計畫相當排斥,藉此

降低民眾排斥感。從吳瑪俐《公民論壇》(圖 2-15)以海安路與地下街為議題,

35 台南市政府都發局都市設計課。 36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28。訪談台南市政府都發局都市更新課謝課長

(原都市設計課,調至都市更新課)。

40

作品中用來象徵海安路居民的門牌可知,民眾對於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

道路拓寬工程)的憤怒與嘆息,

「五條港東西向水文和市街發展,被硬生生切成南北向,風水地理破壞殆

盡,這條街沒救了」、「以前這裡什麼都有,現在什麼都沒有,入夜之後,

街上空無一人,怪可怕的」、「來這裡蓋房子的是看準了海安路的遠景,結

果十年了,我們的店面都是關著」、「流離失所是海安路人的寫照,開路工

程進行後,搬了三次家,生意都做不起來,路通了,再回來試試」、「開路

過程母親父親相繼過世,鄰居一家三代男丁,也相繼死亡,許多人是因為

氣不過,鬱悶而終」以及「原來的居民,有的變遊民,在路邊搭個棚子住,

然後死在裡頭,外來的遊民也漸漸來進駐」37

因此,最初借用創作點並不順利,有屋主直白表示,「就讓殘破街牆閒置,當成

錯誤公共政策的滄疤」38。策展人亦提及,與屋主協調前,「就是先聽他們(屋主)

罵阿!然後,說我也是市民,想盡一份力讓環境變好」39,直到第二階段《全民

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借用創作點比較順利,因居民看見第一階段《美

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帶來正面效益。最初,海安路藝術行動預定的創作點

為「街道三角窗」,而後改以「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因此,從創作點的

更改可知,原先以室內空間,類似櫥窗概念進行,作品仍具隔閡感;而後改以「畸

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作為創作點,讓作品轉為開放性,跳脫大眾對藝術的

既定概念,拉近藝術與人的距離。同時,「街牆」創作點是傳統閩式建築中山牆

形式的房屋側面,形成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特質,透過「街牆」傳遞土地被徵

收當地居民的故事,「海安路角落」的故事。

37 賴思儒(2007)。〈公民美學的孳生與醞釀〉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

區》(頁 213-231)。台北:遠流。 38 筆者於 2012 年美術行政課參訪海安路時杜昭賢老師提及。 39 同上註。

41

在藝術家進入場域創作前,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溝通討論過程為,首先,策展

人在不同的創作點,找尋適合此空間的藝術家;其次,藝術家到預定創作點場勘

或再找藝術家覺得適合的創作點;最後,確認創作點後,藝術家開始思考作品40,

策展人形成藝術家和場域的中介者。而「作品創作點」-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

對藝術家是件特殊的畫作底材,第一階段、第四階段參與藝術家陳浚豪提及,「破

舊的畸零地牆面對藝術家而言如同『閒置空間』再利用……在藝術家眼中殘破的

面向裡,所蘊藏著的創作養份比在整潔的美術展館有更多創作上的自由度與開放

度」41。另外,創作點除了場域考量外,還有人的因素,第一階段參與藝術家盧

明德提及,「因為你用到人家的牆壁,當然它跟畫布不一樣,畫布藝術家你可以

做主,然後用到人家的牆壁多少要配合環境,配合擁有者主觀的意見」42。反映

出,藝術家轉化某些創作自主權,在藝術性與大眾之間取得平衡,而此種平衡亦

是取決於藝術家本身。

第三,策展人與藝術家多元身分遊走。首先,在不同時代背景下,藝術家的

創作模式,開始對自身以外的民眾與環境產生對話,同時,藝術家與社會民眾存

在不同期待,在「50 年代,藝術家介入社會的關係,著重於辯證自我的存在性,

以及期待納入社會與群體共同參與藝術的想像。60 年代至 70 年代,模糊藝術家

與群眾關係的遊戲與實驗年代。90 年代,期待共同參與和實踐」43。因此,藝術

家從自身走向民眾,關注議題從自身延展至社會大眾,藝術創作模式不再只是以

自身出發,藝術家再思考作品在社會脈絡裡的可能用處,以及藝術家在公共空間

扮演的角色。而藝術家轉為多元角色,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第一種影響因素為

40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6-137。訪談杜昭賢。 41 陳浚豪(2005)〈老舊街牆成為當代藝術的新場域-畸零空間與裝置藝術的新遭遇〉。收錄於

台南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 2004-2005》,頁 18-22。台南:

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42 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例》。南華

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4。訪談盧明德《生態物語》。 43 整理自:顏名宏(2005)。《場域游走-互動公共藝術》。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42

「生產、展出模式轉變」,林平提及,「由藝術『生產模式』和『展出模式』的

改變,創作者對觀眾不再提供『觀看的窗子』,至多提供的是一面『反思的鏡

子』,……,觀者透過這面鏡子所看到的是自己的歷史、經驗、價值、與慾望」44。

反映出,因應生產、展出模式轉變,藝術家提供的藝術模式隨之變動,所屬位置

亦不同,作品被賦予的意義不僅只是展示,更含有對場域、人議題的連結。透過

Suzanne Lucy 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圖 3-2)分析藝術家從私人到公

共的身分游走,在此藝術家的身分,不是分開或固定,而是藝術家可能在圖表的

不同點工作,或在期間移動。首先,當「藝術家作為體驗者」,藝術家以主觀性

(個人經驗)進入場域,透過對場域紋理探討,呈現對人與場域的觀察,藝術家

成為一個經驗他人的管道,以同理心變成社群表達的管道,作品成為一個關係的

象徵。其次,當「藝術家作為報導者」,藝術家藉由體驗與觀察蒐集資訊,作品

成為一個揭露資訊的象徵。再者,當「藝術家作為分析者」,藝術家透過藝術分

析社會狀況,作品成為一個紀錄的象徵。最後,當「藝術家作為行動者」,藝術

家的藝術行動與場域、人產生連結,作品成為一個連結的象徵45。反映出,藝術

家從私人到公共的身分游走,藝術家作為體驗、報導、分析與行動者角色,作品

成為一個關係、揭露資訊、紀錄與連結的象徵。

圖 3- 2 46

44 林平(2001)。〈展覽與場域的對話-從觀賞者的角度出發〉。《談藝錄 13:藝術世界你和我-

博物館走向 21 世紀》。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頁 89-96。 45 整理自:Suzanne Lucy(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譯)。(台北:遠流),

頁 215-220。 46 Suzanne Lucy(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譯)。(台北:遠流),頁 216。

43

第二種影響因素為「觀者與場域的轉變」,因應生產與展出模式轉變,藝術家面

對的觀者與場域也產生轉變。「主要的觀眾不再限於受過藝術教育的人,或是在

財務上和社會背景上與藝術支持者相關的人。對藝術最深刻的、獨特的體驗,不

再被那些擁有財富或聲望的人所壟斷,而是所有關心這些議題並想要積極介入的

人」47,觀者成為創作過程的參與者,涵蓋到作品內,民眾關心的議題與事物,

變成藝術的議題與題材,觀者類型變得多元化,也轉為主動,作品不再只是作為

藝術欣賞,而是讓藝術能夠真正影響民眾。在「70 年代,我們所關心的是沿著

民族、族裔、性別、性傾向等界限,試圖擴張藝術家的定義;80 年代,是企圖

把展覽的場域盡量擴張到任何想像得到的另類空間。90 年代,把當代藝術的觀

眾定義打開」48;因此,藝術家開始思索,如何透過藝術與場域、人產生連結,

如何找到議題,如何發展有效形式,同時看見自己在整體中的意義…等問題,藝

術家隨著藝術模式的轉變,在創作上將面對更多變動的因子。在此類型的藝術行

動,藝術家轉化某些創作自主權,在藝術性與大眾之間取得一種平衡,而此種平

衡亦取決於藝術家本身。

因此,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中,藝術家扮演著「中介者」、「再現者」與「誘發

者」的角色,並在不同身分間游走(圖 3-3):第一是策展人製造契機將藝術家帶

入場域,藝術家以個人經驗進入場域,透過對空間紋理、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的

探討,呈現對場域與人的觀察,之後藝術家製造居民與空間紋理、歷史背景與社

區意識的連結管道,在此將藝術家定位為「中介者」。第二是藝術家透過與居民

交流,將居民私下交談轉化為具溝通性的公共議題,進而轉化為美學語言-作品,

形成「再現者」。第三是藝術家透過作品∕藝術行動,帶起居民對於生活場域有

感,以不一樣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生活場域,形成「誘發者」。如同 Suzanne Lucy

在《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分析藝術家從私人到公共的身分游走,藝術家

47 Suzanne Lucy(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譯)。(台北:遠流),頁 73。 48 同上註,頁 73。

44

作為體驗、報導、分析與行動者角色,作品成為一個關係、揭露資訊、紀錄與連

結的象徵。在這樣看似單向的過程(藝術家居民場域紋理),似乎視民眾為

教導對象;但,不全然是,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中,不論是「作品內容」與「作品

形式」都著重於與「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結合」和「人與人的互動」,如

「藝術實踐的互動模式」(圖 3-1),在藝術家、作品、場域與觀者是以雙向道的

互動關係;因此,在藝術家與民眾之間並不全然是「觀視關係」,在過程中藝術

家與民眾的給予關係,讓雙方都有所收穫,是雙方的迴向關係。

圖 3- 3 藝術家的身分游走

其次,當藝術進入公共空間後,藝術家的工作場域轉為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

畫作底材轉為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藝術創作不再只呈現給賦有藝術涵養的特定

民眾,而是轉為一般大眾;當藝術家的創作環境不再只是自身,而必須接觸更多

不同層級的民眾,於是孕育出藝術工作者-「策展人」,做為銜接藝術家∕藝術

對外的中介者;因此,策展人形成一個中介者的角色,將藝術家帶入場域,與民

眾接觸,將藝術家所想與日常生活建立連結,並整合資源。

45

「當藝術生產搬到工作室外,變成社區∕社群或體制協商的過程,當它必

須因應社會的力量結構,面對他人的需求,當它變成分工合作的過程,或

必須仰賴其他領域專家的介入,這時候藝術就變成了一個更加開放的、流

動性的歷程。……在這方面,策展人就很可能非常關鍵,因為策展人在不

同的時候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們可能是客戶或主辦者;資訊來源或研究

者;一面鏡子或朋友;行政和藝術方面的合作人;展覽規劃和執行者;教

育者、導覽、詮釋者」49。

因此,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中,策展人扮演著「中介者」與「統合者」的角色。首

先,策展人以藝術導入海安路,讓藝術家∕藝術進入場域,形成藝術家∕藝術與

場域、居民的「中介者」,並用公部門經費,改善私人產權的畸零地街道空間、

街牆,形成公部門與居民的「中介者」。其次,策展人整合藝術行動的資源,如:

計畫催生和執行、藝術家∕藝術觸媒、人和人連結、公部門經費,形成「統合者」。

因此,在「藝術實踐的互動模式」(圖 3-1),將策展人置於最外圍,形成藝術家、

作品、場域與觀者的「統合者」。

第四,在海安路藝術行動的過程中,策展人與藝術家分別遇到不同難題。首

先,策展人遇到的難題在於,因失敗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

導致民眾對公部門推動的任何計畫相當排斥,因而藝術行動初期與屋主借用創作

點並不順利。其二,藝術行動過程中,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

運動》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圖 2-9),在停車場搭建木結構,

引發居民權利受損聲音,因當時公部門為彌補海安路問題,提供居民停車三年不

用錢;從此事件中,反映部分居民在藝術行動改善生活環境的前提是不影響個人

權益。其三,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由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非

49 整理自:Suzanne Lucy(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譯)。(台北:遠流),

頁 72。

46

間帶-開放實境》(圖 2-17)展覽作品設置引起部分居民反彈,認為策展團隊沒

有尊重社區認同這件事。起因是串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作品,以白色塑膠桶再

塑形成海底生物意象懸掛街頭,附近居民有不佳視覺聯想50,引起部分居民不同

聲音。以及,大型木結構設置於停車場帶來的不便,因創作點考量與延伸藝術行

動範圍51,策展單位向市府商借七個停車格的範圍作為創作使用,由於此地點早

上是傳統市場,停車位置減少,造成市場攤販不同聲音。因此,策展團隊與當地

數位里長、居民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在水桶貼色點的藝術創作修正。杜昭賢提及,

「由於市場的攤販,幾乎是外來人口,只於工作時間才進到海安路,所以海安路

發展與否,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工作的方便性更重於街道未來。如此『有

因素』的對立,我並不能苟同,策展團隊沒有尊重社區認同這件事」52。反映出,

第三階段看見社會複雜性,策展人與藝術家必須正視藝術以外的情況,在公共性

藝術與日常生活習性、私人利益衝突情況之間。其四,在藝術行動推動後,商潮

與觀光人潮的實質效益產生;但,私人的利益考量也逐漸浮現,如:鄰近水仙宮

市場的攤販與汽機車凌亂、常民生活景象(婚喪花圈、競選旗幟)…等,與作品

交織出迥異景象。以及,在藝術行動帶來的美好景象之下,浮現遊民進駐、躲在

角落吸膠的中年人等問題53,突顯既存的社會關懷與社會問題。藉由策展團隊的

藝術推動,可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而街道既存的社會問題,有賴政府機關正視

與找到解決方法。

其次,藝術家遇到的難題在於,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由台南

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非間帶-開放實境》(圖 2-17)為主題,進行街道美術館

首檔展覽,因白色塑膠桶再塑形成海底生物意象懸掛街頭,引起附近居民有不佳

視覺聯想,以及大型木結構設置於停車場帶來不便,引起居民反彈,藝術團隊在

50 中國民間傳統辦理喪事懸掛白燈籠,以及展覽時間點正逢農曆七月。 51 友愛街至民生路、民生路至民權路、民權路至民族路段。 52 整理自: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50。 53 詳見杜昭賢(2007 年 8 月)。〈燈亮了、看見遊客、也看見了遊民〉。中華日報。

47

前者的白色水桶貼色點做藝術創作修正,後者則是展期結束後,將松木分送給居

民,和做成板凳讓藝術家與民眾一起彩繪。透過此次事件中的小衝突,反映出藝

術放到公共空間時,是需要接收不同類型民眾的檢視,有正、負面聲音,策展人

與藝術家進入公共空間時,是與環境、民眾一起互動,必須正視藝術與場域、藝

術與人的關係,藝術進入公共領域不能只堅持藝術性,而是必須考量環境、民眾。

在藝術家進入場域,與民眾交流,不同於藝術家個別藝術形式主張的展示,

而是期望透過藝術達到某種成效,可能是藉由藝術復甦場域、深化社區和社群、

生態和環境的再重視…等。藝術模式逐漸轉為與社會大眾接觸,藝術進入場域著

重於民眾參與,當藝術家從純粹的藝術性轉為公共性時,藝術家自身面對的問題

即是,如何處理藝術與人、場域產生連結,如何找到議題,如何發展有效形式,

同時看見自己在整體中的意義…等問題,均是藝術家進入場域時,藝術家內部面

對的問題。蕭淑文提及,藝術家面對公眾時,「就必須準備好面對公眾共同擁有

的文化層次,面對公眾共同的價值觀;相對而言,這樣的藝術創作涵構一種『互

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關係美學,事件、物品、形式、造形、空間、

場所、人共構一個主題,彼此建立對話與連結」54,反映出,藝術家進入場域時,

必須調整好自身狀態,可能面對多種類型的民眾,可能來自作品回饋的正、負面

聲音,以及在議題、作品內容和形式、民眾、場域間的關係。然而,

「如果說任何合作或對話式的交集便能構成一件藝術品,這樣是顯然不足

的。在這些藝術計劃中,有問題的並不是對話本身,而是藝術家能透過對

話來刺激解放性見解到怎樣的程度。這需要對這些見解是如何受到限制或

妥協的許多方式,有準確的瞭解」55。

54 蕭淑文(2006 年 11 月)。〈相遇:尋訪遊樂場-2006 城市行動藝術節〉。藝術家雜誌,378,

頁 188-191。 55 Grant H. Kester(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

譯)。(台北:遠流),頁 112。

48

如何讓民眾參與其中,並不存於藝術工作者以往的生成過程中,在台灣教育環節

中並未特別著重。另一方面,除了藝術家內部面對的問題之外,當藝術家進入場

域時,透過一種反思性距離處理藝術的公共性,但若無法掌握與民眾交流的變動

因素,使民眾流於形式上參與;加上民眾對公眾事務,也缺乏積極回應。假使民

眾流於形式上參與,對整體藝術發展與推動是不好影響,如:以當下參與藝術行

動的觀眾人數多寡衡量成功與否,以能計量的準則作為指標,卻缺乏考量無法計

量的成效,而這些無法計量的成效,卻是藝術行動的推動目標。

第五,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操作方式重要性。首先,策展人的操作方式重要性

在於,藉由傳統(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產業)與現代(藝術方式)結合,

以藝術與場域紋理進行對話-「以藝術導入,復甦原本存於場域的氛圍,以空間

意義、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進行的藝術行動」;並透過「階段性」導入藝術,

讓藝術與人的關係由「接觸」到「連結」再到「互動」,逐漸加深的操作方式。

並透過藝術導入,替殘破、無法使用的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找到新定義與使

用方法,再塑街道價值,並形成海安路街道性格。另外,透過把藝術拉到外面,

讓藝術直接出現在日常生活,使民眾產生好奇,到想了解,再到認同,因為有些

人可能從來沒有接觸過藝術,也可能不想去了解藝術是什麼,更不會進入美術館,

而民眾對藝術的轉變過程是有意義的。

其次,藝術家的操作方式重要性在於,透過「作品內容」-「當地常民生活、

產業」以居民生活的習性與空間的密切關係作為導入,讓居民產生共同感;以及,

「作品形式」-「對固有場域元素保留」,以藝術與場域紋理並存於日常生活。

藉此連結人,拉近藝術與人的關係。因此,在「作品內容和形式」以場域紋理為

軸,再拉出民眾互動;並與策展人以藝術與場域紋理的操作概念相合。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並未脫離藝術家原本創作脈絡,卻能與場域結

49

合,原因與策展人與藝術家在藝術行動前的溝通有關。另外顯少批判性作品,與

場域議題的作品,僅有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台南藝

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圖 2-9)讓民眾穿梭在松木搭建的木結構,當

觀者登上木結構往下俯瞰,是向下挖掘做地下商店街工程的大窟窿的隱喻反思,

同時原本作品名稱為《我家門前有個洞》,藉以直白反諷地下商店街工程,後來

才改為此名稱。以及吳瑪俐《公民論壇》(圖 2-15)藉由海安路與地下街的公共

議題,以開放式的田野調查邀請民眾參與討論,呈現街道歷史、過程,並記錄公

共政策;透過作品裡用來象徵海安路居民的門牌,顯現民眾對於公共政策(地下

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的憤怒與嘆息,以及透過安置的半身塑像,顯現海

安路政策制定者的肖像綜合體,並刻上「路是人開出來」;此件作品真實記錄海

安路過程,並直白反諷海安路政治面;最後作品的呈現是作為一種展示方式,但

作品真正討論的議題,是透過藝術家的開放式邀請民眾參與討論,互相交流的過

程,讓民眾表達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對海安路的故事。除上述兩件作品外,海

安路藝術行動顯少批判性議題,以及與場域為議題的作品,其原因可能與經費來

自公部門有關。

以上透過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操作模式互相對照檢驗,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的

策展人與藝術家面對場域、人的切入角度與操作方式的解析,並抓出海安路藝術

行動的「藝術」如何與人產生連結關係。

50

第二節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效益

此節探討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效益;首先,透過海安路藝術行動目的與實行方

法,探討藝術行動帶給「場域」與「人」的影響。其次,在此影響與效應之下,

被遮蓋與忽略的事情。最後,探討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欲與當地生活的關係。

在藝術進入場域,不同於藝術家個別藝術形式主張的展示,而是期望透過藝

術達到某種成效,可能是藉由藝術復甦場域、深化社區和社群、生態和環境再重

視…等。海安路藝術行動是具有目的性的方案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與「活化

街區,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為前提進行藝術行動;在此前提下,「藝術」或多

或少帶給場域、人不同程度影響,並轉化藝術與人的關係。透過訪談生活與活動

於海安路藝術行動場域的人,了解藝術行動帶來的影響,以下分別介紹:

(一)訪談對象:以居主與活動於海安路藝術行動兩旁與其兩側街區的人為

主。首先,「居民」以居住與生活在藝術場域內的類型為主,是藝術行動第一線

觀者,實際參與、感受藝術行動,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其次,

「店家」以活動於此範圍,但居住於藝術場域外的類型為主。再者,「民眾」以

來到藝術場域觀看作品的普羅大眾類型為主。最後,「在地藝術工作者」以台南

在地藝術工作者為主。

(二)訪談問題:在實際進入研究場域前,先制定各訪談對象的訪談問題,

作為訪談脈絡,並提醒筆者避免忽略,訪談問題視實際情況調整訪談順序。首先,

「居民」以「居民與作品的關係」、「作品後續維護問題」、「藝術行動對居民的正、

負面影響」為訪談問題,透過藝術行動的實際參與者、感受者,了解藝術行動與

51

居民的交流過程與藝術行動帶來的影響;其中,王永川是《永川大轎》56繪製人

物與繪製街牆屋主,以及,當地傳承店家-進興糖菓行吳老闆、長樂米行蘇老闆、

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57是《請您跟我這樣做》繪製店家與人物58。其次,「店家」

以「選擇在此開店契機」、「作品與店家結合影響與效益」、「藝術行動的影響」為

訪談問題;透過海安路兩旁店家,以及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怪花森林》和店家

59結合案例,了解異業結合的影響。再者,「民眾」以「前往動機」、「作品觀感」

為訪談問題,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帶起影響與效益。最後,「在地藝術工作者」

以鳳凰特區《鐵花開了》(圖 4-1),因創作點、創作性質與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

相似,並且是社區自主串聯的在地藝術創作,重點並不是在地藝術工作者的作品,

而是民眾自主串聯對生活環境的重視;透過在地藝術工作者-鳳凰特區、陳伯義,

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對台南藝術能量的帶動是其中一個「點」,以及海安路藝術

行動成功被大眾看見,帶動外來人潮到台南契機,同時台南生活步調與消費是吸

引藝術工作者選擇在此原因之一。

藉由上述四種類型,了解海安路藝術行動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帶來的影響。

首先,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帶給「場域」的影響。第一是,提供另一種改

善與再生場域的方式,同時,海安路藝術行動將藝術行動、作品建構在場域紋理

中,藉由藝術將場域的空間意義、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向大眾傳遞。海安路藝術

行動並不是藉由藝術去解決一些東西,而是藉由藝術去「改善」一些東西,可能

是改善街道視覺觀感、改善居民對所屬場域的關係、改善人與場域的關係…等。

另外,海安路藝術行動是在毀壞的地方放藝術進去,民眾會看見海安路有所改變,

56 海安路藝術行動第四階段《海安春醒》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 57 當地傳承店家-進興糖菓行吳老闆、長樂米行蘇老闆、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是長期居住於

海安路的當地居民,與傳承上一代的當地店家;以下簡稱「當地店家」。 58 海安路藝術行動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

新舊產業人物分別為,市場賣鮮花的阿姨、長樂米行蘇老闆、進興糖菓行老闆娘、永川工藝社王

永川、炭烤店老闆、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服裝店老闆娘、土豆仁湯店小老闆;其中,進興糖菓

行吳老闆為繪製人物的兒子、目前土豆仁湯店換另一位老闆經營。 59 海安路藝術行動第二階段李宜全《怪花森林》和店家(怪獸茶鋪)結合案例。

52

因此海安路藝術行動與民眾的距離較近。第二是,因 2002 年公部門拆除海安路

中央圍籬開放全面通車,因此看見街道的閒置畸零地空間與街牆,因而促成海安

路藝術行動;也因海安路藝術行動帶來的正面效益,讓分布於海安路兩旁的小巷

被大眾看見,讓附近小巷除了歷史紋理之外,帶入人潮、商潮與活化場域。筆者

訪談當地居民並在神龍街開設工作室的王永川先生-「海安路藝術行動帶來觀光

人潮是否影響日常生活」時提到,

「我是覺得沒有什麼影響,我在做這種工作,已經做很久了,差不多六十

冬了,我們的工作沒有影響到,照常這樣做,差在現在海安路帶動神龍街,

現在神龍街到星期六、星期日這條路很多人,整條路都人」。

海安路藝術行動以外在視覺形象呈現給民眾,帶來民眾前往的契機;而海安路兩

旁小巷則是藝術行動的內在蘊養,讓民眾深入了解在地場域(空間意義、歷史背

景與社區意識)的媒介,讓民眾對場域提出疑問,在眼睛看見海安路藝術行動後,

重點在於啟動民眾省思場域議題,可能是在地場域脈絡、街牆藝術緣由與海安路

始末…等,讓外來民眾認識海安路場域紋理。

再者,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帶給「人」的影響。第一是「改變民眾對

藝術的既定概念」,不同白盒子展覽空間以中性展場存在,讓作品處於一種中性

狀態,脫離作品和原有脈絡的關係,與其他作品共同展示,藉由展示空間、作品

陳列順序關係,讓觀者依循故事架構觀賞,作品高度以適合觀者最佳視覺高度,

以及不造成作品彼此干擾的間隔距離。相對於此,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帶

給民眾的方式是,以民眾熟悉的「日常性」(當地常民生活、產業)呈現,並強

調作品與場域脈絡的關係,此點與白盒子的作品脫離原有脈絡是最大不同點。因

此,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大部分扣住「當地常民生活、信仰、

產業」為議題,並「保留固有場域元素」,如:突出梁柱、裸露鋼筋與半毀磚牆…

53

等。藉此,(一)轉變民眾對「展示空間」概念,無依循觀賞路線,而是隨民眾

自行決定觀賞路線,無最佳視覺高度,而是因應作品形式而定,無間隔距離安排,

而是因應作品創作點而定,無排除任何視覺干擾物品,而是與常民文化並存,轉

變民眾觀看藝術方式。(二)轉變民眾對「展覽限制」概念,無參觀時間限制,

無禁止作品合照,而以 24 小時營業、任意拍照、觸摸、沒有音量限制、沒有限

制觀賞線,轉變民眾接觸藝術的方式。同時,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並不是以「藝

術品」形式,只提供有藝術學養民眾,特意去觀看,而是將藝術放在日常生活空

間,讓民眾在日常中接觸藝術,它的任務是在那裡,不受任何展示侷限,偶然出

現在民眾生活、行經路途,讓民眾以自己的方式參與藝術行動∕作品。(三)轉

化民眾對「作品形式和內容」概念,轉變民眾認知框設的藝術,而以街牆藝術、

大範圍裝置藝術呈現,轉變民眾對藝術認知。透過把藝術拉到公共空間,讓藝術

以「日常性」姿態直接出現於日常生活中,使民眾對作品產生好奇,到想了解,

再到認同,因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接觸過藝術,也可能不想去了解藝術是什麼,

更不會進入展覽空間,而民眾對藝術轉變的過程是有意義的。第二是,海安路藝

術行動在「目的」之餘,是作為一種「示範」,而這個示範對象即是居民。透過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推動概念,讓作品出現於日常生活環境中,讓居民以自己的方

式參與藝術行動∕作品;另外,重點在於讓居民看見,藉由藝術轉化破落場域的

可行性,讓居民看見可以這樣做,並喚起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改善與自覺,即是民

眾對藝術轉變的過程是有意義。筆者訪談當地居民高先生-「海安路藝術行動的

作品與場域紋理關係」時提到,他將生活環境中攀附於街牆的雜亂樹木修剪,經

過修剪後的樹木與殘餘街牆形成一件抽象創作,反映出,喚起居民對生活環境的

改善與想法,

「這也不是刻意弄,這個是現有的,這個只是我在上面剪一剪而已啦,這

個事實就是這樣子,這樣你看,你做你的藝術,我做我的藝術,其實這個

看起來不起眼的,看起來也是藝術,越不起眼憑著人家的看法,個人的看

54

法、想法不一樣,原本樹很多,我把它剪一剪讓人家看到這個,這樣出來

了,就好像一個女孩子盤坐在那邊」。

如同杜昭賢提及,「其實我們的眼光也不一定比他們好阿,作品自然會產生感染

力,大家都能感受到,有一天我們因此發現自宅庭院哪裡該修一下,這樣不就達

到目的了」60。

另外,海安路藝術行動是具有「目的」的推動,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與

「活化街區,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為前提進行藝術行動,透過推廣藝術作為一

種手段,以推廣生活美學與勾起社區文化自覺為輔,但最終是作為社區經濟脈絡

的重構。海安路藝術行動目的確實達成,帶來人潮,確實活絡「海安路兩旁」的

商業性;但,對居民的日常生活並未帶來多大改變。筆者訪談居民-「海安路藝

術行動帶來的影響」,訪談者提及,帶來外來人潮,但對居民的日常生活並未帶

來多大改變,因帶來的人潮與商潮活絡「海安路兩旁」的商業性,但並未實質影

響「交錯海安路兩旁街區」的當地店家。一方面因海安路兩旁原來居民於公共政

策開發後便陸續搬離,因此店家多為外來者;另一方面,因海安路當地店家以世

代傳承的傳統型態為主,顧客以老主顧居多,同時當地店家型態與外來人潮需求

不同,因此外來人潮較少進入;加上,外來人潮前往海安路主要目的大多以觀看

海安路藝術行動作品為主,多在海安路兩旁走動,較少走進海安路兩旁交錯的街

道。因此,海安路藝術行動帶入的人潮與商潮較少實質影響當地店家。

當地居民王永川先生提及,「生活是沒有影響啦,是反而比較熱鬧啦,很

多人來這邊拍照,帶動海安路、神龍街……吸收外客,外地來看海安路,

海安路的裝潢來看一下比較熱鬧,現在也多很多人」;以及,當地居民高

60 簡子傑(2005 年 5 月)。〈假如藝術進到人們生活,它會更有趣〉。典藏今藝術,152,頁 140

-141。

55

先生提及,「影響是比較多的觀光客,外來的觀光客,或者是有一些商機

也有,當然對住家來說生活的品質沒有多大改變、區別,也是那個環境,

那個住家品質」;

當地店家進興糖菓行吳老闆提及,「藝術的東西看完就走啦,你要停留在

這邊幹嘛,而且他整體是靠近海安路兩邊的,他在走,可是我們不是在那

邊,有的會進來有的不會進來,並不那麼直接啦,如果我是待在海安路上

面的話可能就比較直接啦,可是我們因為是彎進來的,有時候那種走過去

也不知道我們在這裡」;以及,當地店家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提及:「對我

們來說,有帶來人啦,我們這種店他們都比較不會進來,我們就做我們的

生意,我爸爸之前就有在做,有經過一段十年的斷層,之後才繼續開」。

另外,即使目前海安路地下停車場開始營運,並拆除海安路中央圍籬,表面看似

對海安路帶來新改善;但,海安路固存商業紋理卻沒有回來。筆者訪談當地店家

進興糖菓行吳老闆-「海安路藝術行動帶來觀光人潮是否影響日常生活」提及,

外來觀光客看完作品並不會多停留,不影響到日常生活,也沒有商業行為產生;

而影響最大是海安路漫長的執行期,加上橫向海安路拓寬,影響海安路兩側街區

的商業紋理並沒有回來。海安路興起緣由即是因應商業需求形成的場域,而商業

性場域特質需要集市功能,才能使人潮聚集進而帶來源源不絕商潮;然而,海安

路道路拓寬增加的卻是大量車輛。海安路地下停車場的啟動,對外來民眾海安路

是觀光景點,因此停車場設置易於停車;但,對當地購物民眾而言,只是出去買

個東西,卻必須繞到地下停車場再走上來購物,並不符合當地民眾購物需求,同

時,偌大海安路地下停車場也衍生出治安問題。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目的性之一便

是 「活化街區,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確實活化街區也重新帶回人潮與商潮,

卻並未實質嘉惠當地居民與當地店家。

56

當地店家進興糖菓行吳老闆提及,「整個海安路地下街做的太久,他整個

海安路的商業行為都被破壞掉了,整個都沒有回來呀,如果那時候是純粹

道路開拓的話,今天海安路不是這樣子的,拖太久了,集市的作用已經被

毀掉了,所以現在看到的海安路跟以前的海安路是絕對不一樣的東西,以

前海安路小小的,以前海安路很小,可是你要買甚麼東西都要來海安路,

你要缺什麼來海安路一定有,尤其是我們這個路段,靠近水仙宮市場路段

到過年是沒有在休息的,幾乎二十四小時營業,現在都改變掉了」;

以及,當地居民高先生提及,「對以前是商家路比較窄的話,商家做生意

比較好做,那你現在拓寬大了只是車輛比較多,人反而比較少,車輛變比

較多,以前海安路如果要過年的話整個海安路都是人」。

另外,筆者訪談當地居民-「對目前海安路店家類型進駐的想法與影響」,

欲了解海安路兩旁店家對當地居民的影響,而當地居民對海安路兩旁店家形成不

同聲音。部分居民對目前海安路兩旁店家抱持中立看法,如:夜晚店家自行控制

音量,避免影響附近居民;但亦有部分居民覺得音量過大。另外,部分居民覺得

因應店家營業需求將桌椅置於人行道空間並不合適,影響到日常行走空間。反映

出,透過海安路藝術行動改善日常生活空間後,帶來的商業效應,卻使得公共∕

開放空間被商業佔領;以及,海安路兩旁店家衍生問題帶來的困擾,如:飲酒後

的嘔吐行為…等,讓既有日常生活型態受到影響;然而,當居民無法與此效應連

結時,反而破壞海安路的可居性。

當地店家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提及,「我是覺得那個對我們是沒有什麼影

響啦,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我們過我們自己的生活,他們到了晚上,

差不多十點多自己會控制音量,對我是沒有什麼影響啦」;當地店家進興

糖菓行吳老闆提及,「影響喔,影響還好耶,因為我們不是在他的正,旁

57

邊還好啦,其實有時候他們北風的話,樓上就會聞到味道而已,比較靠近

的就比較有影響啦」。

當地居民王永川先生提及,「神龍街頭有賣炭烤,讓人家走路也被占住,

走過去要鑽過去,它在這裡我很不贊成,這裡實在是賣酒,大家喝酒嘩嘩

叫,這陣子都有一個小姐在那邊唱歌,音響吵,佔路佔一塊很大塊」;以

及,海安路兩旁店家一品塘阿姨提及,地下街出口平台,「那邊弄一弄就

變成他們營業的座椅,其實那個都可以空間利用,這有很多平台變成店家

在用,他在做他的商業行為,這都可以好好利用的,人家先卡位呀,這些

都可以運用不是在那邊」。

其次,透過藝術的公共空間塑造,最後僅能帶來商業效益嗎?在海安路藝術

行動的影響與效應之下,卻遮蓋與忽略真正需要被討論的「議題」。吳瑪俐提及,

「海安路挖出的公共工程大黑洞,原本有機會成為公民行動論述的舞台,已被越

來越花綠的街牆給粉飾過去」61。海安路藝術行動在改善街道視覺觀感目的性之

餘,其重要性應在於,讓大眾意識到場域「都市問題∕議題」-地下商店街工程

與道路拓寬工程,因錯誤公共政策與漫長執行過程所造成的滄疤,可能是政策工

程弊案議題,可能是當地居民對海安路的感受議題,可能是被忽視的場域紋理議

題。然而,在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中,卻顯少對海安路「議題」的揭露,僅有

第二階段,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了》(圖 2-9)當觀者登上木結構

往下俯瞰,是向下挖掘作為地下商店街工程的大窟窿,以隱喻反思表達;同時原

本作品名稱為《我家門前有個洞》,藉以直白反諷地下商店街工程,後來才改為

此名稱。以及,吳瑪俐《公民論壇》(圖 2-15)藉由海安路與地下街的公共議題

-「希望海安路的未來是什麼?」,邀請民眾參與討論,將發言權交還給民眾,

作品呈現街道歷史、過程,並記錄公共政策的荒謬;透過作品中用來象徵海安路

61 吳瑪俐(2008 年 12 月)。〈藝術介入 造街行動〉。藝術認證,23,頁 28-31。

58

居民的門牌,顯現民眾對於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的憤怒、

嘆息與失望…等種種負面觀感。另外,藉由藝術導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但更需

重視問題徵點,如:海安路散落的畸零地、海安路商業紋理並沒有回來…等,海

安路散落的畸零地即影響當地居民無法拓寬蓋房子,因畸零地價格不斐,以及,

橫向海安路拓寬扭轉固存商業紋理,因此海安路當地店家與商業效應無法連結;

因此,並非僅靠地上的「藝術造街」,而是必須面對問題徵點。陳佳琦提及,第

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開幕時,一位居民代表上台發言,「有了美化

的藝術外觀,更不可以忽略街道美術館底下亟待解決的都市問題」62;筆者訪談

當地居民王永川先生、當地店家進興糖菓行吳老闆-「海安路藝術行動對您帶來

的正、負面影響」提到,

當地居民王永川先生提及,「現在海安路比較不熱鬧是因為當時拆海安路

來說,政府畸零地,房子拆後有的有留下一小塊地,像我現在四十九號那

間,房子長長的,現在拆這樣,拆這樣隔壁留下一塊畸零地,這樣來說這

邊要推出去也沒有辦法,這塊地堵住,說這個要推給我要賣幾百萬,……,

海安路畸零地有夠多,所以有些人不蓋,一小塊遮住了要賣多少嘟多少,

隔壁不買,像海安路參差不齊,像海安路蓋房子很多,就是因為這些畸零

地佔住所以不能蓋」。

當地店家進興糖菓行吳老闆提及,「藝術就丟在那裡,整個沒有解決的話,

長期是不正確的啦,因為你們現在看的好像很漂亮,其實它是畸零地,畸

零地沒有解決,全面的店面都不能向著海安路啊,整個路段就變得,人家

看而已沒有買賣行為,比較沒有繁榮」。

62 陳佳琦(2005 年 8 月)。〈藝術上街,再添新裝-台南海安路「街道美術館」開幕現場〉。典藏

今藝術,155,頁 132-133。

59

最後,回到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本身。第一是,海安路藝術行動將「作

品」視為溝通交流的過程,而不僅是實體物品;不只是將作品放置在於公共空間,

而是包含對空間意義、歷史背景、社區意識的回應,著重場域、人回應。因此,

不僅是藝術家的藝術性展示,更聯繫著對空間、環境、民眾、藝術教育與推廣等

回應。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並不是以「藝術品」的形式,只提供有藝術學養民

眾觀看,而是將藝術放在日常生活的空間,讓大眾在日常中接觸藝術,它的任務

是在那裡,不受任何展示侷限,偶然出現在民眾生活中、行經的路途上,讓民眾

不自覺的,以自己的想法參與藝術行動∕作品之中,而不是太刻意影響。同時,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並不是以藝術「品」的形式存在,因作品以「覆蓋式」進

行作品更換,以及作品「過程性」比實體存在更具意義性。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

品」,建構在場域紋理中,試圖透過空間意義、歷史背景與生活意識作為切入點

(議題),與民眾的日常生活與記憶軌跡連結,與民眾產生對話,以溫和的議題,

以民眾不抗拒的藝術方式,挑起民眾對生活環境的重視,讓民眾先有意願接觸,

轉而形成生活美學,讓許多當地居民視為熟悉的存在事物,意識到其歷史價值是

相當重要的。然而,弔詭的是當地居民對於「作品內容和形式」與場域紋理呼應

並不太有感,反而是外來人潮比較有感。

第二是,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在這裡是個「事件」,而不再是個「物

件」;藝術行動如同「喚醒者」,透過藝術為媒介,誘發民眾對所屬場與有感。藝

術家將這些意識傳遞給民眾,使民眾逐漸以不同方式看問題,企圖以直接的接觸

力量面對民眾。與民眾交流是作品本身的一部分,它被設定為藝術進入場域的重

要關鍵;藉由藝術∕藝術行動與人的連結關係,誘發民眾說與想像,並跨越自身

侷限的固定的身分。在此「藝術」轉為一個動詞,一個行動者;「藝術」在此為

民眾提供另一種發聲方式,作為一種表達「海安路場域紋理」的媒介。同時,「藝

術」化作一種無形語言,具有傳達、對話、交流,形成一股無形的「共通語言」,

透過藝術讓來自不同文化與背景的人,可以找到互動的共同處。

60

杜昭賢提及,海安路藝術行動的正面效益,來自屋主、當地居民、藝術家、

公部門與媒體全面性力量的結合,才促成今日成效,

「海安路藝術造街假如有任何的成績,是來自於屋主無條件的幫忙、釋出

私人空間,讓藝術創作產生,而藝術家不計成本的熱情演出,也由於中央

和市府的大力推動與協助,當地居民不斷的鼓勵與建議,加上各界媒體的

支持,如此全面性的力量結合,才促成今天的成效,讓海安路從陰暗殘破

的窘境,重塑成一條特殊且具未來性的藝術街道」63

反映出,透過「屋主」與「當地居民」,再次投注對所屬場域的機會與期望,讓

海安路有重生的機會;透過「藝術家∕藝術」導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並轉化

藝術與人的連結、接觸關係,某種程度藝術具有療癒場域、當地居民功能;透過

「公部門經費」,讓殘破街道獲得重生機會;透過「媒體關注」,讓一個屬於地方

性,歷史街區導入藝術的在地行動,躍升為全國性議題,提升海安路藝術行動的

能見度,同時關注民眾也從台南市民、藝文人士,擴展到更多樣的大眾。透過屋

主、當地居民、藝術家、公部門與媒體全面性力量的結合,形成海安路藝術行動

的資源,而連接上述資源的中介者-策展人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讓海安路藝術

行動得以施行。顯示藝術行動的催生,並不是僅靠單一力量,而是需要多方力量

的協助與支持。同時,民眾參與的藝術模式,轉變藝術家的藝術模式,但民眾參

與的形成,終究要貼近場域與當地居民。因此,當藝術行動結束,藝術裝置撤場

後,藝術與場域、藝術與人的價值可能才正要產生,故本研究的「時間範圍」設

定為,自海安路藝術行動第一階段(2004)延續至今(2014)的整體時間。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可貴之處在於,雖然有來自民眾、公部門的反對聲浪,但

63 杜昭賢(2007)。〈海安路藝術造街始末〉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

台北:遠流,頁 207-211。

61

也有支持的民眾無償出借,如:第二階段,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神龍回來

了》(圖 2-9)旁,因海安路公共政策被迫搬離的屋主,無償提供小屋子作為「海

安路藝術工作站」,屋主並開心的告訴親朋好友:「我家門前有個美術館,歡迎來

玩!」64;海安路民眾無償出借,並讓藝術家在街道與建築物上面做長期、大規

模、多樣類型的藝術表現,是可貴處之一。再者,透過藝術導入,替殘破、無法

使用的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找到新定義與使用方法,並形塑出海安路的街道

性格,再塑街道的存在價值,是另一可貴處。

海安路藝術行動透過「藝術」呈現與回顧場域紋理,但無法回到從前預期的

美好願景。「藝術行動」讓民眾以不同角度思考;「作品∕藝術」被視為一種溝通,

一個呈現意義、詮釋觀點的媒介,具有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的功能;「藝術家」

在某種程度作為居民的代表、行動者,透過與居民的合作、交流來為他們發聲與

誘發,並透過藝術治療居民。藉由藝術推廣的手段轉化場域,這個推廣倒不是一

種很有計畫性的推廣,而是這件事情本身,全部就是在做藝術的事情。不論海安

路藝術行動是多麼具有目的性的方案,不可否認是,的確扭轉場域的視覺觀感、

帶來人潮與商潮。同時,更重要是海安路藝術行動作為一種示範,讓作品出現於

日常生活環境中,讓居民看見,藉由藝術轉化破落場域的可行性,讓居民看見可

以這樣做,並喚起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改善與自覺;同時,轉變民眾接觸藝術的方

式。海安路藝術行動的重要性在於,透過藝術∕藝術行動對場域與人的影響,在

「目的性」與「藝術性」之間是相輔相成關係。

64 整理自: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77-80;原出處:陳鋕銘《我家門前有個美術館》、賴

思儒(2007)。〈公民美學的孳生與醞釀〉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

(頁 213-231)。台北:遠流。

62

第四章 海安路藝術行動面對的困境與建議

海安路藝術行動透過藝術導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與活化街區,重新帶回人

潮、商潮。同時,策展人透過「階段性」的操作方式導入藝術,讓藝術與人的關

係由接觸,到連結,再到互動,逐漸加深藝術與人的關係。以及,替閒置的畸零

地街道空間與街牆,找到新定義與使用方法,形成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特殊性

與作品創作點,並傳遞土地被徵收當地居民的故事。以及,透過把藝術拉到外面,

讓藝術以輕鬆的姿態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轉變民眾接觸藝術的方式。海安路藝術

行動迄今十年,許多尚存的困境尚未獲得紓解,以下分別以「海安路藝術行動面

對的困境」進行探討分析,並提出「後續發展建議」。

第一節 藝術行動面對的困境

以下探討海安路藝術行動面對的困境,從藝術行動本身問題與外在問題探討,

分別為,第一是「作品創作點與後續維護」,了解部分作品消失原因與作品設置

後影響。第二是海安路藝術行動「階段性」的原因與影響。第三是海安路藝術行

動缺乏持續推動的團隊。第四是公部門視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定位。第五是海安路

藝術行動的場域與周邊環境並行;將解析上述五點的原因與影響,並提出可行方

法。

第一是作品創作點與後續維護,都涉及私人產業問題。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

品創作點以「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為主,來自所有者無償出借,皆屬私

人產業。因私人產業,影響作品存亡的不確定性,以及藝術行動無法持續性推動

與長遠規劃。起因於,海安路藝術行動位於台南舊街區,故所有權居多為兄弟姊

妹或親戚…等多人共同持有,產權複雜,以致造成多處無法改造的閒置土地或空

63

屋65。以及,部分原有住民已於公共工程開始後陸續遷離,故與屋主聯繫較為困

難。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中,部分作品因產權問題消失,如:第一階段,劉國滄《牆

的記性》(圖 2-3),從第一階段便存在,在後續藝術行動是修復次數最多,是件

存在十年,具有高度人氣、辨識度的作品。雖然,無法全然以它代表整個海安路

藝術行動,然而確實成為一個「象徵性」,即便如此,最終仍於 2014 年屋主的建

議下刷白。起因除了屋主另有其他用途,另一方面則是,《牆的記性》結合既存

街牆元素(通往二樓的樓梯、梁柱),並增加立體梯子,致使部分民眾攀爬、受

傷的危險事件。因此,反映出創作點的責任歸屬問題,造成創作點屋主或鄰近居

民無形壓力,因作品就在生活環境中,就是「自己房屋側牆」,或是「緊鄰自己

房屋旁」66,對後續作品帶來的狀況,由誰承擔,形成無形壓力。同時,作品在

開放空間,並沒有看展人員提醒,反映出作品後續規劃的缺失。以及,第二階段,

陳順築《市民集體創作牆》(圖 2-10),以集體相片牆的裝置形式,呈現許多民眾

日常生活情景於街牆,作品拆除原因是,「因為屋主他一些健康的問題,他就說

不行,你再放下去我(身體)會越來越不好,像這種你也很難拒絕,說拆就拆了,

所以說這個是私有地就很難啦」67。在此情況中,作品並非是受到自然損壞或人

為刻意毀損,作品拆除對於策展團隊、藝術家與作品是無法預料的狀況。反映出,

藝術進入公共空間後,場域轉為當地居民生活的空間,畫作底材轉為當地居民生

活環境,藝術創作不再只呈現給賦有藝術涵養的特定民眾,而是轉為一般大眾。

因此,必須考量與正視當地日常生活習性與民俗風情,不論最後的回應是正、負

面聲音,在進入場域時,策展團隊、藝術家與作品都是需要有所調適與認知。從

上述事件中,不論是劉國滄《牆的記性》、陳順築《市民集體創作牆》,均反映出

作品夾在公權力與私權力之間被犧牲的困境。藉由公權力作品進駐到此,然而創

65 整理自: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7。 66 「自己房屋側牆」產權屬於屋主。「緊鄰自己房屋旁」:產權不屬於居住者,但作品緊鄰居住

者的住家。 67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0。訪談台南市政府都發局都市更新課謝課長

(原都市設計課,調至都市更新課)。

64

作點屬於私有產業,藝術在此之間產生一股矛盾感和無奈感。另外,公部門經費

進入私人產業較困難,在作品維護僅能依靠斷斷續續的工程費補助,而沒有專責

的經費編列。因此,可以由公部門與屋主協調「承租」作品創作點,再推動、發

起附近商家、企業認養作品維護,結合藝企合作方式,形成多重能量(資金、榮

譽共享)一起推動,企業藉由藝術作為社會回饋的方式,對本身的企業形象和企

業內部價值(品味、創造性、溝通與認同)產生正面價值。

第二是海安路藝術行動的「階段性」,因當初公部門將海安路藝術行動定位

為「過渡期」,目的是改善環境、復甦商業,但不是永遠一個牆壁,做一個作品,

永遠放在那裡,長遠則是透過都市更新,將環境和景觀改善68。以及,海安路藝

術行動的契機是,當時都發局長李得全看到杜昭賢在民權路《藝術建醮》獲得正

面回應,便主動找杜昭賢做海安路,所以是李得全全力支持,但當時台南市政府

許添財市長並沒有支持69;因此,當時台南市政府並不支持這案子,加上當時都

發局長李得全已經離開。另一方面,除了巷弄居民外,當地街面的原有住民,因

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程、道路拓寬工程)開始後已經陸續遷離,目前多為做

生意店家與租戶的短期進駐外來者,以致場域認同感薄弱,對自身居住環境、當

地場域紋理與未來發展不太關注。因此,受限於公部門的推動者、推動定位與經

費,與受限於產權多人所有,以及多為外來者,以致場域認同感不足,致使海安

路藝術行動無法向下扎根;因此,以「階段性」推動海安路藝術行動。同時,策

展人將海安路藝術行動定位在「單一路段」,將此路段變成街道美術館,讓海安

路的每一路段擁有各自特色,可能這路段是藝術,那路段是食衣住行,當民眾進

68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0。訪談台南市政府都發局都市更新課謝課長

(原都市設計課,調至都市更新課)。 69 整理自:黃微容(2014)。《都市奇觀批判與重構:以臺南市海安路及神農街區藝術造街與社

區營造為例 (1999-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64-165。

訪談吳瑪俐。

65

到海安路便可以看到各樣東西70。另一方面,參與藝術行動的藝術家,只在行動

期間進駐於此,結束後便離開,與民眾發生關係的時間僅在作品起始的過程;另

外,大多數藝術家並不是持續性參與每階段藝術行動。以及,海安路藝術行動的

作品亦屬於「階段性」,因作品會隨時間損壞,需要修復或新作品覆上。因此,

本研究將「海安路藝術造街」加上「行動」稱之為「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因

藝術行動以階段性而非連續性計畫,另外在策展人、藝術家與作品的藝術操作模

式亦是一場場的行動。

第三是海安路藝術行動缺乏持續推動的團隊。海安路藝術行動是由策展人推

動的藝術行動,居民產生的認同感、體會感並不牢固;因此,在階段性藝術行動

結束後,缺乏持續推動的「組織性」團隊,以致藝術行動的推動不只受限於不穩

定的經費補助;並缺乏組織性的凝聚力量,以持續推動。因此,組織一個成員包

含:社區民眾、社區工作者、文史工作者與藝術工作者共同組織的「海安路藝術

行動委員會」,藉由一般民眾與專業人員共同組織,互相交流。讓社區民眾形成

一股在地能量,比任何人更熟悉場域內的歷史脈絡、疏通人際網絡…等,再結合

各領域專業人員的蘊養,各自發揮不同領域角色的專能。透過組織性團隊,作為

一個有效的持續推動,逐漸使居民自發性投入其中,並根植於海安路兩旁的居民,

使居民有意識、具有認同感的體認,繼續推動,使之轉換為居民自我主動推展的

永續根植,逐漸轉為由下而上的推動能量。同時,第六階段,公部門已籌組跨局

處的專案小組規劃與執行,包括:營造人行步道的友善空間、改善商家飲食業的

衛生環境品質、輔導成立商圈自治組織、引進藝術及文創活動、交通秩序與動線

的改良及規劃徒步區等71。因此,「海安路藝術行動委員會」的組織團隊,可以

作為對公部門的統一窗口;同時,針對海安路未來發展方向、居民共識凝聚、文

史的紀錄和建檔、政策資源,以此組織整合與運作,並扮演公部門與民眾的中介

70 整理自: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為

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8。訪談杜昭賢。 71 台南市政府(2013 年 12 月 19 日)。台南市政府第 141 次市政會議記錄。

66

者,以持續推動海安路藝術行動。怪獸茶鋪(店家)提及,

「海安路藝術造街的聞名,幫海安路的周邊商家帶來不少的商機,但由於

藝術作品與活動一直都為間歇性質,缺乏一個持久性的管理單位與創意團

體來維持經營,所以呈現各式型態的商家,各自為營的經營著,也因此海

安路呈現空有藝術街之名,但早已沒有藝術之實的情況,這的確是蠻可惜

的結果」。

反映出,海安路藝術行動的「階段性」與「缺乏持續推動團隊」,讓海安路藝術

行動能量無法持續維持,以及海安路兩旁店家缺乏匯集性組織,以致各自為營;

十年下來逐漸抽空海安路藝術行動。

第四是公部門將海安路藝術行動定位為「過渡期」,藉由藝術作為暫時性改

善視覺景觀,公部門提及,「藝術造街其實是一個過渡性的構想,就是說你道路

開闢,把房子拆了之後,你房子要改造,整個都市景觀要復原,短期間內是不可

能的」72、「藝術造街的設定是正式開發前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那將來我們當然也

不希望這些殘破的景象繼續留著,所以目前新階段(第六階段)的作法,也許我

們兩邊街牆做到現在為止,現在要做的事放在一個公共的空間」73。因此,2014

年第六階段,海安路進入正式開發階段,以「海安路景觀改造與環境藝術建置計

畫」為目標的公共空間改造,目的在活化海安路中央軸帶的空間利用。以及,第

六階段,公部門籌組跨局處的專案小組規劃與執行案子,包括:營造人行步道的

友善空間、改善商家飲食業的衛生環境品質、輔導成立商圈自治組織、引進藝術

72 黃微容(2014)。《都市奇觀批判與重構:以臺南市海安路及神農街區藝術造街與社區營造為

例 (1999-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03-104。訪談

台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科長。 73 黃微容(2014)。《都市奇觀批判與重構:以臺南市海安路及神農街區藝術造街與社區營造為

例 (1999-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94。訪談台南市

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科長。

67

及文創活動、交通秩序與動線的改良及規劃徒步區等74;反映出,第六階段,以

街道景觀的都市公共空間規劃為主軸,意味著海安路正式進入都市開發階段,而

不再藉由「藝術」改善視覺景觀,此種情況的演變,將轉換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

術本質,並影響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後續發展。

另外,回到海安路藝術行動帶來的正面效益下,策展單位遇到藝術行動之外

的問題,杜昭賢提及,「在這街區,我們碰到離家的小孩,經數日溝通而回家,

也撞見躲在角落吸膠的中年人,當我們雞婆勸阻同時,他竟亮出水果刀要我們勿

多管閒事才緩緩走開,以及閒置空間引起遊民進駐並惡意破壞作品」75,反映出,

藉由策展團隊的藝術推動,可以改善街道視覺觀感,同時策展團隊做的不僅是藝

術行動的事情,也協助改善社會情況。但,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之下,浮現出遊民

進駐、躲在角落吸膠的中年人等問題,突顯出既存的社會關懷與社會問題,街道

既存的社會問題,有賴政府機關正視與找到解決方法。

第五是藝術場域與周邊環境並行,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場域緊鄰水仙宮市場,

形成藝術與常民生活並行的景象。同時,因鄰近市場,攤販和攤車隨意擺攤、購

物民眾的方便性停車…等問題與藝術並行,形成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景象。當地店

家博生堂中藥房楊老闆提及,「上面那個停車格一開始沒有,之後市場那邊的人

抗議,說做生意停車不方便,有一些餐廳比較大量的買東西,總不能叫他們提著

還走到那邊(海安路地下停車場),之後才有在上面停車」。反映出,2014 年地

下停車場啟動後,廢除原先地面停車格,並未考量市場攤販與購物民眾需求;然

而,目前地面汽機車停車格數量仍不足,仍有購物民眾方便性停車問題。此外,

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環境充斥垃圾、穢物,更直接影響藝術與環境並行,形成一種

迥異景象。另外,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中,因藝術場域涉及水仙宮市場,引起的衝

74 台南市政府(2013 年 12 月 19 日)。台南市政府第 141 次市政會議記錄。 75 整理自:杜昭賢(2007 年 8 月)。〈燈亮了、看見遊客、也看見了遊民〉。中華日報。

68

突在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由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非間帶-

開放實境》(圖 2-17)展覽的作品設置引起部分居民反彈,起因是,大型木結構

設置於停車場,造成停車格減少影響攤販工作,認為策展團隊沒有尊重社區認同

這件事;反映出,藝術與水仙宮市場環境並行景象,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而是

社會複雜性,在藝術與私人利益的衝突情況。因此,因應市場衍生的攤販與購物

民眾的汽、機車問題,應考量其停放需求;並加強海安路藝術行動周圍視覺觀感

的環境問題。改善計畫應先從「民眾需求」開始,讓民眾(特別是市場攤販)實

際感受到藝術行動所帶來的正面效益,讓新消費民眾進入市場,再到「民眾自身」

做起,才能使民眾想要去做、去改善。

其次,海安路藝術行動以完全開放式的參觀方式,讓民眾與作品近距離觀賞;

但,卻衍生一些問題。如:海安路藝術行動帶來夜晚街道人潮休閒娛樂的景象,

杜昭賢提及,「也因如此,接踵而來的卻是參觀者於夜晚的吵雜,影響到當地居

民的睡眠,讓策展單位必須張貼許多告示,提醒參觀者『夜深了請勿喧嘩』等等」

76,以及民眾任意與作品互動的攀爬、受傷的危險事件,如:劉國滄《牆的記性》

(圖 2-4)而造成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不便與作品毀損。藉由海安路藝術行動,

帶來商潮與人潮,然而當居民無法與此效應連結時,反而破壞海安路的可居性。

因此,需要推動民眾藝術教育,而不僅是將作品置放於公共空間。

76 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49。

69

第二節 後續發展建議

海安路藝術行動將藝術行動、作品建構在場域紋理中,藉由藝術將場域的空

間意義、歷史背景與社區意識向大眾傳遞。同時,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目的性」

確實達成,不僅藉由藝術改善街道視覺觀感,更帶來人潮與商潮,確實活化此區

域。海安路藝術行動迄今十年,展覽目的、展覽訴求已趨於成熟,以下將提出對

海安路藝術行動後續發展建議。

第一是推動藝術家工作室圈,大部分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設置於海安路二

段(民族路三段至民生路二段),然而,這段路的藝術氛圍,僅來自藝術行動的

作品營造氛圍,店家型態偏向商業取向,如:燒烤店。反而是海安路兩旁交錯的

街道巷弄裡,如:神龍街,較多文藝氣息的特色店家(咖啡店、酒吧、手做小店、

老屋改造的民宿…等)。在街道巷弄內,仍保有許多故事性的閒置空間,可能是

老屋的建築元素,可能是老屋過往的產業型態痕跡。因此,在海安路藝術行動十

年的今日,如果能由公部門承租,以較優惠的推動方案,讓藝術家進駐於此,或

推動藝術家駐市的互饋方式,讓隱身在小巷內的閒置屋子,轉為閒置空間再利用

模式,以及形成藝術家工作室圈,讓藝術行動的藝術氛圍蔓延、停駐。同時,也

提供台南藝術相關科系的人才留在台南,並拉回和藝術相關的外地遊子回台南,

拉入藝術相關的異地人到台南,讓此區域像是磁鐵,吸入藝術設計相關元素。

第二是社區自主意識行動。近幾年台南在地藝術能量蓬勃發展,帶動與建構

台南藝術氛圍。在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除了藝術行

動的作品設置外,也有以民間串聯方式完成的藝術創作-鳳凰特區《鐵花開了》

(圖 4-1)。由當地商家提議、規劃行政工作,再串連在地藝術工作者-鳳凰特區

完成。在此的「當地商家」是神龍街商家,因鳳凰特區第一個位址於神龍街;反

70

映出,海安路藝術行動影響的範圍並不僅在藝術行動場域範圍內,而涵蓋兩旁街

區。透過此案例,重點在於是「社區自主串聯」的在地藝術創作,反映出海安路

藝術行動作為一種示範性後,帶起民眾對生活環境的重視。藉由民眾自主性行動,

反映出民眾想讓生活環境更好,並對海安路有所期待的想法,而不只是閒置這條

街道。以及,對海安路藝術行動是一項很重要的點,反映出海安路藝術行動或多

或少影響到居民對生活環境的重視,透過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導入行動,以一

種示範性的藝術行動,讓民眾看見藝術導入的正面回饋,因而促成社區自主意識

行動。透過此案例,可見海安路藝術行動向下扎根-居民,它並不是以海安路藝

術行動的名義,而是由民間自行串連,社區自主意識行動。

圖 4- 1 鳳凰特區《鐵花開了》,2012,鐵,45 平方公分的鐵件(依實際場地)。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第三是讓藝術進入商業空間(店家),讓藝術實際進入社區,讓空間與人(觀

者、消費者、店家)共構回應,在社區居民、屋主、店家與公部門得到最佳利益

共享的發展機制。海安路藝術行動亦有與店家結合的作品,如:李宜全《怪花森

林》與怪獸茶鋪(Monster Forest),店家性質為輕食、茶鋪型態,並提供展覽空

間;林建榮《海安亮起來》,店家性質為漢堡輕食型態;以及,已歇業的劉國滄

71

《牆的記性》與藍晒圖(Blue Print Pub),店家性質為 Pub 型態。但,上述案例

的作品是在「店外」;因此,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異業結合,店家並未實質感受到

藝術行動帶來的效應。另外,海安路藝術行動的異業結合店家型態並非民眾可以

走逛形式,而是必要型消費,以民眾必須停駐為主的店家型態;因此,有特定社

群限制,較難讓一般大眾進入。怪獸茶鋪提及,

「由於《怪花森林》的主題性太過強烈,而營業的需求其實是需要因時制

宜來調整,所以在初期的海安路藝術街活動,《怪花森林》是有正面的影

響,但是隨時間演變,怪獸茶舖營業性質逐漸改變,其實兩者已漸漸沒有

過多主題性的關聯,某層度上也是商業操作上負面的影響」。

反映出,在初期海安路藝術行動的作品,對店家是有正面影響;但,隨著時間推

演(2006-迄今)77,消費形態、消費民眾也會隨時代而產生轉變;因此,商業

需求必須適時做調整,透過藝術性吸引民眾目光,但還是要顧及本質-商業性。

77 怪獸茶舖 2006 年開業。

72

第五章 結語

「藝術在此是一種轉機,還是危機?」

透過海安路藝術行動解析「藝術與人的連結關係」,藉以探討其一藝術行動

∕作品如何與人建立連結關係;其二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在

第一項的研究結果中,透過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操作模式互相對照檢驗,了解策展

人與藝術家,如何與「場域」、「人」產生連結關係。在策展人的操作方式,透過

藝術與場域紋理進行對話,並透過階段性導入藝術,讓藝術與人的關係由「接觸」

到「連結」再到「互動」,逐漸加深藝術與人的關係。另外,藝術家的操作模式

在於,透過「作品內容和形式」扣住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產業),消除與

民眾的隔閡;藉此與人產生連結,再帶出與民眾互動,並拉近藝術與人的關係。

在第二項的研究結果中,解析海安路作為藝術場域與當地生活的關係。海安路透

過藝術導入,替畸零地街道空間與街牆,找到新定義與使用方法,並再塑街道的

存在價值;同時,海安路藝術行動在目的性之餘,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示範,讓

作品出現於日常生活環境中,讓居民看見,藉由藝術轉化破落場域的可行性,讓

居民看見可以這樣做,喚起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改善與自覺,並轉變民眾接觸藝術

的方式。希臘諺語:「人生雖短暫,藝術永久遠。」但是,藝術必須真正存在於

人生,也就是人類的日常生活當中,才具有實質意義78;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

推動,以「日常性」作為推動方式,分別從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操作模式中可見。

海安路歷經一個又一個的十年,第一個十年是拆除中央圍籬開放全面通車

(1993 年-2002 年),以藝術導入改善「地上」視覺景觀;第二個十年是現在(2004

年-2014 年),逢海安路藝術行動十年,「地下」海安路停車場開始營運,但「地

78 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潘廣宜、蔡青雯譯)。(台北市: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15。

73

上」藝術行動卻面臨轉型情況。推動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公部門-台南市府都發局,

並不是推動藝術的單位,或許未來海安路藝術行動的藝術場域會被剷平,成為某

個翻身增值的都更建案。但,無法剷平是海安路藝術行動所創造的價值,1.海安

路藝術行動成功被看見:以藝術轉化街道視覺觀感,並帶來正面效益,讓其他地

方紛紛效尤,如:不論是由專業人員或地方人士所進行的彩繪村。2.海安路藝術

行動的藝術模式:轉變民眾觀看藝術的方式,以及藝術與人的關係。在此,「藝

術是一種轉機,還是危機?」,筆者認為,在海安路藝術行動中,藝術對場域與

人是一個轉機。

在選擇研究案例時,經歷過一段考量期,最終選擇海安路藝術行動作為研究

案例;起因對台南存有一個想像,但進行研究後,發現很多真實問題。筆者以一

個紀錄者的身分觀看海安路藝術行動,解析海安路藝術行動之「藝術與生活的關

係」。在每個場域裡,都有各自屬於此場域的背後故事,藝術模式可以被移植,

然而卻無法完全被複製。不論海安路藝術行動後續發展如何,藉由此案例成功被

看見,讓此場域重新被看見與關注。雖然,整個海安路藝術行動並不全然受到當

地居民的關注與支持,然而海安路藝術行動在古老靈魂中注入一股新氣息與能量,

讓場域再度被更多樣的大眾看見與重視。在海安路藝術行動十年的現在,藝術確

實為場域帶來再生與復甦,而再下一個十年,場域的藝術氛圍是否還存在,將留

給時間作後續探討,在此替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劃下一個暫時的句點。

74

75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大陸書店辭典編輯部(2007)。《大陸簡明英漢辭典》。台北:大陸書店。

吳瑪悧(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遠流。

杜昭賢(2007)。〈海安路藝術造街始末〉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

藝術進入社區》(頁 207-211)。台北:遠流。

林平(2001)。〈展覽與場域的對話-從觀賞者的角度出發〉。《談藝錄 13:藝術

世界你和我-博物館走向 21 世紀》。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頁 89-96。

陳浚豪(2005)〈老舊街牆成為當代藝術的新場域-畸零空間與裝置藝術的新遭

遇〉。收錄於台南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 2004

-2005》,頁 18-22。台南: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賴思儒(2007)。〈公民美學的孳生與醞釀〉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

藝術進入社區》(頁 213-231)。台北:遠流。

顏名宏(2005)。《場域游走-互動公共藝術》。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二、翻譯文獻

並木誠士、中川理(2008)。《美術館的可能性》(蔡世蓉譯)。(台北:典藏藝術

家庭)。

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十五年的軌跡》(潘廣宜、蔡青雯

譯)。(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Suzanne Lucy(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譯)。(台北:遠

流)。

Grant H. Kester(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謝

76

明學、梁錦鋆譯)。(台北:遠流)。

Grant Kester(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悧、謝明

學、梁錦鋆譯)。(台北:遠流),頁 148。原文出自:Stephen Willats (1990). Society

Through Art. Den Haag: Haags Centrum voor Aktuele Kunst.

三、期刊∕論文

石志偉(2002)。《傳統街屋空間使用特性之研究-以台南市神農街為例》。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吳瑪俐(2008 年 12 月)。〈藝術介入 造街行動〉。藝術認證,23,頁 28-31。

陳佳琦(2005 年 8 月)。〈藝術上街,再添新裝-台南海安路「街道美術館」開

幕現場〉。典藏今藝術,155,頁 132-133。

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

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陳博旭(2007)。《地緣性場域關係與「藝術造街」之調查研究-以台南市海安路

為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22。原出處:吳培聲、陳信雄、

郭美芳、盧泰康、陳梅卿、何培夫、曾國棟(2004)《歲月雕琢五條港》,台南,

國立台灣成功大學。

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77-80。原出處:陳鋕銘《我家

門前有個美術館》。

杜昭賢(2007 年 8 月)。〈燈亮了、看見遊客、也看見了遊民〉。中華日報。

張晴文(2002)。《當代藝術與生活的交易-「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與

特定場域展覽的有效路徑》。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

77

文。

黃崑山(2005 年 8 月)。〈一線生機或曇花一現-介於權力與權力之間〉。典藏今

藝術,155,頁 124-125。

黃微容(2014)《都市奇觀批判與重構:以臺南市海安路及神農街區藝術造街與

社區營造為例 (1999-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北市。

鄧博文(2007)《都市設計遠景與機制的演變-以台南市海安路的危機或轉機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蕭淑文(2006 年 11 月)。〈相遇:尋訪遊樂場-2006 城市行動藝術節〉。藝術家

雜誌,378,頁 188-191。

蕭瓊瑞(2008)。〈困境激發下的創意-海安路美術館的形成與願景〉。藝術認證,

23,頁 32-35。

簡子傑(2005 年 5 月)。〈假如藝術進到人們生活,它會更有趣〉。典藏今藝術,

152,頁 140-141。

四、網路資料

海安街道美術館。瀏覽日期:2014/3/17。

http://www.streetart.org.tw/

海安街道美術館 HASM。瀏覽日期:2014/3/17。

https://www.facebook.com/hasm.tainan/timeline

台南市政府(2013 年 12 月 19 日)。台南市政府第 141 次市政會議記錄。瀏覽日

期:2014/10/15。

http://www.tainan.gov.tw/tainan/news.asp?id=%7BF43A9203-F1EF-4F51-85FD-B4D

860947E10%7D

78

附錄一、各階段海安路藝術行動的創作形式與內容類型

類型 作品

1. 作品與社區對話 Ⅰ:林鴻文《自然的來去》、盧建銘《夏了》

Ⅱ:黃偉成與曾文山《編織》、台南藝術大學建築

繁殖場《神龍回來了》

Ⅲ: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非間帶∙開放實境》

Ⅳ:郭挹芬《迷路的雞蛋花》

2. 作品與場域紋理結合

(當地常民生活、信仰、產業)

Ⅰ:陳浚豪《義蓋雲天》、李明則《生活寫意》、劉

國滄《牆的記性》、盧明德《生態物語》。

Ⅱ:吳東龍《PEACH》、顏振發《請您跟我這樣做》、

崑山空設系《窺‧竄佛頭》。

Ⅳ:陳浚豪、吳仕堯、蔡潔莘《永川大轎》。

Ⅴ:梁弘《來坐》、郭英聲《窗景》、任大賢《Line

house》。

3. 市民集體創作 Ⅱ:陳順築《全民創作牆》、吳瑪俐《公民論壇》。

4. 帶有希望寓意 Ⅴ:林建榮《海安亮起來》、陳彥旭《Infinite》。

5. 其他涵義 Ⅰ:郭英聲《烙印》、方惠光《YOUNG》。

Ⅱ:李宜全《怪花森林》。

Ⅴ:都市藝術工作室《艸艸》。

79

附錄二、海安路藝術行動各階段作品清單

表 2- 2 第一階段《美麗新世界-藝術介入計畫》作品清單

編號 作品圖檔 作品名稱 藝術家 性質 尚存 備註

1

義蓋雲天 陳浚豪 八萬顆銀

色圖釘、

壓克力板

、鐵架、

╳ 使用大量銀色圖釘,運用光影與

角度變化,呈現武財神(即關公

像);原先規劃圖像為媽祖像,

之後改以當地民眾信仰,創作點

附近的金華府關公像為創作,結

合場域紋理(當地常民生活、信

仰、產業)。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2

生活寫意 李明則 磁磚 ╳ 將木製圓桌、板凳等台灣早期的

生活景象,以瓷磚裝置方式,呈

現在原本鋼筋外露的牆面。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3

牆的記性 劉國滄 油漆彩

繪、木作

╳ 以一點透視的建築觀念,將老牆

漆成藍色並以工程藍圖的形式,

試圖勾繪出在畸零地前的空間

記憶79。形塑當時原本住家面

貌,利用白線條在牆面勾繪出房

屋拆掉前的空間感,並擺設家具

試圖還原過去的空間記憶。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4

烙印 郭英聲 攝影、數

位輸出

╳ 老式的蒸氣熨斗放在鐵軌延伸

的山洞前,老式的蒸氣熨斗比擬

原本行駛在鐵道上的蒸氣列車,

以實物搭配環境的實驗攝影。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79 資料來源: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冊子。

80

5

生態物語 盧明德 畫作輸出

、玻璃纖

╳ 以各種動物、鳥類、昆蟲和魚蟹

圖像轉印在街牆,含有多樣性意

涵,一樓牆面有蛙、鯉、兔、象、

牛字樣;作品創作點於神龍街

口,原本為清代魚市,一直到海

安路拆遷前也是海產販售集中

地,並在水仙宮市場旁;作品與

場域、產業呼應。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6

YOUNG 方惠光 壓克力、

螢光燈管

○ 以滑板、塗鴉的創作方式,並以

立體方式呈現「young」,添加作

品的層次,運用時下年輕人的語

彙,將現在(滑板、塗鴉)與過

去(街牆、場域)的時間結合。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7

自然的來

林鴻文 石塊、燈

╳ 二樓陽台置放石塊,並豎立白色

燈管,結合場域本身沒有牆面、

裸露的鋼筋,表現出對場域的回

應。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

夏了 盧建銘 竹 ╳ 運用稻草推砌五個圓錐狀,並搭

上聲音裝置。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1

表 2- 3 第二階段《全民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作品清單

編號 作品圖檔 作品名稱 藝術家 性質 尚存 備註

1

編織 黃偉成

曾文山

竹、鋼鐵

環、布

╳ 利用閒置地下街入口平台,製造

出一個提供民眾休憩的場域。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2

神龍回來

南藝大

建築繁

殖場

松木 ╳ 以松木在海安路、民生路口搭建

木結構,製造一個民眾穿梭、交

流空間,並結合作品設置點的現

存場景,企圖建構民眾對海安路

的記憶空間。作品名稱原為《我

家門前有個洞》,反諷地下商店

街工程;但,之後因整體結構看

起來像條龍,加上吳瑪俐曾訪問

街上耆老提及,據說五條港下方

有一條龍,因此將作品改為《神

龍回來了》。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3

PEACH 吳東龍 油漆、帆

布輸出

╳ 顯眼的桃紅色背景上,有著三幅

女性意象的輸出畫作;在整體作

品呈現,將上方霓虹招牌(愛妮

HOTEL)納入規劃,使原有意

涵發酵,模糊彼此界線,並強化

整體的感覺。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2

4

請您跟我

這樣做

顏振發 油彩、木

╳ 由台南全美老戲院顏振發繪

製,以民族路至民生路的新舊產

業人物為主角繪製,藉由居民彼

此的熟悉感,產生共同話題與參

與感。並以雙手舉起三角形的共

同肢體動作,象徵持家立業的屋

頂,期許新舊產業在海安路鼎盛

興旺;同時,反映傳統手繪電影

看板式微,藉此讓民眾了解與重

視傳統產業的消逝問題。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5

窺‧竄佛頭 崑山空

設系

黃漆、麻

○ 利用廢棄水泥鴿籠塗上黃漆,使

用港區常見的麻繩纏繞,象徵歷

史、空間與時間變遷。作品創作

點為早期五條港之一「佛頭港」

遺址,當時為熱鬧的碼頭街市,

在作品媒材、名稱與場域紋理呼

應。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6

全民創作

陳順築 「全民發

現海安

路」攝影

作品、植

╳ 以「發現海安路攝影比賽」入選

者攝影作品,以集體相片牆的裝

置形式呈現於街牆,凝聚當地的

影像記憶;藉由民眾的觀點與鏡

頭焦點,發現許多民眾日常生活

的情景,讓民眾成為作品的內容

主角,並突顯生活中常被忽略的

角落,以及藝術是來自生活,並

非遙不可及。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3

7

公民論壇 吳瑪俐 雕塑、門

牌、影像

紀錄

╳ 樹立的半身塑像,碑上寫有海安

路大事記與「路是人開出來的」

,背後門牌是受訪民眾的話。藉

由海安路與地下街的公共議題,

以開放式邀請民眾參與討論,形

塑一個公共議題的討論場域,並

思索海安路的未來;作品裡用來

象徵海安路居民的門牌,顯現民

眾對於公共政策(地下商店街工

程、道路拓寬工程)的憤怒與嘆

息,以及透過安置的半身塑像,

顯現海安路政策制定者的肖像

綜合體,並刻上「路是人開出

來」。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

怪花森林 李宜全 油漆彩繪 ○ 在水泥堆的城市中,出現一扇扇

叢林窗景並竄出奇特生物;嘗試

在城市中製造民眾的想像,並搭

配植栽將作品的想像,融入真實

的生活空間之中。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表 2- 4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作品清單

編號 作品圖檔 作品名稱 藝術家 性質 消失 備註

1

非間帶∙

開放實境

台南藝

術大學

建築繁

殖場

裝置 ╳ 因應「街道美術館」建立,邀請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以《非

間帶-開放實境》為主題,進行

首檔展覽。藉由,再塑白色塑膠

桶形成海底生物意象分布於街

區,並串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

藝術行動的作品;同時,搭建出

與行人互動的木結構設施,串聯

閒置的地下商店街工程出入口。

此次展覽引起當地居民與藝術

團隊之間衝突。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4

表 2- 5 第四階段《海安春醒》作品清單

編號 作品圖檔 作品名稱 藝術家 性質 尚存 備註

1

永川大轎 陳浚豪

吳仕堯

蔡潔莘

油漆彩繪 ○ 呈現王永川先生工作室的工作

情景,作品分為上下兩層,一樓

為王永川先生與將完成的神轎,

踩著右邊梯子走到二樓,是徒弟

們雕刻的工作場景;呈現民間信

仰木工產業的工作情景,與當地

的信仰、產業呼應。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2

迷路的雞

蛋花

郭挹芬 油漆彩繪 ╳ 以 Q 版雞蛋花寶寶逛台南的虛

擬時空作為意象。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85

表 2- 6 第五階段《海安家+9-海安路藝術造街再一章》作品清單

編號 作品圖檔 作品名稱 藝術家 性質 尚存 備註

1

來坐 梁弘 木工雕塑 ○ 依照早年工法與結構呈現屋頂

的收邊、閣樓百頁氣窗、木質木

窗,湊近木窗往裡看,可窺見廚

房、客廳景象;傳遞出梁弘小時

候在窗框間躲迷藏的記憶,與三

十年前初來定居時對台南的印

象80。民眾來到作品前,可以在

屋前的門廊小憩,如同作品名稱

《來坐》一般,邀請民眾到家門

前來坐一下。

圖片來源:海安街道美術館

HASM

2

窗景 郭英聲 攝影、數

位輸出

○ 以台南孔廟紅牆的窗,挪移至海

安路,透過平行時空,引起民眾

對於窗的另一端風景的想像。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80 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冊子。

86

3

Line house 任大賢 鐵條、焊

接、燈

○ 以對台南印象,透過白色鐵條構

成磚屋,裡面擺放白色線條構成

的家具與樹木。藉此勾起民眾對

熟悉事物聯想,讓記憶、情感填

滿雕塑。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4

海安亮起

林建榮 燈具、

FRP、光源

控制器

○ 頭坐在雲朵上的燈泡人,像在省

思又像凝視過往的民眾,讓往來

民眾可以暫時讓腦袋沉浸在藍

天中,暫時讓身體輕飄在雲朵之

間,此件作品名稱隱含對海安路

的期望。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5

Infinite 陳彥旭 油漆彩繪 ○ 將作品穿透到地下,描繪出地底

的想像,連結當時再度啟動的地

下街工程。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6

艸艸 都市藝

術工作

尼龍紮線

╳ 20 萬條綑綁電線、雜物的塑料

束帶一根根被串起,交雜在原本

的草之間,在日常生活中常見,

卻不起眼的小草,躍升為讓人注

目的對象。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