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pku.edu.cn · web view词干补笔 (word stem completion)...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Feb-2020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一、 记忆2

1. 记忆研究历史2

1) 早期研究2

2) 科学的记忆研究:三阶段by E. Tulving(1995)2

2. 记忆研究中的变量2

3. 经典研究2

1) 艾宾浩斯的研究2

2) 巴特利特2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2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 theory2

4. 记忆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2

1) 多重存储模型/形态模型modal model2

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2

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2

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2

对记忆多重存储模型的质疑2

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来自Craik等人的归纳和批评2

2) 记忆的加工层次—关注编码2

加工层次理论实验举例2

加工层次途径的贡献以及问题2

3) 记忆的提取过程2

编码/提取范式(encoding/retrieval paradigm)2

4) 从记忆障碍→记忆系统的研究2

5. 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内隐和外显的区分2

1) 启动效应:概念与测量2

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2

外显记忆测量与内隐记忆测量2

2) 遗忘症病人研究:实验性分离现象2

3)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2

4)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2

实验逻辑:分离逻辑(任务分离→加工分离)2

5) 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2

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2

迁移适当加工/传输适当认知程序 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ss的观点2

6. 构建记忆与记忆抑制2

1) 构建记忆2

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2

错误记忆的研究方法2

2) 记忆过程中的抑制2

定向遗忘2

提取诱发遗忘2

3) 专题:互联网搜索如何改变我们的记忆?2

#表示注释,*表示略

记忆1. 记忆研究历史1. 早期研究

· 比喻

· 途径

· Structuralist –focuses the place(s) in which memories are stored

· Proceduralist – focuses on the processes of creating (and re-creating) memories

· Functionalist – focuses o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memory (What does memory do? What is it for?)

- Philosophy: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哲学讨论,内省法;

科学的记忆研究:三阶段by E. Tulving(1995)

1. 1885年~1960年:开始于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研究

2. 1960年~1980年:认知心理学兴起,记忆的计算机模拟流行

3. 1980年至今:记忆研究的认知神经科学阶段

记忆研究中的变量

1. 因变量:记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测量,一般包括回忆和再认

a) 回忆(recall)测验:要求材料的再现

i. 系列回忆(serial recall):按系列的顺序回忆曾经向他们呈现过的材料

ii. 自由回忆(free recall):无需考虑材料的呈现顺序

iii. 联想回忆(paired-associate recall):先呈现配对的项目,在回忆阶段,先向被试呈现配对项目中的一个,要求被试回忆出配对项目中的另外一个

b) 再认(recognition)测验:要求判断所呈现的材料在之前是否出现过

i. 是/否 再认测验(Yes/No recognition tests)

ii. 迫选再认测验(Forced-choice recognition tests)

具体操作:正确/错误回忆或再认的数量、信号检测理论、反应时

2. 自变量

a) 所呈现的记忆材料的性质

例如:字母,数字,无意义音节,词,词组,句子,段落,或长的散文段落

b) 呈现材料和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

艾宾浩斯第一个开始研究:遗忘的发生到底有多快?它的机制是什么?

c) 记忆材料呈现的方式/通道

通过眼睛比通过耳朵所获得的信息要记得更好?还是二者没有区别呢?

d) 学习策略

一个人怎么尝试去学习(或编码)材料

e) 所使用的记忆测验的性质

回忆测验所显示的结果与再认测验所得到的结果有差异吗?

内隐记忆测验与外显记忆测验究竟有何不同?

3. 控制变量

a) 呈现材料的数量和频率

b) 记忆材料的呈现方式

c) 记忆材料的特征

经典研究

Ebbinghaus和Bartlett是记忆研究的两位先驱,虽然他们研究记忆的途径是对立的,但他们两人都对后来的记忆研究影响巨大。

【联想主义】凡属清醒的时候,都不断地有此过程。联想是心灵的基本机制,记忆就是形成联想,可以看作是“S-R”记忆,是一种机械联系。

艾宾浩斯开创了词语学习和记忆的研究,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控

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们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1. 艾宾浩斯的研究

· 组成思想的一系列有联系的观念,可以通过识记一串完全新的联系在实验室中模拟。

· 论据:stimuli A,B,C,D→association a,b,c,d;A→a,b,c,d.

· 两个工具

· 无意义音节(non sense syllables),CVC #避免实际记忆语言材料的联想,使识记单位基本相同,便于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减少个人经验干扰。

· 节省法/重学法(savings method),节省百分比 #计算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忆所需阅读次数减少量,得到记忆保持量、节省百分比,灵敏。

解决了度量“印象深度” 和“印象消失程度” 的问题:

原来学习时重复的遍数:印象深度的指标

达到原来的熟练程度所需要再学的遍数:印象消失程度的指标

并通过再学习所用的遍数和最初学习所用的遍数的比较,来计算节省遍数的百分数

Procedure:

· 材料:德文字母编制的“无意义音节”,一共制作了2300个无意义音节

· 以13个无意义音节组成一个音节组,8个音节组作为一次实验学习的材料 #曲线上每一个数据点对应不同的实验材料。

· 在一次实验中,他规定自己要学习的音节组和每个音节呈现的速度,一遍遍地学习直至连续背诵两遍不会错,然后将这组学习材料搁置不管

· 间隔一定时间,再回忆这组音节就会出现困难,于是重新一遍一遍地学习,直至能背诵两遍不错,比较前后两次学习所使用的时间或者遍数,就可以计算出第二次学习中节省的时间或者遍数。用第二次学习节省的时间或遍数的百分比来测量对第一次学习材料的保持量。

· 实验控制:朗读速度统一,以时间和遍数作为字表难度的指标;其它,如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每天做实验的时间等;还记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备分析实验结果时用;

Result:

评价:

· 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无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自己同时担任主试和被试的问题。

· 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Ebbinghaus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巴特利特

对Ebbinghaus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 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schemas)。

· Ebbinghaus的研究缺乏现实意义,忽视了被试态度及其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Def:“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使个别成分连续能作用起来,而且能将其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已有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 theory

Def: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

错误记忆false memory的实验范式

故事和图画材料

· 故事:

· Bartlett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The 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实验中的被试是英国学生。

· 实验结果:被试回忆的内容和原故事的内容相比有很大差异。更加合乎逻辑,更加前后一致,更加短。许多细节趋于消失(例如名字或事件),许多自己主观臆想的细节被添加。

· 实验结论:被试的记忆出现了系统性失真,故事原有的内容在被试的记忆中被有规律地重构。巴特利特因此认为,回忆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构造成分,人们倾向于利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来重新加工所获得的新信息 (Bartlett , 1932) 。

***老师的课件上好像不是原始实验。

· 图画材料

· 实验方法:首先让被试观看一副图画,然后要求其凭记忆将这幅图画回忆并勾画出来,再将他勾画的图形交给第二个被试观看并也要求他根据记忆勾画所看的图形,……如此在多名被试间传递和勾画图片。

· 结果发现:最后一名被试勾画的图片已与第一个被试所看的图片大相径庭了

解释

· Bartlett的实验中,实验材料的意义都不是非常明确:所用图画很模糊;《幽灵的战争》是一个美国印第安的故事,情节比较离奇,被试对其文化背景亦不熟悉。所以在识记过程中,被试趋于对识记的内容进行图式基础上的心理重建,使之合理化,更符合被试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习惯。

· 正是因为这种意义模糊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使我们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到心理重建的结果。

记忆重建的特点

1. 记忆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加简略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特征被保持。

2. 保持的内容变得更鲜明,一些细节被加以强调,更加突出、生动,更具特色。

3. 识记的内容被已有的经验同化,某些细节被改变了,使整个内容更符合被试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

评价

· 图式理论及心理重建理论影响大,强调心理作用的社会性和整体性,坚持心理学应从实验室走向社会。

· 负

· 实验控制很少,指导语很模糊,诱使被试进行虚构,而且很少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实验难以重复。

· 选择了一种能够观察到图式效应及心理重建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另一些情况图式及心理重建不会出现,使他的研究失于片面。

· 对于人自身的理解和人工智能上的应用,图式理论有局限性(缺乏灵活性和敏锐的联系,不足以支持人的记忆和思维功能)。

比较

· 同:经验主义的的心理学家,用观察和实验而不是思辨

· Ebbinghaus-新联想主义;Bartlett-格式塔;

记忆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相互有机联系的阶段:

编码(Encoding)是指对信息的学习或获得;

→存储(Storage)是指被编码材料随时间的保持。

→提取(Retrieval) 是指对存储信息的再利用。

1. 多重存储模型/形态模型modal model

W. James(1842~1910)1890年在他的《心理学原理》 一书中提出,记忆由两大部分组成:

· 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任何刺激(不管人们是否注意到)遗留下来的最初印象。处在意识中,代表着现在的心理,消逝快,容易获得和提取。

· 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其印象不在意识中,代表着过去,需要有意的费劲地提取。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生产使用↑。

计算机由存储器(存放信息)和运算器(中枢加工部分)组成。

James记忆构成设想有相似性:

初级记忆-运算器

次级记忆-存储器

→计算机模拟模型/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the multistore model of memory

【一些基本观点】

· 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而存在,包含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所以又叫做形态模型modal model。

· 强调每一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三种不同的记忆结构(memory structure),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记忆结构有时候被人们称为记忆系统(memory system)。

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 是我们听到、看到的信息存储在大脑中,通常只会保存很短的一个时间。

· 功能:①为了之后的STM加工。②感觉体验。

· 图像记忆 (Iconic memory),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Touch sensory memory /haptic memory

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

George sperling(1960)

· 全部报告法(Whole Report):

· 给被试呈现三行四列共12个英文字母,呈现50ms,要求被试将能够辨认出的字母全部报告出来。

· 结果:只能说出4-5个字母,但是被试觉得12个字母都看见了。

· 解释:Sperling相信被试看到的多于所能报告出的。全部报告法的局限性不在于不能存储这些信息,而在于不能报告出自己所看到的。于是做了partial report的实验。

· 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 capacity of iconic memory

· 先给卡片上的三行字母分别配以声音信号,第一行→高音,第二行→中音,第三行→低音。在给被试呈现卡片后,立即呈现一种声音信号,要求被试报告出声音信号所对应的卡片上的那一行字母。三种音调随机出现,被试无法猜测将会出现那一种所以必须看所有字母。

· 结果:平均成绩3个多一点,由于这是报告一行的结果,实际的平均成绩应该乘3,即10个左右。

· 结论:证实了视觉形象的贮存可以在瞬时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在说出四个字母的时间后就消失了。

· Duration of iconic memory

· Effect of delay of tone (刺激消失和提示信号间距对报告结果的影响), Varied time betwee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display and the onset of the cue tone: 0 to 1 sec

· 结果显示:被试报告的正确率随延缓时距的加大而迅速下降。当延迟时间达到0.3-0.5s时,报告正确率下降减缓;达到1s时,报告正确率已与全部报告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 Conclusions from Sperling (1960):

· Evidence of iconic memory 证实图像记忆的存在

· Properties:

· High capacity of information 图像记忆的容量大

· Very short duration (lasts about.5 sec) 但消失得很快,接受的信息如不能从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视觉的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似乎在0.5秒以内,约为300ms

· Pre-categoical (“raw,” unprocessed) information (we’ll return to this)

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

Darwin, Turvey, & Crowder (1972)

· 全部报告法: report all 3 lists

· 部分报告法: 给被试同时听9个项目,比如QJ8给右耳,Y5F给左耳,6M4给两只耳(被试会觉得声音来自中间)。被试根据面前左、右、中的指示符号报告他所听到的字母与数字。

· The interval from list offset to cue onset was: 0 seconds, 1 second, or 4 seconds

· 结果:在声像记忆部分报告实验中,提示信号延迟大约4秒时,被试正确回忆的项目数才会接近全部报告实验的结果,说明声像记忆对信息保持的时间可达4秒左右;其次,声像记忆的信息容量要比图像记忆小得多,大约在5个左右。

感觉记忆总结

· Capacity: limited only by amount of info that can be received by the perceptual system (e.g., eye, ear)

· Duration of memory:

· Iconic: up to about 1 sec

· Echoic: about 4 - 20 sec depending on type of info

· Type of info: mostly pre-processed, but some processing may occur after 250 - 300 ms

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短时存储的容量STM Capacity

1. STM容量测量方法

a) 通过测定记忆广度(memory span)来或得

· 以数字材料为例,向被试朗读或视觉呈现一系列数字,呈现速度为1个数字/s。呈现一次后,让被试立刻按原来呈现的顺序把数字写下来。被试所能正确写下来的最长系列叫做记忆广度。

· 记忆广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同一长度的数字系列连续呈现3次。正确再现1次得1/3分,3次全部正确再现者得1分。以得1分的最长系列的长度为基础,在加上从其他长度系列所得的分数就是所求的记忆广度。举例如下。

长度(个)

6及以下

7

8

9

10及以上

总分

得分

1

2/3

0

1/3

0

6+2/3+0+1/3=7

b) 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句子来进行。但是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不同。比如数字:7~10;单词:5~7;句子广度包含的单字可达20。

2. STM容量测量单位

a) 通常为组块(chunk),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如数字、英文字母、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组块能够有效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b) Miller (1956) : 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Miller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信息编码的概念。他认为编码最简单的方式是将输入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编码是一个主动的转换过程,对经验并非严格地匹配,因此编码以及之后的解码往往会导致错误发生。米勒的研究有两点要义:

· 在不得重复练习的情形下(如看电视字幕),在短时记忆内,一般人平均只能记下 7 个项目(如 7 位数字、7 个地名),是故从电话簿上查到电话号码后,待要拨号时往往会不复记忆。

· 短时记忆的量虽不能增加,但此 7 个事项的性质则可经由心理运作使之扩大。如 2471530121987 是一长串数字,远超过 7 的限制,但如经心理运作将之意义化,变成 24(小时) - 7(一星期) - 15((半个月) - 30(一个月) - 12(一年) - 1987(年),然后再记这长串数字就比较容易。米勒称此种意义单位为组块(chunk)。学习英文时由字母而单字,由单字而短句,由短句而长句,都是将零碎信息 经心理运作变成多个组块之后记下来的。

自米勒的研究之后,短时记忆才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成为特别受到重视的主题。

Miller的组块理论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

· 西蒙(H.A.Simon,1974)的研究表明,说英语的人阅读一些无关联的词之后能正确回5-7个词,而与词的音节数目无关;人们对短语和句子作为组块的记忆广度略小于词的记忆广度。

· 我国学者喻柏林等(1985)考查汉语语词的短时记忆广度,他们以单音词、双音合成词和四字成语作为材料,所得结果基本符合短时记忆的组块假说(即短时记忆能储存一个固定数目的组块)。张武田等人(1986)的汉字词和英文字的短语短时记忆容量的比较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

3. 影响短时记忆广度的因素很多。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等都会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

总结:STM can hold about 7 ± 2 chunks of information。PPT里也还有7条对立的意见。

短时存储的编码

· Coding: the way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信息呈现的方式。#在记忆结构中的信息,必须以某种编码的形式存储。

· Types of coding

· Auditory: acoustic, linguistic

· Visual: image

· Semantic: meaning

声音编码(phonological coding)

许多研究表明,短时存储使用声音编码

Conrad(1964)

实验

· 给被试视觉呈现两种不同的字母串:①声音上混淆的,如CTVG;②另一种声音不混淆的,如XVSL。

· 逐个用速示器呈现,每个呈现0.75秒,然后要求被试按原来呈现次序把各字母默写出来,记不清时允许猜写。

结果: 回忆声音混淆的字母串时错误更多。如把B写成P,把C写成T,F错写成M,等等。

结论:Conrad认为短时记忆错误的产生是以听觉特征而不是以视觉特征为基础的。即使是视觉呈现的刺激材料,进入短时记忆时发生了形-音转换,其编码仍具有听觉性质

Baddeley (1966)

实验

· 呈现给被试一连串的5个单词。

· 一类单词有类似的发音(如man,mad, cap, can, map);另一类单词发音差别较大(如pen, rig, day, bar,sup);第三类单词意义相近(如huge, big, broad, long, tall);第四类单词意义不同(如old, late, thin, wet, hot)

结果

· 发音类似的单词正确回忆率最低,而意义相近的单词正确回忆率远高于发音类似的词,

结论

· 说明短时存储是以声音编码的,因为声音相同的单词在STM会被混淆。而LTM是语义编码的。

在短时记忆中的编码是否必须是听觉的呢?

· 上面讨论的都是语文材料,如字母单词之类。这样的信息用听觉编码、用内部语言复习当然是适宜的。

· 但如果所要识记的是某一动作,或者是一张图画,用听觉编码就不大方便,而用视觉编码则是必须的了。

短时存储的提取(Retrieval)

Sternberg, S. (1966). High speed scanning in human memory. Science 153, 652-654

信息是如何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呢?

Procedure:

· 向被试用视觉或听觉呈现一系列数字或字母,然后出现一个数字或字母(即Probe项目),被试按键回答该Probe项目是否是刚才是识记过的:Y/N。实验要求被试反应得又快又准因为错误率很低(一般小于5%),所以该实验主要注意反应的快慢。

Assumption and Result

平行扫描 Parallel processing

系列扫描 Serial processing

实际-支持系列扫描

被试在判断数字是否出现过时,将探测数字同时与记忆中的所有项目相比较。如果用这种方法,则反应时将不会因数

字系列的长短而变化。

将探测数字逐个与记忆中的所有项目都进行比较,不论记忆中有没有探测数字。如果用这种方法,扫描长数字系列的反应时就比短数字系列的要长,并且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是相等的。

反应时随着记忆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信息的提取过程中做了系列扫描,而不是平行扫描。

短时存储的遗忘

造成遗忘的原因是什么?--两种假设

· 消退说(Decay Theory):遗忘是信息自然消退的结果,即信息的强度随时间的消逝而减弱

· 干扰说(Interference Theory):遗忘是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被其它信息干扰造成的,即信息的强度由于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而减弱

Waugh & Norman(1965)探查法(probe task)

Procedure:

根据“自然消退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应随时间延长而减少;

根据“干扰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应随间隔数字增加而降低

为了把这两个自变量分开,又增加了改变数字呈现速度的措施:快速呈现为每秒4个数字;慢速呈现为每秒1个数字。这样就可以在不改变间隔数字的条件下,改变间隔的时间。

Result:

无论是快速还是慢速呈现数字,正确回忆率都随间隔数字或干扰项目的增加而减少。

Conclusion:这就是说,正确回忆率并未因数字呈现速度不同所导致的间隔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该结果支持干扰说,证明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消退。

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

·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

· 自由回忆实验(free recall task)的基本操作:先按一定顺序呈现一系列学习项目(多半是单词,大约2s一个项目)。呈现完毕后要求被试尽量回忆出这些项目,而且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忆。将被试自由回忆的结果与学习项目进行对照,就可得到原刺激系列中各位置刺激的回忆正确率。

· 系列位置曲线 (Serial Position Curve) 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正确回忆率为纵坐标做图,就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可分为3个部分:

·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

· 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得较好

· 渐近线 (asymptote):曲线中间部分回忆最差

· 解释/设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存储,首因效应来自长时存储,而渐近线没有优势。

为了证明上述设想:

· 需要在系列位置曲线上显示出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

· 某些自变量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 另一些自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

· 首先要正确实验来获得系列位置曲线

· 将单字系列以各种不同的顺序呈现给不同的被试,从而避免单字的系列位置与单字本身的各种属性(频率、意义性等)相混淆

· 拉丁方 textbook P207-8

· 系列位置曲线中的机能双重分离的证据

· 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 上左:在系列材料的呈现与学习中,如果增加刺激项目的呈现时间,也就增加了每个项目的复述(rehearsal)时间,这可使较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相应的回忆正确率就会提高,但项目呈现时间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明显影响。反映在系列位置曲线上,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会抬高,但近因效应部分不会受太多影响。

· 下左:遗忘症病人的情况,即短时存储功能正常,但长时存储似乎完全丧失,可以说是存在着两种存储的很好的生物学证据。

· 上右:回忆前进行分心作业的系列位置曲线。分心作业30s后,近因效应消失了,其他的位置效应未受到影响。

· 下右: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进线。(这个图有毛病…)

· 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生物学基础:上述遗忘症病人。

· 负近因效应negative recency

· Craik(1970):以2S/个单词向被试呈现包括15个双音节词的系列,呈现完毕后,立即要求被试对该系列单词进行自由回忆,时间1min。每个被试完成10个相同的作业。在全部10个系列回忆完成后,让被试回忆呈现过的全部10个系列的所有单词(被试不知情),5min内。

· 10次自由回忆的结果表现出标准的系列位置效应,而在最后对所有单词的总测验中,仍然保留首因效应,却没有出现近因效应。实际上,近因部分单词的回忆率低于渐进线的回忆率,所以称为负近因效应。

· 负近因效应的解释:

· 近因部分项目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时间较短,复述次数较少,未转化到长时记忆中,而最后总测验时,这些项目已经从短时记忆中消失,因此对近因部分项目回忆的正确率最差。

· 首因效应是长时记忆的结果,因此不论是即时回忆还是最后的总测验,都表现出首因效应。

对记忆多重存储模型的质疑连续分心实验范式中的近因效应

实验

· 三种条件下的系列位置效应

· 立即自由回忆;

· 延迟自由回忆:系列项目中最后一项呈现完毕进行干扰活动20s,才开始回忆

· 连续分心条件下的回忆:continuous distraction,每个项目间有12s的干扰活动,系列最后一个项目呈现完毕进行20s的干扰活动

结果

· 立即自由回忆 (IFR) 产生了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重复之前的实验

· 延迟自由回忆 (DFR) 消除了近因效应。---重复之前的实验

· 连续分心回忆 (CDR) 表现出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主要是干扰了20s后还是有近因效应

非常短暂项目呈现过程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Neath & Crowder (1996)从可区分性原则(电线杆理论)研究了大约1s或0.5s的时间内的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

实验结果:

· 右图显示了清楚的系列位置效应

解释

· 由于这是在0.5s内获得的结果,因此这时候的首因与近因效应与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是没有关系的。

· 因为50ms内不可能进行复述,因此复述也不是短时存储的必要条件。

***首因效应基于联想(顺序导致联想),近因效应基于痕迹。不限于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时间框架(这样短的时间内不存在复述)。

###有必要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吗?--P210-211

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来自Craik等人的归纳和批评存储结构特点的小结 Comment by 舒 艾: 有必要区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吗

· 在记忆系统中刺激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加工。

· 有限容量的现象在多重存储系统中的某些地方确实是存在的。

· 多重存储模型具体又直观。

批评

· ①在方法论上存在缺陷

· 循环论证:信息保持的久暂本身是一个有待解释的基本现象,但与此同时,久暂的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三种记忆结构,再应用这些结构来解释各种记忆现象。

· ②短时储存的有限容量是“箱子”模型主要特征之一

· 有限容量的性质模糊不清:是加工能力(#操作速率)?储存能力(#存储容量)?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 什么是组块?“块”实际上由实验结果来定义。由于组块主要靠意义性来组合项目,因而短时记忆的编码就必须包括项目的语音、视觉和意义的特点,那么短时记忆编码也就会因没有自己的特点而不复存在了。

记忆的加工层次—关注编码

1972年前十多年间,人类的记忆研究一直由“信息的储存以及它在储存中间的传递”这样的概念所统治;

Craik等人(1972)较系统地批评了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进而提出了研究记忆的新途径即加工层次的途径 (level of processing);

【基本观点】

· 知觉涉及对刺激物作一系列水平的分析,记忆是同知觉加工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

· 初级阶段→物理或感觉特点,

· 后来阶段→模式识别和意义抽取(把输入与头脑中已存储的、抽象的经验进行匹配)。

· 不同的加工阶段属于不同的“加工深度”(Level of processing)

【实验程序】

· 要求被试回答关于单词的各种问题以引导他对单词的不同层次进行加工——定向任务,ORIENTING TASK

· 浅层加工:大写或小写 (字形加工)

· 中层加工:是否与另一单词押韵。如呈现“柳”问被试它是否与“酒”押韵 (语音加工)

· 深层加工:该词是否可以归入某个范畴或适合某一句子这类问题来实现。例如,“朋友”一词是否适合下面的句子:“他在街上遇见一位______” (语义加工)

· 回答问题后,在被试未曾预料的情况下让他回忆或再认刚才他见到的单词。这种程序通常称为非随意的(incidental)学习条件下的回忆与再认,以区别于有意的学习条件记忆的研究。

加工层次理论实验举例

Craik and Tulving (1975)

实验

· 给被试呈现单词,有三种不同的判断任务

· Visual processing (e.g. “Is LOG in upper case?” Y/N)

· Phonological (e.g. “Does DOG rhyme with LOG?” Y/N)

· Semantic (e.g. “Does DOG fit in the sentence: ‘The ___ chased the cat’?” Y/N)

· 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让被试再认刚刚看到过的单词,呈现的单词包括新词和旧词。Y/N。

结果

· 加工层次更深的单词,再认准确率更高。

结论

· 深加工的项目比浅加工的项目有更强的记忆痕迹。再认的准确率更高是因为这些项目能更好地和编码的提问整合。

Hyde and Jenkins (1973)

实验

· 学习24个常见单词,听觉呈现,四种不同的加工水平。

· 自由回忆的任务,一半被试知道测试,一半不知道。Ctrl组-没有instruction(没有加工水平的指示),知道有测验。

结果

· 出现了加工水平的效应。无论是incidental还是intentional。都随着加工深度更加而回忆得更好。

· 非随意条件对喜欢的项目的回忆成绩和对照组一样好。

Craik and Watkins (1973)

实验

· 声音呈现,一个单词序列。序列呈现之前提前告知被试一个字母,呈现完后要报告以这个字母开头的最后一个单词。

· 回忆测验,尽可能回忆所有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未提前告知。

· 复述时长(rehearsal time)的操作性定义:the number of intervening words

· "g”: daughter, oil, rifle, garden, grain, table, anchor, football, giraffe

· garden = 0 grain = 3, Rehearsal time ranged from 0 to 12. #出现garden之后,garden会一直在短时记忆,直到grain出现后grain会替代garden。再直到giraffe出现。

结果

· 对一个项目的回忆成绩与这个项目复述的时长无关。

· garden remembered just as well as grain.

结论

· rehearsal doesn't really help memory.

#It is assumed that final recall performance depends only on the long-term store; thus the results imply that maintenance of an item in short-term storage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better registration in the long-term store.

#rehearsal will not enhance final recall performance when a simple maintenance type of rehearsal is sufficient to meet the immediate task requirements.

# neither overt rehearsal not maintenance in short-term storage is by itself sufficient to enhance long-term memory performance.

朱滢 (1982)

实验

· 用16个中英文单词(各半),其中代表有生命(e.g.老鼠)与无生命(e.g. hat)的单词各半,单词颜色红蓝各半

· 实验前只告诉被试按要求对单词进行分类,并对其反应时进行测定。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反应完毕,就开始对其进行单词的再现与再认实验。不提前告知会有回忆和再认测验,以保证实验在非随意的学习条件下进行。

· 被试分成三组 ①颜色组-报告红、蓝;②语种组-报告中、英;③意义组-报告活、死。

· 实验规定,当一个单词在意义、语种和颜色3方面都对时才算达到正确的标准。

结果

· 正确回忆与再认单词的比例按照颜色组、语种组和意义组逐渐加深的加工深度而不断升高。

加工层次途径的贡献以及问题

· 贡献

· 促使记忆研究关注编码和加工等多个方面

· 加工层次概念奠定了一个基础,使研究者有理由推论编码障碍(encoding deficits)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原因

· 缺陷

· 加工深度没有独立的指标来规定,而是由实验结果来定义,记得好的必定是加工层次深的。而加工层次的概念里认为,加工层次深的,必定记得好。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圈子。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尝试用加工时间作为独立指标来测量加工层次。但是研究表明加工时间和加工层次并没有对应关系。

记忆的提取过程

20世纪初,德国学者Richard Semon对记忆的区分:

· Engraphy: 指将信息编码入记忆中的过程;

· Engram: 指在神经系统中所造成的持久变化(“记忆痕迹”)

· Ecphory: 指记忆痕迹(engram)的激活,相当于我们对某一记忆项目的提取过程。

Tulving(1991)就曾经明确指出:“记忆的关键是提取。

编码/提取范式(encoding/retrieval paradigm)

· 图中A和B是两种编码条件,而A’和B’是两种提取条件

· 编码实验

· 提取实验

· 假定A与B是不同的编码条件,提取条件A’和B’具有类似性

· 如果编码特异性原则是正确的,那么A—A’与B—B’条件下(提取与编码条件匹配)的结果要好于A—B’与B—A’条件(提取与编码匹配差)

编码/提取范式举例1 Thomson & Tulving (1970)

实验设计:

· 2(学习条件)×3(提取条件),组间设计,6组被试

· 学习条件:

· 1. 被试逐个学习一系列单词

· 2. 同样的单词被呈现,但每一个单词旁边有一个微弱的线索词,不要求被试记住它,只注意即可

· 提取条件:

· 1. 无线索,要求被试回忆所学单词

· 2. 提供微弱线索(已学过)

· 3. 提供强有力的线索,但该线索被试在实验中未学习过

结果

· 当提取和学习匹配时,即使只有微弱的线索,也使回忆成绩达到0.82(最好成绩)即使没有任何线索,回忆成绩也属于中等0.49。都好于不匹配的结果.30,.43,.23。

· 未学习过的强有力的线索依赖于学习条件而发生变化。学习时无微弱线索+提取时有强线索>学习时有微弱线索+提取时有强线索。→提取线索的所用依赖于学习条件。

· 学习微弱线索+提取微弱线索>学习无线索+提取强线索。提取线索只有在它能重新唤起最初的的编码加工时才是有效的。

#结论

· 提取与编码匹配时,即使没有线索或者只有微弱的线索,回忆成绩也要好于不匹配的结果;

· (强)提取线索的作用依赖于学习条件;

· (强弱相比)提取线索只有在它能唤起最初的加工编码时才是最有效的。

其他东西

· 记忆作为一种动态过程的思想为Craik进一步发挥。

· 记忆不是知觉到的事件的原封不动的记录,记忆是一种活动,当刺激输入到认知系统进行加工后,就微妙地改变了整个认知系统,提取时,如果原来的加工事件的许多方面重新呈现就能够推动认知系统进入大体上同以前加工时一样的活动,于是回忆就是可能的。即提取与加工一致,就容易导致原来加工事件的“复活”,导致良好的回忆效果。

· Craik et al.(1983,1996)指出,编码与提取非常类似:

· 编码过程基本上是对事件的知觉与理解

· 提取过程则是对编码过程的重演,但方向相反

· 但编码与提取仍存在差别:

· 编码过程是控制过程

· 提取过程则有很多自动化的成分。编码时分心比提取时分心对记忆造成的损害更大。

· Tulving等人在综合多项PET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景记忆的大脑半球编码/提取的非对称模型 (The hemispheric encoding/retrieval asymmetry model)– The HERA Model (1994)

· 左前额叶:从语义记忆提取信息,并同时将提取到的信息的新颖部分实行编码、存储到情景记忆中。

· 右侧:情景记忆的提取。

从记忆障碍→记忆系统的研究

遗忘症 (amnesia) = The loss of (declarative) memory

– 逆行性遗忘症 (retrograde amnesia)

• 即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遗忘可能是完全的或部分的,但大多只涉及较短的一段时间。

– 顺行性遗忘症 (anterograde amnesia)

• 即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

– 进行性遗忘症

• 主要见于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 。其影响较大的不是直接的识记和保存,而是再认和回忆,即病人除有遗忘外,同时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淡漠。

有的病人同时具有逆行性和顺行性遗忘症,也可见由一种过渡到另一种,见于颅脑创伤的病人。

Case study: H. M. (1953, M, 27 y.o.)

· 切除双侧颞叶中部和海马,以及部分杏仁核

· ×新的情景记忆,√之前的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新的内隐记忆

→大脑中至少有两个分开的记忆系统,一个负责事实的记忆,另一个负责内隐学习及运动学习,比如弹吉他或者骑自行车之类的事

神经心理学家Squire在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中,把记忆分为两类: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陈述性记忆是唯一能进人意识中的可以觉察的记忆,而程序性记忆则只能通过记忆系统的操作来实现。

·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

· 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

· 存储着关于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 情节记忆不仅储存着过去发生的事件,还储存着将来发生的事件以及记忆测验上的项目表。

·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 被组织起来的一般知识,有相当稳定的知识结构,包括关于词的知识和许多不容易用词来表达的所知道的东西。

· 颞叶、枕叶、顶叶等感知觉皮层及其联合区→初级概念和简单的客体记忆

· 海马结构→联合上述,得到跨通道、属性的高级表征

·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 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知识,比如技能学习过程通过操作所建立的记忆。

· 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的总称)→行为习惯

· 小脑,主要负责程序性记忆,这种记忆主要靠后天的重复,以及经典条件作用所得

· 情绪学习的关键脑区:杏仁核

与记忆相关的主要的大脑组织

以下见PPT….

· Declarative Memory Areas 陈述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Areas 程序性记忆的具体描述

· Consolidation hypothesis of amnesia

· 五种长时记忆及其神经基础 (Markowitsch, 2008)

启动效应与记忆系统---内隐和外显的区分1. 启动效应:概念与测量

· 格拉夫和沙赫特(Graf & Schacter,1985)首先提出了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的区分。

· 外显记忆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 内隐记忆则是通过对记忆的无意识的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 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没意识地知道有,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且不依赖于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个心理学研究领域

· 认知心理学关于启动效应的研究,即在无需有意识识记的前提下,先前的呈现对刺激的辨别产生的易化作用;

· 另一个则是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的研究,它直接引发了内隐记忆的当代研究热潮

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 常用的测量方法

· 字汇确定(lexical decision):判断某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理的词,第二次呈现该字母串时的判断RT↓→启动。

· 词的确认(word identification):短暂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是否呈现?);对新呈现项目确认精度↑or确定新近呈现项目RT↓→启动。

· 词根/词段完词(word stem or fragment completion):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如tab___, table)或词段(如__ss__ss__,assassin),用想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如果先前学习词表上词的使用增加了→启动。

· 罗迪格等人(Roediger et al.,1993)归纳了13 种内隐记忆测验的类型,包括:残画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全,词汇决定,词的确认,知觉辨认,同音词拼写,相关信息的自由联想,新联系的完词,偏好判断,条件作用,习惯化,单词提取,人脸辨识等。

· 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词干补笔和知觉辨认二大类。

词干补笔

词干补笔 (word stem completion):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填首先想到的单字。

例如 jui__填成 juice。

#未学过填对的概率→机遇水平(baseline)

补笔测验

补笔测验(word-fragment completion):提供单字的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

例如,在学习过ASSASSIN之后,给被试的缺笔字是A___A___IN,它是随机去掉一些字母构成的,其余测验程序和启动效应的计算同于词干补笔。

汉字的补笔测验与词干补笔测验

A. 补笔:

• 它是随机去掉笔画,只保留9笔画构成的

B. 带部首补笔即词干补笔:

• 保留部首,另一部分随机去掉一半笔画构成。它只有一种可能填成有意义单字

C. 部首补笔即词干补笔:

• 它只保留部首,是有多种可能填成有意义单字的缺笔字

知觉辨认

知觉辨认(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在学习阶段,向被试依次呈现一系列项目,然后将这些呈现过的项目与未呈现过项目混淆在一起,在速示仪或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以极短的时间(小于5ms)一个一个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加以辨认(是什么)。

· 一般来说,被试将学习阶段呈现过的项目辨认出的概率高于未呈现项目,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呈现项目的启动量。

· 知觉辨认的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不是文字的,如单词、伪词、无意义音节、图画、乐曲等。

· 知觉辨认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将他们辨认出来。

外显记忆测量与内隐记忆测量

· 外显记忆测量explicit memory tests

· 自由回忆和再认等传统的测验记忆的方法

· 特点: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努力去提取信息

· 内隐记忆测量implicit memory tests

· 知觉辨认、词干补笔和补笔等测验记忆的方法

· 特点:在测验指示语中并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努力去提取过去学习的信息,而是通过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被试是否对某些信息拥有记忆

· 内隐记忆测验的困难:内隐记忆会受到外显记忆的影响

· Schacter et al.,1989 “有意提取标准”包含两个关键成分

①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测验中客观的线索是相同的,只是提取的指导语(内隐或外显)不同

②实验操作程序是相同的,但它对两种测验的影响不同

遗忘症病人研究:实验性分离现象

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

#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任务中的结果,但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测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

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病人(Amnesic patients)的研究是目前启动效应研究的原动力。

遗忘症病人由于某种形式的脑损伤而丧失记忆,不过,这些病人的知觉能力、语言和智力基本上保持完好。长期以来,人们相信遗忘症病人不能把语词信息从短时记忆传递到长时记忆中去,即他们不能保存新鲜的经验。

但是,见↓。

Warrington & Weiskrantz (1970)

实验

· 4位遗忘症病人(3位Korsakoff综合症病人;1位颞叶切除术病人),16位控制组病人(无脑损伤,记忆力正常。

· 学习单字,然后进行4种记忆测验。

· 外显测验:自由回忆与再认

· 内隐测验:模糊字辨认(word fragment identification)与词干补笔。

结果

· 遗忘症病人在自由回忆和再认的测验中都比控制组差,但是在其余两项测验中健忘症病人和控制组一样好。

结论

· 遗忘症病人也能保持词语信息,但是这种保持要在特定的测验中才能表现出。

· 随后使用词段线索的研究发现,病人的成绩不一定保持在正常水平(?)。

· 研究表明,当使用词段或其他线索时病人是否表现出正常的保持取决于测验的内隐或外显的性质。当给予被试外显的指导时,其测验成绩就会受到破坏;而当给予被试内隐的指导时,病人就可以表现出与正常被试同样程度的启动。

· 用指导语控制被试的意识参与 #线索回忆-有意识;词干补笔-无意识

· 研究证明,在遗忘症病人身上,与外显指导相关联的记忆任务受到了破坏,而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并未受影响;暗示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Tulving(1982)

实验

· 用正常人为被试,学习96个低频英语单字,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与补笔测验,7天以后重复这两种测验

· Memory score = priming effect

· Compare fragment completions of old vs.new items

结果

· 情景记忆7天后遗忘很多(由再认结果显示出来),启动效应显示的内隐记忆7天前后没有差别;→仿佛启动效应不会被遗忘…

#另外,数据分析表明,测验中正确填对缺笔字的概率与被试自以为是学过的字或者自以为未学过的字无关(对同一个字既进行再认测验,也进行补笔测验),即补笔的正确率独立于再认。

#启动效应和再认记忆之间的随机独立性可能揭示了启动效应和再认记忆可能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

Jacoby(1983)

实验

· 首先要求3组正常人被试在3种条件下大声读出一系列视觉呈现的单词。

· 条件1:无上下关系——呈现单词前先呈现一排符号(×××);

· 条件2:有上下关系——呈现单词前先呈现其反义词;

· 条件3:想出——首先呈现反义词,紧接着呈现一排问号(???),不再呈现该单词,而是要求被试想出该单词,并写下来。

· 测试任务:再认测验or知觉辨认测验.

· Jacoby通过条件设置控制了被试完成学习过程中对单词形状的感知觉加工和意义加工的数量。

· 条件1要求被试关注字形,因为缺少线索而无法预料(主要是感知觉加工);

· 条件2要求较少的感知觉加工,涉及较多的意义加工;

· 条件3要求大量的意义加工,基本上不涉及感知觉加工。

结果

三种条件下再认与知觉辨认的概率

· 再认成绩随实验条件从“无上下关系”到“想出”一直上升,而知觉辨认却表现出明显相反的结果。

解释

· 两种测验之间出现了分离现象,这就是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在功能上的分离。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实验逻辑:分离逻辑(任务分离→加工分离)任务分离

· 区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内隐记忆实验的首要任务。

· 分离逻辑:

· 分离逻辑是内隐记忆实验逻辑的重点;

· 其核心在于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分别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可测量的指标→发展出两类测验——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

· 直接测验:指传统的记忆测量法,如自由回忆和再认等;有意识地回想并提取。(外显记忆测验)

· 间接测验: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提取,→一些特殊任务上的表现间接推断是否对某些信息拥有记忆。(内隐记忆测验)

· 研究者认为,直接测验对应着外显记忆,间接记忆对应着内隐记忆。这种以操作任务的不同区分两种记忆的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方法也被称为任务分离(task dissociation)。

· 任务分离逻辑的基本假设:

· 不同的任务所需要提取的信息不同,因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也不同。因而不同的测验任务就可以反映不同的心理机能。

· 如果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结果相反,就可以推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加工过程。

加工分离

· 对任务分离程序的批评

· 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结果处理方式不同,没有可比性

· 实验性分离的逻辑是利用不同测验结果的不一致性证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记忆系统,进而证明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不同的系统。问题:即使当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系统,我们用不同的任务分别去测量它们,结果也还是可以出现不一致的趋势,因为测验任务本身就能在测验线索、记忆任务、反应指标的方面出现差异

· 如何保证测验任务的纯净性?在内隐记忆是否存在的证明上存在循环论证之嫌?

· 研究者假设,直接测验对应于外显记忆,间接测验对应于内隐记忆,然后再使用这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那么,如果两种测验并不是各自纯粹地对应于两种记忆,而是两种记忆在两种测验中交叉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前述的假设也就难以成立了。

· Jacoby(1991)提出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简称PDP)

· 大多数记忆任务均包含了不同程度的意识与无意识加工;

· 研究设计的重点不应放在如何分离意识与无意识加工上,而应关注如何分离记忆任务中意识成分与无意识成分的贡献,此即加工分离程序的基本思路

【扩展阅读:加工分离范式】

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

Tulving(1982)

多重记忆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s):记忆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几个系统组成的。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RS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Roediger等人(1989)

传输适当认知程序(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记忆系统只有一个,记忆测验是由各种认知过程构成的,测验之间的不一致反映了不同过程的作用。

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

· Tulving 主张人的记忆是由多重系统构成的

· Tulving(1972) 长时记忆→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与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 Tulving(1982)启动效应(内隐记忆现象)反映了一种新的记忆系统的功能

· 用随机独立性(stochastic indendence)的概念来论证启动效应代表着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S,简称PRS),

· 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的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traceless memory system)

· 但可能包含单字的多重分布的表征,每一重表征的唤起都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线索来实现的。

Schacter等人(1990)

正常被试对新的客体是否具有启动效应?

实验

· 呈现两类图形:可能物体与不可能物体。每张5s。

· 定向学习任务,①高-宽比较:4个程度-----一样;有些差别;差别相当大;差别极大;②精细分类:图形属于某类建筑或者建筑的一部分、某种家具或生活用品。

· 测验:客体决定测验(每一个图形呈现100ms,要求被试迅速按键回答呈现的图形是可能图形还是不可能),再认测验(呈现6s,按键回答是不是学过的)。

结果

· 客体决定测验:可能物体高-宽结构判断下的启动效应类似于精细分类的启动效应,两种实验条件下不可能物体都没有启动效应。

· 再认测验:可能物体精细分类后的再认显著高于高宽比较;不可能物体结果类似。

结论(综合其他实验结果)

· 启动效应只存在于可能物体;

· 在判断物体的三维结构(高-宽判断)时可能物体的启动效应存在,而二维结构(判断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数目)下不存在;

· 精细分类与三维结构判断时,被试对可能物体产生的启动效应相当;有时精细编码还会导致启动效应消失(实验2,要求精细编码---看到图形后想出他最熟悉的东西来);

· 遗忘症病人也具备可能物体的启动效应。

→物体的启动效应可能是由知觉表征系统来调节的,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计算物体的结构描述。人们不能对不可能物体做出一致的结构描述,以致于不能形成表征,所以不存在启动效应。……

Textbook P234

Tulving & Schacter (1995) 认为:• 记忆系统的思想来源于多种研究的综合发展

– ① 遗忘症病人的记忆障碍是高度选择性的,即外显记忆很差但内隐记忆正常。海马结构(the hippocampus structures)在获取某类信息中起着关键作用

– ② 短时与长时记忆的分离,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分离和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的分离

– ③ 许多记忆形式有时以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

Tulving没有说明不同系统的神经解剖结构,但他认为多重记忆系统并行地存在于不同的脑区中。另一些研究者基于认知神经的研究,解释了不同记忆系统的脑机制,支持了这一观点(Squire,1990)。

关于脑区的研究

brain area involvement may be a function of type of processing and type of memory

具体见PPT。

#分布式存储。

评价

· 多重记忆系统说能较好地解释记忆分离现象

· 对遗忘症患者来说,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对正常人来说,记忆分离现象可解释为,某变量只影响陈述记忆而不影响程序记忆,或某变量只影响程序记忆但不影响陈述记忆。

·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划分多重记忆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迁移适当加工/传输适当认知程序 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ss的观点

Roediger等人(1989)主张:

· 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

· 这种观点包括4个基本假设:

· ① 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的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

· ②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要求的提取过程不同,结果,这两类测验从学习时不同的加工过程获益也就不同;

· ③ 学习时的意义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映象等加工过程导致大多数外显记忆(回忆和再认等)成绩良好;

· ④ 大多数内隐记忆测验严重地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内隐测验是要求材料驱动过程的,概念加工的变量对它不会有影响。

· 区分了某些测验中的知觉基础和另一些测验中传输的语义基础,分别对应于:

· 材料驱动(DATA-DRIVEN)过程:通过呈现的测验材料的信息来发动或指导的

· 概念驱动(CONCEPTUALLY-DRIVEN)过程:反映了被试主动产生的活动,如精细编码,有意义组织或对材料的重组。

· 大多数内隐记忆依靠材料驱动的加工过程,大多数外显记忆主要依靠概念驱动的加工过程,即两种测验之间的不一致(结果分离)反映了不同加工过程的作用。

· 以Jacoby (1983) 两类测验的分离现象为例,自变量记忆系统与加工方式混淆在一起,无法区别各自的作用;所以该结果既可以用程序观点来解释(再认属于概念驱动过程,知觉辨认属于材料驱动过程),也可以用多重记忆系统来解释 (再认属于情景记忆,知觉辨认属于启动效应)。

· 传输适当程序的观点如何解释两类记忆测验的分离现象?Roediger等提出了如下实验设计

· 如果同时比较4项记忆测验的结果,就有可能判断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是符合多重记忆系统观点的预测还是符合程序观点的预测

支持性研究Blaxton(1989)

实验

· 学习阶段:首先要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中的一种学习单字(组间设计)。

· 条件1:在“无上下文关系”中大声读出单字( 如:×××——treason);即阅读组。

· 条件2:在概念线索及头一个字母的帮助下,写出一个单字(如:espionage-,t-应该写出treason);即产生组。

· 测验阶段:应用4种测验

· 字母线索回忆:提供线索词(treasure),要求被试据此回忆单字(treason);二者字形和字音相近,但无意义联系。反映外显记忆,诱导字形和字音加工。

· 补笔测验:反映启动效应;诱导字形加工。

· 自由回忆测验:反映外显记忆;诱导字义加工。

· 一般知识测验:要求被试回答一般性知识问题(如:因为什么罪行,Rosenbergs被处死?)学习了Treason(叛逆),被试就容易回答。反映启动效应,诱导字义加工(概念加工)。

· 该设计意在考察实验性分离发生在记忆系统之间(-情景记忆与启动效应)还是加工方式之间(-知觉加工与概念加工)

结果 #准确率

· 材料驱动测验,阅读组>产生组(两种测验都只要求表面信息的加工);概念驱动测验,产生组>阅读组(两种测验都要求概念加工)。

· 情景记忆中,材料—阅读组>产生组,概念—相反。启动效应也不一致。

结论

· 实验性分离有规律地依赖于加工方式;实验性分离并不有规律地依赖于记忆系统。

评价

程序观点在说明正常被试的两类测验间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上是比较成功的。

– 材料驱动测验与概念驱动测验各自要求的认知过程不同,若测验与学习的认知过程匹配,那么测验成绩就好;而测验时与学习的认知过程不匹配,则导致实验性分离现象。

• 但是,程序观点在解释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时却遇到了麻烦。

– 遗忘症病人外显记忆很差,而内隐记忆却与正常人一样好,程序观点解释为,他们在情景记忆中的概念过程有障碍,但在启动效应中的知觉过程保持完好。

这种说明适用于部分遗忘症病人的结果。但是,病人在那些要求概念驱动的内隐记忆测验中也表现了与正常人一样的启动效应,这就不能说他们的概念过程有障碍了。

– 另外,不同类型的遗忘症病人的情形更易于用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来说明。

【扩展:两种理论的整合】

【扩展:内隐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构建记忆与记忆抑制1. 构建记忆

Schacher(2007)认为构建记忆(constructive memory)就是把过去不完善的、有各种错误的、零散的经验重新构建起来,从而使个体能模拟或想象未来的情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

– 为什么人的记忆不像录相带或计算机一样,精确地、原封不动地存储和提取过去的经验?

– 人的记忆为什么是不完善的,总是要犯各式各样的错误?

• 记忆错觉 (memory illusion)

• 虚构瞎编 (confabulation)

• 错误再认 (false recognition)

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

· 开始于Bartlett(1932),The War of the Ghosts。

· Loftus E.F.等(1974) 同Bartlett一样, Loftus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回忆并不是准确地再现,而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重构,人们会用新信息和己有信息去填补在回忆某种经历或某事件时所出现的遗漏,而最终导致记忆发生调整和改变。

错误记忆的研究方法

1. 词表学习测验任务中产生的错误记忆研究

– 所探讨的是一种完全因个体内部的联想过程而导致的错误记忆。主要代表是DRM 范式。

2. 事件型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强调实验场景模拟现实生活

– 集中探讨的是干扰信息对记忆的影响,同时也对因个体内部因素(如想象)所产生的错误记忆进行探讨。如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集中联想范式(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Roediger & McDermott (1995)

– 在Deese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研究错误/虚假记忆的集中联想范式

– 学习阶段呈现的词表具有集中在未曾呈现的关健诱饵(critical lures)上的语义联想

实验范式

· 向被试呈现多个词表。每个词表包括12个单词,词表围绕某一个未曾呈现的词展开(这个词称为“关键诱饵” )

· 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听一系列的单词,单词由研究者大声读出,朗读速度为每个单词1.5s。在朗读每个词表之前,朗读者提示被试是第几个词表。在词表的单词全部呈现完毕后,提示被试“开始回忆”,每个词表的回忆时间为2.5min。指示被试回忆最后呈现的几个单词,然后回忆其它的单词。要求被试写出记住的所有单词,但必须是确信呈现过的单词。

· 再认测验。再认词由学习过的词、关键诱饵、相关的未学习过的词(有关诱饵)、无关的未学习过的词(无关诱饵)组成。所有的单词打印在一张纸上。

· 要求被试在4点量表上判断每一个单词是否呈现过。4为“非常肯定学习过”(旧)、3为“可能学习过”、2为“可能没有学习过”、1为“肯定没有学习过”(新)。

结果

· 回答“旧”的百分比,关键诱饵的虚假再认率和学过的词的正确再认率相近,未学过的词也有一定的虚假再认率。

· 学过的词: 0.72(属于正确再认)---击中率

· 关键诱饵: 0.76(属于虚假再认)---虚报率

· 其它未学过的词: 0.13(也属于虚假再认)*反应倾向问题

结论

· 在回忆和再认测验中被试均报告了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其比率(即虚报率)接近那些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即真实记忆),甚至被试还报告说他们“记得”这些词呈现过。表明错误记忆发生了。

错误再认:来自遗忘症和AD病人的结果

· 研究者认为,正常人能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单词的语义要点(sematic gist)并能保持这种更改的表征。

· DRM范式中,阿尔茨海默症和遗忘症病人的正确再认率和虚报率低于正常人

· ;病人由于内侧颞叶受损只能形成与保持模糊或微弱的要点表征,这使得他们对诱饵词的虚报率少于正常人

· 正常人的这种错误再认可能是正常的适应记忆过程(adaptive memory process)

正确再认与错误再认类似的神经机制

· 使用原型再认实验范式,发现在正确再认(true recognition)和错误再认(false recognition)时,海马、双侧顶叶皮层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均有激活。

· 两者有类似的神经机制,说明正常人的记忆错误是记忆的正常功能。

扩展阅读:事件型的错误记忆研究记忆扭曲 (memory distortion)重构记忆的准确性

杂志A v.s.杂志B????------还是错的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misinformation effect paradigm)

一般程序:先让被试观看关于某事件的录像或幻灯片,然后向其提供含有误导信息的关于该事件的其他描述或问题,在一段时间间隔后,要求被试根据记忆回答一些问题,最后对被试回答的准确性和自信水平进行分析。

实验Loftus & Palmer, 1974的研究

· 看一段关于车祸的电影,然后要求被试估计当时车的速度。

· 要求被试回答:“当两辆汽车__时,汽车的时速大约为多少英里?”

· 提问1:相撞;回答:40英里

· 提问2:接触;回答:30英里

· 一周后,问所有的被试:“是否看到了玻璃碎片?”

· 1组中32%被试报告看见了;

· 2组中14%被试报告看见了;

结论

· 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 Loftus, 1979, 1992)

· 被试不能够分辨他们记起的东西是来自事件还是来自事后的信息(Johnson et al,1993; Weingardt et al,1995)

· 人们反复收到错误的信息,他们回想起来的东西有更大的可能是错误的(Mitchell&Zaragoza,1996)

· 你的记忆经常是抽象拼帖画,从你过去经验的不同成分中重新构建。

扩展阅读: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内隐激活反应假设(Implicit Activation Response theory, IAR)模糊痕迹理论(Fuzzy-Tuace Theory, FTT)扩展阅读:真实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关系记忆过程中的抑制

记忆过程中的抑制会导致信息的遗忘,这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机能。

定向遗忘

定向遗忘 (Directed Forgetting)

– 也称为有意遗忘(intentional forgetting)

– 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其研究与自然遗忘的研究有所不同,是一种有效控制意识内容的方法

– 主要表现为定向遗忘效应,被试对那些要求遗忘的材料有较差的回忆效果。

定向遗忘—研究范式

· 单字方式 (item method) ,即在每个学习项目之后随即呈现要求记忆与遗忘的指示符( 记住或遗忘)

· 字表方式(list method) , 即要求被试学习一个初始的字表,然后呈现遗忘指示符, 使被试能集中精力学习第二个字表。

Basden和Basden(1996)

实验

· 3×2×2的混合实验设计:

· 自变量一为材料形式(图片,单词伴随想象 & 单词不伴随想象),组间变量;

· 自变量二为定向遗忘范式(单字法 & 字表法),组间变量;

· 自变量三为实验条件(R实验条件& F实验条件),组内变量;

· 每一种材料形式、实验条件都设一个控制组,控制组被试不接受定向遗忘指导语

· 要求单词伴随想象组当每个单词呈现时被要求在头脑中想想该单词表示的事物,其他两组只要求尽量记住呈现的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单词呈现后,呈现1.1s的空屏或光点。

· 单字法组被试:单词呈现完,出现空屏→请忘记该单词;字表法组:要求忽略某些单词后面的光点。

· 测试记住和忘记项目的自由回忆成绩。

结果

· 在单字法或字表法下,对图片、想象、单词三种材料而言,指导语要求记住的部分其自由回忆成绩均高于指导语要求遗忘的部分。

· 实验组对要求记住部分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相应部分的回忆成绩;

· 实验组对要求遗忘部分的回忆成绩显著低于控制组相应部分的回忆成绩;

定向遗忘的理论选择性复述理论 (selective rehearsal)/编码理论

· 对记忆项目进行了精细复述,造成了记忆项的编码比遗忘项更加精细。

· 这种有选择的复述会导致一种注意选择机制,要记住的项目则分配的注意力多于要遗忘的项目。

· 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单字方式的有意遗忘现象

提取抑制理论 (retrieval inhibition)

· 遗忘项目和记忆项目在编码上区别不大,在反应阶段抑制了对遗忘项目,阻碍其提取。

· 在1970年的时候,Elmes等设计的实验中表明:记忆项目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遗忘项目,而遗忘词对和记住词对的再认成绩一样好。

· Block (1971)亦证明了Elmes等人的研究的正确性,均说明项目的提取过程而不是编码和复述过程,故而形成了解释定向遗忘的一种理论——提取抑制理论。

提取诱发遗忘

提取诱发遗忘 (Retrieval Induced Forgetting):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时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

实验-提取练习范式

学习阶段

安排被试学习若干类以“类别名称-样例”的形式呈现的词对,如“fruit – apple”、“furniture – sofa”等

提取练习

从全部类别中选择出一半,再从这些类别所组成的“类别名称—样例”词对中各选择出一半用做线索提取,形式仍然是向被试呈现词对,但其中的样例单词只给出前面的两个字母,如“fruit – ap_____”等,要求被试根据这些线索回忆出完整的样例单词

假定在学习阶段呈现了“fruit”和“furniture”两类词对,然后以“fruit”类中一半的词对来做提取练习。例如,向被试呈现“fruit – ap_____”、“fruit – or_____”,要求其回忆出完整的样例单词(正确答案是apple和organge),而“fruit – pear”等属于“fruit”类的另一半词对则不做提取练习。

通过这项实验安排,所有学习材料被分成了三大类

做过提取练习的词对(如本例中的“fruit – apple”和“fruit – orange”等,记为Rp+)

与Rp+属于相同类别但样例未做过提取练习的词对(如“fruit – pear”等,记为Rp-)

类别与样例都没有做过提取的词对(所有“furniture”类单词,记为Nrp)

干扰阶段

回忆测验

给出全部类别名称,要求被试回忆出在学习阶段见到的所有样例单词

Anderson et al.(1994)

· 重复提取练习提高了Rp+项目的线索回忆率(73.6%)

· 相对于基线值(Nrp,48.4%),两者差异显著,F(1,32)=136.9,p<.0001,MSe=.022

· Rp-项目(37.5%)显著低于基线值,说明的确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

扩展阅读:提取诱发遗忘的有关理论

提取诱发遗忘的线索独立抑制模型(cue independent inhibition model)

– Anderson 和 Spellman 基于独立探索技术(independent probe technique)提出提取诱发遗忘的线索独立抑制模型,认为 Rp-项目的削弱归因于提取引起的强有力抑制。

专题:互联网搜索如何改变我们的记忆?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