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62
ICS 35. 040 A 24 SL 34-2013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drologic network design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Nov-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ICS 35. 040

A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34-201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drologic network design

2013-02-18 发布 2013-05-18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Page 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2013 年第 2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 34-2013)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E布日期 实施日期

水文站网规划

技术导则SL 34-2013 SL 34-92 2013.2.18 2013.5.18

水利部

2013 年 2 月 18 日

Page 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依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

编写规定)) (SL 1-2002) 的要求,修订了《水文站网规划技术

导则)) (SL 34-92) 。

本标准共 12 章 10 节 125 条,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基本

规定、流量站网、水位站网、泥沙站网、降水量站网、水面蒸发

站网、地下水站网、水质站网、摘情站网、实验站、专用站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水文测站按服务功能分类;

←→新增楠倩站网规~tl;

一一←新增专用站规划;

补充水位站网技术内容;

一一补充实验站技术内容:

←一一调整设站年限有关内容;

调整章节内容,各类站网规划独立成章。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 34-92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和l部水文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文局

本标准主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局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建元谷源泽主左王怀柏

张家军、魏新平周陈超林来照

李明'伺惠拓自亮张淑娜

Page 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吉俊峰赵淑饶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焦得生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吴

Page 5: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目 次

I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 . . .……………… 2

2. 1 水丈测站…… ………………………·… 2

2. 2 卓文分区…………………. . ..………. . .… 3

2. 3 水文站网. . . ……………. .………. . .… 4

3 流量站网…………... "".......…. . . . . . . .……. . . . . . . . . 5

3. 1 一般规定……………………………. . . …. 5

3.2 大河控制站 …………………… …… .. 6

3. 3 区域代表站 ………·…………… … ….. . .. 6

3. 4 小河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8

3. 5 平原区站……. . . …………………………… 9

3. 6 水库站 ……………· ………………·……… 10

3.7 设站年限分析及站网调整 ……. . . . .……… E …….. 11

4 水位站网……………………………… 14

5 泥沙站网…………. . . . . . . …… ……………. .四

6 降水量站网… ……………………· …… 19 7 水面蒸发站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8 地下水站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9 水质站网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ρboonv1in'luq6

0'缸。,"叫毛

υqdn

《uqδ

埔情站网

实验站

12 专用站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ge 6: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 总则

1. O. 1 为统一全国水文站网规划技术要求.发抨站网的整体功

能,提高水文站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更好地适成因民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水文站网布设的需求,制定本标准。

1. O. 2 本标准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 、 人J二河渠及只流域内

(含地下水体)以及海滨水文站网的规划与调整。

1. O. 3 全国水文站网应实行统一到划。1 编制水文站网规划 . 应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 吐毫循流域 lj 区域相结合、区域服

从流域 , 布局科学 、 密度合理、 功能齐金、 结构优化 , 经济 iCJ

效、适度超前的原则 。

1. O. 4 水文站网规划应在单一类地站网规划 的基础立 , 综合考

虑各类水文站网之间的相互关联、胁词、 配套,形成流域或区域

内功能齐全的综合水文站网体系。

1. O. 5 水文站网规划除成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Page 7: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2 基本规定

2. 1 水文测站

2. 1. 1 水文测站是为经常收集水文信息,在河流、渠道、湖泊、

水斥或流域内设主的各种水文观测场所的总称。可按观测项目、

服务功能、设站门的和作用进行分类。

1 水文测站按观测项目分为流量站、水(潮〉位站、泥沙

岛lj 、 i垛/]( fa站、水面蒸发站、地下水站、水质站、埔情站等。

2 水文测站按服务功能分为水文基本规律探索、水资源管

用、/1<资源、 Jf发利用、水资源、保护、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

平IJ L和运川管理、水生态监测、水文科学实验监测等站类。

3 水文测站按目的和作用分为裴本站、实验站、专用站和

辅助站 。

1 )基本站是为公用 H 的,经统一规划设立,能获取基本

水文莫奈值多年变化资料的水文测站 。 基本站应保持

相对稳定,月二进行较长期连续观测。

2) 实验站是为深入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设立的一个或一

组水文测站,实验站也可兼作基本主l斗 。

3) 专用站是为特定目的设立的水文测站 。 专用站设站年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

4) 辅助站是为补充基本站网不足而设置的一个或一组水

文测站 。

2. l. 2 ' nJ选作为 11:测长刑期气候演变引起的水文效应或人类活

必对水文↑15势jbl向的基本水文测站作为基准站 。

2. 1. 3 流用:站(.@ 'Il;~' 称为水文站)除迸行流量测验外,可观测

水位,还f1J J丧测降水挝、水面蒸发、泥沙等其他项目 。 水面蒸发

站jAt灿!测降水址 。 泥沙站j恒以监测泥沙项口为主,并进行流量测

份 。 Jt余如li类 IJI独也进行观测,或以独立观测项目为主,兼测其

2

Page 8: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他项目 。 各类水文测站可根据功能要求设也观测项 u 。

2. 1. 4 在水文站网规划和站网密度计算ni. 各 -JJt î则顷 llJ也掠独茫的水文测站参加统计计算 。 计算站网密度IH. 辅助立lî J \汪小参 1m

统计 。

2 . 2 水文分区

2. 2. 1 水文分区是根据地区或流域的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用条件

所划分的不同水文区域 。

2.2.2 根据不同地区或流域的气候、水文特征、"然地用.条件差异及资料系列.水文分区 I]J 选用地用与(;@.1.点-、哼自气线|冬I?Ä 、 j''J:

流特件分区法、暴雨洪水参数法、流域模理水文参数法、-=E成分

聚类法、向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等方法 。1 :..号具有一定数量的水文测站和l一定实测年限的水文资料

时,可根据水文要素特征分布及变化规律迸们水文分区 。2 当水文站网密度超过容许最稀站网扎实测资料年|银超过

15 年时,应以内捐'水文要素某一精度指标为依据确定水文分|灭 。3 当实测水文资料较少‘不足以用某 -f存皮指标确定水文

分区时-,可用部分水文要素和气候肉素的相似性进行综介性水文

分区。

4 在元水文资料地区,可根据气候与 F堪回条件的相似和

差异,进行水文分区。可把山脊,山地到平原的转折,湖泊、沼

泽、水网、荒漠的边缘,地质、土壤、植被、地貌形态等发生检

著变化的地点作为水文分区的边界。

2. 2.3 进行水文分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选定作分区分析的水文资料, J也不受人类r.气功的挝抨影

响。否则,应进行资料还原计算。

2 分区应适当考虑问系的完整性 , 不应作局部苓伴分割。

3 分区应和站网密度分析相配合。

4 分区应考虑地仄或流域水文特征、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

源开发利用情况。

3

Page 9: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2.3 水文站网

2. 3. 1 水文站例是在一定地区或流域内,按一定原则 , 用一定

数泣的轩类水文测站构成的水文资料收集系统 b 收集某一项目水

文资料的水文视IJ 站组介在一起,构成该项口的站网,可称为流量

站闷、水 (潮 ) 位站网、泥沙站网、降水量站网、水面蒸发站

网、地 F水站闷 、 水质立(Î 网、摘情站网等 。

2.3.2 水文站网规划汇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站网现状与需求分析、

规划以则勺 U标、站网布局、站网构成、监测项目、监测方式、

1f Jfj1方式和放放评价等: .,

2.3.3 水文立lii 网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 1 应根据自然环境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币2宫和水文技术ill 步. 1 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并适时进

行调整 。

2.3.4 水文鸟li网调整包捐水文测站的设立 、 迁移、撤销,测站

级别变动,测验项Tμ增减 , 测验方式改变等 @

2.3.5 水文泊网调整应从设站目的南1功能声要求方面进行分析论

证,共体内容包括Jj(文站网控制水文基本规律的变化,满足社会

服务功能,流域或区域水沙墨计算, 涉水启程建设对水文测验的

影响,水文测验河段, 水文测站位置等方面。

2.3.6 确定水文测站迁移、撤销还应综合考虑设站目的 、 单站

对水文站网整体功能的影喃、11<文服务社会功能需求、水文气象

及下垫面变化、水文测站生产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

Page 10: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3 流量站网

3. 1 一般规定

3. 1. 1 按规划设立的流量站网 . 应满足下列要求:1 按规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收集设站地点的基本水

文资料 。2 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提供实时水情资料 。

3 插补延长网内短系列资料。

4 利用宅间内插或赞料移用技术 , 在网内任何地点,能为

水资源保护、调查评价、开发和利用, 涉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l施工 , 科学研究及其他公共需要, 提供基本数据 。

5 满足其他项目站闵定量计算的需要 。3. 1. 2 流量站按测验水体的类型,叮分为刘道站h 水序站、湖

泊站、潮流量站、 渠道站。天然河道的流量站可根据集水面积大小及作用,分为大河控

制站、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 。

1 干旱区集水面积在 5000km2 以上, 湿润区集水而积在

3000km2 以上大河干流上的流量站, 大江大汩二角洲地区主要出

海水道上的潮流量站,称为大河控制站 。

2 干旱区集水面积在 500km2 以 下, 湿润区集水面积在

200km2 以下的河流上的流量站,称为小河站。

3 其余的天然河道主的流量站 , 称为区域代表站 。

3. 1. 3 流量站网新建时期或站网密度过稀地版,可按下列主~应

确定容许的最少站数 :

1 湿润平原区,单站平均面积宜小于 2500km2 , 困难条件

下司放宽!IJ 5000km2 。

2 湿润山区 , 单站平均面积宜小于 1000km2 ,例难条件下

叫放宽jlj 3000 km2 , 极困难条件下叮到 5000km2 ; 在降闹很不均

Page 1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匀,且有很密河网的山丘小岛屿,单站平均面积不宜大于 300km2 。

3 千罕氏平n边远地区(不包括大沙漠),根据需要与可能,mali平均由'积宜小于 20000km2

3.2 大河控制站

3. 2. 1 拴制大问径流沿程变化的大河干流流量站的布站数目,hìl~去以 F要求确定 :

1 任何网相邻测站之间 , 正常年径流或相当于防洪标准的洪岭流挝递交率(在元径流量或者洪峰流量资料时 , 可用流域面积递变率代梓)应以不小于 10% ,.._, 15%估算布站数目的上限。

2 在 F流沿线的任何地点,应以内插年径流或相当于防洪标准洪峰流世的误差 5% ,..._, lO%估算布站数日的下限。困难条件F ,内插容许误差叮放宽到 15% 。

3 根据实际诣要与设站可能,在上、下限之间选定布站数门 。

3. 2. 2 大河下流流段站应根据实际需要 , 在以下河段、区域适、气加密布设:

1 大江大河的重要河段、重点防洪区、重要城市附近。

2 大江大问省(自治区 、 直辖市〉界、出入国境处。3 大江大河人海处、大支流的人汇处。

4 大江大河缺少控制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需求处。5 l'宣要水功能区.和水资源保护区。

6 屯点水土流失 15(和大础引退水工程的上下游。

7 -~角洲 M. 门氏、主要出海水道及重要分流水道处。

3.3 区域代表站

3. 3. 1 规划以城代表站前,应进行流域马克地区的水文分区,或

)('J L!.有水文分 Ix~ .ìl.t行检验 , 检验的合格率不小于 70%。布设的

!灭城代表站l也能控制流量特征值的空问分布 。 同时应满足防汛抗

6

Page 1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旱、水资源管理等服务功能需求 。

3.3.2 水文分区内规划设站数 uJ按下列方法确lii:

1 用水文流域模型法或水文特征值法进行水文分 l灭的地以.

可用分区、分级确决定.按下垫丽特征指标进行走坛分级的由积

级可分为 3~6 级.每个面积级宜设 1---2 个代表站 。

2 用统计法或聚类法进行水文分氏的地!灭. ÍlJ 采用卡拉谢

犬法、递变率一内插法等方法确定布站数目的 t~~ fSl.{与下限.pf.综

合考虑需要与可能在上下限之间确定每个分区的站数。确定站网

密度下限的年径流特征值内插允许相对误差宜采用 土 5%~

士 10% 。确定密度上限的年径流特征值递变率宜采用 10%--15% 。

3 资料缺少难于进行分析计算的地区,在水文分区内可按

流域面积分为 4 ,..._. 7 级,每级设 1~2 个代表站。

3.3.3 区域代表站的布设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重要城镇防汛、供水和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等

需要。

2 湿润地区集水面积在 200'"'-'3000km2 ,干旱地区集水面积

在 500~5000km2 ,且易发生洪水灾害和有防汛需要的山区河流。

3 集水面积大于等于 1000km2 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界河流,且省(自治区、直辖市)界以上集水面积超过该河流面

积的 15% ,有水资源管理、保护的需要;跨市、县界河流及小

于 1000k旷的河流宜根据有水资源管理的需要。

4 西部空臼区抗旱、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需要。

5 中小流域水环境、水资源保护的需要。

6 农业灌区、工矿企业、大型居民区等的)11水需求 。

3.3.4 选择布设区域代表站的河流和河段,尚应符什以 F安求 :

1 有较好代表性。

2 能控制径流等值线明显的转折与走向,不宜遗漏等{Q线

的高、低中心。

3 控制面积内的水工程少,通过辅助观测,能按照指寇的

精度要求,估算夭然径流、泥沙的特征值 。

7

Page 1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3.4 小河站

3.4. 1 小 11]J站的布设庇能收集小面积暴雨洪水资料 , 探索产汇

流参数在地以仁和随下垫面变化的规律,满足防汛抗旱、水资源

TfPi!等;后求 。 少数位宦适巾 , 地表、地下分水岭重叠较好的小河

站 nI'JX挥民域代友站作用 。

小yuJ ~'I占规划'应用分区、分类的方法,下垫面特征单一性突出

的小流域, nI JH分区、分类、分级布站 。

3. 4. 2 小和1J站的分区,应根据已有小河站资料分析确定或根据

Id民分以确右 。

3.4.3 小yr!T~占分类的下鹉商定量指标可用相被覆盖率(一般用

成片森林率)、地质特性指标(一般用基岩面积比〉、土壤特性、

以及打 11 J 所占 四积比等描述 也

分类数门 坷根据产流参数分析确定 。

3.4.4 在各分类非!... , 应 以集水面积 围,选行分级\ 分级的变 i隔范

fFI rrI校照点 3 . 4 . 4 分为 5 级 时 按面积分级后的布站数目吁根据具

体的况确定

7

\ 义 分 级 节f 织I[X_类

........... 、 合敏1 级 • 3 级4 4 级 5 级A

飞、- 1币12百,

到t润帜: lO 以下 20~ßO 50~ 1 00 100~ 200

r ' ,I. þ( 50 以下 50~ lOO 1 00~Q. 200~300 300~500

3.4.5 小河灿的布设启立综合考虑以下服务功能 :

1 捻 1;因 Ilj 洪灾',耳易发区,下游有中小城镇等防洪目标的河

流, J但在 H: LII 门成 ' r小城镇 i二游布设~YW站 。

2 水资源供需问题'突出的河流可根据简要在县级以上行政

15(界处布设测站 。

3 在小流域的上中游 , 宜根据水资源、水生态保护 , 水土

保岭的;后~布设测站 。

8

Page 1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3.4.6 小河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代表性较好。

2 水工程影响小 . 通过辅助观测 , 能按照指定的粘度要求 ‘

估算天然径流、泥沙的特征值。

3 面上分布均匀。

4 按面积级进行分级布站时 . 应兼顾到坡降和地势尚和的

代表性 。

3.5 平原区 站

3.5. 1 平原区站是指在具有罗个人流、 出流口.且流域面积难

以划分,水量难以算清的平原区适飞行区域水量平衡测验,探索水

文要素变化规律的水文测站。平原区流量站网的布设川~1.安 IX域水

量平衡和区域代表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

3. 5.2 平原区水平衡区可分成大区、 小区i和代表jf J级 。 代友

片不易划分的水平衡区, 可只分大区和小区 。

1 大区 : \在统一规划下进行水利治理、 水资源统一管理使

用的区域。

2 小区: 在大区中按土壤、 植被和水利条件来划分的仄域。

3 代表片 : 由周、界线封闭而成的一个面积较小的水平衡区,

其产、汇流特性可被一个或儿个小区移用 。

3.5.3 水平衡区的周界线 , 可按水平衔范围大小分成大仄控制

线(简称控制线)、小区区界线〈简称k界线〉、代表片封闭线〈简称封闭线)。

周界线应按下列主要技术要求进行设宦:

1 路线的走向应为沿水平衡 l泛的周界形成封闭的外包线 。

2 不|司种类的周界线宜综什布设。

3 路线的走向应充分结合基本站,综合考虑公路、桥、湘、

堪、闸、泵站等建筑物设施,以及选择进 ( i 1\ )门 门 战少的

路线。

3.5.4 代表片的选择庇柯:什以下要求 :

9

Page 15: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 代农片的地彤、土壤、植被、水利设施等在水平衡区内

应有代在忡 。

2 代在片件'J}证应免有湖荡等太水体,封闭线不应切割大的问

(架) j丘 。 外米水 112较小时,代表片面积叫为 300 --- 500 kmz ;封闭

条件元,外米;K fi{较大时,代表片面积可扩大到 1000km2 左右 。

3 代农片内bÎl考虑布设配套的水位、降水量、水面蒸发和

地 F 水站 。

3.5.5 根据H.体忻况,可在周界线上布设测站,以监测水平衡

氏的近 ct!l )水址 。

3.5.6 5<、t J三呆地进( t!j) 口门很多且测验困难的水平衡区,可

在拟制线、 l泛界线上只布置单向(进或出)观测点,通过移用邻

þ(产、汇流参数,我在区内设代表片探求有关参数,然后采用测

算约介途径实现水堪平衡计算。

3.5.7 在平协坡水区,水文分区内的布站数目可采用对河渠网

密度必机H.密度迸行分类,按流域面积进行分级,按分类分级方

法,(ji 设代灰片的方法确定。同时应考虑到面上的分布均匀性及代

友的综合性 。

3.5.8 北方平原区在庇用仁述原则进行站网规划时,应考虑产、

汇流,地辰、地 F;.K明显的特点,以及地下水站网的配套。

在被选定的研究三水转化关系的代表片或小区内,应,(15设配

套的上壤含水量、灌溉回归水量等观测网。

3.5.9 平原区站的布设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暴雨洪水、内涝易发区。

2 大]~I~灌仁义:引退水 I I 。

3 有水资源管理任务的县级以上行政区界。

4 rnJ阅|反革:要水边及主要出海口治理需要。

5 水资源、水生态保护的需要。

3. 6 水库站

3.6. 1 水库站是指在水库出 rl 、进口或库区进行水文要素测验

10

Page 16: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的水文测站 。3. 6. 2 大理水库应设入库站 。 进库水流集中 tL衍τ别军雯的 11- 1 1\1

水库宜设入库站 。大理及特别重要的中型水库应设出 j草拙 。

其他水库;是仔设站 , 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3. 6.3 大型水库及泥沙问题突出的中型水库库1)( ,可根据;苟安

布设水沙因子研究实验站。3.6.4 被选作为区域代表站的人序站应设 11:入 j年洪峰变形小,库内坝前水位代表性好 , 库面比和同~J~系数小的水阵上。

3.6. 5 作为区域代表站的水库站 · 所提供的洪水流址过程、次洪水总量和月、年轻二流资料 , 应具有或口J近 Jm成代表和IJ 道灿的

资料。

3.7 设站年限分析及站网调整

3.7. 1 确定测站设站年限应分析观,测系列样本的代衣机以及对统计量的精度要求。用统计检验方法确定短期站的设灿年限, 11 r 借用邻近长期站的资料系列进行估算。

3. 7.2 若测站已达到设站目的,或受t和影 H向不能满足防汛抗平、水资源管理等需求,应综合考虑测站重要性、资料系列等只

体情况,适时调整。

3.7.3 对受涉水工程影响的测站的调整和充实.有条件的立使受涉水工程影响前后的水文资料连续-致,以满足站网规划的

要求。

3.7.4 测站受涉水工程影响科度可分三个等级:轻微影响、巾等澎 11向、严歌影响 。 J~影响程度成 111 水文资料的-致性受到破坏

的程度米决庄 。

1 rý!lj ~古月、年径流!主、输沙量在涉; J.k T ~电建设、运行 I~J Jj"'j

改变小于 10 % .为轻微影 H向;改变在 10 %--50% 之间,为'1. 1 瓜'

影响;改变大-f 50 % ,为严重影响 。

2 水文站测验断 l直i 受注ÿ;j( J~科影响导致水位涨格率、 J.k 1\'[.

1 1

Page 17: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流 i过关系等水文特性发生改变小于 10% ,为轻微影响;改变在

10 %----50%之间,为中皮影响;改变大于 50 % ,为严重影响。

3.7.5 受水利枢纽 E和影响的流量站应投下列要求调整:

1 年全微影响,成保留测站, nT不作辅助观坝'J及调查 。

2 小等影响,应保留测站,并应作辅助观测及调查。

3 严重彤响,应按下列方法调整:

1) 7]( 月2 以上流域内水 l二秤,影响不大,流量站宜上迁到水

j平以上,改为水月二站,可作为基本站继续观测 。

2 ) 大和心i气和 IX域代表站,通过调整测验方式或改变测验

子段,能基本i占到设立占口的的,可原地保留相关测验

习í!f 1 。

3) 水库以,上流域内水 C程奋影响 , 但人库千流或主要大

支流的流域内7](工程影响不大川且其相应集水面积的

1M积级与原测站属同一级, 则测站可气上迁至该水库的

1"1 ;](区以午,保持原有代表性的属性;如果上迁至该

水库的网水区以上的集水面积小手原代表站所代表的

而积级、则 ;民属 性应改变, 可作为站网中新增站

处用 。

4 ) I灭域何表站失去代表站作用,油站在择址新建。

3.7.6 测立'I~ 191'J 流断商受下指蓄水工程田水淹投影响,应按下列/

虫;主j之调整:

1 儿受稀遇洪水影响,且在影响期惆仍可测流和测沙,测

站成保阳 。

2 测验问段 l乏期受淹,失去了测流和测沙条件,则IlJ根据

)11'1 例规划的实际币~: Lj flJ能或下迁到蓄水王科坝址,成上移 t~ 淹

没 Ix. ,成撤销57 〉j i共新站.马克根据需要转为专用油 。

3. 7. 7 I豆'只他现P;]< _[程(架设传迫、桥梁、高压线路等)影响

的测站. ~L1风影 H向测站;]< 11Ì.流量关系等水文特性,测站年际径流

挝、输沙 iit变化较小, ,可保留测站,宜在断面上下游重新布设测

验断 rM 。 如无合适测验断面,可考虑迂站或降级为水位站 。

12

Page 18: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3. 7.8 集水面积在 1000km2 以下的区域代表站,若没有实 fH 水

情报送任务而又达到了下列要求 · 可撤站或转移到其他需要设灿

的地点进行观测:

1 已测得 30--...-50 年一遇及以下各级洪水的系统资料 . 求得

了稳定的产流、汇流参数。

2 用统计检验方法确定设站年限 . 其多年平均值的抽样误

差宜在士 10%---- :i:: 15%范围内 ; 保证率应不低于 70% 。

3 撤站后如出现较大 "空白"仄,应有其他转移设站的替

代方案。

3.7.9 对于需要进行补充观测的 区域代表灿和小河站 , 基本站

和辅助站实测年径流量之初应大于还原后年径流的 85% 。

3.7.10 儿未达到容许最稀站网密度的地阻, 除有特殊j反例外‘

不宜撤销已有测站 。

3. 7.11 当潮流量站不能满足设站要求, 或受涉水五和影响,测

验边界条件发生变化,r 可适时进行阙整。

,

13

Page 19: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4 水位站网

4. O. 1 河边水位主'~Î 网规划应考虑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河道

航运、 11可势演变、河床泊'安、水工程或交通运输工程的管理运用

等方 rfrî (的苟安,对于重~ ; I IJ 段应能基本控制河道水面线的变化。

水位站设站数量及位置,可在现有流量站网中水位观测项目的基

础仁确定 。

4.0.2 水月1 、湖泊等水位站宜独立有i设。水库、湖泊应在较大

人j午(湖)支流附近布设水位站;在沿水流方向上水面明显柬窄

!!_X;展览的优 rtJ豆叶J设水位主r~ ;经常受变动水位影响的水库库犀或

渺JY( 111\流段附近成重点布设水位站。

;j(Jl~水位站布设数量,应以能够反映水库各级应用水位水面

rHl线的转折变化为原则 。 水库代表水位站水佼应能准确、灵敏反

映水陀的阵容变化 。

说n 1(1水位站 11j 设数量 , J也以能够反映湖泊水面曲线的转折变

化为以则 。 湖泊代表;j(1\1: Yi占水位应能代表湖泊的平均水位 。

4.0.3 问川、沿海等潮位站31:独立布设 。 潮 1v.站的布设应选择

1'1:潮流界、湖1.>( !N l附近,汉道门,汇流门,分流口,以及能灵敏

反映诩j 沙水面线变化.ìi科的位青. 0 布站数日!但根据观测目的和控

制潮位变化过和 IIiJ线确定 。

4.0.4 xJ水资源配'应有较大影响的闸坝工程应布设 lìf~ 坝水位站 。

I'rl'1 }JJ!水作站的叶i设jU以满,LE水主测算等水资源管理需求为原则‘

rl j" {IJIPJjjJ! 1'. (Iìíf)、 F (后)分别有J设 。

~. (). 5 )(.)-城蚀 JA t吃以和r_矿企业等豆豆5防扩1 1=-1标存在洪水灾害

威胁的 YflJ流.以及材发生内涝的城巾-建成区.应有j设水位站, ;j(

f江鸟飞的设丘地点 }ïÌj_满足防洪的需要 。

~. O.6 处 j 二 l叶家电:虫:粮食生产基地和大在1牧区的河流,以及作

为城锁 '1 :.泊、 11 :产水源的Yllft疵,应去~划布设水位站 。

14

Page 20: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0.7 平原河网区内的水位站网应满足控制以内等水 f\l:线变化

及估算河网蓄水变化的需要 。

-'. O. 8 应根据防汛、旱情监测、实验研究等的;后要 . 以及河边、

水库、湖泊、海岸等边界条件的变化 . 及时调整水位站网 。

,

15

Page 2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5 泥沙站网

5. O. 1 泥沙站时分为大河控制站、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规划

的泥沙站网成满足内插的各种泥沙特征值的精度要求 , 以及为河

边、湖泊整治 , Jj(H~管理运用等提供观测资料。

5.0.2 {.巨大河 F流仁 , 可根据多年平均输沙髦的沿程变化,按

F述 _Ú线原则 , 先估算布站数门的仁限和下睬 , 然后根据需要与

Ilf能 , 从现有流址站巾 1 j鉴定泥沙站。

1 以任何两相邻测站之间 , 多悻平均输沙髦的边变率不小

于 20 % """'40 %为原则, 估算布站数目的上限 。

2 在「流沿线的任何地点,以内插年输沙量的误差不超过

十 ]0%----士 15%'为,原则, 估算布站数目 的下限。 在条件特别因难

的地以,内拍的允 i年误差ï:lI 为 士 20 -% 。

5.0.3 水文分区. 内泥沙1天域代表站 , 可按下述要求,估算布站

数 f I 句 Jt:从丰flJ恒的梳茧站网中, 选择泥沙均 。

1 价多年平均输沙模数的梯度方向 , 任何两相邻测站之间,

输沙技数的边变率以不小于 15 % ---- 30 %约原则 , 估算分区内布

鸟飞到( 11 的 1-: 限。

2 1'E分区内任何地点,以内插年擒沙校数的误差不超过

土 15%---- 士 20%为原则,估算分区内布地敛 目 的下限。在条件特

别剧难的地仄 , 内插的允许误差时为士25% 。

3 根据需要与可能 、 以控制输沙模数在面 k的变化为原则,

从现有流址站 1 11 ,边定泥沙站。

4 卫~弥补 1>(域代表站榨制作川之不足 , 口I选择一部分小河

流 ! l t站,作为小刘泥沙站。

5.0.4 在不J~备分析论证条件的地区,可按下述方法确定泥沙

灿的数 t I :

1 在刷烈、极强度和强度侵蚀地区 , 应选不少于 60% 的流

16

Page 2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量站作为泥沙站 。2 在中度侵蚀地区 , 可选 30% --- 60 % 的流 fEtI与作为泥

沙站 。3 在轻度和微度侵蚀地区 . IlJ选 1 5% -- 30 % 的流量站作为

泥沙站。

5.0.5 下列流量站宦全部选作泥沙站:1 流经中度侵蚀及其以上地区 . 两岸及下游有重要城镇等

防护目标的大江大ynJ 于流,自河流进入侵'出地区以后的流硅站 。

2 流经地质条件不稳定的 III 氏, 1f'搅惰城镇、企业、肘民

集聚区分布的中小河流上的流量丁。3 位于国家确定的永土流失重点监测地以内的流电站 。

4 作为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戴河流 . 取水门附近

及上游对取用水有影响的流量站。5 位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范围内, 年早均含沙kt大于lkg/m3

(轻度和1微度侵蚀地区可按 O.5kgïmJ ) 的流血站。

6 水文宅白区内新设的流量站 。

7 处在航运洲流的流量站。

8 主要水道及对出海 口、治理非常重疆的流剧 。5. O. 6 凡迸行泥沙测验的大河控制站d 户中等 以 上支流控制站和位于拟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祠段的站 、 重要榷跃的 ili 川站、水t

流失严重地区的站,应进行、泥沙颗粒统配分析 。

5. 0.7 凡列入基本站网的水库站,均应按,规定实测水问二冲淤变

量和出库沙量 . 并迸行颗粒级配分析 。

监测水库和河渠引水的站 , 是否实测泥沙淤积段及输移唱: ,

可根据'实际悄况确定 。5.0.8 多沙河流的下游111J迫放有重要防汛任务的 1n1段 , rN. ,fIj设

河道测验断面,断|国密度rìIL满足 1111床演变分析的;玩耍 。

5. O. 9 Ij(土流失、涉水仁程等造成河边说沙输移坑的峡交,以

泥沙站网明也不符合 5 . 0.2 或 5 . 0.3 有关规定的, )也 x.J泥沙y,'í进

行相应调整 。 ,

17

Page 2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 调整后迁移到水库观测的基本水文站 , 应按规定进行水

j年淤积测验和 iii库沙量观测。

2 监测水库和阿渠引水的站 , 是否调整泥沙观测项目,可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位于本生态保护和修复范围内的泥沙站,以及水文空白

以内的泥沙站,在取得 15 年以上连续观测资料后,经分析已满

足设立占日的、没有继续观测必要的,可考虑、撤销部分泥沙站。

18

Page 2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6 降水量站网

6. O. 1 降水量站网规划包括面降水量站规划和配套降水茧站

规划。

1 面降水量站应能控制月、年降水量和暴雨特征值在大范

围内的分布规律,应民期稳定。

2 配套降水量站应与小河站或区域代表站同步配套观测 ,

控制暴雨的时空变化,求得足够精度的面平均降水茧,以探索区

域降水量与径流之间的转化规律。

6. 0.2 降水量-站网的布设密度 . 应根据现有资料条件,边择下

列方法分析论证。

1 在有降水量站网密度实验资料的地区,可用抽站法进行

分析。

2 其他地区可用平均相关系数法、最小损失法、锥体法、

流域水文模型法等进行分析。

6.0.3 分析降水量站网密度涉及的各种指标,咱-根据本地区的

资料条件、生活条件、设站目的,合理选定。在不具备分析条件

的地区,可综合设站目的、地区特点,按照表 6. O. 3 选定布灿

数目。

表 6.0.3 不同面积级规划的最少降水量站数表

1由I积 Ckm2 ) < 10 50 100 200 500 1000 2000 3000

降水电站数 2 3 4 俨d 7 8 10 12

6.0.4 降水量站的布设 , 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面降水量站应在大范网内均匀分布 , 平均吓L站而积不丁J:

大于 200km2 (荒僻地区可适当放宽〉。

2 配套降水量站应在配套区域内均匀分布,并能控制与配

套面积相应的时段降水量等值线的转折变化,不fL遗漏 l降水草:等

]9

Page 25: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值线图经常出现的极大或极小值。与面降水量站相比,应有较高

的布站密度 。

3 平原问网区的大区、小区的面降水量站单站控制面积不

'ff大 f1 50km2 ,代表片内的降水量站数可按表 6. O. 3 确定。

4 在区域代表站和小1日J站所控制的流域重心附近,以及水

上流失重点监测地区 , J苞布设降水量站。

5 在降水量等值线梯度大的地带、暴雨区及对防汛有重要

作川的地区,应运当力日密布设降水量站。

6 在流域迎风而、地形高程变化辘大的地区,应适当增加

[~毕;.K -f1t站 。

7 在大1白水库蹈、径流实验站等控制的流域范围内,应适./'

、气 'M 设配套降水量站r。

6. (). 5 布设降水量站应综合考虑以下因嚷 :

1 为水资源管理和水量平衡计算服务的降水量站网应与相

关站网 IriJ U才规划, 以满足降lj(j主与径流之间转化规律分析需要。

设站数门应在满足面降水量站密度要求的基可础上适当加密 。

2 对城镇 、 企业等存在洪水威胁的河流, 人口较密集的村

~~ t游,地质条件不稳定、下游有密集村镇的中小河流暴雨怪,

降水后站的布设应按配套降水量站的要求进行,并根据需要适当

增加,以满足防洪减灾的需要 q

3 处于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作为城镇生产、生活水源

的问流,规划的降水量站应满足用于旱情监圳和水文情势分析的

要求。

4 在城市防洪,牧区旱情监测,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风景

[>(、叶二. 态环境保护区等科学研究方面有需求的地区,应布设降水

jlbì~ï 0

6.0.6 15达测而控制的区域内应布设一定数量的地面降水量校

IE站,布站数 H庇能满足准确推算区域内面降水量精度的要求。

6.0.7 凡被撤销的区域代表站或小河站,其相应的配套降水量

站|徐尚有报汛任务或作为面降水量站外,均可撤销。

20

Page 26: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6.0.8 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说要 . 降水量站

失去代表性或者降水量站网密度不能满足要求的 . J证及时进行

调整。

,

21

Page 27: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7 水面蒸发站网

7. O. 1 水面蒸发站网规划应能反映蒸发量空间变化,满足流域

面上蒸发计算和l研究水面蒸发的地带规律等需要。

7.0.2 在确定水面蒸发站网密度之前,应进行蒸发量单一因子水

文分以 。 水!町蒸发站网密度应根据本地区的分析成果来确定。可

用、'1地经验证适用的模拟,移用不同距离的蒸发站资料所取得的

不 [rïJ计绊精度与移用距离建也相关关系,确定蒸发站网密度。应

采用 2000~5000km2 设一站。平原河网区可采用 1500km2 设一站。

7.0.3 对于「平、边远及高山区,可根据水面蒸发量等值线图

&j~他的有关分析成呆和设立占条件,确定适写的密度和进行代表

们分析 。

7.0.4 水面蒸发站的布设,应符介以下要求:

1 水的j蒸发站在高程、空间、气候、温度等方面代表性好,

观测成果被移JH范阳大。

2 水旺iiJ在发站网应与相关站网相协调。

7.0.5 ;{IJ 设水面蒸发站川江综合考虑以下功能需求:

1 在 ~ ,fIi设扎在发站的流域内有大型水库、湖泊时,应重点

规划-1ÍJ' 设 。

2 f 1(.地仄和重要引水区、粮食主产区、大理牧区,应适、气力1 1 衔 。

7.0.6 1画过代表性扮验 . 对于代表性差的水而蒸发站应按下列

业-求训棋:

1 条件问: 'IJ .比迁到代丘'rE好的地方。2 、

'i 迁 111:有例对1 . fbl. 附近乎i代表性较好的其他部门的蒸发

灿 . J1I将其观访I!IJ 资料纳入水流域的水面蒸发站网。

3 水面i然发灿撤销后造成大块空 (IIR 的,在没有有效补救

价胞之前, )但保留继续xJi测 。

22

Page 28: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8 地 下水 站网

8. O. 1 地下水站:在监测地下水位、地下水 JF采宿、民流洁、地

下水温、地下水质等项目。

地下水站网应能完整掌握地下水动态.探求地下水运动

规律 。

8. O. 2 地 F水类理民可划分为居本类JtJ.氏平n特殊类~~以.及本

类型区和特妹类型区可相互包含或交义 。

1 基本类理区司分以下两级:

1 )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口J分为山丘 IX 和平民〈[义两

类,为一级基本类理区。

2) 根据次级地形地貌特征及轩性特征,平以 i丘 nJ分为 {rl'

洪积平原IX.、内陆盆地平原氏、山间平以氏、武十手?

腺区和l荒漠区五类; LU 丘区口J分为一般基岩 111 斤;以、

岩溶山区和黄土丘陵IK飞类,为二b及基本类m!区。

2 特殊类型区包括 : 建制市城市建成 l豆、大型地下水供水

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区 、 海(咸〉水入侵区、次!f.盐液化区、地

下水污染区、地下水位漏斗区、地面沉降区、生态脆弱民以及地

温异常区和!矿泉水分布等需要重点监测的地区。

8.0.3 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可分为超采区、离开采区、中等开

采区和低开采区。

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是指地下水开采量与相成区域地下水 Jlf

开采量之比,该比值大于 100% 的地区为越采 rx~ , 70%""" 100%

的地区为高开采区, 30%----70% 的地区为巾等 JF采氏 , 小 f

30% 的地区为低开采区。

超采区和离开采区应重点布设地下水站。

8.0.4 地下水站网规划应芹先考虑按规划图的比例尺Jl.t行。规

划时 , 应在地下水类利区划和开采利用程度分类的基础 l二 , 根据

23

Page 29: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规划川的和规划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规划图的比例尺。地下水

监测站例规划阁的比例尺,应按下述原则选定 :

1 特殊类~[;{,超采区和离开采区,水文地质复杂且需要

研究地农水 ij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地区宜选用 1 /200000 比例尺的

规划阁。按该比例尺规划的站网,单站面积应不大于 50km2 。2 )J~牛二类刷区巾的平原区中的冲洪积平原 þ( 、内陆盆地平

!束以和 I J I I问平原版,中等开采区和低开采氏、仅有一般需要的地

lxtj在)1 1 1/500000 比例尺的规划图。跤该比例尺规划的站网,

吁1,1Ì~i 1M积1也不太子 100km2 。

3 )~斗豆类, )刊以 rl' 的 I J 1 丘区及平原 l军中酌鼓t台膀:仄和荒漠

以,为卡;1(!it较长 n,j段内地下水在大范围 内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

地 lXTf边 jlj1 /1000OQO 比例尺的规划固 。 按该比例尺规划的站

闷, 11'- .!i~i l (rj积成不大于 5QOkm2 o4 、

''1不能接规划阁的比例尺规划地下水站网时 , 基本类型区

地 F水到i例规划可参照表 8. 0.4 最低密度指标布议。 特殊类型区

小的大, l' 明城市建成区,地下水站网最低密度宜按每 100km2 布设8 站 , 大刷地 F水水源地宜按每 100km2 布设 6 站,地下水越采区r( 1lJ 1 00 km2 布设 2 站,其他将攀类型区宜每 lQOkm2 布设 l 站。

襄 8.0兰 地下水站布世最低'度表厅t仪:生,lî / l000km2

.'

)rÇ水类 J~~ 1)(名 称、、电 __,

开平强度阶以:

-级 þ( 一:级 þ( 超采区 南开来以: 巾等开家-K 低 Jf来以:

?l1 r拱积1f-郎以 8 6 4 2

一内民li~U也于. }J;t I欢 10 8 6 4

飞r. }J;t I式, ,1, lì iJ 平 b;U义 12 ]0 8 6

芮 r i:ftngt尺

bti央 l~• IIJ 选掉典咽代.J(Þ<:份I 设 参!!{! lrl' 拱职平b;( P<. JF发利'般AI1;il1 日: IX. 一 111程度假的密度.{jj 设 .

1I1 lí 以 (';. j'if II Il义

lqit it 险 Ix:

2'1

Page 30: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8. O. 5 地下水站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在各个类型区内 , 沿平行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

向 , 应布设主观测线 ; 在一般情况下应以能判断两个监测站之间

水文地质条件为原则 . 确定布站间距。 然后应在主挂在于主观测线

的方向 , 设置辅助观测线 , 布站问距口J适当放宽 。

2 在各类型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时,官均匀布站;

在不同类型区交界地带 , 地下水异常地带 , 应加密布立Iij 。

3 应在平面上点、线、面相结合 . 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不同

深度层面的立体观测网。

8.0.6 在闲家粮食主产 区.. j飞型灌区 、 重摆城镇供水水源地、

大中型矿区、水源、性地方病多发区 、 地下水报 ~I- 氏和j次 '1..:.盐液化

区应加密布设。

8. O. 7 在每一类型区或不同开采水平的地区L 庇边界少在共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站,进行地下水开采!司的监测 。

8.0.8 具有较大供水意义的泉和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名呆.白布设泉流量监测站 。 一一→

8. O. 9 南方:湿恩润区 f的白地下吱束K利=拥月用1 量白牙很良小的地 id兰ι. n哝1规定适叮降低布设密度@

8.0.10 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苟安.地下水站失

去代表性成站网密度不能满足雯求的 , J.盘及时 迸行调整与补充 。

,

25

Page 3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9 水质站网

9. O. 1 水质站是为掌握水质动态,收集和积累水资源质量、水

生态与环境等水质基本资料,在流域或区域内设立的进行样本采

集和现场测定位置的总称。水质站网是在流域或区域内由各类水

质生li JJZ水质监视'1机构所组成的水质信息收集系统。

9.0.2 水质生iî网门[分为地表水水质站网、地下水水质站网和降

水水质汹网 。

9.0.3 水质站网规划前应充分调查并收集本流域或区域的有关

基本资料和|相关专业规划。水质站网规划应以水功能区划为基

础,综合考虑与相关站网的协调。

9.0.4 地灰水水质站应布设在以下区域或位宦 :

1 市要J或较大河流的上游或接近源头处,未受人为直接污

染的禾然水域 。

2 奄要江河的下支流控制河段、较大支流汇入口上游、大

ltq或~要湖泊(水库)山人口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

3 重要或较大河流、湖泊(水库)的跨国境、省级行政区

的分界处,重要水功能区及水生态保护区。有需要的市、县级行

政区分界处 。

4 跨流域(水系)或地区调水工程的重要区段及其省级行

政区界处。有需要的市、县级行政区分界处。

5 rn:要供水水源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与具

有水'1-=. 态功能的河流、湖泊(水库) 。

6 ili 安;人 ynJ (序、湖)排污口 。

9. O. 5 地 F水水质站网规划应在地下水类型区划和开采利用程

度分类的范础上迸行 . 以浅层地下水为主 。 水质站应布设在以下

以城或{\'[ IJ吨处 :

1 不同水文地质区、植被区、土壤盐碱化区、泉水丰富区、

26

Page 3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地方病多发区、地球化学异常区、自然资源保护氏 。2 建制市城市建成区、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超采

区、次生盐渍化区、海水入侵区和地下水污染以 。

9. O. 6 降水水质站规划应重点监测以下地仄:

1 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不同地形与地貌 i丘 。

2 大型城市区、工业集中区和大气污染严重跃 。

3 大型水库、湖泊区 。

9. O. 7 在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滩涂湿地、内然保护区等地区

宜布设水质站 , 开展水生态调查与监测 。

9.0.8 水质站的代表性发生较大变化时 , 成及时进行调瞥并保

持其代表性 。

水质站的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 , J主运[11进行调整 。

为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而布设的临时水质站,在应急处程工

作结束后可撤销 。

, 27

Page 3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0 摘情站网

10. O. 1 梢'陪站是监测土壤含水量的水文测站。规划的埔情监测

站网庇能完整收集土壤椅情信息,以满足抗旱减灾、水资源、管

理、!叫家粮食生产安全、水利建设规划、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

市耍 。

10.0.2 摘情站网的布民密反应根据历史上单情和l旱作农业、牧

业的分布情况及耕作面积确定, 或旅行政区划确定 。

1 饺耕作而棋规划的摘情站网, 最低布设密度可按下列规

ii:护;1制 : I lJ丘区,单站控制耕作面积不大飞于 3booohd; 丘陵区,

啦站捡制耕作 l面积不大于 50QOOhm2 ; 平原区 , 单站控制耕作面

积不大 f 900pÖhm气- 国家粮食主产区和易旱地区 , 摘情站网密

度JJL 1t:上述同类型地区埔情站网最低布设密度指标基础上适当

加密 。

2 按行政区划周边的埔情均际/最低布设密度为:因家粮食主产|泛和l易旱地区. 3 ----- 5 站/ 县; 一般地区" 2 ----- 3 站/县 。

10.0. 3 梢情站应区别考虑灌溉耕地 (或牧场)和非灌溉耕地

(马克牧场)的摘情监测。 埔情站宜均匀分布p 位置应相对稳定,

以保持埔情监测资料的一致性和l连续性 p

10.0.4 进行埔情监测代表性地块的选择应考虑地貌、土壤、气

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科1稍作物的代表性 。

111 丘以代农件地块成设在坡面比降较小而面积较大的地块

r , ., ;平以 |反代表性地J;Æ)也设在平整且不易积水的地块 。

J O. O. 5 在精悄站 Jli 现脱埔及其他特殊情况 f,可临时根据土

城、水文地质条件、作物种类代辰性、早情轻重等情况选定代表

性地块迸行监测 。

10.0.6 埔情站网规划应综合考虑与相关水文站网的协调、

28

Page 3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配套 e10.0.7 璃情站失去代表性或站网密度不能满足要求的 . 应放时

进行调整。

, 29

Page 35: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1 实验站

11. O. 1 ;巨轮到i校研究日的可分下列四类:

1 )~础月,论研究类实验站 。 为发展水文科学基础理论和探

索某均综合性问题而设立的实验呆地 。 如为研究某些水文要素的

形成 IJ转化机制而设 主的径流、蒸发 、 水平衡、 三水转化、泥沙

丘比泌 {Î流等实验站 。

2 t!i' 注:水体研究炎实验站 。 为研究某类水体的水文规律而

设 立的水陀、湖泊、?何?手 、 11[ 门、河道、冰川和!冰情等实验站 。

3 特定环境研究类实验站 。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定量

水文放成 rnJ 设 立的森林、牧区、城镇、灌区、水土保持和l河床演

变等实验站 。

4 测验技术研究类实验站 。 为完善或改进某种仪器设备或

测扮方法而设祀的水文测验方法实验站。

11. O. 2 )(,1 各类实验站应进行统一规划。

1 按水文气象条件及自然景观的地带性变化,划分大实验

版 。 .(I :分区内再进行分类 。

2 在每个分区域分类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河流、地点或对象,

规划设t实验站。

11. 0. 3 测验技术研究类实验站的规划应与相关类水文站网相结合。

11. O. 4 在同一个分区或分类单元内,不宜重复设立具有相同功

能的实验站 。

1.1. 0.5 根据工作可要和经济技术条件,应以流域为单元 , 及时

增加、补充实验站 。

达到设站 门 的 , 日,不再具备继续开展研究价值的实验站 , 应

放 "'J撤销 。

I,kl 下快 IÚÎ 、气候环境等条件明显改变,实验站已无法满足设

站 I j 的时 t )证及时迁移马克撤销 。

30

Page 36: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2 专用站

12.0.1 专用站按监测项目口J分为流量站(通常称作水文站)、

水位站、泥沙站、降水量站、地下水站、水质站、摘情立lî和水 'l=.

态站等。

12.0. 2 涉水五程规划设计阶段,规划设计单位庇根据拟建t程

的规模、作用、位置和运用方式 · 结合流域、区域防汛抗平、水

资源、管理与水量调度的要求等, I叶步开展涉水工程区域内的专用

站规划寸:作。在涉水 E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应根据省要和:1 IfJ 能,

设立专用水文测站。

12.0.3 专用水文测站不成与基本水文测站重介· Jt观测与"U I nJ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2. O. 4 符合下列条件,宜设iL专用水文测站。

1 大利水利权组建设期间,立在枢纺l 上下游设鸟~ ;建成运

行期间,宜在人库、出库处设站。

2 跨流域调水工程宜在入口、 lii 口处&ïff要控制 17点设站。

3 大1fJ!灌·区、重要或大型引水仁和宜在引水、退水口门处

设站。

4 其他涉水工程建设、运行期间,宜在水文情势或水环境

发tJ=.重大变化或可能发性变化的区域设站。

12.0.5 为水利枢纽、交通、航运、环境保护等工程服务的专用

水文测站成由 t秤,运行管理单位负责建设。专用站成接受流域管

用机构或省级水文机构的行业付现。

12.0.6 飞涉水卫和运行方式友生变化, JlJ视μ体悄况x、tv川测

站进行丰H h\L调想;~专川站收集的资料GT!品=足工和运行苟安戎相

关仁和停止运行时,口I按照《水文站网供1月1办法》规定的和Jf

撤销。

31

Page 37: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标准用词说明

32

Page 38: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SL 34-2013

条 文 说 i明

Page 39: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自 次

] 总贝。…………………………………………………………… 35

2 基本规定……………………………………………·……… 3638 3 流道站网…

1 ;j({立站网……………………………………………………… 4445 5 泥沙站网…

6 降水毡'站网…………………………………………………… 47

7 水面蒸发站网………………………………………………… 19

8 地下水站网…………………………………………………… 50

9 水质站网……………………………………………………… 51

10 楠悄站网 …………………………………………………… M

U 实验站 ……………………………………………………… 55

12 专用站 ……………………………………………………… 56

31

Page 40: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 总则

1. 0.2 本标准作为站网规划的技术标准,本次修订强化{各类

站网的布设技术要求,弱化了行政管理要求。

1. O. 3 , 1. O. ~ 水文站网规划应有明确的目标和原则要求,规划

的单类站网应注意与其他类站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体现水文站

网的整体功能和效应。

1. O. 5 国家重要水文测站和流域管理机构管理的一般水文测站的设立和调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直属水文机构批准,

其他一般水文测站的设立和调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直属水文机构

备案。

专用水文测站的设立和调整应战照管理权限报流域管理机构

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直属水文机构

批准。

35

Page 4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2 基本规定

2. 1 水文测站

2. 1. 1 水文测站 rrJ 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观测项目划分是水

文传统的划分方法,也是基本的划分方法。

2. 1. 2 法准站是为监测长周期气候演变引自起的水文效应和分析

人类活4JJ x\j 水文情势的影响的基本水文站, 多设立在自然地理景

观长期保捋相对稳定的流域内 F 且应配备较好的仪器设备,长久

观测 。

2. 1. 3 利用水位推求流量是水文上经皆使用的方法,具有快捷、

)i便、费用低学特点,因此要求流量站「般要同时观测水位。计

算蒸发址要有降水量,因此规定水面蒸发地要同时观测降水量。

进行泥沙洲垃的站妥有流量资料才能算出输沙量, 闪此规定泥沙

站要迸行流ii'Q测验 。

2: 2 水 飞文分区飞/' -- -

2.2. 1 、 2.2.2 飞水文份区的日的是从空间上揭示水文特性的相似

与差异、共性 IJ个惜,以便科学合理地布设PJ<文站网 。

在气候与下垫面 i乏期作用下形成的i河流,其水文要素必然受

到以E影 nli~ 0 由于气候随地理坐标呈均匀连续变化,而不同的下

垫|面在交界处又往往布在不均匀的突变,因此,依据气候、水文

忡忡刷1 (1然条件划分的水文分|丘,在一个分队内, 7j(文虽是东呈均

生J渐变,在分rx~交w处则 fti;脱不均匀突变。

水文分!反勺 n 然地理分以;的边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吻

介的 。 {II 有均 fl 然分仄Jl1界处的水文要素的宅间变化,并没有显

抨足别,这屿相邻 ÎI<)~} þ( r~慨化合并为一个水文分区。在同一水

文分以:‘ ill行水文安东的地那.内插,可以获取精度较高的结果,

们在不 IIÎJ分以之间内插,就会导致较大的内插误差。

36

Page 4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用水文资料作水文分区 . 有单因子分区和综合分!吃两种。根

据某一项水文特征值或某一有明确物理概念并具有分区特惜的水文模型参数作出的分区 , 称为单因子分庆 : 片j 若干个单肉 f分以

重叠在一起可作出能概括各个单因子集总同性的综合分 l灭。q;.闪

子分区常用于地理内插或解决水文资料的移用问题 . 综介分 1>(则

用于站网的规划。

2.3 水文站网

2. 3. 1 水文站网规划、布局、调整是水,文的基础止;作。水文岛ii

网对整个水文工作起重大作用 , 水文站网的非i}pJ就成为水文[作

的战略问题。

2.3.3 基本水文站网段相对稳定 , 〉但又哭根据变化的实际 , 进行分析和调整。 水文站网调整的 目的是优化水文站网结构 · 满足不同方面对水文的接求。 水文站网的调整优化元 . .rJ)! 经常性的

工作。

2.3.4 水文站网调整时水文测站变动起多方J ld的 , 明确变化范伟l是必要的。

2.3.5 为确保水文均网;周鞍的适时性和准J确悦,水文站网调整前 , 要进行前期分析论'证 , 使水文站网调整达到系统化 、 规范

化,使站网逐步完善,协调求展。2.3.6 水文测站撤销 、 保留或廷移 , 要综合各方而因素决应。

37

Page 4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3 流 量 站网

3. 1 一 般规定

3. 1. 1 径流是水循环三要索中最重要的要素,也是河流搬运其

他物质的载体 。 为收集径流资料的流量站网,不仅为防汛和水资

源}f友利用提供吁靠依据,也是连接其他项目站网的纽带,流量

站网规划满足本条要求是水文站网整体功能的具体体现。

3. 1. 2 河道分为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渠道站从河道、水库、

湖泊等水体引出,没有集水面积,但其数量呈增加趋势,且在水

资源、管理、工农业生产、跨流域调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

根据其作用和重要性决定是否纳入基本站管理。

3. 1. 3 本条参考了世界气象组织有关"容许最稀站网"的指标。

容许最稀站网是一个与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基本相称,并能

在防汛抗罕以及水资源开发和管理上避免严重缺陷的站网 。

从 2008 年全国站网普查成果来看,全国基本水文站网密度

为 3202km2 /站或 3. 6 站/万 km2 ,其中,东部密度为 1163km2 /

站( 9. 1 站/万 km勺,中部密度为 1761km2 /站í (6 . 1 站/万

km2) ,均高于全国平均密度。西部地区密度大大低于全国平均

值 , 为 6117km2 /站 (2 . 1 站/万 km勺。从我同站网的现状看,

东、中部密度虽然已达到最稀站网密度的上限和中等程度,但幅

员辽阔的西部地区站网密度尚有待提高 。 因此,该条根据我国

东、中、两部站网现状和仄域地理气候特征的差异,提出流量站

网布站密度不足地区站网规划的参考标准。

3.2 大河控制站

3. 2. J 大河控制站的重要任务是为江河治理、防洪减灾、大规

模开发规划及重大水工程的兴建 , 系统地收集水文资料。大河控

制站是整个站网的骨架,居首要地位,规划的工作重点是确定布

38

Page 4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站数目和选定设站位置 。

在 20 世纪 50 年代 电 我国引用的宦线原则 . 经数 I .年的实践

检验 · 证明是适用的 。 到 20 ttt纪 80 年代 · 我国按照在线!泉则的

基本概念和沿河长方向的内插精度要求·推导出布设控制站的

上、下限计算公式‘并给出递变率和内插允许误羔标准。本条第 1 款"递变率" 的定义:设 Q,和 Q,叫 分别为 L: 、下

游两相邻测站的某种水文特征值,则比值 CQ,叫一Q, ) !Q, 称为

递变率 。 考虑到各地河流的差异性 . 本蒜(估算:布站数日的1:限给

出[ 10 %----- 1 5% 的区间 · 具体计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作

一具体仁限值。

3.3 区域代表站

3.3. 1 布设区域代表站的目的是为推算分区内其他河流流过特

征值提供依据,故本条提出了布设的区域代表时i,\Ij_能控制流 ht特

征值的笔问分布的要求 。

3.3.2 在站网建设初期 , 一般根据气候与下垫 i而条件的相似性

勺差异性迸行水文分区 , 随着站网的发展,水文资料的不断积

祟,可采用水文模咽分民法、 主)l戈分聚类分析法以及改进的卡拉

谢犬法等分区方法 。

以往布设区域代表站的传统步骤是:在 ,个水文分区内 ‘ 把

rll 等河流的面积分为若干级,再从每个面积级的河流中选择有代丘性的河流布站 。 如果在一个分区内同级河流的属性仍有差别,

则要对河流分类,其分级和分类数乘积就是分区内的布汹数 H 。

3.3.4 在同一水文分区内,水文特征{且成具有一致性 。 木条第1 款'1-1 强调 f 设立~i间流的代表性,门 (10 Q {;f: 11 E 该叫段所设测站的

水文特征值不:JJ~突变 , 能为推1r同 ,分|又内不同 yuJ流的水文忏

征值提供叫'靠依据 。

3.4 小河站

3.4.1 小河站是整个水文站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Jt 设施

39

Page 45: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简易、投资低,时以灵活地在不同地类上设站,用以探索水文因

子随 F地而条件的变化规律,研制与使用流域水文数学模型,提供不同地类的水文参数 。

3.4.5 为满足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和中小河流治理的需要,~IJ 以在 200 ------ 3000 km2 的中小河流中设置测站,其测验方式(驻测马克巡测)和管理方式(基本站或专用站)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走 。

3.4.6 为研究小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大多小河站配套布设有降

水址站,故小扣J站设站位置强调代表性较好和面上分布均匀 。

/3.立更原 区 站

3.5. 1 平原民天然和J流与人工水体相互贯通 ,用集水流域集总

测址办法,己不能有效地探滴水文规律。\平原区设立lí 目的是满足

防汛抗甲、水资源管理等需求 。 经过多年实践, 我国平原河网区段索 JII 以水平衡区为观测对象,似水量平衡原理为基本工具,对

迸 Jli 水平衡区的水噎进行测验, 研究水平衡要素的变化规律。为

平lG{ 仁叹: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合理使用, 提供了依据,也为平原反

水文站阿布设 与水文资料的收炙工作, 开辟 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

3.5.2 随着平原区人工开挖渠系的增多,以及频繁的跨水系调

水,使得平原区河网体系更加复杂,区内水梳流向 ;1顶逆不定,水

53交换频繁,难以找到一个周界线封闭L 面积较小的水平衡区〈代友片)。

在北方,可以按水资源供需平衡仄作为水量平衡大 l灭 。 大区的i积过大f1J I可以划分为行「小区,均以能算清水量进行三水(降

水、地点水、地F水)转化分析研究为依据 。

3. 5. 5 X1.t水平衡隘的进(出)水量起控制作用的观测点一般作

为以驻测为主的站。一条用界线 t可在主要河i盖口门上布设若干个以供测为它的站,所控制的进(址。水量应占全水平衡区总进( :11 )水量的 50 % ------ 70 %以上。

40

Page 46: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在一吨进(出)水量较小的口fJ r_可布设巡测站. JH于内ê~

以驻测为主站网的水量监测 。 巡测站叮利I自己建的战、削、抽水

站等水℃建筑物或新~流量测验仪器设备进行流址测验 . 也 IIJUÿ

助于与以驻测为主的站建立的相关关系来简化流 !it测验 。 通过有i

设巡测站 , 并 ·与以驻测为主的站网相结介 . 所控制水平衡以进

(出)水量rN. 占全水平衡l5Z1丘〈出)总水址的 85 0 ó 以仁 。

通过布设以巡测为主的站 , 以及可以驻 j则为主的站|叫树 l 结

合 . 建立二者之间的流量相关关系 . 如此控制平衡区内的总边:

(出)水水电。一般情况下,以巡测为远的她的 11J 设比较容劫‘

日常监测比较关活 . 1-1}通过饨化巡测线路等途径,对;苟安扣制的

平衡区进(出)水口 门进行科学设置和l严密控制 。

3.5.6 本条中所提到的 "测算结合途径实现水 缸平衡计算",是

指借用邻区或用代表片的实测资料求得的作、rL流参数·推弈水

平衡区单一方向的迸出水髦,从而实郭水平衡 l泛的水马t 平衡

计算。

3.6 水库 站

3.6.4 作为区域代表站'的水库水文比 ? 可餐照下列条件选择:(1)选择阳系数小的水库, 亏般库咽为湖泊形 . r~ lK )lfJ 边

规则。对于!萃面形状不规则的11库 , 应予高二/l公式(1)的要求 :

Df n ~ 1"'0 ,___. 151 . J (1 )

式叶I D/J7一一库形系数;

ο一一正常高水位时 , 水库边线的长度, km;

f _ -水 j斗':_ 7J<. [丽而i积 . km2 。

(2) 选挥陈国比小的;]<}芋 .Jtj_满足公式 (2) 的反求 :

f / F ::::二 3.0 % (2)

式 'i ' f / F - }车回比;

F 水月二集水面积, km2 。

(3) 水库流域内,要求水工程的影H内小。

(4) 水库区地质条件和!大坝施 J丁质信较好 , 没行;r区可[的漏水

41

Page 47: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现象。这是为 f选免肉水库漏水使水量计算出现较大系统误差。水库漏水坠中的明流部分 uJ以实测,坝基漏水、 j苹周漏水无法实

测, 11 t uJ在枯水季节近出流情况单纯时,通过查勘,用水量平衡法反推水库漏水量。漏水量超过年径流量的 10% .-..., 15% 的水库站,一般不选作代灰姑。

(5) 序与学曲线比较稳定,泥沙淤积量较小,年淤积量不大于兴利用三容的 2%'-""3% 。

牛二条规定的作为民域代表站的水库水文站选择条件,是根据

湖南、刘南、山东等省的水库实验资料的分析论证成果而制定的。只结论足:凡序而比和库形系数较小的水J't-都具有坝前水位代表竹好,4/J库容最较小和出席洪水变形较小的特点。

3.6.5 水库站的任务是多目标的,既为工程管理、防汛抗早、

水文情报顶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又要系统积累水文资料,研究水文规律和资料内插移用,发挥河道基本水文站网的作用。

J..k Pf建成后对河流水文情势和水文状况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场 IJ向和变化。为了研究水库地厌水文站网布设问题,原水电部水文j斗曾在 1977'-""1985 年间组织了专题研究。本专题共收集了全

!叫各地 20 多!毫无严意淤积的大型水库水文资料,分析年径流500 余生liifff 、月径流 5000 余站刀和 200 余次洪水径流资料。对

水J斗三设立基本水文站问题,建库前后水文规律问题,做了较为全闹的分析论证。

初三L结论是 : 刀、年径流资料,基本上能与建库前的河道资

料衔接起米,等同使用。人库洪水利坝址洪水的洪峰流量,需经过适吁修正还j京,方能应用。证实了在有条件的水库设立基本水文JÌ/í M IIJ行的,也;二 1-分必要的 。

3.7 设站年限分析及站网调整

3. 7. J 流 ilf 立lli饺观汩IJ 1r I~b! .分为短期站和长期站 。 长期站成系

统收集长系列样才叉,探索水文25亲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短期站能依知 l :i ~I)近 i幻~J站|讨步系列间的相关关系,或者依靠与伏系列

tl2

Page 48: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资料建亿转换模型·展延自身的系列 o nJ通过有计划地转移划朗

竭的位置 · 逐步提高站网密度 · 实现对基本尔文贸亲在时间和;三

间上的全面控制 。

水文测站设站年限估算.不能仪以观测水文系列样小资料代

表性和精度要求计算出的年数、却依据。确定水文测站的设占,'1 年

限·主要审夜其对站网整体功能的影响 · 并综合与虑设立,',川的、

资料系列的代表性、样本统计莹的精度要求、水文资料的经济效

益和受水 r程影响的程度 。 经对 1-.述?千方面的分析论 ì,l: . 14结合

测站的测验条件、生活条件等实际情况 . 才可对测站的撤阳作出

决策。

3. 7. 2 决定测站是否撤销 , 成审查它对站网格体功能的影 H向,

要分析资料系列是杏达到要求,要顾及其他观测项口的百笑。 ~II

流量站成考虑计算泥沙 、 水质等输移茧的需要;配套降水电;站、

蒸发站应与相应的流量站并行观测等。

3.7.3-3.7.5 流量站受涉水 I~程影响主要 R-! 水文资料的一致性

受到破坏情况决定 . 在借鉴有关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仁参考仓

网水文站网普查与评价报告有关内容 . 制定 r相关条款。

3. 7. 7 针对受其他涉水工程影响的测站,如l 只影响测站水位流

量关系等水文特性的改变 , 测站年 !际径流址、输沙墨;变化较小,

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为巡测站或采用简化测验来满足工作需要。

,

4.3

Page 49: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4 水位站网

4. O. 1 流在t站中的水位观测项目一般可以控制水位的沿程变化 。

随Jf人类活 41J ;x,t 向然河流影响的加大,或经济社会发展对水位信

息要求的提高,苟要在流量站之间增加水位站点,以加密水位站闷,满足防汛抗早、水资源、管理等的需求 。

4. 0.4 通过闸坝潮流曲线和|哺坝上下游水位差值来推算闸坝流

桂)l lrpJ 坝惟流的典型方去。 为满足 "水量测算"需要,本条提出f 吁在闸坝上(前〉 、下 (后7 分jlJ布设水位站。

4.0.7 平原河网区用;予控制水平衡'区内水量呼衡计算所布设的;)< 1~ï.站网 。

t1 4

Page 50: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5 泥沙站网

5. O. 1 肉泥沙站大都由流量站兼.或者说泥沙测验是流 ;if灿的

一个测验项f-l.所以 . 泥沙站与流量站的分类·致· H.体分类参

见本标准il二文 3. 1. 2 条。该分类方法也运用于独业的训沙站。

基本泥沙站网的任务大约吁归纳为两类: 一是通过有限的定

点观测·以内桶法求出任何地点满足实 HJ柏J交费求的轩种泥沙特

征值,如1月、年输沙皇及其多年平均值 , 1'1: 许多情况 F. 还?J I买

泥沙颗粒级配资料 ;-J是为?可-i盖瞥泊 、 变动 ruJ J.末的洪水顶报和水

库、渠道等水仁建筑物的管理运用提供实H,j'观测资料。

5. O. 2 , 5. O. 3 泥沙站网的规划. 大10J ~l \流 . -般采 JIJ ., tL线以

则",巾小河流采用吩区布站原则"。 鉴半泥沙统ìi 特征但空间变化的复杂性,在执行站网布设原则的问时 , 尚 在?综什考虑以 F

几个问题。

(1)首先要分析以往观测资料,在规划区域内按侵蚀程度.ìll:

行分!丘〈一般分为剧烈、极强度、强度、 I ff..J皮 、轻度、微皮等 6

级) 0 :气分区内的河流年平均含沙童在 O. 05 叫O . lkg/m3 以 1: n才,

应选一部分或全部流量站作注泥沙站 。

(2) 在已建或拟建灾盘水库乡或大型灌区刷水枢纽的七游 , }也

布设泥沙站。

(3) 除能发挥作用的泥沙站应在全年进行泥沙观测外,对于

非汛期输沙量不及全年输沙母 5%的文流代友站 . IIJ 以扎在汛期

进行泥沙观测 。

(4) 在无任何观测资料的地版,每 一个水文分区之内 ,行R妥

布设一定数量的泥沙站,以便收集到一定的资料后, I耳Jlt行研究

布站密度。在黄土、红士、紫土及森林少、主美丽多的地以.成;后

)JrI密泥沙站网。

(5) 泥沙站应有流量XlJt测。

45

Page 5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 'ir.;= ~"主要是指技术上的和测验 f I 的 1 ~. 的苟安."口J能"主

要;12指技-1' t能够满足、经济上只.各条件、 [作中 nJ 以实现。

5.0.4 千1 夭仅蚀程j主指标.件地 Ix~ (流域)口J;在国家土壤以蚀

强瓜分级各j、 月r从而Il.I二 ,根据河流特性、生态状况和气地约济开发

悄况确右。 i咱家 1:壤仪'蚀强度分级标准见农 1 0

表 1 国家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级另IJ 1py-均位蚀~.敖 (t /kmZ) 11~平均流失 1'l度 (mm)

微l芷 ~200 , 500. 1000 ~O. l~. 0. 37 , 0.74

轨J1r 200. 500 , 1000--2500 0. 15. 0.37 , 0.74-- 1. 9 一 -一小l呢' 2~00 .5000 1. 9--3.7

强度 5000--8000 3.7 --5. 9

极强J.æ 8000--15000 5.9-1 1. 1 1--- --

剧烈l > 15000 > 11. 1 •-- ---

tI::牛点梳头;邱庄系按 t-.壤拌 ift 1. 35g/cm3 忻n: .各地叮按当地上壤科重1[(新

ìl rr .

5.0.7 水斥冲淤变 4t测验可采用断面法或地形法,或能frî面法与

地形法相结仆 。 冲淤变量测验的范闸,以能满足水月二运用对修改

库容曲线的要求为准 。 测次安排,对于重要水库, 一般每 5 ---- 10

年,或、lí 正常高水位下的j萃容变化超过 3% n,j开展一次;对于一

般水库, 一般每 10 ----2 0 年,或当 JE常向水位下的库容变化超过

5%11υF展-次 。

在水库运用初期,尤其是多沙河流上的水序,可根据需要与

可能,创作 )f展 1 ,....., 2 次的淤积测址 。

5. O. 8 1"J 1木演变观测包抓河边冲淤变化和训势变化观测等。

16

Page 5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6 降水量站网

6. O. 1 降水量是水量平衡方程式中的重要rýi bL 是形成轮流、

发生侵蚀的主要因素 。 通常.收集降水量资料的方法比较简单,

投入较少,因此,常把降水量作为己知数参加;j( qr平衡计算成充

当水文模型的输入,借以推算不容易收集的成本昂页的其他项t1

水文资料 。

规划降水量站网的目的 , 是设计一个合理嚼的站点布局.以最

少的投入、最大限度收集满足精度要求的降水过资料 。

我国最早按均匀分布的原则,布设降水量站网 。 随打降水轮

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20 时纪 70 年代以后,流域水文模硝技术

广泛应用于生产建设,就把降水自主站划分为国i I降水jft站和配套:降

水量站 。 前者的密度较小,仅作为I~年水量站网中的骨 f ,保持长

期相对稳定,以探索降水量在空间 t 长期演变规律;后者密度较

高,为研究降水径流变化规律积累资料 。

6. O. 3 降水量站网密度分析指标选用见表 2 。

表 2 降水量站网密度分析指标选用表

6l ( h)

项[ I (l - a) % D..ro X~

ε F <500 500<F< 1500 1500< F<3000 ( mm) ( mm)

Ckm2 ) ( km2 ) ( km2 )

湿润民 80 O. 1 0~0. 15 2 5~20 3-6 6~]2 6-] 2

r l户以; 75 Q. 15~O. 20 3 10 6~ ] 2 12 - 2'1 12-24

H: 1: Il!i平均降水 l,t I 的允叶民主 A1 EJ 十 6.r(l , J~ 111 6.(0 和|ε 分])IJ -K 1)、 .1 (~J~j\ Mti足 足 lj

I 的相关丘线的战蜘有l斜吁~. 飞 D..ro = 0 n.t , ε 就 iL Z 的允 i午相对 i呆呆 。 刷难地以:的 d自 IIf

放宽 。

tt 2 : (] a)%是 I 的误是不超过 Ar 的保证书; [: 为 ~Ii站地以;的 l(Jï职 t km2 ; 61 为统计伴

J}\ {It资料的时段民, h; X~ 为分析降水址灿阿密度 I~iì在 JH的降水址资料的 F阳似准 。 (f. 61 U.t 段内,叶'心且大降水{~小 于 X目 的降水资料不参加统计 。

一一 ,

47

Page 5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6. O.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文服务于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

降水量站网的规划也应考虑向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拓展。

6.0.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各种先进的仪器、技术广泛应用

于降水挝观测中 , 尤其测雨雷达提供的中尺度降水信息 , 对于补

充地面站的不足十分有效,配合地面降水量站的实时校正,满足

iE达测雨的精度要求。

48

Page 54: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7 水面蒸发站网

7.0.I JK-2之足水址平衡二 二大飞蜜素之一 .对 ff4 [\专济也 i处(f i[i 人

意义 羔友的观测J!ít [1 有陆上水面羔发 . 市1]1(1 、小 Jil , J4~ 1时 '?;大 lfl~

水体然丛l> J二填蒸发 , 潜水羔发等。斗二标准 1 .1 1 (1<) "钱发汕!吨仪拍阳l

t: 1)\ rfII ;.占:& )ill 网 . 只有J设 11 的是为满足了Eftt个接去:如11 l_ijt代农 (l~ [>(

域内的流域才哀乐: ì ,-拌的 iU求。

7.0.2 牛二你可1= Jj I X r水向.崇结乏必-网的水文分 Þ( .& 常 IJ>.响屯的方

法.;二{'l: Ú X行级水文部门实践经验的AL础上 ?SJiffT 月~ .{ J-JX IfIÎ族

农观测技术水平综合而成的。

7川.O. 5 随削A 吉绞仨 济讷丰社主会的革炭之 展屁唱 , ..... 价卅戈水水k弘4商J漠察友量育料 f的i附9忻丰村杜!:会创H版提协务功

能站芮i求路米越李俨,川lflflf规划阶网盹考虑向削#功j能钊帮戈吃坏衍机,;U甘utMJAfjA川1:1包掂满;足£μ!以反城内水佳转换平衡+卡算的锚耍, 以说瀚)t水资源衍月1

调皮、水 idJ平衡分析*算的精度需求等

rt川人炎i. X对Mf执朵f叫!然改峭洛能力的不断l异提#/ i纠阳罚城4 然扎、 i版技拟发址水文衍衍.纤环~ I小i尸I (内的!附9t比已例¥拍"{("{大麟虔提离, 立由拒壤z… 1敞孜丛左发(:J川i片t的 i川1- 3孙Î- • 在

精↑市f~if证、降水径流计算及水资源评价中的地价越米战币.耍。现

代科学技术的.ì1lW为土填燕、 散发和植物蒸、 版发的xhl测提供 f

一定的技术文岭,时 Ifrî可以考虑在有条件和?在f耍的地以设心才nJ:

项 门 的蒸友观测站。

1\ 9

Page 55: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8 地 下水 站 网

8. O. ] 地 F水立it闷脱戈IJ FI 的是为|萄土整治、流域规划、生态环

境保护、地 f;j( t9J态顶测、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捉供尽耐H资料;为防止因地下水持续升降而引起的海(戚〉水人μ、水质恶化、次IJ二盐淡化及地面沉降等不良环境或地质问题,v二供科学依据。

8.0.2 地 F水炎lP1区划分为基本类型区和特殊类型区两种,是

地 F水监测站网t~划必不 nI少的前期工作。

8. O. 7 JfJ rft-站开采 52代表区域平均开采量,误差较大。可在开

采水平相似的问一开采强度分区内,选择一组马克两组有代表性的站, X-t所选择的生li分别进行开采量监测,有利于提高平均单站开采址的监测精度。斤采量监测站可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

( I )特殊类型区内的地下水站可选作开采量监测站。

(2) 在基本类型 IX 内的各开采强度分区,一般要分别选择一

主H马克两组打代表性的站 , 布设开采量监测站 ; 每组地下水站的分布J' I而积←般控制在 5 --.., 10km2 ,开采量监测站数→般不少于 5 个。

50

Page 56: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9 水质站网

9. 0.1 水质站是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和提供水体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等信息的基本单元 。 水质站在自然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唯 呻

性;在监测!斗的、对象和内容方面可具有唯一或多种监测口的、

对象和内容 。

9.0.2 水质站网可根据监测目的或服务对象的不同,分成不同

类型的专业水质站网或专用水质站网 。 如省〈自治部;、反辖市)

界和市界、县界水质站网、水功能反站网、供水水源、地站网、人

河(序、湖)排污门、水生态站网、水体沉降物站网、水 ι程站

网等 。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还可设置水质白 i;JJ监测站、突发水

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站等 。

(1)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水质站网规划 H才,在利~)恒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界缓冲区和以河为省(向治区、在:辖市)界

的界河或将进入界河的支流末端等省(白治区、直辖市) 界附近

相关河段等要有i设水质站。市、县界水质站网规划时.在划分 f

水功能区的行政区分界处和巾、县界附近相关河段一般要布设水

质站 。

(2) 水功能区站网规划时,在重要或较大河流的水功能一级

区和二级区要分别布设水质站,确立并落实相应水功能 l豆限制纳

污制度,建立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 。

(3) 供水水源地站网规划时,在供 20 万人口以上的集中式

饮用水水源地要:111 设水质站 。

(4) 在巳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核在排污总flt 的 JJ(.~}j

能 l丘,~对该区攘纳的所有污染源进行调衔, Jt.以等标污染负衍

.ìl.t行排名,从大到小累积该水功能区接纳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伯

达 80 %以上所包含的人河(库、湖)排污口,~布设测站 JFJ民

调奇监测t作,同时还应收集其水国;资料或施测/kfif 。

51

Page 57: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5) 为满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需要,要在具备条件的地点增加临时水质站,布设的临时水质均能够控制事件影响的

范刷、稳度和l过耗。

9.0.3 设站是水质站网建立的关键步骤,站址地区及其上下游或相关以域的成文、地质、气候、水工程、人口、城镇规划、产业发}莲、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入河(库、湖〉污染物排放等有关法.(11H资料是设纯的豆豆豆依据 。 l在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具代

表件的站址为站点。为保证荡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树皮的实施,建 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核定水域纳污容话,严格控制入河 飞阵 、湖、 排污总量, 应加强对重要入河(序、浏)排污口的设站j监测 。9. O. 4-9. O. 6 水质站根据测站位量可分为窃、头、干流、交流、界河、;]< 1:程 、 水功能区水质站等 。 由 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不闷,水域或水体共有不同的特性和特征,需分别布设水质拙,以常握其水质1伏况、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实现水质、水量统一监视tl J 设站应尽可能靠近'水文站或便于施测水

姓的地点,以便夜取同期水量资料,用于水体污染物总量计算。生。.7 水生态惠指水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 。 开展水生态调查与监测的主要内容可包括:水文要;素、水质、沉积物、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情况等。9.ß.~ 自然环挠和入类活动的变化是影响梳域或区域的水质站设立与沓和代表性优劣的重要因素,当变化达到~定程度时,势必影响水质站的代表性或重要程度,应适时进行调整或增减相应

的水质划 。水质陆的代表性是该站设立的基础,是代表~个?可段或一个

!反城与又一-个空间等:整体水质情况,当水质站的代表性发生变化,如何流 k下游有新的污染源加入、地表或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影响水体的水质代表性等情况,原来测站的代表意义就将失去,应及时进行测站调整,保持其代表性。

52

Page 58: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水质站的运行无法继续实施 . 或被不方便实施 , ffl 手j 既方便

实施又能保持其代表性的地点 ‘ 如采样条件发生变化且不具备别

的采样条件 ‘ 附近有较好采祥条件且能保持其代表性、排污 LI 政

道或取消的,可适时进行调整。

,

53

Page 59: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0 埔情站网

10.0.2 单站控制耕作面积是指灌溉耕地面积、非灌溉耕地面

积、牧场而积的总和。以县(市、区)为统计单元。以水稻田为

主的南方耕作区、混润区和半湿润区,站网密度可适当放宽,但

-个基 Crp 、区)不能少于 1 个监测站;以旱作物为主的北方耕

作!丘、干旱区、半 F 旱区和重点抗旱县(市、区) ,站网密度应

适丁气力H密。

第一条为同家级埔情站网密度,具体规划时,是采用行政区

划或是采用行政区划内的耕作面积,由各地自行确定。

10. O. 4 山丘区代表性地块的面积一般应大于 O. 067hm2 ;平原

l丘代友性地块面积一般应大于 O. 667hm2 。土壤含水量采样点应布霞在距离代表性地块边缘、路边 10m 以上且平整的地块中,应迦JF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且同沟酒和供水渠道保持 20m 以上

的距离,避免沟渠水侧渗对土壤含水量产生影响。

51

Page 60: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1 实验站

11. O. 1 除基础理论研究类实验站外,随着气候变化对冰川销蚀

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水体和下垫面影响的日趋复杂,以及经济

社会发展对水文变化规律研究需求的提高 , 需要规划布设水库、

湖泊、河口、冰川等特定水体研究类实验站和城市、森林、牧民

等特定环境研究类实验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文测验技术

的发展,测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所有这些最新成果都需要

通过规划设立测验技术研究类实验站开展实验研究。

各实验站的实验项目应结合研究对象(某水体或地域环境)

的实际,根据设站目的确定。在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收集本地

区或其他地区同类别实验站已有的资料成果,并加强对实验资料

的分析研究,合理确定实验站的设站年限。

11. O. 4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个流域单元内,一个实验站具有一

个或几个特定功能,其实验研究成果在本流域单元具有代表性。

因此,在规划布设实验站时,同一类别的实验站一般不宜重复设

立,实验项目也不应有重复。对于水情复杂的流域,可考虑首先

按下垫面等条件进行分区或分类,在每一个分区或分类内按"不

宜重复设立同一类别实验站"的原则规划布设实验站。

,

55

Page 61: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12 专用站

12. O. 2- 12. 0.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基本站网的有

效补充和为专用门的设立的各类专用水文测站也得到了快速发

展,数桂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并在整个站网体系中起到了

ïfi~要作用 。 为规范专用测站的规划建设,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文条例 》 第「五条的规定,制定本条款 。

56

Page 6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 zy.cjh.com.cnzy.cjh.com.cn/upload/5/file/2018/0102/1514883695582081059.pdf · 限和1测验资料的整编、保存应由设立单位确定。 4)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简介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一个创新、进取、严谨、团结的文化团队,

一家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步伐、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满足读者需

求的出版机构。作为水利部直属的中央部委专业科技出版社,成立于

1956 年, 1993 年荣膺首批 "全国优秀出版社"的光荣称号。经过多年

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水利电力专业为基础、兼顾其他学科和门

类,以纸质书刊为主、兼顾电子音像和网络出版的综合性出版单位,

迄今已经出版近三万种、数亿余册(套、盘〉各类出版物。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第三水利水电编辑室)主要负责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及相关出版物的出版、宣贯、推广工作 , 同时还负责

水利水电类科技专著、工具书、文集及相关职业培训教材编辑出版工作。

感谢读者多年来对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咨询服务中心的关注和垂爱 ,

中心全体人员真诚欢迎广大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对标准、水利水电图

书出版及推广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秉承"服务水电,传播科

技,弘扬文化"的宗旨 , 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图书出版咨询服务,进一

步做好标准和水利水电图书出版工作。

联系电话 : 010- 68317913 (传真)

主 任 : 王德、鸿 010-685 4. 5951 wdh@watcrpub. com. cn

主任助理 : 陈 吴 010 - 685 4. 5981 hero@watcrpub. com. cn

首席编辑 :林 京 0 10-68545948 lj@waterpub. com. cn

策划编辑:王启 010-68545982 wqi@waterpub. com. cn

杨露茜 0]0一 685 4. 5995 ylx@watcrpub. com. cn

王丹阳 0]0-68545974 wdy@waterpub. com. 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