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風景 九龍海岸線...「消失中的風景」系列總序 劉國偉序 自序...

of 17 /17
一個關於移山填海的歷史見證 Coastline 九龍海岸線 Coastline of the Kowloon Peninsula

Author: others

Post on 03-Sep-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Embed Size (px)

TRANSCRIPT

  • 消失中的風景

    系列

    余震宇

    「香港舊照片」網主,專欄作家,土生土長香港人。博士候選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樹仁學院畢業,現職中學教師。二○一二年,設立「香港舊照片」網頁,並致力將之發展成網上平面博物館,以取代連篇累牘的書寫形式,一新讀者 耳目,鑒古知今,展望將來。

    香港舊照片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oldhkphoto 香港舊照片網站: http://www.oldhkphoto.com

    九龍半島的歷史比港島更悠久,是研究香港史的瑰寶。英國自接

    管九龍半島後,便於東西兩岸填海拓地。無數反映地理特徵的地

    名,亦因移山填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官涌因填海消失,馬坑涌

    山被夷平。九龍角原是梳士巴利道與廣東道交界的一個海角,

    尖沙咀則是港島遙望半島的視覺形態,由於興建九廣鐵路,海灣

    被修整,海角被削平。一九四○年代開始,港府便制定了跨越數

    十年的填海發展大計。軍營及各類工廠陸續消失,為住宅、文娛

    及商業大廈所取代。種種天然地理特徵及建設,隨年代先後淹沒,

    令人感慨萬千。

    一 個 關 於 移 山 填 海 的 歷 史 見 證

    為了還原各時期的半島風貌,本書繼

    《港島海岸線》後,再次透過不同年代

    的鳥瞰照片,組合半島各區分割的歷史

    影像,展示百多年來的海岸線變化。

    如果沒有填海,九龍半島會是什麼樣子﹖

    九龍海岸線

    Coastline

    of the Kow

    loon

    Peninsula

    余震宇 /

    編著

    九龍海岸線Coastline of the Kowloon Peninsula

    KLN_cover_0702.pdf 1 8/28/15 4:00 PM

  • 「消失中的風景」系列總序

    劉國偉序

    自序

    鳥瞰九龍

    尖沙咀

    紅磡及紅磡灣

    土瓜灣

    九龍灣(牛頭角、啟德及九龍城)

    官塘及晒草灣

    荔灣及荔枝角

    深水埗及長沙灣

    旺角及大角咀

    油麻地

    西九龍

    結語

    附錄:

    一九○九年九龍半島街道更名簡錄

    參考書目

    鳴謝

    026

    086

    116

    136

    176

    190

    214

    230

    246

    288

    C o a s t l i n e o f t h e K o w l o o n P e n i n s u l a 九 龍 海 岸 線

    目 錄 Contents

  • 一八六○年,英國接管九龍半島,尖沙咀的兩面海旁,仍是

    海灘。直至九龍倉購入該地段,發展倉庫業,沿岸風光才漸

    有變化。同時,九廣鐵路的開闢,英軍陸續在市區圈地,九

    龍半島迅速發展。

    一九一六年,油麻地避風塘竣工,九龍西岸從此多了一座海

    上地標。

    從鳥瞰圖所見,官涌山移平後,油庫及煤氣鼓逐一遷移,象徵

    九龍南岸逐步城市化,工業設施亦遷往其他較荒蕪的區域。

    隨着多年的移山填海,紅磡灣及九龍灣的地貌大變,原有的

    海灣及海角已連成一線。一九九○年代的西九龍填海,使半

    島的土地大增三分之一。通過照片,即可窺見九龍半島移山

    填海的百載歷程。

    鳥 瞰 九 龍

  • 約一八八八年

    鳥瞰維港兩岸。當時九龍西岸

    仍未發展,九龍倉碼頭、油

    麻地避風塘尚未興建,官涌山

    仍未夷平。九龍東南海灣為紅

    磡灣,其右鄰大海灣則為九龍

    灣。

  • 一九三○

    年代

    鳥瞰維港兩岸。左面可見油麻地避風塘、官涌油庫、九龍倉等建築。右鄰紅磡灣仍在草創階段。

  • 一九四三年

    西九龍高空圖。海

    岸的直角位置是深

    水埗軍營,其時被

    日軍改作集中營,

    用以囚禁戰俘。當

    時,長沙灣仍未填

    海,荔枝角的地理

    特徵,皆清晰可

    見。當時美軍正在

    空襲荔枝角油庫。

    (George L

    ane

    供)

  • 一九四四年

    高空俯瞰維港兩

    岸。

    時,

    灣、土瓜灣、九龍

    灣、官塘灣等區,

    仍然保留其地理特

    徵。(G

    eorge Lane

    提供)

  • 一九四四年

    南九龍高空圖。當時,

    美軍空襲紅磡,留下了

    不同的英文字母標記,

    制定作戰策略。尖沙咀

    東岸仍以漆咸道為界。

    紅磡以東可見海心島,

    乃土瓜灣的地區象徵。

    (George L

    ane提供)

  • 一九四四年

    鳥瞰九龍半島。美軍轟

    炸的位置,即紅磡黃埔

    船塢。東九龍的大幅曠

    地,即啟德機場所在。

    圖右末端所在,即今日

    牛頭角一帶。(G

    eorge

    Lane

    提供)

  • 約一九五○

    鳥瞰尖沙咀西。岸邊五

    個泊位是九龍倉碼頭,

    左下為政府船塢。

    (吳貴龍提供)

  • 一九五○

    年代

    山頂遠望九龍半島。

  • 消失中的風景

    系列

    余震宇

    「香港舊照片」網主,專欄作家,土生土長香港人。博士候選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樹仁學院畢業,現職中學教師。二○一二年,設立「香港舊照片」網頁,並致力將之發展成網上平面博物館,以取代連篇累牘的書寫形式,一新讀者 耳目,鑒古知今,展望將來。

    香港舊照片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oldhkphoto 香港舊照片網站: http://www.oldhkphoto.com

    九龍半島的歷史比港島更悠久,是研究香港史的瑰寶。英國自接

    管九龍半島後,便於東西兩岸填海拓地。無數反映地理特徵的地

    名,亦因移山填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官涌因填海消失,馬坑涌

    山被夷平。九龍角原是梳士巴利道與廣東道交界的一個海角,

    尖沙咀則是港島遙望半島的視覺形態,由於興建九廣鐵路,海灣

    被修整,海角被削平。一九四○年代開始,港府便制定了跨越數

    十年的填海發展大計。軍營及各類工廠陸續消失,為住宅、文娛

    及商業大廈所取代。種種天然地理特徵及建設,隨年代先後淹沒,

    令人感慨萬千。

    一 個 關 於 移 山 填 海 的 歷 史 見 證

    為了還原各時期的半島風貌,本書繼

    《港島海岸線》後,再次透過不同年代

    的鳥瞰照片,組合半島各區分割的歷史

    影像,展示百多年來的海岸線變化。

    如果沒有填海,九龍半島會是什麼樣子﹖

    九龍海岸線

    Coastline

    of the Kow

    loon

    Peninsula

    余震宇

    /

    編著

    九龍海岸線Coastline of the Kowloon Peninsula

    KLN_cover_0702.pdf 1 8/28/15 4: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