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话语epaper.jrkunshan.cn/resfile/2017-04-12/b04/b04.pdf · 2017. 4. 11. ·...

1
佳作选登 责编:孙亚美 美编:张许 校对:张天凤 2017/4/12 星期三 B4 成语绘画《欢呼雀跃》 昆山开发区世茂小学 亲爱的外公,你离开我 已经有十一年了。听妈妈 说,你 是 个 风 流 倜 傥 的 男 人, 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实打实的 美男子。那深邃的眼眸、挺 拔的鼻梁、骨感的脸颊,毫不 夸张地说,照片上的你简直 像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每次 拿着照片看你,那抹微笑总 会在我的心头泛起一阵阵温 暖的涟漪,久久不能平复。 外公,你记得吗?小时 候,就属你最疼我了,我总是 喜欢让你带我出去玩,逛超 市、去小公园。那时的我还 不怎么会走路,就缠着你抱 我,你就抱着我走到西、走到 东。好怀念那些只有咱们爷 孙俩的日子啊,夕阳西下,你 牵着我的手,慢慢地,带着我 一步一步走回家。 等我稍微长大一点了, 你就教我打算盘,家里的算 盘从小到大一共有六七个, 都是给我准备的。那时候, 你握着我的手教我打算盘, 不厌其烦地教了我一遍又一 遍。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外 公你是会计,妈妈小时候也 是你教的。可是,多少年过 去了,当初的记忆早已变得 模糊,唯一不变的是那一个 个算盘上抹不掉的岁月痕 迹。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 病把你从我的身边夺走了, 什么也没留下,只有那一张 照片弥补着我残缺的记忆。 当时我还小,不知道癌症的 概念,依旧吵着你带我出去 玩,现在想来,那时真是不懂 事。直到你真正离开时,一 切美好的幻想都破灭了。有 时我想你的时候,就会对着你 的照片发呆。你走了之后,我 的心仿佛就缺少了一块,再也 补不回来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原谅 我现在才想起来提笔给你写 信,长大的我你肯定都已经 不认识了。外公,你在天堂 住得还习惯吗?有时,我仰 望天空,眼前仿佛就出现你 的面孔。记忆中的你带给我 的只有欢乐。我知道,你最 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这个小孙 女,放心,我会过得很好。我 知道,你一直在默默地保护 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 起你,我就有克服困难的勇 气。我知道,你没走,而是永 远地活在我的心中。 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 城北中学初二(14)班 柴家琳 “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正 是人们对于意见不合的常规态 度。但鲜有人意识到,如此来去, 丢失了多少思想的“话语”? 就像余华那样写的,我们活 着,生命就只是静静地活着,有一 丝孤独的意味。诚然,谁不曾渴 望傲物的自由与独立的生命?我 们各拿各的杯子,各喝各的茶,一 起向前行走──我们是独立的个 体,因此没有碰撞摩擦。 艺术家们倒是有这般独立的 姿态。在这个社会中,他们可以 看上去寒酸,衣衫破旧老土,或是 活得狼狈—但他们在自我的领 地上是独尊的王者,不败的“权 威”,这就是艺术的特权。米开朗 基罗就是这样,打破“裸体画只能 装饰浴室与房间”的庸俗思想,使 它们在神的面前,也是至上的圣 洁。 独立有点像修行,每个修道 士只能孤独地在人生之书的扉页 上刻下自己的风尘。尼采也许就 是这样,在自我中高雅地死去。 我们的刻印,是否也要多一 些他人的足迹呢?不可否认思想 与生命的独立性,但没有了碰撞, 我们的死去便是苍白的,而灵魂 也将永远困顿于“不相为谋”的桎 梏中了。 升华,需要的是思想的交流! 追溯过去,或许宋朝是文人 寻找到“话语”最多的时代。“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 晏殊的“徘徊”;市井中的伶人乐 工,唱着文人的情怀;有陆游咏 梅,百年之后又有毛泽东“和陆游 诗”……没有文字狱的枷锁,只有 赵匡胤对文学“话语权”的大力扶 持,每一词一句都闪成思想的火 花。百鸟争鸣、百花齐放,“道”有 大不同,如果各抒己见拒绝文学 艺术的交流,又怎有绚丽的宋代 文学,又怎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 盛唐”的唐朝?百家争鸣追求的 也是一种“和”,如果闭塞了自己 的耳朵,捂严了自己的双眼,只留 下一张嘴在滔滔不绝,又有谁能 听见呢?结局只是“错误仍旧,并 且永远是错误”,得不到升华,即 使多么美好,却各自消散了。 结局共同的缄默无言,使我 们的话语这样丢失下去了。找回 话语,却也不是简单的聆听。鲁 迅在《立论》中批判了一种“哈哈 主义”,指的就是那些身临其中 “正视却不敢表态”的人,聆听之 后,却没能立论表态。真正的话 语是聆听过后的交流融合,开放 了眼、耳、口,更要放出思想。 昔者《独立宣言》宣告“不相 为谋”的坚决,今者文明的步伐推 动社会更进一步:领土主权要独 立,各界思想派别可以独立,但闭 门塞户自言自说是没有结果的, 我们思索、我们寻找。 今天,你的话语呢? 丢失的话语 震川高级中学高三(7)班 彭李欣 “人”字的构造是一撇一 捺相互支撑。哦不,是旧时的 “人”。 旧时人在现代人的眼中, 是野蛮的—他们衣不蔽体, 相互依偎着取暖;他们过着群 居生活,共用着几近一切;他 们激动时,唾沫飞溅地交换意 见……他们,相互支撑。 时代的车轮碾碎了“人” 脆弱的脊梁。“ 人 ”,开始变 了。一撇向左,一捺向右“人”字,坍塌了,化成两个歪 曲的“一”。可他们心虚,害怕 失去“人”这一头衔,便将“人” 编织成帽子,掩耳盗铃般遮住 自己光溜溜的脑袋。 于是,“人”变成了“个”, 从此,他们不再需要相互支 撑,他们独自直立行走。 时代的变迁并没有将旧 时人完全地滤尽,他们犹如 点点星光,碎碎地亮着。可 这黑夜,有着笼罩一切的魔 力。或许,有这样一种情况 —一个旧时人与一个现代 人毗邻而居。旧时人很热 情,现代人很高雅。某日,二 人都在家门前石阶上闲憩、 纳凉。旧时人迫不及待地打 破尚未凝固的沉默,热情地 问候对方。现代人目光空 洞,微笑、颔首。旧时人并没 有因为现代人的冷淡而停止 自己的热情,讲到动情处,甚 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现 代人仍是先前那样,像是一 尊神情木然的冰雕,散发着 缕缕寒气。旧时人的“演讲” 仍在继续,可现代人却只略 一欠身,扯一扯衣袖,便飘然 地离开了,留下愕然的旧时 人,手足无措地立在寒风 中。后来,旧时人又接连受 到很多次冷遇。 再后来,黑夜裹挟了一 切。 像是杨绛笔下病重的老 王一样,现代人成了一尊尊直 僵僵的活僵尸。他们西装革 履,他们饮茶赏花,他们安静、 温和。殊不知,在他们身体里 某个不停跳动的地方,渐渐失 去了炙热的温度,其外边结成 了一层粗糙的保护壳,使它与 温暖隔绝。 犹记沈从文笔下《边城》 中老船夫与卖茶人推让船费 的片断,最后的结局是卖茶人 喝着老船夫酒壶里的酒,且歌 且徐行,腰间还别着老船夫的 好烟叶。毫不避嫌地与他人 共用酒壶,在现代人的眼中无 疑是极不卫生的,可我却感觉 到一阵流经身体每一个角落 的“人性的温暖”。 时代的脚步疾速,可身体 却在倒退,踉踉跄跄。 “人”字的坍塌,或许是时 代发展的必然。何日再见 “人”? —我仿佛看见,在缥缈 的迷雾中,两个“个”缓缓地弯 下身子,蜷曲着腿,重又支撑, 成“人”。 字的坍 字的坍 市第一中学 洪雨诺 《水浒传》这本书,我可 谓精通了。每每想到那水泊 梁山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我 就仿佛回到了那战乱的年 代,看 呼 保 义 怎 样 义 破 高 唐、 看鼓上蚤怎样智取雁翎圈金 甲、看金枪手怎样大破连环 马、看没羽箭怎样石退梁山 将……有时想得入迷了,觉 得也许我也能成为一百零八 将中的一员吧! 当看到晁天王被曾头市 史文恭一箭射中时,心里悲 痛万分;当看到“曾家五虎”, 逐个丧命的时候,心中大喊 痛快;当看到林冲风雪山神 庙的时候,心中悲歌慷慨;当 看到项充、李衮肩顶团牌、手 拿标枪、肋插飞刀时,那叫一 个帅,真不愧八臂哪吒、飞天 大圣的绰号…… 我融入了水浒世界,有 一天当我想把水浒人物描绘 出来时,却发现他们不属于 现代社会,所以我把水浒智 慧总结成信念,再去品味。 我会在朋友需要帮助的 时候,展现李逵行侠仗义的 性格;我会在悠闲时,体现浪 子燕青琴棋书画、十八般武 艺样样精通的才情;我会在 为人处事方面,学习林冲稳、 忍、爆发的性格;我会在学习 知识方面,学习大刀关胜虚 心受教的品质…… 小时候,第一次读《水浒 传》后,只是语言、行为受到 影响,整天拿着刀枪棍“哼哼 哈嘿”。小学时,读书多了, 领会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 的精神核心,开始把“路见不 平拔刀相助”的品格运用到 生活中去。现在,我读懂了 《水浒传》的文化内涵,开始 辩证看待、理性思考,也知道 有些脏话不能用,有些冲动 不能有,而要把那些好的品 质带到我的生活中。 《水浒传》伴我成长,让 我 学 会 思 考、学 会 感 悟 人 生。我想,现在的我还不能 完全参透施耐庵写《水浒传》 的初衷,所以我将会用一生 来细细品读这本书。 水浒传 水浒传 伴我成长 伴我成长 秀峰中学初一(4)班 徐亮 云雾缭绕,斑斓而绚丽,或 许是最美的遇见。 去年我们曾去贵州,一睹闻 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 驱车来到山脚,便开始徒步 进山。脚下踏着粗糙的石砖,道 路两旁的古木藤蔓交叉错杂,长 长的枝条遮住了天空,枝叶的缝 隙中可以依稀看到支离破碎的 天,阴沉沉的,透不出一抹阳光。 随着脚步渐渐沉重,视野开 阔起来,不过隔着山石树林,望 不到心心念念的瀑布。顺着小 道继续向深山走去,静谧的森林 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依稀听得到 隆隆的水声,仍不见瀑布,我迫 不及待地加紧了脚步。 终于走到了尽头。 眼前是一片悬崖,并不陡 峭,石坡缓缓的,优美的弧度上 生着许多矮小的苔藓,绿油油的 一片。我疑虑着这光秃秃的山 崖上如何生发出蓬勃的生机,抬 眼一看,霎时屏住了呼吸—滚 滚湍急的水流从头顶的悬崖上 一泻而下,迸溅出一串串银色的 水花,迅速腾起的水雾齐齐扑向 对面的崖壁,不断向上,滋润着 大片动人的绿色。 望着瀑布,久久地出神。隆 隆的水声充溢着双耳,朦胧的水 雾浸润着心田,我禁不住深呼 吸,想把这样清凉的感觉牢牢锁 在肺里。 倏忽间,灰蒙蒙的天缓缓裂 开了一道口子,漏出了里面炫目 的阳光,一缕、两缕、三缕……万 丈金光投射下来,洁白如雪的水 雾渐渐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像是 跃着美丽音符的五线谱,这是一 道绚丽的虹!她不像一般的彩 虹那样可爱娇俏,她生于宏伟的 瀑布,四散的是勃勃的生机。她 是一河七彩的水,一直向上,直 通天际。 我久久地凝望着这道动人 的虹,原本躲藏在深深的水雾 里,一直等待着,她在等待最完 美的契机,这时才舒展身姿,缓 缓地亮相,带来一次绝美的遇 见。若是没有那夺目的阳光, 她如何出落得这样妩媚动人? 若是没有那纯白的水雾,又怎能 折射出这般绚烂独特的光华? 这应是最美的遇见,又像是 一次重逢,在这灿烂的光辉下, 我迫不及待地去追寻属于自己 的光芒,渴望同她一起向上,折 射出独特的光彩。期待着,如虹 般灿烂夺目。 最美 最美 的遇见 的遇见 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初二(6)班 王子默 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 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 负。”我想把这句名言化用为 “每一个不曾出游的假期,都是 对生命的辜负”,应该不算对大 文豪的一种亵渎吧。 塞北的旷野假若能给人以 结实的体魄、雄厚的灵魂,那么 江南的风物会赋人以清秀的姿 容、艳丽的才藻。日前,我来到 江南水乡—乌镇。在那里,我 遇见了最美的景、最美的心。 斜卧船头赏美景,不见了 城市里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 却见江南小楼的错落有致;不 见了摩天大楼的高耸入云,却 见平凡普通的沿水矮房;不见 了办公楼的落地玻璃,却见粉 墙中一扇扇精致的雕花木窗。 看着这古老的建筑,心中多了 一份宁静、一份美好。 乘着江南特有的乌篷船, 听着船尾船娘细唱着江南小 调,我斜倚在船头,端着一碗温 茶,欣赏着两岸的粉墙黛瓦。 水波荡漾,船身微摇,夏日的燥 热一下子被驱散,取而代之的 是美景带给人的无比清凉,仿 佛明白周作人为何在《乌篷船》 中极力向朋友推荐这种特殊的 代步工具。此时此刻,我心中 充满的不是唐婉“欲笺心事”却 不能悲苦,而是“欲笺心事”,可 眼前的景太美,不知如何描绘、 如何落笔的惋惜。 我来到江南,体验了最美 的乌篷船,领略到了最美的江 南风景。 蓝印花布匠人心。走进染 坊,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随风 飘荡的蓝印花布,我立刻就被 吸引,奔上前去频频拂拭,爱不 释手。那上面蓝白相间的印 花,造型和谐、线条柔美、图案 精致,让人一下子产生了“黑白 不是最好的颜色搭配而蓝白才 是”的错觉;让人不禁发出“江 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 年”的感慨;让人一下子就体会 到江南工匠那颗柔软的心。 在染坊中,竖立着高大木 杆,或许是从别处运来的吧,江 南烟雨怎会滋养出这么高大的 树木呢?其中定花了不少心 思、费了不少功夫,这都是工匠 们的功劳啊!轻拂这一根根木 杆,上面有许多颗粒,这也许就 是历史的沉淀吧。 我来到江南,看到最美的蓝 印花布,遇见了最美的匠人之心。 最美的景 最美的心 秀峰中学初二(2)班 邓靖妍 我是一只毛毛虫。 一只出生就非常丑的毛毛 虫,一 只 普 普 通 通 的 毛 毛 虫。 妈妈说:“绒绒,每只毛毛虫都 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到时 候,你就不会再自卑,也不会再 有人嘲笑你。因为,每一只蝴 蝶都拥有美丽的翅膀,可以在 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我仰起 头,用短小的手小心翼翼地抚 摸它身上那对金色的翅膀,说: “就像妈妈这样的吗?”妈妈温 柔地点了点头,把我搂在怀 里。晚上,在梦里,我梦见自己 长出了翅膀,和妈妈一起在花 丛里翩翩起舞…… “滴答!”清晨的第一滴露 水打破了寂静。我站在叶子 上,看着正在花丛中辛勤忙碌 的妈妈,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 阳光,满足地笑了。突然,大 地摇晃起来,头顶的阳光不见 了,取 而 代 之 的 是 一 片 阴 暗。 “妈妈!”我害怕地大叫起来, 剧烈的压迫感使我昏倒在地 上,只是一秒间,我看到了人 类,这万恶的人类,他们来干 什么?可是,还没等我看清, 就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 突然而来的阳光将我的眼睛 刺得剧痛。我慢慢地站起来, 茫然地寻找妈妈。可是周围 显得异常寂静,连风吹过树 叶、吹过花朵的声音都能听得 特别清楚,仿佛我处在一个与 世隔离的时间夹缝里。我茫 然地走着,寻找着妈妈,寻找 着我最亲爱的妈妈。可是,我 找遍了所有地方,就是没有妈 妈的身影。 我用尽最后的力气艰难 地 爬 上 岩 石,声 嘶 力 竭 地 喊: “妈妈!你在哪儿?”这时,我 看到了那个在我昏倒时见到 的人,她站在树下,不知手里 捧着什么,正小心翼翼地往前 走…… 我要飞 陆家中学初一(4)班 王雨婷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Dec-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丢失的话语epaper.jrkunshan.cn/resfile/2017-04-12/B04/B04.pdf · 2017. 4. 11. · 基罗就是这样,打破“裸体画只能 装饰浴室与房间”的庸俗思想,使 它们在神的面前,也是至上的圣

佳作选登 责编:孙亚美 美编:张 许 校对:张天凤2017/4/12 星期三 B4

成语绘画《欢呼雀跃》 昆山开发区世茂小学

亲爱的外公,你离开我已经有十一年了。听妈妈说,你是个风流倜傥的男人,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实打实的美男子。那深邃的眼眸、挺拔的鼻梁、骨感的脸颊,毫不夸张地说,照片上的你简直像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每次拿着照片看你,那抹微笑总会在我的心头泛起一阵阵温暖的涟漪,久久不能平复。

外公,你记得吗?小时候,就属你最疼我了,我总是喜欢让你带我出去玩,逛超市、去小公园。那时的我还不怎么会走路,就缠着你抱我,你就抱着我走到西、走到东。好怀念那些只有咱们爷孙俩的日子啊,夕阳西下,你牵着我的手,慢慢地,带着我一步一步走回家。

等我稍微长大一点了,你就教我打算盘,家里的算盘从小到大一共有六七个,都是给我准备的。那时候,你握着我的手教我打算盘,不厌其烦地教了我一遍又一遍。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外公你是会计,妈妈小时候也是你教的。可是,多少年过去了,当初的记忆早已变得

模糊,唯一不变的是那一个个算盘上抹不掉的岁月痕迹。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病把你从我的身边夺走了,什么也没留下,只有那一张照片弥补着我残缺的记忆。当时我还小,不知道癌症的概念,依旧吵着你带我出去玩,现在想来,那时真是不懂事。直到你真正离开时,一切美好的幻想都破灭了。有时我想你的时候,就会对着你的照片发呆。你走了之后,我的心仿佛就缺少了一块,再也补不回来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原谅我现在才想起来提笔给你写信,长大的我你肯定都已经不认识了。外公,你在天堂住得还习惯吗?有时,我仰望天空,眼前仿佛就出现你的面孔。记忆中的你带给我的只有欢乐。我知道,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这个小孙女,放心,我会过得很好。我知道,你一直在默默地保护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起你,我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我知道,你没走,而是永远地活在我的心中。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城北中学初二(14)班 柴家琳

“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正是人们对于意见不合的常规态度。但鲜有人意识到,如此来去,丢失了多少思想的“话语”?

就像余华那样写的,我们活着,生命就只是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独的意味。诚然,谁不曾渴望傲物的自由与独立的生命?我们各拿各的杯子,各喝各的茶,一起向前行走──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没有碰撞摩擦。

艺术家们倒是有这般独立的姿态。在这个社会中,他们可以看上去寒酸,衣衫破旧老土,或是活得狼狈——但他们在自我的领地上是独尊的王者,不败的“权威”,这就是艺术的特权。米开朗

基罗就是这样,打破“裸体画只能装饰浴室与房间”的庸俗思想,使它们在神的面前,也是至上的圣洁。

独立有点像修行,每个修道士只能孤独地在人生之书的扉页上刻下自己的风尘。尼采也许就是这样,在自我中高雅地死去。

我们的刻印,是否也要多一些他人的足迹呢?不可否认思想与生命的独立性,但没有了碰撞,我们的死去便是苍白的,而灵魂也将永远困顿于“不相为谋”的桎梏中了。

升华,需要的是思想的交流!追溯过去,或许宋朝是文人

寻找到“话语”最多的时代。“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的“徘徊”;市井中的伶人乐工,唱着文人的情怀;有陆游咏梅,百年之后又有毛泽东“和陆游诗”……没有文字狱的枷锁,只有赵匡胤对文学“话语权”的大力扶持,每一词一句都闪成思想的火花。百鸟争鸣、百花齐放,“道”有大不同,如果各抒己见拒绝文学艺术的交流,又怎有绚丽的宋代文学,又怎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唐朝?百家争鸣追求的也是一种“和”,如果闭塞了自己的耳朵,捂严了自己的双眼,只留下一张嘴在滔滔不绝,又有谁能听见呢?结局只是“错误仍旧,并且永远是错误”,得不到升华,即

使多么美好,却各自消散了。结局共同的缄默无言,使我

们的话语这样丢失下去了。找回话语,却也不是简单的聆听。鲁迅在《立论》中批判了一种“哈哈主义”,指的就是那些身临其中

“正视却不敢表态”的人,聆听之后,却没能立论表态。真正的话语是聆听过后的交流融合,开放了眼、耳、口,更要放出思想。

昔者《独立宣言》宣告“不相为谋”的坚决,今者文明的步伐推动社会更进一步:领土主权要独立,各界思想派别可以独立,但闭门塞户自言自说是没有结果的,我们思索、我们寻找。

今天,你的话语呢?

丢失的话语震川高级中学高三(7)班 彭李欣

“人”字的构造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哦不,是旧时的

“人”。旧时人在现代人的眼中,

是野蛮的——他们衣不蔽体,相互依偎着取暖;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共用着几近一切;他们激动时,唾沫飞溅地交换意见……他们,相互支撑。

时代的车轮碾碎了“人”脆弱的脊梁。“人”,开始变了。一撇向左,一捺向右——

“人”字,坍塌了,化成两个歪曲的“一”。可他们心虚,害怕失去“人”这一头衔,便将“人”编织成帽子,掩耳盗铃般遮住自己光溜溜的脑袋。

于是,“人”变成了“个”,从此,他们不再需要相互支撑,他们独自直立行走。

时代的变迁并没有将旧时人完全地滤尽,他们犹如点点星光,碎碎地亮着。可这黑夜,有着笼罩一切的魔力。或许,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旧时人与一个现代人毗邻而居。旧时人很热情,现代人很高雅。某日,二人都在家门前石阶上闲憩、纳凉。旧时人迫不及待地打破尚未凝固的沉默,热情地问候对方。现代人目光空洞,微笑、颔首。旧时人并没有因为现代人的冷淡而停止自己的热情,讲到动情处,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现代人仍是先前那样,像是一尊神情木然的冰雕,散发着缕缕寒气。旧时人的“演讲”仍在继续,可现代人却只略一欠身,扯一扯衣袖,便飘然地离开了,留下愕然的旧时人,手足无措地立在寒风中。后来,旧时人又接连受到很多次冷遇。

再后来,黑夜裹挟了一切。

像是杨绛笔下病重的老王一样,现代人成了一尊尊直僵僵的活僵尸。他们西装革履,他们饮茶赏花,他们安静、温和。殊不知,在他们身体里某个不停跳动的地方,渐渐失去了炙热的温度,其外边结成了一层粗糙的保护壳,使它与温暖隔绝。

犹记沈从文笔下《边城》中老船夫与卖茶人推让船费的片断,最后的结局是卖茶人喝着老船夫酒壶里的酒,且歌且徐行,腰间还别着老船夫的好烟叶。毫不避嫌地与他人共用酒壶,在现代人的眼中无疑是极不卫生的,可我却感觉到一阵流经身体每一个角落的“人性的温暖”。

时代的脚步疾速,可身体却在倒退,踉踉跄跄。

“人”字的坍塌,或许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何日再见

“人”?——我仿佛看见,在缥缈

的迷雾中,两个“个”缓缓地弯下身子,蜷曲着腿,重又支撑,成“人”。

““人人””字的坍字的坍塌塌市第一中学 洪雨诺

《水浒传》这本书,我可谓精通了。每每想到那水泊梁山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我就仿佛回到了那战乱的年代,看呼保义怎样义破高唐、看鼓上蚤怎样智取雁翎圈金甲、看金枪手怎样大破连环马、看没羽箭怎样石退梁山将……有时想得入迷了,觉得也许我也能成为一百零八将中的一员吧!

当看到晁天王被曾头市史文恭一箭射中时,心里悲痛万分;当看到“曾家五虎”,逐个丧命的时候,心中大喊痛快;当看到林冲风雪山神庙的时候,心中悲歌慷慨;当看到项充、李衮肩顶团牌、手拿标枪、肋插飞刀时,那叫一个帅,真不愧八臂哪吒、飞天大圣的绰号……

我融入了水浒世界,有一天当我想把水浒人物描绘出来时,却发现他们不属于现代社会,所以我把水浒智慧总结成信念,再去品味。

我会在朋友需要帮助的

时候,展现李逵行侠仗义的性格;我会在悠闲时,体现浪子燕青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才情;我会在为人处事方面,学习林冲稳、忍、爆发的性格;我会在学习知识方面,学习大刀关胜虚心受教的品质……

小时候,第一次读《水浒传》后,只是语言、行为受到影响,整天拿着刀枪棍“哼哼哈嘿”。小学时,读书多了,领会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精神核心,开始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品格运用到生活中去。现在,我读懂了《水浒传》的文化内涵,开始辩证看待、理性思考,也知道有些脏话不能用,有些冲动不能有,而要把那些好的品质带到我的生活中。

《水浒传》伴我成长,让我学会思考、学会感悟人生。我想,现在的我还不能完全参透施耐庵写《水浒传》的初衷,所以我将会用一生来细细品读这本书。

《《水浒传水浒传》》伴我成长伴我成长秀峰中学初一(4)班 徐 亮

云雾缭绕,斑斓而绚丽,或许是最美的遇见。

去年我们曾去贵州,一睹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

驱车来到山脚,便开始徒步进山。脚下踏着粗糙的石砖,道路两旁的古木藤蔓交叉错杂,长长的枝条遮住了天空,枝叶的缝隙中可以依稀看到支离破碎的天,阴沉沉的,透不出一抹阳光。

随着脚步渐渐沉重,视野开阔起来,不过隔着山石树林,望不到心心念念的瀑布。顺着小道继续向深山走去,静谧的森林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依稀听得到隆隆的水声,仍不见瀑布,我迫不及待地加紧了脚步。

终于走到了尽头。眼前是一片悬崖,并不陡

峭,石坡缓缓的,优美的弧度上

生着许多矮小的苔藓,绿油油的一片。我疑虑着这光秃秃的山崖上如何生发出蓬勃的生机,抬眼一看,霎时屏住了呼吸——滚滚湍急的水流从头顶的悬崖上一泻而下,迸溅出一串串银色的水花,迅速腾起的水雾齐齐扑向对面的崖壁,不断向上,滋润着大片动人的绿色。

望着瀑布,久久地出神。隆隆的水声充溢着双耳,朦胧的水雾浸润着心田,我禁不住深呼吸,想把这样清凉的感觉牢牢锁在肺里。

倏忽间,灰蒙蒙的天缓缓裂开了一道口子,漏出了里面炫目的阳光,一缕、两缕、三缕……万丈金光投射下来,洁白如雪的水雾渐渐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像是跃着美丽音符的五线谱,这是一

道绚丽的虹!她不像一般的彩虹那样可爱娇俏,她生于宏伟的瀑布,四散的是勃勃的生机。她是一河七彩的水,一直向上,直通天际。

我久久地凝望着这道动人的虹,原本躲藏在深深的水雾里,一直等待着,她在等待最完美的契机,这时才舒展身姿,缓缓地亮相,带来一次绝美的遇见。若是没有那夺目的阳光,她如何出落得这样妩媚动人?若是没有那纯白的水雾,又怎能折射出这般绚烂独特的光华?

这应是最美的遇见,又像是一次重逢,在这灿烂的光辉下,我迫不及待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光芒,渴望同她一起向上,折射出独特的光彩。期待着,如虹般灿烂夺目。

最美最美的遇见的遇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初二(6)班 王子默

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想把这句名言化用为

“每一个不曾出游的假期,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应该不算对大文豪的一种亵渎吧。

塞北的旷野假若能给人以结实的体魄、雄厚的灵魂,那么江南的风物会赋人以清秀的姿容、艳丽的才藻。日前,我来到江南水乡——乌镇。在那里,我遇见了最美的景、最美的心。

斜卧船头赏美景,不见了城市里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却见江南小楼的错落有致;不见了摩天大楼的高耸入云,却见平凡普通的沿水矮房;不见了办公楼的落地玻璃,却见粉墙中一扇扇精致的雕花木窗。看着这古老的建筑,心中多了

一份宁静、一份美好。乘着江南特有的乌篷船,

听着船尾船娘细唱着江南小调,我斜倚在船头,端着一碗温茶,欣赏着两岸的粉墙黛瓦。水波荡漾,船身微摇,夏日的燥热一下子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美景带给人的无比清凉,仿佛明白周作人为何在《乌篷船》中极力向朋友推荐这种特殊的代步工具。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的不是唐婉“欲笺心事”却不能悲苦,而是“欲笺心事”,可眼前的景太美,不知如何描绘、如何落笔的惋惜。

我来到江南,体验了最美的乌篷船,领略到了最美的江南风景。

蓝印花布匠人心。走进染坊,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随风

飘荡的蓝印花布,我立刻就被吸引,奔上前去频频拂拭,爱不释手。那上面蓝白相间的印花,造型和谐、线条柔美、图案精致,让人一下子产生了“黑白不是最好的颜色搭配而蓝白才是”的错觉 ;让人不禁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让人一下子就体会到江南工匠那颗柔软的心。

在染坊中,竖立着高大木杆,或许是从别处运来的吧,江南烟雨怎会滋养出这么高大的树木呢?其中定花了不少心思、费了不少功夫,这都是工匠们的功劳啊!轻拂这一根根木杆,上面有许多颗粒,这也许就是历史的沉淀吧。

我来到江南,看到最美的蓝印花布,遇见了最美的匠人之心。

最美的景 最美的心秀峰中学初二(2)班 邓靖妍

我是一只毛毛虫。一只出生就非常丑的毛毛

虫,一只普普通通的毛毛虫。妈妈说:“绒绒,每只毛毛虫都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到时候,你就不会再自卑,也不会再有人嘲笑你。因为,每一只蝴蝶都拥有美丽的翅膀,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我仰起头,用短小的手小心翼翼地抚摸它身上那对金色的翅膀,说:

“就像妈妈这样的吗?”妈妈温柔地点了点头,把我搂在怀里。晚上,在梦里,我梦见自己长出了翅膀,和妈妈一起在花丛里翩翩起舞……

“滴答!”清晨的第一滴露水打破了寂静。我站在叶子上,看着正在花丛中辛勤忙碌的妈妈,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满足地笑了。突然,大地摇晃起来,头顶的阳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暗。

“妈妈!”我害怕地大叫起来,

剧烈的压迫感使我昏倒在地上,只是一秒间,我看到了人类,这万恶的人类,他们来干什么?可是,还没等我看清,就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突然而来的阳光将我的眼睛刺得剧痛。我慢慢地站起来,茫然地寻找妈妈。可是周围显得异常寂静,连风吹过树叶、吹过花朵的声音都能听得特别清楚,仿佛我处在一个与世隔离的时间夹缝里。我茫然地走着,寻找着妈妈,寻找着我最亲爱的妈妈。可是,我找遍了所有地方,就是没有妈妈的身影。

我用尽最后的力气艰难地爬上岩石,声嘶力竭地喊:

“妈妈!你在哪儿?”这时,我看到了那个在我昏倒时见到的人,她站在树下,不知手里捧着什么,正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我要飞陆家中学初一(4)班 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