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 ir.lib.pccu...

226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指導教授:王 先生 生:陳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Sep-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指導教授:王 俊 彥 先生

    研 究 生:陳 瑩 華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

  • 自序

    在忙碌紛擾的生活中,偶爾清醒自問:「生命的究竟為何?」,尋覓總無解,

    只有無奈期待於來日。轉眼間,銀絲已上髮際,不覺心驚。這是迫使積極探討《壇

    經》的主要動機之一。希望從中一窺古德們如何契入至理,以及他們行持的風範

    於萬一。然而剛要進行撰寫,才發現個性散漫,思緒繁複,對於要思考整理,就

    猶如將奔馳的野馬,繫綁在樹,真是艱苦的奮鬥。所幸在過程之中,有師長的指

    引、同學的鼓勵、家人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非常感謝王師俊彥不厭其煩的指

    導:如何論述,如何建立章節內容,並且鼓勵撰寫一本完整的論文。只可惜下半

    年的進度安排勢在必行,只好辜負老師的期許,僅塞責了事。還有感謝金榮華老

    師以及陳勁榛老師,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見,使論文錯誤減少,內容更加嚴謹,深

    深感受到師長們的愛護和提攜。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同學:馨禪、芳美、霓真和學

    姐美雲,在兵荒馬亂之際,幫忙財務上的打理,附註資料的尋找,最後的排版,

    沒有你們的臨門一腳,義氣相挺,是沒法如期交出論文的。

    在交論文給王老師覆核後,臨走時老師說:「你現在要從論文的情境走出

    來」,一語道破心執:放下俗累,無為向道。其實這個人人本自具足,何須造作

    起罣礙!

  • 摘要

    世傳六祖不識字,但從聽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徹悟自

    性。從而揭示以無為法直接契入心性本體,隨順法性:無念、無住、無相、不二

    的 「頓悟法門」於焉展開。從中也彰顯達摩祖師所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不立文字」「絕言離相」、不從人得、不以法求,直契諸佛心印的頓悟宗風。而

    其理念知見與實踐工夫,乃融合大小乘戒定慧於一念的般若觀照,二六時中、念

    念不失,如此頓漸相資,以達自性的全體大用。

    本文的內容,以《壇經》的「頓悟法門」與實踐工夫為中心,前溯東漢譯經

    所帶來小乘禪觀修習的法門,以及大乘般若思想的傳入,由此漸修工夫和般若知

    見的奠基,逮至達摩東來,示以向上一著:直指人心,識心見性,頓然契入佛的

    心印。使最上一乘的頓教法門,終在中土紮根生長。接著,回歸《壇經》的要旨,

    分析「頓悟法門」的知見與工夫,以及所形成的心地法門。並以唯識家的修證位

    階:「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1為線索,探討「見

    道位」前的漸修工夫:包括大、小二乘的修持法門,並比較二者的異同。並論及

    見道後的「修道位」、「究竟位」中的漸修圓證。從中歸納出:修習禪定,是修持

    一切法門的必要基礎;而智慧知見,為修行成就高低的關鍵。並揭示「頓悟法門」

    所隱含的漸修概念以及工夫。接著從歷代祖師對頓漸的提撕,整理出頓漸的關

    係。最後從《楞伽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楞嚴經》等經來印證《壇經》

    的頓悟以及漸修理念,二者乃相輔相成,而能至最究竟的境地。

    1護法等菩薩造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卷九,見《大正藏》,册 31,(瑜伽部),頁 48,中欄。

    又,「見道位」又名 「通達位」;「修道位」又稱「修習位」;「究竟位」又稱「無學位」。

  • I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動機、目的與方法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1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2

    第二節 《壇經》的版本與作者 ......................................................................................................3

    一、《壇經》的版本 ---------------------------------------------------------------------------------------- 3

    二、《壇經》的作者 ---------------------------------------------------------------------------------------- 7

    第二章《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 11

    第一節 譯經及義學的發展 ............................................................................................................ 11

    一、漸修系統的禪經譯著 --------------------------------------------------------------------------------12

    二、大乘般若經的翻譯-----------------------------------------------------------------------------------13

    三、禪法與般若的兼譯與融合 --------------------------------------------------------------------------14

    四、義學的發達--------------------------------------------------------------------------------------------17

    第二節 中土大乘禪風之初成 ..........................................................................................................21

    一、保誌和尚-----------------------------------------------------------------------------------------------21

    二、傅大士--------------------------------------------------------------------------------------------------25

    第三章 初期的禪宗 ----------------------------------------------------------------------------------------------29

    第一節 禪宗初期祖師 ....................................................................................................................30

    一、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大師 --------------------------------------------------------------------30

    二、二祖慧可大師-----------------------------------------------------------------------------------------35

    三、三祖僧璨-----------------------------------------------------------------------------------------------38

    四、四祖道信-----------------------------------------------------------------------------------------------41

    五、五祖弘忍-----------------------------------------------------------------------------------------------47

    第二節 禪宗的建立與時代背景 ....................................................................................................50

  • II

    一、漢末習禪法發展情形 --------------------------------------------------------------------------------50

    二、東晉以後習禪與般若相融 --------------------------------------------------------------------------51

    三、隋、唐時代佛教的發展 -----------------------------------------------------------------------------53

    第四章《壇經》的頓悟法門 ------------------------------------------------------------------------------------55

    第一節 頓悟的定義..........................................................................................................................56

    一、大小頓悟說--------------------------------------------------------------------------------------------56

    二、《壇經》的頓悟說 ------------------------------------------------------------------------------------61

    第三節「頓悟法門」的知見 ...........................................................................................................67 一、 信念的知見:......................................................................................................................68

    二、般若的知見:-----------------------------------------------------------------------------------------73

    第四節「頓悟法門」的工夫-般若觀照........................................................................................84

    一、無念:--------------------------------------------------------------------------------------------------85

    二、無住:--------------------------------------------------------------------------------------------------89

    三、無相-----------------------------------------------------------------------------------------------------95

    四、定慧等持--------------------------------------------------------------------------------------------- 100

    第五章 心地法門 ----------------------------------------------------------------------------------------------- 103

    第一節 心地法門的開展 .............................................................................................................. 104

    一、 唯心淨土:------------------------------------------------------------------------------------------ 104

    二、自性禪定:------------------------------------------------------------------------------------------ 107

    三、無相懺悔:------------------------------------------------------------------------------------------ 109

    四、四弘誓願:-------------------------------------------------------------------------------------------111

    五、無相三歸依:--------------------------------------------------------------------------------------- 113

    六、自性三身佛:--------------------------------------------------------------------------------------- 115

    第二節「頓悟法門」的無為殊勝.................................................................................................. 119

    一、無為布施-功德無量 ------------------------------------------------------------------------------ 119

    二、自性懺悔-永息惡業 ------------------------------------------------------------------------------ 120

    三、自性淨土-究竟常寂光淨土 --------------------------------------------------------------------- 121

  • III

    四、自性禪定-得超三界 ------------------------------------------------------------------------------ 121

    第六章 漸修工夫 ---------------------------------------------------------------------------------------------- 123

    第一節 漸修 .................................................................................................................................. 123

    一、漸修工夫的定義------------------------------------------------------------------------------------ 124

    二、戒定慧的定義--------------------------------------------------------------------------------------- 126

    第二節 小乘的漸修 ...................................................................................................................... 129

    一、小乘聲聞的漸修:--------------------------------------------------------------------------------- 129

    二、緣覺的漸修:--------------------------------------------------------------------------------------- 147

    第三節 大乘的漸修 ...................................................................................................................... 150

    一、大乘的思想------------------------------------------------------------------------------------------ 150

    二、大乘的修證------------------------------------------------------------------------------------------ 150

    三、大小二乘漸修工夫的比較 ------------------------------------------------------------------------ 155

    第四節《壇經》與漸修工夫 ......................................................................................................... 157

    一、《壇經》中的漸修概念 ---------------------------------------------------------------------------- 158

    二、修持工夫-般若觀照 ------------------------------------------------------------------------------ 160

    三、《壇經》與大小二乘的漸修工夫 ---------------------------------------------------------------- 161

    第七章《壇經》頓悟與漸修 ---------------------------------------------------------------------------------- 165

    第一節 歷代祖師對頓悟漸修的提撕 ............................................................................................ 166

    一、息心無為的工夫------------------------------------------------------------------------------------ 166

    二、 觀心無為--------------------------------------------------------------------------------------------- 169

    三、無住而行:------------------------------------------------------------------------------------------ 171

    第二節 頓悟與漸修的關係 .......................................................................................................... 172

    一、因果關係--------------------------------------------------------------------------------------------- 173

    二、理事圓融--------------------------------------------------------------------------------------------- 174

    三、三身成就--------------------------------------------------------------------------------------------- 175

    四、宗通說通--------------------------------------------------------------------------------------------- 176

    第八章《壇經》的頓漸和諸經的印證 ---------------------------------------------------------------------- 179

    第一節《楞伽經》中的頓悟與漸俢.............................................................................................. 180

  • IV

    一、漸淨自心現流:------------------------------------------------------------------------------------ 180

    二、頓現清淨境界:------------------------------------------------------------------------------------ 180

    第二節《金剛經》中的頓悟與漸修.............................................................................................. 182

    一、般若知見--------------------------------------------------------------------------------------------- 183

    二、漸修圓證--------------------------------------------------------------------------------------------- 186

    第三節《維摩詰經》中的頓悟與漸修.......................................................................................... 189

    一、理念知見--------------------------------------------------------------------------------------------- 189

    二、修持工夫--------------------------------------------------------------------------------------------- 191

    第四節《楞嚴經》中的頓悟與漸修.............................................................................................. 192

    一、頓悟知見--------------------------------------------------------------------------------------------- 193

    二、修持工夫:------------------------------------------------------------------------------------------ 197

    第九章 結論 ---------------------------------------------------------------------------------------------------- 201

    一、特色--------------------------------------------------------------------------------------------------- 201

    二、價值--------------------------------------------------------------------------------------------------- 203

    三、困難與局限------------------------------------------------------------------------------------------ 204

    四、流弊--------------------------------------------------------------------------------------------------- 205

    五、期望--------------------------------------------------------------------------------------------------- 207

    參考書目--------------------------------------------------------------------------------------------------- 209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動機、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動機

    經云:「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1「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2五祖

    亦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3,至若經典中亦談及,心外求法,咸是外道。4又

    見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5此與儒家所

    云:「朝聞道,夕死可矣。」6同是強調至道真理的唯一、可貴,與心中不解的大

    惑,同一題旨。素有探究之心,然種種因素,未能如願。及見《壇經》,談向上

    一著,頓悟自性,不禁憶起宿昔之志,何不以《壇經》的頓悟法門,作為研究題

    目,一窺所謂本心、真實法的知見於萬一,期能打開心意識上種種患得患失、處

    處束縛的觀念,而能清明自在、如理如法的施為。於是才有了本文的研究與撰寫。

    二、研究目的

    六祖惠能7以「菩提自性,本來清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8,揭示「直指

    1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三,見《大正藏》,冊 10,(華嚴部),頁 124,上欄。 2 見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三,原經文:「不知佛實相,此亦不名施」,見

    《大藏經》,冊 10,(華嚴部),頁 122,中欄。 3 元‧釋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見《大正藏》,册 48,(諸宗部),頁 377,下欄。 4 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卷二:「心外求菩提,則菩提魔起;心外見輪迴,則輪迴魔起;心

    外求佛,則魔佛現來;心外見持戒,則律魔現起;心外見眾生,則眾生魔起;心外修定,則禪

    魔起;心外求法,則眾魔競來。心外見國土山河,則觸處即為魔鄉。」見《卍續藏經》,冊 87,(印度撰述),頁 640、641,下、上欄。又明‧德清筆記:《觀楞伽經記》卷八:「以心外求法。故多墮邪見。」,見《卍續藏經》,冊 26,(大小釋經部),頁 38,上欄。又見宋‧本嵩述 琮湛註:《註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卷二:「有求皆錯,無意自親。此頌心外求法與道懸遠,心不求

    心法法心耳」,見《大正藏》,冊 45,(諸宗部),頁 703,上欄。又元‧永盛述 德弘編:《證道歌註》卷一:「不明佛性,心外求法。名曰外道。」,見《卍續藏經》,冊 114,(諸宗著述部),頁 922,下欄。又見小師善遇編:《天如惟則禪師語錄》卷一:「心外本無法,求者轉非真。」,

    見《卍續藏經》,冊 122,(諸宗著述部),頁 822,上欄。 5 元‧念常集:《佛祖統紀》卷五,見《大正藏》,册 49,(史傳部),頁 171,上欄。 6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 年),頁 37,上欄。 7 惠能,又作慧能。於唐代文獻中,慧與惠相通,而惠為俗寫字。本書依敦煌本《壇經》原文書

    寫方式,從俗字,一律寫作「惠能」。 8 此為六祖頓教說法的提綱,原為一詩偈。「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乃體性之知見;「但用此心,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2

    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以無上的正知見接引學人:從心地的清淨無為直

    契菩提自性。而在注重開悟心性之外,漸修亦易為人所忽略,以致流風之下,淪

    為口頭機鋒,而與修證解脫無涉。這乃是重知見的求悟,而忽漸修實踐基礎的流

    弊。故後世祖師,乃以一話頭斷其辯聰,令起疑情而見性,然而活潑、生動的禪

    教也因之消失。至於南傳小乘佛教,注重漸修的實踐,但於透澈宇宙萬法的本體,

    以及菩提悲心的起用,未見其效,尚仍須迴小向大,而達盡性的全體大用。縱而

    觀之,無論以頓悟自性為重點的法門,或以戒定慧漸修為要務的修行,皆須漸頓

    相濟,方能達到究境圓滿的境地。如《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

    非頓除,因次第盡」9。所以本文乃以《壇經》的頓漸為中心,溯其淵源背景,

    分析頓教禪法的內涵,探討其與漸修實踐的關係。並以諸經為印證,以明頓漸相

    資,闡釋二者的關係──頓悟法門實為漸修的準則方向,以無上知見,配和綿密

    無間的工夫,才能達至高的理境-無修無學。故頓悟不離漸修,漸修不離頓悟。

    並期盼能將頓悟與漸修工夫落實於日常生活應用中,以達人世間圓融祥和之境。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本文的內容,以《壇經》「頓悟法門」與漸修工夫為中心,前溯東漢譯經所

    帶來小乘禪觀修習的法門,以及大乘般若思想的傳入,由此漸修工夫和般若知見

    的奠基,至達摩東來,示以向上一著:直指人心,頓悟自性,頓然契入佛的心印。

    使最上一乘的頓教法門,終在中土紮根生長。接著,回歸《壇經》的要旨,分析

    「頓悟法門」的知見與工夫,以及所形成的心地法門。並以唯識家的修證位階:

    「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10為線索,探討「見道

    位」前的漸修工夫:包括大、小二乘的修持法門,並比較二者的異同。並從中歸

    直了成佛。」為修證之工夫。本文乃依此知見和工夫而展開論述。詩偈見元‧釋宗寶編:《六

    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見《大正藏》,册 48,(諸宗部),頁 347,下欄。 9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十,見《大正藏》,册 19,(密教部),頁 155,上欄。 10護法等菩薩造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卷九,見《大正藏》,册 31,(瑜伽部),頁 48,中欄。又,「見道位」又名 「通達位」;「修道位」又稱「修習位」;「究竟位」又稱「無學位」。

  • 第一章 緒論

    3

    納出:修習禪定,是修持一切法門的必要基礎;而智慧知見,為修行成就高低的

    關鍵。並揭示「頓悟法門」所隱含漸修工夫的概念。接著從歷代祖師對頓漸的提

    撕,整理出頓漸的關係。最後從《楞伽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楞嚴經》

    等經來印證《壇經》的頓悟以及漸修,二者乃相輔相成,而能至最究竟的境地。

    本文中即以上述的方法:整理、分析、比較、歸納、詮釋,對《壇經》的頓

    悟漸修關係,從淵源到即身的修持,以及達到最高成就,二者所發揮的關鍵,詳

    加探討,以作為修心養性、處事為人的最高原則。

    第二節 《壇經》的版本與作者

    一、《壇經》的版本

    《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說法及其生平事迹的集結記錄。其內容大致

    分為三部分:(一)六祖惠能自身事迹、(二)六祖在大梵寺說法與授無相

    戒、(三)師徒間的機緣開示,以及臨終開示及身後的情形。11其中第二項

    是《壇經》的主體,變動不大,而第三項是變動最大的,是屬於壇經附錄

    的性質,所以在集錄上,也就有先後的不同。12一直以來,皆以明藏本為

    通行本。到了近代,敦煌寫本出現了,日本的興聖寺本、大乘寺本等出版

    了,接著敦博本也流傳出來了。《壇經》版本的研究,成了熱門研究方向。

    13而根據近代學者洪修平先生的研究,這些版本中,許多只是版本不同,

    內容上並無多大差異,真正有代表性的,只有敦煌本,惠昕本和契嵩本。

    14如郭朋於《壇經導讀》中,分為四系: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宗

    寶本。15而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其實都是契嵩本系統。而印順法師也提出

    11 黃連忠撰:《敦博本六祖壇經校譯》(台北:萬卷樓圖書,2006 年 5 月初版),頁 10。 12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8 年 6 月五版),頁 245。 13 同上註,頁 237。 14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年 4 月),頁 165。 15 郭朋:《壇經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6 年 9 月第二版),頁 35。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4

    四系:敦煌本、古本、惠昕本、至元本。16 古本已不存在,至元本即是一

    般所謂的曹溪原本,仍是契嵩系。所以版本之說,不出敦煌本,惠昕本和

    契嵩本這三系。17 現以洪修平先生所提示的三系版本,略加介紹於下:

    (一)敦煌本系:

    包括敦煌本及敦博本。二者皆為近代從敦煌所發現的《壇經》寫本,為神會

    門下 「壇經傳宗」的修正本。約成立於西元七八 0 年到八 0 0 年間。其內容主

    體,和以後各本皆大致相同。附錄部分,神會門下則補充了一些法統,作為傳宗

    的依約。18依發現時間先後,分述於下:

    1、敦煌本:於一九二八年,日本學者始吹慶輝將赴倫敦拍攝敦煌寫本

    照片為依據,校寫成敦煌本《壇經》,編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內。

    此後鈴木大拙藉助於惠昕本對此作了校勘,成為通行的版本。19其重點有下:

    (1)卷首題作《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六祖惠能大師於韶

    州大梵寺施法寶壇經》一卷,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

    (2)為現存最古的版本,全文約一萬二千多字,經文一卷,未分品目。

    20

    (3)其內容主體,即大梵寺開法記錄,和以後各本皆大致相同。附錄

    部分,神會門下則補充了一些內容,作為傳宗的依約。21

    2、敦博本:敦博本的出現,是敦煌名士任子宜在一九三五年發現並收

    藏的一個《壇經》寫本,後來輾轉被敦煌縣博物館珍藏。敦博本與敦煌本《壇

    經》對比之下,發現其題目、編排形式及內容,幾乎完全一樣。甚至某些錯

    字也一樣,說明二者是抄自同本《壇經》。為了和敦煌本《壇經》區分,所

    16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同註 12,頁 272。 17 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文化,2004 年 4 月初版),頁 44。 18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同註 12,頁 272。 19 許鶴齡:《《六祖壇經》導讀》(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3 年第一版第一刷),頁 11。 20 楊曾文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6 月二刷),頁 208。 21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同註 12,頁 272。

  • 第一章 緒論

    5

    以把它稱為《敦煌新本》或敦博本《壇經》。它在學術上,約有三項價值:

    (1)敦博本《壇經》,字跡工整,比較敦煌本《壇經》,此本抄漏

    字句較少,錯訛亦少。若以敦博本《壇經》為底本,校之以敦煌本和惠昕本,

    便可以校勘出現存最古本《六祖壇經》的善本。22潘重規先生即以敦煌本《壇

    經》和敦博本《壇經》兩本互校為底本,以毛筆校寫成《敦煌壇經新書》23,

    完成此項工程。這也是本文所採用的主要版本。

    (2)敦博本《壇經》的出現,引發對《壇經》流傳範圍和時間的

    重新思考。24

    (3)敦博本《壇經》的發現,打破敦煌本《壇經》是唯一孤本的

    說法。為《壇經》的研究,注入新的素材和研究題材。25

    敦煌本《壇經》為現存最早的《壇經》版本,文字樸實,一般也認為最貼近

    惠能大師的思想,成了學者研究《壇經》思想的重要素材。

    (二)惠昕本系:

    包括:惠昕本、大乘寺本、興聖寺本。26根據胡適先生的考證,得到如下的

    結論:

    1、所謂的「惠昕本」即「日本京都堀川興聖寺本」,因其為北宋初沙門

    惠昕所改訂,故名之。

    2、惠昕本開始分卷,分為兩卷十一門,全文,約一萬四千多字,比敦

    煌本多了二千多字。

    3、惠昕本改編於宋太祖乾德五年(976),刊刻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

    22 見楊曾文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同註 20,頁 225~235 。 23 黃連忠撰:《敦博本六祖壇經校譯》,同註 11,頁 9。 24 楊曾文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同註 20,頁 225~235。 25 黃連忠撰:《敦博本六祖壇經校譯》,同註 11,頁 12。 26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同註 12,頁 273。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6

    (1153)

    此外,經印順法師的考證,得到下列的資料:

    4、惠昕本較之敦煌本,增加了「傳法五分法身香」、「唐朝徵召」以及

    惠能得法後避難等事迹,也變動了傳無相戒的次序。27而惠昕本所列的次序,大

    抵也為其後的版本所採用。

    惠昕記改定此書的時間點,在太歲丁卯,即是宋太祖乾德五年,故此本應距

    敦煌本不遠,所以學者多用來校正敦煌本或其他版本。

    (三)契嵩本系:

    即包括:至元本、德異本、元祐本、宗寶本、曹溪原本(明﹒憨山重刻)、

    明藏本(即曹溪原本)28。宋代吏部侍郎郎簡於《六祖壇經序》云:

    六祖之說,余素敬之。患其為俗所增損,而文字鄙俚繁雜,殆不可考。會

    沙門契嵩作〈壇經贊〉。因謂嵩師曰:若能正之,吾為出財模印,以廣其

    傳。更二載,嵩果得曹溪古本,校之,勒成三卷。粲然皆六祖之言,不復

    謬妄。乃命工鏤版,以集其勝事。至和三年三月十九日序。29

    契嵩勒成三卷的《壇經》版本,現已不存,學者對契嵩本的探討有下列的看法和

    收穫有下:

    1、契嵩本所謂「曹溪古本」,與惠昕序所云文繁的「古本」,針對此「古

    本」:印順法師認為此「古本」大致等於敦煌本和《曹溪大師別傳》的結合。胡

    適則以為文繁的「古本」,即是《曹溪大師別傳》。30郭朋先生以為這個文繁的古

    本,可能是敦煌本。但洪修平先生以為,契嵩本的本身就有二萬餘字,超過了敦

    煌本,因此不可能是指敦煌本。31

    27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同註 12,頁 273。 28 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同註 17,頁 44、45。 29 宋‧郎簡作:〈六祖壇經序〉,收入宋‧契嵩撰:《鐔津文集》卷十一,見《大正藏》,册 52,(史

    傳部),頁 703 下欄。 30 見胡適《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一版),頁 3。 31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史》,同註 14,頁 169。

  • 第一章 緒論

    7

    2、對比惠昕本與契嵩本的品目,契嵩本則多了「參請機緣品」。32

    3、其後出的宗寶本,與契嵩本相近,文字約兩萬一千多字。33

    縱合上述可知,愈晚出的版本,其內容增加愈多。所增加的內容,個人以為

    並非如某些學者所言,皆是作偽、捏造、篡改的,34而多是歷代高僧大德如契嵩、

    德異禪師等,或增加較早的、或遺逸的傳說記載,或稍加詮釋和潤飾。無非希望

    佛法義理及相關資料能完備於一本,以維護經典正法的流傳。何況深入探討其義

    理,內容要旨,並無二致。所以,以上三系的版本,皆有參考的價值。本文乃以

    敦煌本即潘重規先生校定的《敦煌壇經新書》為主,輔以通行的宗寶本《壇經》,

    即大梵寺開法與受無相戒的內容以《敦煌壇經新書》為主;其餘的引用,則以宗

    寶本《壇經》為輔,作為探討六祖所揭示頓教法門的義理與修證。

    二、《壇經》的作者

    一直以來,皆以《壇經》為六祖惠能所說,弟子法海所記錄。然而,一九二

    六年間,胡適先生分別從倫敦博物館、巴黎圖書館、日本學者處,獲得一批敦煌

    殘卷的影本,並以這些史料作研究,發表了三篇論文:<荷澤大師神會傳>35、

    <壇經考之一>36、<壇經考之二-記北宋本的六祖壇經>37,並作出共同結論

    是:《壇經》的作者是惠能的弟子神會所作。38因而引起一場《壇經》作者的大辯

    論。一九七一年,印順法師出版了《中國禪宗史》,及撰寫〈神會與壇經-評胡

    適禪宗史的一個重要問題〉39,對胡適先生的說法,予以詳盡的反駁,而結束這

    32 許鶴齡:《《六祖壇經》導讀》,同註 19,頁 13。 33 許鶴齡:《《六祖壇經》導讀》,同註 19,頁 16。 34 胡適說:「禪宗佛教裡百分之九十,甚或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一團胡說、偽造、詐騙、矯飾和

    裝腔作勢」,參江燦騰〈胡適禪學研究公案〉(《當代》101、102,1993・9~1993・10) 35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收入《《六祖壇經》研究(一)》(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 年 4 月第一版),頁 25~63。 36胡適:<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北

    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一版),頁 1~9。 37胡適:<壇經考之二-記北宋本的《六祖壇經》>,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一版),頁 10~24。 38 楊惠南:《惠能》(台北:東大圖書,1993 年),頁 57。 39 印順法師〈神會與《壇經》-評《胡適禪宗史》的一個重要問題〉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

    經》研究(一)》(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一版),頁 96~124。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8

    場論辯。下列略述其辯論要點:

    (一) 胡適先生的看法:

    1、就歷史考據的立場:

    胡適提出三點 「明顯的證據」,來證明《壇經》的作者視神會和尚。三點 「明

    顯的證據」是:

    (1)韋處厚作 〈興福寺大義禪師碑〉,中云神會之門人「竟成壇經

    傳宗」,此乃《壇經》是神會門下的習徒所作「更無可疑的證據」。40

    (2)敦煌本《壇經》中有預記惠能滅後二十年,「有人出來不惜身命,

    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可為《壇經》是神會或神會一派所作的鐵證,而神會

    於惠能死後二十一年,在滑台定宗旨,這是「最明顯的證據」。41

    (3)敦煌本《壇經》中有讚 「神會小僧,卻得善等,毀譽不動」,文

    中只稱神會,未讚懷讓、行思等人,這是「很明顯的證據」。42

    2、就考據學內證:

    胡適云:「我相信《壇經》主要部分是神會所作,我的根據完全是考據學內

    證,《壇經》中有許多部分和新發現的《神會語錄》完全相同,這是最重要的證

    據。」43

    胡適先生這些理由根據,有以偏概全之失,錢穆、印順法師等學者皆予以辯

    駁,而以印順法師最為詳盡。

    (二)印順法師的反駁:

    40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同註 35,頁 57 41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同註 35,頁 56。

    42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同註 35,頁 56。

    43 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一)》,同註 35,頁 57。

  • 第一章 緒論

    9

    1、關於歷史考據的辯駁:

    (1) 「竟成壇經傳宗」,胡適誤解《壇經》傳宗之文義,「習徒迷真,

    橘枳變體,竟成壇經傳宗,優劣詳矣!」應解釋為:神會之習徒迷真向俗,如橘

    逾淮而為枳,竟演變成以壇經為傳宗之依約,失卻傳法-默傳心印之實質,而感

    概神會門下之迷宗失旨。44

    (2) 對於敦煌本《壇經》中,明顯的暗示神會是唯一的傳人,而斷言

    《壇經》是神會獲神會一派所作,問題在敦煌本《壇經》是現存的最古本,而不

    是《壇經》的最古本。印順法師舉慧忠禪師時,已見被添柔南方宗旨的壇經,得

    知敦煌本之前更有古本的存在,45敦煌本《壇經》中的預記,明顯的是神會門下

    的擅改。

    (3)敦煌本《壇經》中只有稱讚神會,同樣的,敦煌本《壇經》不是

    《壇經》的最古本,只能證明神會或門下在敦煌本《壇經》中,保留有利自己的

    說法的,而刪去同門相關的事跡,卻不能說即是他的創作。46

    2、關於胡適的內證的最重要證據:印順法師指出,惠能即是神會的老

    師,在《神會語錄》中的語句,部分與《壇經》相同,怎可倒過來說《壇經》是

    神會或神會門下所作?其次,印順法師認為敦煌本《壇經》和神會的思想,並不

    相同。敦煌本《壇經》反對不思和斷除念頭,則能念念不住,不染萬物而常自在。

    而神會強調 「不作意」,不起心念。可知二者是不同,不能說二書是同一個作者。

    47

    由於胡適先生對佛學義理沒有深入其中的理解,僅能就外在的事項去分析,

    且對壇經的形成也缺乏全盤的了解,僅就片斷的資料,就加以評斷,結論的疏失

    44見印順法師:《禪宗思想史》,同註 12,頁 247。 45見印順法師:〈神會與壇經-評胡適禪宗史的一個重要問題〉收入釋如禪編:《《六祖壇經》研

    究(一)》,同註 39,頁 103。 46參見印順法師:〈神會與壇經-評胡適禪宗史的一個重要問題〉收入釋如禪《《六祖壇經》研究

    (一)》,同註 35,頁 102、103。及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山文化,2004年 4 月),頁 42。

    47見印順法師:〈神會與壇經-評胡適禪宗史的一個重要問題〉收入釋如禪《《六祖壇經》研究

    (一)》,同註 35,頁 104、110。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10

    也是必然的。對此,學者張國一先生有一個相當公允的評論:「括而言之,胡適

    對敦煌本《壇經》作者的懷疑,……可惜從「懷疑是神會」 到 「就是是神會」,

    這樣的結論下得太魯莽了,以致造成了 「有不少以偏概全,主觀武斷」的結果 」

    48胡適對《壇經》作者的懷疑,提出了理由根據,不失獨特的見解,卻不能避免

    心中成見,而輕率所下的結論,自然無法經得起眾人的考驗 。

    總之,胡適先生的反證不能成立,對於《壇經》作者和版本,仍採傳統的

    說法:《壇經》是六祖惠能開示法要,並由門下弟子法海集錄其言行而成的。日

    後又多次潤飾修改,或增益相關資料,而故有不同版本的產生。49

    48見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同註 37,頁 43。 49許鶴齡:《《六祖壇經》導讀》,同註 19,頁 29。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11

    第二章《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任何一種思想、學說、以及法門的形成,必須在時間、空間、氣候等種種條

    件、因素的具足和成熟,才能開花結果的。《壇經》頓悟法門的興起,同樣的,

    必然有其之前的積聚與醞釀,才能在中土開花結果。論其背景淵源,乃溯自東漢

    以來,佛經佛法大量的傳譯,帶入小乘的禪觀修法、以及大乘般若思想的知見1,

    大小二乘的流傳修習,使修證工夫的實踐,和般若知見的提撕,二者的融合,奠

    定了佛法修持證道的基礎。再加上梁天監年間,達摩大師到來2,直示「直指人

    心,見性成佛」的向上一著3,終將大小二乘佛法的精要,工夫與見地,融著成

    ──頓悟法門的果實。本章擬先從佛經的傳譯輸入,了解禪觀的建立、義理的發

    達情形;接著陳述達摩未到之前中土的大乘禪風,以揭開六祖《壇經》頓悟法門

    形成的序幕。

    第一節 譯經及義學的發展

    從東漢以來,不斷的有高僧大德從事譯經的事業,不僅帶來禪定習觀的法

    門,也傳譯了大小二乘的思想,從而慢慢奠定了修行的工夫,因修習而證果位的

    高僧大德,載於《高僧傳》4者,多有其人。同時更引發了義學的發展,形成大

    乘般若最上乘義理的探討。本節對佛經的譯著,乃從漸修禪定的禪經譯著 (漸修

    工夫的建立)、大乘般若諸經的翻譯流傳(義理知見的闡述),以及所帶來義學、

    教派的發展。從簡介加以分析,以闡明一切有為漸修工夫,皆以契入無為性空為

    究竟。而禪定漸修工夫實為入道的基礎,義理知見與禪定工夫,二者的融攝,行

    解相應,是提升、契入真理的究竟理地,所必須具有的先決條件。

    1 南懷瑾:《禪話》(台北:老古文化,1988 年 10 月十版),頁 97、98 2 據宋本《景德傳燈錄》之西來年表,達摩祖師到達中國,時正當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亦即 後魏孝明帝正光元年 (520) 3 同註 1,頁 104。 4 此間所云,修習小乘禪觀而證一至四果的高僧,乃以梁朝釋慧皎及唐朝釋道宣等所撰的《高 僧傳》為主。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12

    一、漸修系統的禪經譯著

    禪經的翻譯,可以說是對佛法修證,提供了明確有效的方法,禪法是修行證

    果必具的基礎。由此獲得四禪八定,即能解脫世間的纏縛,甚而發起神通的特異

    功能。進而配合般若知見,即能證到菩提至道。

    (一) 安世高對禪經的翻譯:

    安世高(約二世紀)是安息國的太子,讓國與叔,出家修行。於漢桓帝建和

    二年(148)來到洛陽,至靈帝建寧中(186-171)二十餘年,譯出經論三十餘

    部。現存的《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二卷、《陰持入經》二卷、《禪行法想經》一卷、

    《道地經》一卷。5其中以《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對修習禪觀特別重要。經中提

    出 「六事」,即 「數息、相隨、止、觀、還、淨」,認為必須同時具有此六事,

    方為守意。並說 「安般守意,名為御意至得無為也。」6康僧會、道安等均為此

    經作了注解和疏釋。 這是以有為法修持,以達無為理境之漸修工夫系統的建立。

    (二) 康僧會的譯注禪經:

    沙門康僧會(約三世紀),其先為康居國人,世居天竺。於東吳赤烏十年(247)

    來建業,於建初寺譯出《六度集經》、《雜譬喻經》等。又註釋《安般守意》、《法

    鏡》、《道樹》三經。7而《安般守意》的注解,為當時習禪的人奉為龜鑒。

    8康僧

    會對安世高所傳的禪法,加以發展,表現在 「觀」的內容上,亦即特別強調「明

    心」。他在《法鏡經序》中云:「心者,眾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異名,禍福分

    流。」9又在《安般守意經序》中說:「淫邪污心,由鏡處泥穢垢污焉。……若得

    良師剗刮瑩磨,薄塵微曀,當使無余,毛髮面理,無微不察,垢退明存,使之然

    5 釋正果:《禪宗大意》(台北,千華圖書,1989 年 4 月初版),頁 4。 6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一,《大正藏》),冊 15,(經集部),頁 163,下欄。 7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卷一,見《大正藏》,(史傳部),頁 326,上欄。 8 釋正果 《禪宗大意》,,同註 5,頁 4。 9 後漢‧安玄譯:《法鏡經》卷一,見《大正藏》,冊 12,(經集部),頁 15,上欄。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13

    矣。」10、於《六度集經》中云:「心淨觀明,得一切智。」

    11在這裡,「淨心」理

    念的披露,將小乘禪法通向了「修心」的法門,故康僧會的 「明心之說」,亦可

    謂開了後代禪學「修心論」的先河。12

    二、大乘般若經的翻譯

    般若經的翻譯,以般若證入自性第一義空,揭示佛法最了義的知見,已非小

    乘住於涅槃空寂、自求出離的偏空境界。而直接從般若悟入性空,即為《壇經》

    頓悟的原由。

    (一)支婁迦讖對大乘禪教傳譯:

    安世高來華的同時,月支國沙門支婁迦讖(約二世紀)於靈帝光和、中平間,

    譯出了《般若道行品經》、《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兜沙經》等,開始

    敷演大乘教義。13《般舟三昧經》提倡一心念阿彌陀佛,並通過念佛而證悟大乘

    般若空義。經中所云:「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

    見心,心有想為痴心,無想是涅槃。」、「心者不自見、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

    無心是涅槃。」14這些觀點與後來《壇經》「自心是佛」、「無念為宗」15的思想是

    默相契合的。16

    (二) 竺法護對般若方等經的翻譯:

    譯師竺法護(約三世紀),其先為月支國人,世居敦煌。西晉泰始二年,大

    賚梵本,自敦煌到長安,自泰始中,至永嘉二年(308),譯出《光讚般若經》、《維 10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一,見《大正藏》(同註 4),冊 15,(經集部), 頁163,上、中欄。 11 東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卷七,見《大正藏》(同註 4),冊 30,(本緣部),頁 39,中 欄。 12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1992 年 11 月初版),頁 23。 13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卷一,見《大正藏》(同註四) ,冊 50,(史傳部),頁 324,中 欄。 14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卷一,見《大正藏》(同註 4),冊 13,(大集部),頁 899,中、下欄。 15潘重規校定:《敦煌壇經新書及附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 年 6 月),頁 151。 16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19。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14

    摩經》、《正法華經》、《無量壽經》、《十地經》、《大哀經》、《般泥洹經》等。大乘

    般若方等諸經能流傳中華,竺法護可以說是開路先鋒。17而其般若性空的思想,

    於禪宗頓悟心法的興起頗具影響。18

    三、禪法與般若的兼譯與融合

    (一) 支謙的禪經與大乘經教並譯:

    支謙(約二世紀),月支國人,出生於中國。自東吳黃武元年(222)至建興

    二年(253),譯出《大明度經》、《淨行品經》、《首楞嚴經》、《禪秘要經》、《修行

    方便經》、《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等經。19《禪秘要經》、《修行方便經》都

    重在說明禪觀修行工夫之法;《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等經,則闡發大乘教

    義。20《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乃依據般若,採中道正觀的方法,通過有無

    雙遣的不二法門,而消除世間與出世間的界限,強調塵世與佛國不二,生死與涅

    槃不二,而會歸於一心。如經中云:「若人意清淨者,便自見諸佛佛國清淨。」21

    這種不落兩邊、心無執著、淨心解脫的思想,與惠能大師所云: 「佛法是不二

    之法」22的見地和修持並無二致的。

    23

    (二)道安對禪學的著述與般若的闡發:

    道安本姓衛氏,常山扶柳人。對佛教貢獻甚大,總集了自漢魏至晉譯經目

    錄,主張僧尼應以釋為姓、制訂僧尼儀軌、注釋經論,撰注《般若道行》、《密迹》、

    17唐‧釋道昇:《開元釋教錄》卷二,見《大正藏》(同註四),冊 55,(目錄部),頁 495~497,

    中~上欄。 18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24。 19唐‧釋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卷二:見《大正藏》(同註 4),冊 55,(目錄部), 頁 489, 中、

    下欄。 20釋正果:《禪宗大意》,同註 5,頁 2。 21東吳‧支謙譯:《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卷一,見《大正藏》,冊 14,(經集部),頁 520,

    下欄。 22 元‧釋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大正藏》,冊 48,(諸宗部),頁 349,下欄。 23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26 。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15

    《安般》諸經注解。道安以性空為宗,倡本無說,每歲常講《放光般若》,對般

    若思想的弘揚,於當代有相當的影響。24而他在《安般注序》、《合放光光讚隨略

    解序》中,提出了:「有無均淨」,「於戒則無戒無犯,在定則無定無亂,處智則

    無智無愚」、「戒定慧泯然盡息」 25等觀點,並認為,當心契入「本無」之境、異

    想皆息時,此心即是「本然之心」。道安以般若解釋禪觀,並以心的本然狀態契

    合真如實相,這與《壇經》所標舉「佛法是不二之法」26、「無念為宗、無住為本、

    無相為體」27的般若思想乃遙相呼應。

    (三)鳩摩羅什對禪法及般若經的翻譯:

    鳩摩羅什(華言童壽),龜茲人,七歲隨母出家。後秦弘始三年(401),秦

    王姚興遣使迎羅什入關,請駐逍遙園西明閣從事譯經。除了禪經的翻譯,如《坐

    禪三昧經》、《禪法要解》、《禪密要經》等;羅什且又譯出大乘方等諸經:《大品

    般若經》、《小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等。28不僅在所譯經論的內容上,第一次有系統地介紹般若經的大乘性空緣起之

    學,而且在翻譯文體上也一變過去樸拙古風,運用了達意的譯法。使中土人士易

    於接受理解,對大乘空宗的的弘傳奠下了深厚的影響。29 他以般若三論之學,非

    有非無的「畢竟空」義,來破斥一切執著。認為修行念佛三昧只是為了「攝心一

    處」, 「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30,從而心厭三界,不生貪著,不能

    把定中所見之佛,執為有決定相,一切相都是 「憶想分別,當是虛妄」31,對定

    中所見之佛,不能心生貪著,亦不能視為虛無。只有從 「性空緣起」、「緣起性

    24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卷五,見《大正藏》,冊 50,(史傳部),頁 351~354,下~上欄。 25 釋道安作:〈和放光光讚略解序第四〉收入梁‧僧佑撰《出三藏記集》卷七,見《大正藏》, 冊

    55,(目錄部),頁 48,上欄。 26 元‧釋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見《大正藏》,冊 48,(諸宗部),頁 349,下欄。 27 潘重規校定:《敦煌壇經新書及附冊》,同註 15,頁 151。 28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同註 24,卷二,頁 330~332,上、中、下欄。 29 游俠:(鳩摩羅什),《中國佛教總論(二)人物與儀軌》(台北:木鐸出版),頁 45。 30 東晉‧慧遠問 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二,見《大正藏》,册 50,(諸宗部),頁 135,

    上欄。 31 東晉‧慧遠問 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二,見《大正藏》,同上註,頁 134,下欄。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16

    空」去理解,才符合般若實相義。32 這種觀點,與無住、無相,是不同角度的說

    法。

    (四)佛馱跋陀羅的般若與禪觀合一:

    佛馱跋陀羅,譯覺賢、佛賢本姓釋氏,迦毘維羅衛人。少受業於大禪師佛大

    先,先曾曰:可振維僧徒,宣授禪法者,佛馱跋陀羅其人也。與鳩摩羅什同時,

    秦王姚興在關中大興佛法,請大乘禪師佛馱跋陀羅到長安瓦官寺,與羅什共論法

    相,振發玄微,多所益悟。而羅什每有疑義,必共諮決。後南詣廬岳,應慧遠之

    請,而譯出了《達摩多羅禪經》,敘述了佛滅度後,禪法自大迦葉以下,歷代祖

    師的次第傳授,而受到習禪之士的極大歡迎。後因宋武帝的太尉所請,安止道場

    寺。譯有佛經: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觀佛三昧海》六卷、《泥洹》、《修行方便

    論》等,凡一十五部,一百十有七卷,並究其幽旨,妙盡文意。 33 佛馱跋陀羅

    所傳的禪經,雖以小乘五種觀法為主,但經中已融入大乘思想,例如, 「其為

    觀也,明起不以生,滅不以盡,雖往覆無際,而未始出於如,故曰:色不離如,

    如不離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34這顯然是大乘色空一如,不生不滅的思想。

    35

    慧遠於《禪經總序》稱其:「搜集經要,勸發大乘」36。因佛馱跋陀羅的譯經,已

    將漸修工夫帶向真如體性的修證之途。

    總之,禪觀的修習,是一切大小乘修行的共同基礎。它是降伏妄想執著的工

    夫,是返本還源的基石。大乘乃在這禪定的基礎上,擴大心量,提升見地,而達

    到最終一乘的修證,這也是佛法教義的最終目標。

    32 參看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41。 33 梁‧釋慧皎:《高僧傳》,同註 13,卷 2,頁 334,中欄~頁 335,下欄。 34 東晉‧釋慧遠: <達摩多羅禪經序>收入《達摩多羅禪經》卷一,見《大正藏》(同註四) ,

    冊 15,(經集部),頁 301,中欄。 35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29。 36 東晉‧慧遠問 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二,同註 30,頁 134,下欄。。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17

    四、義學的發達

    佛經的輸入,與中土文化的交流、融合,其間有儒家、道家和魏晉的玄學,

    歷經衝擊、排斥、調和、接納,再經高僧學者的精思研討,闡發經義,形成義理

    的發達,大開義理知解之門。而其中佼佼者,當有僧肇的四論,闡發般若空性的

    內涵精義,以及道生的「頓悟成佛說」,提出理悟的極則。

    (一)僧肇對般若義理的闡發:

    僧肇,京兆人(今陝西長安市)。家貧,以傭書為業,遂因繕寫,乃得歷觀

    經史,備盡墳典。志好玄微。鳩摩羅什入姑臧,僧肇自遠歸之。並隨羅什入逍遙

    園,協助詳定經論。弘始六年(404)《大品般若經》譯出後,他著《般若無知論》

    凡二千餘言,羅什大為讚賞,且云「吾解不謝子,詞當相挹。」37後來又著《不

    真空論》、《物不遷論》、《涅槃無名論》。四論合一,稱為《肇論》。他以《維摩》、

    《般若》、三論為宗,以緣生無性(實相)立處皆真為中心思想,來談體用動靜

    有無等問題。38其義理思想可從四論中窺其大要:

    1、《般若無知論》-般若無知,無不知

    在《般若無知論》中,依《道行般若經》所闡說:般若無所知、無所見。39而

    說有所知就有所不知,因為聖心無知,所以無所不知,不知之知才叫做一切知,

    所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 「虛不失照,照不失虛」40、「用即寂,寂即用」,41這

    也是說明:不以意識分別為用的無知,才能顯現般若空慧的無所不知。而「無知」

    37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卷六,見《大正藏》,册 50,(史傳部),頁 365,上欄。 38 黃懺華:<鳩摩羅什>收入《中國佛教總論(二)人物與儀軌》(台北:木鐸出版,1987 出版)

    頁 59、61 39 後漢‧月支沙門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卷四,見《大正藏》,册 50,(般若部),頁 443

    下欄、449 中欄。 40 姚秦‧僧肇作:《肇論》卷一,見《大正藏》,册 45,(諸宗部),頁 153,下欄。 41 黃懺華:<鳩摩羅什>收入《中國佛教總論(二)人物與儀軌》,同註 38,頁 60、61。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18

    為般若之用體,「無所不知」為般若之用,此即為般若「體用一如」的涵義。42

    2、《不真空論》-諸法不生不滅,非有非無

    在《不真空論》中,標舉「至虛無生」,以諸法不生不滅,畢竟空寂,為一

    切萬物的宗本實相。若從 「有」、「無」的角度來說,即是「非有,非真有;非

    無,非真無耳。」43一切諸法虛假不實,依因緣生,即是不真,不真故云非有;

    但萬事萬象皆已呈現,也不能說是無,故云非無。即有即無,非有非無,所以稱

    為「不真空」。44因為有和無,都不是真實,只是言教上的方便說法,說真諦只是

    在彰顯一切法非有,即是破有執,說俗諦則在彰顯一切法非無,即是破空執,從

    而彰顯萬物之實相是:非有非無,不生不滅的。45

    3、《物不遷論》-動靜一如,不落二邊46

    在《物不遷論》中,僧肇引用《道行般若經》所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

    亦無所至。」47的觀點,而認為萬物的本質是不來不去、非常非無常、動靜不二

    的。並從「動」、「靜」的角度,來討論「常」、「無常」和「去」、「住」等課題,

    而所謂「動」,即是「無常」,即是「去」;所謂「靜」,即是「常」、即是「住」。

    世人惑於外象而生執取,見生死交謝,寒來暑往,就認為物有流動,不知 「即

    動以求靜」,雖動不離靜,實是即動即靜;而小乘聲聞執著諸法無常,這是不知

    佛說 「無常」,是在破斥執 「常」者而論。同時亦破斥了,諸法有來去之說,

    從而彰顯 「動靜一如」、「去住不二」,不落二邊的中道思想。48

    4、《涅槃無名論》-涅槃無相、無所得

    42 黃錦鋐 楊如雪 蔡纓勳校注:《新編肇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0 年 11 月初版一刷),

    頁 24。 43 姚秦‧僧肇作:《肇論》卷一,見《大正藏》,册 45,(諸宗部),頁 152,上欄。 44 黃懺華:<鳩摩羅什>收入《中國佛教總論(二)人物與儀軌》,同註 38,頁 60。 45 黃錦鋐 楊如雪 蔡纓勳校注:《新編肇論》,同註 42。 46 黃錦鋐 楊如雪 蔡纓勳校注:《新編肇論》,同註 42,頁 10。 47 經的原文為:「空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佛亦如是。」見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

    經》卷九,見《大正藏》,册 08,(般若部),頁 473,下欄。 48 黃錦鋐 楊如雪 蔡纓勳校注:《新編肇論》,同註 42,頁 9、10。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19

    在《涅槃無名論》中,乃僧肇博采眾經,託證成喻,而成九折十演的論作。

    其於開宗第一即云:「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

    不可以有心知。」49論中極言涅槃無名、無形、無相、無法用言語表達,乃心行

    處滅,無名無說。僧肇又以涅槃為真極之道,為解脫的究竟,涅槃理境,非有非

    無,亦有亦無,不可詰之以言教,更不可求之於形相,必也心無其心,形無其形,

    內外雙遣,主客互泯,始能達乎其境。再進一步,不滯於境:不住涅槃、不厭生

    死,了知生死與涅槃等齊,於濟度眾生,而能無住無為。50

    綜而言之,僧肇在《般若無知論》中,破執有知、有相,而言般若無知,無

    不知;在《不真空論》中,破斥「六家七宗」的偏而不即,而揭示般若空義,非

    有非無; 在《物不遷論》中破斥小乘執著諸法無常,而立動靜一如之理;在《涅

    槃無名論》中破除有名有見,而說涅槃無相無所得。從而闡發般若空義一貫無所

    得的涵義。51

    總之,僧肇融合了佛學與魏晉玄學,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中國 佛學化

    哲學體系。52而此亦成為中國大乘思想的精神內涵。其般若空性的闡揚,對後來

    直接悟入空性的頓悟法門,無形中乃提供了知見理論上的根據。

    (二)道生 融合般若真空與佛性論的「頓悟成佛說」:

    道生,本姓魏,鉅鹿(河北省鉅鹿縣)人,寓居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

    依竺法太出家,隨師姓竺。晉安帝隆安中(397--409),幽棲於廬山七年,以慧

    解為入道之本,故廣泛鑽研群經。後與慧睿、慧嚴同遊長安,從鳩摩羅什受業。

    對於龍樹和僧伽提婆的要旨,深達奧義。因而體會到語言文字只是詮表真理的工

    具,不可執著粘滯。故云:「夫象以盡義,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

    49 姚秦‧僧肇作:《肇論》卷一,見《大正藏》,册 45,(諸宗部),頁 157,下欄。 50 劉貴傑:《僧肇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年 8 月初版),頁 108 51 黃錦鋐 楊如雪 蔡纓勳校注:《新編肇論》,同註 42,頁 28、29。 52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1 年 10 月初版),頁 14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20

    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

    53於是研思空有因果之旨,提出「善不受報」、「頓悟成佛」諸說。他以《法華經

    疏》卷上「萬法雖異,一如是同」54的論據,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為煩惱所

    覆,受生三界。 進而說一闡提也是眾生,當然也有佛性。所以他寫下了《佛性

    當有論》。道生又把般若實相無相與涅槃佛性結合起來,以為佛性雖是萬法與眾

    生的本性、本體,卻具有超乎言象、非有非無的特性。且進一步,把成佛從在的

    外在形式修持轉為對內在自心自性的證悟。55 因而提出「頓悟成佛說」。依道生

    之說,真理湛然常照,本不可分,只因凡夫由迷惑而起乖異。然而真理既不可分,

    故就悟入真理的極慧,自然也不允許有階級。以不二的極慧,照不分的真理,豁

    然貫通,渙然冰釋,這叫做頓悟。道生的「頓悟成佛說」仍是承襲傳統由漸階而

    頓悟的觀點,如其 《法華經疏》卷下云:「何以漸漸便邪,所以爾者,欲表理不

    可頓階,必要研粗以至精,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損矣。」56 、「明此悟分,必須

    積學以至無學也」57。故印順法師認為,道生的頓悟與禪宗的頓悟,是不同的兩

    種類型。道生的頓悟,是積學無限的 「漸修頓悟」;而禪宗的頓悟,當下一念返

    照,直悟本來的 「直下頓悟」。58

    總之,竺道生將般若實相義與涅槃佛性說融合會通,使空有契合、自證自悟

    的觀點;與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故悟必頓悟,不分階次的「頓悟成佛」觀

    點,這些對後來禪宗的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法門,開啟了圓解知見的先河。59

    第二節 中土大乘禪風的初成

    由於佛經教理的翻譯,許多超凡俊逸之士,吸收佛學的精義,融會中國固有

    53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同註 13,卷七,頁 366,下欄。 54 劉宋‧竺道生撰:《法華經疏》卷一,見《卍續藏經》,册 150,(大小乘釋經部),頁 804。 55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48、49。 56 劉宋‧竺道生撰:《法華經疏》卷二,見《卍續藏經》,冊 150,(大小乘釋論部),頁 824,上

    欄。 57 同上註 56,頁 826,上欄。 58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年出版),頁 266。 59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52,頁 49、50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21

    文化的精華,漸漸形成中國大乘佛學的新氣象。因此,達摩大師從印度東來之前

    曾說:「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60這也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道理。而在齊

    梁之際,當達摩大師東來之先,中國本土大乘禪風的代表人物,有保誌和尚以及

    傅大士。他們的言行,以及流傳下來的詩、頌等作品,對於隋、唐以後新興禪宗、

    天台宗、華嚴宗等,都有莫大的影響。61

    一、保誌和尚

    (一) 生平-神迹化世

    保誌和尚,他的出生與身世,根據《高僧傳》所載:有一位東陽的朱氏婦人,

    在上巳日,聽見樹上鳥巢中,傳來嬰兒啼聲,便抱下來,加以撫養。七歲時,便

    跟著沙門僧儉出家,專修禪觀。在南朝宋太始初年,人們往往看見他往來於皖山

    劍水之間,長髮跣行街頭,手持著錫杖,杖頭掛剪刀及鏡子,或掛一兩匹布。經

    常數日不食,也無飢容。而和他人所說的話,或者所作的詩句,就像讖記,以後

    皆有效驗。一時京城的土大夫及庶民,對他都相當禮敬。62梁武帝對他也相當敬

    重,親自求教,而他的酬答,往往出於意表,直示本然活潑天機。類似禪家的機

    鋒轉語。

    (二) 機鋒應對

    齊、梁之際,中國本土的學者,極少有人能融會佛學的大乘義理與禪定的修

    證功夫,而解行合一的。63但誌公卻揆其精要,而能不假名相、修持形式,直接

    契入心性,其與梁武帝之間的對答,即呈現機鋒的問答方式。

    據《五燈會元》所載:

    60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十三,見《大正藏》,册 51,(史傳部),頁 219,下欄。 61 南懷瑾:《禪話》,同註 1,頁 45 。 62參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二,見《卍續藏經》,冊 138,(史傳部),頁 78,上欄。 63南懷瑾:《禪話》,同註 1,頁 48。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22

    天鑒二年,梁武帝詔問,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 答曰:「十二。」帝問其旨如何? 答曰:「在書字時節刻漏中。」帝益不曉。64

    保誌和尚對梁武帝所提出的問題,不以義理的開示教導,而是斷一切意識、理解、

    思維的機鋒應對,這唯在個人當下的返觀自得。惜武帝未能契機返照,然此已啟

    日後機鋒轉語的機先。

    (三)思想特色

    誌公和尚的行迹,不拘禮俗,不落名相,有著中國老莊逍遙縱橫的風範。而

    其對大乘般若義理的闡發,則有「大乘讚」十首、「十二時頌」與 「十四科頌」

    等流傳後世。歸納其思想特色有下:

    1、「不二法門」的揭示:

    就誌公和尚的 「十四科頌」的內容,可列舉出十四個不二的題綱,例舉如

    下:

    (1)菩提煩惱不二:「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寂,

    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尋討。」65

    (2)持犯不二:「丈夫運用無礙,不為戒律所制,持犯本自無生,愚

    人被他禁繫,智者造作皆空,聲聞觸途為滯。」66

    (3)佛與眾生不二:「眾生與佛無殊,大智不異於愚,何須向外求寶,

    身田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聖同途,迷悟本無差別,涅槃生死一如。」

    67

    (4)事理不二:「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無十纏,一切無非佛事,何

    64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同註 13,卷十,,頁 394,下欄。 65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0,下欄。 66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0,下欄。 67 同上註。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23

    須攝念坐禪。妄想本來空寂。不用斷除攀緣。智者無心可得。自然無爭無喧。」

    68

    (5)善惡不二:「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法身自在無方,觸

    目無非正覺,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涅槃生死平等,四海阿誰厚薄。」

    69

    (6)生死不二:「世間諸法如幻,生死猶若雷電,法身自在圓通,出

    入山河無間,顛倒妄想本空,般若無迷無亂,三毒本自解脫,何須攝念禪觀。只

    為愚人不了。從他戒律決斷。不識寂滅真如。何時得登彼岸。」70

    此外,尚有「靜亂不二」、「色空不二」、「斷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縛不」

    「真俗不二」、「境照不二」、「迷悟不二」等。頌語句句皆真實理地的流露,提示

    行人,自當下的心念,泯除見地、工夫二邊執見,返歸本然的面目。

    2、「即心即佛」的肯定:

    在〈大乘讚〉、〈十四科頌〉中,處處流露「即心即佛」的觀點,如「不解即

    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71、「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何須向外求寶,

    身田自有明珠」、「佛性天真自然,亦無因緣修造」、「佛與眾生不二,眾生自作分

    張」72、「煩惱即是菩提,何用別求禪觀」、「無明本是釋迦身,坐臥不知原是道」、

    「地獄天堂一相,涅槃生死空名;亦無貪瞋可斷,亦無佛道可成」73。這些觀點,

    要人自我肯定,當下一念,不起分別,不求真,不斷妄,是心即佛,更不須騎驢

    覓驢,心外求法了!此即「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臾」。74

    3、無著無為的修養工夫:

    誌公和尚揭示:無著無為的工夫,是體悟大道的關鍵。如:「頭陀阿練苦行,

    68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0,下欄。 69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1,上欄。 70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1,上欄。 71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49,中欄。 72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1,上欄。 73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6,卷二九,頁 451,上欄。 74 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頁 451,中欄。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24

    希望後身功德,希望即是隔聖,大道何由可得。」75、「未悟圓通大理,要須解行

    相扶,不得執他知解,迴光返本全無。」76除了求真,求福的見解不可著,修持

    亦不可執著表面形式上的工夫,如「律師持律自縛,自縛亦能縛他;外作威儀恬

    靜,內心恰似洪波」77、「口內誦經千卷,體上問經不識」78。奉持戒律,或諷誦

    經典,而不去了解它的真義,並且心中如法奉行,便形成一種束縛和形式。誌公

    和尚以為:若未能體悟空性無為,而持律、誦經、坐禪者,往往執於法門,而為

    法所縛,若能體解自性無為,則一切無非佛事,「舉足皆是道場」79了。

    總之,誌公和尚身處亂世,雖以神異之跡,和光同塵,行使教化,然其對大

    乘佛教的心地法門,則有「大乘讚」十首、「十二時頌」與 「十四科頌」等流傳

    後世。尤其 「十四科頌」中,所提出十四項 「不二法門」的觀點,以及 「即

    心即佛」的肯定,及「不著形式,自心念上去縛」的工夫等,對於當時的佛學思

    想,與佛法修證的精義,是非常大膽而富有創見的。也影響隨、唐以後的佛學和

    學術思想。80已顯示出佛法要旨,不在文字、言教、形式修持中,更透露出 :一

    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的禪家作風 。81

    二、傅大士

    (一)生平-居士化世

    1、平實的身世

    傅大士,本名翕,字玄風。浙江東陽郡義烏縣雙林鄉人,生於齊建武四年

    (497)。梁天監十ㄧ年,年十六歲,娶劉氏,名曰玅光,有子二人,曰:普建、

    75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同註 60,卷二九,卷二九,頁 450,上欄。 76 同上註,卷二九,頁 499,下欄。 77 同上註,卷二九,頁 451,中欄。 78 同上註,卷二九,頁 450,上欄。 79 同上註,卷二九,頁 451,上欄。 80 南懷瑾:《禪話》,同註 1,頁 47。 81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同註 12,頁 59 。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25

    普成。他和鄉里人同在稽亭浦捕魚,每捕到魚,卻將魚籠沉入水中,而禱祝曰:

    「去者適,止者留」, 大家都笑他是 「愚人」。82總之,他過著平平實實的生活。

    2、臨水頓悟

    據 《善慧大士語錄》所載:大士在二十四歲那年,遇到一位印度來的高僧

    嵩頭陀,教他臨水觀影,因此頓悟前緣,從此展開的他修行濟世的生涯。他和妻

    子在松山雙檮樹下結菴,自己種植蔬果,或為人傭作,晝作夜歸,苦行七年,于

    晏坐中,種種的異徵,得首楞嚴定。於是講演佛法,廣度鄉里。經常捨施田地產

    業,開建供養布施的法會。83

    傅大士因受嵩頭陀之教,臨水照影而頓悟前緣,這與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同是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頓悟宗風。84而其日後修練苦行,得首楞嚴定。於是

    展開積極弘揚佛法,及博施濟眾的利生事業。此又與維摩大士的居士弘法事業,

    遙承相應。

    (二)教化的觀點

    1、上、中、下三善的教化:

    傅大士認為行化一方,法不廣被,乃上書梁武帝,條陳上中下善,冀武帝能

    接受 ,其書曰:

    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白國主救世菩薩:『大士今欲條上、中、下善, 希能受持。其上善,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無相為因,涅槃為果。其中

    善,以治身為本,治國為宗,天上人間,果報安樂。其下善,以養護眾生,

    勝殘去殺,普令百姓,俱稟六齋。』今大士立誓,紹弘正教,普度眾生,

    故遣弟子暀告白。85

    傅大士所謂的上善 :虛懷為本、不着為宗、無相為因、涅槃為果,這種行持與

    見地,卻是與《壇經》的頓悟心法一般無二,皆是最上的見解與境界。在當時,

    傅大士已是體現無遺了。可見性性相通,於此已遙為相呼應了。 82 唐‧樓穎錄:《善慧大士語錄》卷四,見《卍續藏經》,冊 120,(諸宗述著部),頁 52,上欄。 83 同註 82,卷四,頁 52,下欄。 84 南懷瑾:《禪話》,同註 1,頁 53。 85 唐‧樓穎錄:《善慧大士語錄》,同註 82,卷一,頁 4,上欄。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26

    2、機鋒論辯

    傅暀奉書至都,於是梁武帝詔請赴闕,因此,大士與武帝展開了直示本心,

    不落跡象的機鋒問答。

    帝問大士:「師事從誰?」 答曰:「從無所從,師無所師,事無所事。」

    86

    大士以無我、無人、無能所的本心,回答武帝的問題。當下體現三輪體空的境界,

    即能從之我、所從之對象、所從之事,三者皆空。又

    時王公貴人有至大士所,見大士坐不正,問曰:「何不正坐?」 答曰:「正人無正性,側人無側性。」87

    傅大士與眾的問答,皆從理體流露:人有種種差別外相,心性本體,無有側、正

    之別;敬、不敬之分。若無分別,處處是道場。

    3、直指心性,絕言離相

    據《善慧大士語錄》所載:

    時諸王公送嚫,請大眾誦經,唯大士嘿然。人問其故, 對曰:「語默皆佛事也。」 太子遣人問曰:「何不議論?」 對曰:「當知所說,非長非短,非廣非狹,非有邊非無邊,如如正理,夫

    復何言?」88 一日,梁武帝請大士講金剛經,纔陞座,以尺揮案一下,便下座。 武帝愕然。誌公曰:「陛下會麼?」 帝曰:不會。 誌公曰:大士講經竟。89

    至道是絕言離相,然而其用,卻無所不包,故云「語默皆佛事」。其講金剛經的

    公案,此又與後來慧可大師,於達摩祖師前,禮拜復歸其位,達摩謂彼得心法之

    髓者。二者同樣顯示:至道離思惟、非語言所能表詮。

    總之,他與梁武帝間有關的佛法問答與啟發,處處皆超脫佛學的名相、佛教

    的形式,「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誠開啟唐宋以後中國禪宗「機鋒」、「轉語」之

    86 唐‧樓穎錄:《善慧大士語錄》,同註 82,卷一,頁 4,上欄。 87 唐‧樓穎錄:《善慧大士語錄》,同註 82,卷一,頁 4,下欄。 88 唐‧樓穎錄:《善慧大士語錄》,同註 82,卷一,頁 4,下欄。 89 唐‧樓穎錄:《善慧大士語錄》,同註 82,卷四,頁 52,下欄。

  • 第二章 《壇經》頓悟法門的背景淵源

    27

    先河。90

    4、融儒釋道成中土的禪風

    據《五燈會元》所載:

    又一日,大士朝見,披衲衣(僧衣)、頂冠(道冠)、靸屨(儒屨)。帝 問:是僧耶?大士以手指冠。帝曰:是道耶?大士以手指靸屨。曰:是 俗耶?大士以手指衲衣。91

    此乃傅大士現身說法,以道冠、僧服、儒屨的表相,表示中國禪的表相:以儒家

    處事的行持為基礎、以道學的無為泯迹為要旨、以佛法為修持為中心的精神理

    念。92這也是表徵,佛學與中土文化的融合而成中土的佛學。

    由於小乘漸修工夫與大乘般若知見,二者修持的融合,在中土已有誌公和尚

    和傅大士等證悟的高僧大德,於言行舉止中,處處透露般若無住、不二、涵融的

    解脫風範,可說是已開達摩東來傳佛心印的風氣之先。也為日後直悟心性的「頓

    悟法門」,兆示了先機!

    90 南懷瑾《禪話》,同註 1,頁 60。 91 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二,見《卍續藏經》,冊 138,(史傳部),頁 79,上欄。 92 南懷瑾《禪話》,同註 1,頁 66。

  • 第三章 初期的禪宗

    29

    第三章 初期的禪宗

    禪宗傳授的基礎,不在於經典,是在於大圓滿的佛心。所以達摩大師說:不

    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此,說到達摩大師來中國傳授的禪

    法,其淵源尚須遠溯至世尊在靈山上拈花的公案1說起:相傳世尊一日在靈山會

    上,拈一枝金波羅花示眾,時大眾皆默然不得其要領,唯獨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

    迦葉。2又在《大般涅槃經》卷上一有傳法的記載:

    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當為汝等作大依止。猶如如來為

    眾生作依止處,摩訶迦葉亦復如是,當為汝等作依止處……如來亦爾,所

    有正法,亦付囑摩訶迦葉。3

    經過佛的授可,大迦葉尊者成了禪宗第一祖。禪的始傳,自世尊與迦葉間授受以

    後,二十八傳至菩提達摩,形成了直指單傳的傳承。菩提達摩東傳震旦,成了中

    國禪宗的初祖。這種正法眼藏的單傳默付,在傳承上,歷經二祖至五祖,無論方

    式為何,在史傳上所載,無不揭示:以漸修為方便基礎,以頓悟為實際目的。到

    了六祖,卻因先頓悟體性的契機,因而展開直示「頓悟」的修證宗風。從此,與

    「由漸而頓」、「單傳默付」的傳承,乃展開不一樣的風範。其次,就時代背景,

    歷經社會朝代的動亂,南北文化的交流,又歷經隋代到了唐代的大一統,社會漸

    趨穩定,人心對生命的探討企求,逐漸興起。加之帝王的尊崇,朝野對佛學義理、

    禪修工夫的探討和鑽研,形成風氣。所謂十宗,相繼興起。隋朝的智者大師,用

    1 據宋‧曇秀 :《人天寶鑑》所載:王(王安石)云:「頃在翰苑,偶見 《大梵王問佛決疑經》

    三卷,因閱之,經中所載甚詳。梵王至靈山會上,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坐,請佛為群

    生說法。示尊登坐,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迦葉破顏微笑。示尊云: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訶迦葉。」按,此中所述的《大梵王問佛決疑經》,並未收錄於藏經中,

    目前收於 《四庫全書》的 《梅溪集》,為南宋‧王十朋所著。亦無所引文字。故《人天寶鑑》所載的此段文字,為一般學者所質疑。

    2 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卷五,見《大正藏》,冊 48,(史傳部),頁 325,中欄。 3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見《大正藏》,册 12,(涅槃部),頁 377,下欄。

  • 《壇經》頓悟與漸修工夫之研究

    30

    判攝整編的學術方法,建立天台一派體系完整的佛學理論。4初唐之際,玄奘法

    師譯出唯識法相與因明等論著,使佛學思想,建立嚴密的邏輯理論,形成詳實辨

    析的研究風氣。5華嚴宗更以法界緣起,鋪展成層層無盡,相即相入,重重無盡、

    事事無礙的法界觀,也建立極其繁複的理論。這些都使佛法的探討,漸漸走入學

    術思想研究的傾向,造成修證佛法的另層障礙。6而當時,達摩祖師所傳「直指

    人心,見性成佛」的實證法門,歷傳到四祖、五祖,已逐漸普為世人所接受,六

    祖更將一切義理法門匯歸一心,不用高深學理,以簡單直截的方式,表達佛法心

    要、修行要旨,由此契機,頓悟禪法即應運而興,更成為日後中國佛學思想的重

    心。7故本章擬從禪宗初期的傳承及宗風,一探其禪法作風的演變。其次,就社

    會背景、及對佛學探討的層面,而影響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