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激情而精彩 - dzb.whb.cndzb.whb.cn/images/2018-09/17/ds6/ds60917.pdf ·...

1
69 !” 》。 17 ,《 》, —— 153 25 ”, —— 1960 ”(Non-fiction Novel ”“ ,“ 16 19 20 ,“ 。” ”, —— —— ”; ”; 80 38 ”, ”, · 1993 2 20 —— 69 40 88 2018 8 010-65257256 65136418 99 100706010-65250042 65289539 www.peoplepress.net 40 [ ] · 2018 9 17 6 / E-mail:[email protected] —— —— 》。 · 20 70 FN —— …… ”, —— [ ]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May-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永远 69岁! ”———《邻人之妻》的追求

■曾 英

带着点懒洋洋的心情 ,我打开了 《邻

人之妻》。

这本书的作者特立斯是一名职业记

者。 像许多有写作才华的记者那样,他的

志向是:要写得和小说家一样好。 特立斯

的书 17 年前就已进入中文世界,《猎奇之

旅》去年已再版为《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

当时的阅读体验是———离小说可是有点

远。 怀着八分狐疑,及两分对邻家美人的

好奇,我翻开了第一页。

当翻至第 153 页,压抑着兴奋我合上

书页,想起多年前手捧奥威尔《一九八四》

的那个下午, 在某一页我也是这样停下。

特立斯的小说家笔法在《邻人之妻》里终

于向我展露峥嵘。 这页写的是,一位偷情

男士被人家的丈夫找上门来,坐在对方汽

车里内心交战的一幕。 此时的“悬念”出现

得如此自然,毫不做作,你心甘情愿追随

着,边读边凝神屏息,虽然心里完全明白,

这一切都是作者的妙手经营。 全书 25 节

里,几乎每个大小人物的出场、转场、衔接

都经过精心调度驱遣,人物与其所携世情

如万花筒般旋转,离去又回来,若隐若现,

微妙迤逦。

虽则是书写一角“性事”,此书所面对

的却是一具庞大的具有时代感官与意识

的浮雕, 一个急剧变动中的宏观社会、文

化图景,涉及的材料难以数计。 在做了三

年实地调查后,特立斯曾在打字机前苦思

冥想良久 , 好几个月一个字也写不出

来———不知道该如何开头,也不知道怎么

组织材料, 再加上小说家的万丈雄心,真

是蜀道之难。 特立斯的苦恼,想必每一个

职业写作者都心领神会。 阅读这本书,也

是欣赏与学习一个精彩创作样本的完成。

在美国,1960 年代涌现的一批 “非虚

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也被称为“新

新闻主义”“文学性新闻”等)中坚作家群

里, 特立斯是今日硕果仅存的几位之一。

运用对话、细节、场景、独白等小说手法再

现真实事件,“非虚构小说”与今天中文语

境里谈论的“非虚构写作”在内涵与外延

上都不尽相同。 它由当年这个群体的另一

代表性作家卡波特发明,宣称创造了一种

新的写作门类。 有趣的是,卡波特、特立斯

等“非虚构小说”家们孜孜以求的小说体

写作与当初西方小说的兴起如出一辙。 早

期小说家们不满彼时文学因袭古典的旧

习,要求书写活生生的现实经验,以与传

奇、 寓言等虚构故事区别开来。 事实上,

“非虚构小说” 后来也确实被美国学者认

为是西方历史小说的近代分支。

小说采写新闻事件, 或新闻运用小说

手法,新闻与文学冶于一炉其实并非新事。

自 16 世纪近代新闻业萌芽直到现代新闻

业兴起, 早期的新闻报道一直与文学写作

亲密混搭,报道与散文、小说基本不分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 “黑幕揭发运动”

更是将“文学性新闻”一语推向前台。 因而

特立斯们心心念念的像小说家那样去写

作,不过是还原了一切写作的原初动力:独

创,“以一种别人从未写过的方式。 ”

《邻人之妻》 的最后一节, 出现了一个

奇异景观, 特立斯将特立斯对象化、 客体

化。 作为一个

被 叙 述 的 人

物, 作者在自

己的叙述中泠

然登场了。 作

家 “特立斯”,

俨然化身一位

严肃内省的学

者———既讲述

故事,也揭示真理;既描述各种外在的可见

事实,也绘出背后隐藏的逻辑、纹理。 这正

是《邻人之妻》不曾昭明的旨趣,特立斯本

人亦未必承认的动机———比单纯追求某种

写作风格更为持久、 更为有力的人类知识

生产与价值追求。 因此,他才会像人类学家

那样, 一头扎进生活的田野, 反复强调要

“在场”;因此,当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新

新闻主义”的开端时,他认真解释,自己并

没有在做什么新的东西,只是“努力去讲述

一个未曾被讲过的真相”;因此,当被问及

研究采访与写作哪部分更重要, 他明确给

出答案,第一是研究,第二才是写作。

《邻人之妻》确实堪称特立斯一生中最

重要的写作之一。 尽管自上世纪 80年代首

次出版以来已经 38 年过去了,当年所展现

的各种标新立异对今天的美国不再新鲜,

但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它讲述的人与事,依

然会让我们感到新奇与震惊。 关于“性”,

是束缚还是挣脱, 乃一个社会整体变革的

微观信号。 它是私人的,也是公共的。 我们

如何看待“邻人之妻”,不仅意味着如何理

解身体的生物功能及社会色彩,也意味着

如何看待人与万物的关联、归属、意义。

《邻人之妻》也讲述了一个名叫萨丽·

宾福德的人类学家的故事,她在 1993 年 2

月 20 日自杀,留下一封遗书:

致我爱的人们,

你们中大多数都知道我考虑离开已

有一段时间了———不是出于绝望或消沉,

而是出于让事情善终的渴望。 我已足够幸

运能有精彩的一生,一大群(难以置信的)

朋友和爱人的爱与支持使我的生命无比

丰富。 我不想让这生命在衰弱和依赖的日

子里焦枯。 我参加过足够多的赌局,知道在

你们领先(或至少平局)的时候退出是明智

的。 你们中熟悉我生日的人会看出,我选择

离开的日子让我可以有如下墓志铭:

永远 69 岁!

爱和永别,

萨丽

这封简短的遗书在尾声引爆,它表达

的世界观高度、 人生价值体验的独到、个

体把握的自在自由, 如深空中的焰火,璀

璨动人,也是此书作为一部严肃社会科学

作品的隽永个例。

《中国对外开放 4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对

外开放课题组著

人民出版社 定价:88元

2018年 8月出版

发行业务电话:010-65257256 65136418 邮购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 99 号

人民东方图书销售中心 (100706) 邮购电话 :010-65250042 65289539 网址 :

www.peoplepress.net

全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对外开放 40 年区域发

展、贸易、投资、金融、参与全球治理等各领域的政

策历程;对各领域的相关统计数据变化进行系统分

析,剖析相关核心开放政策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和

实际效果; 通过对全面开放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特征和趋势的分

析,探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特征和趋势,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

间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政策参考。

《邻人之妻》

[美]盖伊·特立斯著

木 风 许 诺译

世纪文景公司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8 年 9 月 17 日6责任编辑/蒋楚婷

E-mail:[email protected] 三味书屋

生命因激情而精彩———读《今夜,不要每况愈下》

■王 淼

一个客居非洲的白人家庭 ,

辗转流徙在非洲各地, 依靠经营

农场、 种植烟草等各类农作物为

生。他们时时处于战争的威胁,以

及饥饿和疾病的困扰之下, 在父

母养育的五个孩子中, 有三个先

后夭亡, 给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

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即便生活

在如此令人懊丧的环境中, 这个

家庭的所有成员———父母和两个

女孩, 却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

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非洲广袤

的天空下, 他们纵情地喝酒、狂

欢,放肆地跳跃、奔跑,他们的生

活虽然粗粝而疼痛, 同时却也灼

热而充满激情, 其中一个女孩将

他们在非洲的生活完整地记录下

来,写下了这部回忆录《今夜,不

要每况愈下》。

美国作家亚历山德拉·富勒

的《今夜,不要每况愈下》是一部

关于非洲的小书,它的特异之处

在于,这并不是一部游历者泛泛

而谈的著作,而是一部与非洲大

地融为一体的 、 与非洲人同呼

吸、共命运的著作。 这是一份生

动而精彩的记录,既真实再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前后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社会的基本样貌,再现了

当地文化的丰富性和政治的复

杂性,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彼时的

非洲土著和一般客居者的生存

状态。 作为一个白人家庭,生活

在非洲不仅意味着需要面对原

始 、严酷的自然环境 ,更需要面

对的还有朝不保夕的生命威胁,

以及在战争环境下时时都会颠

沛流离的个人生活。 在富勒的记

忆中,她童年的第一课就需要学

会为 FN 步枪装卸弹夹, 学会清

洁和擦拭枪支,并最终学会使用

枪支。 在他们卧室的地毯上总是

放着一把上了膛的步枪,而跟随

父母驾车出行时,也总要拿着一

把步枪指向车窗外;每时每刻都

有遭遇袭击的可能,每时每刻都

有 踩 中 地 雷 而 被 炸 死 的 危

险———每天都有新的内容 ,每天

都面临着命运的挑战,没有人能

够准确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因为在他们身边随时充斥着暴

力的威胁、快速的损毁和各种各

样突如其来的死亡。

富勒的父母来自英格兰,他

们在非洲讨生活, 虽然无意关注

彼时非洲混乱的社会现状, 却身

不由己地陷入其中。 他们不得不

带着孩子们四处漂泊, 在人迹罕

至的荒芜之地饲养家畜, 开垦种

植;他们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有时甚至只

能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的资源和

机会。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依然

全心全意地拥抱生活, 也依然对

万事万物抱持着浓厚的兴趣,他

们打猎、飙车、聚会、垂钓,在旷野

中自由自在地奔跑, 冲着无垠的

天空歇斯底里地尖叫……逃离非

洲曾经是富勒的梦想,在非洲,她

见证了营养不良和过度拥挤带来

的恶果, 见证了卫生糟糕的棚户

区和堆积如山的垃圾场, 见证了

战争造成的血腥与残酷的景象。

所以,在富勒成长的过程中,她一

直向往着远走高飞, 远离这片混

乱、肮脏与危险的土地。 但是,当

她有一天真的离开非洲时, 她才

发现她平生魂牵梦绕的地方依然

是非洲,而那个“不和谐的、无法

无天的、 让人快乐的、 充满暴力

的、逻辑混乱的非洲”,竟然像翻

滚的暴风雨一样时常出现在她的

梦境里。 只有再次投入非洲热情

的怀抱, 闻到那股生洋葱味和烧

柴火味的辛辣刺鼻的非洲味道,

她才能找到回家的感觉, 进而喜

极而泣。

富勒在 《今夜 ,不要每况愈

下》中描述了人类生存的某种极

限状况 :原始的大地 ,动荡的社

会 ,贫困的人群 ,成为非洲这片

古老土地难以摆脱的梦魇。 但富

勒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

样的环境,只要你拥有坚强的意

志, 你仍然可以过得很充实,过

得很精彩———就像他们一家 ,虽

然生活在非洲恶劣的自然和社

会环境中,却总能从中找到快乐

的源泉,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

趣。 从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这么

说,正是恶劣的环境培育了他们

乐观向上的精神,让他们分外珍

惜生活、珍爱生命。 当然,也只有

在非洲 , 他们才会有生命的感

觉,才能意识到自己真正活着。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

[美]亚历山德拉·富勒著

豆浩亮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盖伊·特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