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名家專欄 詩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 基本原理與思維形式 潘麗珠...

4
發行人: 陳本源 \ 出版者 :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總公司 : 23671新北市土城區忠義路21\ 創刊號 : 民國九十九年四月五日 發行日 : 民國一百年二月十五日 \ 公司電話 : (02)2262-5666 \ 公司網址 : www.chwa.com.tw \ 全華網路書店 www.opentech.com.tw 第五期 使% % 仿NCLB No Child Left Behind 調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a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期名家專欄 詩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 基本原理與思維形式 潘麗珠 ‧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教授 從 一、前言 事 詩 歌 教 學 與 研 究,或

發行人: 陳本源 \ 出版者 :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總公司 : 23671新北市土城區忠義路21號 \ 創刊號 : 民國九十九年四月五日

發行日 : 民國一百年二月十五日 \ 公司電話 : (02)2262-5666 \ 公司網址 : www.chwa.com.tw \ 全華網路書店 www.opentech.com.tw

第五期

文教新知

五十萬高職生免繳學費

今年八月起,家戶年所得一百一十四萬以下的高職生

不需繳學費,預估將有五十多萬名學生受惠。

總統馬英九於元旦文告中承諾十二年國教將於民國一

三年正式上路,教育部規劃大學入學繁星計劃擴大辦

理、推動技職藍海策略、高中職優質化、高職免學費先

行、國中教學正常化與就近入學等六項配套。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六項配套措施中的高職免學費

政策,最能讓學生家長立即感受,因為高職生雜費負擔高

於高中生,家長社經背景也較低。

基於關懷弱勢與提升國際競爭力,教育部去年拉平公

私立高中職學費後,再度釋出高職免學費方案,讓學生不

必再為學雜費考量,扭曲適性發展。

吳清基一月二十四日於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宣布,

今年八月起,家戶年所得一百一十四萬以下高職生,從高

一到高三皆免學費,避免一校兩制,但仍需負擔雜費。預

計民國一○

三年十二年國教上路時,高中職全面免學費、

不設排富門檻,計劃經六月底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副主任黃新發表示,私立高職過去

每學期學費約二萬二千元,公私立高中職學費齊一後,每

學期只需繳五千多元。高職免學費方案上路後,高職三

年、五專前三年、綜合高中第一年及專業學程二、三年學

生皆適用。

除了高職免學費,公私立高中職學費齊一的資格門檻

也從原有的家戶年所得九十萬,放寬到等同於高職免學費

的一百一十四萬。黃新發指出,兩項方案實施後,所需經

費將新增二十五點四億元,合計受惠人數達五十五萬人。

吳清基表示,少子化問題已提升至國安等級,高職免

學費先行後,未來臺灣中學生態將產生巨大改變,公立高

中也可能招不到學生,面臨減班問題。吳清基指出,十二

年國教是﹁國民基本教育﹂,不像九年國教是強制性的

﹁國民義務教育﹂。即使免學費,但不強迫入學,各校應

辦出特色,才能吸引學生。

至於推動十二年國教所需的大量經費,吳清基表示,隨

著景氣好轉,總統馬英九已承諾明年的教育經費將提高至

二百四十億,﹁絕對不會排擠其他教育經費﹂。

全家盟:十二年國教 

   ─

回歸適性教育

總統馬英九元旦宣布一○

三年起要實施十二年國民教

育,但仍讓許多家長有疑慮。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提出四大

主張,呼籲教育部改革要回歸﹁以孩子為中心的適性教

育﹂、並成立專門的﹁十二年國教辦公室﹂,否則將自組

民間教育團體,監督教育部。

全國各縣市近百位家長代表深切體認﹁十二年國教並

非只是把九年延長為十二年的教育改革﹂,對十二年國教

的配套措施提出四大主張。

全家盟首先提出,﹁至少八十%

完全免試入學比

率﹂。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教育部所規畫七十%

試比率太低,且仍採計在校成績,會令學校教學方式﹁依

然以考試為尊﹂。

為讓絕大多數孩子免除考試魔咒,謝國清表示,至少

要八成以上免試,且不應採計在校成績。菁英或特色學校

則應說明欲招收學生的特質,才能真正落實﹁讓孩子選擇

學校﹂的權利。

全家盟還提出﹁大區域綜合高中制度﹂,建議除了國

中辦理性向探索教育,也應允許學生高一結束時再選擇一

次學校或類科的機會,以適才適所,找到所愛。

此外,全家盟呼籲仿效美國的N

CLB

︵No C

hild Left B

ehind

,把每個孩子帶上來︶法案,推動臺灣﹁把每個孩

子帶上來﹂法制化。拉近孩子的學習成就,讓沒有達到教

育績效的學校接受處分。

謝國清指出,臺灣產業已逐漸走向軟實力,卻不見高

職類科學校有遊艇設計、腳踏車設計等具創意內容,課程

大部分已和時代脫節,應盡速淘汰。

全國家長代表們最後強調,教育部應成立﹁十二年國

教辦公室﹂,對更多家長進行教育內涵的說明以及向各縣

市立委進行遊說等工作,否則將自組﹁民間版十二年國教

辦公室﹂,鞭策監督教育部。

Page 2: 第五期名家專欄 詩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 基本原理與思維形式 潘麗珠 ‧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教授 從 一、前言 事 詩 歌 教 學 與 研 究,或

名家專欄

詩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

基本原理與思維形式

潘麗珠‧

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教授

一、前言

從事詩歌教學與研究,或詩歌愛好與學習者,若不吟誦便易導致

﹁文情﹂與﹁聲情﹂的﹁詩歌﹂天平失衡,而此一現象存在於國語文

教學界久矣,深究其因,常是因為吟誦者對自身的審美創造能力缺乏信

心,有鑑於此,本文主要針對詩歌吟誦教學時,國文教師也就是吟誦者

本身的審美創造之基本原理,以及思維形式,進行學理方面的論述,俾

使吟誦者科學化地理解吟誦學習或處理過程,有助於進一步的精益求

精。這在詩歌吟誦的教學探究上,洵為重要的踏腳石。以下,分從吟誦

者﹁審美創造的基本原理﹂與﹁審美創造的思維形式﹂論之。

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基本原理

吟誦者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得運用創造原理來指導吟誦活動的實

踐。而在吟誦活動中培養審美創造的思維能力,則必須依循吟誦時的心理

活動規律。審美創造思維的基本原理與吟誦的基本心理規律,在吟誦過程

中融為一體,二者不可分割。以下是四種經常用到的創造學原理(

註一)

,筆

者嘗試以之融入詩歌聲情藝術,加上自己的理解說明如下:

︵一︶遷移原理

遷移,指的是﹁學習遷移﹂,亦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在創造學中,遷移原理是指: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方法、觀點或態

度對解決問題的影響。依據不同的兩種學習的內容、相互作用的性質和

方向,遷移可分為多種類型:

順向遷移,指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包括促進作用和干擾作

用。逆向遷移指後繼學習對先行學習的影響,也包括促進作用和干擾作

用。

縱向遷移,指難易程度不同的兩種學習之間所產生的相互影響,低

層級的概念和規則向高層級規則遷移,於是產生了高一級的新的概念與

規律。橫向遷移,指難易程度大致相同的兩種學習之間所產生的相互影

響,主要是概念或原理在新情境中的應用,不會產生新的概念與規律。

正遷移︵助長性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促進作用。負

遷移︵抑制性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阻礙作用。

一般遷移︵即﹁普遍遷移﹂或﹁非特殊遷移﹂︶,指原理和態度的

遷移。特殊遷移,指具體知識和動作技能的遷移。

上述幾種遷移從不同角度劃分,兩兩相對又有所交叉,如順向遷移

和逆向遷移都可能產生正遷移或負遷移。在創造活動中,宜努力縮小負

遷移的影響,克服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干擾與抑制作用,和後繼學習

對先行學習的倒拉抑制。宜努力強化正遷移的積極影響,使創造性的思

維得以暢通,良好的成果方可順利產生。

遷移原理在吟誦活動的過程中,應用極為廣泛,運用原有的知識、

技能、方法來吟誦新的詩歌作品,再從當前的吟誦活動中引發新的情感

的遷移。例如以﹁歌字︵腔隨字轉︶﹂的方式歌吟李白︿贈汪倫﹀後,

再歌吟蘇軾︿題西林壁﹀就不那麼困難,因為運用了原有的方法之故。

︵二︶置換原理

  事物總是由若干要素組成,要素的成分不同,構成的事物也就

不同。將要素成分加以置換,就像移花接木或抽梁換柱,這是創造活動

的基本原理之一,好比廣告詞語中的﹁今生金飾﹂即是抽換了﹁今生今

世﹂,正是移花接木運用了置換原理。詩歌寫作中的模擬抽換詞語,也

是置換原理的運用,譬如: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

鄭愁予〈錯誤〉

抽梁換柱之後,變成了:

我打台北走過

那等在寒雨裡的瞳眸如潮水的漲落

所謂﹁名句仿作﹂,大抵都是此一原理的應用。而以詩歌吟誦活動來

說,吟唱中常用的﹁套調換詞﹂的理論基礎,更是一種置換原理,例如

以黃梅調旋律唱杜牧︵803─

852

︶︿江南春﹀:

或是以西洋旋律﹁小星星﹂唱︿江南春﹀:

或是以京劇流水板唱︿江南春﹀、王昌齡︵698

─756

︶︿出塞﹀、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等,只要是﹁套調﹂,都是運用了置換原理。

也就是說,﹁套調﹂在詩歌吟誦的教學上,有其原理,而此一原理的運

用,對學生極其方便,因此初始效果不錯,而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國文

教師最常使用﹁套調﹂以進行教學的緣故。

︵三︶組合原理

系統內部各個要素的組織形式就是結構,結構決定系統的功能。在

構成的要素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系統的結構,即重新組合要素排列的形

式,事物就會發生變化。系統論(

註二)

者認為:許多事物之間存在著異質

同構、同質異構等種種關係。因此,所謂﹁組合原理﹂,就是把已有的

知識、技術或已發現的事實等,從一個新的角度加以分析,重新排列組

合,以形成新事物。又可分為同物組合、同類組合、異類組合等類型。

以下仔細說明之:

﹁同物組合﹂,是指在針對一首詩歌,吟誦時先吟再唱,或先朗

誦再歌吟或歌唱,或者先朗讀再歌吟然後套唱調等等方式都是。同物的

﹁物﹂指的是相同性質的事物,讀、誦、吟、唱都是以聲音情感表現詩

歌的技藝,算是﹁同物﹂。

﹁同類組合﹂則是指把主題相同的不同作品,以相同的聲情表現

方式吟誦出來。例如把李白︿將進酒﹀與白居易︵772

─846

︶︿問劉

十九﹀組合起來,因同是與﹁酒﹂的主題有關,前者以河洛語﹁腔隨字

轉﹂︵詳下文︶歌吟,後者以國語腔隨字轉吟詠,即是﹁同類組合﹂。

﹁異類組合﹂就詩歌吟誦聲情表現方式的角度來說,是融合了聲音

之外的表現方式,例如添加肢體語言舞蹈或音樂等。或者就詩歌素材的

組合來說,把古典詩歌與現代詩組合在一起也是,例如杜牧的︿贈別﹀

加上鄭愁予︵1933

︶的︿賦別﹀,前者以歌吟方式、後者以團體朗誦

方式處理即屬之。

︵四︶匯通原理

訊息交合論者認為:大到整個宇宙、小到生命基因,都是物質、

能量和訊息的三維綜合體。匯通原理即是把知識、經驗、技術等種種訊

息,從多種角度進行匯通,從而產生大量新訊息、新知識或新體驗的創

造原理。(

註三)

從詩歌吟誦的角度言之,一首詩歌作品可讀、可誦、可吟、可唱、

可弦、可舞,可以個人吟誦也可以團體表現,將各種可能的方式加以錯

綜運用,同時還考慮到美學知識,尋求詩歌內容與表現形式的和諧統

一,其實就是匯通原理的運用。筆者2000

─2005

受教育部補助、所主持

的﹁詩歌吟誦創意教學團隊計畫﹂中處理過余光中︿車過枋寮﹀、波蘭

女作家辛波斯卡︵W

islawa Szym

borska, 1923─

︶︿恐怖份子﹀和向陽

︿春回鳳凰山﹀、路寒袖︿春天的花蕊﹀等現代詩作品,其呈現方式,

正是匯通原理運用後的成果。

三、吟誦者審美創造的思維形式

詩歌吟誦是一複雜的心智活動與技能。人的思維活動極其複雜,其

機制或規律的奧祕,至今還未能被全然得知,人們對於思維研究的側重

方向不同,因而對思維類型的劃分也就不盡相同,例如形象思維與抽象

思維,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再生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形式邏輯思維

與辯證邏輯思維等等。就詩歌吟誦者其審美創造能力的發展來看,係以

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為基礎,而吟誦者的審美創

造又能促進這些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一︶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

註四)

是借助表象或形象進行的思維,主要包括:表象、聯

想、想像、情感等因素,直覺、靈感︵頓悟︶則被視為形象思維的高級

發展階段。

Page 3: 第五期名家專欄 詩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 基本原理與思維形式 潘麗珠 ‧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教授 從 一、前言 事 詩 歌 教 學 與 研 究,或

名家專欄

表象,在當代認知心理學中被視為頭腦中的圖像,這種圖像不是先

前事件的再現,而是這些事件的組建或綜合;這種圖像不限於視覺,也

可以有聽覺、味覺、觸覺和嗅覺等。這種生動鮮活的表像在頭腦中積蓄

越多,個人的吟誦經驗越豐富,在後繼的吟誦活動中,越容易引發新的

聯繫,於是更迅速、更深刻地產生良好的吟誦表現。

聯想,是從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維過程。在吟誦過程中,吟誦

者主要是從詩歌的內容聯想個人的生活體驗,或從詩歌的風格聯想曾經

吟誦過的其他作品,從而加深對詩歌作品的感情,表現在聲音上便更容

易動人。

想像,是對過去經驗和已有的記憶表象加工改造,以構成新意象或

新觀念的心理過程。吟誦活動中的想像思維,是將文句想像成圖畫,再

將圖畫的色彩明暗或線條粗細,以聲音的高低、大小或重輕展現出來。

直覺,是未經充分邏輯推理的直觀,憑藉著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累

積的經驗,對事物直接做出判斷。在吟誦過程中,直覺往往是累積了許

多吟誦經驗後所產生的結果。也就是說,吟誦過越多的詩歌,對新接觸

作品的吟誦方式處理時間會越來越快速,甚至於當下即吟,雖是一種直

覺,卻是積累豐富經驗後的直覺判斷。

靈感,文藝創作常常需要﹁靈感﹂,科學創造中往往有﹁頓悟﹂,

都是指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中,由於偶然因素的觸發而茅塞頓開,困

難迎刃而解的思維過程。靈感或頓悟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經過潛意

識(

註五)

對問題長期的醞釀,是顯意識(

註六)

和潛意識相互作用的結果。在

吟誦活動中,直覺或頓悟的思維狀態是屢見不鮮的,例如筆者處理李清

照︿聲聲慢﹀的吟誦方式,對於﹁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句,始終感

覺找不到滿意的處理方式,一天忽見風吹寒樹落葉滿地,突然想到可以

用迅捷但重複的方式處理﹁滿地黃花堆積﹂,再延聲放慢速度吟﹁憔悴

損﹂,作品的意象與情韻便呼之欲出了。靈感的突如其來,實際上是困

頓頗久、醞釀期長的緣故。

︵二︶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是借助語詞和邏輯推理進行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相對時又

稱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相對時又稱分析思維。抽象思維分為形式邏輯

思維和辯證邏輯思維,此處專指形式邏輯思維。

形式邏輯(

註七)

是由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

前322

奠定基礎的,他從實踐中所概括出的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和結構形式,

至今仍被人們所共同遵守,也是吟誦過程必須遵循的。抽象思維借助語

詞表達概念,運用概念構成判斷,又運用判斷進行推理。推理主要有歸

納、演繹、類比三種形式,以形象思維為主的詩歌作品也包含邏輯思維

的運用。

歸納推理,是從個別的、特殊的知識前提,推出一般原則的思維活

動。在吟誦活動中,例如歌吟古詩︿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時,

感到離別之傷情在聲音速度的處理上,宜緩不宜疾;又在處理蘇軾悼念

原配王氏的詞作︿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時,感到天人永隔

的離恨在決定吟誦的聲音速度時,也是宜緩不宜疾。於是歸納出:古典

詩歌的離情別恨,在吟誦時的基調都是緩慢不疾的。這正是歸納推理的

結果。演

繹推理,是從一套一般性知識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識結論的思

維活動。例如詩歌吟誦的語言使用問題,各個地方都有歌謠產生,人民

也都使用自己的在地語言歌詠吟唱,就像韓愈︵768

─824

︶使用河南話

吟詩,而朱熹使用福建話吟詩等,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一般性知識。因

此,演繹推理出詩歌吟誦不宜強迫吟誦者使用某一種特定的漢語語言,

而應該讓他運用最熟悉的在地語言朗聲歌吟。

類比推理在詩歌吟誦的活動中運用相當普遍,例如詩歌詞句中一般

出現了﹁大、高、眾﹂等語詞時,吟誦的聲量便放大或抬高,運用類比

推理,﹁大江東去﹂、﹁高處不勝寒﹂、﹁一覽眾山小﹂的大、高、眾

便可以抬高音階或放大音量。又例如對於詩歌詩眼所在的關鍵字詞,一

般都會在聲情上做特殊處理,運用類比推理,﹁應是綠肥紅瘦﹂的後四

個字應做聲情的特殊處理,以凸出其關鍵詞的重要性。

︵三︶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

註八)

是符合事物辯證規律和思維辯證法的思維。辯證思維

用全面的觀點考察事物,把事物當成既對立又統一的合體,因此須﹁理

解對立統一法則﹂;辯證思維用發展的觀點考察事物,把事物看成是運

動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宜﹁認識質量互變規律﹂;辯證思維用

聯繫的觀點考察事物,把事物看成有機的整體,與其他事物之間有聯繫

而不是彼此孤立的,所以﹁懂得個性與共性同時並存﹂的道理;辯證思

維用實踐的觀點考察事物,把實踐過程當作思維運動的基礎。發展辯證

思維,才能避免受到片面性的影響,克服思維慣性而進行創造活動。以

下,進一步舉例分述之:

理解對立統一法則。詩歌吟誦的活動,經常必須思考詩歌內容與聲

情形式的統一,但又強調創造性,所以如果遇到詩句義涵是人聲鼎沸的

時候,一般當然可以採取聲音喧嚷雜遝的表現方式,但如果從創造性的

角度思索,反而採取了吟誦者鴉雀無聲而雜遝聲在後台以器樂喧鬧或觀

眾席吵雜的形式,便是理解了既對立又統一的法則後的運用結果。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量的蓄積到一定的限度,必會發生質的變化。

就吟誦詩歌的經驗而言,尤其是如此。起初因無經驗,推敲吟誦的聲情

方式時間所費必然較久,而表現的效果卻不一定好;經驗越多,推敲吟

誦的聲情方式時間所費漸少,表現的效果卻會越來越好。這是極其微妙

的規律。

懂得個性與共性同時並存。有共性,才容易引起共鳴;有個性,才

能顯出個人的創造性。兩者並非背道而馳不可兼具者,事實上唯有個性

與共性並存,正是詩歌吟誦迷人的重要關鍵。說的更明白些,有共性是

為了投群眾所好,有個性是為了彰顯自我。以詩歌聲情表現方式之一的

﹁吟﹂來說,聲情是為文情而服務的,在﹁調整音階﹂與﹁確定節奏﹂

方面,免不了是共性的作用大,也就是說該拔高音、該加快節奏之處,

不太能違逆大家的認知,但﹁處理泛聲﹂加上裝飾音則大可顯示自己的

獨特感受,發揮一己之創造力以顯示個性。(

註九)

︵四︶系統思維

控制論(

註十)、訊息論、系統論是二十世紀劃時代的﹁系統思維﹂科技

研究成果,從中概括出來的一些基本原理,在詩歌吟誦中都可以廣泛的

應用,特別是﹁整體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饋原理﹂:

整體原理,簡而言之就是系統大於各部分的總和。在詩歌吟誦的過

程中,雖然是逐字逐句推敲聲情並加以表現,但一氣貫串後,整體顯現

出來的效果,卻是個別單句的總和所無法比擬的。換句話說,吾人可能

是一句一句推敲詩歌的聲情,甚至於不見得第一句結束換第二句,而有

可能是感受較為強烈者先處理,全部處理完畢再一氣呵成吟誦出來,那

總體的效果與獨句個別聽來再加總,氣韻明顯不同!

有序原理,系統由較低層次的結構轉變為較高層次的結構,稱為

﹁有序﹂。在詩歌吟誦的活動中,必然離不開﹁有序原理﹂,吟誦的表

現方式只能從低層次的結構開始,再逐漸遞進到較高層次的結構,譬如

說開始是單純的讀或誦或吟或唱,漸漸地能既誦又吟,或既讀又唱,甚

至更繁複的方式,過程進展十分自然。這在任何事物的學習過程中,也

幾乎都是如此。

反饋原理,學習其實就是學習者吸收訊息並輸出訊息,通過反饋和

評鑑,知道正確與否的整個過程。吟誦的效果如何,可以通過多種方式

自我檢測︵例如以錄音倒帶來判斷聲情的滿意與否或問題所在︶,一旦

發現問題便即時修正。

︵五︶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也稱為﹁輻射思維﹂,吟誦活動的創造最常使用也最重要

的思維形式正是﹁發散思維﹂,其義在於要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而不

是單一正確的答案的思維方式。其特徵是個人的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途

徑擴展,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的方面。由於它經常得出新穎的結果,所

以被認為是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和核心。

以詩歌吟誦的為例,一首詩有幾種吟誦方式?兩種?三種?五種以

上?進入實際操作,就會發現根本不知道幾種才是正確答案。因為一個

小節的節奏更動,一個關鍵字的音階調整,都會改變原貌,而這原貌又

可能並非原始的樣貌,而是已然幾經修改的形式,也就是說,修改了幾

次就是有幾種不同的吟誦方式。哪一種特別好還很不容易說,因為聽的

人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評價,甚至於即使相同的聽眾在不同時刻聽,也

可能產生不同的評價。而如此這般,一首詩多種不同的吟誦方式,恰好

能夠顯示出詩歌吟誦活動深具創造性的本質!

四、結語

國文課的詩歌教學,應該﹁文情﹂與﹁聲情﹂並重,有識者皆以為

然,但苦於教學者缺乏信心、沒有把握,不知如何著力。筆者深耕詩歌

吟誦多年,深深了

解其中甘苦,提出本文雖或文字略硬、理論性較強,

但對於第一線的國文教師必有所助益,甚至有補於目前學界詩歌吟誦研

究之不足。因此,期許中學國文教師對此文多加關注,日久定能展開詩

歌教學的雙翼,自在遨遊於詩歌吟誦的天地!

一、見甘自恒編著《創造學原理和方法:廣義創造學》,科學出版社,2

003

年,

頁112

。同時參考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學》第

十二章與第十七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頁235-248

,頁311-323

二、系統論,「系統」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是由部分構成整體的意思。所謂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參考魏宏森著《系

統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年。

三、見許國泰著〈信息交合論〉一文,引自《北京社會科學》期刊1

986

年04

期,

頁7

四、形象思維,是對形象訊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在此一基礎

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的一種基本思維形式。參考朱光潛著

〈形象思維:從認識角度和實踐角度來看〉一文,《美學》第1

期,1

979

年,頁5

。另,王敬文、閻鳳儀、潘澤宏著〈形象思維論的形成、發展及其

在我國的流傳〉一文,同前,頁200─

201

五、潛意識,是相對於「意識」而言,由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學》中

首先提出,是指潛藏在我們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也就是一種人類

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參考(英)喬治‧

佛蘭克爾著《探索潛意識:

深層分析的新途徑》(E

xploeing The Unconscious

),國際文化出版社,

2006

年。

六、所謂「顯意識」,也是一種能力,其功能具體表現為:人以各種感官去認識

外界那些可以直觀又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事物。同上。

七、形式邏輯,是一門以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也涉及一些簡

單的邏輯方法的科學。概念、判斷、推理是形式邏輯的三大基本要素。參考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邏輯學教研室編《形式邏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

年。

八、辯證思維,指人們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

程的正確反映,其基本特點是將對象視為一個整體,從其內在衝突的運動、

變化及各方面的相互關係中進行考察,以便系統地完整地認識對象。辯證思

維是一種方法論,具有統帥作用、突破作法和提升作用。參考于惠堂著《辯

證思維邏輯學》,齊魯書社出版社,2007

年。

九、關於吟詠的「調整音階」、「確定節奏」、「處理泛聲」等概念與方法,詳

參筆者所著《雅歌清韻》,萬卷樓出版社,2001

年。

十、控制論原是研究動態系統在變動的環境條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狀態會穩定狀態

的科學,其希臘文原意是「掌舵術」,亦即掌舵的方法和技術的意思。在古

希臘的哲學家著作中,經常用它來表示管理人的藝術。參考王雨田主編《控

制論、信息論、系統科學與哲學》一書,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年。

Page 4: 第五期名家專欄 詩歌吟誦者審美創造的 基本原理與思維形式 潘麗珠 ‧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教授 從 一、前言 事 詩 歌 教 學 與 研 究,或

*本刊歡迎高中職教師投稿,每篇字數在二千五百字左右。

*投稿時請附上姓名、職稱、服務學校與聯絡方式。

*投稿作品請勿侵害他人著作權,引文請註明來源出處。

*本刊有權編刪來稿內容,不願刪改者請先註明。

*作品一經刊登,即視同授權本公司刊載,公司將致贈稿酬。

*投稿作品請寄至[email protected]或23671新北市土城區忠義路21號 全華國文部收

稿

文化櫥窗

光華商職國文科教師 殷正淯

全華國文第一冊第二課節錄《世說新語》的三篇文章,

從這三篇文章,可以延伸出相關的背景知識─

魏晉時期的

用人任官制度問題,茲分別介紹如下:

一、漢代賢良方正制度:

一般大眾對古代中國選拔人才制度的認知,多半專注在科舉制

度上,對於其他制度較不甚清楚,因此以下先作個簡要介紹:與科舉

相對的為世襲制度,科舉制度創始於隋代,結束於清代;世襲制度則

施行於先秦以前的中國政治。而在世襲與科舉間,尚有一個過渡的制

度,這項制度便是察舉制度。察舉制度創始於漢武帝元光元年︵西元

前134

年︶,主要透過地方官員在轄區內考察、選取人才,先推舉至中

央,經過考核後再任命官職。

在漢代,察舉由皇帝詔定,按照舉期分為﹁常科﹂與﹁特科﹂兩

種。﹁常科﹂是歲舉科目,即每年舉行一次;﹁特科﹂是不定期的科

目,一般在兩種情況下會舉行﹁特科﹂,一為對特殊專才的需求,另

一為發生天災異變時。常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四科;特

科的部分則有賢良方正、文學、明經、明法、至孝、有道、治劇、勇

猛知兵法、明陰陽災異等。在漢代時期,選材的科目繁多,也沒有一

定的標準,用人的條件含糊籠統,不利於朝廷的考核。直到東漢光武

帝時,才確定﹁四科取士﹂和﹁光祿四行﹂舉薦的標準。四科取士為

﹁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

令,足以決疑,能按章復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

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光祿四行﹂為﹁質

樸,敦厚,遜讓,節儉﹂。

漢代舉薦的方式前後時期略有不同,西漢時期以推舉為主,考試

為輔,屬於推舉與考試並行的制度。推薦後再經過考試複核,不論是

哪種科別,賢良方正或是孝廉,都需要經由中央審核後方能任官。東

漢時期,為了要改革西漢推舉浮濫的現象,改採考試為主,但是推舉

為主、考試為輔的基本型態,仍是漢代察舉制度主軸。取才的考試辦

法有兩種,一種是﹁對策﹂,即命題考試,多用於考核舉士;另一種

是﹁射策﹂,抽籤考試,多用於考核博士弟子。在實際執行中,考試

又再分四種形式:︵一︶天子策試、︵二︶公府複試、︵三︶博士三

科、︵四︶博士弟子課試。

察舉制度實行之初,頗能展現出選賢舉能的目的,為漢代推舉出

不少治國能才,例如桑弘羊、張湯、張騫、李廣、衛青、霍去病等武

帝時期重要官員。但是察舉制度以地方官員推舉為主,所以﹁聲望﹂

便成為推舉的主要標準,所以主觀性非常強而欠缺客觀性,東漢後期

士人為了要取得推舉的資格,漸漸出現沽名釣譽、攀附權貴等現象,

造成名不符實者眾多的問題。

二、曹魏九品中正法:

九品中正法為曹丕篡漢後所制訂,制訂者為曹魏時期尚書令陳

群。創設的動機主要有四:︵一︶由於鄉舉里選因士人之流徙而不

行;︵二︶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三︶抑制東漢浮華標榜之風氣;

︵四︶鞏固曹魏政權。

︵一︶由於鄉舉里選因士人之流徙而不行:

察舉制度之初,要求地方官員推舉轄區內有孝行、廉行的官吏或

是士人,如同當代的輿論,民眾的公評、評議。但是東漢末年,連年

戰亂,人口流徙,戶政紊亂,在地方無法形成鄉里間的公評、評議,

因此破壞了察舉制度的基礎,以致鄉里推舉無法實行。

︵二︶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

東漢末年,察舉制度多為郡國官吏所把持,用人唯親,曹操執政

時期用人唯才,不求德行,察舉制度的精神消失殆盡,也導致察舉制

度的崩壞。

︵三︶抑制東漢浮華標榜之風氣:

東漢時期士人為了求取鄉里間認同,競相博取虛名,不求實務,

不求實學。曹操執政時期,用人唯才,只論是否有才能,不論是否有

惡蹟劣行,均可任用。如此無疑宣告察舉制度的廢除,故而不得不以

新制度取而代之,用以穩定朝廷舉材長久之計。

︵四︶鞏固曹魏政權:

東漢時期,選才透過察舉,長官要擔負起察舉的重要責任,所以

官員與門生間的關係,以及官員與皇帝間的關係,相互錯綜,形成了

兩重的君臣關係。曹操執政時期,便不能容忍皇帝與官員間錯綜複雜

的關係連結,於是將舉才的權力回歸中央,由中央主導舉材責任,用

以鞏固曹魏政權。

九品中正法將人才分為九品,此﹁品﹂為人品,指人才的高低等

級,而官階也分為九品等第。品評人才有三種標準:︵一︶簿世︵家

世出身︶;︵二︶行狀︵個人才德︶;︵三︶鄉品︵中正鑑定︶。

︵一︶簿世︵家世出身︶

指譜牒家世。六朝重門第家世,譜牒成為專門之學問,用人必須

看其家世。如陶侃出身孤貧,後多次得世家名人接見,聲名大增,才

得被用。

︵二︶行狀︵個人才德︶

是個人行狀,其來源本於東漢之清議,是針對個人的行為而言。

中正官根據個人的才能、道德,甚至他人的評價而定狀。

︵三︶鄉品︵中正鑑定︶

是中正官根據簿世和行狀而給予的品級評定。

在地方政府,設有中正官員,其主要的任務在於品評人才,而

無任免官吏的權利。而人品的品第區分,為中正官員訂定。人品評定

之後,仍有升降的變動,如人的言行有所精進者,即可獲得品第的提

簡論《世說新語》時代

的用人任官制度

升。反之,如於道義有虧者,則降低品第。這種品第的升降,三年一

次變動。品評的對象不限於白衣平民,同樣也會評議現職官員。

九品中正法設立之初,解決了東漢末年百廢待興的舉才制度問

題,使得原已廢弛的任官選才制度,獲得新的標準。中央官員負任官

之責,可以解決因戰亂流徙之人才問題,為國家推舉可用之人才。另

外,自東漢中葉以至末葉,徒有虛名而無實學者眾,為求官位,多有

阿諛、奉承,以致人才評選良莠不齊。九品中正法施行之後,有地方

中正品評人才,登記於冊,區別清濁好壞,給予朝廷任官選材時較為

客觀的標準。再者,九品中正制度,使得自東漢末年開始,由大族掌

控評議制度改為官方的品第選拔,使得評議的權力回歸到朝廷,曹魏

也藉此制度得以穩固中央的任官權利,最終遂行中央集權,進而取得

天下。三

、品第間差異與關係:

九品中正法設立之初,原本是要解決地方察舉制度的缺失,遂而

達成中央集權、摒除門閥之目的。然而九品中正法推行日久之後,反

而變相地產生出另外一批世族,最後又回歸到只重家世出身,不問才

學賢庸的結果。在社會上,評為上品的世家子弟、高門大族,可以享

有社、經、政的一切特權,不需任何事功,便可位居高官,坐擁權利

與財富,以致世族子弟多附庸風雅,以文雅自居,不習武事、兵法韜

略,清議玄談之風日盛,生活腐敗,助長了社會奢靡之風氣。

品第間的壁壘分明,上品與下品之間階級劃分嚴密。上品高門世

家,相互聯姻,形成政治上的連橫之勢,把持朝政與經濟。而庶人若

想攀附權貴,需靠賄賂求婚,講求門當戶對之風氣,可謂有史以來前

所未見,故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之俗諺流傳,可見當時社

會階級意識之強烈,與階級變動之困難。

︽世說新語︾為品評東漢至南朝劉宋期間的名人軼事,屬於一部

品評人物的書籍。所以有此書著作,探究其創作源由,某種程度上反

應出九品中正法的社會影響。九品中正法,乃以人物之品格為任官標

準,而︽世說新語︾對名士軼事記載,也凸顯出當時人物的品格高下

優劣,故︽世說新語︾之創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問世,當為特殊社

會風氣、型態下之產物。後人便可藉由︽世說新語︾一書,從而認識

當時社會型態與品評風氣,這也正是筆者書寫此文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