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3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嘉嘉嘉嘉嘉嘉嘉

Upload: idola

Post on 03-Feb-2016

7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复变函数论多媒体教学课件. 嘉应学院数学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法. 第五章 解析函数的罗朗展示与孤立奇点. 第六章 残数理论及其应用. 第七章 保形变换.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第一节 复数. 第二节 复平面上的点集. 第三节 复变函数. 第四节 复球面与无穷远点.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一节 复数.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嘉应学院数学系

Page 2: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第二章 解析函数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法第五章 解析函数的罗朗展示与孤立奇点第六章 残数理论及其应用第七章 保形变换

Page 3: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第一节 复数第二节 复平面上的点集 第三节 复变函数第四节 复球面与无穷远点

Page 4: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第一节 复数

Page 5: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1 、复数域 ( 1 )复数 形如 ,其中 x 和 y 是实数, i

是虚数单位 (-1 的平方根 ), 称为复数。其中 x 和 y分别称为复数 Z 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记作:

两个复数相等是指它们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 如果 Imz=0 ,则 z 可以看成一个实数; 如果 Imz 不等于零,那么称 z 为一个虚数; 如果 Imz 不等于零,而 Rez=0 ,则称 z 为一个纯虚

zyzx Im,Re

iyxz

Page 6: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复数的四则运算定义为:

复数在四则运算这个代数结构下,构成一个复数域 ( 对加、减、乘、除运算封闭),记为 C ,复数域可以看成实数域的扩张。

)()()()( 21212211 bbiaaibaiba

)()())(( 122121212211 babaibbaaibaiba

1 1 1 2 1 2 2 1 1 22 2 2 2

2 2 2 2 2 2

( )

( )

a ib a a b b a b a bi

a ib a b a b

--- 相当于代数中多项运算

Page 7: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3 )共轭复数x iy x iy 复数 与 称为互为共轭复数,

,z z的共轭复数记为

z x iy x iy

( )z z

1 2 1 2 ,z z z z 1 2 1 2 ,z z z z1 1

2 2

( )z z

z z

2Re , 2 Imz z z z z i z

Page 8: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1: 试确定等式 (3 6 ) (5 9 ) 6 7i x i y i 的实数 , .x y

解 : 原式化简为(3 5 )x y (6 9 )x y i 6 7i

故 3 5 6,x y 6 9 7x y

解得1

, 13

x y

Page 9: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2: 设 , ( 0),z

a bi z x yiz

试证 2 2 1.a b

证明 : 由2

z za bi

z zz

2 2

2 2

x y

x y

2 2

2xyi

x y

得2 2

2 2,

x ya

x y

2 2

2xyb

x y

所以 2 2 1.a b

Page 1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2 、复平面 复数域 C 也可以理解成平面 RxR ,我们称C为复平面 . 作映射:

则在复数集 C 与平面 RxR之建立了一个 1-1 对应(双射)。 平面上横坐标轴我们称为实轴,纵坐标轴

称为虚轴;复平面一般称为 z- 平面, w- 平面等。

),(:2 yxiyxzRC ),( yx

Page 1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3 、复数的模与辐角 模 : 复数可以等同于平面中的向量 ( 从原点到 z=x+yi 所

引向量 oz )。向量的长度称为复数的模,定义为:2 2| | 0z x y 即 2| |z zz

性质 :

| | 0 0z z

| | Re ; | | Im ;z z z z z z 11

1 2 1 22 2

;zz

z z z zz z

1 2 1 2 1 2 ;z z z z z z (三角不等式 )

推广1 2 1 2 ;n nz z z z z z

z x iy

Page 12: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1 2,z z复数 所表示的两个向量共线且同向,即

1 2 1 20, 0; , ( 0)z z z kz k

1 2,z z 两点的距离 1 2 1 2( , )d z z z z

例 3: 设1

2z , 试证 3 3

(1 ) .4

i z iz

证明 :3 2(1 ) (1 )i z iz z i z i

2(1 )z i z i

1 1( 2 1)

2 4

1 1 3( 1)

2 2 4

Page 13: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4: 求复数 1

1

z

z

的实部 , 虚部和模 .( 1)z

解 : 1

1

z

z

2

(1 )(1 )

1

z z

z

2

2

1 2 Im

1

z i z

z

2

2

1Re ,

1

z

z

2

2ImIm ,

1

z

z

2 1 1

1 1

z z

z z

2

2

1 2Re

1

z z

z

2

1 2Re

1

z z

z

Page 14: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5: 设 1z , 试证 1az b

bz a

证明 : 1, 1zz z

az b

bz a

a bz z

bz a

a bz

bz a

a bz

bz a

az bzz

bz a

1

Page 15: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设 、 是两个复数,求证:1z 2z),Re(2|||||| 21

22

21

221 zzzzzz

)(|| 21212

21 zzzzzz )(证明:

))( 2121 ( zzzz

21212211 zzzzzzzz

21212

22

1 |||| zzzzzz

)Re(2|||| 212

22

1 zzzz

Page 16: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2 , 0, 1, 2,Argz k k

注 :

辐角 :向量 z 与实轴正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复数 z 的辐角,定义为:

Argz辐角 的某一特定值 ------ 主值

arg ; argz z 记为 合条件-

arg 2 , 0, 1, 2,Argz z k k

主辐角 :

0z Argz当 时,辐角 无意义 z

)

Page 17: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rg z

arg arctany

zx

主辐角 与 的关系

arctan ,y

x0x 当 时

0, 0x y 当 时,2

0, 0x y 当 时arctany

x

0, 0x y 当 时arctany

x

0, 0x y 当 时,2

,

,

Page 18: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6: 求 ( 2 2 )Arg i

解 : ( 2 2 )Arg i arg( 2 2 ) 2i k

2arctan

2

3

2 , 0, 1, 2,4

k k 2k

非零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指数形式为:

z x iy | | (cos sin )z Argz i Argz

rg| | iA zz e----- 三角形式

------ 指数形式

------ 代数形式

Page 19: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1 21 1 2 2,i iz re z r e 对

1 2 1 2 1 2 1 2, ( 2 )z z r r k 或cos sin , (ie i 欧拉公式)

例 7: 把复数 2 2i 化为指数形式

由于

2 2i 2 2i 3

4ie

3

42 2i

e

例 8: 将复数 1- cos sinz i 化为指数形式

解 :

解 :

2 2 2(1 cos ) sinz 2(1 cos ) 24sin2

sinarg arctan

1 cosz

2

2sin cos2 2arctan

2sin2

Page 2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rctan(cot )2

arctan(tan( ))

2 2

2 2

所以 1 cos sini ( )

2 222

isin e

利用复数的指数形式作乘除法:1 2

1 1 2 2,i iz re z r e 设

则 1 2( )1 2 1 2

iz z r r e 1 2( )1 1

2 2

iz re

z r

2121 )( ArgzArgzzzArg 11 2

2

( )z

Arg Argz Argzz

注 : 1 2 1 2 1( ) 2arg z z argz argz k

11 2 2

2

( ) 2z

arg argz argz kz

1 2,k k 为整数

2

2sin cos2 2arctan

2sin2

Page 21: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4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乘幂 iz re 设(cos sin )n n in nz r e r n i n 则

, rgnn nz z A z nArgz 从而

De Moivre公式(cos sin ) cos sinni n i n

[cos( ) sin( )]n nz r n i n

Page 22: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方根 ,

,

n

n

z n z

z

非零复数 的 次方根 是指满足 的

复数 的全体 记为

,i iz re e 设 n in ie re 则, 2n r n k 从而

2 2 2

0

k k ki i i i

n nn n n nk re re e e

iz re n因此 的 次方根为

2,n kr

n

从而

k=0,1,2,…,n-1

Page 23: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可以看到, k=0,1,2,…,n-1 时,可得 n 个不同的值,即 z 有 n 个 n 次方根,其模相同,辐角相差一个常数,均匀分布于一个圆上。

2

( 0,1, , 1) 1k

ine k n

为的n个n次方根.

0( ) knk kz 从而

1 0, 1n n 2且1+

211 , , , ( ).

in ne

2的n个n次方根通常记为1, ,

注 1:

注 2:

Page 24: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9 解方程

3 8 0z 3 8z 解: 1

3(8 )ie 2

32 ,k

ie

0,1,2k

0k 时 31 2 ,

iz e

2 2 2,iz e 5

3 32 2 2 ,

i iz e e

1k 时

2k 时

Page 25: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5 、复数在几何上的应用(1) 曲线的复数方程

1 2 3, ,z z z三点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3 1

2 1

( )z z

t tz z

为非零实数

( , ) 0,XY F x y 平面上的曲线方程 其复数形式为1 1

( ( ), ( )) 02 2

F z z z zi

Page 26: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10   试用复数表示圆的方程 :

0)( 22 dcybxyxa

其中, a,b,c,d 是实常数。解:利用 2 2 ,zz x y

2 ,z z x 2z z yi

0 dzzzaz 得:

).(21

icb其中,

Page 27: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例 11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

(2) 利用复数证明几何问题

证明 设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为 1 2 3, , ;z z z

对应的三个角分别为 , , ; 于是

2 1

3 1

arg ,z z

z z

3 2

1 2

arg ,z z

z z

1 3

2 3

arg ;z z

z z

由于 2 1

3 1

z z

z z

3 2

1 2

z z

z z

1 3

2 3

z z

z z

1

Page 28: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所以2 1

3 1

argz z

z z

3 2

1 2

argz z

z z

1 3

2 3

argz z

z z

arg( 2 1

3 1

z z

z z

3 2

1 2

z z

z z

1 3

2 3

)z z

z z

2k

arg( 1) 2k 2k 0 ,0 ,0 ;

0 3 ;

0,k 故必 . 故

Page 29: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作业

P42 习题 ( 一 )2,3,4,

P45 习题 ( 二 )1,2,

Page 30: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本节结束谢谢!

Complex Function Theory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