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年 月 日 检察官借央视寻亲平台锁定凶手newspaper.jcrb.com/2017/20170209/20170209_005/news-zgjcb... · 2017. 8. 7. · 以 镜 鉴 世 秉 持 正 义 以 民 为 本

以镜鉴世

秉持正义

以民为本

服务大众

联系电话:010-68630324

传真:68630211

电子信箱:tkb@

jcrb.com 周刊

MINGJINGZHOUKAN

MINGJINGZHOUKAN

5版

近年来 ,许多女性将外出打工作为实现自己梦想和改变家庭状况的

一个重要途径 , 但 女性受 到 拐 卖 、诈骗、 强奸 、伤害等不法

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 需要提高自我保护、 自我防范意识。

一是要树立安全意识, 在选择工作、 居住场所时, 一定要选择正规、 安全的地方, 到当地居委会 、派出所办理登记手续。 最好能保持

两名以上女性结伴, 一起外出, 一起居住, 彼此能相互照应, 不给坏人提供可乘之机 。 二是要提高警惕 , 接触不相识的人 , 要格外警惕。 本案犯罪嫌疑人, 平时还道貌岸然, 开饭店经营生意, 却是十足的杀人恶魔 。 三是要学会应对技巧, 一旦遭遇性骚扰、 诈骗等作案时, 不要惊慌失措、 失去理智, 要灵活机智地做斗争, 劝说坏人停止犯罪为上策, 其次要保护好自己 。四是要妥善处理, 如果受到侵害 ,就要尽量留下证据, 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 衣着特征等, 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报案。

(江苏省南京市检察院公诉二处 聂广来)

案后说法

诗词大会中的法与情□曙 明

2 月 7 日晚 , 《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收官, 上海中学生武亦姝获得冠军。

正如主持人董卿在结束语中所说,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 诗词大会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 自不待言。 节目很好,收视率爆棚 , 却也难说 “尽善尽美”, 有些细节仍有改进余地, 至少有探讨空间。

这不仅是针对节目制作方而言的, 也包括参赛者、 观众以及其他主体。 虽然节目冠以 “大会”, 但既有胜负,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就一定是最令人关心的问题。 遗憾的是, 在收官战播出之前, 一些人已经提前知晓了结果。

微博上传播较广的一张图片

(见图), 截图自上海兰生复旦中学网站, 发布时间是今年 1 月 10 日,内容是 “我校 2016 届毕业生武亦姝 (现就读于复旦附中) 参加中央电视台 《中国诗词大会 》 (第二季 ) 的比赛 , 荣获全国总冠军 ”。图片显示的 “浏览次数 ” 是 475次, 似乎有限, 但通过微博等自媒

体传播, 看到的人要多得多。对观众来说, 带着悬念看和知

道结果看, 感受不一样, 关注度也会不一样。 录播节目保密, 对电视台和广告商至关重要。 按照惯例,电视台会和参赛者等知悉结果的人

签订保密协议, 保证节目播出来前不被剧透。 严格说, 结果不该向任何人透露, 但如果只和亲近人说,控制在亲朋好友范围, 问题不大,也不会产生什么责任。 但参赛者的母校在网站上发布, 却极不妥当。央视是否和参赛者有保密约定 (口头或书面), 不得而知, 但即使没有, 学校也该意识到, 它不是最终结果的合适发布人。 曾经的学生获了奖, 学校觉得脸上有光, 可以理解, 只是心有点急了。

想说的第二件事, 是关于参赛者王轶隆的。 节目现场, 答题结束后,主持人董卿告诉他,导演组之前

和他的父母联系过,“虽然爸妈一再告诉我们 , 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但“我们导演组想了很久……如果我们不告诉你, 隐瞒了事实,我们不负责任”, 于是, 董卿将患有癌症的母亲即将第二次手术的信

息告诉他, 王轶隆作出退出百人团答题, 回家照顾母亲的决定。

这是令人感动的一幕 。 10 期节目, 除了诗词比拼, 乡村教师的执着、 患病参赛者的坚强等, 也一次次戳中观众泪点。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 我倒觉得, 只要是真情流露非刻意为之, 就不必苛责。 但在王轶隆这件事上, 我有些不同想法。

首先, “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你 ”, 是两位老人真实意思表示 ,或也是向导演组说出实情的前提。不愿因为自己的病 , 让孩子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 , 这有悖于一些人的观念 , 问题在于 : 它该得到

尊重吗?其次, 即便只有告知真相才负

责任 , 台上告诉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王轶隆现场情绪控制还算好,换一个人 , 面对突如其来的坏消息, 可能当场失态了, 但我之所以认为台上告诉他不是好选择, 主要不是因为这个。 作为患者, 王轶隆的母亲有病情不让外人知晓的权利 。 虽然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医生、 医疗机构违反患者隐私保护义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主体可以随意传播。 患者隐私权利, 应该得到普遍尊重。 也许事实是, 其母亲对此并不在乎,但制作方未经同意披露病情, 仍难言慎重。

诗词大会很可能接着办下去 ,说这些, 目的无非是让它更好。 文中提到的问题, 有一定普遍性, 其他节目也会碰到, 也算提个醒。

第 1134期2017年2月9日

本刊策划 李曙明

编 辑 马菲菲

校 对 赵 鹏

新拍案

检察官借央视寻亲平台锁定凶手如果不能确定被害人身份,证据链不完整,这起十几年前发生的强奸杀人案就不符合起诉

条件。检察官锲而不舍,完善证据,被告人一审被判处死刑

□本报记者 崔 洁通讯员 徐晓红

2017 年 1 月 10 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宣判, 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 以强奸罪、 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杜胜华死刑立即执行。

“18 年了, 总算有了妈妈的下落!”被害人王梅的儿子刘玉刚眼里噙满泪水。18 年前, 妈妈离开家的时候,他刚上小学,如今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办案检察官锲而不舍, 执着追寻案件真相, 最终查明案件被害人身份信息, 形成证据锁链, 让这起18 年前发生的命案沉冤昭雪。

案发 16 年后DNA 对比锁定嫌犯

1999 年正月初五一早,有群众报警称, 在南京市江宁区一公路旁发现一具女尸。很快,又有群众报警称, 在该市栖霞区仙鹤门附近发现一具女尸。经现场勘察,警方认为凶手可能为同一人,两案被并案侦查。

侦查过程中,警方发现,其中一名年轻死者生前有被强奸的痕迹。然而,由于遗留线索太少,两名死者身上没有找到有效检材, 案件成为悬案。

随着侦查技术的进步,2015 年1月 29 日, 南京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部门对历年命案积案现场痕迹物证逐一重新梳理检验, 成功获取到上述案件现场遗留生物检材的准确信息。运用 DNA 技术,经过反复比对,与一名叫杜胜华的男子完全一致。

杜胜华,男,中专文化,1957 年出生,山东德州人,在南京从事个体装潢,是个小包工头。2008 年,因赌博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过, 被提取过指纹和血样。 正是提取的这一血样,为后来锁定杜胜华奠定了基础。

2015 年 3 月 25 日,杜胜华被抓获。很快,警方突破其的心理防线,他交代了当年的犯罪经过。原来,两名死者是亲戚, 年轻女子喊年长者舅妈。案发那天是大年初四,他当时在江宁区开了一家饭店, 摘菜工突然离职了,他便前往劳务市场招人。在劳务市场内, 他遇到了安徽来南京务工的王梅和崔丽丽, 简单交流后,杜胜华将二人带回饭店。

中午, 他领着这两名女子到饭店安排她们吃饭。饭桌上,杜胜华见女孩崔丽丽长得不错,亭亭玉立,酒足饭饱后的他起了邪心。饭后,他支开了年长女子让她去买菜, 就在饭店里不顾女孩反抗,将她强暴了。

买菜后回到饭店的王梅发现外甥女神情呆滞,眼角有泪痕,当明白了事情原委后, 当即与杜胜华扭打在一起。杜胜华害怕事情暴露,顺手拿起一旁的羊角锤砸向了王梅的头部……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舅妈,崔丽丽吓坏了,连连尖叫。见状,杜胜华又用肘部扼住崔丽丽的脖子,直到她没了气息 。那一年 ,崔丽丽 17岁,王梅 37 岁。

案发后, 杜胜华以运货的名义

向朋友借了辆车, 将两具尸体分别抛在江宁区和栖霞区的乡间公路旁。为防止血滴下来,在运尸前,他用塑料袋裹住了两具尸体的头部。

2015 年 4 月 12 日,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 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杜胜华。次日,栖霞区公安分局对其执行逮捕。

案件“两退三延”被害人身份仍然不明

2015 年 9 月 9 日, 案件移送南京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该院公诉二处聂广来是承办检察官。

虽然杜胜华交代了犯罪事实 ,但在审查起诉过程中, 两名被害人身份始终无法确定。聂广来介绍,在这类刑事案件中,死者身份、作案工具及案发现场都是重要的证据。可该案中,这三项证据都缺失。

“虽然杜胜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但他一旦翻供,将没有其他证据加以佐证, 司法部门将会陷入被动。”聂广来说,虽然崔丽丽体内的 DNA 样片与杜胜华的 DNA 吻合, 若排除杜胜华自己承认犯罪事实, 这一证据只能证明两人发生过性关系,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是否自愿,没有证据证实。因此,只有杜胜华的供述, 还不能证明杜胜华对死者实施了强奸, 更不能认定其杀人。

同时,作案工具也一直未找到,而当年的案发现场, 如今已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门面,该门面几易其主,多次装修,早已“物非人非”。

南京市检察院于 2015 年 10 月24 日、2016 年 1 月 8 日两次将案件退回南京市公安局补充侦查, 并详细列出补充证据提纲, 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证据, 第一条就是查明两名被害人的身份。

2015 年 10 月 9 日 、12 月 24日、2016 年 3 月 8 日,本案依法三次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各半个月。

2016 年 2 月 24 日 、3 月 9 日 ,南京市检察院两次召开检委会研究认为,两具尸体身份未确定,该案未能排除合理怀疑, 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不符合起诉标准。 人命关天, 对此类案件证据的审查把关不能有任何的疏漏, 稍有不慎就会酿成错案。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不能定罪。”公诉二处副处长黄志坚介绍。

“我们也多次详细地列出补充证据的提纲, 首先就是查明两名被害人的身份。公安机关也通过电视、报纸、 网络、DNA 数据库进行了大量工作,补充了证据,但两名被害人的身份一直无法查清。”聂广来说。

有两名被害人死亡事实, 有杜胜华的供述,一方面内心确信是杜胜华实施的;另一方面因为被害人身份不明, 证据不符合起诉条件。“不诉,也就意味着不能将犯罪嫌疑人杜胜华绳之以法, 将因证据不足将其释放。难道让凶手逍遥法外?无论对于我们一向秉承的维护公平正义理念,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良知,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聂广来说。

通过央视寻人平台确认被害人身份

2016 年春节前,案子第二次退查回来, 所剩办案期限只有 45 天了。整个春节假期,案子始终萦绕在聂广来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一定要查实被害人身份!将凶手绳之以法!那段时间,我特别关注失踪人口的相关报道,比如在网络、电视上,上下班公交、地铁上,都特别留意相关信息。 有时晚上一觉醒来,还想到两名被害人来自哪里、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到南京来等等。”

一天, 聂广来在家中观看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很多失踪多年的人,经过栏目组的不懈努力,家人得到团聚。“本案的两名被害人的家属,这么多年也肯定在思念和寻找自己的亲人。于是,我向领导建议,到中央电视台寻找相关线索。” 聂广来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

2016 年 3 月 28 日一大早,聂广来会同公安民警辗转找到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相关负责人。通过对后台登记的近 20 万失踪人员数据信息开展模糊检索, 根据嫌疑人供述,设定关键字“江苏、安徽、河南 、浙江 ”,时间为 “1999 年 ”,年龄为“15 到 50 岁”,从中获取疑似线索460 条 ,并逐一进行查阅 、排除 。到了下午将近 1 点钟, 成功发现一条有价值线索:

“崔丽丽于 1999 年 2 月 15 日

左右和她舅妈去南京打工, 后来就失去联系。 家里人到南京和其他地方都找了,也没有找到。十几年一直都在找。”

得知该线索后, 聂广来立即电话联系了崔丽丽的哥哥, 确认其舅妈也同时失踪了。 听到这儿, 聂广来基本可以确认两名死者的身份了。 因为情况基本吻合, 公安机关当天就派人到安徽芜湖进行了采血, 最终确认两名死者正是王梅及崔丽丽。

补证核证形成证据锁链

被害人身份得到确认, 检察机关又克服发案时间太久、 不少证据已经灭失的困难,做了大量的补证、核证工作。聂广来分赴上海、安徽等地。进一步完善证据,终于使得案件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聂广来和书记员前往当年劳务市场旧址,找相关知情人层层摸排,进一步核实杜胜华开饭店、 招工的情况;还到上海铁路局、安徽芜湖火车站查找 1999 年火车时刻表。走访崔丽丽父母, 证实崔丽丽和舅妈确实是初四离家去南京, 因为早点出门,好找工作。

检察机关还引导法医进行了补充检验, 出具了两份重要的鉴定意见。补充鉴定意见进一步证实:中年妇女和女孩的 DNA 与失踪多年的王梅和崔丽丽完全吻合。

杜胜华供述的内容 , 比如被害人系苏皖口音, 二人称呼舅妈关系及当时穿着等情况, 均与被害人身份查实后取得的证据信息基本印证。

尸检报告及鉴定意见证实崔丽

丽被扼颈致机械性窒息而死亡,处女膜新鲜破裂至基底部, 阴道拭子及短裤上均检出杜胜华精斑, 与其供述强奸及扼颈事实也相印证。

此外, 杜胜华供述抛尸体两处地点与刑事摄影照片及报警人员的证言相印证。

综合审查分析全案证据, 杜胜华构成强奸、 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2016 年 5 月31 日,南京市检察院对杜胜华以强奸罪、 故意杀人罪向南京市中级法

院提起公诉。

有力指控被告人一审被判死刑

2015 年 9月 27 日,南京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杜胜华强奸、 故意杀人案。

庭审中, 杜胜华对故意杀人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但认为自己当时因身体原因,强奸未遂。公诉人通过出示尸检报告等一系列证据, 有力地指控了其实施强奸的犯罪事实。

2017 年 1月 10 日下午,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宣判, 判处杜胜华死刑。

因杜胜华无赔偿能力, 被害人家属生活困难, 十几年来为寻找两名被害人花费不少, 聂广来与市检察院控申部门同事协调, 为被害人家属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

“司法救助对申报材料要求十分严格,被害人家属文化程度不高,又家住外地, 所以我们在如何撰写申报材料方面,指导得特别细心,花了不少时间, 这样就避免了被害人家属来回奔波。”聂广来说。

不久 ,10 万元司法救助款下来, 南京市检察院专门安排聂广来和控申部门工作人员一起, 专程前往安徽,将补助款送到被害人家中。

2017 年 1月 11 日,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杜胜华死刑后的第二天一大早, 被害人王梅的儿子刘玉刚和妻子专门来到南京市检察院,并送上锦旗。

“这次到舅舅家拜年有交代了,这十几年,每次见到舅舅,舅舅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发火, 训斥我为什么不去找妈妈。我也感到委屈,自己何尝不想念妈妈! 这次检察院帮我查清了妈妈的下落, 我给舅舅就有一个交代了。真的感谢检察院!”

“18 年来,同时失踪两个亲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以想象被害人家庭承受多么大的痛苦! 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但对于被害人和她们的家庭来说, 却是一件天大的事!”聂广来强调说。

一审判决后,杜胜华提出上诉。目前,二审正在进行中。

(除检察官、被告人外,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过山车2 月 6 日下午 2 时 20 分许,广西柳

州雀儿山公园“雀山欢乐园”游乐场内,正在运行中的过山车突然停在了高架轨道上。而后工作人员登上轨道,疏散了车上的全体游客。此事经微信迅速传播,引来诸多猜测。记者从公园管理处了解到,设备中途停开是因为女孩偷偷去 “尝鲜”,家长“逼停”过山车,并非故障所致。

“此次过山车停开,其实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主动采取的控制措施。”事后, 雀儿山公园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对传言信息作出澄清。公园管理处已核实,游乐场内的过山车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之所以中途停在轨道上,是因为一名 14岁女孩的家长来到控制台, 强烈要求工作人员停开设备, 让坐在车上的孩子下来。 据介绍, 该游客身高达到 1.4 米以上,符合乘坐过山车的限制要求。不过,这名 14 岁游客是趁父母不注意时上的车,家长发现之后十分担心,于是来到控制台要求停开设备。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 将过山车停在了紧急疏散出口位置, 并上前引导车上全体游客安全下撤。据微友爆料,2 点40 分左右,经过工作人员 20 分钟处理,过山车项目已经恢复正常,继续运行,并且现场还有很多市民在排队体验过山车项目。

摘自 2 月 7 日《当代生活报》

大过年的,太吓人了。不明原因的情况下, 过山车突然停在了高架轨道上,车上乘客必然经历了一番慌张吧? 尽管后来知道不是故障原因, 可是在工作人员登上运行轨道之前, 一车乘客没有发生 “自救” “逃生” 等意外状况, 真是万幸。

14 岁女孩趁家长不注意自己上了过山车,家长发现后强烈要求工作人员停开设备, 让坐在车上的孩子下来,孩子最后也终于安全下来了,可是我很想问这位家长一句,你家孩子到底是怎样上去的呢? 新闻中提到,20 分钟处理过山车恢复运行之后还有很多市民在排队体验,可以看出过山车是游乐园中受欢迎程度很高的娱乐项目,既然需要排队, 一个 14 岁的孩子显然不会一眨眼就突然出现在过山车上了。联想到春节前一则新闻,陕西咸阳一位女士带孩子在游泳池玩耍 , 因为只顾着低头玩手机,她 4 岁的儿子在她身后溺亡都不知道,监控视频显示,孩子已经溺水,就在距离儿子三四米的地方,母亲依旧专心玩手机。不知道这名 14 岁女孩“趁父母不注意 ”时 ,家长是不是也在低头玩手机呢 ?如果没有 ,那家长干吗去了才会走神那么久, 以至于过山车都开了,才发现自家孩子上了车?

孩子们还在放寒假, 如果家长们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哪些项目能玩,哪些项目不能玩,还是事先说好吧。还有,带孩子出去玩, 一定要看好他才是最应该做的,任何娱乐项目,安全总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自己“没注意”,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期坐堂 马菲菲)

办案人员在案发现场取证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