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103件法国国宝级艺术珍品亮相“省博” - yunnan.cnmzsb.yunnan.cn/images/2018-06/12/A02/20180612A02_pdf.pdf扫码可看 六个 ﹃ 执行不能 ﹄ 案例详情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常旭辉

扫码可看

六个﹃执行不能﹄

案例详情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常旭辉

6月 3日晚上 10点,200箱中华蜂经过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从广东省珠海市到达怒江州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委会。接下来,等待它们的是在怒江大峡谷中“安家立业”。200箱中华蜂在马吉米村蜜蜂养殖基地的落地,也标志着马吉米村打造“甜蜜产业”的正式起航。

马吉米村中华蜂科学示范养殖项目是珠海市对口帮扶的福贡县中华蜂养殖项目之一。项目意在发挥珠海等地专业养蜂合作社在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从养蜂技术协作帮扶切入,对马吉米村养蜂产业进行扶持。通过养蜂项目的实施帮助马吉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助推全村脱贫攻坚。

为了让养蜂项目成功落地,云报集团驻马吉米村工作队与村委会认真开展前期调研论证,提出阳坡地改造计划,在马吉米村不适宜栽种草果的阳坡地上投放蜂箱。经过协商,通过马吉米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珠海市何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技术员集中教学+党员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公司统一收购”的发展模式,共同打造马吉米村养蜂产业。

蜂箱到达马吉米,全村便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安置工作。打着手电筒,从车上

卸下蜂箱,沿着山路安置蜂箱……为了让蜂群尽快适应怒江大峡谷的环境,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云报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与马吉米村干部群众一起趁着夜色,从晚上 12点钟一直奋战到凌晨 5点钟才把200个蜂箱全部安置到位。

马吉米村主任罗几堆介绍,之前村内也有零星的蜂蜜养殖,但大部分都是采用最原始的木筒养殖方法,规模小、产量少。

“如今用蜂箱养殖,需要掌握科学的

方法,更需要村民们认真的参与,学习和掌握技术。”看着整齐摆放的蜂箱,罗几堆说。

记者了解到,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珠海市何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派驻技术人员到马吉米村养殖基地,为基地制定养殖技术管理、操作规程。同时,技术人员为群众提供专业养殖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力求以基地示范带动全村建档立卡户通过科学养蜂增产增收。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记者从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获悉,由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的

“2018最美阿诗玛选美大赛”自今年 1月12 日启动以来,6 月 1 日进入到网络报名、海选投票晋级 50强的比赛中。按计划,这一阶段的赛事将于 6 月 20 日结束,并于 6月 21日-25日进行复赛+晋级20强的比赛;6月 25日-30日,将由所产生出的 20强选手角逐冠、亚、季军及各单项奖;10 月 1 日,冠、亚、季军选手将

在中国石林第四届国际阿诗玛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颁奖。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54 年前,根据中国石林彝族著名叙事长诗改编的电影《阿诗玛》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时光荏苒,阿诗玛美丽善良、勤劳智慧、追求真爱的形象打破时空的阻隔,如今仍是全球华人“女神”的化身,并形成了“阿诗玛”文化现象,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经典。为了传承经典、演绎经典,赋予阿诗玛新的时代特征,

让“阿诗玛”这张石林的名片焕发新的时代光辉,2018最美阿诗玛选拔大赛接棒经典、强势发声。

据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永乔介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阿诗玛文化,扩大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影响力,2018最美阿诗玛选拨大赛,是对“阿诗玛”文化经典的传承和演绎,寻找现代“最美阿诗玛”,为石林注入新活力。大赛所选出的冠亚季军选手,将作为石林风景名胜区的年度形象大使。

山海携手打造马吉米村“甜蜜产业”

2018最美“阿诗玛”选拔大赛等你来昆明市官渡区

开展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工作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任治森)昆明市官渡区着力开展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确定了官渡区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作为试点先行先试。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试点单位和有关部门根据试点实施方案,紧紧围绕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解决协商民主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协商民主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力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

太和街道和平路社区,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建立了“一中心、四平台”的工作机制,真正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通过协商民主成功解决了社区“为老服务点建设”及部分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等管理问题。在宣传方面,充分发挥居民代表议事员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昆明市第九中学利用教代会、家委会、学生会等平台,通过协商民主在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良性互动氛围。

谈到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前后的变化,吴井街道董北社区书记梁璇认为,通过协商民主,增进了居民和社区的沟通了解,居民通过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提升了获得感,她说,很多事情政府一直在做,但是以前没有协商民主,群众不了解,通过协商民主议事会议,老百姓的支持度都提高了,形式不同,效果不同,意义也不同。

据官渡区委统战部部务委员周桂芳介绍,部里邀请昆明学院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吴瑛教授参与指导官渡区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吴教授是昆明市优秀社科专家,对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颇有研究,通过借力“外脑”,加强理论指导,从试点中提炼经验,形成体系,指导实践,助推基层协商民主在全区的推广。“统战部和各试点单位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确保8月底以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官渡标准’

‘官渡经验’,为建设美丽幸福官渡助力。官渡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乐说。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陈慧君)6月8日,“从学院到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在云南省博物馆正式启幕,103件法国国宝级的艺术珍品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将于7月8日闭幕。据介绍,此次“珍藏展”在中国仅有两站,另外一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云南省副省长李玛琳,法国驻成都总领事满碧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新华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冠深,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主任 Mr. YvesRobert,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副院长Ms. Patricia Stibbe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分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

院:美的圣殿”和“沙龙:美术舞台犹如时代的镜子”两大部分,参展的 103件艺术珍品均来自世界闻名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其中包含安格尔的《朱庇特与忒提斯》、欧仁·德拉克洛瓦的《弗朗索瓦·拉伯雷像》、卡米耶·柯罗的《意大利风光》、亨利·热尔韦的《4日晚上的回忆》等名作。

此外还展示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常书鸿的《病中的妻子》和“东方杰出的女画家”方君璧的《钱塘江》。

据介绍,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一大批画家到法国留学,其中就包括廖新学、刘自鸣等云南画家。在不断交流学习中,谱写出一段段历史与文化交织的动人旋律。

103件法国国宝级艺术珍品亮相“省博”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艳鹏)6月 7日至 8日,文山州侨联主席廖仲庚一行 6人到保山市考察交流,促进两地侨联的联谊互动。

保山市侨联主席徐盛兴及全体班子成员与考察组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介绍了保山的侨情和侨务机构设置情况,招商引资、海外联谊、华文教育、侨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就侨联机构改革、拓展海外联谊、侨务机构设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考察组表示,保山作为全国重点侨乡,侨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将学习借鉴保山侨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加强侨联自身建设,切实发挥侨联组织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任志森)6月 9日,第 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 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志愿者集中上岗仪式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6个高校志愿者工作站、5个城市志愿者工作站和工作组负责同志、1500名展区志愿者、来自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志愿者以及城市志愿者代表参加仪式。

据悉,本次南博会共招募1500名展区志愿者(含8名国际志愿者和69名骨干志愿者)和10000名城市志愿者。并于今年5月完成了志愿者们对于自身角色认知、志愿服务礼仪规范、志愿服务沟通技巧提升、志愿服务安全和应急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展会期间,志愿者们将会用一流的水准为广大客商做好语言翻译、接待陪同、检票验证、问询引导等服务保障工作,展示云岭青年的时代风采。

“南博会是在家门口举办的一次盛会,作为云岭青年的一员参与其中很兴奋,我会用良好的姿态做好每一天的服务,给中外的客商们留下一个好形象。”仪式上,来自云南财经大学的志愿者马瑞卿激动地说。

上岗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开展了岗前模拟演练。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志愿者岗位培训和实训演练,切实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南博会开幕后提供专业、高效、优质、得体的志愿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据了解,本届南博会将由共青团云南省委、省教育厅、省博览局共同组建南博会志愿者工作部,负责南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组建一支由“百名骨干志愿者、千名展区志愿者、万名城市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

11500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南博会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5月26日,民进昆明市委在讲武堂举办了“花都粽香浓情端午”暨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展演体验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民主促进会昆明市委员会主办,五华区人民政府华山街道办事处、民进昆明市五华区基层委员会、民进昆明市委非公经济支部承办。

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技艺,促进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学习。活动现场进行了民乐、书画、舞蹈、剪纸、连环画、乐器展演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展演。活动还设立了民俗艺术体验展览区域,让现场观众在体验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等端午习俗的同时,感受中华书法、绘画、民乐等传统艺术的魅力。

活动当天约100名少年儿童身着五颜六色的植物扎染服装参加汉服展演活动,包括海源小学表演的水墨涟漪、昆湖小学表演的百善孝为先、芭朗思艺术团表演的粽粽香、端午有关艺术朗诵和民乐演奏。使广大青少年在参与当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与快乐。还有十余位民间艺术家参与其中。包括非遗项目植物扎染、糖人制作、剪纸、面塑、中国结等艺术门类的民间艺术家。在艺术家的讲解和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体验了民间工艺美术项目,亲手创作出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在交流互动中分享着喜悦和收获了孩子们一边学习包粽子、煮粽子,一边了解端午节的传统知识,同时在粽叶的香味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民进昆明市委

传统文化活动迎端午

文山州侨联

到保山考察交流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全国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大约占到全部执行案件的40%-50%……尽管我省法院紧随形势,用活、用足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为基本解决执行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仍有部分案件不能执行到位。昨日下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刘宗根以播放执法记录仪影像、执行法官与案件当事人的对话等形式,生动地向社会发布了六件“执行不能”典型案例,以案释法。

理性区别“执行不能”

“近年来,大多执行案件因为‘执行难’而使得法院生效判决迟迟得不到兑付,法院的执行工作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今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已经进入执行攻坚的关键阶段,但是还有许多公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认识不清。”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发布会的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法学博士田成有表示,大多数人认识执行难,但是在执行工作中,也有一些案件穷尽法院的智慧、措施,也无法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判决,财产在法律上无法执行,通常此类情况被称为“执行不能”。“一类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

供执行的案件,另一类是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第一类案件,如果执行不到位,就是执行难,第二类案件,经法院穷尽措施仍不能执行的案件,属于执行不能。”田成有一针见血释疑两者区别。

“从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执行不能事实上是人们的行为本身蕴含的交易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比如说民间借贷的案件,申请执行人被人情、被高回报迷惑,出借了资金,却不曾想对方早已命悬一线、债台高筑等等。这类案件等到诉讼完结,进入执行以后,被执行人往往早已没有了履行能力。看似是生效判决变成了法律白条,实际上这样的风险是在申请执行人开始准备出借资金时就客观存在的。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对执行工作的正确认识,理性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理性认知‘执行不能’,理性应对法律风险,理性看待执行工作。”田成有表示。

三种风险意识防“执行难”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则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

“而在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推进进程中,很多案件当事人以为,只要向法院申请执行了,就能坐等法官把钱‘送上门’。而当

法院经穷尽手段反复查找,依然无法找到任何财产线索,无法按照申请及时执行到位时,有些人就会认为这是法院工作不力。清楚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的区别,我们也应理性对待‘执行不能’。诉讼有风险,执行亦有风险。”八谦律师集团董事局主席、昆明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鹿斌说,法院并非是万能的,法院应当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做出判决,也应当依照法律程序全力去执行每一个案件,但并非都能保证将每一个案件都能执行到位。“为避免和防范执行风险,当事人应当注意要有市场风险意识,比如,在进行商业投资前,先考察投资对象,在借给别人钱时,考虑对方的品行和还款能力。要有财产保全意识,如采取了财产保全的话,能有效地防止对方转移、隐匿、毁灭财产。同时要有继续举证意识,申请执行人应当积极查找并主动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确切下落和可执行财产线索。对于‘执行不能’案件,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5年内,法院每6个月都会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法院会依职权主动恢复执行。终本案件‘终本不终止’,并且不受申请时效期间的限制。”鹿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解决“执行难”制度设计要合理

“在解决执行难的制度设计上,法院的力量应该集中解决被执行人恶意不履行的问题,加强对被执行人的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提高其故意失信的成本。对于‘执行不能’,应该构建此类案件的终结或退出机制,提高司法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必须让人有基本的生存权,不能让‘执行不能’的被执行人倾家荡产。否则,如果被执行人无法维持生存和再生产能力,则又会增加社会成本的支出。其次,从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来实现此类案件执行的终结或退出是值得探索的路径。如果‘执行不能’的被执行人终其一生都要背负被执行债务,无法通过破产制度对债务进行清零,可能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其偿债能力。”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满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总之,执行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解决“执行难”必须由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构建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提高对交易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认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理性认知“执行不能”,理性看待执行工作。

省高院公布六件“执行不能”典型案例

以案释法 呼吁理性认知“执行不能”

2 责任编辑/ 杨燕明邮箱/ [email protected]美编/ 李云辉 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时讯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燕明

2016年,全省法院执行案件收案10万余件,执结7.4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95.8亿余元;

2017年,全省法院执行案件收案13.1万余件,执结10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145.3亿余元;

2018年1月至5月全省法院执行案件收案9.9万余件,执结3.5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49.3亿余元。云南全省各级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重要进展和实质性突破。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