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2017 5 央视《魅力人物》为徐培晨拍专题片epaper.cnxz.com.cn/pcwb/page/219/2017-05/05/A04/20170505A04_… · 画了上百种。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评价他的作品说“他翻开了中国猿猴画崭新的一

使画笔的齐天大圣责任编辑 周天玉 美编 丁佩昂 校对 杨庆宇

2017年 5月 5日 星期五04

文 /记者 吴云

央视《魅力人物》为徐培晨拍专题片《使画笔的齐天大圣》共 5 集,每集15 分钟,还将会来徐拍摄徐培晨的外甥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他与猿结缘的趣事

最近,央视《魅力人物》栏目组摄制组正在西双版纳拍摄著名书画家、江苏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徐培晨先生的 5 集电视连续专题片《使画笔的齐天大圣》。 徐培晨是徐州沛县人,其山水、人物、花鸟画皆有所长,尤以猿猴画名扬海内外。 为了画猿猴,他曾 16 次深入原始森林探追猴影猿踪,39次往返黄山孕猴谷。 全球共 200多种猴子,他已经画了上百种。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评价他的作品说“他翻开了中国猿猴画崭新的一页,就如悲鸿的马那样创造了当今中国画的丰碑”,认为他是“开宗立派的猿猴画大家”。

被誉为“东方猴王”、“齐天大圣”的徐培晨,是如何与猴结缘的呢?

央视《魅力人物》栏目组摄制组为徐培晨拍摄的电视连续专题片《使画笔的齐天大圣》,共 5集,每集 15分钟。

拍摄期间, 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半坡古寨茶亭,接山泉、煮山茶、听山歌,穿着中式短袖、披着长发长髯的徐教授回忆起 16 次深入原始深林探追猴影猿踪的情景。

徐教授在央视的镜头中来到民族风情园写生榕树,在普洱原始森林中邂逅了懒猴。 懒猴身如小猫,面若熊猫,眼圆睛大,萌萌哒十分可爱,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面对镜头也毫不生怯。

遇到黑色长臂猿时,徐教授挥笔写生,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只栩栩如生的长臂猿。 黑色长臂猿在全国不足 300 只, 它们长臂伸展时跳如闪电,灵性十足。

CCTV 记者十分敬业, 捕捉徐教授与西双版纳的每一个神采,录制每一个故事。

此前,这个摄制组已经在南京、黄山、马鞍

山、江宁等地拍摄了相关素材,此后还将往徐州、花果山等地拍摄相关内容。

总导演张航介绍,CCTV《魅力人物》是2017年央视特意新推出的一档节目, 以传统艺术名家、文化学者及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为主要采访对象,以独特的视角,关注那些显现出智能光芒、拥有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位的人和事。 而徐培晨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猿猴画大家,在国内外的文化舞台上影响都是深远的。

作为一位徐州人,徐培晨曾于 2014 年向徐州捐赠了个人作品 120 余件, 手绘青花瓷器和紫砂壶各 30 件,以及个人收藏的王时敏、王鉴、李鳝、张大千、吴昌硕等名家书画,在徐州博物馆建立徐培晨艺术馆。

徐培晨的外甥女刘冬梅在博物馆附近开设了由他授权的“一声猿”书画作品专卖店。 昨日,刘冬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徐培晨与猿结缘的这几十年。

徐培晨于 1951 年出生在沛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孩子们每听到镗锣一响,就知道玩猴的来了。 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都围拢过来看猴子演戏。 玩猴人身边有个木箱子,里面装有各种服饰,上演时就让猴子掀开箱盖穿戴起来,一会儿是帝王将相,一会儿是才子佳人。 演到高潮的时候,戏会忽然停下来,猴子就捧着小镗锣向观众收钱,一手托盘,一手行礼,像个善解人意的小孩子。 这就是聪明可爱的猴子给童年徐培晨留下的印象。

徐培晨上学后成绩优秀, 从一年级开始就喜爱美术,经常用树枝在地上作画。 他还喜欢爬树,动作像猴子一样灵巧。

1974年, 徐培晨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7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偶然一次到峨嵋山写生,遇到了一群“不同凡响”的猴子,从此决定开始画猴。

徐培晨多次讲述过那段经历: 那次在峨嵋山快到洗象池的时候, 几十只猴子跑到他们面前要吃的, 徐培晨等人纷纷将身上的瓜子、花生、香蕉、苹果等食物撒到地上或者递到猴子手中。 其中一只猴子趁徐培晨不注意,将他口袋中

一面小镜子抓了出来, 把脸贴上去左看看右瞅瞅,兴奋得哇哇叫,其他猴子听了都过来抢这件“宝物”,结果镜子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猴子们捡起碎片继续照镜子,个个开心得不得了。

从那以后,徐培晨经常专找猴子出没的地方写生。 海南岛的猴子从不伤人,见到徐培晨会跳到他肩上、攀到他头上,像小孩子撒娇一样,不一会儿他身上就“结”满了猴子,他快活极了,也会以老猴子自居:“孩儿们,来呀来,都过来! ”黄山的孕猴谷有很多猴妈妈带着宝宝出没,徐培晨在夏季水流潺潺时去过,冬季冰雪覆盖时也去过,猴子只要听到饲养员的叫声就会出现,猴与人都融入了美好的大自然中。

徐培晨曾在广西南宁崇左县深夜观猴,曾在西双版纳看到举世罕见的白猴,也曾在连云港花果山偶遇灵敏机警的群猴……他见过猴子的种类不计其数,黔金丝猴、滇金丝猴、黑叶猴、红面猴、食蟹猴、熊猴、平顶猴、蜂猴等等,看到每种猴都会拍照、录像、画速写。

每年的寒暑假,徐培晨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外地写生,甚至连儿子出生都不在家,直到孩子 4个月大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

为什么要选择画猴,徐培晨曾在作品《砚边琐谈》中写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学有专攻是正确的选择,只要‘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就有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鉴于此,我选择了画猴。 ”

他还发现, 宋代易元吉之后的大画家虽对猴画有造诣,但笔下猿猴种类甚少,于是决定拓宽猿猴形象的表现形式。 甚至在形象上,徐培晨也想和猴子更融合一些。 人们经常把猴子称为毛公, 叫毛猴子, 于是徐培晨也蓄起了“毛胡子”。 他认为毛胡子和毛猴子在发音上是比较接近的, 形象上也是接近的。 他的画带着山林之气,身上也想带点野气,不修饰,野味十足,让形象和画的内容相融合,不是模拟,是融合。

徐培晨为了画活猿猴,师法自然,16 次深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常常数十只长臂猿组成“合唱团”欢迎他;39 次往返黄山孕猴谷,仔细观察猴子的生活习惯与习性, 了解猴与猴之间的关系,猴与自然的关系,与它们亲密到“猴子把他当成一棵树”。 他画了数不清的速写,胸中装下了千姿百态的猴,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为画活猿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培晨认为, 猴子的动作太迅速, 在用笔

上,一笔就是一只胳膊,一笔就是一个脑袋,一笔就是一个身子, 用写意的笔墨形式最能得到配合。 如果用工笔形式,千笔万笔去绘毛,去渲染,画起来太慢,只能现其皮毛,不能表现出它的精神。 所以他把精力主要用在写意画上,这样与猴子的运动速度、性格特性相吻合。

至今,经过多年探索,遵循先“工”后“写”而深入,他笔下已经出现长臂猿、蛛猴、台湾猴、日本猴等 100 多种猿猴形象。 有人认为徐培晨笔下的猿猴,含自然之天机,蕴山林之诡秘,跃然纸上,有呼之欲出之感。

在徐培晨眼中,人就是猴,猴就是人,人是部分长毛的猴,猴是全身披毛的人。 所以,在他的笔下,猴是拟人化的,并非纯自然界的原生态的猴。 猴有了人格力量,成为聪慧、正义的化身。

他历时数月画出 25 米长卷《林泉高致》,百余只猴儿聚栖在山林间,或坐或卧,或亲昵爱抚或互相挠痒;《盼月圆》的白猴在渴望亲情,寓意盼望祖国统一;《猴子捞月亮》 中一群猴子在追求光明……

徐培晨画猴,主题都围绕着和谐,从不展现猴群内的斗争。这与他经历过的一件事有关。有一次他只身一人前往黄山孕猴谷, 亲眼目睹了猴群中的一次突发事件。 起先,他听到一声小猴的尖叫,紧接着,整个猴群都叫起来了。 小猴被咬了以后,马上就昏迷了。 炎热的天气里,成群

的蚊虫爬在小猴身上,但母猴一直抱着它,发出了像人哭泣般的低吟。 当时,徐培晨就想,猴子其实跟人类一样, 这种伟大的母爱是不能取代的,而猴子之间守望相助,与邪恶斗争的精神,值得歌颂。 所以,在他的笔下从不表现猴子争斗的一面, 它们都生活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里,猴子之间相互依偎、相互嬉戏,大家都和谐地相处在一起,没有争斗,没有暴力。

徐培晨的画中,常常是有画、有书法还有诗。他的诗作中多数都是关于猿猴的, 气势豪放,直抒胸臆,如“来去如飞健若神,宿止嬉戏何纭纭。少长咸集得欢愉,不尽乐园在上林。 ”“笔走龙蛇挟狂风,腾飞青猿何骁勇。若夫他年回首望,耳畔依旧有猿声。 ”“不拟古人自一门,画猴写猿立意新。 酒醋纵笔无妄下,直放清声啸艺林。 ”

30 多年来,有着“东方猴王”美誉的徐培晨画猴已经进入了化境,物我两忘,猴的欢乐就是他的欢乐。

在南京师范大学, 你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前有徐悲鸿,现有徐培晨。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而徐培晨以画猴闻名。

除了在大学授课, 徐培晨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猿猴画的创作和研究上,前后出了 30 多本专著,办了数十次画展,1992 年是猴年,徐培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猿猴画展。 2004 年又是猴

年,他以 2000 年千禧龙年起步,在全国举办巡回画展。 2016 年猴年,他在海内外举办了 6 场画展,其中第三场“金猴献瑞———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教授向全球人民拜大年活动” 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

2008 年至今,马鞍山、连云港、溧阳和徐州4座城市为徐培晨建立了艺术馆。他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联合国总部等地举办过近百次展览和讲学活动。

央视在拍摄徐教授写生。

徐教授写生作品。

图片由刘冬梅提供

央视《魅力人物》为他拍 5集专题片

峨嵋山与猴结缘开始画猴

16 次深入原始森林师法自然

主题围绕和谐,从不展现斗争

“开宗立派的猿猴画大家”

徐教授写生作品。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