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聯合國維和部隊

聯合國維和部隊

高一丁 林芊妤高一丁 洪宜君高一戊 鄧為寧

Page 2: 聯合國維和部隊

• 存在時期 1948年至今• 部門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種類 多國防禦性部隊• 功能 海、陸、空特別行動、維和任務• 規模 不定• 直屬 聯合國秘書長• 總部 聯合國• 別稱 藍盔部隊、藍盾• 格言 世界和平• 參與戰役 所有維和行動

Page 3: 聯合國維和部隊

成立•指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至少需九票贊成(必須包括五個常任理事國)核准部署並決定其任務授權的部隊,此部隊只配備簡單武武器用以自衛和維持秩序之用途。

•維和部隊人員會戴有聯合國徽章的藍色貝雷帽或戰鬥盔,車輛和建築物等則漆成白色,並標上「 UN」字樣。這支部隊通常又被稱為「藍盔部隊」。

Page 4: 聯合國維和部隊

組織結構

• 每一項維和任務都有三個核心的高級指揮人員來領導。第一位是聯合國秘書長的特別代表,通常由一位資深的秘書擔任。他是執行維和任務的官員,有權決定所有政策和外交事務,監管和平條約中的各方和聯合國其他成員。第二位是軍事指揮官,負責所有部隊的調遣,通常由本次任務出兵最多的國家指派。第三位是行政官員,負責後勤補給。

Page 5: 聯合國維和部隊

成本開銷• 自從冷戰結束後,維和費用呈顯著上升趨

勢。 1998 年的軍費不到 10億美美元, 2001年則上升到 30億美元。 2004年核准預算是 28億美金,實際數目則更高。 2006年財政年度達到50億美元。理論上所有聯合國成員國都要按規定分攤所有費用,但截至 2004年 7月共有 12億美元的各國欠款。

• 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經費來源方面,美國提供的經費最多,其次分別是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中國與荷蘭。

Page 6: 聯合國維和部隊

各國參與情況

• 聯合國憲章規定各國必須參與維和行動,所有聯合國成員都要提供安理會所需的部隊和設備。自從 1948年以來將近 130國提供軍隊或警力維和。但是國家所提供的人數和參加的任務的具體資料並未公開, 56年間估計有一百萬士兵或警察在聯合國的旗幟下戰鬥過。 2008年 3月, 113國貢獻出 88,862軍力和警察為常備可調動人力。

Page 7: 聯合國維和部隊

• 儘管貢獻了大部分兵力,不發達國家還是要負擔大量經費。以 2007年的維和行動為例,十大兵力提供國如下:巴基斯坦( 10,173)、孟加拉( 9,675)、印度( 9,471)、尼泊爾( 3,626)、約旦( 3,564)、烏拉圭( 2,583)、義大利( 2,539)、迦納、奈及利亞和法國。

Page 8: 聯合國維和部隊

深藍色為目前有維和任務的國家,淺藍為過去曾有過任務的國家。

Page 9: 聯合國維和部隊

正在進行的維和行動

• 目前,在四個大洲部署了 16個聯合國和平行動。其中包括 15個維持和平行動特派團和 1個阿富汗政治特派團(聯阿援助團)。它們均受維持和平行動部(維和部)領導。

Page 10: 聯合國維和部隊

犯罪問題

• 雖然維和部隊是以維護和平為目的,但是少數維和部隊成員在駐地犯罪的事件卻屢見不鮮,其中以性侵害案件最多,也讓維和部隊的紀律受到質疑與批評。

Page 11: 聯合國維和部隊

維和部隊之於印度• 印度積極參與各項聯合國維和任務。目前,印

度是聯合國第三大的部隊派遣國,並且正在努力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 印度非常擔心中國與巴基斯坦在被兩國聯合占領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結成戰略聯盟,一旦結盟的話,那麼就有軍事實質意義。在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軍隊侵占了 3.8萬平方公里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

Page 12: 聯合國維和部隊

維和部隊在印度的任務• 大部分的戰爭由兩國陸軍在克什米爾沿兩

國邊界的地方展開。第二次印巴戰爭,也被稱為 1965年印巴戰爭或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是1965年4月至 1965年 9月間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之間的戰爭。為期五周的戰爭造成雙方數千人傷亡。它在聯合國下授權停火,之後發表了塔什干宣言。

Page 13: 聯合國維和部隊

• 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喀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爭: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和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最近一次 1999年在印控喀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衝突(亦稱第四次喀什米爾戰爭)。

• 到目前維和部隊仍有在印度的喀什米爾地區進行任務。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