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 画桥三百映江城 近水远山皆有情 - blwb.kf.cnblwb.kf.cn/tplimg/2/2019-08/27/A08/20190827A08_pdf.pdf · 河,遗产点有山塘历史街区、盘门、宝带桥、吴江古纤道、虎丘云岩寺塔、

2019

年8

月27

星期二

责编:龙爱萍

版式:陈然

校对:李真

A8/9

制图:赵月娇

画桥三百映江城 近水远山皆有情全媒体记者 赵杰 李晨翀/文 李克君/图

成就霸业 流金淌银苏州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古城,河绕城转,城因河兴,千百年

来古城与运河相伴相生、相得益彰。2014 年 6 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苏州境内的 4 条运河故道以及 7 个遗产点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因此成为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可以说,水城苏州是大运河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是古代筑城与水利技术融合的杰出典范。

8 月 9 日,寻访大运河文化带·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采访组来到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在这里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介绍:大运河苏州段最早开凿于公元前 514 年,是时伍子胥主持建筑阖闾城(今苏州城),设水、陆城门各八,外有护城河包围,内有水道相连,水门沟通内外河流。公元前 495 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挖了一条人工河道,自今天的苏州护城河经无锡至常州奔牛镇与孟河连接,可达长江,长 170 余里,为江南运河最早开挖段。7 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从镇江至杭州,长 800 余里。至此,苏州古城段作为江南运河的重要区段,正式纳入大运河。

毫无疑问,春秋群雄中最为重视运河建设的正是来自江南的吴国 。用现在的话说,最初开凿运河的吴国国君和大臣们都是“运河控”,运河成了吴国一条至关重要的“快速运兵通道”,在吴国图谋霸业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的千余年,大运河苏州段承担了漕运、海内外商品运输等重任。唐宋时期,苏州是漕粮的重要产地,国家漕运十之一二来源于苏州,成为“国之粮仓”。明清时期,苏州是漕粮的重要征集地和起运地。大运河苏州段是漕粮的重要源头,成为国之命脉。大运河苏州段还通过娄江连通长江口的刘家港,既便利漕粮海运,又便利海外贸易。

16 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盛赞苏州的繁华富饶:“经由澳门的大量葡萄牙商品以及其他国家的商品都经过这个河港。商人一年到头和国内其他贸易中心在这里进行大量的贸易,结果是在这个市场上样样东西都能买到。”近代以来,中外贸易日益频繁,苏州段大运河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此,1896 年清政府在苏州古城东南灭渡桥外设立苏州关税务司署,管辖范围为嘉兴以北,丹阳以南,昆山以西。1900 年又在灭渡桥北设立了一个水文观测站,该水文观测站连

续记录的水文资料已超过一个世纪,至今仍在使用。即使到了现代运输如此发达的今天,大运河苏州段每年仍承载着 1.7 亿吨以上的货运量,依旧流金淌银。

遗存丰厚 文脉悠长苏州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有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和环古城

河,遗产点有山塘历史街区、盘门、宝带桥、吴江古纤道、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全晋会馆等,每个遗产点都沉淀着厚重的运河故事。

8 月 8 日,采访组来到与赵州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十大名桥的宝带桥上。吴中区文保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宝带桥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建造于唐元和年间,其桥身之长、桥孔之多、结构之精巧为中外建桥史上所罕见。当年澹台湖水在此自西向东奔涌如潮,运河自此南北而行,船只受侧面冲击常有倾覆, 潮口长 300 多米又使拉纤无从着力。时任苏州刺史的王仲舒主持修桥,据传他为筹款带头捐出了自己的玉腰带,宝带桥因此得名。此桥既是堤岸,又是纤道,桥身 53 孔还不妨碍湖水宣泄,桥墩之间互相支撑的柔性墩、石料之间相互榫卯的多铰拱,代表了中国桥梁史上的最高工艺成就。

8 月 9 日,采访组登上苏州八门仅存的盘门。盘门水陆并联,记者看到大运河在此环抱城垣,水陆萦回交错,今存的城门虽为元朝之物,却不失春秋大气。陆城门分内外二重,二门之间设有瓮城,可藏卒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水城门和陆城门毗连,亦系砖石结构,分内外二重。水陆城门均设有巨大的闸门,古代用盘车提升或关闭,可控制往来行人与船只,便于设防守城。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防火设施)均历历在目。这种水陆并联的古城门在全国是硕果仅存,因此,有“北看长城,南看盘门”之誉。

8 月 9 日,采访组来到被曹雪芹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和七里山塘。记者看到,沿街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街上店铺林立,河上小船如梭。山塘街区内有五人墓以及会馆、牌坊、戏台等古迹,还有众多古桥。山塘街的形成得益于大诗人白居易。公元 825 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山塘河,又把挖出的泥土填堆成堤,后人称白工堤,堤长 7 华里,又称七里山塘。清乾隆年间,画家徐扬创作的《盛世滋生图》长卷,展现出山塘街“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

招牌,灿若云锦”的市井景象。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巧夺天工 匠心荟萃大运河苏州段工程浩大、技术复杂,许多区域是在湿地或是湖荡里挖

河筑堤,筑成的河堤还要经受湍急湖水的长期冲刷,其难度较高。吴江塘路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典型。这段塘路从 9 世纪开始修筑,屡经技术改进,经过数百年实践,直至 14 世纪基本定型,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毅力。吴江塘路的兴建使得运河与太湖之间的界限逐渐分明,保证了 运 河 河 道 稳 定 和 水 源 充 沛 ,同 时 使 太 湖 成 为 一 个 基 本 封 闭 的 系统,提高了太湖自身的蓄水调节能力。吴江塘路为宣泄太湖积水,在江湖互通河道处通过以桥代堤(如宝带桥和垂虹桥),实现通航、过水、纤行的功能,并促使太湖东侧塘浦圩田系统形成。吴江塘路成为太湖流域的重要水利枢纽,是中国大运河上杰出的工程体系。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地形复杂,运河上的桥梁不仅需要沟通陆路,也要保证运河航道的畅通,每一座桥梁的设计建造,因地制宜、构造独特。如吴门桥、灭渡桥、吴江的三里桥采用拱形桥的形式,使航道畅行;宝带桥、垂虹桥所在水域水面宽广,又是太湖泄水口与运河的交汇处,因而以桥代堤,采取薄墩连锁拱桥,保证了运河水源及太湖泄水畅通,并沟通了陆路交通,是我国桥梁史上的杰作。根据清末光绪年间不完全统计,大运河苏州段主航道及两侧共有各个时代、各种形态的古桥梁 76 座之多。

大运河苏州段环绕苏州古城而过,苏州古城内河道纵横,所以苏州城垣的古城门大多设计成水陆两门并行,成为运河上的特殊工程。从现存的盘门考察,采用“抹角背水”的做法,使城防工程与水利设施相结合,是人类创造的杰作。

“水城苏州”是大运河沿线独特的城市景观。大运河通过山塘河、上塘河、胥江汇入苏州护城河,并与苏州城内的水网河道相连。大运河绕城、穿城而过,古城被运河水滋养。二者联系之密、关联度之高,使苏州城的兴衰繁荣与大运河息息相关。苏州古城自宋代以来形成的“三横四纵”的主干河道系统存留至今。苏州水系造就了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城市布局,并直接促成了享誉世界的苏州园林。这种水上园林城市景观,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独一无二。

核心提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苏州,最贴切的莫过于“水”。苏州,因水而生,因水 而 盛 ,因 水 而美。苏州的城市肌理、历史风韵和地域特色与水文化密不可分。绵密的河网,不仅滋养出富饶 的 江 南 鱼 米 之乡,也浸润出江南地区精致儒雅的文化性格。这其中最重要的水,当属大运河。

水陆并联的盘门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寻访视频

——寻访大运河文化带特别报道苏州篇之一

山塘河山塘河 山塘街山塘街

汴梁晚报文化中国万里行·苏州站

中信保诚人寿开封中支全程承保

记者手记 在这里,

多维度触摸运河

到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采访是临时兴起,却收获颇多——展示馆以苏州段历史发展为脉络,借助现代化、多样化的展览手段,形象揭示了大运河与苏州的紧密关联、运河水系与苏州古典园林的内在关联。在这里,你可以用普通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从水利、水文、历史、地理、人文等多个层面全方位了解大运河。

展示馆前厅地面上是一张“流动”的大运河苏州段遗产分布图,古城区“三横四纵”的水道清晰可辨,你可以很直观地了解苏州城的水系分布、运河与城市的唇齿相依。

在互动展区,通过触摸屏、电子沙盘等技术,苏州段运河 17 次变迁路线的历史影像被直观地再现出来。通过现代展示技术,再现了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演变、古城水系与大运河关系、古典园林与城内 河 道 关 系 以 及 7 个 遗 产 点 的 历 史 风貌。流水穿过城门,也串起了由伍子胥筑城开河到今日繁忙依旧的大运河苏州段历史。展示馆将《姑苏繁华图》中明清山塘河最繁华的一段制作成立体景观;列入中国大运河首批申遗名单的虎丘云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全晋会馆、盘门、宝带桥、吴江古纤道等遗产点段,也通过立体景观、纱幕投影等形式进行了展示,突出其文化价值。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