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航展是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最具实力、最富形象的展示。《敢为天下先》这本书,全景式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展辉煌历史,真实记录了珠海航展人敢领时代之先,勇于担当,不畏困苦,用智慧和血汗书写航展历史的动人史诗。

在《敢为天下先》中,李鸣生真情讲述了一系列在普通岗位上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航展人的动人故事。正是通过梁广大、邹金凤、周乐伟、苏全丽等这些平凡航展人的呕心沥血、无私付出,才使珠海航展从无到有、从小做大、从中国走向世界。通过他们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作者敏锐、准确地把住

了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的时代脉搏与民族心理。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方位讲述中国航展发展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全书真实地记述了中国航展人敢领时代之先,冲破种种困难,用智慧与热血创造的辉煌历史。

它用恢宏的篇幅全面记录了珠海航展的辉煌历史。从 1992年 8月珠海市委、市政府一致通过举办航展的计划,建起中国第一条四千米机场跑道开始,珠海航展人筚路蓝缕、不畏艰辛,通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最终使珠海航展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五大航展之一。

李鸣生是一位非常关注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作家,他用纪实写作的手法,创作了大量航天类高科技题材的作品。他善于从大量的实地考察、体验和采访中提炼出众多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来表现历史发展的动向,并展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凡意义和成果。

在《敢为天下先》中,他继续保持着对我国高科技战线的科研工作人员所抱有的由衷的敬意,在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历史价值的挖掘中,继续实现着他写作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视野开阔,既有历史叙述的恢宏广阔,也在细节之处下足功夫,让人物生命的价值、行动的意义以及对现实的思考隐现在航展故事讲述的背后,笔力深厚,又极富思想深度,是一部难得的兼具文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航展大作。

爱爱,,比时间更长久比时间更长久((下下))

——读宋长玥《前世的情歌》有感

品鉴与表品鉴与表品鉴与表达达达

A07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专刊部主办 电话:0972-8689538责编 / 雪归 版式 / 雪归时报/书香海东

百年大集百年大集

新书推荐

□王宏宇

□吴 波

诗人在诗中反复地渲染了一种情感,即孤独感。“把天空抱在怀里,/青海的孤独又高又远。/青海的孤独,/男子的孤独,是我的孤独。”,“在青海,我是孤独的王/我沉默,/为一只独自回家的天鹅/打开青海湖。”“岁月之书翻开最厚重的一页/它描述:/这个男人/是你今生的孤独和绝望;”为什么诗人会有如此强烈的孤独感呢?

我大胆猜测,首先,是诗人所成长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气质,青海位于祖国的大西北,远离内地中心文化,而且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地广人稀,这样的地域文化赋予诗人苍凉、孤独之感。

其次,是作为诗人的敏感、多思,“在自我和利欲急速膨胀的时代,我们有必要表达出每一点对生活细微的感受。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物欲急速膨胀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情冷漠的时代,太多人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混迹在茫茫的人流中,每天虽然与各种人打着交道,但是人与人之间很难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即便面对面,两个人的心却也是

相隔千里,作为诗人的宋长玥更是比一般人感受的要深刻得多,静心伏案之时,难免会顿生孤独之感,或许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孤独,而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于人们身上的孤独感。

再次,在诗集的后记中发现,诗人在创作这部长诗期间,曾被迫中断过,而且创作的地点也发生过转换,“我独自前往江南,一边公干,一边在江城丁字桥一条幽静的小巷继续《前世的情歌》的写作。”诗人此时远离青海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情人般的故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受愈发的强烈,而此时诗人的意外受伤,更加重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春天再次失陷。/遍地旧事,/被风带到青海。/伊人不堪孤苦/退回江南,/独留深情守望西北。”,“岁月深远,一次晚秋的探望/痛及心底:身居南方/花开在水上,/根流落人间。”,“一夜北风/吹寒长江。我独居南岸”,“内心渐远,/明月照我重回西北——遍地秋风,/伊人独上栏杆/瘦比黄花。”,

“……男子独行江南/秋声遍地,/乡愁金黄——”。伴着寒冷的秋风,肃杀的冬季就要来了,万物凋零,归心似箭,可谓“秋

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由此,我们便可豁然开朗,明白了孤独感始终萦绕于诗人心间的缘由。从中,我们也可以理清贯穿长诗的一条线索,即“离乡——返乡”,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离开情人(青海)时的思念之情和急切回到情人身边的那种焦虑和忧伤。但是,我想在这里指出的一点是,诗人所反复强调的是孤独感,而并非是孤苦,所有的这一切,在诗人心理却未曾感觉到苦,所以这种孤独感就并非是单纯的外在环境所赋予的,更多的可能是来自内心、来自精神,作为一个可以与青海对话,与青藏高原视等高的人,其志向无人倾诉,其追求无人理解,更无人可与他匹敌,这种孤独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内心体验。

正如诗集的名字《前世的情歌》一样,它就像一首感情充沛的情歌一样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富有韵律,读者似乎可以打着节拍,跟着诗歌一起舞动,这正是因为诗人汲取了民歌谣曲的养分,尤其是青海“花儿”的影响,“青海,我想你。/我想你夜里睡不着觉。/青海,我想你。/我想你白天吃不下饭。/”青海是“花儿”

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作家本人就生活在这片“花儿”的海洋中,从小听惯了

“花儿”,唱遍了“花儿”,因此,才会如此娴熟地将“花儿”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去,有人说“花儿”土,“花儿”俗,但不要忘记,还有一种说法即大俗即大雅,正是应为这样的“俗”才唱出了大美青海的“雅”,

“花儿”正是这片古老、神奇的雪域高原上,最真实的大自然的律动,也彰显出诗人的文化自信。

诗人用情歌的方式歌咏自己对青海的赤诚之爱,进而唱出了自己对世界的大爱,没有慈爱的灵魂终将死亡,没有感恩的心灵便没有故乡,爱的繁衍才是一切创造中的最高使命,这是一种具有普世意味的博爱,“爱是时刻照亮我的太阳,一生哺育我的大地;爱是你,爱是我,爱是人间无限的付出,永生的奇迹……”。

爱,不朽!爱 ,比 时

间更长久!

□夏丽柠

自 然 写 给 我 们 的 彩 色 书 信自 然 写 给 我 们 的 彩 色 书 信

幼时背诗,不究其深意,只觉朗朗上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写这首《绝句》时,正逢安史之乱初定,山河破败待兴。春天浣花溪草堂生机勃勃的样子唤起了诗人的情绪,遂作此诗。现在读来,杜甫除了描写在自然领地肆意的鸟儿、树木和天空,诗中的黄、翠、白、青这些色泽的运用更显匠心独运。

显然,四季色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日本传统色研究专家长泽阳子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日本传统色》。此书为阳子自2012年起为媒体撰写的“色彩通信”

专 栏 稿 件 之 结 集 。内容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只需读上几页,读者不仅会为颜色的魅力而着迷,更

要为大自然悄然掌控四季而折服。本书以春夏秋冬为经,以色彩变化为纬,不仅介绍与颜色有关的花草,还介绍食物与动物、和歌与风俗,真是一幅曼妙的四季色彩地图。

书中开篇第一个颜色介绍的是“樱色”。日本樱花繁盛,令其民引以为傲。但与樱花同色的动物竟是鲷鱼,且日常称为樱鲷,这点我倒没想到。我好奇地买回几条樱鲷,果真鱼身是淡淡的樱色,又毫无腥气,肉质细腻。沾了“樱色”的鲷鱼绝非浪有虚名。这样一鱼一花的物种搭配真是神奇。水色是大海、河川的颜色;狐色是狐狸身上的焦黄色;雀茶色是小麻雀羽毛的颜色;果然,色如其名。但也有的颜色非自然本色,比如“新桥色”。新桥色是蓝绿色,没有相应的自然色彩,而是化学染料配制而成。因此,名

字也取得时髦,象征了它的现代性。记得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里,信代和祥太边走边喝的弹珠汽水吗?据说一百多年前东京出售的第一瓶这种清凉饮料,就是新桥色的。

不过,颜色命名看似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四季更迭中的颜色,虽是同宗同源,却各领风骚。就说春天的“萌木色”吧,其实就是植物发新芽的黄绿色。但到了夏天,它就成为“萌葱色”。底色还是绿,但由浅变深了,名称也随之变化了。

四季周而复始,色彩变化万千。四季的变化,暗示着生命的流变,而颜色不仅表达了自然的情绪,也代表人类有七情六欲。季节的颜色是大自然写给我们的书信,就像聂鲁达的诗句:“当蓝色的夜坠落在世界时,没人看见我们手牵着手。”人类与自然的亲密,是彼此的秘密。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

全 景 式 记 录 航 展 辉 煌 历 史全 景 式 记 录 航 展 辉 煌 历 史

《百年大集》是一部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李德信从李村大集摆摊儿开始,依靠李村大集,以诚信为本,在集市上获得信誉立住了脚,事业逐渐扩展到李村商圈,经历了同行竞争、商业转型等诸多创业的艰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故事。

在创业的过程中,李德信始终坚持做人的底线,以诚实守信为本,集中显现了一代商人执着追求和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百年大集》的作者以高度的洞察力与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以李德信的奋斗历程为线索的百年大集众生相。作品塑造的独臂老爹、金隆一、龙三爷、钱二姐等众多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场面栩栩如生,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