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23 要聞 責任編輯:曾綺珺 倫敦pdf.wenweipo.com/2020/06/11/a23-0611.pdf · 評,簡世德的建議將破壞倫敦歷史,形容他 是最差的倫敦市長。24歲學生韋瑟里爾亦

英國近日出現多場示威,聲援被

美國警員跪頸致死的非裔男子弗洛

伊德,其間有17世紀黑奴商人的銅

像被推倒。倫敦市長簡世德前日宣

布,將重新審視市內所有藝術品以

至街道名稱,是否含有種族歧視歷

史背景或元素,言猶在耳,倫敦東

部碼頭區一個黑奴商人的雕像率先

被拆。

A23 要聞文匯

■責任編輯:曾綺珺

20202020年年66月月1111日日((星期四星期四))

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倫敦去種族主義

掀拆雕像潮

邱吉爾或「有得留低」

反對者憂破壞歷史

美海軍禁掛邦聯旗 10陸軍基地商改名

牛津逾千人示威促拆羅德獎學金創辦人像

■ 英國警方將邱吉爾雕像團團圍住,加以保護。 美聯社

英國牛津大學近日亦發生涉及歷史人物雕像的爭議,牛津市連續多天有群眾上街,要求拆除在維多利亞時期曾主政開普殖民地、羅德獎學金創辦人羅德斯雕像。示威者批評羅德斯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已無法代表現代牛津的價值。

鑽石商人僱用黑奴羅德斯當年是鑽石商人,亦曾擔任開普殖民地總

理,大部分財富來自殖民地的鑽石貿易,僱用大批黑奴。不過在羅德斯捐款下,牛津大學得以成立羅德獎學金,校方因此設置一座 4呎高的雕像作紀念,安放於奧里爾學院。牛津前日再有逾1,000

人響應團體「羅德斯必須倒下」號召,到羅德斯像前集會,他們高呼「拆了它」、「反殖民」等口號,並舉起標語,要求拆除雕像,有示威者表示,

羅德斯像象徵殖民思想,應由德蘭修女或南非大主教圖圖等人物取代。集會人士亦默哀8分鐘46秒,悼念被美國警員壓頸致死的黑人弗洛伊德。牛津市議會26名議員發表聯署,批評羅德斯像與牛津市反對種族歧視的價值不符。議長布朗呼籲奧里爾學院向市政府申請拆除雕像,讓雕像在博物館重置,形容校方保護歷史時,也要顧及雕像的不良象徵意義。奧里爾學院表示,會繼續討論雕像事宜。 ■綜合報道

黑人弗洛伊德死亡事件觸發全美示威浪潮,亦促使軍方反思種族歧視問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前日宣布,他已指示下屬草擬一項命令,禁止在海軍設施、船艦、飛機和潛艇上懸掛南方邦聯旗,強調此舉旨在確保軍隊凝聚力、維持良好秩序和紀律,並維護海軍的榮譽、勇氣和價值觀。在美國南部,部分人視邦聯旗為紀念南北戰爭時期陣亡南方官兵,但另有許

多美國人認為它是種族歧視和美國黑暗歷史的象徵。弗洛伊德死亡後,美國南部許多官員都下令撤除有關南方邦聯的紀念碑等物品。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伯傑此前已下令移除陸戰隊設施上所有邦聯旗,國防部亦正審議全軍禁用邦聯旗。此外,自1940年起,美軍部分陸軍基

地以南北戰爭時期蓄奴州份的高級將領命名,國防部正討論將這些基地改名,

當中包括10個基地,例如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得州的胡德堡及佐治亞州的本寧堡,其中布拉格堡是以南北戰爭時期該州的布拉格將軍命名。退伍陸軍上將曼蘇爾認為,每年有逾萬新兵在這些基地訓練,此時改名具有重要意義,有助軍隊團結。國防部前日稱,防長埃斯珀與陸軍部長麥卡錫都對改名提議持開放態度。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美首誕非裔空軍參謀長

《亂世佳人》涉美化黑奴主人HBO串流下架

簡世德指出,包括倫敦在內,英國不少財富皆源自黑奴貿易,這屬於傷感的

事實,不應在公共空間獲表彰。市政府將成立委員會,審視倫敦市內雕像、壁畫、街頭藝術品以至街名等,確保它們能代表倫敦的多元價值,而不是停留在過去,計劃拆除部分雕像後,在原地重建少數族裔、女性和性小眾人士的雕像。不過簡世德表明,他認為戰時首相邱吉爾的銅像應獲保留,形容無人完美,「無論是邱吉爾、甘地還是Malcolm X都一樣」,至於黑奴貿易商或殖民地莊園主的雕像應否繼續豎立,「我認為這很明確」。

碼頭拆黑奴商雕像東倫敦地區前日率先行動,拆除18世紀黑奴貿易商米利根位於西印度碼頭旁的雕像,雕像被拆一刻,圍觀民眾都歡呼鼓掌。碼頭管理機構運河與河流基金會表示,接獲逾1,000個簽名要求拆除雕像,因此順應民意。該區首長比格斯亦表示,雕像已成為居民憤怒和不安的焦點,他認同居民的訴求。

網民列60待拆目標英國北部的蘇格蘭愛丁堡也有呼聲,要求拆卸18世紀政治人物鄧達斯的雕像,稱他當年刻意阻撓,使英國奴隸制度晚了15年才獲廢除。有示威者更在網上列出全國60個需拆除的雕像,遍及格拉斯哥、紐卡斯爾、曼徹斯特、利物浦、卡迪夫等多地。不過民間亦有聲音反對拆除雕像或把街道改名,英國電台talkRADIO聽眾拉吉夫批評,簡世德的建議將破壞倫敦歷史,形容他是最差的倫敦市長。24歲學生韋瑟里爾亦稱,修改街名反而會使人們淡忘歷史,認為政府應保留街名,但在路牌下另設標示,說明相關歷史人物的行為。保守黨國會議員羅辛德爾批評,倫敦市長應集中處理治安、交通等市政問題,而不是抹煞歷史,批評拆除雕像及重新命名街道的主張荒謬,「他(簡世德)只是在滿足政治正確的無政府主義者,他們討厭英國的一切。」布里斯托爾的黑奴商人科爾斯頓雕像在日前的示威中,被示威者推倒再丟到河中,布里斯托爾市政府昨日公布,將打撈科爾斯頓的雕像,並於博物館重置,屆時會一併介紹英國參與黑奴貿易的歷史。倫敦前日約有200人上街,趁弗洛伊德的葬禮在美國舉行期間,到國會廣場點起燭光,悼念弗洛伊德。 ■綜合報道

非裔致函促更新

韋氏字典改種族主義解釋

1

2

3

4

在抗議種族主義的示威席捲美國下,當地電視網絡也重新評估其提供的節目。荷里活經典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因內容被指涉及種族歧視,華納媒體旗下的串流影音平台HBO Max前日宣布將該齣電影下架。描述南北戰爭的《亂世佳人》於1939

年面世,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等10項大獎。然而影片內容涉嫌美化奴隸主人,並描述黑奴對生活感到舒適,因而引起爭議。HBO

Max發聲明稱,該影片不幸地刻劃了美國社會常見的種族偏見,「這些對種族主義的描述,不論在當時或在今天都不正確,如我們繼續提供這影片,而不加以解釋或譴責當中內容,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奧斯卡最佳電影《被奪走的12年》原

著《12 Years A Slave》的作者萊德利認為,《亂世佳人》漠視黑奴生活的可怕,支持將影片下架。HBO Max表示,影片稍後重新上架時,將附上相關歷史的內容,但不會刪剪影片。 ■綜合報道

美國參議院前日以98票贊成及零票反對,全票通過空軍上將布朗出任空軍參謀長的提名,布朗將成為美國首位非裔軍種首長。57歲的布朗曾任空軍特級飛行

員,擁有2,900小時飛行經驗與130小時作戰經驗,並自2018年

7月起擔任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他預計於8月6日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 twitter發

帖,形容這是「美國偉大的一天」。副總統彭斯罕有地出席並主持投票,他在表決通過後表示,該任命「具有歷史性意

義」。黑人弗洛伊德死亡事件正引發全美大規模示威,布朗上周曾表示同情所有受不公平待遇的非裔美國人,他或許無法解決空軍內部存在數十年的種族歧視,但他將思考並致力改善當前局面。 ■綜合報道

■■ 黑奴貿易商米利根位於西印黑奴貿易商米利根位於西印度碼頭旁的雕像被拆卸度碼頭旁的雕像被拆卸。。美聯社美聯社 ■■極速車走極速車走

■■鋸開雕像鋸開雕像

■■被布被布掩蓋掩蓋

在美國各地爆發反種族歧視示威之際,美國知名的《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編輯部收到一名非裔女子的建議,對方認為針對種族主義的定義並不充分,編輯部決定修改及補充字典中對於「種族主義 (racism)」的解釋,增添系統性種族主義的內容,以反映有色人種所受的影響。《韋氏字典》目前對種族歧視有3種定義,包

括種族差異產生特定種族的固有優勢。密蘇里州22歲黑人女大學生米徹姆日前向《韋氏字典》編輯部發電郵,認為應更新有關定義,指種族主義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是偏見,亦是真實影響有色人種的系統性壓迫。米徹姆稱,她翌日便收到編輯錢伯斯回覆,表示同意增修內容,正草擬新的解釋。《韋氏字典》另一位編輯索科洛夫斯基強調,其實字典已將種族主義定義為「基於種族主義假設,並旨在執行此原則的政治計劃,以及政治或社會體系」。他認為該定義雖與米徹姆的建議相若,但仍有改進空間。編輯部亦承諾將對與種族歧視相關的詞彙進行標註。

■綜合報道

■■牛津連日來有多人示威牛津連日來有多人示威,,要求拆卸羅德斯雕像要求拆卸羅德斯雕像((右圖右圖))。。 法新社法新社//美聯社美聯社

■■不少美國人認為邦聯旗是種族歧視和美國不少美國人認為邦聯旗是種族歧視和美國黑暗歷史的象徵黑暗歷史的象徵。。 網上圖片網上圖片

■■布朗料布朗料於於88月月就任就任。。

■■《《亂世佳人亂世佳人》》涉嫌美化奴隸主人涉嫌美化奴隸主人,,引引起爭議起爭議。。 網上圖片網上圖片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