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7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19-08/27/A07/bjqnb20190827A07.pdf · 讲解如何在网上卖桃。第一次上课,王丹 准备了整整8个小时,但上课时,她还是惊呆

A7读北京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平谷大桃迈入互联网+之路

他和她玩转大桃新卖法青镜头

个儿大、果儿圆,咬上一口,清甜汁水和浓浓桃香溢满口腔——坐拥22万亩果园和“京郊第一名果”称号,平谷大桃成了本市极少数有规模和能力征战全国的鲜果特产。从“一锅端”卖给批发商到果品分级销至全国;从农民找快递到快递“抢”农民,价儿卖得高、路走得远,平谷大桃的“互联网+”之路正越走越宽。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个新电商从业者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她和他,了解大桃在果园外的故事。

平谷大桃市场是传统平谷鲜桃的批发集散地。现在市场内已经不见外地采购的商户和大卡车,取而代之的是各个物流快递公司和专业的电商合作社。

“现在电商平台对于果品要求极高,不单纯要求外观大小,连口感和甜度都有严格要求。”关金宝站在他引以为傲的自动化标准分拣流水线前骄傲地说。

“80后”的关金宝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曾在国家铸币厂工作。 2008年,他辞去公职,开始涉足有机农业。2018年,经过十年的努力与改良,关金宝设计出大桃全产业链,在平谷建立起第一套大桃标准化体系。他通过采购无损测糖大桃分选线,实现按照大桃糖度标准对大桃进行标准化分选,让消费者吃到的桃子口感几乎一样,就跟“克隆”出来似的。

2012年,关金宝正式注册“林淼”商标,建立起自有品牌,他开始从生产、产后加工、物流与供应链、营销推广、消费需求、模式创新六个方面,搭建起全新的果品产业链。

关金宝的公司也开始与国内各个领先的生鲜电商合作,参与大量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标准制定。“比如大桃,我们可以按照重量、着色度、成熟度、甜度等标准,通过自动分选机,将平谷大桃分级,不同等级的大桃对应不同销售平台和客户群体,实现定向产品推送。”关金宝说。

关金宝更希望未来能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农户提供更多支持,有效解决

“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之间的连接难题,真正做到让果农的高品质鲜桃卖出更高的价格,为桃农增收。

关金宝对桃农有着高标准,因流水线快速包装不能耽误,他在入库口催促桃农快送货浮力上线是鲜桃自动化分拣的第一步,通过浮力也能减少果品碰撞产生的磕碰伤。此后,还要经过6道水洗消毒,才能包装上市

如何把照片拍好,对于桃农来说是件难事,因此每个细节王丹都会讲解多次 学员年龄普遍偏大,王丹讲解如何使用手机时,要逐步演示

有些高端鲜桃需要增加手工分拣工序,将有伤的桃子挑出后再分包

“我能教的真不多,但果农上过我的课,学会了用手机收钱,并且不出错,这就足够了。”这是王丹反复说的一句话。

王丹,年薪50万的都市白领,2014年因为父亲身体原因,从城里回到平谷老家。照顾家人的同时,她开始了自己的淘宝电商创业之路,2017年最高峰时,淘宝等平台年销售额500多万元。

2017年,平谷区相关领导找到了当时已经成为电商网红的王丹,请她给果农讲解如何在网上卖桃。第一次上课,王丹准备了整整8个小时,但上课时,她还是惊呆了,果农对于电商几乎“一无所知”,很多人甚至连手机都不会用。

王丹不得不调整思路,从电商培训改为教果农“玩”手机:如何拍一张好照片,如何发朋友圈都成了培训重点。在一次培训课上,村民郭立兵按照课上学的发了

一条朋友圈。几秒钟之后,2张订单找上门来,6箱大桃卖了出去!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短短几个月就有110位果农,通过手机电商渠道售出15.4万斤大桃,销售额161万元,增收89万元。

2018年,王丹把公司的生意交给员工打理,专心投入讲课。这一年,她与讲师团的伙伴们共上了300场培训课,培训果农8000余人。2019年短视频爆发增长,王丹团队又把培训重点放在了短视频营销上。目前,她的学员中有许多粉丝都在几万+。

王辛庄镇许家务村的64岁桃农王淑华,通过直播曾一次销售96箱大桃,成了村里的卖桃“明星”;王辛店镇许家务村的范瑞芳,在平台发了条短视频,一夜播放量21万次。

在王丹看来,短视频、直播、朋友圈都是新电商模式。未来,网红桃农会越来越多。文并摄/本报记者 付丁 统筹/陈志强

她 弃50万年薪回乡靠玩手机让桃农赚钱

他 设计分拣流水线让每口桃都一样甜

编辑/徐晓蕾 黄恬 美编/谢爽 责校/吴刚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王丹与8名姐妹组建了平谷新农人讲师团,借助自己在电商上的优势,帮助桃农增收

几乎每天夜里,王丹都窝在沙发上回答学员的问题

忙的时候,一个煎饼加一瓶矿泉水就是关金宝的午饭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