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B9 專題 責任編輯:張岳悅 版面設計:謝錦輝 塑膠污染日益嚴峻pdf.wenweipo.com/2018/07/25/b09-0725.pdf · 集塑膠廢料作回收的小型非牟利機構)。」

塑膠污染塑膠污染日益嚴峻日益嚴峻在職媽媽動手執垃圾在職媽媽動手執垃圾 組環團救港組環團救港

B9 專 題 ■責任編輯:張岳悅 ■版面設計:謝錦輝

2018年7月25日(星期三)

20182018年年77月月2525日日((星期三星期三))

2018年7月25日(星期三)

很多香港人察覺不到塑膠污染問題在香港的嚴重性,Yolanda以前也一樣。因為

她覺得既然把膠樽都放到了回收箱,大可心安理得。「但原來膠水樽放到啡色回收箱是沒有用的。香港差不多所有塑膠廢料都被送進堆填區。那是因為塑膠的種類其實有4萬多種,膠樽只是其中一種。即使只論膠樽,每天香港生產550萬個膠樽,只有約5%被真正回收。回收商因為這些塑膠不值錢而拒收,也有很多時候這些回收箱內的膠樽有一兩個不乾淨,結果整箱都被污染而扔掉,最後還是被送到堆填區。」Yolanda和很多香港人一樣喜歡行山,她也留意到草叢中有很多塑膠垃圾。「我時常會在山頂、西貢等地行山,路上總是有很多垃圾。很多人以為那些被扔棄在郊野公園、海灘的大量塑膠廢物會有食環署的清潔工收拾。其實他們不會執,他們會跟你說,他們的工作只是負責收垃圾桶內的垃圾,那些棄置在草叢的與他們無關。」

塑膠嚴重破壞生態但當她得知真相後,覺得很震驚,偶爾之下她看到了紀錄片《塑膠海洋》,更讓她察覺到問題的迫切性。有人可能會問,千千萬萬種固體廢物,為什麼塑膠問題是燃眉之急呢?Yolanda藉這部紀錄片解釋道:「因為塑膠廢物基本上永遠會留在地球上,而且會被海洋生物吃進肚。其實地球大部分供我們呼吸的氧氣是來自海洋的浮游生物。如果這些海洋生物都死掉,我們就連呼吸的氧氣也失去掉。相比之下紙廢物尚可以分解,海洋生物也不會吃。玻璃廢料則可以被壓碎,用作填海物料。」究竟Yolanda出行時看到那些被扔棄的膠樽會去了哪裡呢?她說:「一下大雨,這些膠樽就會由山上被沖到落大海裡,而且膠樽不能被分解,結果就是永遠棄置在大海裡。我有時會出海滑浪,發現過去5年海上多了很多垃圾。」水本應是很珍貴的資源,不應被污染。Yolanda謂:「5月時香港差不多會出現乾旱,現在我們還有東江水,萬一有一天內地不再供應東江水,那我們可以喝什麼呢?」

不怕污糟親手執垃圾於是,Yolanda開始做一些可能在別人眼中很傻的事。「我每次去行山時,會順便帶

幾個垃圾袋去幫忙執拾,有時也會叫丈夫一起幫忙執。」一般人會覺得污糟、麻煩,又或者會覺得事不關己,但Yolanda卻有自己一套想法:「就是因為沒有人會執,所以我更加要去執,就算執不完也要做。如果所有人都因為覺得執不完而不理會,那香港就真的沒救了。反而如果有第一個人願意『身先士卒』,讓每個人都相信自己微小的力量能改變現況,就能積少成多。」與一般港人將所有垃圾放在同一個垃圾桶

不同,她又把家中的廢物分門別類,自己拿去回收。「我問了自己居所管理處的人,他們告訴我有人會來將廢紙和玻璃廢物拿去回收。那我問他,膠呢?他告訴我沒有人會收。所以我就自己拿去121C回收社(一個收集塑膠廢料作回收的小型非牟利機構)。」

除了靠個人日常和企業自發「走塑」外,要減少塑膠廢物也需要不同公共措施的配合。可惜香港在各方面也有所不足。先是收集塑膠廢料的問題,像Yolanda的居所就沒有人來收集塑膠廢物,她只好自己拿去屬NGO的121C回收社。其實環保署也設有「綠在區區」(前稱「社區環保站」)去收集塑膠廢物,但在整個港島只有一個位於東區的收集點。Yolanda直言這非常不方便。「要香港市民去這麼遠的地方回收垃圾根本不現實。」她又反問道:「如果你真的想回收塑膠要自己付錢給回收商來收集和處理。哪個香港人會這麼傻自己出錢去做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香港也不像其他發達地區有一個

廢物管理系統,到住戶收集事先分了類的可回收廢物,所有廢物都混集在一起直接倒到堆填區。Yolan-da說:「在其他地方如果你不把家居垃圾分好類,他們會不收你的垃圾,甚至罰款。」

內地新措施雪上加霜內地今年一月開始拒收未經加工

過的塑膠廢料,即只接收塑膠加工成品如聚酯切片及塑料顆粒,這些膠粒可以循環再造成其他塑膠製

品。這對香港回收業造成很大打擊,因為香港其實很少從事真正的回收再造,香港不少回收商只是從事物流、分揀工作,之後把未經加工的塑膠廢物出口到內地獲利。當內地拒收廢物後,回收商便無利可圖。當內地不再接收塑膠垃圾時,也意味着更多垃圾會留在香港。缺乏生產者責任制度也是回收商

無利可圖的問題根源之一。這造成塑膠廢物沒人回收而被送進推填區的慘況。有回收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回收商回收本地廢物時要承擔運費、分類人手費,加上本身回收成本,整體成本變得很高,從事回收無利可圖。相反,外國的生產商有生產者責任制度,政策上規定商品生產者要自行承擔某部分回收費用。因此造成了大部分本地回收商都是靠主力回收外國廢物、而拒收本地廢物的怪異現象。Yolanda則指出除了以上這些問

題外,缺乏回收再造的新意念也使香港回收業停滯不前。「我知道有人在菲律賓研發了一種叫『Eco-brick』的東西,利用塑膠樽的膠循環再用去製造磚頭,這種混雜了塑膠的磚頭比一般磚頭還要堅固,反而一般只用沙製成的磚頭不夠硬。」

Yolanda於去年11月進一步成立了關注塑膠問題的環保組織EcoDrive。她寫信給大地產商、大洋行、餐飲業巨頭、酒店集團,要求他們減少使用塑膠品。「所有人都有回信,肯與我見面,而且承諾會作出行動。事實證明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市民,但也可以 empower 自己,有力量做點事!」直至現在,已經有不少她曾寫信去的餐廳實行了「走塑」措施。採訪Yolanda當日相約的餐廳,正是其中一間。「他們把外賣用的發泡膠飯盒改成紙質飯盒,並提供可循環再用的飲管。」本身經營婚紗舖的Yolanda有一

些商業上合作過的女性朋友,她把她們也一起叫進Eco Drive幫忙,擴大人脈。「去年12月我們舉辦第一個活動,放映《塑膠海洋》,邀請了很多人,包括那些大公司、大機構的高層,以及一些我們認識的名人朋友都請來,希望藉他們的影響力幫忙宣傳。」

邀請政商界出力採訪當日,Yolanda說Eco Drive

內其他同事正在進行第二次義工訓練,「現在前後已經有 50 個義工。」Eco Drive又到大公司給他們的員工提供訓練,甚至組織大公司的員工去海灘執垃圾。此外,

Yolanda還聯絡自己區的區議員,舉行「塑膠關注日」,星期日在自己區內三個地點收集塑膠品去回收。「現在Eco Drive每天都有2-3個會議,我每天都會在Eco Drive的工作花上5小時。此一刻,經費都是由我們自己承擔。」Yolanda如是說。和Eco Drive內其他的女性成員一樣,作為一位母親,Yolanda特別關心下一代。Eco Drive舉行了30間學校放映,多於2,000名學生已立誓為環保出力。「很多人很自私,當下眼不見為淨就覺得足夠,但我為人父母,就很擔心我的下一代的生活環境。在學校放映時,小朋友的反應都很大。」但其實不需要參加了一個組織才

可以行動。訪問中Yolanda不斷提到「Empower 自己」。她解釋:「當你進入一間餐廳吃飯時,你不只應該拒絕用塑膠餐具。當你發現餐廳沒有走塑時,你應該告訴餐廳的經理,告訴他走塑的重要性,這就是我所說的Empower自己。」她提到香港餐廳一些「陋習」。「之前去了另外一個朋友在餐廳搞的生日會,發現他們竟然用膠杯、膠碟。這很奇怪,為什麼一間餐廳搞生日會就不用鋼餐具呢?到餐廳飲熱飲時他們也喜歡給你一支膠造的攪拌管,為什麼不用鐵匙呢?」

「「走塑膠走塑膠」」成為近期的熱話成為近期的熱話,,由走飲管由走飲管、、走發泡走發泡

膠飯盒膠飯盒,,到新聞圖片上的海灘垃圾到新聞圖片上的海灘垃圾,,種種有關塑膠種種有關塑膠

的話題總是不斷圍繞我們的話題總是不斷圍繞我們。。實際數字卻顯示香港塑實際數字卻顯示香港塑

膠廢物不斷增加膠廢物不斷增加,,而回收率不斷下降而回收率不斷下降。。YolandaYolanda

ChoyChoy眼見問題日益嚴重眼見問題日益嚴重,,去年決定以小市民身份去年決定以小市民身份

帶頭成立關注塑膠廢物的環保組織帶頭成立關注塑膠廢物的環保組織Eco DriveEco Drive。。她她

在正職和照顧小朋友以外每天花至少在正職和照顧小朋友以外每天花至少55小時在小時在EcoEco

DriveDrive上上,,自己去執垃圾自己去執垃圾,,不斷寫信給大企業不斷寫信給大企業、、餐餐

廳廳、、區議員游說區議員游說,,竟也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竟也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雖然雖然

一個人的力量看似很微弱一個人的力量看似很微弱,,但她相信改變正是由少但她相信改變正是由少

數人的努力開始數人的努力開始。。

文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Eco DriveEco Drive成功推動改變成功推動改變

香港缺乏健全回收業

■■YolandaYolanda與友人經常到海灘執垃圾與友人經常到海灘執垃圾。。 陳添浚陳添浚 攝攝

■■Eco DriveEco Drive在校園舉辦放映會在校園舉辦放映會。。

■■Yolanda ChoyYolanda Choy 每天每天出門都自備出門都自備Eco DriveEco Drive自家設計的環保水樽及自家設計的環保水樽及布袋布袋。。 陳添浚陳添浚 攝攝

■■早前食環署職員被拍到直接早前食環署職員被拍到直接把垃圾倒進大海把垃圾倒進大海,,引起關注引起關注。。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香港街上被棄置的香港街上被棄置的垃圾隨處可見垃圾隨處可見,,但香但香港人都不以為然港人都不以為然,,令令YolandaYolanda很憂心很憂心。。

■■ YolandaYolanda行山時總是行山時總是看到很多即看到很多即棄 塑 膠 垃棄 塑 膠 垃圾圾,,並發現並發現原來沒有人原來沒有人會去處理會去處理。。

■■香港的海灘垃圾堆積如山香港的海灘垃圾堆積如山。。

■■Eco DriveEco Drive成員走進街成員走進街市說服商販市說服商販減少使用即減少使用即棄膠袋棄膠袋。。

■■逾逾22,,000000名參與過名參與過Eco DriveEco Drive活動的學生立誓為環保出力活動的學生立誓為環保出力。。

■■ Eco DriveEco Drive 組組織大企業的員工織大企業的員工幫忙執垃圾幫忙執垃圾。。

■■Eco DriveEco Drive游說政商界人士參與環保活動游說政商界人士參與環保活動。。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