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欧盟就批准 审查框架回复 国际金融报 我们依然对投资敞开大门paper.people.com.cn/gjjrb/page/2019-03/25/02/gjjrb2019032502.pdf · 欧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他们

按照新的外国投资监管法规定, 当外

商在欧盟成员国的投资计划, 包括对敏感

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一个以上成

员国的安全或公共秩序构成威胁时, 或可

能破坏欧盟整体利益时, 欧盟委员会有权

发表意见,并要求成员国配合调查。

不过, 欧盟成员国仍拥有该国对外企

投资的最终审批权。

对于这项新规,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新的投资筛选框

架, 我们能够更好地确保外商投资符合欧

盟的利益。 ”

欧盟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

伦也对此表示欢迎:“我们最近看到战略部

门的投资有所增加, 这导致公众就此问题

进行了有益的辩论。 通过这个新框架,我们

可以更好地监控外国投资并维护我们的利

益。 ”

这一新法案,类似于美国 CFIUS 制度。

美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以 “国家安全”为

名开始进行针对外资审查的可行性调研 ,

最终落实到实践层面的契机在于限制日本

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收购。

按照欧盟方面给 《国际金融报》 的回

复, 新的欧盟投资审查规定并未强制成员

国建立自己的审查机制, 但确定了一些必

须遵守的关键原则, 包括保持规则和程序

的透明度;不歧视外国投资者;交换信息的

机密性;投资者反对审查的追索权;确定和

防止外国投资者规避审查的措施。

欧盟方面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欧盟

的新规定并没有定义关键的“部门”,而是在

评估安全和公共秩序风险时会考虑的一些

“因素”。 这些主要因素主要考量是否会对以

下方面产生影响:一、关键基础设施;二、关

键技术;三、关键投入的供应;四、获取敏感

信息;五、媒体的自由和多元化等。

审查不等于限制?

对此,有观点担心,欧盟对外直接投资

(FDI) 审查框架一旦生效, 将对来自第三

方,尤其是来自中国的 FDI 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警惕中资的声音在欧洲由来已

久。 2016 年,随着中资在欧投资并购创下历

史新高,扼制之声也达到高潮。

近日,一份由荣鼎咨询和德国墨卡托中

国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报告称,2018 全年,

中国对欧直接投资总额继续大幅下降。 相

比于 2017 年的 291 亿欧元,2018 仅有 173亿欧元,比起 2016 年顶峰时期的 372 亿欧

元,降幅更是达到了 50%以上。

有专家分析,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

方面是中国对过度负债的中国企业所谓海

外“非理性”收购采取了限制措施;另一方

面则是欧洲开始针对中国投资实施更为严

格的监管。

不过对于这一点,欧盟方面认为,其一

直是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经合组织发布的投资限制性指数显示,

欧盟拥有全球最开放的投资体系之一。 欧

盟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截

至 2017 年底,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欧盟

持有的投资存量稳定在 6.295 万亿欧元左

右。

欧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 ,他们

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查旨在解决风险安

全和公共秩序,并不是限制外国直接投资。

欧盟方面表示, 该地区依然对投资敞

开大门。 “欧盟希望,并将继续成为全球最

具吸引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 欧盟谨

奉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方法, 并将

继续在国际论坛(世贸组织、贸发会议、经

合组织 ) 以及各项双边谈判中推动这一

点”。

希腊贸易委员会主席 Irini Karipidis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欧洲面临着许多

挑战, 如英国 “脱欧” 和移民问题等 ,然

而 ,欧洲通过其悠久的历史证明 ,其找到

了通过对话弥合分歧和克服困难的方法 ,

保持各国内在的一致性,并实现增长和繁

荣。

与此同时,Irini Karipidis 表示, 希腊方

面对于外资保持热情。 该国欢迎外资对其

经济领域的所有主要部门进行新的投资 ,

为此,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投资并

创造商业友好环境的改革。

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 目前由中国中

远集团控股运营。 Irini Karipidis 希望,能够

有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去希腊投资旅游、房

地产、食品饮料、信息通信和技术、生命科

学、能源、物流、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部门。

“在全球投资者重新回顾欧洲传统市场

的时候,希腊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独特

的视角,将发达国家的优势与通常与新兴经

济 体 相 关 的 增 长 机 会 结 合 起 来 。 ”Irini

Karipidis 表示。

赴欧投资的五点建议

芬兰中国发展与交流中心主任、芬兰华

商总会会长杨二林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欧盟对于投资方面的审查早已有之。 比如

投资芬兰矿产,特别是镍矿、锌矿、铜矿,包

括北部的金刚石矿,还有一部分金矿,都属

于国家战略资源,因此,欧盟国家会相对谨

慎,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也并不一定针

对某一国家‘设卡’。 ”

对于投资欧洲,杨二林给出“五点明确”

的建议:

第一,知识产权明确。 不管是国内带着

知识产权来欧洲落地,开发发展,还是收购

欧洲现有的成熟技术、服务或产品,都要明

确知识产权、重视专利保护。

第二,投资资金来源明确。 进入欧洲市

场的资金必须有清晰的出处,都要以文字的

形式加以说明。

第三,投资项目、技术、服务及产品明

确, 这有利于对投资成功做一定的基础保

障。

第四,团队及任务明确。 进行投资,或

组建新团队,或整改老团队。对团队的组建、

更新,以及任务分工、人员都要明确,这是确

保企业能够运作的重要部分。

第五,市场与分析明确,中国去欧洲投

资,尤其是科技类的企业,存在风险,并不一

定能够百分之百成功。 因此,市场分析、环

境分析,以及营销工作环节不能节省,在投

资前、 投资期间, 甚至已经作出投资决定

后,这些分析都不能中断。

责编 | 程慧 2019 年 3月 25日2�| 纵深

版权声明:本报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报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标明出处。 如需使用,可联系 [email protected]。 对不当使用者,本报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新闻职业道德举报电话:021-20295737

欧盟就批准 FDI 审查框架回复《国际金融报》:

“我们依然对投资敞开大门”

>>> 上接 1版

>>> 上接 1版

>>> 上接 1版

◎ 记者 袁源

3 月 14 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宣

布,杰出的国际商界领袖、校友诸立力先生被委任为下一届校董会主

席, 并将于 2019 年 8 月 1 日接替现任主席德·安妮·朱丽叶斯爵士

(Dame DeAnne Julius)。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任世界顶尖大学 (前 20名)校董会主席。

伦敦大学学院创立于 1826 年, 是继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后成

立的一所英国大学。 作为世界顶尖学府,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与世界各

地的合作伙伴们联合, 寻求以公平妥善的方式解决全球性严峻挑战。

学校也通过全球事务战略来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学校有超过

4.1 万名来自 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及超过 1.25 万名在职员工,学

校年收入为 14.5 亿英镑。

作为伦敦大学学院的管理机构,校董会监督学校的管理行政和公

务活动,并在学术政策方面听取学术董事会的意见。 校董会批准学校

的使命、战略愿景和长期的学术及发展规划的制订。

得知自己获任校董会主席后,诸立力先生表示:“我很高兴,并感

到非常荣幸, 能有这个机会为我的母校服务。 伦敦大学学院是近 200年前,在创新、包容和多元的愿景上创办的。 在全球互相联系的今天,

这些价值观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 ”

诸立力先生于 1979 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法律系。 毕业后,诸立

力先生先是在伦敦和亚洲执业,其后在中国香港创办了一家著名的律

师事务所。

诸立力先生目前是香港第一东方投资集团(简称“第一东方”)董

事长,该集团为知名国际投资公司,是中国私募基金的先驱。 此外,诸

立力先生还是日本乐桃航空的联合创办人及董事,也是空客集团的董

事会成员。

多年来,诸立力先生在全球商界树立了很高声望,并一直活跃于

包括世界经济论坛、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等

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

第一东方集团董事长诸立力

获任伦敦大学学院校董会主席

“我们想继续与中国做生意”

APP(中国):期待外商投资法细则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2002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把化学木

浆、原料林基地建设和部分高档纸及纸板生产列入鼓励外商投资的产

业目录,激发了外商投资造纸业的热情。

此后,APP(中国)在海南和广西的浆厂相继于 2005 年和 2010 年

正式投产,真正在中国实现了林浆纸一体化。

对于之前取得的种种成就,翟京丽始终强调,APP(中国)是改革的

受益者。 “在目前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各级政府

部门对企业主动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减税降负等各方面利好政

策的加速出台。 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发展利好”。

外商投资法的三大推动力

此次外商投资法从草案初审到表决通过, 仅仅用了不到 3 个月的时

间。 该法律取代了之前的“外资三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对于这一更替,翟京丽认为,“外资三法”更注重于企业管理和经

营,外商投资法以投资角度来立法,能够最大限度促进、保护和管理外

商投资。 此外,“外资三法”侧重于对外资企业设立的审批、监管,而外

商投资法更侧重于准入、投资促进、权益保护,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政府

推进更高层次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翟京丽表示,对企业而言,外商投资法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和重视,

代表中国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地推进全方位高水平的对

外开放,无论从投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人才流动、行业促

进等方面,都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

“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必然会创造更多机遇,释放出中国经济的

活力与潜力,无论对尚未入华的外国投资企业,还是对 APP 这样的已

在华耕耘多年的企业而言,都会带来非常正面积极的影响。 ”

在翟京丽看来,外商投资法带来的推动力有三:第一,外商投资法

相关条款基于透明、可预见和公平待遇原则,为外国公司企业提供最

新的法律保护,增强在华外资企业的信心,并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

公司来华投资。

第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营商环境将更健康、更公平、高效和便

利,将帮助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也将支持外商集中精力在华

投入产品研发、创新、生产、服务、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最终让中国

消费者和市场获益更多。

第三,外商投业法鼓励和引导外国投资者在特定行业、领域、地区

投资,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外商优惠措施,有利于中西部

地区依照法律规范的优惠措施依法进行招商引资,促进外资在特定领

域和地区的投资。

在这样的政策利好下,未来 APP(中国)期待在智能制造、产品研

发、服务增值、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沿线国家资源互补等方

面有所布局和突破。

翟京丽同时提出,期待相关的细则能尽快推出,也期待政府等各

级机构在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上与企业有更多沟通, 创造一个高效、

公平和共赢的营商环境。

“脱欧”的波动和不确定已经造成了恐

慌情绪:摩根大通(JP Morgan)、高盛(Gold鄄

man Sachs)、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数十家

金融机构已经布局或计划 “转移阵地”;以

生产吸尘器著称的戴森, 亦决定把总部从

英国搬到新加坡。

作为巴克莱银行的高级顾问, 埃斯特

林所服务的巴克莱银行也将 1660 亿英镑

的顾客资产转移到爱尔兰分行,并迁走 200名员工。

对于人才流失、资金出逃,埃斯特林表

示理解:“在公投后, 英国、 欧盟的监管机

构,已经做了很多努力确保英国金融稳定。

不过,我们并不确定,是否会‘脱欧’,或者

是否能够在脱欧协议框架下‘脱欧’。 有些

商业机构确实不喜欢这种不确定性。 所以

一些企业,特别还有一些英国本土企业,预

先将一些资源转移到欧洲大陆或在两地均

布局资源。 ”

但埃斯特林表示, 伦敦仍然是非常有

吸引力的市场。

“巴克莱银行在英国有 4.5 万名员工,

仅 200 人被迁移出去。 放大到整个英国金

融服务业,总共雇用了 220 万人,只有 7000至 1 万个就业岗位从伦敦转移出去, 这是

一个很小的比例。 ”埃斯特林希望,投资者

和金融业务合作伙伴仍然对英国充满信

心。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

的新技术,如金融科技等发展,都在创造就

业机会。 在过去两年,伦敦的就业人数增加

了约 6%。 所以,我相信,无论是‘有协议脱

欧’,还是‘无协议脱欧’,在‘后脱欧’时代,

伦敦金融城只会继续增长, 因为这里有充

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 一夜之间难以被取

代。 ”埃斯特林说。

准备放行“沪伦通”

除了为“脱欧”风险降温,埃斯特林还

希望给外界传递一些“脱欧”以外的信号,

即英国需要通过合作,开拓新的规则。

“英国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推进全球自由贸易,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原则。 这与迅速变化的贸易属性有关。 因为

除了货物贸易外, 我们也有越来越高水平

的服务。 并且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知识产权

的提高以及通过这些国际服务创造的跨境

税收,英国需要新的规则。 ”

埃斯特林认为, 中英两国在开拓新的

全球自由贸易标准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

“我认为,中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都需要

合作重写这些规则。 所以我很高兴有机会

与中国合作, 而英国在制定新的基本规则

时也希望与中国合作, 我们希望能为所有

人创造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

事实上, 中英两国已在多个方面实现

合作共赢。 目前,已有 30 多家中国金融公

司将总部设在伦敦金融城, 而大多数英国

主要金融机构都在中国设有代表处。 伦敦

仍是亚洲以外地区人民币交易的主要中

心, 伦敦金融城也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合

作, 对人民币在伦敦的使用情况进行季度

评估。 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在绿色金融领域

确立国际合作基准。 去年年底,中英绿色金

融行动小组还发布了一系列“一带一路”绿

色投资原则。

颇令外界关注的是 ,2018 年 10 月 1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

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

业务的监管规定(试行)》,这一上海证券交

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机制 ,使

得符合条件的两地上市公司, 能够依照对

方市场的法律法规, 发行存托凭证并在对

方市场上市交易。

此次来华,埃斯特林向外界透露了“沪

伦通”将迎来新进展。 他表示,现在“沪伦

通”所有的测试工作已经完成,伦敦方面也

已通过了监管方面的规定,“我无法代表上

海方面说话,但我们肯定是准备放行了”。

此外,埃斯特林上任后,开始推行 “今

日塑造明日之城 (Shaping Tomorrow’s City

Today)”项目。此次来华,埃斯特林所推广的

创新和技术发展、提倡培养数字技能、应对

普惠数字和普惠社会问题,这正是其项目的

一部分。

“为什么我来中国,因为我们想继续与

中国‘做生意’。 中国一直非常支持英国。 我

们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 我更愿意看到大

家寻求更大更好的合作, 这样才能创造双

赢。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而英国有

很多深度专业的东西。 在很多方面,中英两

国能够互补。 ”

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欧盟目前已有 13 个成员国与中国签署

“一带一路”备忘录。

埃斯特林说,伦敦金融城坚定支持“一

带一路”倡议,愿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英国不断创新,有机会发展影响

全球增长的商业合作项目。支持‘一带一路’

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将于 4 月在北京召开,英国方面已做好人事

参与安排。

“我们已经表明了我们的承诺,不仅是

在任命关键人员方面,还有关于我们如何为

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专业指导。 因

为这些项目是多边项目, 不仅涉及中国,还

涉及第三国。 英国具有制定合同方面的专

业知识,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标准,以确保

这些合同的透明度。 这是中国发起的一项

倡议,但我相信中国正在寻找越来越多的国

际支持, 英国希望与中国一起推进这一倡

议。 ”

图图虫虫创创意意 图图

“中国一直非常支持

英国。 我们希望得到中国

的支持。 我更愿意看到大

家寻求更大更好的合作,

这样才能创造双赢。 中国

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

而英国有很多深度专业的

东西。 在很多方面,中英

两国能够互补。 ”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