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直击索契冬奥会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14-02/12/08/rmrbhwb201402… · 2月10日是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 赛的第一天,这些天来一直被王濛伤退

0808

广告处 电话 65369288 传真:(8610) 65003109 总编室 65369316 经营部门 65369405 发行部 65369319 零售周一至周四1元/份 周五1.5元/份 周六1元/份 国内定价全年280.80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66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0153号

责编:朱 凯 邮箱:[email protected]责编:朱 凯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体坛纵横体坛纵横

冬奥之星

直击索契冬奥会直击索契冬奥会

大将虽缺阵 小将展雄姿

中国短道速滑利剑出鞘中国短道速滑利剑出鞘本报记者 郑红深

一些人认为,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最大软肋在于,奥运会在选择举办地时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洲际轮替。这或许是一个问题,但我们却不要太把它当回事。

2018 年冬奥会和 2020 年夏奥会将分别在韩国平昌和日本东京两个东亚城市举办,如果中国北京在2022年举办第24届冬奥会,那么连续3个奥运会都将在亚洲举办,一些人认为这是不可理解和难以接受的。

面对以洲际轮替为理由的不利说,北京奥申委的态度十分明确,信心十分充足,这与一些人的怀疑形成鲜明对比。奥申委的表态是:“重在参与、努力成功”。也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心目中那个最合适的城市。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申办本身都会促进两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显示中国对待奥林匹克的态度和行为越来越成熟,完全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己任,而不是患得患失于成败之间。

相信北京的竞争对手也很强,虽然还要到3月14日提交报告之时才能确定真正的对手。乌克兰的利沃夫、挪威的奥斯陆、波兰的克拉科夫等欧洲城市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等都表示要申办。2月9日,我参加了乌克兰利沃夫举行的申奥发

布会,出席的记者似乎比前一天参加北京发布会的还多。他们也被很多政治问题所困扰,但我从乌克兰撑杆跳高

名将布勃卡等成员的回答中,看到他们坚定的信心。其实,能够提出申办已经是一种成功。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大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一贯重

视和支持,也将担负越来越多的奥林匹克责任。想当年,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

会,我随同北京申奥代表团前往摩纳哥的蒙特卡洛,经历了一次与奥林匹克运动相知过程中既欢喜又有挫折的

洗礼。那一次,我们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但也从中领悟了奥林匹克的大义;那

一次,我们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深深受伤的战士,但却在疗伤过程中完全成熟浴火重生。20年过去了,我们不断地参与着奥林匹克的活动和大赛,我们看着中国从失败中又迎来成功,最后在2008年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8年前,当索契申办这次冬奥会时,正在热火朝天筹办夏奥会的北京举办了一次声援活动。那天我参加了在北京国贸地下小冰场的活动,当时在小冰场助威的很多八九岁的滑冰孩子,现在有的可能已是冰场骁将。那时虽然索契还不太为人所知,索契的竞争对手也很强,但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俄罗斯人的自信。这一切从恢弘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得到了印证。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北京未必就不能让亚洲连续举办冬奥会。全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了,交通通讯已经如此便捷,总拿着洲际轮替的框框来禁锢自己,完全没有必要。

洲际轮替不应成申冬奥禁锢洲际轮替不应成申冬奥禁锢红 深

五环旗下

韩天宇 17岁的短道实力派本报记者 郑红深

韩天宇 17岁的短道实力派本报记者 郑红深

宁琴 雪上技巧的探索者本报记者 郑红深

中国选手范可新在女子500米预赛中。

中国队选手刘秋宏(右)在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

(本版图片由新华社发)

预赛小考强自信

2月10日是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的第一天,这些天来一直被王濛伤退阴霾笼罩着的中国短道速滑队,终于可以露出灿烂的笑容。仅仅一天的预赛,虽然没有夺得金牌,但却给了中国队一个多线有收获的好兆头。

原来以为较弱的男子 1500 米,却因17岁小将韩天宇的一飞冲天夺得银牌而让人们刮目相看。他追平了中国短道速滑男队李佳军曾经创造的纪录。他的队友陈德全获得第五名。此后几天中国男队还有好戏可看,特别是阵容整齐的5000 米接力赛,将让豪门们惊出一身冷汗。此外,武大靖、梁文豪在男子 500米中也很有实力,或许会有突破。武大靖、梁文豪战术灵活、滑法聪明,配合默契,完全有可能突破强敌围剿,给短道队带来惊喜,实现短道男队金牌零的突破。

中国最重要的夺金点女子短道速滑500 米预赛中,人们看见了中国姑娘们向该项目上的“四连冠”发起冲锋。世界排名第二的范可新携两位队友刘秋宏、李坚柔顺利晋级,并且在比赛中状态良好,让人们看到夺金的希望。范可新43秒356的成绩排名所有参加预赛选手的第一位。由于本赛季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濛缺席比赛,世界排名第二的中国另一位选手范可新就成为夺冠热门,她有望捍卫中国短道在女子 500米项目中的霸主地位。在短道速滑女子 3000 米接力预赛中,由李坚柔、周洋、刘秋宏、范可新组成的中国队以小组第一晋级决赛。韩国队在另一小组也以第一的身份晋级决赛。

优势项目有底气

比赛的未来都很难预料,但扎扎实实开局却可以给人带来自信。

短道速滑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上届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一举获得 4金。保住果实,再上层楼是大家的期待。中国短道速滑队第一猛将、多项冬奥卫冕冠军王濛在出征之前意外受伤,无缘本届冬奥会,让中国的优势夺金项目前景蒙上阴影。人们希望看到没有王濛的中国短道速滑女队依然有超群的实力,依然可以摘金夺银。在王濛缺阵的情况下,中国队能否在索契延续温哥华冬奥会的辉煌,十分令人期待。

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 4个项目上都有优势,这是事实,但不要成为包袱,对每一个项目都要根据具体的对手作分析,找对策。女子 500米项目,中国队已连续三届冬奥会夺冠。主将王濛受伤后,压力落在范可新的肩上。已克服了时差和环境影响并在预赛中表现优异的范可新内心也极度渴望这枚金牌。范可

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这次机会我会好好把握。”同时,上届冬奥会因伤错过的老将刘秋宏同样具备夺金实力,无形中能为范可新减压。

3000 米接力预赛,中国姑娘感觉很不错。决赛将在 2 月 18 日进行,到时候将是中韩的一场互不相让的恶斗。中国队整体实力稍逊于韩国,但只要滑出自身训练水平应可保住银牌。短道赛场瞬息万变,一旦韩国状态有变,中国队蝉联金牌也很正常。1000米和 1500米,虽然没有绝对的把握,李坚柔和周洋似乎也还没在最佳的状态,但只要调整得当,战术运用得当,谁也不敢轻视。

看轻金牌重气势

第一天的开局不错,并不说明我们就金牌在握。中国队认为,好的开端能够提高士气、鼓舞斗志,能够激励大家不懈奋斗。只要在比赛中我们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了,就会更加坚定信心,打好后面的比赛。

同时,中国队要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在对目前队员们精神状态好给予肯定后,同时也强调:“来参加奥运会的对手都非常强大,对于中国队

来说,必须在比赛中更加重视技术和战术。当然,心理因素也将左右运动员的表现。”

越是过分看重金牌,越是容易患得患失;越是放手一搏,以充分的自信和高昂的气势去冲击,越是可能取胜。比赛中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只要放平心态,将士用命,必然就会收获好的结果。李琰打了一个比方:我们的队伍就像一把宝剑,我们还可以用决赛前的时间,把这把剑磨得更加锋利。的确,宝剑锋利了总会派上用场。

说实话,我坐在索契冬奥会冰山滑冰宫 4 楼的记者看台上,看到韩天宇在预赛中并不起眼。预赛时他仅列小组第二;但半决赛中,他超过了多位名将,以第一名的姿态进军决赛;看台上的中国记者躁动起来,韩天宇会给我们好戏看。果然不出所料,从没有参加过冬奥会、不足18岁的韩天宇在索契冬奥会男子 1500 米决赛中爆冷摘得银牌,这是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上收获的第一枚奖牌。

在一般人眼里,如果以年龄、经验等因素考量,韩天宇今天夺牌,无疑是中国男队意外蹦出的一匹大“黑马”。其实,这只是外行看热闹。韩天宇的教练领队们却知道其中的门道。

10岁之前,韩天宇是个迷恋旱冰轮滑的大男孩。颇具运动天赋的韩天宇经常把轮滑比赛第一名的奖

牌带回家。后来有一个人改变了韩天宇,他就是韩天宇的同乡大哥哥、滑冰名将梁文豪。原来,韩天宇小时候和梁文豪一起练轮滑,他们师从一个轮滑教练李海峰。梁文豪比韩天宇大 4岁,到 2006年已经练了两年短道速滑了。在他的影响下,韩天宇从老家辽宁抚顺来到吉林长春,开始了短道速滑训练。

不怕训练量大,还特别爱动脑筋,耐力好,大赛气场足等,这是韩天宇的特点。刻苦专注的韩 天 宇 很 快 就 成 为 冰 场 一 员 骁将。2011 年,15 岁的他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全能冠军 。 这 一 年 , 他 被 选 进 了 国 家队。2012 年世界青年短道速滑锦标赛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韩天 宇 摘 得 了 男 子 超 级 1500 米 金牌 。 这 些 都 说 明 他 是 一 个 实 力型、比赛型、全能型的运动员。

这次参加冬奥会,韩天宇是男队唯一 500 米、1000 米、1500 米和接力全部出场的全能战士。

我们看见韩天宇第二个冲过终点后喜不自禁,看见他披着国旗在冰面上滑行庆祝也跟着欢呼。他说:“当时感觉就是特兴奋、特高兴、特自豪。”看来他之前说的来索契冬奥会就是来享受过程,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等话,实际上是一个烟雾弹。当然,也有人说,比赛中,两位韩国猛将出现了失误,给了小天宇这个机会。韩天宇对此说法不以为然,他说:“虽说这个成绩有些幸运,但我更相信自己,更相信李琰教练,因为是她让我收获信心,有了动力。”是的,运动员都是在把握机会中成长壮大的。

谈及弟子的表现,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感到非常满意。在

李琰看来,韩天宇能够获得银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 稳 定 的 心 态 。 她 说 :

“他一点不像18岁。”中国队的助理教练

马切斯说:“韩天宇是一名很有天赋的运动员,之前很难有人能预见到他有如此大的进步。1500 米是他的强项,另 外 还 有 一 点 对 他 比 较 有利,就是对手对他还不是那么重视。”

再过不到一个月,韩天宇将满 18岁,或许冬奥会的奖牌,将是他成人礼的最好礼物。当然,我们希望不仅仅是这枚银牌。

进入决赛,获得第 18 名。听起来这个成绩好像不咋的,但对于首位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赛的选手宁琴来说,却是历史性的一大步。

带伤征战奥运

宁琴在首轮资格赛中做了转体360度和后空翻一周两个跳跃动作,是参赛选手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之一。在跳跃上增加难度是中国选手优势,也是常用的战术。宁琴的冬奥首秀比较完美,虽有落地不太稳的小失误,但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优异的跳跃技巧弥补了回转技巧上的不足。这一成功,大大增强了她打进决赛圈的信心。2月8日第二轮预赛,宁琴继续稳定发挥,终于打进20人决赛圈。

宁琴在决赛第一轮虽有小偏差但也圆满完成动作,以 17.26分获第18名,无缘12强。无论如何,宁琴已赢得了她向雪上技巧高手冲击的经验和信心。

赛前,宁琴其实是带着伤病上场的:她左腿韧带 4 次撕裂,右腿韧带断裂,右手骨折一年仍未接合。前几天训练还摔破了相。可想而知,为了进军冬奥会,宁琴姑娘的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想象。

曾练蹦床技巧

22 岁的徐州姑娘宁琴,原本与李妮娜一样是空中技巧选手,是冬奥冠军韩晓鹏的师妹,曾获亚冬会空中技巧铜牌。但中国空中技巧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于是宁琴从空中技巧转型过来,2008年5月改练较为冷门的雪上技巧,其空中动作技术

相 当 熟 练 。不 到 4 年 的时间,宁琴技术 水 平 提 高很快,在2012年 初 的 全 国冬 运 会 上 获得 雪 上 技 巧个 人 和 团 体两枚金牌,后来她经常在世界杯系列赛上打进前20名,

而在徐州的时候,宁琴是练蹦床技巧的。她的启蒙教练、徐州市蹦床技巧队主教练刘德镇说:

“宁琴小时候像是假小子,速度和爆发力很好,是 练 蹦 床 技 巧 的 好 苗子。”但刘德镇没想到,宁琴会跟师兄韩晓鹏一样,从事冰雪运动。

刚到东北,严寒是最大的挑战。宁琴曾说,

“刚到东北不适应,脚趾头的指甲盖都冻掉了,冻得直哭。”没想到,曾经被冻哭的女孩,如今成了冰雪高手。

期待下届夺牌

宁琴的加拿大籍教练克勒夫,对宁琴首次参加冬奥会就获得这一成绩感到非常满意。克勒夫上世纪80 年代曾是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后来是都灵冬奥会冠军和温哥华冬奥会亚军杰尼弗·海尔的教练。克勒夫对宁琴这次的表现评价很高,他认为,中国队希望在 2018 年冬奥会雪上技巧项目上冲击奖牌,在他

看来这个目标是完全可行的,而成长迅速的宁琴也具备了这样的潜力。

对于这个成绩,宁琴说:“这届冬奥会想把目标定得很高不太现实,只要水平发挥出来就好。第一次参加嘛,打进决赛圈就不错,这个目标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自由发挥了。我就是来享受我的第一次奥运会的。”

谈到以后的目标,宁琴表示,“这不是我的最后一届冬奥会,我一定要争取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这是我的目标!”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