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编辑/耿嘉 郭笑笙 美编/郭金龙 制作/王玉敏文史哲8

第一个节点:濮人向周武王进贡茶叶

据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约公元前 1066 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据史学家方国瑜等学者考证,其中的濮族祖居云南,分布面广,周秦时期称为百濮,其后裔分支很多,历代称呼为朴子、朴子蛮、布朗、蒲蛮、哈瓦、德昂等少数民族。另据吴觉农《茶经述评》认为:当时所指巴、蜀,实际包括今四川省及云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故贡品中有云南茶。尽管史料记载甚微,但毕竟这时的云南茶(即是后来之普洱茶),早在距今 3000多年前已作为贡品进贡西周王室,也因此得以载入史册,让云南茶首次为外界所知。这是云茶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第二个节点:诸葛亮倡导种茶、用茶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 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从东汉末起,南中是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总称)后,为安定和开发南中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和措施,推广先进农耕技术,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其中包括倡导种茶、用茶,从而扩大了茶叶的种植,推动了早期云南茶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诸葛亮深得南中各族人民拥戴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在南中地区倡导种茶,促进了云南民族种茶业的第一次大发展。这是云茶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历史节点。

第三个节点:唐代樊绰《蛮书》记载银生茶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唐朝使节樊绰出使南诏,他在对南诏考察记录而写成的《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用茶、饮茶的明确记载,这一时期云

南从南诏王室到民间已广为用茶、饮茶。《蛮书》对当时中原内地民众了解云南茶,起到了较早的传播作用。这是云茶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历史节点。

根据方国瑜先生考证,所谓“银生城”,即南诏所设“开南银生节度”区域,在今景东、景谷以南之地。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在开南节度辖界内,包括当时受南诏统治的今普洱和西双版纳产茶地区。唐代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走向繁荣的开始,也是内地饮茶文化向西北不产茶民族地区传播的起始。后人阮福写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的《普洱茶记》认为,“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他认为唐代云南茶已传到西藏。

第四个节点:北宋开启川滇藏“茶马贸易”

宋熙宁四年(公元 1071年),宋神宗下令禁止茶商买马,川茶全部实行官家专卖,茶利统统由茶马司垄断。这使宋代茶马贸易重心南移,从而开启了川

滇藏“茶马贸易”,并因贸易运输使滇藏“茶马古道”逐渐形成,为普洱茶得以销往西藏创造了条件,成为普洱茶发展的第四个重要历史节点。

此后,因藏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和茶马贸易,使“茶马古道”的交通长盛不衰,并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持续千年的茶马贸易,是普洱茶兴起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五个节点:明代“以茶固边”的政策

元代,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明代建立后,把茶马贸易看成对藏蒙地区施政固边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加强以茶固边,利用西北地区对茶的需求,1368年明朝政府不仅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茶马贸易的管理。通过官方法定茶马比价,强制推行不等价交换的“茶引”收税和招商经营的“引岸制度”(引岸制是盐商独占运盐引销区域的专卖制度,也指商人经营各类茶叶均须纳税请领茶引,并

按茶引定额在划定范围内采购茶叶,卖茶也要在指定的地点口岸销售和易货,不准任意销往其他地区。这一制度沿袭到民国时期),从而加强了川滇藏边茶马贸易及交通的管理,使茶马经营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明代茶马交易中,随着产量最大的川茶由黎雅输入藏区不断倍增,使四川天全、雅安等地成为明代藏区与汉区之间茶马交易的主要市场。与此同时,明代云南盐、茶业的兴盛,云南大理等地的盐、茶等物产,也有不少运至雅州交易。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也同样促进了云南茶叶生产及贸易的发展。因藏区民众对普洱茶日益喜爱,使滇茶进藏不断增多,滇藏间古道逐渐成为茶叶商道。明朝政府对产茶区的滇藏茶马互市也大力推行茶引制,把滇茶列入茶法进行管理,从而促进了普洱茶的新发展。

第六个节点:明万历年间普洱茶名词正式出现

明万历年间,“普洱茶”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在史籍中正式出现,成为普洱茶发展的第六个重要历史节点。

谢肇淛写于明代万历年间(约1619年)的《滇略》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史籍中首次提到“普茶”。所谓“普茶”就是普洱茶,因普茶的显著特点就是“蒸而成团”。

“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说明当时的云南人,无论有身份的士人还是普通庶民,都饮用普茶。谢肇淛说普茶“蒸而成团”,说明明代时云南已有加工揉制“紧茶”的制茶技术了。也可以由此推知,云南有“蒸而成团”的制茶方法,应该比《滇略》的成书时间更早。

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中有“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的记载,这里不仅正式用“普洱茶”之名,而且说明其制作方式为“蒸之成团”。这个制茶工艺特点的确立以及普洱茶成为专有名词在史籍中正式出现,使其以鲜明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茶类,由此使普洱茶成为具有独特品质风味的地方名茶。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科院)

宣威市西部的西泽乡北黄家台子村头的西泽河畔,建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兴建的三孔“如意桥”。桥西回龙山东侧的悬崖峭壁上,天然形成 5个山洞,原名“丰乐洞”。因为这几个山洞排列如台阶,因此也称“三台洞”。洞口挂有

“飞鹤凌云”匾额。三台洞在清乾隆年间始建庙宇,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造型艺术群,独特美观,布局奇巧,是宣威古八景之一的“仙屋栖云”。

三台洞山门上方正中匾额上书“三台仙洞”4个楷书大字。山门两侧有对联:

五岳聚首天生灵洞涵瑞气;四流同道地汇群英铸人文。据三台洞院内的《回龙山丰乐洞碑

记》载,三台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丰乐洞中依山就洞,兴建了观音殿。清咸丰六年(1856年),扩建观音殿后,在其上兴建了玉皇阁,并在玉皇阁左侧兴建了武阁,右侧建造了文阁。根据台阶洞型,重新命名为“三台仙洞”,但人们习惯称为“三台洞”,至今未改。

三台洞古建筑群于 1919年再次扩建,将山脚建成一楼一底的形式,建有平台走廊和山门。1949年,当地僧尼和道士及儒学人员一起,组织建立了“圣谕堂”。从此,三台洞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建筑。

三台洞在 1947~1948年,曾经是中共滇东北地委住地,并设有印刷所、弹药库。1949年又是中共宣威县第九区委员会的办公住所,直到 1962年才迁走。现为革命遗址保护单位。

三台洞的木质结构古建筑艺术群体,于1986年被宣威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由于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面临着房倒屋塌古建筑群损毁的危险,因此于2005年在三台洞原古建筑群的基础上,通过拍照、测绘等方式进行详细记录后,开始落架(拆除)按照原模样原结构重建,于2008年3月竣工,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玉皇阁、大雄宝殿、大成殿等66间堂、殿、阁、室等建筑。

三台洞中现供奉有儒、释、道三教造像共 56尊,如: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菩萨、观音菩萨、孔子、文昌君、玉皇大帝、真武祖师、岳飞、关羽等。

三台洞古建筑群筑造在三潭龙泉的悬崖绝壁上,建筑技术为抬梁式和穿斗式及移柱法、减柱法相结合。整个建筑群落是木质结构建成,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依山就势又就洞,各楼阁、殿堂、洞窟,釆用楼梯、走廊相连接为一个古建筑群的艺术整体,犹如迷宫,十分奇巧而得当,使人游兴倍增,兴趣盎然。

(作者单位:曲靖市文物管理所)

历史档案中的珍贵视角——

云南对西南联大的滋养□ 和丽琨 梁屹峰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期间,前往云南

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走进西南

联大博物馆参观,详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

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并作出重要指示。西

南联大档案是云南省档案馆的珍贵馆藏,云南省档案馆历来重

视西南联大档案的征集收集、整理开发,近年来对馆藏“国立西

南联合大学全宗”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保护和开发,目前已制

作文件级目录9656条,完成数字化扫描12万个画幅,修复

3200页破损档案,征集到93件有关档案,编写出版30余万字的

《档案中的西南联大》。在西南联大档案的整理和研究中,我们可

以看到云南人民对联大师生的敬重仰慕、接纳包容和倾情呵护,

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西南联大的成功之道。

云岭遗珍

宣威三台洞古建筑群□ 支云华文/图

文史资料

从周代到明代的云茶简历——普洱茶的十五个重要历史发展节点(一)

□ 蒋文中

多方协调 欢迎联大迁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保存国家民族的优秀人才和教育资源,延续华夏文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3校迁至长沙,合组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11月24日,长沙遭到日军轰炸,不久,南京陷落,武汉危急,国民政府决定再次从武汉迁都重庆,长沙临时大学也面临再次内迁。

为便于管束,国民政府曾考虑将临大迁到重庆,但当时迁往四川的机关、学校、军队很多,地方的供给压力巨大,临大迁川困难重重。于是国民政府将眼光投向广西和云南。广西省政府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迅速派员赶赴长沙与临大接洽,欢迎临大迁到广西,无论南宁、桂林或其他城市都可以备选。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也立即派省教育厅长龚自知,前往长沙拜会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3位临大常委,热情邀请临大迁往云南。最终,临大第 43次常委会议议决,学校迁往昆明。在长沙临时大学向云南动迁后的第三天,云南省政府即发出训令,指示做好迎接工作,并要求“沿途经过各县县长妥为护送”。

联大入滇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校舍严重不足。昆明城市规模不大,一时无法找到能够集中安置上千人的校舍,只能事急从权,先租借房屋暂且安顿。

1938年 3月 20日,联大负责人张伯苓、蒋梦麟专程拜会龙云商谈有关事宜,龙云当场写下手谕:“现临大迁滇,在该校舍未建筑完成之前,准由省教育厅将省立农、师、工三校校舍,暂行酌借一部,以应急需,至借用时期,应并由该厅与联大商定可也。”并下令各校“奉文后三日内腾空”,同时责成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与昆明市长裴存藩一道,积极配合联大解决校舍、师生食宿等问题。

龙云除指示有关部门积极协助解决联大安置问题外,还带头将自己常住的威远街“龙公馆”隔出一院,给联大作为总办公处。后来联大办公处迁走,仍将该房借给联大作为北京大学的办事处。龙云还将自己的深蓝色福特牌轿车赠送给联大使用。

在云南的全力支持下,1938年9月1日,联大校舍委员会完成全部校舍之分

配——工学院设在昆明市拓东路,租用迤西会馆、全蜀会馆和江西会馆;校本部、理学院借用昆华中学、昆华师范、昆华农校的部分校舍。

由于昆明校舍困难,联大将文学院、法商学院设在蒙自,称联大分校。蒙自首富、曾任富滇银行副行长、个碧石铁路协理周柏斋先生,主动向政府提出将自家宅院借给联大使用,仅象征性收取每年1块钱的房租。这两个学院还租借蒙自海关、法国领事署、歌胪士洋行、法国医院的房屋,除歌胪士洋行房租按市价支付外,另外3处房屋,也是每处每年象征性付房租1元。

经过云南省各有关部门、学校、单位和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工作,总算是让联大暂时安顿下来,学校运行有了基本保障。

共筑杏坛 支持联大办学

在联大初步安定下来后,云南仍以有力的举措,继续给予联大全方位的支持。

建设校舍。联大租借的房屋既分散,数量也有限,给教学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更因敌机多次轰炸,房屋损毁过半,联大决定自己建校舍。1938年 8月,云南省政府指令省教育厅、昆明县政府办理,经过反复踏勘,最终在大西门外昆明西车站附近的三分寺,为联大征购土地124亩。同年9月13日,联大又提出新校址地形参差,为使校园整齐美观,要把新校园东南角通莲花池的小路和南边连环城路的坟地一小块一并征收。在校舍的建设过程中,省、市、县各级都积极配

合,组织实地勘测,协调征地、拆迁,发放征地款、青苗款,动员迁坟,做了大量工作。9月16日,又在大西门外浙江享堂旧址兴建学生宿舍 16排(每排 5间)。一年后,联大校本部新校舍全部建成完工,文、理、法商3个学院和一年级新生都集中在新校舍上课。

筹措建材。联大新校舍建设材料,经云南省建设厅、外交部云南特派员办事处协调,都按“军用物资”待遇,得“尽先运送,其运费均减半”。同时,云南建厂材料供应委员会将昆明市木材、砖瓦、石灰等现存各种材料统计造册上报,以便优先提供给联大统筹使用。1938年7月,砍伐双乳山森林的椽子 5万棵供联大使用。1938年 12月,为运送联大新校舍石料,需要用牛车 65辆,须云南省公路总局发给牛车铜牌才能通行,每车每天需

交费 3元,云南省公路总局也发给了免费铜牌。联大校长梅贻琦、蒋梦麟为感谢云南的全力支持,专函致谢龙云:“本校迁滇垣以来,迭承鼎力扶持,以迄今日,用特函达,并致谢忱”。

物资运输。1938年2月,联大图书仪器 490箱经海防由滇越铁路运往昆明,云南省政府发给执照免验放行,“并照先例,减半收费”。同月 11日,南开大学图书仪器 420箱运往昆明,云南省政府发给滇越铁路半价执照,运费“按例减半”,并令饬蒙自关、河口对汛督办公署云南特种消费税局免税、免验放行。在西南联大的物资运输过程中,这样的“按例”“先例”“照例”并不是特例,在档案记载中还有很多。

供水供电。昆明供水、供电能力无法满足猛然暴增的人口需求,为确保联大

的生活和教学正常开展,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了联大积极的支持,优先保障联大用水用电。耀龙电力公司、昆湖电厂加班加点完成联大的电力设施建设。因当时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昆明尽最大可能保证联大的电力需求。昆明自来水公司积极为联大租借、新建的校舍、宿舍铺设水管,保障联大自来水的供应。

通讯支持。1940年昆明市改装自动电话,在号码、线路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专门为联大预留了号码。联大各学院租借校舍,地点经常调换,省、市电话局及时为联大装机、移机,确保联大通讯畅通。

粮食保障。在军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数十万人涌入云南后,云南物资供应面临严重困难。1939年,昆明等地发生严重米荒,云南不得不花巨资从越南购进、配售“公米”(云南向省内特定对象供应的平价米)。云南省政府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联大师生及教职员工、家属全部纳入“公米”保障范围。据档案记载,1939年 6月 5日,联大报给昆明市公米行的统计表共有4702人,其中包括教职员503人,家属1046人、学生2846人、校警号兵 71人,工友 236人,每人每月可以购买 2斗“公米”。到 1942年 3月 6日,人数变为 5798人。自 1942年起,省会粮食供销处确定联大师生员工 7313人,每月供应“公米”600公石。1944年,云南省粮食缺口很大,但联大的学生、校工仍按人供应“公米”,教师、职员发给代金,基本保证了联大师生的生活。

资助学生。由于战争影响,西南联大很多学生经济来源断绝,龙云立即手谕富滇新银行和省财政厅各拿出5万元,设立龙氏奖学金,专门对外省来滇的贫困大学生予以生活补助,在云南本省学子尚未享受这种待遇的时候,优先对西南联大学生给予特殊关照。为此,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专电龙云表示感谢:“贵省府顾念学生膳食,筹集公米,又拨巨款协助合作社,并设贫寒奖学金五百名,嘉惠士林,同深感佩,特电申谢,敬祈惠察。”

西南联大在昆明 8年,不仅使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得以传承发展,同时,对云南地方的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全面促进了云南社会发展的进程,使昆明一跃而为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之一,实现了学校和地方的双赢。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馆)

明本《华阳国志》

云南省档案馆编撰的《档案中的西南联大》

1938年3月21日,云南省教育厅给昆华三校关于腾让校舍的训令

1939年12月8日,云南省政府秘书处函复西南联大所需公米由市政府采购

1940年2月15日,龙云下令由富滇新银行、省财政厅各筹款5万元救济学生的手谕

如意桥如意桥

本报地址:昆明市新闻路337号 集团办:64143341 编委办:64141890 经委办:64166892 编辑出版中心:64141286 舆论监督中心:64145865 邮政编码:650032 广告许可证:滇工商广字第1号 零售每份二元 云南日报印务中心印刷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