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带上礼物,回家过年 - szb.farmer.com.cnszb.farmer.com.cn/2020/20200123/20200123_004/news...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20170186号 广告部电话:(010)84395213或843952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5号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010)84395001或85815522 传真:(010)85832154 新闻热线:(010)84395089或84395112 每份:1.35元 月价:35.00元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20170186号 广告部电话:(010)84395213或84395219 广告总代理:北京华农通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小营支行 账号:11-042601040011350

4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编辑:余瑶 美编:刘念 新闻热线:01084395094 E-mail: [email protected]

□□ 本报记者 王岩 胡明宝 刘硕颖

年,越来越近了。身在异乡的人们,纷纷踏上归途。火车站那些大包小包、三五成群、摩肩接踵的农民工,辛苦奋斗了一整年,满心期盼的就是回家过年。

年,就是回家的理由。手握一张车票,心就有了方向。回家的路再怎么坎坷,一家人齐齐整整吃年夜饭的场景,依旧是每个人心中的“白月光”。

随着春运开始,全国交通网又迎来了一次大考,一辆辆汽车、一趟趟火车、一辆辆摩托车,不仅把农民工送回了家,还把农民工给家人的礼物和祝福也捎了回来。

新希望

农历腊月二十一下午 4点,北京西站内熙熙攘攘。曹兴安拿好车票准备进站,目的地是西安。进站前,他又紧了紧小推车上的绳子,绳子下面绑着一箱母婴用品和两箱橙子。下午 6 点出发,第二天早上 7 点才能到,虽然路途遥远,但这对曹兴安来说不算什么,回家的路再远他都愿意。

曹兴安是陕西渭南人,55 岁的他犹如一只候鸟。农忙的时候在家里种植西瓜,农闲的时候就跑出来打打零工贴补家用。“这不是才刚刚添了小孙子,特别招人喜欢,每天手机视频看不够,这次回去就给他买点小礼物。”说起小孙子来,曹兴安眉眼全都笑开了。“这两箱橙子是给老母亲买的,她爱吃,但平常舍不得买,所以我过年买点,让她吃个够。”家里添了新丁,他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种地打工两头跑,浑身充满干劲,“农民嘛,都是这样的,不干怎么能有收获呢?”

同样在路上的还有王伟。王伟是一名大车司机,一年四季都奔波在高速公路上。过年他终于不用自己开车了,上一趟活刚干完,他立马收拾行李往河北泊头老家赶,能早一天是一天。聚少离多,虽然自己常年不在家,但他很注意对儿子的陪伴和教育。今年儿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他千挑万选,买了一些书带回去,作为给儿子的新年礼物。

“我儿子学习很好,不像我这么笨,他是我们家的希望。”王伟告诉记者,儿子寒假要放一个月,除了完成作业之外,他希望儿子能多读一些书,多了解外面的世界。记者拎了拎装书的箱子,起码有15斤,满载一位父亲沉甸甸的父爱。

张连斌两口子这次也是满载而归,在北京干了二十多年的装修,生意越来越好,今年赚了10万块钱。这次回家过年,痛痛快快买了一大批北京烤鸭。“我们是

安徽和县的,亲朋好友都在老家,没吃过北京烤鸭,想让他们尝尝北京的特产。”张连斌说,这烤鸭也是肩负重任,“我也是有私心的,就是想让亲朋好友多给我们小儿子介绍对象,我家小子还是单身嘛,他不着急我们可着急了。”小小的烤鸭,承载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期待。

新方式

近两年,反向春运、出国旅行、异地过年十分流行,只要亲人在,哪里都是家。不少农民工也跟上了潮流,给辛苦一年的自己和家人放个假。

刘德宁是河北衡水人,在北京做建筑工程已经很多年了,妻子和儿子一直在身边。今年,他们选择到贵州的亲戚家过年,这也是他们一家第一次远途旅行。

临行前,刘德宁专门买了两大箱衡水老白干。“这是我们衡水的特产,准备带给贵州的亲戚们尝一尝,过年一起喝喝酒热闹热闹。”他说,孩子已经12岁了,还没去过南方,那边的亲戚也想见见小孩,所以一个月前他们

就订好了去贵州的车票。“高铁太贵了,我们又是3个人,所以最后还是买了硬座的慢车。”妻子觉得,虽然路上要二十多个小时,但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时间就过得快了。

和刘德宁一家相比,陕西省周至县的王中平就是“轻装上阵”了。一个人,一个背包,在河北承德蓄能电站打工的他,平时工作在山里,每次回家都得先到承德,然后坐大巴或者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坐高铁到周至,最后再坐公交回家。“实在太折腾了,所以我每年基本就回家一次,东西多的话也不好拿。”但 26岁的他有自己的坚持——在电商平台上买礼物。

“我每年都会提前从京东上买一些特产,我到家了,礼物也寄到家了,我路上省事,家里人也会觉得很幸福。今年我买了北京烤鸭、酸奶、食用油和大米。”王中平去年刚刚结婚有了孩子,平时工作在山里信号也不好,一个月也就能和家里打几次电话。“我觉得过年回家一定得带点东西,是什么不重要,有这份心意,父母就会很满足。”腊月二十二中午,王中平赶在小年

前平安到家。到家的第一餐,他就拆开快递拿出了烤鸭,耐心地教家人怎么包鸭饼才不会漏,一家子吃得很开心。

礼物不在贵贱,在于心意。辛苦忙活了一年的张喜中,在拿到项目部会计发放的 12250元工资以后,决定送自己一个礼物,和3个陕西省丹凤县的老乡奢侈了一回,4个人包了一辆轿车回家。

往年,60多岁的张喜中回趟家要拎着大包小包,转3趟车才能到村口。“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也要对自己好一点。4 个人平均下来,每人花 150 元,还能直接送到家门口,又快又安全,我觉得挺值的。”说完,他把打包好的行李塞进了车里,带着他2019年的“成绩单”,奔向200多公里之外的心灵港湾。

新生活

这是辛晓磊的第二个春运。第一年从北京回齐齐哈尔老家时,他还是一个人,今年这趟旅程就变成了 3个人,同村的辛庆和辛国加入了他的队伍。2018 年春节,做物流司机的辛晓磊带了 3万块钱回家,这让堂兄弟辛庆和辛国很是眼馋。2019年3月,辛晓磊返程时,就把两兄弟都带来了北京,3个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2019年,他们兄弟每人攒了3万块钱,提前抢了票准备回家过年。“现在电商网购这么流行,也给了我们物流行业新的机会。”这次回家的礼物,辛晓磊没有选择寄回去,而是自己带回去。“带了点特产给父母,想和家人一起分享美食。临近年关了,我就不给物流兄弟们添乱了,自己带回去也能快些。”他觉得,这一年最大的改变,就是能和兄弟一起干活,“再也不会觉得孤独了,我们互相有个照顾,也能不那么想家。”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离石康。老家在山西的他,已经在北京建筑行业打拼很多年了。长期的两地分居让他很想念妻儿。去年,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他终于下定决心,让女儿转学来北京。父亲在外打工,女儿在外上学,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家,他们的幸福生活也才刚刚开始。

“我要赶紧回去看姥姥和奶奶,我可想她们了。”女儿离笑笑说,“我爸爸普通话说得不好,我替他回答。”当问到有没有带礼物时,离笑笑回答得很快:“带福了,我带着幸福回去的!”离石康晃了晃手里拎着的面粉,说回去给家人包饺子吃。

或许,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无论肩上压的担子有多重,无论过去一年过得怎么样,新年了,让我们忘掉这些,回到家里陪陪家人吧。

带上礼物,回家过年

离石康和女儿离笑笑在车站合影,行李箱装满了带回家的礼物。 本报记者 戴军 摄

□□ 本报记者 刘硕颖 陈晨

又是一年春节,归途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带着回家的礼物。王大哥给儿子带了些书;辛大哥给家人带了北京烤鸭;王大哥说带着钱回家就行,现在农村到哪都有超市;王大姐笑着说因为妈妈爱吃干果……

农历腊月二十一,北京站已经进

入春运期,广场上比以往更热闹了些。一眼望去,张大哥一行6个人站在那里,特别醒目。

说他们醒目,一是因为肤色,二是因为行李。几个人皮肤黝黑,只露两排白牙。行李特别多,除了行李箱,还有一堆大包小包。

张大哥跟记者说,他们哥几个都是河北秦皇岛人,过去一年在西

藏做焊接工作,高海拔带来的强紫外线,才把皮肤晒得这么黑。“黑就黑吧,我们农民工黑点儿没关系。我们都是一个地方的,一起出来打工,再一起回家,互相做个伴儿。”春节的归途上,一年的付出都融化在心里变成了满足。

从西藏回家,首先要坐 41 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然后再从北京转车回秦皇岛,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

“我们还有 3 个人没抢着火车票,只能坐飞机了,比我们快点,也比我们贵些。但是不管怎么样,都得回家过年。”张大哥说。

在外奔波一年,付出的劳动有了沉甸甸的收获。聊起欠薪,张大哥说:

“现在没有那回事了!都不敢欠薪了。”一年的收获,汇聚在手里,买了些回家的礼物。提到给家人带的礼物,他们粗糙的面庞露出温暖的笑容。

“这些全部都是,买了牦牛肉、西藏甜茶。”张大哥对记者说,“从西藏回来,就带些西藏特产,给家人尝一尝西藏的特色。”看着成箱的特产,想到马上就能与家人见面,寒风中的等待似乎也不难熬了。

把西藏味道带回秦皇岛

在西藏打工准备从北京转车回秦皇岛的农民工兄弟。 本报记者 戴军 摄

□□ 本报记者 李锐

农历腊月二十上午 9 点,在中铁上海局西安地铁五号线项目部的施工现场,降水班组的胡文兵仍然坚守岗位,巡查一百多口井的降水情况。

“我学历低,出来打工只能在工地上干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儿,一个月能挣 5000 多元。这个月特殊,12月份的工资 9号就到账了,算算一年下来能给家里增加 5万多元的收入。”工资到账后,胡文兵也有买新年礼物的计划:直接给老人钱或买件衣服,给孩子买些老黄家酱牛肉、椒麻鸡等特色美食,让一家人乐呵呵地过年。

最近,项目部总会计师朱敏和她的同事正忙着把包括农民工工资在内的劳务费统计出来,在腊月二十五之前要全部发放到位。“现在工地上还有 4 支协作队伍在施工,我们准备了

900万元的劳务费,再加上近 200万元的弹性资金额度用于提前支付农民工生活费、现金奖励等开销。同时,项目部还建议协作队伍提前将农民工1月份工资发放一部分,等春节后上岗再根据工作量发放剩余部分,保证农民工手头宽松回家过年。”朱敏说。

在项目部经理张宾眼中,春节前按时代付农民工工资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儿。张宾告诉记者,农民工进场之前要进行安全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由项目部统一办理农民工工资卡,并将工资卡发放到农民工手中,由农民工本人激活使用。每月的 20 号定期发放上个月的工资,工作量和工资额由协作队伍计算并将劳动人员工资代发清单报到项目部,项目部核实后将工资直接打到农民工的工资卡里,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月、按时拿到手。

当天下午 3 点,50 公里之外的中铁上海

局银西铁路陕西段 7 标段项目部的农民工宿舍异常热闹,三十多人都在打包行李准备回家。协作队伍负责人高保东告诉记者,他手下有八十多人,等会计一会儿统计完工资就发钱,这些农民工最迟第二天都会离开工地回家过年。

这几天正是农民工返乡高峰期,项目部工作人员奔波于各个农民工宿舍之间慰问大家。来自陕西丹凤县的杨作照接过蚕丝被,准备带回去送给家人。

65 岁的杨作照家里三口人,种了一亩多地。农活儿不忙的时候,杨作照就出来打工,干些轻松的活儿。“我在工地上干了将近两个月,挣了 7000 多元,够贴补家用了。前几天去商场给家人买了新衣服,为了坐车方便已经邮寄回家里了。这次出来打工能带回去 5000 多元,领完钱就回家。”杨作照说。

工资拿到手 春节不犯愁

﹃铁骑﹄大军出发返乡

列车上的欢声笑语农历腊月二十三,在由北京西开往兰州西的G429次列车上,京兰三组乘务人员和旅客们一起写春联、贴窗花,

提前庆祝鼠年来临,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张雪姣 本报记者 张培奇 摄

□□ 本报记者 高文

农历腊月二十一清晨 6:45,返乡过年的 198辆摩托车、268人从福建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出发,踏上回家之旅。今年,福建、江西两地中国石油加油站继续为他们提供免费加油等多项帮助,这已是中国石油第9年开展这样的公益行动。

凌晨 4 点,中国石油泉州博览大道站就迎来了今年第一个“铁骑”吴先生。他 3 点半从石狮市出发,半个小时就到了。“一想到今天回家就兴奋地睡不着觉。”吴先生说。凌晨 5 时,随着到站的

“铁骑”越来越多,加油站志愿者们开始招呼大家领取早餐食用御寒。而物料发放组也随之启动,把一件件反光背心、春联福包递送到大家手中。

人群中,一辆车后座满载行李的摩托车引人注目。车主是来自江西抚州的刘先生,今年59岁。由于穿的羽绒服太厚,他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才能套上反光背心。说起车后座的行李,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不打工了,都带回家!”刘先生说,家里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外打工,过了这个年,就带着老婆去深圳女儿女婿家,以后不分开了!看着后座满满的行李,志愿者叮嘱刘先生:“一路上千万骑慢些。”

在摩托车流中,现场一辆小汽车格外显眼。车主董日旭,江西上饶人,今年39岁,在晋江一家服装厂负责管理工作。以前,他是一位“老铁骑”,而如今,他是中国石油顺风车公益行动的爱心车主。即便是多年的“老铁骑”,说起一路的辛苦也不断摇头:“危险!而且太冷了,特别是膝盖。”前阵子,董日旭买了一辆小车,准备带着老婆和女儿一起回家过年,“还能捎上一位老乡。”

今年中国石油继续携手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发起顺风车公益行动。鼓励自驾小车返乡的车主,拿出车上空位,捎带老乡回家。中国石油搭建申请平台,爱心车主和有需要的乘客在平台上登记信息后,系统对出发时间、出发地、目的地相符合的司乘进行随机匹配,匹配成功后,就能一起返乡。目前,已有近百辆顺风车成功匹配,还有313辆顺风车正在等待老乡一同返乡。

此外,顺风车行动还与福建省公安厅搭乘车自主备案系统联动,乘客上车后,可在搭乘车自主备案系统上实时申报当下位置,直至返回家中结束备案,确保一路行程有迹可循。

在现场,除了志愿者,还能看到交警和消防的身影。为了助力“铁骑”们平安回家,他们也早早来到加油站现场进行帮扶。泉州晋江交警为“铁骑”发放《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指南》,并讲解其中要点。泉州晋江消防队员则教导“铁骑”们灭火器使用及日常消防注意事项,应对一路上可能的突发情况。所有的一切,只为了“铁骑”能够一路平安。安全到家,才能过个好年。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