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绿色发展 法治白沙系列报道之十五 “我们的生活有奔头”fzsb.hinews.cn/resfile/2018-03-22/008/fzsb20180322008.pdf · 头睡的窘境。面对这样的家庭,卢老师体会到派出所的

警嫂如母照看着小刘同学警嫂如母照看着小刘同学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编辑/林声蛟 校对/李扬 美编/王帅08 特别报道 FAZHISHIBAO

绿色发展 法治白沙系列报道之十五

俄朗村

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

俄朗村是白沙县荣邦乡的一个村,是俄朗村委会的所在地,这个村下辖 5 个自然村9 个村民小组。

“在村级治理上,我村 92 名党员个个走在前,他们不但要在思想上带头、法治宣传上带头,还要在发展经济上带头。”该村党支部书记韦青松介绍说。

该村有一个活动中心,每到晚上,村民们都会集中到这里唱歌跳舞。每逢周末,刚从该县检察院退休的韦盛荣就会回到家中教村民们练习太极拳,同时带领村民们学习法律知识。由于韦盛荣时常回家帮助家乡建设,村民对其很熟悉,也知道其曾在全国太极拳比赛得过奖,同时更喜欢他讲案例。

记者在该村采访时恰遇韦盛荣,其正拿着一本涉毒犯罪案例的书向几位村民讲解着,坐在旁边的村民听得津津有味。韦盛荣告诉记者,在检察院工作期间,他最关心村中的法治建设,并尽己所能义务为村民普法,这样做或许是一种乡亲情结。

俄朗村总人口 1962 人,经济作物除了木薯、甘蔗、橡胶“老三样”外,近年来还以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以产业化发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该村委会不大,但内设综治工作站、矛盾纠纷排查站、妇女禁毒委、农民文化技校、村级民事代办中心等。在禁毒宣传上,除了乡政府与派出所联合到村中开展讲座外,村委会还在每个自然村的出入口或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资料,让村民们通过了解毒品而远离毒品。据该村村委妇女禁毒委主任介绍,5 年来该村零涉毒。

据荣邦乡派出所所长符驰名介绍,俄朗村村民的自治能力很强,他们能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正因为自治工作做得好,禁毒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④④

“我们的生活有奔头”——探访白沙县“无毒村”

□本报记者宋飞杰

这里的村民昼事于田,夜乐于学;这里的村民对生活充满着信心与追求。这里就是白沙黎族自治

县“无毒村”。

该县11个乡镇612个自然村中有505个村庄是无毒村。自去年12月以来,记者分别对该县邦溪

镇、七坊镇、荣邦乡、牙叉镇等11个“无毒村”走访,了解到该县“无毒村”村民的生活现状及“无毒村”的

根源。在采访中,村民们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表述表达着同样主题——“我们的生活有奔头了”。

真情帮扶唤醒“迷路人”

“所长好,没有你的关爱与教导,我这一生可能就毁了。谢谢你,祝你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今年春节前,在广州打工的小黄回家过年,刚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珠碧江派出所向所长韩伟问好。

两年前,正值妙龄的小黄在打工时没经得住诱惑,不慎沾上毒品并被广东警方抓获。信息传递到珠碧江派出所后,为了帮助小黄戒毒,让其回归正常的生活,该所所长韩伟主动找到小黄,并加她为微信好友,决定帮助她脱离毒魔的困扰。起初,小黄还有点不相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微信交流,小黄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对公安禁毒工作也有了新的了解。当所长重新为她找到工作后,小黄很配合警方工作,按时间主动定期尿检。

“由于年少不更事误入歧途,是我们所长时常在微信里鼓励我、帮助我,给我动力,使我摆脱了毒品困扰!”小黄说。

韩所长介绍说:“小黄现已远离毒品彻底戒毒,已成为完全的自由人了。”

在珠碧江派出所所长办公室,记者无意中看到了一张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张,纸张上写着这样一段话:韩爸卢妈:没有你们我就没有家,我自己要努力学习,也要鼓励爸爸敢于面对困难。

该所教导员刘宜杭向记者讲述了韩所长的妻子卢老师协助派出所帮扶 6 年前因家长吸毒而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的故事。

卢老师是珠碧江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也是警嫂。6年前,该辖区老刘因与老婆不合离婚后,带着 6 岁的女儿生活。为了生计,老刘带着小孩到周边的市县农场为他人帮忙而糊口。在其感觉到生活不如意时,受人蛊惑吸上毒品。当老刘被移交到珠碧江派出所后,其对生活已没有了一丝信心,生活到了今日有酒今日醉、今日没酒倒头睡的窘境。面对这样的家庭,卢老师体会到派出所的难处,就主动提出要照料老刘的孩子,资助她上学。

现在,这个小姑娘在警嫂卢老师如母亲一样的看顾下已上到了小学五年级;已经 50 岁的老刘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也逐渐有了愧疚之感,并表示要好好生活。

据所长韩伟介绍,珠碧江辖区总计 4000 多人,近 5 年来,除了小黄在外打工期间曾吸毒外,辖区没有发生过涉毒案件,也没有新增吸毒人员。在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以来,分管民警对辖区禁毒工作认真负责,由辖区管控的吸毒社区矫正人员都能按时到所主动接受定期尿检,且无复吸现象。

在对无毒村的走访中,记者还走访了邦溪镇邦新村委会的新建村、新桥村、新胜村等自然村,这些无毒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村民自治工作做得较好。同时,村委会在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产业带动让村民们通过劳动个个有收入,人人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除此之外,该县禁毒委在抓禁毒工作时,以“小手拉大手”的禁毒宣传方式,通过对学生的禁毒宣传,让学生成为每个家庭的禁毒宣传员,继而使禁毒宣传全面覆盖。

邦溪镇新建村一位村民感慨着说:“以前,白天背对太阳干,晚上面对月亮看,一年到头没个盼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兴旺,我们越来越有盼头了,有这样幸福的生活谁不珍惜呢!”

芳香村

“我们很忙,没有时间去做无聊的事”

“我到芳香村快2年了,这里的村民很纯朴,也很勤劳。村民们在王丁进书记的带领下,都一门心思去发展经济,劳动之余,村民都乐于做些义务劳动,他们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刚进芳香村,该村的大学生村官符伟曦就向记者介绍了该村的情况。

芳香村隶属于白沙县牙叉镇,芳香村委会下辖 11 个自然村,其中有 6个是移民村,总人口 1928 人,是牙叉镇人口较多的一个村委会,也是农村产业较密集的村委会。

该村的当家人王丁进既是该村委会的书记、主任,又是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人。除了这些称谓之外,他还身兼村敬老院院长、河长、网格长、十户长,因他乐于担当,为民谋福利,村民们最乐意称他为家长。他说家长好,家长最务实。

当记者了解芳香村为何没有村民涉毒时,一位姓邓的村民说得很直接:

“我们很忙,没有时间去做无聊的事。”该村村民对于涉毒人员的认识是:

那是无聊人才干的事,是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的人才干的。这样的认知是村民们拒毒的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村民们为什么都那么忙?王丁进告诉记者,因为他们都想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据王丁进介绍,村委会为了让每位村民都有事可做,先后发展了20多种农业产业,在这些产业中有家庭化产业,如农家自制绿茶;村民自制的绿茶,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每天所出产品供不应求;有勤快人的产业,如村民除了割胶、种甘蔗、稻谷外,还要种菜、养鱼、养猪、果子狸等,且每年收入不菲;如果村民有些懒惰,还有懒人产业,那就是在自家的庭院里养上草龟,不用太精细化管理,3年后经济也很可观;而对农业没有兴趣的村民或有富余劳动力的,村委会会定时告知村民外出务工,让这些村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若村民们找到了工作,每年还能领到2000元左右的补贴等。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到该村扶持该村特色产业的牙叉镇分管政法工作的常务副镇长孙夺宏。他告诉记者,芳香村的村民们虽然每人都有事可做,但镇委和村委会每季度还要组织 3 至 4 次专题法治教育,对在家有产业的村民进行禁毒宣传和法治宣传。每到晚上,村委会还要举办让村民提高养殖、种植技术,或转变村民思想、强化法治教育的电视夜校。每逢周末或法定节假日,村委会还会组织外出务工村民进行篮球比赛或聚餐,并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一个小案例向村民灌输远离毒品的理念,使村民们厌恶毒品,远离吸毒人员。

据了解,该村 2006 年开始就已成为该县网格化管理的试点村,每个自然村把在村中有威信的人推选出来担任十户长,管理十户或十户以上的村民,掌握每位村民的动态,此次试点也为该村的无毒村奠定了管理方面的基础。

“正直人的纯正心引导自己,奸诈人的乖僻心败坏自己”。在采访中,该村村干部和村民谈的最多的就是转变思想,于是诸如“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的思想让村民知道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据王丁进介绍,去年该村 100 多名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我们牙旺村是彻头彻尾没有毒品的村。”白沙县七坊镇牙旺村村委书记符延安很自信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牙旺村距县城 14.9 公里,下辖 3个自然村,总计人口 769 人。在富民政策下,该村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土壤等特点,寻找适合村庄发展的产业。目前,该村有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

在该村的田地里,村民老符带领着全家正在持弄着稻田。他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了,村民们都一门心思搞经济,没有人想去做什么歪门邪道。正因为村民们都有发展方向,都想把生活过好,所以村民就没有时间去沾染毒品。

“白天在自己家的田地里劳作,晚上去夜校学习生产技术,节假日村里要举办篮球、乒乒球比赛,我们村民们过得充实得很呢!”

“做好自己的事,远离遭人唾弃之事”是该村没有上墙而言传身教的村规民约,村民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使该村充满着正能量。

查苗派出所胡晓东介绍,牙旺村的村民比较勤劳,派出所进村开展法治教育、禁毒宣传时都选择夜间,村民们对派出所进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也很乐意接受,并能学法守法,这是该村无人涉毒的最主要因素。

牙旺村 做好自己的事,远离遭人唾弃之事

那来村是白沙县七坊镇的一个无毒村,其下辖的 4 个自然,其中一个是苗族村,另 4个是移民村,总计人口 860 人。记者到该村走访时正好遇到村民在村中聚在一起聊天。该村村委会书记何冠育告诉记者,在农闲时间,村民就是以这种聊天方式相互交流信息。村委会若召集大家学习法律或开展禁毒宣传,就是以这种拉家常的方式进行。何冠育说,这种方式村民比较容易接受,且能听到耳里,记到心里。

“少数民族地区的村民爱喝酒,在喝酒

中一边交流感情,一边谈论一个话题是我村常用的禁毒宣传方式。”何冠育说,在禁毒宣传上,该村委主要把外出打工人员和在校学生当作主要宣传对象,每逢节假日,如春节期间,村委会就召集外出打工的年青人与中小学生开展一个座谈会,让他们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学习上,并要远离毒品。

“我们移民村从外面到这里,深知生活的不容易,所以比较珍惜生活。”在那来村的移民村,记者通过村民的讲述,能体会到村民在

自我管理中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较高。据七坊镇政府镇长陈志强介绍,全镇自

然村总计 101 个,其中无毒村就有 90 个。在村级管理方面,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除了对村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之外,还加大了产业投入力度。目前,七坊镇以“长+中+短”的产业发展模式,引领村发展地瓜培育、和牛养殖、黑山羊养殖、果蔬种植、林地鸡养殖等特色产业,以不同的产业发展特点,给村民带来不同时效的产业收益。村民有事可干了,有发展前途了,不法之事就离村民远了。

那来村 在拉家常中促使村民远离毒品

②②

③③

珠碧江派出所所长韩伟加班整理排查资料珠碧江派出所所长韩伟加班整理排查资料

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进村宣传禁毒知识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进村宣传禁毒知识

①① 牙叉镇领导带领牙叉镇领导带领

村民参观芳香村村民的水村民参观芳香村村民的水

龟养殖龟养殖

②② 派出所与村委会干派出所与村委会干

部一起进村开展禁毒宣传部一起进村开展禁毒宣传

③③ 七坊检察室与派出七坊检察室与派出

所联合在街面上开展禁毒宣传所联合在街面上开展禁毒宣传

④④白沙县检察院退休干部韦盛荣在白沙县检察院退休干部韦盛荣在

俄朗村为村民讲解禁毒案例俄朗村为村民讲解禁毒案例

芳香村支书王丁进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芳香村支书王丁进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

①①

珠碧江

社 址 :海 口 市 美 兰 区 滨 江 路 76 号 福 建 大 厦(滨 江 路 与 文 明 东 路 交 汇 处) 邮 编 :570203 电 话 :总 编 办 65986002 传 真 65986019 编 辑 部 65986010 发 行 部 65986003 印 刷 :海 南 日 报 印 刷 厂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