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 3 版

六 棱 镜2017年 9月 12日 星期二 www.huangshannews.cn

一家之言

太阳花 王慧/摄

本版责任编辑本版责任编辑 //胡玉琪胡玉琪

Email:hsrbhyq@Email:[email protected]

荷风细雨 毛毛/摄

好久,屋里都没有键盘敲打的嗒嗒嗒有节奏的声音,对这样的声音其实挺喜欢。

这个三月,紫藤花开,可以坐听《紫藤花开的声音》;时值九月,却未有只字片语,有慵懒之心在作怪,每天浑噩,除了工作,也不喜锻炼,身材日益臃肿,原本瘦弱不禁风的样子,似黛玉,而现在看起来,到了需要减肥的样子。

生活就像你床上的被子,没事还得拿出来“晒一晒”。在家的日子,母亲喜欢晒被子,婆婆更喜欢,每次回去总唠叨着要把被子拿出去照照阳光,去去毒。然后屋里就有了太阳的味道。

现在流行“晒”朋友圈,比“晒”被子要勤快的多,这也是一种自得其乐的方式。朋友圈里“晒”的勤快的人必是个对生活充满了生趣的人,她会把每一天都过得很精彩很精致。“晒”的内容很多,比如说“晒”娃的,一般都是年轻的妈妈,她们对孩子的爱真得是比天高,比海深,怎么爱都是爱不够的,恨不能把孩子的每一个生活片段都能用自己的手机给拍下来。别以为是夸张,待你为人母时只恐怕过尤而无不及的。每一个母亲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

还有“晒”吃的,有人做的一手好菜,厨房之内,煎炒烹炸,一会工夫色香味俱全的几道菜就上桌了,一定是不急着吃的,吃对这些拍客们不重要,必先拍照发个朋友圈,秀一下自己的

厨技,之后必能收获满满的美评,其中滋味隔着时空都能感受到厨娘的幸福快乐。还有朋友聚餐时的美味也是

“晒”的主题,看着一张张照片就能感受到现场朋友之间推杯换盏的热闹。细观朋友圈,还有这样一个群体,我想是中年女子比较多,没事晒个心灵鸡汤,看看也不无益处,起码这些人也是充满了正能量,觉得有道理的也乐得与大家分享,相信也好,不信也罢,自己来定,喜欢就点开看看,不喜欢就路过,不必招呼。

最要不得的是在朋友圈里传播负能量,对一些现象看不惯,可以有很多解决的方式,但是如果是一味的在朋友圈(也是一种公共场所)发泄自己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不道德的体现。谁都没有义务听你的抱怨、你的不满、你的不快。每个人都喜欢看到阳光的、积极的、充满生气的氛围,朋友圈也一样。

生活在大家的“晒一晒”中度过。回想起这些日子,也丢掉了些东西,其实对我来说丢掉的是一种坚持,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你可以拥有这样的一种品质。最近最让我值得欣慰的是倒也看了一些书,总算还是正经之事,除修身养性之外,也算是给孩子做个榜样。

九月的阳光依然灿烂,无处不在的太阳花热情绽放,花瓣虽单薄,但色彩艳丽,阳光越炙热,开得越热闹,越华丽。

如果做这样一项调查:你能二十四小时离开手机吗?我想: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到;甚至压根儿就没有人能够做得到。今天,手机,早已成为人们“全天候”的伙伴;特别是年轻人,走路离不开手机,坐车离不开手机,吃饭离不开手机,就是上厕所也都离不开手机。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 5.66 亿人,同比增长 5.9%。从几岁的中小学生到 40 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一些人,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有时间,就会把手机拿到手,如果能把玩网游的时间,用到 学 习 上 、读 书 上 ,会 有 多 大 的 收获?

从中小学生到 40 多岁 的 中 青年,正处于人生中最宝贵和最重要的时间段。尤其是中小学生,在这个黄金阶段,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负担轻,思想单纯,只要肯用功,就一 定 能 够 创 造 出 骄 人 的 成 绩 。 可是,这些本来是最需要学习、最需要

向上的人群,却把本该用于奋斗拼搏 创 新 的 时 间 ,错 用 到 了 网 游 上 。有一首歌曲,叫 做《时 间 都 去 哪 儿了》,一 些 人 的 时 间 不 是 用 在 了 学习上、奋斗上、拼搏上、努力上、创新上、创业上,而是用到了网游上,岂不可惜?大好的时光,就这样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被“玩掉”,却没有让这些本该醒悟的人醒悟过来,这才是令人担忧的。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一 个 学 习 小 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 382人中,男生玩网游的比例有 71%,女生有 47%。连平时同学聚会,网游也是大家交流的主要话题。一般游戏的时间大多聚集于中午 12 点 30 到1 点或者晚上 8 点到 11 点。另一项调查显示,许多本应该忙碌于家庭和事业的中年人,也成为网游爱好者。除了吃饭、睡觉、带孩子,40 多岁 的 外 卖 送 餐 员 老 张 每 天 都 会 玩网 游 ,基 本 上 都 在 3 个 小 时 以 上 。玩 得 中 午 没 休 息 ,玩 得 晚 上“ 黄 金时间”没学习,玩得夜间没睡觉,第

二 天 ,好 不 容 易 让 手 机 闹 铃 叫 醒 ,迷迷糊糊又进入新一天。

人 的 精 力 是 有 限 的 。 时 间 对每 个 人 来 说 ,都 是 一 样 的 长 :谁 也不 会 长 一 分 ,谁 也 不 会 少 一 秒 ,你把 用 在 读 书 、做 事 的 时 间 ,用 到 玩网 游 上 ,就 一 定 会 是“ 书 到 用 时 方恨少”的结局。网游在和自己争时间,这已经真真实实摆在了每个人面 前 ;把 大 好 的 时 光 ,把 有 限 的 精力 是 用 在 读 书 上 好 ? 做 事 上 好 ?还 是 用 在 玩 网 游 上 好 ? 这 个 问 题还 需 要 回 答 吗 ? 只 是 一 些 人 明 知玩 网 游 不 好 ,还 是 戒 不 掉 网 瘾 ,还是 没 有 自 制 力 ,还 是 不 能 控 制 自己,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虽说不上戒网瘾像戒毒瘾那样难,却也需要一定的自制力。适当放松放松,缓解一下学习工作带来的压力,玩一玩网游并没有什么;怕就怕让手机控制住自己。本来手机是为人服务的,是用来方便交流、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却绑架了你 ,控 制 了 你 ,让 你 成 为 手 机 的 奴隶;有的人,被手机控制了却不争不抗,这样怕玩掉的就不仅是学习时间、工作时间了。

别等“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才恍然大悟,那就要从今天开始,把手机先放一放,把学习、工作摆在网游前面。这样,你“一天才有一天”的成果,“一年才有一年”的收获;这样,你才不至落下一个“迷迷糊糊的时光”。

我从小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学习好,听话,老师亲朋都对我报以厚望。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我走着一条被别人设计好的“阳光大道”,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幸福模式:考上了好大学,有了一份好工作,嫁了个好老公,有了好房子……在大家的眼里,我几乎成了“好”的范本。

很多父母总喜欢对自己的孩子说,看人家谁谁谁如何如何。我就是亲朋眼中的“谁谁谁”,是大家争相学习的对象。按理说,我没有理由不幸福,但我总感觉自己的人生缺点什么。这样说或许有些矫情,会被别人说成贪心不知足。另外,有时我也会感到很累,因为很多时候,我喜欢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甚至不惜打肿脸充胖子。比如我每次回老家,都要穿上最体面的衣服。而且还会咬牙跺脚豁出一个月的工资,给所有的亲人买礼物。当然,我不会让他们看到我咬牙跺脚的样子,还会装出不在乎的姿态来。大家“啧

啧”地称赞我是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人,我笑了,心里却有些失落。

而与我一起长大的梅子,学习一般,个性却突出,我妈就曾多次说让我远离这个“疯丫头”。梅子 16 岁就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好得惊人,大家都说她披一块布都像仙女一样,她也因此狂热地爱上了华服,爱上了服装设计。高中没毕业,梅子只身去学服装设计。当时她妈以为她疯了,梅子一边与她妈抢自己准备好的行李箱,一边说:“我没疯,我只是想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

梅子去了北京,学了服装设计。可结果并不理想,她去的那所学校名不副实,没有学到真本事。后来她又辗转学艺,终于蹚出一条路。如今她经营一家不大不小得服装店,同时还做服装设计,衣食无忧,收入可观,可就是不嫁人。并不是没有追求者,只是她说:“我不想这辈子把自己束缚在婚姻里,像很多女人那样,一头扎进烟

火中,满脑子都是老公孩子,那有什么意思?我想过自己的生活,像风一样自由的生活。没有婚姻,我照样活得多姿多彩!”我懂梅子的心,她从小就崇尚自由,喜欢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一直我行我素地活着。梅子也知道,在家乡人眼里,她就是个“异类”——一个只知道穷折腾,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但梅子淡然一笑说:“那有什么要紧的,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我为什么要按别人的标准来生活?”我与她谈起我们俩不同的人生,她笑着说:“你呀,是活得好看,我是自己想活得好一些!”

我这才明白,原来,“活得好”与“活得好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究竟哪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呢?有人说,当然是活得好看,又活得好!可是,人生很多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只能选其一。我有些困惑了,究竟是要活得好看,还是要活得好,恐怕谁都找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来。

别让手机控制你唐剑锋

活得好看与活得好马亚伟

儿子刚上初中,学习一下子紧张起来。为了让他安心学习,家里新换的笔记本电脑,被老公设置了开机密码,以防止他独自在家时无节制地上网。

在设置密码的时候,旁边会有密码提示,是为了防止忘记密码而自我提醒,比如:生日,节日,纪念日。记

得刚刚设置的时候,正是全运会火炬在我市传递的日子,老公就把这一天设置成了密码。儿子打开电脑,进入到要输入密码的页面,提示显示“全运会”,他想了想,输入了全运会开幕时间,不对;闭幕时间,也不对;全运会字母全拼,还是不对。儿子着急上

网,打电话说急着查找学习资料,从老爸口中套出了开机密码后最终得以进入。

老公回来后,修改了密码,设置成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最后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每个字的首字母。儿子上网,再次“卡了壳”,提示

“李白诗”,儿子在心里把会背的李白诗 默 念 了 一 遍 ,也 不 知 道 该 输 入 什么。晚上吃饭的时候厚着脸皮问:老爸,李白的哪句诗?老公心领神会,神秘地一笑,口吐莲花般地说出那七个字。真相大白,儿子也笑了:这么简单啊,我把李白的《侠客行》都背完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公哈哈大笑:权当学习了!

密码泄露了,还得改,几天以后

老公改成了我的生日。儿子的玩儿心可不改,总想着趁我们不在尽情遨游网络。密码提示“生日”,谁的呢?首先输入自己的,不对,再想别人的,一个也不知道啊。当然不能问我俩,他也挺有心眼儿的,拿起电话,居然打给了奶奶!奶奶一听是打听生日,乐颠颠地把全家人的生日都告诉了他,还一个劲儿夸他是个好孩子,有孝心,懂事呢!可是一输入,不对。于是如法炮制,再打给姥姥,一番夸奖又不可避免。终于得到了我的生日,也得到了密码,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子问我:老妈,你生日刚刚过去一星 期 ,怎 么 不 过 生 日 啊 ? 我 随 口 说

“忘了过了”,儿子郑重其事地告诉老爸:以后咱俩要想着给老妈过生日,

两个男子汉在,不能让家里唯一的女士委屈啊!

知 道 我 当 时 的 心 情 吗 ? 激 动啊!没想到一次密码大战,让儿子懂得了关心别人,悄悄地、狠狠地瞪了老公一眼,用眼神告诉他:瞧瞧哦,儿子比你强!老公也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密码提示,成了儿子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在这场密码大战中,我想收获最多的还是儿子,收获了知识,懂得了亲情,也知道了爸妈的良苦用心而变得有节制的上网,我想这也是程序设计者没有想到的。

前段时间,当看完“读书能使女人一生优雅”的那篇微博后,一心追求美丽和气质的妻子便翻出家里的几本散文书装模作样地来读。起初,还算认真,但没过半小时她便坐不住了,翻看会儿手机,洗点儿水果,发了阵呆,后来索性趴在书上睡着了。以后许多天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只要她一端起书来,我便开始计时,每次都在半小时内就传来微微的鼾声。终于有一天,她问我:“为什么你那么喜爱读书?怎样才能做到读书时不困?”我故弄玄虚地说:“有狐朋鬼友相伴,自然好好读书。”

其实,在十五岁之前,我极不爱读书,凡是有字的东西,我都讨厌至极。终日在村里与小伙伴们打闹嬉戏,掏鸟窝、斗家狗、钻柴草垛、下河摸蛤蜊……野得不得了。祖父常常借用毛主席诗词里的话说:“这小子胆大,‘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在我十五岁那年的暑假,突然发生了两件事,让我身陷父母设置的囚笼,被锁住野性。第一件是我们村的一个小伙伴掏鸟窝时不小心摔断了腿,第二件是临村的小孩在捞鱼时被河水卷走了。母亲听后,非常担心我,在第二日清早去田里干活的时候,便把我锁在家里。我几次尝试在不破坏门锁和窗纱的情况下“越狱”,但都以失败告终。听到不远处伙伴们的嬉笑声,我的心似乎飞出躯体,魂魄飘悠悠地游荡在林间、河边。

打开黑白电视,一片雪花;拉出风筝,屋里飞不起来,几近疯狂的我,只能去翻找儿时的玩具。满屋找,却找不到,我知道,母亲一定是把玩具送给亲戚家小孩了。最后在床底,我发现了一个发霉的纸壳箱子,翻到最底下,是几本封面上画着古代美女的书,样子很是娇羞、婀娜。以前看到的书都印着放牛娃、八路军……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小男孩来说,这本书的封面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本书就是《聊斋志异·白话版》,我翻看一下,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小倩、西湖主……原来世上还有这么稀奇古怪的事。

看了许多故事后,我渐渐觉得狐鬼精怪特别钟情于书生,而且是那种爱读书的书生。冥冥之中,我倒真希望能与他们相见、相识。

为了营造气氛,我便仿效书中读书人,夜里关上灯,燃起蜡烛,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读书。摇曳的灯影映在窗户玻璃上,仿佛真的有人在窗外看着我、陪着我。那是什么样的心境呢?真的难以形容,有些恐惧、有些期盼、有些温暖、有些幸福……直到蜡烛燃尽,但除了桌子上留下一滩滚烫的、红红的烛泪,什么都没有发生。在失望中睡去,竟连一个有关狐鬼的梦都没有做过。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虽然依旧没有遇到狐鬼,也没有实现“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夙愿,但我读书的爱好却养成了。不过,有时夜里读书,依然会觉得有个老朋友或在窗外、或在身后、或在桌边,就那样静静地看着我,陪我度过每一个静谧的夜晚。

家有儿女

密码大战青 衫

人间风景

晒出阳光的味道

叶春梅

狐鬼相伴好读书陈紫君

世情笔谈 回眸之间

书香 苗青/摄

那条挣扎的蛇我体内也翻腾着娘子——一缕栀子花香要杯雄黄酒此刻去品一品花的白与许仙眼中的白

·刘炯·

慧眼形色

婚姻如琴盒程 鹰

婚姻是一个设计,它不是别的什么,它纯粹就是生存状态中的一种设计!它因社会的需要而衍生,有时还因政治的需要而被设计成某一种模式。

婚姻不为爱情而存在,它既不是爱情的开始,也不是爱情的延续或加固。当然,那个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人也是一个傻瓜,因为婚姻压根儿和爱情没有关系,爱情只和 心 灵 有 关 ,它 是 神 性 的 一 种 偶现。爱情是惠风,是电闪;而婚姻是绳 索 ,是 城 墙 ,他 们 能 有 什 么 关 系呢?一对狂热地爱着的人首先是不会想到婚姻的,他们后来之所以谈婚论嫁,完全是受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驱使,他们要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那样去做就像我们每天 9 点钟

必须去办公室上班一样。如果有人告诉你,假如你 9 点钟不去上班,那么你的爱情将面临危机,你或许会觉得可笑,但一旦你被告知假如你不结婚,你的爱情将很麻烦,你往往会信以为真。而事实上,这两种劝告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你的大脑被一种狡猾的设计欺骗了。

婚姻和性本初也毫不相干,性来自生理,它和生命息息相关,是生命之源。从表面上看,婚姻似乎为性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合法性,然而究其实质,这种合法性是社会或法律追加的,其情形犹如鞋子于脚,显然,脚不会因为鞋子的取消而取消,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人们慢慢适应了穿鞋,以至于赤足者就成了“衣履不整”,必然被社会“恕不接待”

了。于是,大多数人为了方便或舒适起见,就纷纷穿起了鞋子,甚至不惜“削足适履”。

我们知道,世界年轻的时候,本没有婚姻这种东西,那时候的人们有性,也不乏爱情,但他们不知道婚姻为何物——那时婚姻还没被设计出来呢!后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出自社会和政治的需要,设计出许多不同的婚姻模式,然而没有一种是完美的、令人满意的。人们往往都在抱怨现存的婚姻模式,他们期待 着 更 合 理 的 婚 姻 制 度 被 制 定 出来。不幸的是,这种期待本身就是愚蠢的,造成这种错误期待的原因往往是我们混淆了爱情、性和婚姻,我们以为他们是三位一体的,我们忘记了婚姻的职能和功用不在爱情和性上,婚姻和“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站在一个行列里,而爱情与性则和风花雪夜、舞蹈笙歌抱在一起。

不妨把性比作一把琴,那么爱情是琴弦,婚姻则是琴盒。如果有极美妙的音乐被演奏出来,琴盒不会因此受到追捧。如果你的演奏失败了,也不要把怪罪的眼光投在琴盒上,开始怀疑琴盒的样式是否需要改造。

两人世界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