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ABRB

    55版版

    第一零六九期

    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

    在这里,读懂阿坝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电子信箱:1063921020@qq.com责任编辑 周亮 编辑 杨俊 组版 赵秀华

    新闻速读

    声 音

    数 字

    在吹拂着茶马古道刮过来那阵微风的松潘古城边,有一间不大,但风格极其古朴的店面,斑驳的柜台,80平方米左右的店里泛着陈旧的色彩,处处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货架上一卷卷各式皮面显得格外显眼,让人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家手工皮具店。

    店主汪孝凌今年29岁,是一位很清秀的女子,有神的双眼清澈纯净,带着几丝亮晶晶的笑意,当她笑起来时,脸颊会泛上两抹高原女孩特

    有的红晕,十分美丽。几年前,汪孝凌从父亲那儿接手开了这家店,从此迈进了制作手工皮具的新天地:“从记事起,父亲的哥

    哥就开了一家皮件厂,我和兄弟姐妹们就是在皮堆里面玩大的,也是从那时起,我与皮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汪孝凌说。从给小伙伴们做“小沙包”开始,到大学里慢慢做包、做鞋,汪孝凌始终对皮具制作情有独钟。

    “我想坚持下去,不让这一门手艺失传。”汪孝凌说,她做的皮具都是选用真材实料,用老工艺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工匠、工匠,用心在做事,工艺就会体现在手艺上。”

    在约80平方米的店内,三分之二的面积被用作皮具商品展示,这是汪孝凌生活的来源;而剩下靠里的空间被

    “隔离”成她的手工皮艺工作室,在她的方寸案台上,堆放着尼龙锤、开料刀、圆规、皮刨子、錾子、坠子等百余种制作工具。

    手工皮具艺术作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一直以来都不太为人所熟知。汪孝凌说,她制作的各种皮具制品,除了原材料是正宗的牛皮外,最主要的是,每一件作品中都倾注着她诚挚的感情,体现了她对美、对个性以及对生活的理解。

    “慢工出细活。”这句话用在手工皮匠身上恰如其分。干这个活不仅要手巧心细,还要耐得住寂寞。

    汪孝凌每天都要在店里呆上很长时间。做工时,十个手指磨破了皮,长时间缝线导致的腰酸背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她总觉得,这里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她每天忍不住去敲敲打打,经常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入行近5年来,她已经做了百余个手工包。大到可以装得下电脑的背包,小到只能放几张卡的链条包,每一件皮具都凝聚着自己的心血。

    据她介绍,做一件手工皮具制品大致需要打样、裁皮、粘合、划线、打眼、缝合、封边、磨边、整形、上油等多个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打眼,每两个线孔之间的距离都要保证相等;缝合,每一步的松紧度都要保持一致,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是一项极其枯燥的工作,但汪孝凌却十分享受这样的状态。她说:“当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你喜欢做的事情里时,你就会发现,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受。在我眼里,不仅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而且也都是有情感的。”

    纯牛皮制作的手工皮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质感,这就是所谓的光阴滋养。“我喜欢有岁月感的东西,皮具的质感之美,恰恰在于长情的陪伴,年年岁岁里,慢慢去沉淀。”汪孝凌说,没有质感,便无气质。每一件手工皮具制品,都能在岁月中不断完善,与拥有它们的主人一同成长。

    一张宽大的工作台,一块纹理规则的牛皮,几把自制的裁皮工具……这是汪孝凌几乎每天都要亲密接触的几件物品。

    菱斩、裁皮刀、打孔器…长长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专业工具,弥漫着淡淡皮革味儿的、数卷不同材质的皮子立在盒里。打版制图、选择皮料、裁切、雕刻、染色、粘合、打孔、缝制、磨边,看似设计简约,却也要经过复杂的手工制作程序,涉及种类繁多的工具和配件。在兼具实用与美观的基础之上,汪孝凌对每个款式的每个细节都要认真地进行推敲、制作,尝试各种不同属性的皮料,寻找皮革制作的更多可能性和创造性。

    如今,摊开一块完整的皮料,汪孝凌只要轻轻一摸,便能了解它产自哪里,属于植鞣革还是油蜡皮。而她要做的,就是唤醒皮革的记忆,把它们制作成适于打造的产品。

    “皮和人一样,都有脾性。”她说。做皮之前,首先要感受皮的纹路,在一张皮面上选择品质最好的部分,“那些国外的高端定制品牌,一整张皮往往只能做一两个小钱包,材料损耗率特别大。”

    从一张原始而完整的皮料,蜕变成一件精致、完整的作品,需要经历打版、下料、打斩、缝制、打磨、封边等近十道工序。为了让作品更加精细,许多步骤还要重复好几次,费时费力。精益求精的人,哪怕只是做一个卡包之类的小皮件,都要花上三五天的时间,重复不停地劳作。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一个与当今批量生产的工业时代相悖的工种?“今后手工生产只能是现代工业的补充,不可能取而代之。”汪孝凌说,但她还是相信中国那句古话: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每一件手工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这可能是纯手工艺制作的皮具与流水线成品的最大不同。在这些看似偏执的喜爱背后,凝聚着每一位有心人的执着和坚守。

    但汪孝凌也有着自己的想法:“现在,大家有时候容易走上极端,要么一味废弃老东西,全部加入现代化元素;要么固执地坚守传统手工业,所得到的报酬又常常入不敷出。”她认为,年轻人要守住手工皮具这门手艺,既要去传承老一辈的技艺,和这项技艺背后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要求新求变,在这门传统艺术中,加入自己的设计和创意,让它能够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

    汪皮匠的写意人生

    辗转腾挪间

    唤醒皮革的初始记忆

    静心打磨中

    释放皮革的二次生命

    ■记者 哈斯满 周旺波

    A

    B

    ★9月3至6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编辑记者“小平故里行”采风活动在广安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承办,来自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省级和全省各市州媒体的50余名编辑、记者,在为期4天的活动里,他们深入小平故里等地,感受并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安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记者 马兴琳)

    ★“多亏了‘杨医生’常来看我们,给我讲健康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多锻炼,多吃土豆、茄子、莴笋等食物,对我的病情有好处。”

    ——壤塘县吾依乡修卡村村民桑四甲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来了“医生”,村民健康有了保障。

    ★教师节”来临之际,理县桃坪羌寨景区以“九月感恩教师节”为主题,推出超值优惠活动。活动期间,教师凭教师资格证和身份证购票,可以享受折扣至全免票的优惠,本优惠政策自2018年9月5日起至2018年9月16日止 。

    ★8月28日,汶马高速理县隧道左线顺利贯通。理县隧道位于理县杂谷脑镇,设计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全长5570米,属特长隧道。

    ★9月3日,阿坝州金川县高原特色农产品及生态旅游推介会在绍兴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活动现场,与会嘉宾纷纷来到后台品鉴区,品鉴金川县高原特色农产品,其中雪梨饮品、青杠菌、羊肚菌、松茸菌、金川黑蒜等产品受到一致好评。

    ★近日,由阿坝州文联组织的省内外摄影专家、知名作家、媒体大咖共计19人到红原县,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和文艺惠民扶贫采风创作活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