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悦读 11 - szb.northnews.cnszb.northnews.cn/nmgrb/resfile/2017-12-21/11/11.pdf · 的,但“一块糖”让她记住了平凡而 自信的扁奇。 扁奇爱着雾絮,美貌而聪明,她

11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执行主编:刘国新 责任编辑:杨洪梅 版式策划:卓娜制图:安宁 电话:6635375 邮箱[email protected] 悦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博览群书增强“四个自信”

■品味■读而思

本专栏赏读书目由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提供◀◀ ■新华热书榜 ▶▶

■草原书话

□寻寰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新时代呼唤好党员,党的事业需要好党员,人民群众也期盼好党员。然而,共产党员怎样才能锤炼成好党员?

由张世良所著《怎样炼成好党员》一书,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标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应该“怎样修炼好思想、怎样锤炼铁纪律、怎样

炼就好德行、怎样展现新作为”等理论和现实问题。

立足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党员队伍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该书阐述了共产党员要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坚持“学”“做”结合,以理想信念引领时代风尚,以规矩纪律凝聚时代力量,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立足时代建功立业。

怎样修炼好思想?共产党员要坚守政治灵魂,把“讲政治”作为铸魂之要,保持党的意志不衰,把住政治方向不偏,坚定政治立场不移,坚持党的路线不动摇,成为“讲政治”的好党员;要坚定政治信念,把“有信念”作为固根之本,坚定理想信

念,坚守政治信仰,成为“有信念”的好党员。

怎样锤炼铁纪律?共产党员要遵规守纪,把“讲规矩”作为政治生命的“紧箍咒”“护身符”,遵守政治规矩、组织规矩、工作规矩等,成为“讲规矩”的好党员;要严守纪律,把“有纪律”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命线”“安全带”,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成为“有纪律”的好党员。

怎样炼就好德行?共产党员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讲道德”作为做人做事之基,增强从政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言、

以德立业,成为“讲道德”的好党员;要把“有品行”作为干事创业之本,炼好人品人格、本领能力,成为“有品行”的好党员。

怎样展现新作为?共产党员要弘扬奉献精神,把“讲奉献”作为信仰追求,做到对党负责、为民尽责、敢于担责、廉洁守责,成为“讲奉献”的好党员;要坚持奋发有为,把“有作为”作为价值目标,做到敢想敢为、善谋善为、依法作为、创新有为,成为“有作为”的好党员。

《怎样炼成好党员》作者:张世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怎样炼成好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锤炼过硬本领

编辑推荐:在出版《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

活》和《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之后,安宁又完成了“乡村三部曲”的第三部

《乡野闲人》。《乡野闲人》分为19篇,每一篇都

以一个中心人物去说明,有“修鞋的”

“开药铺的”“卖豆腐的”“外村媳妇”等等,安宁以“我”作为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一个中国北方地区生活的林林总总。

《乡野闲人》“卖豆腐的”的一文中,在安宁的笔下,她的母亲是这样形容卖豆腐家的儿子“狗剩”的:“狗剩这辈子娶不上媳妇,是白瞎了,做豆腐再好有啥用,就不知道女人可比他做的豆腐鲜嫩多了。”

安宁用艺术的手法将“村里人”的日常生活、人生际遇,简单又温情地展现了出来,将一个充满了争吵、伤害、自私、嫉妒、世故的村庄,用幽默轻松的文字,热气腾腾地呈现给读者。安宁的文风充满乡野气息的同时更兼具野性之美。评论家刘军认为安宁通过以《乡野闲人》为代表的乡土散文作品,准确而逼真地还原了乡土记忆的林林总总,对于有过乡土生活经历的读者而言,充溢于作品中的一帧帧画面足以唤起记忆深处的股股泉水。

□新化

《你说的天堂一片荒凉》横跨哲学、心理学、现实批判、纯文学,是一部特异的长篇小说。以煌煌36万字写了资质平平、家境一般的男生扁奇,高考时靠“技巧”混到了大学。在大学里他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公关能力,当上了校学生会主席,成为了校花雾絮的男友……毕业后,校花跟着他一起闯荡,努力加运气使扁奇终于突破困局,有了开公司挣大钱的能力。然而,一张阴谋之网悄悄向他们张开,现实到底有多么严酷?

主人公扁奇绝对是个情商很高的人,自信而且有韧性,他设计他执行他坚持。校花雾絮开始是拒绝的,但“一块糖”让她记住了平凡而自信的扁奇。

扁奇爱着雾絮,美貌而聪明,她的美丽让扁奇获得了类似艺术的体验,她的出众让扁奇增添了荣誉感。雾絮对扁奇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如同万花筒一般,摇一下或转一

下就有新的色彩。两人就这样构建着属于他们的爱情,在各自心里为对方开疆辟地。

小说没有简单地只写校园恋情,同样用了相当篇幅写了校园里的政治生活,在爱情故事里有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含量,由此打开了一个摆脱小资、展现思想格局、深化主题的通道。

《你说的天堂一片荒凉》里边涉及的人物众多,叙述不断跳跃,社会中各色人等悉数登场。怪诞夸张的巫艳辉、功利市侩的牛元辉、冷静霸气的赵军浦……这里没有主角,即便如收了回扣的小人物任主任也有过去也有结局,即便如街边饭馆的服务员和老板娘都有她们的心思。本小说试图为读者解构这社会繁杂的人物构成,所有人物都在尝试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想极力去制造某种

“偶然”。

这不是喜剧,这是每个人生活的模板。本书的真正核心是写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后的经历。扁奇与雾絮的爱情逐渐接受着现实的挑战,坚定稳固,但他们仍然无力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们纯真的爱情,却成了社会“暗”势力捕捉的猎物。他们对此浑然不知,毫无防范。官二代的出现,为小说注入了批判现实的因素。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懂得的,但是因为欲望因为道德因为规则,只能适应人生麻木人生消灭自我。通过书中呈现的人物命运,书中刻画了大多数人的经历、生活的样子。为此欢笑或哭泣或轻松,都是在预先设定中,读者绝对是故事中的某人,或者正绝对地走向某人。

《你说的天堂一片荒凉》作者:子日山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你说的天堂一片荒凉》:写给为爱与幸福奋斗的人们

□何小美

《历史的温度》是张玮从他的公众号“馒头说”中选取的文章,汇集而成。分为人物篇、逸文篇、战争篇3部分。因为取自公众号,所以每篇文章都有很亮眼的标题,《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曾担任过11年体育记者的张玮深谙新媒体之道,就像他的老师评价他所说“对新的文化潮流有着敏锐的触觉和激情”。

我们在书中看到更多的是张玮对历史的客观评述,以及对于历史人物人性的把控。在《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除了讲述居里夫人光鲜的一面之外,还揭露了玛丽·居里充当第三者,被法国人称为“偷夫贼”不堪的一幕。张玮并没有止于曝光名人八卦,靠所谓的爆料来吸引眼球。而是在文末的

“馒头说”中对比现代化的今天,来表明在男性制定规则的世界中,女性成功的不易,从而更加凸显玛丽·居里的伟大之处。书中诸如此类的分析还有很多,不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颐指气使,而是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细细品味,他们的是非、他们的情感才能感同身受。

书中我们看到张玮做了很多的功课,为了佐证某个观点,多番翻阅资料,体现了作为一名媒体人的严谨和自律。比如在介绍阮玲玉这一章中,为了佐证阮玲玉遗书的真伪,他“亮”出了唐季珊司机在阮玲玉自杀当晚的情景。虽未点破,但一切了了。在介绍刘翔的文章中,他只是简单地将他与刘翔相交的过程描述了一下,未对因伤退赛的真伪做任何的评论,但读过文章后,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个被刘翔称为“玮哥”的,可以睡在刘翔房里闲聊侃大山的男人他的真性情。也正是因为张玮的真诚、敬业和客观,他的文章才会得到粉丝的高度认同。

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充满真善美的人性故事,就是历史的温度所在。

书名:《历史的温度》作者:张玮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历史的温度在于人性

编辑推荐:青年学者和媒体人潘启雯的财经随

笔集《欲望的边界: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原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自己发表过的众多财经类图书评论文章中精选出来的、带有哲学思辨和常识性探索的财经随笔集,也是作者对自

己过去10余年“财智阅读”生活的总结。全书分为“财智探秘”“财智边界”“传记江湖”“企业密码”“互联网时代”5部分。

从国内出版的众多财经书中寻找或提炼“财智逻辑”是该书的显著特色。书中涉及了国内外炙手可热的学者或知名经济学家,比如张维迎、熊秉元、张云鹏、松下幸之助、杰夫·摩根、约翰·伯恩、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作者试图通过对这些学者或知名经济学家的作品的深度剖析,并结合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观察视角,让众多原本沉闷的经济学或社会学常识变得引人入胜,并由此发掘和揭示作为

“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理解世界”的深意和大义。

书名所说的“边界”,指的并不是某些僵化的数据、模式、类型、路数与章法的简单界线或划分,而是遵循纠正谬误和尊重常识的立场,进而让生活中林林总总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乏“温情与敬意”的深层次认识。

□王忠范

这本书是作者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随笔集萃,共27篇29万字。书名《永恒的思考》,是因为书中的每篇随笔都围绕人类文明这条主线去思考、去表达、去抒情的。人类文明是永恒的,那么人类文明的思考当然也是永恒的。

通读《永恒的思考》,深觉是作者对人类文明史文学的画龙点睛的言说评论。思想既是自由的又是理智的,有事实有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感。作者的笔触充满灵性,其观点、见解乃至表述都很独特,没有随波逐流更不人云亦云。真言直接,要言不烦,直言不碍,便令人动容、入心。

作者黄剑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深入实际多,接触面广,阅历与积累丰富,所以他的随笔作品真实、新颖,紧贴时代、社会和生活。这本书的语言平实、舒缓、真挚却楞角分明、尖锐深刻,文字精练、生动、形象且引人入胜、韵味无穷。

读《永恒的思考》似有牵魂之感,总是难以忘怀。当我们合上书页,心潮还是激荡,作者对世事的认识和评价、对灵魂的叩问与想象依然没有休止,让人意犹未尽继续思考。譬如《感叹草原》,使热爱草原的人们感到大草原自古至今就向所有的人敞开胸怀,因此“面对草原,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成为掠夺者”。再如《樟子松,绿色的畅想》引导人们“让森林绿满天下,拥抱每一个人和地球上一切渴望绿色的生命”。又如《呼伦贝尔,我对你说》,以要生态还要牲畜和要绿荫还是要阳光为题,实实在在又高瞻远瞩地破解、纵论,使读者陷入更广阔的思索。还如《大兴安岭农垦人》,娓娓讲述人和事,勾勒一个群体的诸多方面剪影,启示该怎样继承、创新,从而带来激励、鼓舞。

这本随笔集子,灵动透彻真实,没有冷僻和故弄玄虚,极具感染力、征服力。

闪烁着思想火花的思考

□刘昌宇

手捧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事生灵》,不禁被他奇绝的想象力和天马行空般的文字所吸引。这些故事题材广泛,既有对现实的书写,也有穿越时空对神幻世界的奇特描绘;既有对乡土生活的细微刻画,也有对浪漫爱情的热切憧憬,生动地构建起一幅意蕴深远的人生百态图。

全书共收录贾平凹的16篇中短篇小说,每一篇作品都从不同的层面,集中代表了他在中短篇创作上的特色。在他的笔下,乡土生活总是被描绘得或清秀如画,或古朴凝重,或虚幻神秘,或慷慨雄浑,常常激起大众对乡村生活的不尽向往。而令人称道的是,贾平凹在本书中不单单讲述一村一庄的荣辱兴衰,还常常凝神屏气,将审视的目光定格在不同性格不同类别的乡人身上,用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

去揭示故事背后的人心和人性,从而用质朴、生动的笔触,原生态地展示着中国乡村的精神风貌。

贾平凹对乡村世界的剖析,是既直面乡村的淳朴与敦厚,又满怀怜悯地将乡村人的真诚与卑微,放置于不同历史年代中加以不粉饰不夸张地揭示。比如《天狗》《油月亮》

都是描述乡土生活的佳作,这些作品构思精巧,叙事手法简洁明快,每一桩乡事都被贾平凹叙述得惊心动魄,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和痛彻心扉的心灵挣扎,经贾平凹不露声色的一番着墨,这些人物都一个个鲜明地矗立在我们的心田:《天狗》中的主人公天狗,憨厚老实而又温顺良善,为了赡养瘫痪在床的师傅,遵照师命与自己心仪的师母成婚,演绎了一出孝与爱的奇恋之歌。天狗,既是典型乡村农民的代表,又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坚守者,同时,还是一位不惧世俗敢于追求真爱的斗士。而《油月亮》中的主角尤佚人,偏执冷酷不说,还倔强骄横待人阴损刻薄,他既是传统道德的破坏者,也是社会伦理观念的践踏者,可谓是另类落后乡村农民的真实写照。

贾平凹尽情书写着一个个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在这场书写中,他总是十分注重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或展示人性中光明的一面,或揭

秘人心的幽暗,将一幕幕寻常的爱情生活诠释得极富波澜。无论是《任氏》中爱憎分明的任氏,还是《天狗》中有情有义的天狗,贾平凹皆以古朴而浪漫的笔调,着墨于他们的情感履程,通过他们个性化的谈吐和率性追求,让不同爱情观的追随者,自觉在世俗、道德、伦理的篱笆中,一次次接受着风雨的考验,将爱情的底色打造得纯之又纯。贾平凹甚至不惜将爱情的“触角”延伸到狐仙精灵等魔幻世界里,以狐喻人,隐意神灵亦通人性人心,以提示公众,真正的爱情一定是懂得有所节制、有所敬畏的。

贾平凹将本书命名为《故事生灵》,体现出他对纷繁世界的一种瞩目和关切。在他眼里,世间都有故事,万物皆有灵气,他似在告诫我们:正视这种存在,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人与世界才会达到一种永恒的和谐。

《故事生灵》作者:贾平凹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故事生灵》:描摹人生百态的乡村画卷

□彭忠富

从褚时健、马云和马化腾等企业家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你无法(或者越来越难)预测未来,行动胜于一切。”如果采取行动,你就可以找到更快、成本更低、更好的做事方式。如果所做的都只是思考,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相当无趣。在《创业:行动胜于一切》一书中,美国百森商学院第12任院长伦纳德·A.施莱辛格等3位饱经商业风霜的作者将引人入胜的研究结果与实际验证的经验相互融合,提出了一种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实现目标的可靠方法:用行动证明自己。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在为我们想要的未来努力准备着,但未来真的到来时却经常不像我们计划的那样,这些都让人感到极度困惑和心神不定。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被灌输要相信未来是可预测的,如果刻苦学习,我们就可以在一个我们了解的环境中获得一份工作,从而过上幸福和成功的生活。学校和各种组织一直给我们灌输的这种预测思维方式,几乎成为我们做事的唯一方式。作为在已知或可预测未来世界里的一种非常明智的方法,在未知或难以预测的世界里就不一定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事情常常不像原先那样是可预测的。

作者认为,当思考的结果可以带来可预测的行动时,不妨就先让预测思维冲锋陷阵,必要时再辅以创造性行动。但是,在面对不可知情景时,你无法事先进行太多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最快、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来自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思维和行动理念。典型的创业历程是这样的:行动、学习(从前面的行动中);构建(基于前面的学习),再次行动。这个步骤不断循环重复,直到创业成功。创业家们的思考方式与我们如此不同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这个行动、学习、构建、再次行动从而又再次学习的循环,这也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为什么对我们同样有效的主要原因。

本书包括“创造性行动思维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等10章,全书在大量应用商业案例的同时,也应用了一些来自日常生活的鲜活例子。本书认为,创业家们的思维方式适用于商业活动及任何潜在的其他场合。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景,你都可以把这种“行动胜于一切”的思维方式,一种可以帮助你应对高度不确定情景的思维方式,同其他已经学会的思维方式配合使用,从而给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创业:行动胜于一切》作者:【美】伦纳德·A.施莱辛格等译者:郭霖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用行动证明自己

■网上阅读

作者:黄剑平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作者:安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潘启雯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