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守初心 敢担当 解难题——“魅力硚口”在行动]

    硚口区基层党支部为社区党员开展活动

    精细设置载体 抓好基层党支部结合基层党支部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特色宣讲活

    动;针对流动党员和老党员,由基层党支部“上门送学”“微

    信送学”;立足实际,推动基层党支部与当前重点任务相结

    合……硚口区委精细设置载体,分类推进,通过抓实、抓好基

    层党支部,进一步促进党员自我提升。

    丰富基层党支部学习方式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的一幅老照片,是我跟我师傅李少卿的一张合影。”9 月 19 日,硚口区汉水桥街举办“老党员看老照片、讲红色故事”活动,有着 47年党龄的街道老党员岳颜江,向在场的党员干部们讲述了自己在师傅的带领下,坚守入党初心、永远跟党走的故事。

    历时一年收集居民信息、采用制表法将人员信息分门别类、为工人读报,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传递党的声音……在场的不少党员都被岳颜江和李少卿的 7 年工作经历所打动。“通过岳颜江和李少卿的7年经历,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对党的坚守信仰和执着。”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

    在硚口区,除了举办老照片展以外,不少党支部还开展

    了主题宣讲会等特色活动。针对街道、社区(村)、两新组织不同特点,硚口区委梳理

    形成“7个1”基本要求,即开展1次党组织书记轮训、通读1本学习书籍、讲好 1 次党课或报告、制定 1 个检视问题清单、至少开展1次志愿活动、做1件实事好事、开好1次组织

    生活会,不仅丰富了党员学习的形式,还增强了党员学习的实效性。

    “上门送学”保证党员“一个不能少”在硚口区易家街,“三多”问题增加了党员参加学习教

    育的难度,即拆迁区域多、流动党员多、老年党员多。为保证每名党员都能参加学习教育,易家街探索出了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机制。

    针对异地居住党员,构建“一个不能少”党员定位管理系统,绘制异地党员活动区域地图,利用“微邻里”、上门走访等方式拓宽联系渠道;针对零散居住党员,按照居住地和兴趣爱好成立“楼栋党小组”,确保党员们在家门口就能相互交流学习;针对建筑地域特点显著的党员,打造“我是党员”教育管理品牌,通过主动亮身份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通过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机制,易家街开展了50余次的上门走访,送出学习资料200余套,还收集了居民“微心愿”32条。

    为了抓实基层党支部,硚口区委还举办示范培训班,分别对党员干部开展轮训。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党组织共开展各类培训199场次,培训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达到6124人次。

    “四个工作站”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为了结合辖区实际,推动党员深入楼宇、企业和百姓中精准

    “问需”,在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八组和第七组的指导下,宝丰街通过设立“四个工作站”和“四大员”,赢得了党员干部和企业的点赞。

    “四个工作站”即红色驿站、法律服务站、企业服务站、人才服务站,由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定期指导开展活动,规范党建,同时,为辖区楼宇企业和人才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安居、教育和创新创业等全方位服务。“四大员”则是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街道和相关部门服务企业专员、社区网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他们通过“每周重点走访、有事随叫随到”的方式,齐心协力打通联系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武汉市作风巡查第二组根据部分企业的反映,建议此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围绕开展“双进双服务”、推进“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实施“两新党建示范引领”工程等内容,硚口区指导机关、街道、社区、教育系统、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结合当前重点任务,分领域推动党员进一步学习提升。截至目前,硚口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开展“双进双服务”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达30000余次,已办理民生实事好事3000余件。文/罗希 李放军 詹鸥 张方芳 龚雨露 陈洁 谢小莲 杨蔚 王静文策划/硚口区委组织部

    工伤保险与您风雨同舟工伤保险与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为帮助大家了解工伤保险相关知识,提高工伤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用人单位和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有效防范各类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工伤保险权益,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本报推出“工伤保险的那些事儿”系列讲座,结合我市今年重点工作,主要介绍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政策和工伤预防基础知识,全面提升工伤保险的社会知晓度。

    建筑工地有哪些常见的安全标志?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安全标志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能使作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敲响

    安全警钟。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

    符号构成的,是用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记,分为

    以下四类:

    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

    免可能发生的危险,例如:

    指令标志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

    防范措施,例如:

    提示标志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

    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例如:

    禁止标志

    禁 止 标 志 的 含 义 是 禁 止 人 们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

    例 如 :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

    16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后,工伤保险待遇由谁承担?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依法由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承包企业、建设单位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聚焦 华创会4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责编:殷雪君 美编:陈昌 版式:王达 责校:文胜

    程鹏: 我愿意做翱翔在祖国与国际间的“海鸥”

    他们从华创会走来

    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

    “从2002 年参加华创会到现在,我从客人变成了主人,每一次来华创会就像回家。”新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红对华创会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他将作为嘉宾代表在活动论坛中发言。

    “华创会在不同阶段带给我不同的意义。当我看到武汉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发展条件,跟自己的背景专业应用相吻合的时候,我的心蠢蠢欲动。”1998年,陈义红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他回国在光谷创立

    新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激光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至今,他仍保留着第一次参加华创会的发言稿,“当时演讲题目是《经历创业就是一种成功》,我和大家分享了初创企业的经历,到现在回想起仍然心情澎湃。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日益繁荣昌盛,像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我要回国报效祖国。”

    在他看来,华创会初期是吸引海外学子归来,落户湖北武汉创业,后期是有好的项目投资、引来技术和资金,最后,华创会成为创

    业者和政府交流的平台。在这过程中,陈义红的角色也慢慢从参加者转变成为参与者、组织者。“每次在群里和新加坡的同乡交流时,我就现身说法给武汉‘拉票’,从‘四办’的优化营商环境到招商引资的有利政策,推介这座城市的发展机遇与活力。”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此后每届华创会都有新加坡华人华侨组团参会的身影,签约的项目、达成的意向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今年,我将结合专业,在论坛上和大家

    探讨激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陈义红介绍,武汉市特别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智能制造及激光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已形成了在人才、科技、教育、政策、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走在全国前列。伴随着《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的施行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展开,智能制造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涵盖所有上下游产业,“希望华人华侨一起抓住历史机遇,再绘行业蓝图。”

    新特光电 技 术 有限 公 司 董事 长 陈 义红

    通讯员陈希 摄

    陈义红: 从参加者变成组织者,每次来华创会就像回家(上接第一版)

    “我和华创会的故事发生在2014年6月,虽然5年过去了,但对我来说仿佛还在昨天,历历在目。”参加首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前两个月,向家宁创办的凯瑞康宁生物工程(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光谷生物城,两个月后,他申报的靶点线粒体活性自由基抑制剂项目一举获奖。

    10万元奖金用于企业人才奖励资金,奖杯和证书则被他珍藏在家中,“作为武汉人,这是我从美国留学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的起点和见证。”

    美国留学的向家宁,1992 年加入葛兰素史克,一干就是 9 年。之后加入到硅谷,经历了创业制药公司的运作。2007 年再次回到葛兰素史克全球中枢神经药物研发中心,获得在中国做新药研发特别是中枢神经药物研发的第一手资料。2004 年,他毅然回国创业,“一是故乡情结,二是光谷的创业环境和优厚政策吸引我回来干事创业。”

    2014 年 6 月,机遇降临,华创会首次增设了首届“华创杯”创业大赛。“我从大学校

    友那里听到这个好消息,对初创企业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吸引我回国创业,也帮助初创者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创业成功率。”向家宁还清楚地记得,大赛总共吸引了205个项目报名,最终有10个项目进入决赛,其中有4个项目属于生物医药,向家宁团队就是其一。

    作为刚落户光谷的新企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生物城都给予了支持推介,向家宁团队拿到了参赛券。“很幸运的,在实力强劲的对手中,我们凭借技术‘硬核’,一路绿卡

    走到了最后。”华创杯的获奖,为企业发展埋下了一颗

    优良的种子。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企业飞速发展,很快第一轮拿下了百万美元的风投资金,至2017年已进行了三轮融资。而最初参赛的项目已经发展成为该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药物开发平台。

    “我和华创杯同生同长,它是我起步的跳板,也是激励我扎根光谷、扎根武汉,回报家乡的源源动力。”向家宁饱含深情地说道。

    向家宁: 获得首届华创杯奖项,是我扎根光谷的动力

    人们亲切地将回国创业的人称为“海归”,还有一些人频繁往返于祖国与侨居国之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国效力,他们被形象地称为

    “海鸥”。中国旅美科协总会2019年会长程鹏就是这样的“海鸥”,作为将华创会引向海外的

    “使者”,他往返于美国匹兹堡和湖北武汉,架起了一座加深友谊共同发展的桥梁。

    “武汉九省通衢,匹兹堡坐落三河汇合处,也是交通枢纽城市;武汉有武大、华科,匹

    兹堡有匹兹堡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两座姐妹城市有着近40年的友好城市关系,两市一直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两城既具有格局和经济相似性,也具有发展借鉴性。”2017 年 6 月 5 日,在程鹏的牵线搭桥下,华创会走出湖北,首次来到美国匹兹堡进行专场推介。

    当天推介专场现场,不仅当地政府官员悉数到场,还有来自匹兹堡和部分美东地区

    的100多位华侨华人参加了活动。“现场播放了武汉城市人文、经济、地理情况介绍的视频,悠悠黄鹤楼、恢弘长江大桥、大美东湖的镜头映入眼帘,大家都被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美惊艳到了,我也骄傲地指着画面介绍,那就是我的故乡。”程鹏说,通过那次专场推介,当地人进一步了解了武汉,也激发了华人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情。

    本届华创会,程鹏组了个“高大上”的豪

    华团队参会,中国旅美科协总会的多名会员将带来多项旅美科协美国赛区大奖赛的获奖项目——实验室信息化、癌症免疫治疗、心梗治理药物、烟气治理、智能炼钢、加湿器除霉、互联网电商以及智能教育项目。该协会以科技从业者为主,会员包括在美华人教授、企业家、管理人员以及法律、教育、金融专业人才8000余人。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中国旅美科协总会2019 年 会长程鹏

    资料图片

    凯瑞康宁 生 物 工程(武汉)有限 公 司 创始 人 向 家宁

    通讯员付燕 摄

    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孙 小 蓉

    通讯员刘赛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