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两个高原 寄友人 - epaper.dbcsq.comepaper.dbcsq.com/html/1/2020-08/10/A08/20200810A08_pdf.pdf如此一来,经受过的被人轻视的不 快,咽下过的羞辱之酒,包括几些病患的

佳作在线佳作在线

责编/雪归 版式/雪归 校对/学玲刘薪A08 学学文文 20202020年年88月月1010日日星期一星期一

本栏目由 海东市文联

合办

□肖黛

有一个高高耸起的地方,它应该在人的心里。

好比近三亿年前的情景,应该是现在无法想象的,但它仍然被“想象”了出来:那时,青藏高原是一片辽阔的大海。

当今地质史学认定,是喜马拉雅运动,使得那时的大海,变成了后来的高大陆。这其间,显然缺乏人的感官印象。便就如每颗人心的高处,是否耸立着什么,究竟耸立着什么,当然也无法证明。

这两桩事情,不是生活内容的大部分,往往挤夹在细微的缝隙里,而只要有些闲暇时候想起来——

想起了它们,举头仰望它们,就等于将自己的目光,从生活低处的纷繁和焦躁中,射向了高高在上的宁静恬淡。对于这样的人,闲暇虽是时间概念,却能够创造出无限空间,怕这就是神思外属之时。

因此闲暇也非常宝贵。有了闲暇,等于有了为心所欲的机会。

富裕和快乐,肯定也不能代表社会的全部真相。

按部就班所致的麻木,没有任何目的地在大街上漂泊,时不时地承受病痛及其他的伤害,说不愿意说的话,听毫无意义的饶舌,双手拧着沾满油污的洗碗布,双脚不得不踏过埋汰物的巷道,在菜市场与小商贩讨价还价,在名牌商店里遭遇囊中羞涩的尴尬,被轻视或被蔑视,

跟某段情爱关系的经历较劲,断不了地出席雨雪中的葬礼,甚至长年累月地为生计奔波不止的人,包括被莫名的卑琐和惶恐经常缠身,还得被机械呆板的各种秩序调理着人。总归起来看,如履薄冰和铤而走险的实例,总是不在少数……等等云云,非一笔一墨能透述。

这样的生活,自然还不是最糟糕的,何况大部分人都这么过着,但这也是最折扼人的。

欲要有所改变,须臾在心里构筑一个高原。

大可以去感觉把另一个值得推心置腹的人,作为朋友,作为兄长,或者作为情人,活生生地存在着。有苦与之诉说,有泪与之抛落。如果专程去秀美之景观光,会仔细地向他报告观后感。和亲人朋友聚会,总觉得要是有他在场将更加愉悦。偶尔弹弹琴,又感到他就在琴旁倾听着。到温泉水里游泳更愿和他共溅水波。与他一起品尝碧绿的香茶时,可以谈诗诵歌。到银行领取薪水或存点小钱,必是惦记着腾出些来为他添置衣物。即使有了问题,碰着困难,有所心得,都有赖于他的意见和建议,有赖于来自他真性的夸奖和赞美。

如此一来,经受过的被人轻视的不快,咽下过的羞辱之酒,包括几些病患的后遗症,所有的不如意,都会在祥瑞的阳

光下化为乌有了。还有人的闲

暇,寻宝似的找来好 书 ,用 阅 读 填充。

读到崭新的篇什,如同与知己推心置腹。而与知己推心置腹,亦如像读崭新的篇什。篇什崭新,不一定是最近的写作成果,可能是自

己最近才读到了而已,也可能曾经读过,再重读时身在不同的状态,又意外地读出了别样的味道,便获得新的启示,新的惊喜,新的震撼。难道这不是一回对崭新篇什的阅读?哪怕著者作家是对万千大众说的话,也权作是专门对自己说的,于是感到贴切得很。就把精力交给那样的作品,细细品味中,思想的板块会移动碰撞,情绪的“地壳”会在挤压下升降有序,生活中的海水也会波涛汹涌,在感到内心的温度幻化时,各样褶皱间的思想和情绪,必将发生强烈的断裂和崛起等变化。

从震旦纪时期到奥陶纪时期,再从泥盆纪时期到第三纪及晚新生代的高原形成……阅读的人,心里就有了舒展的地势,有了深广的宽谷,有了纵横的湖泊。艾怨的块垒被解体,苦闷的沉积被融化,浮躁的拖累被消减,一切都将在整合递进中。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超凡脱俗虽不是刻意的目的,但要与著者作家及其作品成功地对话,必须站在较高之处,因此而隆起的,是与梦境和艺术、与尊严和自由、与由衷发出的微笑,尽相一致的高度。这种高度能把人变成精神的强者,使得视野豁阔,使得定力增强,也使得气质优雅了。

中国古人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西方歌德所谓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与这样的人和书建立一种情谊,如同他们代表的是另一个高大陆上的辽辽之原。

事实上这样的原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本来都有,或说,营造这样的高原的能力,许多人本来都是具备的。

有高原,低谷就一定存在,就像有幸福,不幸已然存在——从低谷出发,向高处进军,从不幸中挺身,幸福将很快到来,如此向往着的过程,概是被完成着的美好人生。

两个高原两个高原

作家巴恩斯小时候曾把一台录音机藏在桌下,为的是证明给母亲看,晚餐绝不是她认定的那样是一件“社交大事”,无论谁说的话都跟“有趣”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坚定地认为,母亲听完之后应该原谅自己缺席餐边絮叨,去读喜欢的书。只要把这些餐桌上的刀叉碰撞、老生常谈都回放一遍,他们自然就懂了。没想到,母亲竟然迷上了这盘磁带,说这场餐边谈话听起来就像一出戏剧。

我们和父母之间常常有这样的误会,父母觉得晚餐重要极了,你却觉得乏味无比。父母谈兴正浓,你却毫无兴致。有趣的事情那么多,干吗要听那些陈词滥调,他们都说100遍了,还要继续说。

据说我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后还是很愿意把上学趣事、同学纷争等一件接一件地搬上餐桌的。以至于父亲一听我开口,就说:“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而哥哥喜欢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吃完饭,逃离餐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是不喜欢说,还是不屑于说,我至今不得而

知。只是偶尔逗我,把吃完的骨头摆到我面前,等我说完,看到面前一片狼藉,大叫“不是我吃的”,他就大乐。

母亲总是善意地看着这一切,我甚至不记得她是怎么收拾残局,结束这一餐又一餐的。等上了中学,我也不爱说话了。像当年的哥哥一样,只想早点吃完关上自己房间的门。

如今我也开始留意晚餐话题。当然不是刻意要营造什么餐桌氛围,只是觉得难得人员齐整,可以趁机讨论一些话题。生活中,总有一些悬而未决的事件,需要一起做个决定;有一些已经发生的事件,需要每个人知晓。而晚餐是难得的时刻,每个人都在场,每个人都刚好没有别的事情要忙。

女儿当然也不买账。生活就是这样循环,你渐渐活成父母的样子,又在

儿女身上看到当年的自己。

钢 琴 老师刚刚打来电话,说孩子弹的级别高了,需要多输

入、多听古典乐,每周固定两个晚上,家里播放点古典乐——她正在弹的曲子、喜欢听的曲子、想弹的曲子。多看看音乐家的传记、电影、书信集,这样有助于作品的理解。也多聊聊这些话题,但尽量做得不留痕迹。

晚餐当然是极佳时机。假装问下最近弹的曲子(其实已经知道)、创作的年代(其实是做了功课)、钢琴家在那个时候经历了什么(刚刚重新看过传记)以及重点、你对这曲子的感受。当你费尽心机做完这一切,常常只感动了自己,女儿说:“我没什么感受啊。”

你准备了一肚子的话,都咽了回去。人家以 10 分钟的“光速”吃完饭,与同学连麦写作业去了,嘻嘻哈哈,热

闹无比,你被挡在了门外。女儿从不在意什么晚餐时刻,对于

你刻意去谈的话题也总是置若罔闻。相反,她会在你刷牙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做饭的时候,跑到你旁边,滔滔不绝地说一些刚刚发生的趣事以及游戏里那些对你来说无关紧要,对她而言却至关重要的大事件。

当然,晚餐时大人们还是会聊点什么。与早餐的匆忙相比,晚餐没有时间要赶,可以轻松愉悦地谈谈这一天的趣闻,或者值得拿出来说说的事件。女儿对社会新闻、历史以及与自己相关的教育事件等比较感兴趣,有时候饭明明吃完了,还不肯离开,托着腮帮,认真地问一些“大问题”。

一个哥们儿说,他曾经被女友家的晚餐时刻迷住,女友父母那么轻松愉悦地谈论一些丰富有趣的话题,不像自家的晚餐桌上,沉闷乏味,这也是他被女友迷住的原因之一。

你们在晚餐时聊什么你们在晚餐时聊什么□□郭韶明郭韶明

不是所有的航船历经过惊涛骇浪都能够靠近诗意的彼岸不是所有的河流跋涉过千山万水都能够奔向大海的怀抱不是所有的驼群煎熬过暴风骤雨都能够沐浴远方的曙光不是所有的梦想穿越过风霜岁月都能够抵达灿烂的花季黑夜来临,黎明不远请你点亮那一盏不熄的心灯请你怀揣那一轮不灭的暖阳

在扎鲁特山地草原当薄暮降临清空山脚最后一批旅游车窗上的反光穹窿如盖,大地静寂草原在夜色中重新返回草原是我从来不曾见识过的高草草原齐膝深的高草、齐胸深的高草簇拥在黑夜腹地纹丝不动但随着雪亮的星群从山后蓦然涌起遍野高草霎时风起云涌浩荡的草梢如一万匹马鬃飘拂从山地巨大的斜面下一路涌向高处涌向高处的敖包敖包之上的苍狼山顶黑夜之巅的苍狼山顶其下是一杆苏鲁锭驻守其上是万古的月光照耀环围在山脚下隐隐转动的是遥远的城市萤火——北京、喀布尔耶路撒冷、曼哈顿……

寄寄友友人人□杨廷成

扎鲁特草原之夜扎鲁特草原之夜□燎 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