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他被尊称为南通“三苦”之一,也是一位闻名扬州、南通两地的爱国 …epaper.ntrb.com.cn/new/jhwb/page/144/2016-06/20/A16/20160620A… · 加笔试的作者自带笔墨、

鉴赏

□ 夏跃年

晚报讯 江苏省第十届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结果近日揭晓,历经初评、复评、终评三轮评审,16 场现场命题创作面试,427件作品入展,30件作品获奖。我市杨晓逸、于国庆、汤雄、黄娟、杜红军、朱镜儒、沙金强、黄冬、施斌、王富斋、王荣、石小华 12人入展,其

中海门 7人,无人获奖。江苏省书法新人展每两年

左右举办一届,本届新人展收到各地投稿作品共 4719件,是我省历届书法新人展中投稿数量最多的一届。投稿作者中年龄最小的 18岁,年龄最大的 92岁。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书坛风

气,引导作者注重文化修养,防止投稿作者通过他人代笔或简单临摹他人作品入展,6月 2日至 6月5日, 江苏省书协共组织 16场现场面试,对入围作者进行现场命题创作面试,要求现场创作书体形式必须和入围作品书体形式相符,参加笔试的作者自带笔墨、 纸张、印

章及毛毡等创作工具。 其中 6人放弃现场面试,48人现场书写作品因与投稿作品出入较大或文字书写错误较多或繁简字混用严重等未能入展。 最终共有 427人入展,其中 30件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 南京、徐州、宿迁、苏州、淮安入展人数列前五位。 (据南通书画网)

16

艺术品鉴赏艺术家推介平台

第 8期

社址: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邮编:226001� � �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 �传真:85529867� � � �官方微博:新浪微博“江海晚报” 发行热线:85118867� � � �广告热线:85118889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责任编辑:纪春 校对:费治中

活动简介:本次活动由南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主办,旨在通过漫画动漫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食品安全。

首届“食安杯”全国漫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主办:南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使用)

▲二等奖《诚信少一点》周汉生 广东珠海

▲二等奖《吃与不吃》孙晨 北京市

荨二等奖

︽同吃一锅饭︾

蔡欣江苏海门

南通狼山是中国佛教的八小圣地之一, 在其中的准提庵一处墙壁上嵌有一引人注目的刻石《苦藐归耕图》。 碑文由享誉民国的扬州书画大家陈含光题写:“四皓歌云:‘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故昔之仕宦者,常惧其如此,而有志于归耕。今苦藐仇君未尝为官,其旅食他方, 与耕者之自食其力无异,顾为图如此,志意可谓高远矣。夫不必归而求归,此知所归者也。 当求归而不归, 则终将安归乎?余既钦仇君之意,且愿世之宜及时而归者一自省焉。乙卯暮春,含光。”文中所提的“苦藐仇君”即扬州画家仇淼(同“秒”音)之。

仇淼之生于 1906 年, 是大收藏家兼实业家仇焱(同“砚”音)之(1910-1980)的同胞兄弟,与李苦李、习苦行被尊称为南通“三苦”,为明代大画家仇英后裔。 仇淼之号苦藐居士, 又号梦栖桐馆主。 早年师从扬州书画大家陈含光、王石如,后考入杭州的美术专科学校,与扬州画家顾伯逵、张迹聆友善。宗扬州画派,擅长写意花鸟, 画风清丽隽逸。 作品存世较少,且多精品。

仇淼之学成后回到扬州,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工作之余,交友学艺。除了书画,仇淼之还精通音律,为广陵琴社的重要成员,今扬州史可法纪念馆藏有《广陵琴社梅花岭雅集图》大幅照片,其中就有仇淼之先生。

据《扬州市志》记载:民国二

十五年(1936),扬州地区高邮湖、邵伯湖突发大洪水,当时庐舍飘没,死亡枕藉。华洋义赈会特聘仇淼之为赈务。 他彻夜奔走于灾区, 筹款赈济, 救助百姓,不遗余力,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声望。次年受聘南通。从此奔走于扬州、南通两地,在两地都留下了“乐善好施”的声誉。 居南通十余年, 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据仇氏后人回忆,仇淼之曾与费范九等先贤在南通多次发起赈灾义卖和扶贫盛举, 包括出资为王个簃回南通举办画展;广播爱心,把捐赠和义卖筹得的钱款,资助文化名人、书画艺人及受灾的贫苦百姓。“方里左右穷而无告、 死而不能殓藏者,胥周恤之,妇孺下隶无不知有仇先生者。 ……未尝以贫贱富贵而易容色也。 有求助者无不应,宁自匮耳。 人或相负,不与较,复成全之。 ”(严肃语)。

《山家清味图》是仇淼之与王个簃等合作的作品, 其中由仇淼之画百合、黄幼松画白菜、王个簃画梅花,约创作于 1940年前后。 那时仇淼之已被聘任为南通大咸盐栈经理, 管理南通、如东、海安、启东四地的盐务,客居崇川。 那时,仇淼之的梦栖桐馆是南通文人画友雅聚的重要去处。据载,南通籍著名画家王个簃返乡时, 总喜欢在梦栖桐馆小住几日。 每当王老乘舟而至, 仇淼之总要远远地抱拳作揖, 亲至濠河边迎候先生。上海、扬州、苏州书画、琴筝等各界名人雅士在梦栖桐馆欢聚一堂,盛况空前,成为南通城里回味久远的一段佳话。《山家清味图》即作于那时。

仇淼之是一个有气节的文人,这从他的书画中得到印证。他在甲申年(1944 年)春创作的《寒竹图》中题道:“一竿寒绿影婆娑,雪后萧萧近水坡,倘遇伶伦制为笛, 春风吹出太平歌。 ”;同年 4月,他又在小品画《枇杷菖蒲图》 中题道:“碧玉剑,黄金弹,山魈驱,鬼魅散。 ”;在另一幅《萱草图》中则题有:

“我有忧民心,对之忘不得。 ”仇淼之的作品以小品文人画居多,很少有大幅的全景式构图。

仇淼之亦爱收藏。 2007年 3月和 5月, 北京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龚贤山水画《南山春景图》和《溪山渔樵图长卷》上,前者有“苦藐居士”的白文收藏印,后者有鉴藏印“苦藐居士”、“淼之印信”、“太仓仇淼之藏画”;2007 年 12月,中贸圣佳拍卖的吴彬的《罗汉长卷》上也有“苦藐居士”的题跋;2007年 6月,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另一幅龚贤的《烟树图》亦有“苦藐居士”的鉴藏印。从以上的几幅可靠的名家画中可以见出仇淼之的收藏是很精的。

仇淼之虽是盐栈经理,但身处乱世,也莫能置于世外。 仇淼之曾与新四军苏中四分区私下联络,悄

悄把盐捐运到苏北新四军根据地。令人感到痛惜的是,在《苦藐归

耕图》刻石完工后不久,仇淼之就因病而逝了。 当地文人乡绅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儒商画家,集议将刻石立于狼山的准提庵内,供后人瞻仰,并为永久纪念。 去年 9月 18日,南通市在市个簃艺术馆举办“城市记忆———仇淼之书画展”,38 幅写意花鸟画和书法真迹清丽隽逸, 充分展现了仇淼之的文人画特质。书画展上,仇先生的一幅油画肖像业已斑驳, 是革命文艺战士史白在仇先生四十岁生日时所贺。

(作者系扬州淮左书画院院长)

他被尊称为南通“三苦”之一,也是一位闻名扬州、南通两地的爱国盐商,今年是其 110 周年诞辰———

乐善好施的民国画家仇淼之

名家

南通 12人入展省第十届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

德化窑渡海观音像

前不久,“百态观音·慈航普渡”德化瓷艺大师暨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全国巡展(第十站·南通站)在南通开幕,101 尊形态各异、 色泽纹理迥然的德化瓷塑观音从台湾佛光山来到南通佛教文化展览馆(西寺)首展。南通的市民观众对德化瓷艺佛像并不陌生,南通博物苑举办的《江海古韵———南通的古代文明》 展览中陈列的德化窑渡海观音像,釉色滋润,釉质纯净,气韵生动,一向倍受观众瞩目。

这尊德化窑渡海观音像出自明代无名雕塑家之手,观音脚踏鳌鱼,旁有善财童子胁侍,在滚滚的波涛之上,作驭波逐浪、渡海而行的立像造型。 整尊佛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可谓是佛造像珍品中的杰出代表。 尤其是观音仪态大方,面庞丰腴,五官端正,两弯淡淡的眉毛下,上睑下覆,使双眼作俯视状,头部稍向前倾,意在表现居高临下、俯瞰尘世众生的意境。

“世界白瓷看中国, 中国白瓷看德化”,自宋代始,德化附近的泉州港便是全球最繁华的港口之一, 各地客商和当地民众在心理上对海上航行的神祗更为依赖与敬仰,因此,细腻小巧的渡海观音像成了时代艺术的宠儿。 南通博物苑陈列的这尊德化窑渡海观音像高 25.5 厘米,底座长 11 厘米,底座宽 7.6 厘米,是1982年 9月向南通市文物商店购买。虽说在莲枝、 右手、袖口处略有残损,但见证了海神信仰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季燕·

仇淼之画作《兰桂齐芳》 《苦藐归耕图》

仇淼之先生油画肖像(史白 /绘)

南通博物苑所藏德化窑渡海观音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