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管为人民

总 策 划:杨廷中统 筹:刘 婧编 辑:郭 剑校 对:段美如组 版:华保红新闻热线:(0391)8797292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08焦 作 日 报 社焦作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办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第269期

焦作城管即刻关注 共享精彩

本报讯(记者刘婧)我市是全省首批4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今年要实现的目标是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户达到 3 万户。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我市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遴选试点小区高标准、精细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试点小区居 民 垃 圾 分 类 知 晓 率 已 达 到80%。

生活垃圾分类是考量城市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城管部门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很多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正因为如此,去年,省住建厅印发《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处置工作推进方案》,将我市纳入全省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属不易。垃圾分类改变的是公众多年形成的垃圾

“一桶天下”的处理习惯,这种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是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实施垃圾分类的艰巨性可见一斑。实施垃圾分类不仅要居民参与,更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只有各部门敢于啃硬骨头,拿出硬举措,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垃圾分类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有出路。

今年2月份,市政府积极部署,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要求,及时出台《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一系列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确保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成立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今年3月份召开全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全面拉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大幕。

此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

系民生的大事。生活中,垃圾如果不分类,就只能以焚烧和填埋的方式来处理,焚烧会失去大量再生资源的利用价值,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用填埋的方式处理不分类垃圾,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因此,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改善我市城乡环境,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倡导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对我市的环境卫生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生活垃圾分类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

会议指出,当前我市正在强力推进“四城联创”,垃圾分类工作是否有效推进,资源是否得到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投放是否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这些不仅是创建工作的必考题,也是当

前推进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要内容。会议重点部署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确定了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各城区政府、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职责。

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我市城管部门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方,挑选具备丰富经验且在外地市运行较为成功的三家垃圾分类运营商参与我市垃圾分类试运行工作,并与各城区结合,通过综合对比小区硬件设施、物业管理、入住率及空间分布等因素,共同选定8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覆盖居民户近万户,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实现以点带面。6月30日,我市举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启动仪式,首批8个试点小区同时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运营工作。至此,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启动试运行。

据了解,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遵循“双四分”原则,把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大类,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试点小区做好示范引领工作,我市着力打造垃圾分类工作精品小区,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焦作模式”。在设置垃圾分类设备布局上,市城管局围绕《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指导,按照“科学布局、人性化设置”原则,根据上海垃圾分类设备布局经验,结合我市开展垃圾分类仍处初步阶段的实际,实行“亭、站、点”模式,对垃圾分类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极大方便居民投放垃圾。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该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居民投放垃圾。

在运行模式上,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人工分类和智能分类相

结合的运行模式。为督导、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相关运营公司实行“一户一卡一码”,为社区居民办理智能二维码卡,并绑定微信公众平台、APP 等,用智能技术手段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分类投放数据皆可查询。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可积攒积分,错误投放垃圾将扣除积分,且按要求定时定点投放的获得高积分,不定时定点投放的获得低积分,凭积分可免费领取生活用品。旨在利用差异化积分激励机制,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去。

为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市城管局多次现场督导,指导运营公司针对不同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发挥居民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要求运营公司进一步改进宣传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力争让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在试点小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扩大周末资源回收日宣传活动影响力,提高积分奖励值,做好积分兑换工作,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各项目公司在试点小区通过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牌,招募宣传督导员,为居民讲解智能垃圾箱、积分兑换的实际操作方法,定期在小区举行各类宣传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答题活动,为小区居民投放正确率高的家庭和孩子颁发“垃圾分类荣誉家庭”“垃圾分类小达人”荣誉证书和礼品,帮助小区物业公司组建业主微信群,定期发送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及活动信息等,营造了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目前,试点小区居民知晓率已达到80%。

据了解,8 月底试点小区试运行结束后,我市将及时总结经验,由点及面,全面推广,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居民户扩展到3万户以上。

试点先行 示范引领

我市以点带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8月17日,我市召开“四城联创”集中攻坚动员大会,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咬定目标,以决战决胜之势打好“四城联创”攻坚战。全市城管系统作为“四城联创”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必将以决战决胜的气势,创则必成的信心,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坚决打赢“四城联创”集中攻坚战。

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在“四城联创”工作中,市城管局承担6项牵头任务和14项配合任

务,其中利用法律手段根治违法小广告,重在提升城市颜值;打造7条精品路,事关擦亮“城市新名片”;开展“公厕革命”,体现“小公厕、大民生”的人文情怀……可以说,每一项任务都光荣而艰巨。要想不辱使命,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扎实实抓落实,一仗一仗打,一关一关闯,讲实效、出实招、办实事,才能确保圆满完成全部任务。

以啃硬骨头的韧劲抓攻坚。随着“四城联创”工作向纵深推

进,一些有形的、面上的、容易见效的问题纠治成效明显,但顽疾积弊没有完全消除,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市城管系统唯有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以非凡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更精准的举措对“城市病”持续发力,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才能彻底消除市容乱象,让城市的“里子”与“面子”一起靓起来。

以锲而不舍的坚持防反弹。市容秩序整治具有易反弹回潮的特点,稍微松口气、歇歇脚,就可

能前功尽弃。全市城管系统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切实巩固和深化前期城区主次干道、“三重”部位经营秩序(早夜市)治理等成果,并形成巩固创建成果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市“四城联创”工作卓有成效,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承载能力稳步增强、市容环境持续改善、公共秩序日益规范、创建氛围更加浓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志在山顶的

人,不会贪念山腰的风景,我们的目标更加高远。城管系统全体人员应认清“不进则退,慢进出局”的严峻形势,坚持目标不变、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继续打硬仗、渡险滩,努力为打好“四城联创”集中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勇于担当挑重担“四城联创”冲在前□象飞田

本报记者 贾定兴

8月8日,我市首届“最美城管人”在市城管局揭晓,全市城管系统共有 21 人获得“最美城管人”荣誉称号,市城管局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化验检测室主任卫杰就是其中一个。

记者采访卫杰时,正值周末,他还在加班。对此,卫杰坦言,像这样“5+2”的日子他早已习惯。

“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才是我最关心的事情,我一天不闻臭味就浑身不舒服!”卫杰说。

2009 年,卫杰从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后,来到市城管局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工作。刚开始,他的岗位在垃圾填埋区,那是个夏季飞满蚊虫,即便戴上口罩也能闻到酸臭气味的地方。

“时至今日,那种‘酸爽’的滋味我仍然忘不了。”卫杰开玩笑说。

市城管局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每天有大量垃圾进场,尤其在“污染围城”整治和“四城联创”工作开展期间,进场垃圾车全天 24 小时不间断,最多时一天运来的垃圾达800吨。卫杰告诉记者,垃圾产生的渗沥液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就排放出去,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为尽快掌握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卫杰多次到市环境监测站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环境监测新标准、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目标,卫杰的干劲更足了,他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 与同事累计完成260余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任务,做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另外,他在垃圾渗沥液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生物除臭系统建设等环保专项工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去年全年处理生活垃圾渗沥液2.7万吨,为我市打赢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仅33岁的卫杰,凭着自己的踏实努力,实现了从“菜鸟”到专业技术人员、从大学毕业生到中层管理干部的华丽蜕变。

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卫杰完成华丽蜕变的“法宝”。10年来,他不仅在思想上追求上进,在业务上也成为掌握政策法规、处理业务工作、解决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他钻研垃圾渗沥液深度处理技术,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我市城管系统培养了一批污水处理方面的业务骨干;积极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切实增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生活中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主题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卫杰被评为河南省环卫行业先进个人。同年12月,他当选河南省十二届青联委员。他的事迹在全市城管系统青年职工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在基层一线为美丽焦作建设增砖添瓦。”谈及今后,卫杰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将不断进取,在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简便化方面下功夫,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为美丽焦作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

记市城管局城市垃圾处置管理站化验检测室主任卫杰

本报讯(记者张璐)为进一步发挥家庭助廉作用,增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让家庭真正成为牢固的廉政防线,近日,中站区环卫处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家庭助廉亲情寄语”主题党日活动,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庭、工作环境。

活动中,该处全体党员共

同学习了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观看了《周恩来的家风家规》专题片,重温了中华经典家风古训。该处号召党员干部家属制作“亲人寄语卡”,让党员干部在亲情的感召下、在家人的嘱托和支持下,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廉洁从政,奋发有为,进一步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果。

中站区环卫处

开展“家庭助廉亲情寄语”活动

8月16日,山阳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在金山路拆除老旧门头招牌。从8月初开始,该局在金山路开展临街商铺门头招牌上档升级工作,截至昨日,已拆除临街商铺门头招牌900余平方米。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昨日,公园道壹号小区居民在使用生活垃圾分类设备。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昨日,在光明路上,解放区环卫处一辆洒水车在冲洗绿化带。连日来,该处为降低扬尘污染、提升绿化档次,派出洒水车对区管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行道树进行喷水冲洗,有效地净化了环境。 本报记者 翟鹏程 摄

8月16日,解放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在太行路清扫人行道。连日来,该局组织城管队员积极参加老旧楼院治理、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李良贵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