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如何解决充电服务市场痛点? - epaper.cenews.com.cn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9-05/30/07B/2019053007B_pdf.pdf · 3.投稿邮箱:wwpcxyc@163.com。 特别注意:请在来稿中附上姓名、单位、邮寄地址、邮编、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一旦文章获奖,主办方将

一、主题内容:征文主题为“普查数据如何审”,旨在征集各地对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二、活动时间:从即日起至 2019 年 7月 31日结束。三、来稿要求:1.来稿应论点明确,文字规范,数据准确,层次清晰,字数在 2000 字以内。2.来稿应为原创,不得侵犯任何版权或产生知识产权纠纷。3.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特别注意:请在来稿中附上姓名、单位、邮寄地址、邮编、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一旦文章获奖,主办方将寄送获奖证书和奖品。4.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四、奖项设置:征文活动结束后,将评出一等奖 1名、二等奖 5名、三等奖 10名、优秀奖若干名。联系人:郭婷 宋杨 电话:010-67118620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为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家底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9 年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收官之年。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管理决策,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能否实现,数据质量是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普查数据审核,层层把关,严格验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为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经生态环境部批准,现决定开展“普查数据如何审”征文活动。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主办,中国环境报社承办。

产业经济 072019.05.30 星期四责编:崔煜晨 电话: (010)67116884 传真: (010)67102492 E-mail:[email protected]

如何解决充电服务市场痛点?探索电动汽车与储能、电网有机协同,打造一体化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平台

聚焦电动汽车(下)

◆◆本报记者文雯本报记者文雯

行业标准在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

大气污染防治迈入精细化管理阶段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结构性供给不足等五大问题困扰行业发展(本报5 月 16 日 7 版刊发),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的发布会上,业内人士为解决充电服务市场五大痛点建言献策。

破解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痛点——

从“充电设施”到“充电基础设施”的转变

针对当前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问题,住建部部城建司副司长赵泽生表示,2015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车充 电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 指 导 意见》,将原来的“充电设施”改为

“充电基础设施”,两字之差“意义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意见》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 500 万辆电动汽车的要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企业。

我国正在建设覆盖城市公共领域、高速沿线、私人小区、单位内部等场景的充电服务网络。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 2019 年 3 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 92.1 万个,较 2018年底增长 14%。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稳定增长,充电网络逐步形成,截至 2019 年 3 月公共桩保有量达到 38.4 万个,比 2018 年净增 5.2万个。

从区域发展来看,长三角、

珠三角发展相对迅速;中部地区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也呈现较好发展态势。从重点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等 10 个省市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占比达 75.6%。

为服务电动汽车用户城际出行,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以

“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为骨干网架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截至 2018 年年底,共布局 1914个充电服务站,支撑了新能源汽车出行半径的拓展。

破解盈利模式单一痛点——

充电与新能源结合,利用新技术拓展盈利空间

“电动汽车的双重属性越来越明确了,既是交通工具又是电力系统的元件,有点像手机,既是通讯工具又是智能终端。”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江冰介绍说。

“ 我们开发并建设了 V2G云平台,目前已经在北京人济大厦运行了几个月。”江冰介绍说,V2G 可以提高充电桩 50%的利用率。这一平台将电动车作为储能平台使用,用电高峰期将电动汽车储存的电卖给用户,在用电低谷时降低电价,既平衡了电网减少了用电负荷,又提高了充电企业的盈利空间。

目前,在全国已经有 6 个小区安装了 164 台 V2G 云平台双向充电桩。

“对于如何解决充电和新能源相结合的问题,业界正在探索把电动汽车、储能、可再生能源、电网有机协同,从技术和商业上走出一些更好的模式。”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说。

破解基础设施建设难痛点——

充电设施体系要布局合 理 ,适 度 超 前 ,车 桩 相随,智能高效

赵泽生介绍说,2015 年住建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通知》中提出,推动形成以使用者居住地基本充电基础设施为主体,以城市公共建筑配电、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路内临时 停 车 附 建 的 公 共 设 施 为 辅助,以集中式充换电为补充,布局合理,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设施体系。

但目前北上广地区私人桩分布集中度高于公共桩。截至2018 年上半年,北上广 3 地在国内公共桩份额占比为 40%,其中私人桩份额占比达 78%。私人桩向一线省市富集效应明显强于公共桩。

“这一方面是因为私人桩建设规模与当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对应关系更加直接;另一方面,重点省市地方政府对私人桩建设扶持力度较大,对物业、用户及第三方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更为充分的探索和创新,包括将充电设施建设作为物业资质考评内容、运营商与物业合作建设小区共享桩、车桩销售绑定等。”赵泽生认为。

与会专家表示,要破解基础设施建设难题,首先要优化规划,统筹布局充电设施。“目前我国没有充电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赵泽生表示。

破解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痛点——

建立标准体系,形成良性互动

针对充电设备是否有标准体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周荣介绍说,目前充电有3个比较主流的技术路线:传导充电、无线充电、换电。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方面的标准正在逐步完善,汽车标准委员会已经发布了中国电 动 汽 车 标 准 化 工 作 的 路 线图。特别是随着无线充电的快速发展,相关标准研究工作也进展明显。”他表示。

安全是用户和企业一直关心和注意的问题。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大中介绍说,安全的要求更高,运营维护的标准也更高。“尤其

是桩与车之间,我们正在探索如何防止车辆自燃,通过相关手段调节充电电流、电压及充电流量等。”

《报告》也对规范充电设备产品质量提出建议,健全充电设备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体系。建立充电基础设施认证机制、开展充电基础设施互操作性的检测与认证,明确检测规定、抽查规定、标识管理等要求。同时,重 视 充 电 基 础 设 施 的 安 全 管理;积极研究出台充电桩安全认证制度,尽快出台消防设计、消防验收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破解充电服务体验差痛点——

鼓励建成一体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平台

为促进充电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报告》针对充电基础设

施布局、充电服务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设备产品质量以及充电服务体验,鼓励建成集设施监控、充电服务、多元支付等为一体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平台。

在 充 电 基 础 设 施 布 局 方面,《报告》建议各地在制定城区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指南时,结合当前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分布情况、电网规划情况,提出适当的设施建设规划。

在充电服务补贴方面,《报告》建议建立新能源汽车专属充电价格体系;增加充电桩运营补贴;将场地租赁或购买费用纳入建设补贴;向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提供财税扶持。

在充电服务体验方面,《报告》建议制定新能源汽车专属通行和停车位等公共资源使用差异化管理政策,实施停车费优惠等;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强运营商信息化能力。

本报记者崔煜晨石家庄报道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如何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近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只有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据了解,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迈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标准在提高。超低排放改造从电力行业拓展到非电行业,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 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在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将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据测算,如果能够完成这一改造任务,带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 PM2.5浓度下降 5.6微克/立方米。

另一方面,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比如,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任务,探索有限环境容量下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有效途径。

据介绍,当地建立网格化监管四级体系,科学设置管理网格,明确各级网格职责,理顺工作机制。由 4 个乡镇环境空气监测站、20 个大气网格化监测网点、39 套微工地扬尘站组成的大气污染立体综合观测站监测监控体系“智慧环保”网络平台,形成人防加技防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2+4”核心区和“2+26”传输通道城市河北省唐山 市 ,在 深 度 治 理 的 基 础 上 精 准 指 挥 。2013 年~2015 年,当地完成了钢铁、焦化、水泥、电力、玻璃五大重点行业脱硫脱硝、拆 除 旁 路 、除 尘 及 提 标 改 造 等 治 理 项 目1571 个。

为适应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速推进环境监管工作由经验型向科技型、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唐山市政府以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为基础,按照“科学治霾、精准指挥、协同治污”要求,整合各类监控、监测资源,于 2017 年 9 月 1 日成立了唐山市环保指挥中心。目前,指挥中心有15 套监控和监测系统,对各类污染源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监控。

图为河南省郑州市南五里堡一公共集中式充电站。人民图片网供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