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嵩明刺绣手工艺展示嵩明刺绣手工艺展示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周凡周凡 摄摄

3编辑/肖永琴美编/郭金龙 组版/王玉敏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在滇中Central Yunnan

民生Livelihood

资讯Information

政务Administration

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任务

嵩明扶贫工作赢得群众好评

本报讯(记者 喻劲猛)近日,滇中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到云南云天化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服务,再次帮助企业解决落地难题。

云天化集团是省属重要骨干企业,2016年排名中国企业 500强第233位,中国制造业第111位。该集团

为做好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大力发展金融板块,在新区注册了全资子公司——云南云天化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该公司以项目为依托,引入政府产业政策扶持资金、社会基金,为集团培育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提供驱动力。该公司将与相关银行成立合伙企

业,以投资的形式开展债转股工作。此前,由于基金管理公司注册

受限,新区投促中心曾多次到工商部门对接协调,帮助该投资公司顺利在新区注册了昆明恒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后,新公司在落地过程中遇到了基金业协会备案、税务手续办理等问题,新

区投促中心又多次与工商、税务部门对接协调,协助企业解决了相关问题。近日,该投资公司计划在新区设立一个产业类别的基金公司,但因政策收紧,设立过程中遇到困难,新区投促中心再次对接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寻求支持,帮助企业尽快办理相关手续。

本报讯(记者陈熙通讯员潘明丽)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安宁市城镇污水处理和节水减排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督导组一行首先来到安宁市污水处理厂,实地查看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在污泥堆放点,督导组专家询问了污泥发酵、运输和流向问题。污水厂技术人员向督导组介绍,这些污泥经过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会运输到安宁农村当肥料,进行资源再利用。

在金色湖畔住宅小区门口和永安桥螳螂川沿岸,督导组让工作人员挪开道路两旁的窨井盖,仔细查看污水和雨水分流分储、综合管

廊建设等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督导组查阅了安宁市城镇污水处理和节水减排工作台账资料,并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

在最后的反馈意见、总结环节,督导组对安宁市工作表示肯定。督导组认为,安宁城镇污水处理和节水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再生水、污水、雨水分储完备,排水、供水设施齐全,综合管廊建设初见成效,安宁的水资源利用高效、节水工作全省领先。督导组希望安宁不断提升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各项污水处理和节水措施。

本报讯(记者 孙伟 通讯员管廷伟) 今年以来,安宁市县街街道办事处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等举措,全力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辖区群众办事基本实现“只跑一次路、只进一处门、只找一个人、办好所有事”。

为提高机关办事效能,方便群众办事,县街街道统筹整合为民服务中心资源,在为民服务中心开设工会妇联、村镇规划、国土资源、招商引资、环境保护、卫生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政、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受理、市场监管、综合代办等窗口,认真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为民服务中心

“星级评定”指标,对为民服务中心软硬件进行规范和完善。同时,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系列制度,全部制度实行上墙公开,并公布了投诉电话和投诉处理流程图,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实行“一般事务直接办理、重大事务承诺办理、辖外事务联合办理、特别事务申报办理、审批事务集中办理”的工作机制,各窗口办理事项登记清楚、项目健全,各类记录簿装订成册、规范完善。工作人员做到微笑服务、主动热情,让群众感受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把椅子、一声道别”的温情,实现了“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跑为一次跑、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部门随意办为规范办”的目标,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机关行业作风转变。

本报讯(记者 赵丹青 闵楠)11月24日上午9时,杨林镇“幸福社区”里热闹非凡,三四百位等待摇号选房入住的群众早早就在排队。杨林镇保障性住房“幸福社区”首批将分配 122套保障房,此次分配主要优先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群众等人群,最终有116户成功签约入驻。

今年85岁的十四冶退休职工何道云和老伴抽到了 4楼的两室两厅一厨一卫,面积 46.08 平方米,满足了他们老两口“想要住得矮一点”的需求。何大爷说,他们之前住在十四冶的职工房里,23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一家三口,直到儿子结婚搬走,现在房子已经成了危楼,他们正愁没有地方住,

“幸福社区”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两个房间好,儿子来看我们也能住下。”何大爷的小房子一年租金896元,两口子虽然在镇上没有认识的人,但是房子在镇中心,生活更加便利。

在“幸福社区”还未使用的商业街上,摇号分配正在进行。“随机选房设有A、B箱,A箱是5层以上楼层与户型,B箱里的楼层是2至4

楼,主要给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残疾人进行选房。”据杨林镇文管中心主任王斌介绍,首批分配优先考虑廉租租户,包括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群众、享受城镇低保的家庭、非杨林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群众和属于因灾、突发事故、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住房无着落的城镇特困家庭等人群。

王斌告诉记者,“幸福社区”是杨林首个“智慧社区”,体现在小区业主可以利用手机 APP实现报修故障和缴纳水电费等功能。

同时,小区门禁系统采用“人

脸识别”,一个陌生人如果连续 3次出现在不同单元门口,系统就会报警。针对何道云这样年事已高的老人和其他独居老人,“人脸识别”系统将会录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规律,一旦发现老人连续3天或5天没有出门,系统会通知物管上门查看。

据了解,首批分配选房的租户当天就能领到钥匙,由于是精装修公寓,租户第2天就能带着自己的东西入住。接下来,“幸福社区”还将进行多次分配,社区的共享家电、家具等将给租户带来更多便利。

本报讯(记者 赵丹青)“共同深挖云南旅游航空市场,争取将昆明打造成为亚航在中国国内体量最大的站点之一。”这是日前在亚洲航空和云南机场集团会见中透露出的消息。

会见中,云南机场集团充分肯定了亚航自2012年进入昆明以来对昆明机场发展东南亚航空市场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希望亚航在航线市场开发、航空旅游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加深与云南机场集团发展战略融合度,加大在昆明以及其他省内口岸机场的市场开发力度,在国家现行法律框架及政策制度下争取亚

航在昆明设立基地运营。亚航方面表示,昆明地理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具备较好的市场潜力,在听取了云南机场集团在发展战略规划相关情况后对云南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下一步将寻找适合的切入点与云南机场集团深化合作,共同深挖云南旅游航空市场,争取将昆明打造为亚航在中国国内体量最大的站点之一。据悉,亚航将于今年底至明年初新增昆明-曼谷、昆明-普吉、昆明-吉隆坡3条定期航线,届时亚航在昆明机场的定期航线航班量将达到每周35班,有望成为在昆明机场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外航空公司。

本报讯(记者 赵丹青) 11月27日,10辆造型各异的老爷车出现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F3旅客出发层内侧车道。古董车旁,身着民族服装的机场员工向过往旅客展示着航空文化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古董车不仅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还是百年汽车发展史的见证;不仅拥有个性十足的造型,还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20周年,推动滇港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云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和香港新华财金社组织了2017香港古董车云南行活动。11月21日~27日,古董车队途经香格里拉、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昆明,完成了历时7天的云贵高原旅程。最后,该车队于11月27日上午在长水机场进行了展示。

本报讯(记者 闵楠)从 24日持续至30日的第三届“创意昆明”活动用创意和想象力燃爆了春城,今年活动主题为“设计@春城”,7大场馆中数十项风格多元、人文气息浓郁的活动轮番登场,涵盖工业设计、珠宝设计、装饰设计、生活用品设计等多个领域。除了红点奖、红星奖的精品设计巡展外,来自嵩明、宜良等地的设计也亮相创意集市,引起了不少关注。

在“创意昆明”展出地,代表了目前创意设计界最高水平的“红点奖”“红星奖”精品首次亮相昆明。此次红星奖来到昆明的展品近200件,涵盖了通信产品、消费类电子、家居用品、服装服饰、装备制造、医疗器械、交通工具、公共设施等领域。

据了解,今年“创意昆明”改变了以往展览展示的方式,尤为突出

“设计”,邀请了德国红点、中国的红星特别参与。主办单位希望通过这次展会让创意昆明这个品牌、让昆明的工业设计以及更大范畴的设计作品、设计师能够逐渐步入昆明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希望昆明本土企业的设计产品能借此走出云南、走出中国。

提到昆明本土企业的设计好作品,就要到“创意昆明”的创意集市上去寻找了。创意集市上有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芳香工作室”,也有勾起 70后、80后满满回忆的老旧

玩具摊。而来自嵩明小街镇巧玲刺绣厂的摊位因为各种民族风的色彩,引起了好多市民的关注。

“这个绣花鞋几岁的娃娃可以穿?”“可以量身定制,几岁的都可以。”“这些刺绣是谁设计的呢?”“我们有自己的设计师,就是我妈。”巧玲刺绣厂法人代表吴太巧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创意集市,面对顾客的问题有点应接不暇。巧玲刺绣厂已经建厂 8年,从一个只有 3个人的家庭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 50多位绣工的工厂,产品也从传统绣花鞋发展到了婴儿背被和男女服装。目前,绣花鞋月发货量可以达到 2000双,主要销往贵州、四川以及云南不少景区景点。“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的绣花鞋还销到了国外,而婴儿背被更是供不应求。”对于此次应邀来参加“创意昆明”,吴太巧有些惊喜。虽然工厂的设计师是她的老母亲,但是现在工厂也在迎合各种口味,推出了虎头鞋、高帮绣花鞋和紧追热点的“三生三世”绣花鞋。此次来“创意昆明”中直接面对买家,也让她近距离了解到不少年轻人也很喜欢刺绣作品,他们关注绣花鞋和自己的衣着搭不搭,而成熟一些的顾客则更在意穿着的舒适度以及图案的传统性。在她看来,“创意集市”中吸取到的灵感又将成为下一批产品的创意。

新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上门服务新进企业

“保姆式”服务助企业解决落地难题

安宁温泉废弃矿山变身“水上乐园”

效益:还原绿水青山推动“双提升”

“项目建成后,将很好地实现矿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温泉街道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将为温泉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文旅产业和公共配套

“双提升”,而且能彻底改善该片区“黑、灰、脏”形象,对推进温泉特色小镇建设,巩固和促

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和民生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项目、民生项目、龙头项目。

据介绍,作为素有“天下第一汤”之称的温泉旅游小镇,拥有一大批宝贵历史人文资源,已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红土网球运动中心,举办了昆明网球公开赛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赛事。今年以来,先后和中冶、中外建、省城投、云投等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共同推进

多个项目建设,其中华熙美丽健康小镇、ATP500网球场、万人综合体育馆、运动公园、自行车和慢行步道、泰颐盛景康养项目、云殿阁度假酒店等优质项目已经全面启动。

下一步,安宁温泉将围绕安宁“滇中产业高地、现代花园城市”的战略目标,打造集温泉、体育、康养、旅游、度假、文化于一体的温泉生态体育康养旅游度假区,进一步擦亮“天下第一汤”品牌。

安宁县街全面提升办事效能

杨林保障房“幸福社区”进行分配116户住房困难群众成为首批“房主”

住建部专项督查安宁城镇污水处理和节水减排工作

亚航:争取将昆明打造为国内体量最大站点之一

香港古董车亮相长水机场

活动Activity

“创意昆明”系列活动燃爆想象力

嵩明刺绣作品引关注

上接1版

区别于送米送油式的一次性扶贫,嵩明县正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展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等多种方式,构建出多点支撑、多路并进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到点上。日前,2017“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采访聚焦嵩明脱贫攻坚,看嵩明扶贫工作如何赢得贫困群众好评。

在嵩明县牛栏江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据统计,嵩明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275户 810人,其中一半贫困户都在牛栏江镇,而这当中 80%又集中在花窝和荒田村委会。两个

贫困村委会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帮助牛栏江镇脱贫,嵩明杨林经开区与牛栏江镇结成了帮扶对子,以强带弱,从 2014年开始至今每年投入 40 万元扶贫资

学技术做烤酒 贫困户脱贫后成致富带头人

张进贤家的两层小楼被大家称作风景最好的“湖景房”,大大的窗户外就是上游水库。张进贤还打造了一个“观景阳台”,喝茶看景都是绝佳。

谁能想到,2016年时,张进贤还是嵩明县嵩阳街道普渡社区尖山村小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一家5口人住在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就是盘盘地,养养猪。”学别人养殖牲畜,但是养猪的时候猪价低,养牛的时候牛价上不去。结婚时找别人借了5000元钱,还了5年还没还清。

结婚生子后,由于小儿子身体有残疾,走路吃饭都需要人照顾,他需要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有了孩子,开销多,生活压力也就更大。

为了增加收入,当地政府帮建档立卡贫困户牵线搭桥,带他们去小街镇等地学习烤酒技术。张进贤是尖山村第一个学烤酒的,随后,

他申请了小额贷款购买了包谷、青稞、高粱和锅炉等用具,用所学的技术开始烤酒。张进贤学得认真,烤酒用的水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烤出的酒口感好,不少人都喜欢来找他买酒,就连河南的客商都想邀他去外地一起做烤酒生意。

烤酒收入比打工好了不少,做得好的话一年的收入能达七八万元。有了一些积蓄后,他想重新盖个小房子,一家人可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姐夫给他拉建筑材料、哥哥出力帮忙盖房,虽然说欠了他们10多万元钱,但是有烤酒手艺并且收入不错的他心里也不慌,用不了几年就能还上。

在张进贤的带动下,尖山村又有 4个贫困户做起了烤酒生意。靠着自己的勤劳,他从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成为了脱贫户,还当上了致富带头人。

强带弱结对子 杨林经开区帮果农想法子找路子

金,帮助牛栏江镇贫困地区修路、建公厕,贷款给农户创业发展。“牛栏江镇不能发展工业,山地又多,我们试种了‘中草药’

‘艾草’等,但是效果不佳。”杨林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永山说,牛栏江镇要脱贫,核心是教育扶贫,关键是产业扶贫,基础是项目扶贫。为此,杨林经开区发挥产业和项目集中的优势,为牛栏江镇牵线搭桥,想要发挥彼此优势来进行长效扶贫。

以花窝村委会为例,由于受水环境保护的限制,产业发展有制约,当地 10多年前引入雪莲果种植,至今已有 6000多亩,98%的农户都在种植雪莲果,他们的收入也都围绕着雪莲果的市场行情。

“雪莲果成规模,品质也不错,但是只靠种植,价格始终起不来。”既然花窝已经形成了规模产业,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在已有基础上增加附加值,提高收入?李永山表示,杨林经开区联系了辖区内的企业康师傅公司,希望专注饮料行

业的康师傅能够围绕着雪莲果开发一款新口味的饮料。同时,围绕着山地林地众多的现状,积极谋划发展林下种植。

此外,打通花窝村与外界连通的交通桎梏也是扶贫推进中的重点。一条长 6.8公里的“烂路”有望在明年底前建成,这样一来,花窝村的雪莲果外运不再是问题,运输也能够借助电商平台,从花窝走到上海、广州等地。

像张进贤这样的脱贫户,在嵩明推进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而杨林经开区与牛栏江镇的结对帮扶也在持久地凸显出效应。近年来,嵩明县围绕着“精准扶贫”的目标,以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劳动力转移、小额信贷扶贫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条件等多种方式,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到点上,力争 2018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 闵楠赵丹青

果农在采摘雪莲果果农在采摘雪莲果通讯员通讯员朱忠元朱忠元摄摄

幸福社区公租房幸福社区公租房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周凡周凡摄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