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走进文学馆 西柏坡 近距离感知柳青精神epaper.xiancn.com/newxawb/page/2019-04/12/02/... · 2 责任编辑 陈文岩 视觉编辑 左可 组版 陈文岩 校对 文军

2 责任编辑陈文岩视觉编辑左可

组版陈文岩 校对 文军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www.xiancn.com 要闻

走进文学馆近距离感知柳青精神

长安大道潏河南岸、距离柳青生前居住地皇甫村咫尺之遥的地方,就是柳青广场和柳青文学馆的所在地,也是“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中省市媒体采访活动的第一站。在这里,大家走近柳青,凝望一代文学大师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沧桑岁月,感知他独特的创作道路和艰辛的生活历程。

占地二十余亩的柳青广场中央是柳青的雕像,一代文学大师的高大形象兀然耸立,雕像后面有一支钢笔和三本书籍的造型,书名分别是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铜墙铁壁》和《种谷记》。广场上,不时有人前来参观,表达对一代文学大师的敬仰和缅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柳青毅然离开繁华闹市,举家定居至长安皇甫村,在农村扎根 14年,创作出了反映我国广大民众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追求和谐幸福生活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为了传承和弘扬柳青精神,2006年,长安区修建了柳青广场,2016年是柳青诞辰 100周年,长安区在柳青广场又修建了柳青文学馆。

柳青学生时代的成绩单,柳青写作时必穿的白衬衣,柳青生前用过的眼镜、手表、烟斗……走进柳青文学馆,柳青的遗物、不同时期创作的珍贵书籍都让人肃然起敬。讲解员引导大家从柳青年表、柳青在长安、《创业史》书中人物及场景、柳青故居、柳青名言、各界对柳青的评价等 16个板块,全面了解了柳青的生平以及在长安创作生活的场景,感受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听群众心声,与人民同甘共

苦的精神。一张方桌,一架书柜,一个两座的硬沙发,柳青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创作出了《创业史》。可以想象当年穿着中式对襟小褂、粗布鞋的柳青,经常在夜里踱着步、思考着,一个个小说原型逐渐变得清晰丰满起来……

“我是柳青的超级‘粉丝’!虽然没有见过柳青,但他的文章和他的创作精神让我深深地爱上文学创作。”在文学馆,柳青研究会执行会长董颖夫动情地说起他与柳青的渊源。学生时代,董颖夫通过语文课本上的《梁生宝买稻种》“认识”了柳青,这篇文章正是节选自《创业史》中的经典片段。董颖夫对柳青十分崇敬,对《创业史》情有独钟。从 1996年起,他自掏腰包为柳青征地修建墓园,“从此,长安有了柳青墓园,有了纪念他的地方。”20多年来,董颖夫一直为弘扬柳青精神竭尽全力,从设立柳青文学研究会、设立柳青文学奖,再到建设柳青雕像、柳青广场,他一直在幕后默默地四处奔走、勤苦付出。

“柳青广场也好,柳青文学馆也好,它们不仅仅是怀念柳青的一隅,更是柳青精神、陕西文学、长安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寄情之处。”有事没事时,董颖夫总喜欢来柳青广场转转,望着坐落在广场的柳青雕像,那一代作家的风貌总能让他感到自己的心里慢慢静下来,一种满足和喜悦油然而生。“柳青不平凡的人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是广大文艺家获取创作经验的宝贵资源。他留下了一个作家史诗般的足迹,更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记者文艳

柳青研究会执行会长董颖夫讲述他与柳青的故事 记者郝钟毓摄

革命圣地西柏坡。松柏苍翠的柏坡岭,如一位历史老人,注视着这片红色热土上70年的变迁。

记者近日走进西柏坡,倾听老、中、青三代人,讲述不同时期传承西柏坡精神的奋斗故事。

“开游船”的老党员:讲红色故事念党的恩情

今年 74岁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很小时得了一场重病,绝望的父母把奄奄一息的他包裹起来放在石碾上,打算放弃。

董必武夫妇在回家路上发现了这名弃婴,立刻把他送到中共中央机关医院救治,孩子就这样活过来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西柏坡。

“共产党的恩情不能忘。”闫青海说,长大成人后,自己时刻想着,只有艰苦奋斗,带头致富,把西柏坡精神发扬好,才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救命之恩。

上世纪50年代,为修建岗南水库,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从鱼米之乡的“粮窝子”搬到了高山岗。曾经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西柏坡又一次作出了牺牲。

当时,西柏坡村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统销粮。为了增加收入,18岁的闫青海在水库上开起了运输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西柏坡。当时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闫青海,发动村里五六个壮劳力与他一起到石家庄当装卸工;后来,带领村民在水库打鱼,依托红色资源,开了西柏坡第一家“农家乐”……闫青海成为村里首个“万元户”。

如今,走进西柏坡,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农家院整洁漂亮,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通到了各家各户,污水处理、文化长廊、卫生设施等一应俱全。近年来,西柏坡村民从卖茶水、卖鸡蛋、卖纪念品起步,发展起了旅游服务业,年人均纯收入上万元。

虽已过古稀之年,闫青海依然闲不住,还在开着游船。“游客都喜欢坐我的船,听我讲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的故事。”闫青海说,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柏坡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

打造“美丽”的村支书: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紧邻西柏坡的梁家沟,与西柏坡纪念馆咫尺之遥,一排排新民居错落有致。

梁家沟是水库移民村,村民很长一段时间过着苦日子。今年 51 岁的陈国平1996年开始担任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那

一年,当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陈国平带领村民重建家园后,吸引投

资建设了西柏坡民俗博物馆和嘉旅宾馆,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多万元。

2009年,他学习外地经验,推动梁家沟新民居建设:集中一片土地建小洋楼,拆掉旧房发展其他产业。新村最靠边的一处位置地基松软,工程量最大,得多花钱,陈国平主动要了这块地。

新民居建好了,家家搬进了二层小洋楼,原先占地 300多亩的宅基地压缩到了60多亩,置换出发展用地200多亩。

村民的新居,一楼自住,二楼作为农家旅馆招待游客。村里建了旅游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标准,为周边农村树立了标杆。

腾出的土地,建成了景区停车场、红旅小镇、旅游宾馆。一个以红色文化实景演出为特色的西柏坡红秀剧场正在建设过程中……梁家沟村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首批“美丽乡村”。

“西柏坡是咱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陈国平说,整体脱贫了,更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不能被成绩冲昏了头脑。为防止出现经济问题,村里的财务管理实行集体报账制,报账需由全体两委班子成员、村理财小组共同审查,并及时逐条公布。

追求创新的大学生:勇于进取谋幸福

2005年,23岁的闫二鹏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西柏坡,从母亲手中接管了家庭宾馆。

“我非常看好家乡的红色旅游资源,毕业后决定回来干。”闫二鹏说。他不满足于传统经营模式,成立了村里第一家旅行社,建了西柏坡旅游网。

为了更好深挖红色文化,提升服务内容和品质,他经常去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好的经验。近几年,他注册了培训公司,聘请了专业人员,创新了培训方式;还与携程、去哪儿网等各大网络平台合作,继续扩大宣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西柏坡参观学习。

在上大学时就加入共产党的闫二鹏说,自己生在西柏坡感到非常自豪,身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理解,西柏坡精神中的艰苦奋斗,不是守着贫穷过日子,而是勇于进取谋幸福。对自己而言,赚钱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自身努力传播好红色文化。

据新华社电

西柏坡:七十年,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昨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两周年改革创新情况及成果发布会召开。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紧抓制度创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吸引 34835家新增市场主体落户,注册资本达4404.94亿元。

3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紧扣发展定位,紧贴企业经营需求,大胆推动改革,深入探索实践,完成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136项创新案例。

其中,“创新推进中欧班列发展模式、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3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设立‘互联网+政务服务’驿站、政务服务容缺受理、24小时自助信包箱、征信服务与政务服务联动、内保外贷金融创新、信用金融服务创新”6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形成一批自贸“西安样本”。

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让企业办事更方便。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告知承诺和优化准入管理的改革方式完善市场准入管理,通过实行网上核名、微信登记等多渠道、多平台注册,实现企业注册登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多证联办”和全程电子化,将办理时间压缩到 3个工作日以内,时效提升95%以上。

制度创新让营商环境更优。为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设置 24小时自助信包箱、在企业集聚地设立政务服务驿站,将电子政务平台与帮办服务延伸到企业办公区,使企

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一系列的政府职能改革创新,在政务服务领域

促生了众多陕西乃至西北第一:首张支付宝签章营业执照、首张仅凭身份证办理的个体营业执照、首个 24小时无人值守政务服务区、首个身份证电子证照政务应用……这些首创业务极大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显示,西安营商环境综合排名进入前 10,其中政务环境评价进入前5。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不断聚焦投资、贸易、金融领域,加快构建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并将之转化为产业功能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

确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积极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在医药制造、装备制造、金融领域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结合自贸试验区产业特点推出产业培育、产业扶持等投资促进政策。

确立符合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对标先进、接轨国际,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企业办事主要接入服务平台,企业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确立适应更加开放环境的金融创新制度。发展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建设灞柳基金小镇,目前已吸引270余家基金企业入驻,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元,成为全国16家知名基金小镇之一。

通过建立“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打造“丝路金融信息产业基地”等使金融

营商环境日趋完善,吸引各类金融和投资服务机构入驻,截至2018年年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拥有金融机构235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208家,实现营业收入277.5亿元。

辐射带动西部区域协同发展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与西部省市区交流,通过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发展平台,辐射带动西部区域协同发展。

先后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享自贸试验区创新平台,创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方式。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建立国内首个实现科技资源要素信息高速流转和有效分发的云服务公司,协助青海西宁、山西运城等 10余个中西部城市建设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开通11条跨国铁路货运干线

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了“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聚集博世、宝马、阿尔斯通、达能等世界500强企业;支持陕汽集团、爱菊集团等本土企业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设立生产基地和物流园区;开通西安至欧洲、中亚、西亚 11条跨国铁路货运干线,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首创性”探索,两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专利申请5994件,新增专利授权1746件,新增高技术企业 2969家,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 547.12亿元。据统计,仅去年一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就吸引了12975家企业落户,进出口总额达到2640.3亿元,占到全市的79.9%。 记者南江远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两周年成果发布

新增市场主体34835家注册资本4404.94亿元

本报讯(记者 赵庭)4月 11日上午,市长李明远到市政务服务中心调研“一网通办”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他强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工作进度,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切实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更优服务。

李明远首先来到“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区,观看“一网通办”高频事项办理流程演示,了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运行情况。他指出,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的

务实举措,是关系群众办事体验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市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结合群众和企业实际需求,继续细化事项梳理,优化流程再造,加快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李明远来到民生保障服务区各类业务办理窗口,与窗口服务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具体业务办理流程、办理频次和人员管理等情况。在工程建设并联服务区,李明

远与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交流,询问他们业务办理进度,对政务服务的体验感受。他强调,要聚焦“一网通办”要求,大力推动高频事项办理提质增效,切实把“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李明远强调,要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加强相关部门间协调对接,着力打通事项审批纵向体系,早日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事项梳理和上线流程,加快进度,倒排工期,分阶段、分批次、高效率完成事项上线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联动,成立专班推进工作,确保系统同步应用,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市区无差别受理”。

李明远强调,要着力打通部门专网数据壁垒,把电力、水务、燃气等多家公用事业企业数据归集纳入集中攻关范畴,逐步实现不同部门信息系统的连接。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合力攻坚,全力推进政务服务质效提升,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李明远在调研“一网通办”工作时强调

加强统筹协调 加快工作进度切实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更优服务

本报讯(记者 顾荣)为进一步解决当前我市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办公厅 10日印发通知,实施2019“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

2019“作风建设强化年”整治重点是巩固2018年“打造追赶超越铁军 补齐干部作风短板”工作成果,全面整治我市《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的6个方面29个问题,特别是要扭住“庸懒散慢虚”,狠刹狠治,一抓到底,认真执行西安铁军“六条铁规”,树立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净干事、团结共事、激情创造、奔跑奋斗的优良作风。

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以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讲党课、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切实强化转作风、树新风的政治自觉。

要开展“沉底听声”活动,各单位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田间访谈、入户攀谈等工作,组织与群众、服务对象等召开恳谈会、碰头会,围绕“服务对象关切点、干部群众关注点、工作持续改进点”等,切实沉到基层摸情况,形成《群众及服务对象意见建议清单》。强化问题点评,各单位要分层级组织召开查摆问题点评会,通过领导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对个人自查情况进行深度点评,进一步查摆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自查情况点评表》。建立作风问题清单,对《自查报告》《群众及服务对象意见建议清单》《自查情况点评表》提出的问题汇总梳理,分别形成单位和个人作风问题清单,并在单位显著位置公示。

通知强调,要制定“三张清单”,坚持边查边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计划和措施,列出整改清单;厘清责任单位、责任人,列出责任清单;拟定需要完善的制度,列出制度清单,并汇总形成整改落实方案。要加强督办督查,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下管一级原则,采取随机督查、跟踪督办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督办单》,及时提醒、督促整改。要公开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要坚决“返工”,重新整改。要回访促建,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做好案件通报、警示教育、反思剖析、廉政风险防控等工作。市委组织部要将各级各部门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年度市考指标的重要内容,根据综合评议和日常评价情况确定考核结果。要总结“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成效,对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挂警示红牌一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对分管领导进行问责,主要领导视情节予以调整。以强有力的责任落实,推动活动有序推进、有效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我市实施2

019

﹃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

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