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马金古道 - hsdaily.cn龙田及浙江开化一带居民和客商通往徽州 的唯一官道。我们要走的这一段要翻越整 个马金岭山脉,也被称作马金古道。我问了

作为屈原故里,秭归人的“屈原情怀”随时间一起走过两千多年,始终不曾改变。而每年的端午(阳)节,这种祭奠怀念更加浓烈。

秭归每年共有三个端午祭,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这当中,头端阳最热闹、也最隆重。和很多其它地方的人一样,在这一天,包粽子、煮鸡蛋、喝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成为秭归人年年端午上演的必备节目。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品尝最丰盛的美食来享受团聚的天伦之乐。到了大端阳这天,女儿、女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与亲人团聚,端午的热闹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才宣告结束。如此时间跨度之长的端午也只有在秭归。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流传在秭归民间脍炙人口的《粽子歌》,既是对三闾大夫屈原刚正不阿、忧国忧

民的性格写照,又道出了在秭归人心占重要分量的端午粽。在秭归要是不会包粽子那是很丢面子的事。粽叶、糯米、红枣、丝线;绿色、白色、红色、彩色,在包粽高手手里,很快,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弄好。可以说,粽子很多地方都能吃到,但是,也只有秭归粽子最具有文化韵味,屈原故里的粽子什么味,只有自己来亲自品尝。

古人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传统,其含义为人们争前恐后,抢着去搭救悲愤投江的楚大

夫屈原。每年端午的龙舟赛会将秭归端午的气氛推向高潮。屈原祠前筑祭坛,供"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灵"牌位,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头攒动,既热闹又庄重。在《招魂曲》音乐中,每条龙船的站头人领着划手列队站立在祭坛前,巫师扮相的主祭人诵读祭文,引领祭奠者叩头拜祭。壮行酒一口气喝光,摔碗壮行,各条龙船你争我赶,拼力量、拼速度、拼坚持力,拼出最后胜利者。

端午节也是“诗歌节”,人们以诗会的方

式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思念与尊敬。千百年来,秭归人吟诗祭屈原的习俗沿传至今。每到端午节,好诗者聚在一起吟诗祭奠诗人,怀古论今,这其中既有乳臭未干的孩子,也有耄耋老人,更有种田的农民,他们自创诗歌更显风土乡情。

“屈子忠贞求索忙,披肝沥胆事怀襄。筹 谋 决 策 驱 秦 寇 ,历 练 精 兵 捍 楚 疆 。”

“四月忙种正农忙 ,农民整田好插秧。敬请客人来观看,撇纯盘在牛头上。”他们创作的作品以七言、五言诗以及各种古词(音)为主,看来,深受古文化熏陶的秭归人即使是种田人写出来的诗也颇具水平。

蕴藏在秭归人心中的“屈原情怀”使每一个端午都那样温情款款。即便时光荏苒,这份情结永不变。

婺源婺源““儒意堂儒意堂””上演上演““变形计变形计””□□ 王国红王国红 程新德程新德

□旅游业界

第 3 版

旅 游2015年 6月 20日 星期六 www.huangshannews.cn

秭归人的端午祭秭归人的端午祭□ 张帮俊

□民俗风情

□ 域外风情

一个黄山人的纽约见闻一个黄山人的纽约见闻□ 程基本

本版责任编本版责任编辑辑 //程东灵程东灵

EE——mail:hsrbcdl@mail:[email protected]

马金古道位于休宁最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现在保存完好的一段,北起东临溪镇的璜源村,南至龙田乡的古楼村,蜿蜒曲折二十里。

由于到龙田工作的缘故,我才得知在休宁最南端的深山里还有这么一条古道,也便有机会去走一走。

2013 年夏才第一次走上这条古道,从古楼村往北走二公里,到马金岭隧道口边攀岩而上,两旁杂草丛生灌木茂密,人只有钻着走,攀爬了约一里路,隐约看到草丛落叶下的路基石,是大块鹅卵石。有人给我指出古道的一里亭遗址,我却没在杂草中看到半片残垣短壁。再走了没一里,我们就原路折返了。与我想像中的青苔石板,行人车马刻下岁月痕迹的古道相去甚远。

关于马金古道的种种传说,因为此次的行走而在我心中失去了神秘感。

再一次走上马金古道是一年以后的事了。去年的冬季,一个有着温暖阳光的午后,我们单位几位同事相邀爬马金岭走马金古道,并约定走完这上十里下十里的古道,一探古道真面目。

我们在下午一点准时出发,脱去厚厚的棉衣棉裤轻装上阵。车子将我们送到古楼村口,穿过村庄,徒步向马金岭进发了。在马金岭隧道口往上走时,路上杂草灌木不知什么时候被清理过,路面宽了,视野开阔了许多,大块的鹅卵石也清晰可见。走完一段艰难的上坡路,脚下的小路突然平坦了,铺满落叶的路面下是整齐的青石板,石板上人工开凿痕迹依然清晰,有的青石板上还留有

大小不一的凹槽,这是挑担人的柱杖长年累月在上面留下的印记。

在 205国道没有开通前,马金古道是古徽州人进入浙江衢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休宁龙田及浙江开化一带居民和客商通往徽州的唯一官道。我们要走的这一段要翻越整个马金岭山脉,也被称作马金古道。我问了当地的向导,马金古道的由来,他们告诉我,相传这马金古道是一个姓马和姓金的商人出资修建的,后人为表示纪念,称之为马金古道。传说归传说,也无从考证。但从马金古道岭脚下的古楼村再往南约四十里地就有一个马金镇,历史悠久,在唐穆宗长庆三年就设立了集市,是浙西通往皖、赣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自古商贸繁荣。从古徽州出发,翻越了这高高的山岭,再往前就是一马平川,马金古道出徽州到达的第一个集镇就是马金。想必古道得名可能与浙西重镇马金有关。

一段平坦石板路之后,紧接着又是步步向上的石阶,台阶只有不到一米宽,可铺设得很整齐。国道和高速公路开通之后,走古道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晴天石阶上面布满了干枯的青苔。古道两侧的植被保存完好,都是高大的乔木,正是深冬季节,林下是很深的落叶。还有石壁岩缝隙里顽强生长的小灌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一阵一阵山风吹着,一步一个台阶地走着,腿步是越来越沉重,虽然是冬天,汗水还是浸湿了内衣。听到走在前面的同事叫了起来,“有个亭子”,走近一看,其实所谓的亭子已荡然无存,只有三面的石墙,里面长满

了枯草和树丛。向导告诉我,这是五里亭,我们上坡路也只刚刚走了一半。这是古道上的茶亭,是供路人歇脚休息的,古时候还有茶水供应。我们席地而坐稍作休息。我在茶亭的四周转了转,没有发现残砖碎瓦,三面的石墙有一人多高,没有垮塌,看来当年建造茶亭,很可能是就地取材的,树皮和茅草就是盖亭顶的材料。相传春耕秋收的季节还有人在亭子里烧水冲茶免费供应过往行人,就相当于我们今天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但今天我们的服务都是有偿的。

向导告诉我,这条古道上有一里亭、三里亭、五里亭、七里亭、十里亭五个亭子。我想崎岖的山路前不着村后不挨店,五个亭子既可以供行人休憩,也起有一个路标和里程碑的作用。

五里亭过后,道路更加崎岖难走了,青石板少了,部分塌陷的地方只有两根树横着,就当是木桥了。向导介绍说,这是人为破坏的。传说当年国民党兵败南逃,为阻挡解放军追击,破坏了这一段险峻的道路。查阅了资料,1949 年国民党的安徽保安旅和省府主席就是在马金镇被解放军 18军围歼的。残兵败将南逃,以破坏古道来阻挡追兵,也是气数已尽。

穿过一片茂密的杉树林,再上一个坡就到了十里亭。十里亭要比其他几个亭子大,一个石门洞横亘在路上,像一个地标,可惜塌了大部分,本来还是有几分气势的。过了十里亭就是下坡路了。也许是海拔高的缘故,虽是太阳当空照,入冬以来也没有下过雪,可是地上却有皑皑积雪,正应了“高山雪,低山

霜”的古话。这积雪要待到开春才能消融。走出一个小山凹,前面豁然开朗,脚下

是皑皑白雪,对面山体阳光普照,真有一中冰雪两重天的感觉。极目远眺,苍茫的远山之外,一座城市建筑群清晰呈现在眼下,是黄山市区,是的,是屯溪。从高海拔的山顶鸟瞰中心城区,壮观!相机手机齐上阵,可惜的是山上的网络信号差,本来我要把这壮美的图片第一时间发出去,告诉他们我正站在鸟瞰黄山中心城区的最高之巅。

下山的道路比之前的要宽要平整。是大块的青石板,整整齐齐的。我居然在石板缝隙的泥土里看到了一株兰花,兰花出自深谷,到了春季幽兰会在沉寂的马金古道上悄然绽放,从容淡定。我同身边的同事说,留下她,“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让她为这古道保留一份芬芳吧。

下山一个朝阳的山坡上,我发现了大片的杜鹃,密密匝匝连绵开去有好几亩。冬日里光秃秃的枝条像似没了生机。“向阳花木早逢春”,阳春三月,和煦春风和阳光雨露将会焕发出杜鹃新的生机,漫山遍野的杜鹃将会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在这寂静的山野中热烈地开放,不因无人注目而萎靡,不因无人喝彩而黯然。

我们下山的路是追着夕阳走的。上山容易下山难,腿胀得有点吃不消。夕阳西下我回望一路走过的群山,陡生一种“日暮苍山远”的感觉。古道两旁逐渐出现的茶园、菜地还有对面山上盘旋的 205国道,我知道马金古道快到终点了。

到达山脚的村庄,天已全黑。二十里的古道山路,我们整整走了四个半小时,如今的高速公路隧道不到四分钟就可以贯穿,现代文明造就的几十倍快捷效率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藏在大山深处的马金古道依然被雨雾山风常年漂洗着,关于马金古道种种传说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往事纷纷扰扰,却如云烟般眨眼散尽,落寞无声。

马金古道,有机会我还想再走一走,不为别的,只为了找寻喧嚣浮躁中的片刻宁静。

□踏 寻

鄣山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鄣山大峡谷,位于皖

南绩溪县境内,也是清凉峰的南大门。这里奇石秀水,天造地设,环境清幽,风景如画。景区内有“有伟人石像、百丈岩、葫芦潭、 冠

顶生花”等景点,尤其号称世界第一巨石的百丈岩和惟妙惟肖的毛泽东石像,令游人叫绝。

凌家建/摄

□请您欣赏

马 金 古 道马 金 古 道□□ 张永海张永海 坐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婺源县思溪乡延村的一座特色

乡村度假宅院“儒意堂”,六月上旬在游客面前亮相,不久将开业迎宾。延村现在仍有近百栋保存完整的徽派古民居,占地面积 460 平米

的儒意堂正是其中之一。走进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大宅,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青石板铺就的地面,精美绝伦的雕刻,古旧的窗棂,木制的楼梯,让人仿佛穿越回到那久远的年代。儒意堂是婺源人金中华在外闯荡 26 年后回乡创业的第一件作品,经过修缮改造后,既保留了徽派古建筑的原始风貌,又适应现代人对舒适生活的要求而变形。目前已有包括情侣房、家庭房、套间、复式房等各类房间 18个,餐厅、酒吧、咖啡厅一应俱全。儒意堂是集乡村文化与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度假宅院,在这里,您可品茗读书,写字作画,钓鱼游泳,采摘瓜果……品味老家味道,享尽乡村生活体验,过足文化人的瘾。

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一定还记得作为该剧引子的那句话:如果你爱他,把他带到纽约来,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带到纽约来,因为这里是地狱。由此不难想象纽约一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现代大都市。没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竟然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记得我到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那天晚上天下着大雨,项目组工作人员早已在机场等候我们,一辆旅游大巴把我们一行三十人带到了位于纽约市郊区的长岛大学。长岛是一个位于北美洲大西洋岸的岛屿,行政上属于纽约州的一部份,长 190公里,宽约 20到 30公里,它从纽约港伸入北大西洋。纽约最有名的两个区——布鲁克林和皇后区就在长岛的西部。长岛实际上是一个半岛,其东部依然是一个农业地区,包括许多葡萄园和传统的机械化农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岛开始越来越城市化,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越来越多的居民到岛上定居,宋美龄晚年就隐居在长岛蝗虫谷。海滩、豪宅、葡萄酒,早已成为长岛旅游的三大亮点。我们在长岛大学将进行一周的岗前培训,当时恰逢暑假,我们被安排住在学生宿舍里,两人一间,条件很好。出国前,曾经在国内的英语老师退休后来到美国和儿子一起生活,他托我从上海帮他带一包服装等物品来,巧合的是他儿子工作和住的地方离长岛大学仅半小时的车程,怎么和他联系呢?当时我没有手机,打投币电话我没有美元硬币,项目组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打对方付款电话,我先拨总机告诉他我要打对方付款电话,总机问我对方号码,然后就问对方有人要打对方付款电话给你你是否愿意接通,我的老师说愿意,电话很快就接通了,这是我到美国后经历的第一件新鲜事,我告诉老师已经抵达纽约长岛大学,不一会儿,他就和儿子开车来到我住的房间取东西了。师生异国相见格外高兴,老师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机会来之不易,这一年要好好干!”,说完他就让儿子交给我一只小皮箱,我很纳闷,“这是什么?”老师说:“考虑到你刚到美国,人生地不熟,我们为你准备了一箱生活用品。”我打开一看,里面有洗衣粉、洗发水、牙膏、卫生纸等,我连声说谢谢,一辈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我真是感激不尽!在长岛大学,项目组美方工作人员给我们进行了一周的培训,内容包括项目要求、美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和生活习俗等,培训结束后,为了让我们感受纽约的大都市风光,项目组决定带我们游览纽约的主要景点。

第一站来到了位于我们这个项目总部大楼对面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联合国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东区,紧邻东河,它是世界政治中心。据导游介绍,这一建筑群兴建于 1947至 1953年间,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工作小组设计。联合国总部共由 4栋大楼组成,它包含秘书处大楼、会议厅大楼、大会堂和哈马舍尔德图书馆 4栋建筑,其中秘书处大楼位于中心,是联合国总部的核心建筑。由于秘书处大楼四四方方而被称为“火柴盒”。虽然联合国总部位于纽约,但其土地为国际领土。联合国总部大楼前方有近 200多个旗杆,悬挂着联合国成员国的国旗,但需注意的是,休息日国旗是不升起的。当我们从五颜六色的国旗中找到五星红旗的时候,大家都十分兴奋,纷纷举起相机拍摄。参观联合国总部是需要提前预约的,项目组早就为我们预约好了时间,游客从参观口进入后,后面就是火柴盒似的秘书处大楼。而在秘书处一侧较低的长排建筑,其高度由低至高形成一道弧线,这就是联合国总部的议会厅大楼。顺着台阶走上去,有个小广场,广场上有两个非常著名且奇特的雕塑。一个是一座把枪管上打一个结的左轮手枪的雕塑,这是由卢森堡赠送的,代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另一个是一个黄铜色很大的破裂状地球雕塑,是意大利送给全世界人民的礼物,警示人们保护地球。我们大家以这两个雕塑为背景拍了合影,然后又各自拍照留念。进入大厦内部要排很长的队伍等待安全检查,背包、手包等不得带入,要提前寄存在入口处。安全检查也十分严格,诸如脱掉鞋子、腰带等一系列的关卡后,确认安全方可进入参观。我们先参观议会大楼的大会厅,这里是联合国成员国代表表决会议的地方,也是联合国总部出镜率最高的地方。参观完大会厅后参观安理会的会议厅,这个会议厅要比大会厅小很多。接下来参观大楼的走廊,走廊的墙上挂着历届秘书长的照片,照片外有护栏拦着,不能靠近,但可以在护栏外拍照。参观完走廊后便可参观大会堂,这也是联合国里最大的房间,里面摆放着会员国赠送的各种礼物,其中就有中国的象牙雕刻。之后参观大楼的地下一层,这里有纪念品商店、参观和邮票柜台,可以买上一张明信片盖上联合国的邮戳寄给朋友和家人。

第二站是参观自由女神像,它是纽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又称“自由照耀世界”,是法国在 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 100周年礼物。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哈德逊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美国自由岛的重要观光景点。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以法国塞纳河的自由女神像作蓝本,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 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所戴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尖芒。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 1776年 7月 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挣脱暴政的约束,在 1886年 10月28 日落成并揭幕。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建造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自由女神像高 46米,加基座为 93米,重 200多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 10 万美金建成的,现在的底座是一个美国移民史博物馆。这座巨大的雕像寓意“自由照耀世界”,是美国的象征,也是纽约最著名的标志。但是由于 911事件的影响,据说现在自由女神国家纪念碑的参观受到了很大限制,游客不能进入雕塑顶部或者内部,只能在基座处仰望这座雕像,你也可以从 16 层高的瞭望台俯瞰景色,1984 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在小岛上漫步观光,遇到一组来自国内福建的游客倍感亲切,我们时而端详近在咫尺的高高矗立着的手举金黄色火炬的自由女神、时而远眺远处曼哈顿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楼群,不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新鲜的奇异景色,我让同行的人帮我拍了一张以远处曼哈顿的“双子塔”(世贸中心)为背景的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成了珍贵的记忆,因为“双子塔”911事件后不复存在了。午餐就在岛上解决了,有吃汉堡的、比萨的、三明治的,也有吃沙拉的,当然少不了饮料。环顾四周,我发现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和空饮料瓶放入垃圾桶内,保持了公共场所的卫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