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退伍不褪色的汉子们 - ctdsbepaper.hubeidaily.net · 08 ·楚风 2020.8.6星期四 责编 耿毅 美编 汪滢 退伍不褪色的汉子们 常岑 我们是建设者 ——写于黄石海洲大道北延项目通车在即

从河金省道到大棋路,三年来数不清走过多少遍。

雨天里,电动车轮亲吻便道上泥泞的土地,打滑、摔倒,抹一把泥水扶车起。练就工程人的好车技。

烈日下,深藏防晒衣里的皮肤躲不开紫外线的辐射,火红安全帽下如雨注的汗珠,地面高温烘烤带来的干燥喝再多水也无济于事,为了工程安全质量,我们选择坚守。

深埋矗立在大冶湖里的钢管支架,托起橘红色钢拱桥;操作“大桥 1 号”的提升系统,为精准完成拱肋无缝对接助力。寒冬腊月坚守在新港大桥上喝了两天冷风,也要保证提升过程的精密准确。

三伏天里吹响冲锋的号角,为实现全线通车全速前进。夜已深,窗外的秋蝉声声伴我入眠,又到了一年收获季……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六公司

没有月光 夜黑黝黝一道弧光 弯成水泉特大桥疑似运梁车的灯光照耀弯弯的桥面怎么听不见声音灯光应该没这么亮走近看远处的云层张开一条缝射出一道夺目的天光

没有星星 天空墨黑梁场上空 制梁台座上门吊 布料机 信号员灯火交相辉映马达声划破了夜的宁静远看 振动台抖落了漫天星光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

提到军人, 你会想到什么?是保卫祖国疆土的坚固城墙还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利剑,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保护伞还是亲如兄弟的子弟兵! 面对军人,你会感受到什么?是铁骨铮铮的身躯还是响彻云霄的口号,是一颗颗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还是那涤荡心灵的清风正气!

如今, 在中国一冶钢构公司, 正有这样的一批中国军人。他们退伍不褪色,守规矩、明纪律,有着坚强的意志品质,展示着“现代退伍军人”的钢铁意志和飒爽英姿。

2010 年, 从部队退役的李云峰来到一冶钢构压容分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铆工。从军人到工人,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他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无论是担当疫情防控组长还是技术骨干,他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就扑向哪里,令人敬佩。

一冶钢构压容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晖,在部队服役的三年间,曾获三等功、连嘉奖、优秀士兵等多次荣誉。 退役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支部书记。 多年

来,他始终保持着部队时期雷厉风行、实干肯干的军人作风。 在员工眼中,他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书记;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铁人”。 今年年初,被困在湖南老家的他千方百计长途跋涉赶回武汉,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之中。 复工复产在即,他果断搬到厂区, 并组织了 20名阳逻本地员工,在压容分公司进行封闭管理,迅速恢复生产。

一冶钢构洪湖项目部电工徐光铭,曾服役于某高炮师。 如今的徐光铭已快到退休年龄,但他丝毫没有放松工作。洪湖夏季

常常多有暴雨,狂风骤雨时常会把施工现场的配电箱、电线吹倒吹断, 造成断电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徐光铭总是“想在前面、干在前面”。 半夜暴雨袭来,他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赶到现场关闭电闸、 检查线路,整理外露的连接线路。三伏天里,外露电线在高温和强光照射下存在漏电及安全风险, 徐光铭顾不上吃午饭,到处检查和维修电路,为项目部把好“安全用电关”。

结构分公司张云喜、 贺金锋、周勇三名退伍军人,均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勤勤恳恳,乐于

奉献。 他们或狠抓企业安全管理,或主动加班积极攻克技术难关,始终一如既往地发扬人民军队拼搏进取、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这样的军人,在一冶钢构公司还有很多,他们褪下军装自觉投身于企业建设, 做创业的先锋、模范的表率、安全稳定的基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一冶人“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企业精神。

作者单位: 中国一冶钢构公司

2020.8.6�星期四 责编 耿毅 美编 汪滢08 ·楚风

退伍不褪色的汉子们□常岑

我们是建设者———写于黄石海洲大道北延项目通车在即

□郭庆香

陈明摄 作者单位:中国一冶

雄壮的天兴洲大桥

工地夜色□王登展

下班回家, 漫步小区的林荫小道,不经意间听到蝉鸣从树上流泻下来,心里一惊,真正的盛夏开始了。

故乡的夏天总是郁郁葱葱,田野里水稻趁势疯长;村庄上处处瓜果飘香。夏至一过,乡村便热闹起来,那一排排绿阴如盖的梧桐树,是最生动的舞台,层出不穷的蝉闪亮登场,在此起彼伏的嘶鸣中求欢寻偶。 到了中午,房前屋后到处都能听到蝉的鸣叫声,这是交响乐,又是协奏曲。人在树荫下纳凉, 或是从树下走过都要小心, 说不定会忽然落下几滴水来,你抬头看天,蓝蓝的,再看看四周,也没有下雨的痕迹。 不用说,准是中了蝉的尿。

农村里习惯把蝉叫做知了,乡下孩子无聊,除了吃,捉知了算是夏日里另一大爱好。 傍晚时分,许多人提着木桶,拿着铲子,举着手电筒,奔赴树林捉知了。 当晚要出土的知了,下午会在地面上打一个很小的洞眼,只有眼尖的人才能发现。柳树、梧桐树、

葡萄藤、葫芦架下,大家一个个弯腰弓背,慢挪步,细留神,不放过一个细小的孔穴。有经验的专找那些看似不规则的榆钱般大小的孔穴, 轻轻一抠,去掉表层的薄薄的一层土便是蝉虫洞穴。 找到的一声欢呼,其他人便聚拢过来,看到别人有所收获,于是寻得更加仔细。 这是既考眼力又比体力的活,谁挖的多谁的脸上就有光。

等到月上柳梢,躲过一劫的蝉奋力向上爬,借着月色嘶鸣于人间。 而被抓的蝉,则会被烤熟,变成大人小孩口中的美食。 体验了生活之趣,享受了口腹之欲, 躺在露天的凉席上,看着点点繁星,听着林间蝉鸣,竟不觉得聒噪厌烦, 反而觉得幽雅恬静,真正体会到了唐诗中“蝉噪林愈静”的境界。

听老人说, 蝉的幼儿期要在漆黑的土里,靠吮吸树木根部的汁液度过, 这个时间可能是两三年,可能更长。 幼虫在地下经历四次蜕皮,终于在某个夏夜,蓄积多年能

量后,破土而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忽然明白蝉为什么那么不遗余力地鸣叫,因为不声嘶力竭,就无法向大自然表达、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欢愉。 这天籁似的鸣唱,竟需要幽冥于黑暗,忍耐于寂寞,付出漫长的等待。有资料证实非洲发现 13年周期蝉,它的幼虫要在地下生活12 年之久,到第 13 年爬出地面,高声鸣叫。 地下蛰伏几年或十几年,只为登高一鸣,我开始对蝉生出无限的敬意。

虞世南写过著名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其实人生亦如蝉,很多时候需要坚持,需要等待,更需要有高洁的立身品格,才能破壳而出,居高致远。 蝉带来了夏天,更带来了哲理。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企业文化部

夏日蝉记□陈朝阳

C M Y K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