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厦门航运物流驶入“快车道”epaper.zgsyb.com/page1/1/2018-07/11/07/2018071107_pdf.pdf · 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重庆基 本构建起东向、西向、南向、北向

7物 流CHINA WATER TRANSPORT

2018年 7月 11日 星期三

责编 美编 李薇

万建平介绍,五年来,厦门先后完成了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两岸食品冷链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台海运快件等国家试点工作,2016年列入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智慧物流配送试点城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

目前,厦门市多个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国家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一批重点项目、全省唯一示范物流园区、联合国环境基金

(世 界 银 行)专项赠款项目、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受到各种政策扶持的项目超过 40个。

厦门物流产业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大项目投来“橄榄枝”。比如,在不久前举行的

“投洽会”上,京东集团与厦门市签约,计划在同安投资“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预计于 2019 年正式投产,预测年产值可达 150 亿元人民币。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厦门市自启动国家物流标

准化试点工作以来,通过政策引导,试点带动,全市物流标准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厦门市相关企业标准托盘使用率不断提高,15 家试点企业标准托盘使用率从原有的的 50%提升至 70%,带动全市标准托盘使用率提升约10%。其次,循环共用体系显著提升,15 家试点企业标准托盘租赁率从原有的 20%提高到 53%,部分企业租赁率如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接近 100%。

基于发展土壤,更多的创新试

点正在“孵化”。如伴随着翔安新机场的建设,更多的大型快递企业分拨基地、综合快件进出口监管中心和综合型航空货运站将落地,鼓足物流产业发展后劲。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正积极建设东南亚国际集拼中心,争取国际中转集拼试点口岸,以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为突破,推动物流向纵深发展。

“发展集装箱中转业务不仅可以开拓间接货源腹地,还能促进港航要素集聚并推动港口功能延展。”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在全国乃至全球物流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载体形成海、陆、空“三枢纽”,进一步做大航运物流产业为厦门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讯 (通讯员 张鑫欣)近日 ,“ 新 时 代·新 平 台·新 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重庆站正式启动。“依托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重庆基本构建起东向、西向、南向、北向和航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体系。”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强在活动现场介绍。

东向,重庆依托长江、铁路、公路,发展“五定”快班轮和班列运输。2017年,重庆港口货物年吞吐量 1.97 亿吨。其中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670.4万吨,同比增长21.5%。

西向,重庆率先开通中欧班列(重庆),连通德国杜伊斯堡,运行 7年多来进出境口岸增加,有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内蒙古

的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等口岸,并先后开通莫斯科、布达佩斯、米兰等班列,境外集结点和分拨点涵盖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10余个国家的 30多个城市。

南向,重庆发展陆海联运。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以重庆为枢纽,将甘肃、四川、贵州、广西等中国西部省份通过铁路、海运与东盟紧密相连;同时往北与中欧班列(重庆)铁路大通道接驳,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融合贯通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北向,重庆向北发出经俄罗斯到中东欧国家的货运班列,已常态化运行。

航空,重庆已建成 218 条国内和 72 条国际(地区)空中航线网,通道基本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航城市 181 个,基本形成联接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立体大通道网络,从内陆的“腹地”走向了开放的“前沿”。

此外,重庆还有效整合空水铁三大交通枢纽,以及保税区和一类口岸,加快打造以 3个枢纽型物流园区、12个节点型物流园区、N 个配送型物流园区为主体的

“3+12+N”市域物流园区网络体系 ,推 进 物 流 产 业 集 聚 集 约 发展。目前,重庆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65 个,累计建成仓储建筑面积 787万平方米,入驻园区企业达到 2589家。

本报讯 日前,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 下 简 称

“意见”),提出要逐步实现快递物流规划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公共化、信息系统共享化、车辆通行便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的发展目标,提高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

意见明确,引导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实现商品定价与快递服务定价相分离,消费者自主选择并支付相关费用;促进快递企业发展面向消费者的增值服务。在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与快递物流企业之间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共同提升配送效率并逐步将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纳入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公示系统,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意见强调,加快社区、高等院校、商务中心、地铁站周边等末端节点布局,科学引导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级政府将传统信报箱智能化改造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与快递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开放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开展联收联投,重点在农村地区推广交邮合作、快邮合作,整合资源,降低成本;鼓励快递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店内寄件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建设快件箱并提供多个快递品牌企业使用,推动快递企业创新收派模式。

(曲静 赵悦含)

本报讯 (全 媒 记 者 杨 柳)7 月 7日,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苏宁易购 :关于投资设立物流地产基金的进展公告》称,苏宁深创投-云享仓储物流设施一期基金已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

公告介绍,为充分挖掘公司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的价值,建立中国零售行业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和服务网,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与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物流地产基金,首期基金目标募集资金规模 50亿元,主要用于收购苏宁建成的成熟仓储设施、市场化收购及投资开发符合条件的高标准仓储物流设施。

截至 7 月 7 日,苏宁深创投-云享仓储物流设施一期基金已募集认缴资金合计 50亿元,其中江苏苏宁物流、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分别认缴出资25.50亿元、24.50亿元。

对于众多包含电商业务的商业巨头来说,物流被认为是企业的“命脉”,物流仓储建设的重要性被不断放大,但高企的仓储物流成本让企业望而却步,轻资产运营正成为趋势:京东自

2014 年开始规划的向第三方商家提供仓储服务的物流仓储"亚洲一号"已在上海、北京、武汉、沈阳等城市和地区不断落地,数量达到 15个,成为京东吸引品牌商的利器 ;计划实现 72 小时货通全球的阿里,旗下菜鸟也计划在香港国际机场建设物流枢纽,预计 2023年投入使用;苏宁物流也计划在未来三年,加速实现 2200 万平方米仓储面积的目标。

据了解,苏宁物流拥有的相关配套仓储合计面积达到 1343 万平方米,以及 13 个全国物流中心、47 个区域物流中心、465 个城市配送中心、21900 多个末端快递点,同时依托全国 4500 多家门店、5500 多个帮客家,服务可直达县镇用户;在全国范围内,4 万多辆运输车辆,每日行驶在超过 3700 条干支线网络中,在 95%以上的区域可以实现 24 小时达。尤其在仓储能力方面,高标准的自建仓库群一直是苏宁物流服务消费零售行业的领先优势,全国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形成三级仓储网络。截至 2017 年12 月,苏宁物流拥有高标准仓库超过100 座,覆盖大小件、冷链等多种业务形态。

本报讯 (全 媒 记 者 鄢 琦 通 讯员 王超 杜才良)7 月 9 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 20 号墩至 21 号墩之间的钢箱梁成功合龙(见 上 图),至此全桥贯通,开创了世界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上建设特大型桥梁的先河。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全长2000 米,跨海桥梁 1390 米,其中主桥长为 760 米,主桥为六跨叠合混合梁V 型刚构桥。全桥共有 6 个合龙段,分为 3 个混凝土梁合龙段和 3 个钢箱梁合龙段。此次合龙的主桥 20 号墩和 21 号墩,从海床到桥面自由高度

近 60 米,受到强烈涌浪冲击,桥身结构晃动幅度达 3 厘米。主桥混凝土梁单侧悬臂长 65 米,钢箱梁长 50 米,昼夜温差带来的热胀冷缩变化累积达 2 厘米。准确把控合龙时机,确保合龙精度,是主桥上部结构施工的最大难题。

援 马 尔 代 夫 中 马 友 谊 大 桥 是2014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马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商定,由中国援建的跨海特大型桥梁,两国共同把大桥命名为“中马友谊大桥”。

大桥建成后,将实现首都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的陆路连接,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环境,拓展

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大马累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增进中马两国之间的友谊,成为“一带一路”早期实施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中交二航局建设团队以中国智慧和中国创新解决了珊瑚礁地质及深水长周期波涌浪条件下的桩基、承台施工技术,复杂环境条件上部结构快速架设和精确控制技术,以及新型耐久性材料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设计与施工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引领了世界桥梁建设新潮流。

目前,大桥建设已进入桥面系及附属结构施工的决战决胜阶段。

厦门航运物流驶入“快车道”□ 全媒记者 王有哲 通讯员 陈娜妍 文/图

记 者 7 月 7 日 从 厦 门港了解到,随着厦门到阿联酋航线的首航船舶——

“ 阿 联 酋 萨 娜 ”轮 停 靠 厦门 港 东 渡 港 区 海 天 码 头11 号泊位,厦门港集装箱航 线 已 达 到 近 140 条 ,其中 外 贸 航 线 超 过 100 条 ,通 达 全 球 40 多 个 国 家 和地 区 的 130 多 个 港 口 ,国际航运中心作用凸显。

“丰沛的海、陆、空物流,有力支撑起厦门国民经 济 、进 出 口 贸 易 发 展 ,

支 撑 起 国 际 性 综 合 交 通枢纽的地位,更为厦门打造越来越多的‘国际名片’。”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管 委 会 相 关 负 责 人 接 受记 者 采 访 时 说 道 ,“ 近 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协 同 港 口 管 理 局 等 部 门共同打出‘组合拳’,大力度、精准化提升厦门港口竞争力,努力打造区域发展强力引擎,助力厦门航运 物 流 千 亿 产 业 链 发展。”

6月初,厦门市连续印发《厦门港口对标先进工作方案》《厦门口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做大做强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工作方案》《厦门片区拓展国际集拼工作方案》等多个工作方案,将现代物流业这艘“大船”推向新的目标。从率先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降低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等口岸收费,到发布厦门口岸进出口集装箱货物“全流程阳光服务”清单,厦门口岸的政府性收费已是大陆沿海主要港口最低的城市之一。

厦门还重点提高口岸的通关、物流效率以及服务水平,近期还将继续扩大集装箱业务服务承诺试点范围,以平台化和智能化为抓手的智慧港口建设成为重要一环。

“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着力减轻企业通关成本,让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厦门港口管理局港口物流处副处长万建平表示,厦门围绕打造厦门国际航运中心、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目标,着力建设五大物流产业聚集区,加快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建设。

2015 年,厦门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内对海关查验没有问题的进出口海运集装箱试点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2017 年 7 月,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政策降低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等,每年为外贸企业新增减负近亿元;2018 年 5 月,发布厦门口岸进出口集装箱货物“全流程阳光服务”清单,明码标价,降低服务收费 30%以上。

“与以往的口岸进出口收费相比,我们通过压缩和合并相关收费

项目,对外收费项目减少 9 项,仅口岸常规服务部分价格就降低了30%。”厦门外轮代理市场部副总经理兼物流事业部经理苏永聪告诉记者,根据初步估算,这一举措每年预计可为厦门口岸的企业节约进出口成本约 3000万元。

漳州灿坤实业进出口部船务课课长陈永崧算了一笔账,公司去年出口总额达 3 亿美金,如果厦门口岸企业都能按照此价格来执行,至少每年可为公司节省 300 万人民币的费用。

万建平介绍,厦门目前正积极规划建设东渡、海沧、前场、同安、翔安五大物流产业聚集区,物流产业在建项目 48 个、总投资 164 亿元,2017 年计划投资 21 亿元,并有7个项目实现投产。

重大产业发展平台与载体建设,是最有力的“抓手”,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现代物流产业驶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正在进行“三个转变”,“一个是物流业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向质量效率集约式增长转变,再一个是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转变,最后是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整合发展、创新驱动转变。”该负责人说。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士介绍,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将实现

“铁路+物流”“枢纽+产业集聚区”的有机集合,约 5300 亩的总用地中,铁路作业区用地 2763 亩,物流功能区 2500 多亩。这样的规模,将带来产业收入猛增——据预测,预计到 2020 年,全市物流行业总收入将达到 2000 亿元,较目前翻番,完成“产业支撑”到“支柱产业 ”的 跨 越 式 转 变 。 2012 年 至2016年这五年间,厦门物流产业总收入从 602 亿元增长至 1010.08 亿

元,年均增长 13.81%;物流产业增加值由 215.72 亿元增加到 339 亿元,年均增长 11.96%。

这样的规模,将带来铁水协同发展——截至 2017 年 8 月底,厦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61 列、9178 个标箱,货值约人民币 25.02 亿元。数据显示,2017 年 1-7 月厦门市对金砖国家进出口 265.3 亿元,同比增长 45.6%;在中欧班列带动下,对俄罗斯进出口 53.5 亿元,净增53.1%。

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厦门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实现“火车头”的牵引作用,打造出

国家物流新通道。从 2016 年开始,“火车头”正在提速。2016 年 4月,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地区,并加快推进与东盟国家物流对接;2016 年 10 月,厦门作为沿海枢纽节点列入国家《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2016年12 月,厦门被列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成为中欧

“安智贸”首条铁路线试点;2017年 8 月 26 日,首批 3 个集装箱越南液晶显示屏、服装通过海运转厦门—汉堡班列发往欧洲,实现厦门中欧班列以多式联运方式对东盟的辐射。

【降本增效】 服务航运物流产业集群发展

【对标先进】 推进物流大项目落地生根

【鼓足后劲】 积极探索国家物流试点建设

青岛传化物流联盟成立

黑龙江省出台实施意见推动电商物流协同发展

苏宁募集50亿元资金设立物流地产基金

中马友谊大桥合龙贯通

重庆构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

一孔之见

一孔之见经济的全球化带来巨大的物

流需求,同时也要求航运业加速提升物流效率,并向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转型,创造更多价值,这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位于“海丝”和

“陆丝”联结点的厦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如今,越织越密的水上交通网已经联通了厦门与世界的货物流动。

近 年 来 ,随 着“ 一 带 一 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投资热度的不断攀升,对外开放的新路径越来越广、物流大通道越来越宽。当

下,港口物流正与“走出去”产业布局紧密结合,与航运中心建设、交通枢纽建设融为一体化合作平台,实现多方联动发展。

以中欧班列为例,作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中欧班列的大范围开行正使得中欧经贸合作的物流通道日益畅通,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正在不断拓宽、延伸。道路联通、贸易畅通不仅改变了国际货物的物流方式,更为航运与物流产业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产能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势必

推动航运、物流系统的转型升级,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发展提供契机。

眼 下 ,“ 一 带 一 路 ”沿 线 国 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在释放巨大的需求市场,如何将其转化为航运物流业新的增长极?不仅在于我国航运物流业自身的成功转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双向贸易的不平衡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与沿线国家航运物流项目的合作也是值得积极尝试的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让航运物流搭上顺风车□ 张峥

本报讯 (全媒记者 甘琛) 7 月 8日,青岛传化物流联盟成立,青岛 11家覆盖全国 70%核心省市区域的物流专线企业加入,将在未来半年时间内,实现山东省内中转配送全覆盖,全国省市覆盖率提升到 95%以上。

联盟将通过网络构建、标准重塑、品牌打造等手段,改变物流业小散乱的现状。通过抱团取暖,货运物流企业可提升揽货能力、溢价能力,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东方联物流有限公司是青岛本土一家物流企业,从事家电物流运输,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成立这一联盟,有助于改变行业过往无序竞争的现象。“大家遇到一个同样的困境,包括资本助推下的一些平台,

对我们的挤压越来越严重,我们也是夹缝中求生存,大家就要抱团,抱在一起。”传化物流联盟创始人孙方明表示:“成本能下降 10%到 15%之间,从物流效益增加来说,希望能有 5%到10%的提升。”

据悉,传化物流联盟将聚合全国18 个核心城市,打造具有标杆意义的中国优质干线智能网络服务平台。继首站青岛启动后,传化物流联盟将在杭州、成都、苏州、济南快速落地,打通五城的干线运输通道,随后布网全国核心 18 城,最终覆盖全国重要的经济和核心区域,展开对铁路、水路和航空的互联互通,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支持联盟真正实现“货通天下”。

将覆盖全国95%以上省市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