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视觉:周 群 校对:周朝阳 电话:(0510)81729659 卫生计生 · 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创成“无锡示范” 卫生简讯 6月21日,在官林镇团委举办的“我为官林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

值班编委:史志强 责任编辑:周 群视觉:周 群 校对:周朝阳电话:(0510)81729659

•宜兴市卫计委协办•

2018年7月3日星期二

农历五月二十

7 版

卫生计生卫生视点

图片新闻

加快缓解乡村全科医生紧缺现象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创成“无锡示范”

卫生简讯

6月21日,在官林镇团委举办的“我为官林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演讲比赛中,官林医院3名青年医生和护士参加了演讲比赛的决赛。最终,官林医院代表队分别夺取了一、二、三等奖,展示了青年医生的良好形象。 (本报通讯员 周欣月 摄)

演讲比赛获佳绩

本报讯(记者周 群 通讯员丁亮宏 邵 赟)近日,无锡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各全科医学示范社区实践基地建设单位进行了现场复核评审,我市和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评审,在我市率先被确认为“无锡市第二批全科医学示范社区实践基地”,这将为加快缓解我市乡村全科医生紧缺现象发挥示范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幅提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并呈现多样化。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由此应运而生的是全科医学理念和全

科医生。全科医生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基础性的分级诊疗枢纽作用,既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又帮助居民获得医疗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近年来,我市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市人民医院为全科医学专业临床培训基地,与此需要配套社区实践基地。和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8月申报“无锡市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社区实践基地”,同年被批准成为全科医学专业市人民医院联合培训基地。

去年7月,根据无锡市卫计委关于开展全科医学示范社区实践

基地创建工作的要求,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示范社区实践基地建设标准,由中心主任任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研究决策创建工作。同时,健全管理及培训制度,成立全科教学培训小组,挑选具有较强责任心且具备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医生组成师资队伍,积极参加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师资培训。管理小组成员多次参观学习苏州、无锡地区全科医学示范社区实践基地管理模式,规范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工作。此外中心还投入资金5万余元,添置电脑、全科诊疗系统等教学设施设

备,建立了标准化的全科教学诊室、全科示教室,以更好地进行培训工作。目前,该基地具有全科专业国家级师资3名,省级师资5名,无锡市骨干师资1名。去年接收培训2014级全科医学专业学员10名,今年接收2015级全科医学专业学员14名。

通过创建全科示范社区实践基地,在本市范围内对其他全科社区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和教学必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各全科社区实践基地建设,整体提升全科医师培养质量,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输送高素质全科医师,服务好广大患者。

本报讯(通讯员葛 驰)近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顺利为一胸椎骨折患者行“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脊柱骨折微创内固定术”,这一前沿医术的实施,为脊柱患者带来了福音。

51岁的男性患者,高处作业时坠落致“胸椎(T12)压缩性骨折”。因患者正值壮年,考虑到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王强为其制订了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脊柱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方案。消毒后,常规开启计算机导航系统,于L2棘突安装示踪器,调整传感器位置,注册并校准智能工具,同时安装“C”型臂示踪器并连接导航系统和

“C”型臂系统。“C”型臂透视采集患者脊柱前后位、侧位和双斜位的二维图像并将图像传输至导航系统,然后在二维虚拟影像引导下,形成三维图像,以追踪器确定螺钉入点和矢状角,进行螺钉植入。手术顺利进行,分别于T10、T11及L1置入3组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后拧紧6枚螺母固定。术后“C”型臂透视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伤椎(T12)复位固定

满意。术后患者加强了腰背部功能锻炼,恢复良好。

由于脊柱外科手术本身的特点及脊柱的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和危险性高。许多手术需要进行复杂的立体操作,在非可视的情况下进入脊柱的腹地,会进一步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如椎弓根固定、寰枢椎关节间固定及经后路椎体截骨矫形术等。因此,更可靠、安全的智能技术成为医生追求的目标并逐渐成为现实。智能手术首先变为实用技术的是计算机导航系统,该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以往脊柱微创内固定的最大问题是不能直视下找到骨性结构作为参考,固定部位的定位困难,需要反复“C”型臂透视定位,确定螺钉置入点及方向。而本次运用的三维导航可以非常快捷地辅助定位,微创下进行患者示踪器的固定也容易,手术过程中可提高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减少术者和患者“C”型臂透视的暴露时间,减少了辐射伤害,计算机导航辅助和微创脊柱手术两者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本报讯(通讯员徐 萍)近日,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GPM病房)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成功创建为江苏省“GPM病房”。该病房的成功创建,全面提升了麻醉药品的管理质量,提高了医务人员肿瘤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癌痛治疗处于普及阶段,普遍存在止痛治疗不充分现象,临床医师对止痛药物认知不足、缺乏足够使用经验。有的即便开始重视个体化治疗,但缺乏可供参考的循证医学证据。根据这一现状,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GPM病房),来推动癌痛规范化治疗,消除影响疼痛治疗的障碍,普及癌痛知识和提高癌痛诊治研究水平,让更多的患者了解更多

的疼痛相关知识。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于去年

下半年专门成立了“GPM病房”创建小组,将创建活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举办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及交流,通过病房张贴疼痛评估表、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疼痛评分、橱窗张贴疼痛宣教模板、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PPT学习、止痛药及贴剂由护士按时发放及执行、护士记录癌痛患者随访记录卡及PDCA等相关措施,从而规范癌痛评估、癌痛药物滴定、爆发痛观察、疼痛动态评估、健康宣教等诊疗流程,并将对患者癌痛治疗情况、随访反馈及生存质量的评估贯穿于癌痛管理全过程。

去年12月,肿瘤科以高分通过江苏省GPM病房的评审,并于今年4月由江苏省肿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正式发文认定为江苏省GPM病房。

本报讯(通讯员蒋若妤)近日,一患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及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经市中医医院相关科室联合救治,顺利剖腹产下一3600克男婴,母子平安。

今年29岁的黄女士怀孕37周+2天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中医医院待产,妇产科主任杨娟接诊了这位特殊的产妇。黄女士不仅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还有过一次生化妊娠和两次稽留流产史。之前,杨娟就考虑黄女士可能存在免疫相关疾病,建议她进行全面检查后再备孕。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黄女士被诊断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该病的患者怀孕时,由于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及胎盘梗死导致胎盘的功能下降,怀孕中后期有很大概率

会流产。黄女士被确诊该病后,经过孕前治疗,去年人工授精后终于又怀孕了,孕期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泼尼松,并肌注低分子干素。由于这个孩子来之不易,黄女士孕期十分小心,遵医嘱用药,整个孕期情况还算稳定。

经全面入院检查后,妇产科团队选择为其行剖腹产手术。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十分容易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脑栓塞或者肺栓塞,后果不堪设想。再者黄女士血小板值一直偏低,孕期的用药在分娩时及分娩后还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为了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妇产科组织进行了全院大会诊,经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ICU多位专家的共同讨论,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由于阿

司匹林会影响血液凝固,术前6天就提前停止服用,手术当天泼尼松由原来的一天一粒加到一天三粒;术前,为其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动脉B超检查观察有无血栓形成;提前输注血小板,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常规。

在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由杨娟主刀为其进行剖腹产手术。术中,麻醉科根据黄女士的情况,采用了细针腰麻的方式,手术用时1个小时就顺利结束。术后,黄女士被转入ICU,妇产科医生24小时床边陪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阴道流血量、宫底高度及凝血功能等。ICU护士定时为产妇翻身、运动四肢、挤压下肢肌肉,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科观察、检查并做相应的治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周后,黄女士母子平安出院。

本报讯(通讯员叶博艺)近日,市四院党支部组织开展捐款活动,向社区困难党员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传递党内关怀帮扶。

6月29日上午,该院党支部副书记张艳、组织委员杜佳和三位党员代表,来到宜城街道曲坊社区,向部分困难党员送上慰问金和洗发膏等夏令用品,向他们表示了节日的问候。慰问中,还为他们量血压、测血糖,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叮嘱平时注意事项。

本报讯(通讯员梁 静)6月28日上午,受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邀请,来自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6个非洲国家的10位热带病研究项目官员和研究员,来到我市参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非洲客人首先来到湖氵父镇洑西涧水利血防项目点,参观了我市血防综合治理现场,随后来到张渚镇祝陵村宏翔不锈钢厂西侧历史有螺环境,参观查灭螺工作。参观中,市疾控中心血防科科长薛志强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我市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以及60多年来的血吸虫病防治历程。得知我市在2017年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后,他们纷纷表示要将宜兴先进的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带回去,让本国人民早日摆脱血吸虫病的威胁。

本报讯(通讯员杨洪慧)6月22日下午,市二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市二院举行。省人民医院杨志健副院长、市二院沈国良院长共同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冠心病中心宜兴分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危急重症远程诊疗网络医院”揭牌。

省人民医院专家通过对市二院在冠心病诊治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充分肯定了市二院在冠心病救治方面的成绩。为促进地区间、医疗机构间医疗水平协调发展,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缓解群众跨区域就医负担,经两院友好协商,签署合作协议。

在揭牌仪式上,杨志健为医护人员就江苏省胸痛救治中心建设进行了解读,对区域协同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现场演示了以“互联网+”为媒介完成高危、疑难病例远程协同指导性治疗的新技术。市二院将利用省人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双向转诊等各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区域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同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授予市二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无锡市宜兴市分中心”铜牌。这两大中心的成立,将更好地服务陶都百姓。

省人民医院冠心病中心宜兴分中心成立

市四院党支部情系社区困难党员

非洲客人参观我市血防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许 鑫 潘 静)近日,市中医医院为两名高龄患者成功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麻醉效果理想,既避免了全麻或腰麻对高龄患者产生的各种风险,又解决了患者术中无痛的要求。

两名患者分别为97岁和93岁的老太,因不慎摔伤导致股骨粗隆骨折,住进了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为了帮助两位老人重新站起来,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骨伤科

医生和患者家属商量后,决定为老人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的专家会诊和病例讨论中,麻醉科主任俞利忠认为,两位患者均为高龄,心肺功能较差,如果实施全麻手术,风险很大。但如果采用传统的椎管内麻醉,也很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等麻醉意外。目前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为超声引导下行腰丛联合髂筋膜下神经阻滞。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主任俞利忠的指导下,陈飘飘、孙听姣两

位麻醉师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髂筋膜下神经阻滞麻醉,术中辅以静脉用药,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安全顺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目前两名患者均已康复出院。

俞利忠介绍,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是区域麻醉与镇痛治疗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改变了以往麻醉医师仅凭经验进行神经阻滞麻醉的状况,而是精准定位需要阻滞的神经,保证确切的镇痛效果。

为高龄患者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市中医医院推行麻醉新技术

联合会诊 悉心医治

市中医医院成功救治一高危产妇

借助于计算机导航 提升智能手术水平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成功实施

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创建成省“GPM病房”

近日,由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蒋国莲院长带队的志愿者服务小队,走进无锡市森大竹木业有限公司、无锡市曙光电缆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微笑天使,健康相伴”应急救护演示培训活动,上门宣传有关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应急避险以及创伤救护等相关知识,受到企业员工的欢迎。图为急诊科专科护士现场演示心肺复苏。 (本报通讯员 李 靖 摄)

急救培训进企业急救培训进企业

举办传染病

管理培训班

6月25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7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上,市疾控中心防疫科相关人员就传染病法律法规与报告管理要求及数据统计规则、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规范进行了培训。 (本报通讯员 蒋 晨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