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践行工匠精神 打造国家区域精神卫生中心epaper.xiancn.com/newxawb/page/2018-02/03/30/2018020330_pdf.p… · 21部,被sci收录论文30余篇,核 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实用新型

践行工匠精神

打造国家区域精神卫生中心打造国家区域精神卫生中心

责任编辑│王军贤 视觉编辑│成军 校对│苍珠

“只有情系患者,才能赢得民心,我们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这是医院全体职工的心里话。近年来,该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着眼于全新的精神疾病治疗康复模式,关注病人预后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改变过去封闭式、单纯药物治疗的传统医疗模式,完善临床治疗——心理关爱——功能康复——社会支持的综合治疗模式,使患者在尽可能接近社会自然环境中治愈疾病,改变了过去康复期病人自言自语、走路划圈的残障生存状态。

近年来,医院新引进的3.0T核磁共振检测仪、眼动检测仪、脑电地形图仪、心理评定计算机分析系统等,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森田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

物反馈治疗、箱庭疗法、中频、脑波、针灸等,治疗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疗效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同时,医院还承担着西安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及陕西省精神疾病防治技术指导任务。

创新发展模式

保障优质诊疗服务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创新发展巡礼

走进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和煦的阳光、远离喧嚣的闹市,处处干净整洁、风景宜人、安静 祥 和 。 走 进 病区,每个病区设有宣泄室,门窗全部是软包装,不仅病房宽敞明亮,病区、休闲区、治疗区功能分明,为患者提供了安谧、舒适、多样化的就医环境。在这里最常听到医护 人 员 说 的 就 是

“爱心”两个字。在这个“家园”里,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能得到平等的有尊严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更是像亲人一般呵护着患者的心灵。

突出亚专科特色

重建学员精神家园

“精神卫生中心不是精神病院,而是精神重建的家园。精神病患者仅占我们日常医疗服务的很小一部分,精神亚健康人群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对象。”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张杰语重心长地说。

据了解,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现有的重点学科和优势专科的基础上,突出亚专科的特色建设。康复部设计了“大病区、小社会、多功能、利康复”的医疗康复模式。医院的儿少心理科是西北首家致力于治疗少儿心理问题的科室。儿少心理科的工作开展,解决了西北地区儿童精神卫生的防治问题。除此以外,医院还有精神科、

药物依赖科、老年精神医学科等特色科室,以特色科室打造一张张陕西省精神卫生服务的名片。

“这里没有歧视,没有恐惧,是一个安心休养的家园。每一位患者在这里不仅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还可以通过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流程逐步回归社会。”对此,张杰书记呼吁全社会尊重精神疾病患者,重视自己情绪异常,让亚健康的精神情绪可以提前通过有效疏导得以释放,让每一位学员得到心灵家园的重建。

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心理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旧突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布局和能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段差距。

据调查,在陕西省的 54家精神卫生机构中,实际开放床位仅 4841张,有 474名精神科医师,71名高级技术人才。这些精神卫生资源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精神卫生领域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其他省、自治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成立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卫计委落实党的十九大的有力举措,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着眼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勇敢探索!”为满足西北地区百姓的心理健康和就医需求,亟需加强精神专科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亟需强大精神卫生问题的诊疗服务能力,亟需一个引领区域精神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在陕西省22家机构中,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今年医院将不断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为更多百姓乃至全国百姓的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王少薇

加强人才与学术建设

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医院发展最核心的动

力。据了解,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现有医疗高级职称专业人员 118余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人,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2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全国十大杰出精神科医师”2人、优秀精神科医师1人,陕西省劳模1人,西安市劳模 4人。医院医务人员占医院总人数83.5%,已经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

同时,医院学术科研气氛浓厚,在国内首先开展锂盐和声频电针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自主承担及合作科研课题 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 1项。目前在研各级各类纵向课题 26项。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1项、三等奖 3项。主编、参编学术专著21部,被 SCI收录论文 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 20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

同时医院设立“六个基地”,大力开展精神卫生教学工作。分别是陕西省县级医疗骨干培训基地、陕西省精神卫生教育和培训基地、陕西省转岗精神科的培训基地,陕西中医学院的教学医院、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和西安文理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T18

勇敢探索求发展

争做精神卫生领域排头兵

心理科肩负神圣使命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成立于 2010年,是西北地区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他们打破以往采用药物的单一治疗模式,提供认知行为治疗、沙盘治疗、催眠与暗示治疗等多样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理,此外,还承担着卫生部第一批心理援助热线之一(4008960960)的咨询工作。

2017年 7月心理科接到一个电话,“我好难过,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这是一个来自西南边境小镇的电话,声音微弱颤抖着,热线咨询员在几天中彻夜不眠,耐心倾听来电者的倾诉,了解到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绝望,给予他充分地理解、尊重与共情,咨询员沉着进行着自杀危机干预,努力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和获取更多的救援信息。医院心理科很快向当地警方提供了救援的关键信息并及时与当地的心理援助热线沟通咨询者信息,最终成功地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定的迫切需要。而心理援助热线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绿色生命线,肩负着保障社会和谐的神圣使命。

医院党委书记张杰多次强调,心理科要走出去,去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让专业团队去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心理科主任罗园园带领科室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展院前心

理健康工作,为广大的心理亚健康人群提供优质心理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讲座,不仅为区县基层工作人员、西长分公司等多家社会单位进行“心理压力”、“情绪管理”心理知识的科普,还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科室经常开办公益性讲座,上对陕师大、长安大学等大学生,下对交大附小等小学和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进行宣讲和疏导。

康复部每一个细节都为生命品质

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西门位置,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便能看到更开阔的一片绿色:青色的白菜、油麦菜、包菜长得生机勃勃,茄子、辣椒、南瓜、豆角、青菜、番茄结出了果实,向日葵园花气

袭人,朵朵花盘向着天空灿烂的绽放,等待收获季节的到来。可别以为这只是个菜园而已,其实是医院开展的“农场疗法”。农疗基地其实就是让患者通过除草、栽种、采摘、运送等锻炼自己,提高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来到中心康复楼一楼,有一所布置漂亮的小木屋,看起来就是一家正在营业的便利店。走进去才发现,里面的几名工作人员其实是医院的康复患者。原来,它不是一个普通的便利店,而是医院的职业功训练基地之一——康复之家小铺,是为康复患者提供适宜的工作岗位,为他们搭建回归社会的桥梁,也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康复患者一名当理货员,一名当收银员,忙的不亦乐乎。他们不像超市里熟练的员工能快速取货结账,甚至反应还会略微迟缓,但认真劲可不比超市的工作人员差,而来这里购买东西的医务

人员也会非常耐心等候,给他们报以微笑,帮助甚至竖起大拇指点赞,点燃患者对新生活的向往。

类似的治疗方式还有很多,康复部为恢复较良好的患者提供过渡的康复工作岗位,如售货员、洗车人员及化妆师等。团体艺术治疗、松弛治疗、运动疗法、职业功能训练等越来越普及,这种“大病区、小社会、多功能、利康复”的医疗康复模式,让康复患者主动学着去待人接物,提升患者主动交往的意愿,有助于他们更加顺利地回归社会。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他们找到了自信,赢得了尊重,体现了自我价值。

儿少心理科为少年儿童保驾护航

儿少心理科成立于2013年,是西北五省目前唯一专门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服务的专科。科室团队几年如一日地从未间断过对青少年儿童的团体治疗,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结构化的操作手册,并建立了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儿童团体治疗操作手册。许多参加团体治疗活动的孩子们感受到从未有感受过的情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增强了自尊,懂得了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此外,科室加强与幼儿园、学校、老师及家长合作,举办家长学校,对老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益讲座,成为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坚强技术后盾。科主任、副主任还多次举办免费微课、开办微门诊,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对妇女儿童进行公益科普讲座。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及网络,为发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卫生服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科研教学科培养人才永不止步

科研和教学是医疗工作长足发展的两翼。科教科在院内科教工作中起到引导服务和管理的作用,也对我省精神科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心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精神科专业人才,与省内多所高校合作教学。近10年来,承担了西安医学院精神卫生本科专业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工作,还承担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心理学相关教学工作,与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联合培养精神卫生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全国输送了一定的紧缺人才。中心还作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我省培养合格的精神科住院医师。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国内精神疾病专科医院为数不多的机构之一,也是省内 7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之一。为我国精神科新药研发不懈努力着。中心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知识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飞虎科长表示,2018年的目标是要着力打造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国家药物临床Ⅰ期试验室,并建立西安医学院精神卫生系。

张璐 彭朔 石锦娟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团队风采展示把脉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全局,主动出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积蓄实力,秉承创新思维,在精神康复领域开拓进取,稳步推进中心各项工作中迈出

坚实步伐,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