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学学铁匠...板的设计风格,不但有各种各样的书,也有留言 墙,墙上有关于青春和时光的记忆,把人的思绪 拉向那个青涩的年代。杨青宏喜欢这面留言墙,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他都舍不得摘下墙上的任何

零售价:1元总编辑 陈兵 总值班 禄兴明 责编 赵小洪 视觉 黄明强 图编 张路 责校 罗文宇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50—0002(代号77—12)本报地址: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发行电话:966977 邮编:401120

最 好 看 最 有 用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农历己亥年四月廿五 今日天气 阵雨转阴天 17℃~23℃ 总第12004期 今日12版 报料热线 966966

重庆晚报官方微信

上游新闻报料热线电话966966

打铁这家叫“青宏书店”的小书店,只不过是九龙

坡区黄桷坪众多书店中的一个。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很多人喜欢这家书店老

板的设计风格,不但有各种各样的书,也有留言墙,墙上有关于青春和时光的记忆,把人的思绪拉向那个青涩的年代。杨青宏喜欢这面留言墙,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他都舍不得摘下墙上的任何一张留言条:“都是青春,都是记忆啊。”

彬彬有礼,是绝大多数人对杨青宏的第一印象,很多人甚至误以为他是川美的人。但事实上,杨青宏的家在巴南区,因家庭贫寒,中学还没毕业,就独自一人进城打拼。“那会儿才知道,辍学容易再学难。”

1985年,刚进城的他在九龙坡区荒沟当了几年的铁匠,打铁生活的艰苦让他不得不另谋出路。1990年因亲戚在黄桷坪,他也跟着来到黄桷坪,开始卖菜、卖花。

卖书杨青宏卖了一段时间的菜后,他改成了卖百

合花。鲜花批发市场旁边就是渝中区菜园坝最大的二手书批发市场,起初杨青宏只是喜欢看书,毕竟自己读书时成绩也不错,常常坐在书摊旁一看就是半天。后来,杨青宏就把自己喜欢的书买走,在黄桷坪卖百合花的时候,辅以卖旧书。

“批发价拿成2块钱的书,这边转手就是5块钱,不但有钱赚,我还学了知识。”自那以后,卖二手书逐渐成为杨青宏的主业。多少年来,晚上路过四川美术学院大门外,都能看到美院门口会支起一个卖书的地摊。

2008年,他也想改变下雨不能出摊的现状,于是,他租下店面收售旧书,到现在卖书的生活已有近20年了。

鉴赏在记者采访的间隙,不断有学艺术的学生进

来咨询,应该买什么书,杨青宏都能一一提出很中肯的建议。

杨青宏说,最开始在菜园坝淘书,有的书按斤买回来,只要有人出个价,就卖出去了,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画册,别人给他十块八块就卖了。“没文化的我还觉得,赚那么多,值了。”经别人一番点拨,他才知道,书籍里的知识远比看到的多得多。

从那以后,杨青宏开始学会广交朋友,自己慢慢学认字,学习美术知识。因为书店开在川美背后,

学学铁匠你的人生也有100万种可能

“我选择了最喜欢的方式”杨青宏的诚信真挚,还结识了不少川

美的教授及黄桷坪有文化的人。比如四川美术学院的黄永符老师,就喜欢在他的店里买书、看书,聊聊家长里短,下下象棋。久而久之,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只要有空就来教我鉴赏画册,偶尔还会邀请我去他家清点书籍。”因书结缘的老杨还结交了不少朋友,通过与这些人的交往,他写的字,绘的画,拥有的书画方面的知识与眼力,比原来进步了很多。常有一些老教授来店里聚会,喝喝茶,聊美术聊人生。“一两个小时,和他们一起聊聊,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老杨很享受这样的日子,他把这种氛围称为“文艺气息”。

读过木心的诗《从前慢》,老杨很有感触,他一直喜欢那种时光慢下来的感觉,而青宏书店,也恰好印证了从前的日子特别慢的想法。“我选择了最喜欢的方式,也希

望把这份慢的心意传递下去,就像我这个书店,随着黄

桷坪的时光慢慢流淌。”

人生有多少种可能?没有谁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杨青宏年少时进城当铁匠、菜贩,无意之中发现二手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后,他爱上了看书。如今,老杨在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后门的邮电路开了一个书店——青宏书店,学生和教授常来看书。“常有一些老教授来店里聚会,喝喝茶,聊美术聊人生。”49岁的杨青宏说,人生最重要的路口就是抓住现在,不负光阴才是人生的奋斗所在。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实习生 孙彦钦 汪浩燃 摄影报道

打铁➡卖菜➡卖书➡挺进画坛

让 阅 读 慢 下 来 ,让 生 活 慢 下 来

新闻慢

学校的老师们也都成了店里的常客,跟这些老师们相处久了,久而久之,老杨也就对美术知识有了些了解,逐步向画坛挺进。

“最开始,看不懂的我就问他们,刚开始他们说得对或不对,我其实都不明白,渐渐的画册看多了,听多了,也都晓得了。”老杨说,蜕变期的疼痛感过了以后,就是那种丰收的喜悦。长期浸润在黄桷坪文化氛围中,老杨逐渐“开窍”,现在他还慢慢学习了鉴赏画册,知道去衡量老书的收藏价值。

“最初学习这些都是从做生意的角度去想的,以赚钱为目的,但是接触到这块之后发现挺有趣的,甚至有时候感觉钱并不是那么重要,我的思想也丰富起来。”老杨笑着说。

灵感店门口的玻璃上挂着一层层小卡片,从2008

年起断断续续地有一些留言。不同的笔迹,各自寥寥几句诉说着当下的心境、愿望。

来写留言的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嘻嘻哈哈的,几个结伴就来了,有时翻翻书,写了留言就离开了。也有直接来写留言的,一声不响写了就离开了。”

六七月毕业季来留言的人比较多,多数是与考试和情感有关,还有就是游客,以二三十岁的女性为主。老杨说,留言卡片的灵感来源于看书。他常常看见有人在书上签名,就开始琢磨可以让读者在店里留点纪念。“写在书上又不现实,干脆做成了留言小卡片”。

在沙坪坝区大学城工作的杨小姐,在这条街上度过了本科和研究生时光。

37岁杨小姐的记忆中,当时在黄桷坪常去三个书店,其中川美后街的这个书店印象深刻。“画画累了的时候,一个人点一杯珍珠奶茶,在书店翻翻画册,有时看看留言卡,突然有了灵感回去继续画画。”多年后,杨小姐专门回到这条青春的后街,看到这个书店感慨万千。“小小的书店有人来喝茶,有人在聊天,有的人看书。在这里,能找到时间很慢的感觉,一切都很温和。”

▲书店不起眼,却是很多人心灵的港湾。

▲杨青宏学习人物素描

◀杨青宏闲暇时爱看书

人物素描

1

2

3

4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