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咨询举报有了专线 被骗之后紧急拦截 国内首家省市合建反欺诈 ...zjfzb.zjol.com.cn/images/2016-02/19/f2016021900001.pdf邮箱:zjfzb@vip.sina.com 新闻热线:0571-87054420

Q聊

4版 17岁男孩裸身站上10楼窗台他说自己压力大父母茫然:他有什么压力?

地级以上市逾七成存在黑臭水体南多北少,60%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广角

6版

■社址:杭州市省府路8号 ■邮编:310025 ■广告许可证:杭工商广字第007号 ■广告部:87054448 ■零售价:1.00元 ■全年:220元 ■印刷:浙江广育爱多印务有限公司 ■值班总编:杨志东

平安浙江网:www.pazjw.gov.cn 浙江法治在线:www.zjfzol.com.cn

星期五 ❘ 农历丙申年正月十二

第4941期

今日12版国内统一刊号:CN33-0019

邮发代号:31-25订阅热线:0571-85213260

数字报网址:http://zjfzb.zjol.com.cn邮箱:[email protected]新闻热线:0571-87054420

13857101115 “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法制报”微信

2016.2.19

通讯员 徐佳金燕本报记者 陈洋根

本报讯 昨天上午,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正式运行。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省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徐加爱,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省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副召集人刘树枝出席揭牌仪式。

反欺诈中心是我省在打击防范通讯网络诈骗领域的一项创新品牌,中心正式揭牌,不仅是对全社会的首次亮相,同时表明了我省严打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我省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发案势头迅猛,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共受理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0万余起,案值超过15亿元。仅今年 1 月份,全省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7000余起,被害人被骗1亿余元,其中损失百万以上案件发生8起。

为有力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效遏制大幅上升的发案势头,解决打击治理工作中存在群众被骗资金冻结和涉骗信息拦截难题,及时为被骗群众挽回和减少经济损失,去年11月,省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决定,浙江省与杭州市合并组建反欺诈中心,实现省、市两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省公安厅、杭州市公安局紧密筹备,并在省金融、通信监管部门及各相关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工商、农业、中国、建设、招商、邮储、民生等7家银行,移动、电信、联通等3家运营商及阿里巴巴公司,均已派驻专人、设置专席、入驻中心开展工作,省、市共建的浙江省 (杭州市) 反欺诈中心顺利完成组建和试运行任务,并于昨天上午揭牌宣告正式运行。

浙江省 (杭州市) 反欺诈中心承担以下职责 任 务 : 开 通 反 欺 诈 咨 询 服 务 专 线 电 话81234567,接受群众防骗咨询、涉骗线索举报,并依托相关技术手段对诈骗电话、诈骗信息、钓鱼网站、诈骗账户等进行实时封堵、删除,对接报的现行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被骗资金,快速查明资金流向,实施紧急拦截止付,为群众挽回或减少损失;实时跟踪分析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发案趋势、犯罪规律、手段特点,指导社会各部门开展针对性的防范宣传工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提供支撑。

反欺诈中心自今年1月试运行以来,接到各类群众报警、咨询、投诉、举报电话464人次,将497个诈骗银行账号输入黑名单库,对270个诈骗电话进行技术反制,对8起案件实施紧急止损,止损金额180万元。

徐加爱对浙江省 (杭州市) 反欺诈中心正式运行表示祝贺,并要求认真研究犯罪规律特点,不断提升打防能力和水平;要以反欺诈中心为桥梁,鼓励和吸纳更多的运营商、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参与进来,不断做大做强反欺诈网络;要大力加强防范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识骗防骗能力。

省、市合建反欺诈中心为全国首创,是我省针对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高发的形势,通过公安机关和银行、通信运营商等部门深入协作建立的打防工作新平台,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打防合力的创新之举,必将有力服务和支撑我省打击治理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有力遏制发案势头。

闹元宵通讯员 叶晓东摄

2月18日,温州龙湾区蒲州街道蒲江社区举办制作灯笼、猜灯谜和垃圾分类游戏等活动。图为志愿者正在指导市民制作灯笼。

咨询举报有了专线 被骗之后紧急拦截

国内首家省市合建反欺诈中心揭牌运行

本报记者 陈洋根通讯员 王智张丹

昨天,本报《记者新春走基层》栏目推出了春节过后外来务工人员返城的报道,关注了新务工人员需要办的那些“证”。来到一个城市,必须先得有个落脚点,有个睡觉休息的“窝”。今天,记者把重点转向外来务工人员的租房问题。

今年1 月1 日,《杭州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那么,这项规定对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是否有影响,房屋租赁登记办理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昨天,记者走访了杭州下沙闻潮派出所、杭州市公安局流动人口管理大队以及杭州景区公安分局,了解相关租房的政策信息,希望对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有所帮助。

租房要走哪些流程在昨天的报道中,记者提到了初来杭州的小邹,大年初五来

到杭州,初七就找到工作了。因为单位不提供住宿,小邹就打算租房子。据悉,小邹所在的单位位于下沙闻潮派出所辖区,他准备在单位附近找房子。所以这段时间,小邹一有空就上网或跑中介,寻找房屋出租信息。

记者了解到,在《规定》实施前后,下沙闻潮派出所曾对辖区出租房特别是群租房进行了全面摸排。1月12日,根据《规定》

及相关法律法规,警方依法对违规的观澜时代小区“最牛群租房”二房东李某做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这也打响了新规实施以来,杭州处罚违规房东的第一枪。

闻潮派出所的王警官对租房流程、出租房管理政策了如指掌。王警官首先提醒说,网上租房要特别注意甄别出租信息的真伪。因误信虚假租房信息而被骗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果是找中介租房,得认准信誉好、投诉少的房产中介。

王警官说,根据《规定》,承租人与中介或房东谈好价格后,几方签订租房(居间)协议,房东需携房产证、租赁合同、承租人信息办理居住房屋出租登记,携带材料还包括承租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办理登记的地点包括就近的警务室、辖区派出所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企业为招聘的外来务工人员集体办理的,可以通过远程申报平台报送,房东也可以委托小区物业通过物业报送平台,办理居住房屋出租登记。

(下转2版)

除了那些“证”,返杭务工还要注意些啥?

找房租房样样都得留神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