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文化 - epaper.ntrb.com.cnepaper.ntrb.com.cn/new/jhwb/page/2/2019-08/15/A13/20190815A13_pdf.pdf子风流行曲。收录曲《我的朋友》由外国作 曲家 AdamNierow、PeterHabib、Makoto

今日视听

WENHUA WEEKLY

文化 2019/8/15星期四 13编辑:顾遐 组版:胡建新 校对:马艳萍

/声色

第一次告白TFBOYS

主打歌《第一次告白》由 UrbanCla6ix 创作,达尔汗填写中文词,是一首节奏明快的电子风流行曲。收录曲《我的朋友》由外国作曲 家 Adam Nierow、Peter Habib、MakotoWakatabe创作,王韵韵填词,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元气歌曲。

平庸之上9m88

9m88,90 后台北女子,以独立之姿酝酿多时的首张创作专辑,曲风多元具现代感的音乐线条声响惊艳,并有突破自我具国际视野的潜力之作,音乐风格融合R&B, Hip hop, Jazz, Improvisa-tion, Pop等。她充满摩登气息的举手投足,慵懒感性的嗓音与游走在优雅冷静与古怪魅力之间,无法被定义的浪漫存在。

烈火英雄陈国辉导演

影片根据鲍尔吉·原野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故事原型是 2010 年的大连 7·16 油 爆 火灾。面对无形的死神,每一秒、每一步都有被烈火焚身的风险,《烈火英雄》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消防员这个职业。主创人员们“希望大家看到电影忘掉我们演员,记住消防员”。

上海堡垒滕华涛导演

未来世界外星黑暗势力突袭地球,上海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大学生江洋追随女指挥官林澜进入了上海堡垒成为一名指挥员。外星势力不断发动猛烈袭击,林澜受命保护击退外星人的秘密武器,江洋和几个好友所在的灰鹰小队则要迎战侵略者,保卫人类的最后一战在上海打响……

我有点后知后觉,上周看杭州朋友发的朋友圈,才知谭校长来内地举办“银河岁月40载中国巡回演唱会”了。

朋友写:谭校长1950年出生,70岁了(实足69岁),还这么卖力,又唱又跳,满头大汗,直接看哭。

我吓了一跳,谭校长已经70岁了?看图片里的他,穿着亮光闪闪的演出服,虽人已发胖,精气神还在,哪里和 70岁搭上边?身边古稀老者,大多头发花白,走路小小心心,谁还敢大蹦大跳,也不怕闪了腰?

隔几天,朋友圈里另一位资深歌迷热泪盈眶,买了前排高价票,带着好镜头相机,去拍永远25岁的少年——谭校长把演唱会开到了我老家南通。

资深歌迷情深意切:“35年前我第一次听他的歌,从此再也没有停过。‘岁月无声消逝,讲一声真爱你……’我全部的青春记忆,无言感激,Alan Tam谭咏麟。”

他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上世纪80年代,伴随卡带收录机的流行,粤语歌风靡内地,谭咏麟、张国荣、陈慧娴、梅艳芳、叶倩文……谁没听过一两个这样的歌手,日子简直算白混。90年代,卡拉OK兴起,在KTV里唱一曲粤语歌成了时髦,我就是那时被会唱粤语歌的鱼骗到手的。

鱼请我去他学校玩。晚上,带我去学校的小礼堂。他举着话筒在烟雾缭绕里唱《一生中最爱》,灯光迷离,目光烁烁,明明我听不懂粤语歌词,可是莫名脸颊就红了,心怦怦热烈跳起。心想,粤语歌怎么这么性感?好好听。

我本来那个时候只听国语歌,常听罗大佑,受鱼的影响,开始转听粤语歌,跟着磁带鹦鹉学舌学粤语。爱上陈慧娴,翻来覆去学唱她的歌。那时正是最好的年纪,刚刚大学毕业,手头有大把可以挥霍的时光,最开心的恋爱活动是和鱼晚间去KTV同飚粤语歌。他唱《爱在深秋》,我唱《千千阙歌》;他唱《水中花》,我唱《飘雪》;他唱《难舍难分》,我唱《归来吧》……回忆到这里,突然好想哭,想和杭州及南通的友人隔着微信握个手。岁月消逝了30多载,可那些熟悉的旋律没有忘记,当耳畔重新响起,我们被心头萦绕的情怀感动了。一曲曲歌里,藏着人生中最精彩的青春时光。

那天看完演唱会,南通友人上传了一个视频。他在夜色里独自开车回家,车内,大声放着谭校长的《无言感激》:“岁月无声消逝,欢呼中不会醉,得到了我会继续进取。信念藏于心内,感激暖暖热爱,即使我有泪笑着强忍……”

看过他的视频后,我立刻去摩天轮票务键入三个字:谭咏麟。查到这个秋天,校长还会去苏州巡回演唱。我马上预订下两张票,深秋,我将和鱼一起去苏州。

女性电影

由姚晨监制主演,滕丛丛编剧导演的女性电影《送我上青云》通过上海电影节步入了观众的视线,从主创的构建来看,这是一部有着坚定信念去创作的女性电影,在《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单身不是拒绝男人,拒绝爱,而是要提倡一种充实、自我的生活;女性自身的独立是为了争取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地位所必备的武器。”

《送我上青云》中的盛男所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生活尊严,被她用刚烈倔强脾气所包裹,一个有着知识武装的经济独立的女性,面对趋利媚俗的环境也会窘迫,也难免遭受嘲笑,而她不再年轻,加班压缩她谈恋爱的时间,永远学不会谄媚,不爱随波逐流,趋炎附势,就在她知道自己大难临头的时候,她似乎可以慢下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故事主要就是从她大难临头后的一次“接活”任务说起,在这个过程,她与三个男人有着不同的际遇,也同盛男所鄙视的母亲美枝关系发生了变化……她得学着面对身上这种会让她丧失女性一部分功能的疾病。

辛辣诙谐

《送我上青云》里辛辣幽默的对白频出,既杂糅了开心麻花的粉红色段子包袱,还有顽主式的语言机锋,以及韩寒电影中的笑中带泪,还自带一股嬉笑怒骂的潮涌快感。在《送我上青云》中,姚晨的喜剧表演非常独特,雕琢细腻,层次丰富,跟剧情变化生发出一种独特的喜剧表演魅力,在喜剧的表演创作中也带有悲剧的深度探索,在苍凉的底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夏天的花海,故事与表演的结合,磨合出一股新鲜的喜剧形式,很久没有在现实题材中体验过那么酣畅淋漓的,饱含滋味的喜剧创作了。但这部影片有着“黑色喜剧”的一抹色彩,“黑色喜剧”或“黑色幽默”是指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然而“青云”却大胆地提亮或者突破“黑色喜剧”的创作范式,有些更深远的理想主义追求!

看到结尾,似乎有种当初看奥斯卡获奖影片《鸟人》的感觉,那种我的倾注与付出,终于可以让我没那么伤痛,没那么不自信了,即便不能实现最高理想,但我不失我的尊严。

注视本土

《送我上青云》扎实的剧本创作,聚焦中国当代的女性困境。从女性的原生家庭,观念的形成,职场困境、健康状况,财务情况、婚恋现状等问题入手展开叙事,直面痛点,精神可嘉,但电影绝不是卖惨,也不苦情,更不是兜售焦虑,以一种层层提升的豁达抒怀方式去展示盛男的精神世界。尽管在这个过程,盛男遇见了很多啼笑谐非,令人难堪的事情,但电影始终带着平等的视角去看待每个人物,不仰视也不藐视,从血肉筋骨里去观察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笔法有点儿老舍先生、汪曾祺先生的意思。另一个非常值得回味,又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电影展示了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风貌,云舒云卷,氤氲环绕,大河弯弯,这种构思大气的“文人画”审美趣味与人物相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符号,也有点沈从文先生写湘乡的笔触。“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盛男在朴素风雅的山水民居中经历着喜忧参半之事,她暂留诗画山水间,思考死的恐惧,生的悠长,男欢女爱,悲欣交集,这是盛男的心性经过一次深层的磨砺。这部影片描述了中国女性的情爱观念,真实且充满力量。

本片片名引自《红楼梦》,在精神上也致敬这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写诟与净,真与假,生与死,探索“无常”。茶烟渐起,清谈渐欢,雅俗之间,悦人欢颜。呼朋唤友,且观片去。

浮生散记充实自主□滕雅望

听谭咏麟的歌□陆小鹿

在看《烈火军校》,偶像加历史的多重元素,民国版的花木兰从军,有点儿意思。吸引人看下去的不是剧情,而是人物塑造的成功,不知道是回归了真实还是掺杂了现代的理念,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看真相,但不能否定的是,现在的风格已经完全脱离了历史书本给予我们的印象,抛开编剧有迎合当下心理的因素,这种手法确实让人感受更深刻了些。

富家小姐谢襄为完成兄长未走完的路,女扮男装进入了烈火军校,与玩世不恭的顾燕帧和冷静沉稳的沈君山成为同学并渐渐发展为并肩作战的战友,严格艰苦的军校生活,谢襄不仅要掩饰自己女儿身的秘密,还要战胜自己柔弱的体质。日军增兵东北,爱慕沈君山的金显蓉化身日本商会会长从海外归来,其真实目的为制造混乱,并掠夺中国珍贵矿产资源。剧集更新得慢,我又犯了与从前同样的毛病,心急着把小说翻出来看,日夜兼程迅速看到了最后,故事的结尾,谢襄与顾燕帧和沈君山共同联手,终于打败了金显蓉,粉碎了日本人的阴谋。

谢襄有个好朋友叫谭小珺,同样家境优渥,谭小珺有个发小叫曲曼婷,曲曼婷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刚出场时曲曼婷就被同样不知天高地厚的顾燕帧当场难堪,还被当众从歌厅带走,她的追求者沈听白是个身家了得的富家公子,行事老道,与曲曼婷青梅竹马并对她一往情深,但曲曼婷从未承认自己爱过沈听白。

曲曼婷这个角色不是主角,但个性展现得尤其生动。看上去大大咧咧嘴不饶人,其实是个很不一般的女子,她抛头露面不为钱,只为证明能靠自己而活。第四集中,曲曼婷受邀参加一个宴会,被一群大家闺秀出言讥讽,曲曼灵婷伶牙俐齿将她们说得气急败坏哑口无言。那一刻感觉她像张爱玲笔下唱蹦蹦戏的女子,总也打不死,总也打不败。

人们对于女性的评价标准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与地域,政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再加上因人而异,差别大是在所难免,但都存在一种内在逻辑性与恒定性。夏商周时代的女性是一股清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要内敛,要贤淑。到了秦汉,李夫人与赵飞燕以消瘦为主流,矮黑的胖子在当时根本无活路,但依然要求温良谦恭。盛唐最为开放,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到了宋元明清,对女人的压制到达了高峰,要女人把脚裹得紧紧的,三寸弓足成为男性追逐的主要部位,审美近乎病态。时间走到现在,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其中之一就是审美标准,而审美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文化又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时代背景。中国自古以来,话语权基本都掌握在男性手中,评价女性的标准基本也由男性做出,再由历代文化墨客进行反复的思想灌输,逐渐固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

再回到这部剧中来,虽然这部剧中女主是谢襄,花木兰女扮男装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她最终获得了顾燕帧与沈君山两位大少的倾心,但仍不如曲曼婷来得真实。她知道自己长得美,感觉所有男人都爱慕她的那种自信与可爱的劲儿,每次看剧都忍俊不禁。在外人眼中,沈听白是个完美的结婚对象,有钱又地位还有能力,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曲曼婷,对她无微不至,可曲曼婷一味拒绝,只是因为她不喜欢。她在顾燕帧心动后,行动上非常勇敢,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顾燕帧不答应便躺在军校门口耍赖,这样敢爱敢恨有一说一的女子,真让人喜欢。

人类的心理一直很矛盾,一面赞扬真善美,一面又宣扬含蓄谦让。曲曼婷很真很美,她勇敢地说爱勇敢地说不,勇敢地行动勇敢地承担自己的人生。但编剧作者总让曲曼婷这样的女性历尽磨难,似乎是对她们之于传统反叛的惩罚,每次看到这种思维与时空不相匹配的落差就感觉十分失望。也只有沈听白这样有能耐的聪明人,才会明智地追寻这么美好的曲曼婷。

曲曼婷□刀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