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文化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4-10-16/017/hnrb20141016017.pdf · 出席《海上探戈》现代舞精品专 场新闻发布会。11月1日、2日, 应海南省歌舞团的邀请,她将率

■■■■■ ■■■■■ ■■■■■

一周文化热点

点评戎海

南海评弹wh

文化热点wh

文化 WEEKLY周刊

值班主任:伍立杨 主编:戎海 美编:张昕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B09

■ 本报记者 戎海

“虽然《海上探戈》已经巡演了10年,但是我还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来到了海南。”这是金星在发布会上说的第一句话。事实上,迄今为止,这台剧目只在国内为数不多的一线城市演出过,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国外巡演。“大多数中国观众对现代舞还有个接受的过程。”金星说,她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把《海上探戈》作为在海南首次亮相的剧目。

早在1980年,13岁的金星就随沈阳军区来海南慰问演出;1995年,她再次来到海南参加一场商演,来去匆匆。此次是她时隔近20年之后,第三次登上海南的舞台。“大家可能都是通过电视荧屏认识我,但那些都是片面的。”金星说,“希望大家能走进剧场亲眼看我跳舞,因为那时的我最真实。”

《海上探戈》记录10年心路历程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金星舞蹈团是中国第一支民营现代舞团。该团常年在国外演出,并且和国外的现代舞艺术家有着密切的合作,积淀了一批有影响的保留剧目,但是《海上探戈》始终是金星的最爱。

《海上探戈》由《脚步》、《半梦》、《红葡萄酒》等10个独立剧目组成,荟萃了金星从1991年到2000年的创作精髓。这些剧目有的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改编,有的则是在国外游学的心得,用金星的话来说,是她用舞蹈书写的“个人日记”,记录了她10年来的经历和情感。

这次来海南演出,47岁的金星将亲自出演《半梦》和《红葡萄酒》两

个剧目。“以前我差不多能跳全场的70%,现在体力真的不如以前。”金星笑称,现在看她演出的机会是“看一次少一次”。或许哪天就真的跳不动了。

金星的现代舞把西方的肢体动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营造出浓郁的东方氛围。“每个人对现代舞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必强求一致。”金星说,很多观众担心现代舞看不懂,其实只要能够感动自己,就已经足够了。“哪怕闭上眼睛听音乐,你都会感受到《海上探戈》的魅力。”金星对此次海南演出充满信心。

热爱舞台让观众认识真实自己

“我现在每次上台,都还会紧张。”这句话从金星的口中说出来,难免会让人怀疑其是否故弄玄虚。但是金星却表示,紧张感是一个演员上台前应该具有的状态,假如有一天这种紧张感消失的话,真的是到了要告别舞台的时候了。

尽管在圈内名气很大,但是金星被普通大众所熟识,还是因为其担任电视选秀节目的评委导师。金星坦言她起初很排斥上电视,后来发现要想影响更多的观众,必须借助大众传媒。包括现在的脱口秀,早在5年前她就已经开始准备,为此她还专门去演话剧,锻炼口才。“我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自己想做并且准备好才去做的,所以我很忙,但是很快乐。”

然而在大众眼里,金星最大的标签就是“毒舌评审”。对此金星表示自己说话很直接,但是并不冷酷,尤其是在面对弱势的学员时,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是电视节目

为了追求效果,往往断章取义,造成了她在大众形象中的片面化。

“看过我在电视上的表演,对我的了解最多一半,只有走进剧场看我跳舞,才能看到完全真实的我。”这是金星在发布会中一再强调的一句话。她说,和年轻时相比,她现在的表演几乎看不见技巧的痕迹,她在舞台上是用肢体和观众交流。“交流产生价值,只有现场看过我的舞蹈,才能明白金星为什么这么牛!”

角色转换舞蹈始终是不变情怀

从当年的特立独行甚至带有叛逆色彩的形象,到如今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符号,金星一直很清楚自己将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专业上,她推崇个性、自由的表达方式,所以她对体制内专业院团对演员的束缚深感痛恶;而面对大众文化现象,她则表现得十分宽容,甚至在她脱口秀的结束部分,还专们跳了一段《小苹果》的广场舞以表示对大妈们的支持。“但是我知道分寸,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金星说。

尽管现在忙于各种讲学、表演,但是金星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回归舞蹈本身:“我未来想拥有自己的金星剧院,里面有剧场、舞蹈团、舞蹈学校等等,即使我自己不能跳舞了,但我会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使之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团体。”

对于这次海南演出,金星希望只是合作的开始。“希望今后能把我们更多的作品介绍给海南观众。”她还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机会来海南常住一段时间,创作一些海南题材的舞蹈作品,奉献给海内外的观众。

在当今中国演艺圈,舞蹈家金星算得上特立独行。她19岁公派赴美国学习现代舞,随后移居欧洲游学创作;1990年代中期回国,在北京成立北京现代舞团并担任艺术总监;2000年,金星移居上海,创办金星舞蹈团。近年来,金星频繁在电视屏幕亮相,先后在东方卫视《舞林大会》以及央视《中国好舞蹈》等节目中担任评委导师,其个人脱口秀节目也即将在东方卫视播出。

10月14日,金星亮相海南,出席《海上探戈》现代舞精品专场新闻发布会。11月1日、2日,应海南省歌舞团的邀请,她将率上海金星舞蹈团献艺海南省歌舞剧院,为海南观众献上已经在国内外巡演10年的精品现代舞专场《海上探戈》。

“毒舌”是金星在选秀节目中留给观众的深刻印象,但那只是她的风格之一。在脱口秀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关注民生、充满爱心的金星。然而,要想最直接地感受其艺术态度、人生态度,恐怕还是得回到舞台。

文化节日的未来

■ 朱晓剑

美术圈的大事最近就是全国美展,此外,还有创意周、艺术节、音乐节、文化周等活动每天在上演,看上去着实繁荣,热闹。这种种文化节日也被看作文化复兴的一种标志。

文化活力意在推动地方文化向前发展,不管是采取怎样的路数,都应该有所创意、突破,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圈里的自弹自唱,而是让更多的人走进文化、了解文化,这也是文化节日应有的涵义。比如在创意周上,可以让大众亲近不同的创意产品,而艺术节就更不用说了,倘若没有人参加,那就可能变成曲高和寡的

“艺术”。文化节日时常被当成文化营销

的手段。比如在成都,这样的文化节日就表现得充分,从最初的艺术双年展,到成都画派的推出,再到最近举行的成都创意设计周,其意除了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之外,也包含了城市营销,因此也收获了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在其他城市也有这样的案例。

不过,文化节日在形式上可能表现得各种各样,但其内在的动力就是要推动地方文化往前发展,是由此带来文化思维上的碰撞、沉淀,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文化节日并不是以此为目的,看上去就是走过场,只是对某种文化成就的吹捧、追认,当成地方文化营销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活动固然热闹,却与地方文化的未来并没多大的关系。

有位艺术家曾将文化节日称之为“盛宴”、“狂欢”。在多数时候,可能我们在意的是文化节日有很“炫”的东西在,吸引眼球,就已成功。但从文化的发展逻辑上看,如果仅仅是满足于这种活动,而忽略掉了地方文化内在的发展规律,只是强调形式,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报讯(记者戎海)10月13日晚,第十八届“北京放映”开幕式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海南电影《毕业那年2》入围本次活动,主创人员集体亮相开幕酒会。据悉,该片的全国首映式将于本月17日在海口举行,并将于当天在全国各大院线全面上映。

创办于1996年的“北京放映”,是国内唯一邀请外商集中选看中国影片的国际性电影放映活动。前十七届“北京放映”展映国产影片810部,数百部次的国产影片通过“北京放映”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部国产影片被国际电影节选中而荣获各类奖项。

第十八届“北京放映”活动经过对百余部报名优秀影片的层层筛选,精心挑出了60部具有海外输出潜力的影片进行放映,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成果,这些影片有已经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优异的票房成绩的《同桌的你》、《后会无期》、《催眠大师》、《京城81号》、《绣春刀》;有与院线同步的优秀影片《黄金时代》;有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影片《西藏天空》;有细腻而敏锐捕捉少数民族的喜怒哀乐和独特民俗风情

的影片《天上的菊美》、《梯玛和他的儿子》;还有动画影片《龙之谷》、《熊猫故事》、《终极大冒险》;纪录片《守望者》等。

《毕业那年2》是由海南籍演员顾莉雅主演,并且全程在海南取景拍摄的青春、浪漫的励志电影。我省多个影视、文化公司参与出品、摄制,可

以说是部地道的海南电影。该片讲述了海大音乐系硕士研究生林辰(顾莉雅饰)在外婆和妈妈的指引下坚持并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17日,包括顾莉雅在内的全体主创人员将来到海南,出席该片的全国首映礼。当天,《毕业那年2》也将在全国数十家院线的4500余家影院同时上映。

《毕业那年2》亮相“北京放映”全国首映礼明日海口举行

我国将加大古籍保护力度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10月11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推进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华古籍目录。今后将积极推动在高校设立古籍保护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让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有尊严、有前途。

据了解,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全国已建立了由1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培养古籍保护人才6690人次。此外,还命名12家单位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并修复珍贵古籍120多万页。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

点评:继文物保护之后,古籍保护成为业界关注的又一热点话题。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许多古籍善本流落民间,不被人所知,还有许多古籍沉睡在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里,难见天日,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是一种缺憾。然而和文物相比,古籍的保护更加困难复杂,尤其是其数字化和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工程量浩大无比,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保证,而且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敬业的奉献精神。

孟京辉“48小时”开创戏剧直播先河由孟京辉执导的国内首个戏剧直播平台

——“48小时”第一季直播日前收官。持续10天的直播创造了戏剧观众的数量之最,也开创了国内戏剧直播的先河。

日前,知名戏剧导演孟京辉在京宣布开通百度直达号,并携手百度打造中国首个互联网戏剧创作直播平台“48小时”。“48小时”第一季挑战赛要求张新新、康赫等5位青年编导和他们的团队分别在一个封闭空间内,根据随机命题,用48小时创作出一部不少于20分钟的戏剧作品,5部作品的创作共历时10天。最终,《手提箱》、《失恋博物馆》等作品受到孟京辉的一一点评、指导。据百度数据显示,10天来“48小时”的总点击量超过121万次,平均下来,一天的观看人次相当于北京所有剧场门票总数的 2.7倍。 (据《北京青年报》)

点评:文化艺术触网已经成为趋势,演唱会直播刚刚兴起,戏剧直播又加入其中。孟京辉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舞台剧导演之一,把戏剧的创作、演出过程从头到尾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网民面前,无疑会吸引很多对戏剧创作好奇的观众。但是这样的做法也让观众对新剧目的期待感和神秘感消失殆尽,影响观剧体验,其最终得失还得需要时间的检验。

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节开幕

小剧场戏曲一直被认为是传统艺术接近当代受众的新探索,10月16日至11月16日,“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将在繁星戏剧村举办,届时,13部戏曲将在这里轮番演出50多场。

其中,有来自台湾国光剧团的《青春谢幕》,香港荣念曾先生与江苏省昆剧院联合创作的《319》,上海戏剧学院田蔓莎创新戏曲工作室的《杀子》,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黄梅戏《天仙配》,繁星戏剧村出品的《倾国》、《一旦三梦》,以及北京京剧院的《惜·姣》、《浮生六记》,中戏的《霸王别姬》、国戏的《来自地球的你》,天津京剧院的《琼林宴》等多元化剧目。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有7部来自女性导演,她们将联手为观众奉献温暖唯美的戏曲盛宴。

(据《北京晚报》)

点评:小剧场戏曲一度是文艺院团和教学单位用来培养青年演员、探索戏曲改革的一种艺术形式,带有明显的实验性质和先锋色彩。有的院团也曾经在市场上尝试推出小剧场戏曲,效果并不明显。对于老戏迷来说,小剧场戏曲显然不能让他们过瘾,而年轻观众则面临更多的选择。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举办,可以看成是该艺术门类的一次集体抱团亮相。毕竟,在各种艺术形式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尽快让观众认知接受小剧场戏曲,才是当务之急。

■ 杨丽娟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和《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先后收官。作为今年最受关注的两档现象级综艺节目,二者都交出了漂亮的收视成绩单。不过,在口碑方面,这两档节目均未能延续当年第一季所获得的

“零差评”待遇,“学员缺乏辨识度”和“萌娃太假”之类的负面评价,直到节目结束也没能消停。

当年大红大紫到让人惊叹的节目,花开一季之后反而成了吐槽对象,究竟是观众的口味太刁钻,还是节目本身变了味儿?

其他今年续播的热门综艺节目,口碑也没好到哪儿去。刚刚开播的《中国梦之声》第二季,第一期刚一亮相就因为情节过于戏剧性,被观众质疑“演得太过了”。

在知名综艺节目制作人李方儒看来,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观众的审美疲劳,“引自海外的这些主题性节目模式都是固定的,不可能随时调整板块内容,到了第二季、第三季,观众难免觉得不新鲜。”对此,

“好声音”节目宣传总监陆伟也承认,“好声音”这种新鲜的节目模式,在第二季、第三季能够发挥的力量已经在衰退。

购买海外模式的综艺节目,真的不能进行创新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常江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以已经播出了14季的老牌节目《美国偶像》为例,“这档节目非常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根据受众调查的实时情况对节目形态进行灵活调整。”反观国内一些综

艺节目,虽然也在努力创新,却因为用劲儿过度,反而

丢了节目的“灵魂”。

收视走高口碑滑坡要钱还是要脸?这是个问题!

金星:舞台上的我最真实

《海上探戈》问世十年

即将首次登陆海南

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化周刊》

《海上探戈》剧照

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剧照

《毕业那年2》海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