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屯溪区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位 · 污水管道(原率水桥至芦村路段)1582米, 修复污水管道(芦村路至过江污水管倒虹吸 处)1271米。计划实施屯光镇、阳湖镇、黎

第 2 版

特 刊2018年 10月 10日 星期三

屯 溪 区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位晨雾 初 开 ,迎 着 秋 的 暖 阳 ,漫 步 在 徽

州 大 道 上 ,映 入 眼 帘 的 景 色 让 人 赏 心 悦目:笔直宽阔的道路,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枝繁叶茂的绿化,打造出宜居宜游的天然氧吧;赶早晨练的市民,舞动着 身 板 舒 展 着 筋 骨 。 路 宽 了 、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一座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今年以来,屯溪区住建部门落实落细落小,从细节入手,大力实施管网改造、水体整治、安置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屯溪区南滨江路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总投资 1523万元,新建污水管道(原率水桥至芦村路段)1582 米,修复污水管道(芦村路至过江污水管倒虹吸处)1271 米。计划实施屯光镇、阳湖镇、黎阳镇、奕棋镇驻地 8 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总投资 600万元。

水体整治项目。珮琅河、朱村河较差水体整治项目,总投资 3700 万元。珮琅河较差水体整治,包括珮琅河东岸(徽杭高速—武塔桥段)截污及帅鑫工业园污水改造工程。朱村河较差水体整治,对朱村河口至徽杭高速段(屯溪区范围)2000 米进行治理,施工、监理招标工作已完成。

安置区建设。怡阳花园安置区建设,怡阳花园目前收尾工作基本完成。文峰花园安置区建设,目前,收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城镇 园 林 绿 化 项 目 。 2018 年 计 划 新增 绿 化 面 积 0.5 万 平 方 米 ,改 造 提 升 绿 化面 积 0.6 万 平 方 米 ,绿 道 10 公 里 建 设 任务。目前,城镇园林绿化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2018 年实施27个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 5000万元,已完成竣工验收移交镇街管理。

棚改工作。各地块已完成房屋初步调查,市规划局已出具范围红线图。目前正在对接市直相关部门办理棚改专项规划和土地预审意见,在办理完成两个实体要件以及

市人大批准融资计划后发布征收告知书,启动征收程序。

雀山路滑坡地质灾害治理。2018 年投资 110 万元完成工程治理和验收任务。整个项目工程量为新建桩板挡 252.5m,项目已于 6月 20日全面完成挡墙主体浇筑工作,6 月底前完成工程治理,9 月 15 日完成项目竣工初步验收。

住房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温馨家园保障房清理整顿、房屋租金收缴等工作;认真完成公租房申请受理、审核、分配等工

作 ,2018 年 共 受 理 申 请 130 户 ;已 完 成 茶香苑二期公租房分配入驻工作;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问题整改。

物业管理工作。着力整顿物业市场,逐步规范业委会,全面推行大物业,认真开展安置区试点,主动落实“三供一业”移交,积极开展小区补绿和电动车私拉电线整治工 作 。 截 至 目 前 ,21 个 小 区 新 成 立 业 委会,95 个小区成立自治组织,5 个自治小区引进专业物业管理,29 个小区重新引进物业服务企业,13 个社区 120 个老旧小区引

进大物业,管理的盲区逐步缩小,物管体制作用发挥初步体现。

农村“三大革命”。在农村污水治理上,计划投入 2800万元,目前正在施工图图审;在农村厕所整治上,11月底前全面完成 400户改厕任务,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并严格落实一户一档制。截至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组织验收。

路畅、景美、“颜值高”,一个生机盎然宜居宜游的“新”屯溪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孙冯燕·

中共屯溪区委宣传部 黄山日报社 联合主办

今年以来,屯溪区深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和《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为要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加 强 领 导 ,进 一 步 完 善 监 管 体 系 。 自2015 年以来,屯溪区先后制定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领导组,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分别与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把环保责任压实到岗、落实到人。

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充分发挥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网格化环境监管主体作用,及时上报、处理发现的环境问题,建立整改事项销号制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抓好环境网格化监管交办投诉件和信访件的整改落实促进环保工作开展,并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

明确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为确保

年度任务完成,保证责任权利相统一,该区对环保重点工作进行分解。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力推进餐饮油烟整治工作,做好城区扬尘治理,做好垃圾、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水污染防治方面,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较差水体治理工作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该区完成环保督查、大气督查、清废行动、水源地督查以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交办事项 14 项,配合市相关部门完成网格化环境监管任务交办单 30 余件,联合市环境监察支队、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管理局现场处理油烟投诉 5 件。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显著,2018 年上半年屯溪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76 天,优良天数比例 97.2%。水污染防治有力推进,已完成南滨江率水桥至芦村路口段污水管网改造,珮琅河、朱村河较差水体整治项目将于 10月底完工。

下一步,屯溪区将进一步强化市区两级配合,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落实各项目标考核任务,坚持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为战略目标,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疏芳芳·

守 护 一 方 青 山 碧 水守 护 一 方 青 山 碧 水

为 更 好 保 护 屯 溪 老 街 历 史 文 化 街区 、改 善 居 民 居 住 生 活 条 件 ,屯 溪 区 围绕 市 委 、市 政 府 的 决 策 部 署 ,全 面 启 动老 街 综 合 提 升 工 程 。 其 中 ,老 街 滨 江西 路 棚 户 区 改 造 是 一 项 重 要 的 工 作 之一 。

自 6 月 份 以 来 ,屯 溪 区 成 立 地 块 集中 攻 坚 工 作 领 导 组 ,分 别 从 区 直 单 位 集中 抽 调 25 名 干 部 组 成 5 个 工 作 组 ,充 实到 棚 改 一 线 ,进 一 步 将 目 标 任 务 分 解 细化,明确各小组责任。同时,老街街道牵头,对沿街店面实施全面围挡,全力营造棚改氛围。

“来到棚改地块之后,就没有休息的概念了。”滨江西路房屋征收地块负责人洪建淑向记者介绍道。来到老街滨江西路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的 100 多天以来,他们每天都奋战在棚改一线,通过各种办法与棚改户进行交流。“从当初居民的不理睬、不理 解 ,到 现 在 居 民 能 主 动 跟 我 们 进 行 沟通了。”洪建淑每每说到这时,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棚改签约过程中,老街滨江西路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坚持做好分类政策重点攻坚。在公产房方面,积极与市直机关工委对接,加快市直及驻黄单位干部家属户签约,以带动其他人员签约;在私产房方面,根据被征迁对象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针对性的谈判攻坚方案,每户进行“私人订制”实行一户一方案,真正帮助被征迁户解决问题,促进签约。

针对房源困难问题,老街滨江西路棚户区改造办公室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第一时间将新的房源信息介绍给被征迁户供其选择,另一方面根据被征收户需求,主动与多家提供棚改销售政策的开发商售楼处以及二手房房产中介对接,推介合适房源,促进签约。

截至目前,老街滨江西路棚户区已完成签约 341户,签约率 75.3%。其中:滨江西路地块 380 户,累计完成签约 303 户(私房签 约 194 户 、公 房 签 约 109 户),签 约 率80%。老街滨江西路棚户区改造签约已近尾声。

据滨江西路房屋征收地块负责人洪建淑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计划组织对滨江西 路 沿 线 原 市 技 术 质 量 监 督 局 、老 街消 防 中 队 、新 安 人 家 等 单 位 产 权 房 、商业 店 面 和 住 宅 楼 进 行 整 片 拆 除 ,确 保 屯溪 老 街 综 合 提 升 改 造 项 目 顺 利推进,确保让蝶变后的老街早日呈现在广大居民和游客面前。

·戴岩 徐雅娜 汪鼎·

位于新安西路的馨园邨小区建于上世纪90 年代,低矮的楼层、红底金字的门牌无一不昭示着它的老旧,而现在,它却通过改造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用水一户一表、增设小区道闸管理车辆、划定停车位 50 余个、小区清洁工作常态化……馨园邨逐渐改换新颜,居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老旧小区改造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安居工程、民生工程。为更好地进行改造工作,屯溪区在所有老旧小区中成立了业委会或自治组织,全面推广大物业,方便物业管理。率先在全市推行每户每月 6 元的物业奖补,累计发放补助款 105.75 万元;同时,投入 50 余万元对黄山 花 园 、上 塘 邮 电 等 32 个 老 旧 小 区 进 行 补绿。通过“小区改造、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绿化补植”等多方面工作,让一个又一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逐渐“脱胎换骨”,再次美丽绽放。

今年以来,屯溪区实施 27 个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约 5000 万元。其中昱东街道 10 个,昱中街道 5 个,昱西街道 4 个,老街街道 5 个,阳湖镇 2 个、屯光镇 1 个,改造小区总建筑面积达26.693万平方米,共 2468户。

从今年 3 月底开始,屯溪区陆续对 27 个老旧小区进行施工改造。重点对老旧小区的雨污管道、道路硬化、室外及楼道照明、停车场地、绿化亮化、强电线路规整、弱电管线下地、

外墙出新、楼道刷白、环境卫生等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对有条件的小区安装自行车停车棚、充电桩,修缮或增建物管房。截至 7 月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并通过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通过改造,小区内基本实现“路平水畅灯明”和“见缝插绿”的目标,彻底改变

了老旧小区的环境面貌,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据悉,屯溪区已组织相关镇、街对 2019年中心城区计划改造的小区进行摸排梳理,预计 2019年上半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

·蔡敏 刘晨·

改造老旧小区 创建美丽家园改造老旧小区 创建美丽家园

滨江西路棚改让老街更靓丽

滨江西路棚改让老街更靓丽

文峰花园安置区建设加快推进文峰花园安置区建设加快推进 徐雅娜徐雅娜//摄摄

馨园邨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安装上了智能化门禁系统。建于上世纪 90年代的馨园邨小区,自今年8月份新物业公司进驻后,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大改善了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徐雅娜/摄

10 月 8 日,屯溪区珮琅河上游,工人师傅正在铺设亲水平台。今年,屯溪区启动了珮琅河较差水体整治工程,将沿线的帅鑫工业园区及上游紫阜村的污水全部接入市政主管道,实现零污染排放。 程若/摄

““大物业大物业””破解小区物管难破解小区物管难“以前总有外边的车往小区里停,现在好了,

物业来了,门禁一拦、实时监控,不是住户的车根本进不来。管理越来越规范,我们住得也是越来越舒心。”年过七旬的吴灶丽是馨园邨小区的老住户,说起物业给小区带来的变化,她最有发言权。

今年 8 月 1 日,凯祥物业正式接管馨园邨小区,随后投入 7 万余元为小区配备了门禁、监控等设施,配齐了保洁保安队伍。“公司已经接管了包括馨园邨在内的 30 家老旧小区,现在基本完成相关改造工作,等服务到位、住户满意咱们再收物业费。”公司负责人张玉新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屯溪区共有老旧小区 365 个,约 25600 户,223.97 万平方米。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小区总体面貌得到极大提升,但仍存在公共服务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管理不善等问题,在物业承接前,基本处于无人或无序管理状态,是全区物业管理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亟待“革新”的区域。

去年以来,该区以“城市管理提升年”为抓手,把握老旧小区改造、“三供一业”小区移交等契机,着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该区不断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先后投入 1.05亿元对泰丰花园等 120 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并全部成立业委会或自治组织;创城期间,对 16 个小区进行路面修复和环境整治,对 63 个小区、

1123 个楼道实施刷白,总面积超 34 万平方米;投入近 50 万元对黄山花园等小区进行补绿;主动落实“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根据要求,陆续接管铁路、民航等国企、省属企业家属区 20 个 2127户,基本进入改造阶段……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打下良好基础。

一直以来,屯溪区的老旧小区因为规模小、分散多、涉及面广、遗留问题多,管理困难重重。去年,该区在徽山路社区试点实施“大物业”管理,通过社区托底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模式,将规模较小的 19 个连片老旧小区一并打包,交由选聘的黄山狮城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一改以往

“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该区在全市率先按每户每月 6 元的标准对老旧小区进行考核补助,目前已发放 2017年度大物业补助款 105.75万元。

“‘大物业’入驻以来,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小区里很多事情都有人管理了,看着小区一天天变好,咱们住户都积极主动缴纳物业费。”家住金苹果小区的潘静密笑着说。据了解,目前该区已有 120 个老旧小区纳入“大物业”管理,老旧小区实现“大变身”,也让居民得到了大实惠。

楼道里 照 明 灯 不 再 忽 闪 忽 闪、时 明 时 灭 ;乱拉电线、车辆乱停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大门口多了门禁,出行更规范了;小区越来越干净整洁了……随着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化推进,在屯溪老旧小区,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将越来越多。 ·刘 晨·

www.huangshannews.cn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