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企业也应杜“奇葩证明” - wxrb.comepaper.wxrb.com/paper/wxrb/resfiles/2019-08/22/rbB09B09C0822.pdf · 企业也应杜“奇葩证明” 近日,记者前往锡城某医院探望一位

锡商

周刊第 301 期

2019年 8月 22日 星期四

主编 刘杨 编辑 刘兴荣视觉 湛肹 组版 吴 婷 ·09·

无锡商报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0

邮发代号 27-36

经济时评

江阴全面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黄莹、刘佳佳)

宜兴企业全程电子化申报率超 80%

(宜商供)

滨湖 7家粉尘涉爆企业安全“ 过堂”

(张小杰)

江阴福建商会慰问交警送清凉

(东流)

企业也应杜绝“ 奇葩证明”近日,记者前往锡城某医院探望一位

生病的朋友。到医院后,见这位朋友正在用手机拍摄自己在病床上打点滴的视频,然后发给他所在工厂的车间负责人,以此作为他的“ 病假证明”。据朋友讲,这样做是为了“ 对标”工厂的新规定,过去如果员工生病请假,一般通过电话请假或写张请假条托工友带去就行了,但现在则必须拍照片或视频发过去,否则不作数。听闻此言,同室病友无不吐槽,称之为又一“ 奇葩证明”。不可否认,每家企业都有厂纪厂规,员

工除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当然也受企业

管理制度的约束。这些年,受社会上某些因素影响,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推行厂纪厂规的升级版。按理讲,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不断变化的形势,制定和修改厂纪厂规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制定的管理规定既不合情理,又超越法律,那么,就很容易受到员工诟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给企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据称,一些企业之所以制定和实施近

乎严苛的厂纪厂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 看牢”员工。比如,有的企业规定员工工作期间上厕所不得超过的次数和每次不得超过的时间,有的企业规定员工生病请假必须

提供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甚至做出像本文开头所揭示的必须“ 采用高科技手段”请假等。倘若员工违反这些规定,往往会受到扣罚工资或奖金的处分。

殊不知,一些企业的此类做法,既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又侵犯员工不愿为别人知晓的病情和病中窘态等隐私权利。这不仅反映了此类企业管理层法律意识淡薄,制定的厂纪厂规不能自觉地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之下,而且也是对员工缺乏应有的尊重与信任,依仗高压手段迫使员工就范。这些奇葩规定的实施,表面看也许能起到约束员工的效果,实

际上则严重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此做法,很容易引起员工反感,从而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人是企业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工作干劲,当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尊重和信任员工,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制定和实施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厂纪厂规,特别是注重从物质、文化等方面关心员工,而不是采用奇葩规定对待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步入以人为本、合法合理的正确轨道,也就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东流)

企业直通车

“ 企业上云”指向的终点在哪儿

借一朵“ 云”如何实现颠覆

怎样助中小企业飞上“ 云端”

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DC)的一组预测数据显示:到 2020 年,新型的基于云平台和计费模式的分析型应用将大行其道;到 2021 年,80%的应用开发部署都将基于云端,80%以上的世界 500 强企业将通过行业云向客户提供数字服务,企业在云服务以及云驱动硬件、软件和服务上的开支将超过 5300 亿美元……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 云”在其中的力量不可小视。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云计算并不是新鲜词。在大大小小的行业论坛、企业新闻报道中,总少不了和云计算相关的话题。然而,有趣的是,我们发现那些被习惯于贴上“ 传统”标签的中小企业,有的已经积极迈开脚步奔向云端,有些却迟迟没有拥抱云计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差?风吹云动,本期周刊记者试图通过与一家传统企业负责人和一家云平台服务商的对话,来探讨什么样的潮流正在涌动。

风起,

﹃云﹄正涌

□本报记者 刘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