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地理课改满足学生求知欲 - epaper.kelamayi.com.cnepaper.kelamayi.com.cn/klmyrb/page/1/2016-03-14/C02/2371457893232406.pdf · 向学习型、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 发展。”么亚楠说。

C 校园在线02 编辑:赵珊珊 电话:6895345 首席版式:赵 晋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二月初六

本报记者 张秀 通讯员 詹艳萍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用牙膏贴对联更好,因为很方便清理,第二年再贴的时候,你就发现之前贴上的对联很好撕下来……”

3月2日,在实验中学教室里,初三(5)班的曾令豪同学正在轮班展示自己制作的春节视频,这是他自选的寒假作业。

寒假过完后,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们开始展示自选的寒假作业成果。

自选作业兴趣足

寒假前,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甄新丽和其他老师一起,为学生设计了自选作业和必选作业。

必选作业有设计学期规划表,巩固基础知识等,而自选作业则内容丰富,包括:读一本好书,制作成读书卡片;制作红红火火过新年的微视频或幻灯片附文字解说;练习钢笔字贴一本等七大选项。

每项自选作业都对应着一定的分值,只要作业积分不低于80分,就算是完成了此次寒假作业。

初三(1)班的聂凡舒选择了练习钢笔字帖、古诗词名句抄写和制作读书卡三项。

拿出自选的作业时,聂凡舒说:“我平时就很喜欢摘抄古诗词名句,所以做这项作业很感兴趣。”

曾令豪对摘抄诗句不太感兴趣,寒假前,他选择了感兴趣的制作视频。

从拍摄到剪辑,都是曾令豪独自完成。

看着曾令豪展示的家中过春节的视频,同学们都表示他家过年很有节日气氛。

制定下学期计划

这次作业中,不仅有自选作业,还有必选作业。必选作业是学生自己制定下学期学习计划。

甄新丽介绍,制定计划是为了锻炼孩子们自主规划学习的能力,适应教学转型。

“在必选作业中,每个同学都认真地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大家不仅用心制图,还将内容规划的非常细致,有的学生甚至将自己的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个课时。”她说。

“虽然交上去的作业已经达到了老师的要求,但实际上我上交的作业只是假期完成的一部分。”聂凡舒说,“我还额外写了两篇作文,读了一本书。”

不仅聂凡舒超额完成了必选作业,大多数学生都超额完

成了作业。初三(1)班的冯佳说,学习

计划是自己制定的,为了达到自己制定的要求,就需要提前完成,让学习效果更有效。

假期作业共建言

这个假期过完了,但对于下一次布置假期作业,学生和老师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如果老师在布置作业前,能够做一个调查就好了。问问大家最喜欢的作业形式。”学生叶思说。

“比如,大家对课本剧非常感兴趣,我们能否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组,自选课本内容,排练成课本剧。这样,大家既能熟悉课本内容,又能更多的和同学沟通交流。”她提议。

甄新丽也在琢磨假期作业的改进方式。

“这次的必选项目中有一项是学习规划,如果在日常学习中,我们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制作学习计划的方法,可能效果会更好些,也能让学习计划更有实效性。”甄新丽说。

她建议,除了语文课自选与必选结合外,各科之间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是我们后期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地理课改后,增加了聊天式的讨论课

●巩固基础知识,用一年完成两年课程

●课改后,一中的地理课成绩整体提高

编者按:课间活动不仅对学

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

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在

课间,有的学校开展了社

团招募活动,有的学校开

展了文体运动,让学生的

课间生活丰富多彩。

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北京两位教师来交流

本报讯(记者 张秀 通讯员崔琳 郭英)3月8日至11日,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的李竹平和么亚楠两位老师,走进市康城小学、第十九小学,进行了观摩、教学。

在两天时间内,李竹平和么亚楠老师参与了康城小学老师的9节研讨课,并在该校讲解了两节示范课。

课后,他们还开展了3场“作文教学、数学项目学习、全课程评价”的专题报告,对康城小学和第十九小学的全课程教学进展情况进行指导。

在《全课程评价》专题讲座中,李竹平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一至三年级评价体系探究。

么亚楠分享了自己参与亦庄实验小学名师钱锋的《万物启蒙课程》编写过程,以及自己是如何用两年半的时间,形成属于个性化品牌项目的故事。

“年轻老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实现从‘教书匠’向学习型、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发展。”么亚楠说。

第十九小学数学老师吴莉莉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将两位老师分享的经验,努力践行到教学的实处。”

从2014年9月至今,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已有五批,共10位名师来我市分享教学经验。

克拉玛依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军说:“此次交流指导,为提升教育品质,深化教学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卡通人物讲故事

十九小开视频晨会

本报讯(记者 张秀 通讯员郭英 杨帅)“大家好,我是‘朱博士’,我是‘绿泡泡’”。3月7日,第十九小学的晨会里,卡通人物绿泡泡和朱博士正在播报《生活智慧布口袋》节目。

视频里的“朱博士”正是该校学生活动创意中心的朱跃增老师,而“绿泡泡”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由该校五年级3班学生袁艺瑞出演。

“本学期开始,学校的周一晨会都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直观的视频画面形式播出。”朱跃增说,“晨会内容以‘生活’和‘智慧’为主题。由教导部制定每期主题,我进行后期制作。”

四年级级部主任陈红介绍,以前,晨会是通过广播或者班主任讲课的方式进行,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收听。现在,用视频进行播报,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也非常容易产生共鸣。

学生朱跃增说:“布口袋一方面表示我们的节目包容性强,任何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知识都可以往里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希望学生能够博学多识的美好愿望。”

“以趣味性的方式向同学们传授德育教育是德育工作的进步。”陈红说,“今后,视频晨会也会增加学生思考方面的内容,增加互动环节。”

地理课改满足学生求知欲课改后,学生地理成绩明显提升

■校园时事

■聚焦校园

实验中学的特色寒假作业

■校园掠影

■要闻播报

3月8日,第三小学二年级四班开展的自制鲜花送母亲的活动。 3月10日,第五中学的子衿国学社在招募新的社团成员。

3月9日,第十九小学在课间开展下棋活动。

本报讯(记者 张秀 常钰君)“小明爱旅游,他去了广州、哈尔滨、漠河、海南。他去的地方,哪里的温度最高?”3月 10 日,市第一中学的地理老师刘栎杉正在给学生上课。

在对城市温度,海拔、地理位置等要素讨论后,刘栎杉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气氛,这让我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学习起来也很轻松。”第一中学初一学生王一挥说。

刘栎杉所上的地理课一改以往“填鸭式”教育,增加了聊天式的讨论课。

这 也 是 2014 年 以 来 ,我市部分中学地理课转型的结果。

“第一中学与北京市十一学校‘牵手’,对地理教学进行了改革。”克拉玛依教研所中学地理教研员郭桂珍说。

郭桂珍是这场地理教学改革中的主要带头人。

她介绍,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政放权”,让老师决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

“这种模式教学,让教师展现‘个人魅力’,也让学生个性的学习。”刘栎杉说。

在开放式的课堂中,有学生会提出一些与地理相关的一些天文、地质勘探类的问题。因此,需要地理老师拓宽知识面,以防在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场面。

“转型初期,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适应课改,又不耽误基础知识的学习。地理课的老师必须用一年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原来两年时间的学业量。初一学生接收如此大的信息量,对其自身来说,压力也比较大。”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李秋玲说。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一中的地理课的平均成绩比上一年提高了3%。

“究其原因,主要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们认为转型是有效果的。”李秋玲说。

此外,转型后的学校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即游学课程。

“游学不仅让学生参观景点,更是帮他们活学活用,例如到兰州刘家峡水电站,就会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选址在这个地方等,以此加深学习的效果。”刘栎杉介绍说。

截至目前,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南湖中学等 9 所学校实现了地理课程的转型。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