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流浪地球》成中国内地 “四海同春”在伦敦演出 最卖座科幻大片zjwb.hizh.cn/resfile/2019-02-13/09/zjwb2019021309.pdf · 电 2019年“四海同春”赴欧

《流浪地球》成中国内地最卖座科幻大片票房已突破20亿元人民币

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编辑:陈海阔 美编:杨思淼 校对:陈福生

09 文化圈

新华社伦敦2月12日电 2019 年“四海同春”赴欧洲艺术团 11 日晚在英国伦敦守护神剧院举行演出,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为旅英侨胞带来了祖国亲人的问候和家的温暖。

当晚,中国东方歌舞团带来的《亥猪乐道》为演出拉开序幕,身着大红服饰、拿着红灯笼的演员们随着悠扬的音乐跳起欢快动人的舞蹈,将红红火火的春节气息带给全场观众。

京剧梅派传人胡文阁表演的《贵妃醉酒》和《梨花颂》,唱腔悠长婉转、情意缠绵,全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唢呐

演奏家胡海宽吹奏的《四海同春》和《打枣》,气韵丰沛、高亢嘹亮。

《我和我的祖国》《长江之歌》《红旗飘飘》等歌曲流露出真情实感,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舞蹈《茉莉花开》优美庄重,将整个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节目最后,著名歌唱家王宏伟先后演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儿行千里》《天路》等歌曲,饱含深情的演绎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据介绍,“四海同春”自2009 年创立至今,在海外积聚了极高人气,被侨胞们誉为“海外春晚”。

被侨胞们誉为“海外春晚”

“四海同春”在伦敦演出

新华社2月12日电 记者从甘肃省敦煌市档案馆获悉,12 件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修复,文献的数字档案也已建立。此举将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敦煌市档案馆馆长张世忠介绍,这批用古藏文抄写的经文是唐代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作品。2010 年,这批文献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批文献由黄麻纸制作,有梵夹装、贝叶装等装帧形式,多数为双

面写经,少量为单面写经。因年代久远等原因,这

批距今 1000 多年的文献出现纸张发黄、纸质变脆、霉变、破损等病害。经项目申报 和 研 究 论 证 ,2018 年 10月,保护专家开始现场修复。

张世忠说,修复工作现已完成,为更好保存珍贵文物,该馆对文物本体进行特藏,并正在制作复制件用以展示。“我们还在修复前后采集了这批文献的高精度数字资源,下一步将对其进行开发展示。”

12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获修复

数字档案也已建立

新华社2月12日电 第四届德国中国电影节将于 2月 20 日-24 日在德国举行。电影节期间,入围参评的 11部中国优秀影片将在法兰克福和杜塞尔多夫同时展映。

电影节主席、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欧洲时报》社社长张晓贝表示,对于

传播民族文化、沟通人类心灵、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来说,电影无疑是最好的手段。本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刘杰表示,本届电影节入围的 11部影片可分为三类,其中一半的影片是艺术片,其余一半包括主旋律影片和院线片。

第四届德国中国电影节将于2月20日开幕

展映11部中国优秀影片

新华社2月12日电 据国家电影资金办 11 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 示 ,截 至 10 日 ,中 国 科 幻 大 片

《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突破 20 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这部中国本土科幻片已超越《变形金刚 4》2014 年所创造的约 19.7 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内地最卖座的科幻大片。

视觉效果达到好莱坞水准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通过团队智慧拯救地球的故事。有观众认为,其视觉效果已达到好莱坞水准。制片方介绍,全片约八成的视效及特技,由中国本土的技术公司完成。这大大增强了中国观众对本土科幻电影的自信。

刘慈欣“红”了

作为今年春节“最忙碌”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名字被成千上万的电影观众反复提及。他说:“往年春节,除了与家人团圆,主要还是在写作中度过节日,而今年春节非同寻常。国产科幻电影受到观众喜爱,这对自己、对科幻界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伴随电影热映,刘慈欣创作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在多个互联网阅读平台获得高点击率和下载量,并在实体书店中热销。同时,从他的作品《乡村教师》中汲取灵感的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也引发观众热议,为这股“科幻热”持续增温。

在有限预算下,通过群策群 力 ,实 现 超 极 限 的 拍 摄 质量,《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电影不再流浪。春节前,《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在接受媒体专访 时 曾 表 示 :“(对《流 浪 地球》)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不赔钱。”那时候的郭帆,可能没有料到,他的作品即将引爆这个 春 节 的 话 题 。 春 节 期 间 ,

《流浪地球》不仅票房突破了20 亿,在网友中引发的热度也是居高不下。己亥年第一个工 作 日 ,记 者 采 访 了 郭 帆 导演。

“去做中国工业电影的探索”

记者:您为何想拍这样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

郭帆:最开始只是个人的梦想,我个人非常喜欢科幻,对未知的事物好奇。到 2014年的时候,这种梦想多了一点使命感。

2014 年国家电影局派我们几位导演去好莱坞学习,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巨大差

距。(参加过学习的)几位导演回国后做的几乎都是一样的事情,就是去做中国工业电影的探索。

现在定义“国产科幻电影元年”为时尚早

记者:有人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元年”,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郭帆:“国产科幻电影元年”这样的说法,可能得再过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才能准确定义。

如果我们每年都有一部又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出现,如同好莱坞一样,每年都能看到若干部好的科幻片,这样十年二十年积累下来之后,我们再回头看是哪一年爆发的,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元年了,现在去定义有点早。

中国科幻片要体现中国文化

记者:跟好莱坞科幻片相比,中国科幻片有什么不同?

郭帆:就是精神内核,《流

浪地球》的内核就是我们中国人对土地和家园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亲情。

其 实 ,因 为 全 球 化 的 原因,我们穿的衣服、用的东西和西方也没什么区别,但我们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有自己很明显的特征,这是最大的区别。

对中国科幻电影要有信心

记者:拍一部好的科幻电影,最大的难度在哪里?

郭帆:最重要的是信任。所有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受到人 们 的 质 疑 ,就 像 当 年 火 车刚发明的时候不如马车跑得快 ,但 如 果 没 有 当 年 笨 重 的蒸 汽 机 也 不 会 有 今 天 的 高铁。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如果我们能够解决信任的问题,就会有更多的投资商把资金投进来,就会有更多的导演有机会去尝试拍科幻片,中国的电影工业才会越来越完善,我们才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科幻片。 (新华)

专访专访《《流浪地球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导演郭帆::

让中国科幻电影不再“流浪”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