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同仁堂被曝回收临期过期蜂蜜 - cjn.cnwhwb.cjn.cn/images/2018-12/17/16/17W16C.pdf · 记者拨打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 司和同仁堂蜂业的公开电话,可能由于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责编 刘学勤 美编肖琴 校对高迪佳时事·聚焦16

记者昨晚从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了解到,针对媒体报道的盐城金蜂公司涉嫌使用回收食品原料为北京企业代加工蜂蜜及虚假标注生产日期问题,大

兴区食药监管部门已前往北京委托方开展调查,如发现北京企业从事或参与相关违法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委

托企业要对其委托生产的食品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控制度,珍惜品牌荣誉,对消费者负责。

食药监部门介入 如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严查

同仁堂被曝回收临期过期蜂蜜涉事工厂是盐城当地重大项目 北京食药监部门介入调查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教授表示,蜂蜜既有保质期,但又没有保质期,纯的蜂蜜是不会过期的。蜂蜜的保质期长短很大程度由蜂蜜的质量决定,蜂蜜的自然浓度(蜂房上全部封盖的)越高越好,其蜂蜜保质期就越长,蜂巢蜜属于最好的天然成熟蜜,阴凉避光的地方放置几年依然可以食用。

我国 2006 年实行的“GB18796-2005”蜂蜜生产标准中,强制要求蜂蜜加工企业在蜂产品上标明 2 年,有些蜂蜜标的是18个月,这是因为我们一

般在国内超市买到的蜂蜜都是浓缩蜜。浓缩蜜是厂家从蜂农手中收购来的水蜜,经过加温而蒸发掉水蜜里的一部分水分变成的。它是没有经过蜜蜂酿造的蜂蜜,含有水分比较多,很容易变质。

而在蜂房内自然成熟的蜂蜜,是蜜蜂经过一周以上时间酿造的天然成熟蜜,不经过任何加工,保质期极长。蜂蜜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不易腐烂的食物,本身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1913年美国考古学家在埃及金字塔中发现一罐 3300 多年的蜂蜜,至今没有变质,还可食用。

综合中新社、“南京零距离”、《每日经济新闻》《北京青年报》报道

一家老店能开上百甚至几百年,没有过硬的品质,肯定不行。始创于1669年的同仁堂,在中药行业可是个金字招牌。经过349年,同仁堂已经从以“宫廷秘方、民间验

方、祖传配方”为基础的传统制药房,发展成一家现代化企业。直到现在,人们一说到买中药,就会想到同仁堂。同仁堂每家门店外,挂着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

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以此来表明自己对质量的信仰。然而,就是这家让人信赖的老字号,最近遭到了大家的质疑。因为,有媒体曝出,给同仁堂生产蜂蜜的一家

工厂涉嫌违规,将过期的蜂蜜收回,又送进了工厂的原料库。

12月15日晚,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新浪微博发布视频,曝光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蜂业”)的委托生产商在生产同仁堂蜂蜜时存在大量违规行为。

被举报的企业名称为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蜂”),位于盐城市滨海县,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

12月12日,在一间封闭的车间里,记者发现多名工人将已经撕掉标签的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倒进大桶里进行回收。

车间里被撕下来的标签数量非常多,被满满地装在几只蛇皮袋里,标签显示其产品名称为北京同仁堂蜂蜜。这些标签中,有的生产日期为2017年 12月份,还有的是2016年11月份,蜂蜜的保质期为18个月,有的临近过期,而有些已经过期。

知情人表示,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量还不算多,更多的被存放在了十多公里外的大型仓库里。

知情人:“据我了解,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就有好几万瓶退来的,过期或即将过期的蜜。”

企业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表示:他们回收过期蜂蜜是退给蜂农用来养蜜蜂的。然而,记者发现,这些回收蜂蜜的大桶上都贴上了“倒蜜”。在回收完毕后,这些大桶都被送入了生产厂家的原料库。

今年9月,当地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并将这家企业上升为重点监控企业。当时,该企业也辩称,回收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是提供给蜂农养蜂用的。

今年10月,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再次发现了问题。在这一次的调查中,监管

局的工作人员发现,“该企业将2018年3月份的生产日期,更换成 2018 年 6月份。”负责人辩称:失误,贴错标签了。

赶到现场检查的市场监管局表示,企业应在召回的产品上,挂上不合格品标识,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当中,仅发现有一张标识标有不良品。企业这样的行为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昨天上午,记者在天猫“同仁堂官方旗舰店”内,发现由同仁堂蜂业出品的蜂蜜产品正在售卖,一瓶750g的“枇杷蜂蜜药植蜜”蜂蜜产品,标价为169.9元。而在买家评论区的晒图显示,该产品实际生产商正是盐城金蜂。

但是到了下午,这款盐城金蜂生产的蜂蜜已经下架。

记者拨打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和同仁堂蜂业的公开电话,可能由于不是工作日的原因,截至发稿时上述两家公司电话均无人接听。

媒体强力曝光 生产商回收大量临期、过期蜂蜜

据报道,盐城金蜂提供的协议显示,委托生产协议的起始日期为2016年 9月。公开资料显示,同仁堂蜂业是上市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同仁堂”)的子公司,同仁堂持股51.29%。记者注意到,涉事工厂盐城金蜂为

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的重大项目。《滨海日报》2015年 3月的一篇名为《通榆项目会战实现开门红》文章报道称:该镇单

体投资5000万元的盐城金蜂食品科技项目,占地 30亩,年产蜂蜜系列食品5000吨以上。(2015年)3月下旬,该项目主体车间、办公楼全部进入后期施工阶段,上半年可实现提前竣工投产。

另据滨海县环保局2017年10月17日发布的消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县环保局)拟对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

司年产蜂蜡2000吨蜂王浆50吨蜂产品制品30吨加工项目出具环境影响报告表出具审批意见。

工商资料显示,盐城金蜂成立于2014年10月22日,法定代表人周金林,2015年11月4日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2016年12月2日获食品生产许可。

除了涉事企业外,周金林还在两家蜂养殖合作社担任法定代表人。

投资5000万元 涉事工厂是盐城当地重大项目

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昨天,同仁堂蜂业和上市公司同仁堂都公开发声。

昨天上午,北京同仁堂发布声明称,经初步调查,由于我公司现场监管不到位,存在对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确标识的问题,但尚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对此我公司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声明中北京同仁堂表示,在委托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严重失察的责任,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对所涉

物料全部进行封存,并将全力配合上级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开展调查,若发现确有违法违规行为,将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向所有消费者郑重致歉,感谢媒体的监督,将实事求是,绝不隐瞒,如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会及时向公众通报。

昨天下午,上市公司同仁堂也发布公告,除了重复同仁堂蜂业此前的声明之外,还披露了同仁堂蜂业的经营情况:同仁堂蜂业2016年8月与盐城金蜂签

订委托加工合同,当年未实现生产。2017年委托加工产量220吨,2018年截至10月底委托加工产量1815吨。在盐城金蜂委托加工食品蜜所需原料购进及委托加工产品出厂,均由同仁堂蜂业质检人员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14963—2011)》检验合格。

公告特别强调:本次事件对公司收入利润等财务方面影响甚微。

同仁堂致歉 所涉产品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

食用过期蜂蜜对人体

有什么危害

车间里满是撕掉的标签和包装

回收的蜂蜜被倒入大桶

装满的大桶进入工厂原料库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