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yaowen8900@sina.cn 为了青少年们的健康成长 “大农网”助农一键 …epaper.hljnews.cn/hljrb/20151203/04.pdf · 丹江市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在我们学校揭牌,这是牡丹江

本报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邮编:150010 总编室:(0451)84616715 广告部:(0451)84655043 发行部:(0451)84671553 定价每月30元 零售每份1元 广告许可证:2300004000004 黑龙江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本报记者 衣春翔 来玉良

全面放开二胎消息公布那天,刘家斌乐得连觉都没睡好。这倒不是因为他想要二胎,他说,“我们做幼教行业的,最怕的就是没有生源,如今全面二胎开放,我的事业将迎来一片‘蓝海’!”

“打工仔”逆袭成“老板”

刘家斌 2008年毕业于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稀有的“男幼师”,找一个“体制内”的工作十分容易,但他放弃了稳定的公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

刘家斌告诉记者,上学时,印象最深的是学校开设的职业规划和创业创新课程,“创业课很少讲理论,基本都是把创业者请来讲创业经历,向大家介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当时我就想,我以后能不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幼师专业创业当老板呢?”

怀揣着“创业梦”,刘家斌先去青岛,给一个早教行业的创业老板打工,积累创业经验。

一入职,老板就觉得这个青年人与众不同,不但专业功底扎实,能够上好早教课,还具备科研能力,可以开创一些新的课程帮助公司盈利。更重要的是,刘家斌能够从“老板”的角度想问题,是一个优秀的“副手”。

为了留住这个人才,老板不但给刘家斌很高的薪金,还给了他公司的原始股。但这个老板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仅仅一年半之后,刘家斌用自己积攒的薪水和原始股,把这家早教机构给收购了,自己成了老板。

让“教书匠”心怀“创业梦”

“打工仔”逆袭当“老板”,听着像传说,可刘家斌前任老板却说,这一切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家斌这孩子,能吃苦,有智慧,不但有一个幼师的‘手艺’,还有一个老板的‘脑子’,我相信在他的经营下,这家早教机构会发展得更好。”

刘家斌告诉记者,自己能够“逆袭”,最要感谢他的母校。“如果黑幼专只是专注于培养‘教书匠’,而不给学生们心中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的话,我想我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男幼

师。虽然那没有什么不好,但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更有挑战。”听了刘家斌的话,黑幼专创业中心主任贾波十分自豪地说,

黑幼专已经培养了很多像刘家斌这样的创业人才。“2011年牡丹江市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在我们学校揭牌,这是牡丹江市第一个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已从首批224名会员发展为注册会员 2100余名。参加过活动和受过培训的大学生已达万余人,涌现出许多优秀创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已真正成为牡丹江市大学生创业的摇篮。”

“专业+创业”推动幼教事业大发展

变成老板的刘家斌第一件事就是进一步将早教机构的课程规范化,并形成科学化可推广复制的早教体系,这样才能让他的事业推广并实现加盟发展。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找母校帮忙。对于这个毕业生,黑幼专的老师和领导都给予了最大的帮助,不但帮他设计课程,还给他输送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为了回报母校和家乡,他还回牡丹江创办了早教机构,为更多的幼儿服务。

如今,刘家斌的早教机构开拓出青岛、北京、黄岛、威海、浙江、哈尔滨、信阳、昆山等众多连锁加盟机构。仅在牡丹江市内就有 2家分校,拥有学生几百人。同时,刘家斌的早教机构还吸引了大量的幼师专业学生就业,这些“打工仔”中,已经有人“蠢蠢欲动”,想要自己当老板了。

中国创业智库负责人表示,刘家斌的成功实际上是黑幼专“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也曾于 2014年 8月来到黑幼专调研创新创业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业”是预期,“专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据黑幼专继续教育处处长左树生介绍,近几年学校争取国培资金600余万元,先后培养教师和幼儿园园长 800人,为学校实施“专业+创业”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家认为,黑幼专这种“老师+老板”和“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方式,不但会为龙江培养出更多优秀幼师,更能培养出更多的学前教育创业者,这将弥补我省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龙江幼教事业大发展。

老师“老板”都培养推动龙江幼教事业大发展

要 闻 4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王 坤(04510451-84655109)一版执行编辑:李 健(04510451-84655113) 四版执行编辑:胡百玲(04510451-84655771)

□郑福 本报记者 井洋 万冲

肇源农场职工林东旭最近心情比较爽,自从他把自己种植的水稻挂到大农网肇源旗舰店上,卖得比往年快多了,价格比直接卖给粮贩每斤高出3分钱。现在,像林东旭这样到“大农网”上卖粮食的农户还真不少,仅肇源农场就有注册会员1800个,他们在网上不仅卖水稻,还卖农副产品和狐皮等特色产品,已经实现交易额达3581万元,236个农户通过大农网得到实惠。

就是这个“大农网”,不仅汇聚了绥化管理局的10个农(牧)场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而且正在成为全垦区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今年9月20日刚刚正式上线,截至12月2日,短短70多天里,交易额就已达到7.47亿元,其中销售玉米、大豆、水稻、杂粮36万吨。

把“大农网”办成爱农网农垦绥化管理局是一个资源小局,10个农(牧)场南到肇源、北

连嘉荫,地域分散。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农场与周边农村大面积接壤的辐射作用?农场领导班子反复调研,认准了借助互联网营销这条路。绥化管理局把所属的10个农(牧)场组织起来,与有投资创业意向又有互联网经验的投资人何著京合作,以股份制的形式共同出资160万元,成立了黑龙江省大农商务有限公司,在今年的中俄博览会期间,“大农网”首次亮相便获满堂喝彩。

农垦绥化管理局宣传部杨再胜部长说:“‘大农网’与其他电商平台最大的不同,就是让农户买的便宜、卖的合理,为农户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渠道和载体。”为了办好“大农网”,黑龙江农垦绥化管理局精心培育了一个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他们从全省高校招聘了25

名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负责软件开发和日常运营。通过在网上开办旗舰店、专营店,把线下销售导入线上,实现线上和线下有效对接。

为了让农户真正体验到“互联网+”的便捷,“大农网”实现了农产品销售与第三方物流的紧密结合,与银联合作实现了资金结算的安全与快捷。目前,已注册会员11838家,开办旗舰店和专营店408家,与30多家物流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打通线上线下旗舰店和平牧场进驻“大农网”后,以和平旗舰店为依托,带动全场职

工步入了“互联网+”的绿色通道。这个场为“大农网”和平旗舰店配置专职人员3人,在全场40余个部门、单位和10个管理区中安排

“兼职”信息联络员51人,成为牧场职工群众的入网帮手;牧场还利用农业和畜牧服务人员“网格化”管理框架,将38名畜牧服务人员纳入宣传推广队伍,为养殖户粮食和饲草饲料交易提供服务。 目前“和平旗舰店”销售包括杂粮、中草药、糯玉米、生态河蟹在内的产品11个,截至10月30日,“大农网”和平牧场旗舰店销售额突破1860万,有效带动小微企业、种植户和养殖户增收增效。

红光农场设在“大农网”上的旗舰店,完成第一笔交易的是云晶肉鹅养殖合作社,一单销售大鹅收入10万元。接着,福鑫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销售香菇、木耳、滑子蘑4451公斤,进账2万多元。目前,这个农场以合作社和管理区为单位,在“大农网”上已成立17家专营店,销售玉米、大豆、食用菌、蜂蜜、肉鹅等 7大类 29种产品,注册会员 1136人,交易额达 2450万元。为了让职工群众尽快熟悉网上操作,红光旗舰店派两名大学生对职工、农户、机关干部进行培训,指导大家如何登陆、注册、熟悉买卖流程等。

目前,大农网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5个,免费培训旗舰店店长、专营店店长、操作人员骨干1371人次。同时这些人回到农场之后,又对职工进行手把手的传授,成为普及“大农网”的星星火种。

信息对称破解卖粮难绥棱农场第八管理区的种植户李磊,在“大农网”上第一次触

网就尝到了甜头。他种植了20公顷大豆,9月末,还没等收获,他就到农场的“大农网”旗舰店里把50吨大豆挂到网上,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5天之后,粮商主动上门到地里查看长势,并交了一万元定金,第二天直接把收粮车开到地头收货装车,三天后售粮款返到他的账户里,每斤卖到2.2元,比在线下交易多挣几千块钱。

地处偏远的嘉荫农场今年更是来了个痛快,把粮食挂到“大农网”上之后,30天就把全场30万公斤的玉米全卖完了,而且每斤玉米和大豆还比农村的平均市场价高出了5分钱。现在他们又开始收购周边乡镇的粮食,自己当起了粮商。这样种地卖粮收一份钱,收购再赚一份钱,“大农网”让嘉荫农场职工的腰包鼓了起来。

绥棱农场副场长冯立军介绍,过去农民卖粮信息不对称、渠道单一,现在粮食挂到网上,面对的是全国的粮商,买卖双方在网上实现了直接对接,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借助“大农网”,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也来找销路,农户购买生资也可以货比三家,优中选优了。

据悉,“大农网”下一步目标是建设成为立足黑龙江、辐射东北、影响全国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目前,正与全国八大粮食批发市场、三大中草药材批发市场及其网络平台寻求合作,实现粮食主产地与全国粮食市场无缝对接。

“大农网”助农一键增收农垦绥化管局倾力搭建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王北团 笛笙本报记者 闫紫谦

在我省东部地区,勃利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赢得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在该县关工委主任办公室里,38 块奖牌(奖杯)熠熠闪光,诉说着这个集体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风雨历程。

现在,无论你走在勃利县哪个村屯、哪个社区,你都会看到全县统一制作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图板。图板结合村屯社区特点,内容丰富,条款清晰。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明确易查,多年来它成为当地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核心的见证。勃利县关工委由县党政领导、群团组织负责人、退休人员 24 人组成,有驻会人员 4 人。县关工委主任赵福军是军人出身,做事雷厉风行、善于谋划,在他的带领下,关工委不断创新,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方法。在组织建设方面精心细致,确保“一个都不落下”,全县共建立了 516 个关工组织,各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学校全部建立了关工组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关工组织系统。在各项规章制度方面责任明确,目标管理、计划总结、学习培训、活动开展等相关制度严谨规范。仅以学习记事档案登记为例,县关工委现存有 116 个档案盒,立卷 368 册,共存档专题报告和总结 87 份,总字数 28万余字。

勃利县里有一支由 3428名“五老”人员组成的“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积极发挥队伍中“五老”的特长,组建“五老”宣讲团、帮教团、演唱团、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五老”篮球队。五年来,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先后深入基层宣讲 166 场,受教育青少年 42730人次,援助特殊青少年 179 人。特别是在当地开展的

“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行动,净化文化市场,优化社会环境,督促网瘾青少年改正不良行为,取得了突出成绩。

在由当地退休老干部自发投资建立的红色公益展览馆内,展品实物数千件。馆内设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展区、抗日战争展厅、红色展区。每到节假日或重大纪念日,县关工委就会组织广大青少年进行参观。各基层关工委还投入 34.7 万元,定购图书38506 册,科学统筹,分配在各村中心的图书角、农村书屋,供青少年随时借阅。

不久前,勃利县关工委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大家在激动的同时,也更加认识到肩上的担子责任重大,守护全县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这个集体的永恒使命。

为了青少年们的健康成长

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勃利县关工委

本报2日讯(记者谭迎春)省政府应急委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成立大会暨应急管理能力培训与研讨会 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专家组每四年换届一次。省应急委副主任、副省长胡亚枫向获聘的 33 位专家颁发聘书并讲话。省应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市(地)、县(市)政府主管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阶段。各地、各单位要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全面推进政府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要不断完善专家参与的应急管理科学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专家与政府、社会间衔接的纽带作用;要在落实法律保障、制度保障、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多形式、多载体地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以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成立为新起点,进一步开创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应急管理发展新态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建设。

成立大会后,部分专家组成员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围绕新常态下提升应急管理能力问题做专题讲座和研讨。

第二届应急管理专家组成立

本报2日讯(记者米娜)2日,由省司法厅承办的省第三届(2015)法律职业共同体论坛在哈尔滨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义华,省政协副主席杜吉明出席论坛。

据介绍,此次论坛是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共有全省 300余名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等法律职业者参加。论坛围绕“同铸司法公正,共建法治黑龙江”的主题进行演讲比赛和理论交流。分为主论坛和刑事、民事、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暨法学家沙龙三个分论坛。论坛对在法治新视野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构建新型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关系格局,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彼此协作、良性互动有积极的作用。

法律职业共同体论坛在哈尔滨举行

本报2日讯(王雨蓉 记者郭铭华)自我省开展“同心协力活动”以来,民盟省委结合实际,紧紧围绕服务“五大规划”实施扎实推进,目前已创建 18 个“同心协力基地”。这是记者在 2日召开的民盟省委参政议政暨“同心协力活动”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赵雨森出席会议并讲话。据了解,近年来,民盟省委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取得了较好效果。全省民盟各级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分别创建了各具特色的

“同心协力基地”。其中,“海伦实践基地”组织全省民盟农业、经济和资源等领域专家,通过技术示范、培训等形式,推进黑土地资源保护和现代高效农业技术的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基地”依托东北农业大学、民盟盟员的科技和智力资源优势,建设高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综合示范基地;“民盟界政协委员社区工作站基地”开展下岗职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大讲堂等活动。

民盟省委创建18个“同心协力基地”

本报2日讯(记者吴利红)受大雪影响,截至到 2日下午 14时,哈同高速、哈牡高速、牡复高速、牡绥高速、鹤大高速、依七高速、大广高速、大齐高速、鸡虎高速、建虎高速全线封闭;哈伊高速赵家站至庆安站、绥北高速绥化西至海北站禁止七座以上客车及危险品车辆通行。因道路施工:绕城高速成高子站、鹤大高速明义站、大齐高速机场路站封闭,省内其它高速公路均路况正常。我省交通部门提醒广大司乘人员,大雪天气,一定要减速慢行,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暴雪致省内多条高速封闭

本报讯(记者郭俊峰)日前,素以“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著称的海南省澄迈县来哈尔滨举行推介会,涉及旅游、房地产、冬季瓜菜等三大板块。

本次哈尔滨推介活动上,澄迈与哈尔滨市旅游企业举行多项签约仪式,两地旅行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房地产企业及冬季瓜菜企业也签订了购销订单。近几年,澄迈县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世界长寿之乡”的金字招牌,重点突出“生态”、“富硒”、“长寿”等优势,大力发展高端、精品的生态旅游、外向型热带特色农业。

海南澄迈携三大名片登陆冰城

本报讯(张雅欣 记者彭溢)以“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第九届专利周黑龙江省活动 11月 30日在哈尔滨市启动。我省将聚焦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需求,开展有针对性、高质量的服务活动,发挥知识产权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作用。

据悉,从 11月 30日至 12月 6日,省市知识产权局结合“双创”主题,开展专利业务及法律咨询服务,就国家及省有关知识产权政策开展有关业务及法律咨询服务。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介绍即将出台的高等院校、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有针对性地对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转让和专利质押融资等内容进行指导服务。由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通过“12330”热线及时解决难题。同时组织各市(地)以服务创新主体需求为重点,集中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对接特色活动,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专利周黑龙江省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姚建平)按照统一部署,1日上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宣讲团在齐齐哈尔市举行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上,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斌,从深刻认识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全面落实省委确定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等四个方面作了精彩的讲解。

报告会现场,张斌还与部分参会部门领导进行互动,对《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涉及齐齐哈尔市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齐齐哈尔市委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摆上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和实施好传达学习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好省委全会精神的宣讲、阐释和宣传报道工作,组织专家学者围绕省委全会精神进行理论阐释和深度研究,宣传战线要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全会精神宣传报道,营造学习全会精神的浓厚舆论氛围。

省委六次全会宣讲报告会在鹤城举行

(上接第一版)据了解,哈尔滨市南岗区聚集高等院校 22所,省级以上科研机构 5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4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2个,各类科技人才 11万人,每年形成重点科技成果近千项,拥有一批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与北京海淀区、上海杨浦区一样,同为城市中心区科教资源集聚地。为发动创新驱动“新引擎”,南岗区瞄准创新要素与金融资本、创新创业人才进行科技大招商。同时,努力将南岗区“变身”为我省科技创新型产业发展和高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场”。他们以南通大街、大直街、学府路为骨架,打造出“学府产业经济带”,形成省内

“先进科技输出地”,吸引优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动科技服务业提档升级;围绕大学校区建设“大学经济圈”,依托大学科技园

区,集聚发展要素与科技优势,打造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大学经济圈”,孕育、孵化、输出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共赢,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为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近年来,南岗区政府部门创新服务,主动作为,倾力打造引资引智政策“洼地”,出台科技项目落地转化及招商大项目扶持政策,推出“一条龙”包保机制,实施

“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按照落地企业需求的条件、场地、资源等科技要素,进行“撒网排查”,快速对接,并形成了“以科技支撑项目、以项目支撑投入、以投入支撑产业、以产业支撑发展、以发展支撑财政收入”的产业布局。目前,区域内科技型企业达到1400家,有自主研发活动的科技企业达到 800家。

22个重大项目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日,尚志市东都粮食种植合作社年终分红大会举行,合作社负责人为亩产超额完成任务农民颁发奖金,奖金累计达到11万多元。

合作社负责人孙爱伟表示,作为尚志市种植面积最大、最规范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东都粮食种植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产学研、产供销一条龙的成熟合作社。

本报记者 郭俊峰摄

合作社分红了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