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 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 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 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 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2018 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依据 2018 年语文《考试说明》,结构和题 型与2017年大体保持一致,难度也 大致相当。试题的考查点和覆盖面 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能准确反 映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级。试 卷以考生为本,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 和思维水准,题型配置合理,梯度清 晰,区分度明显,有利于引导中学语 文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育人功能,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 2018 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贴近生 活实际,能触动考生情思,充满时代 气息,在语言运用中考查语文素 养。小说阅读《小哥儿俩》写儿童的 日常故事,文本面孔亲和,考生容易 读进去。语言文字运用第 3 题是解 读古诗句,但下围棋、荡秋千、抖空 竹、放风筝四项娱乐活动至今仍很 活跃,学生非常熟悉,并不存在时代隔 膜。第 6 题的漫画小兔子拔萝卜富有 教育意义,附加题的材料概括分析题 中的网络表情符号,如QQ表情符号 “小黄脸”、GIF 动画表情,简洁时尚, 活泼好玩,让学生在考场上顿感放松 和亲切,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探 究的信心。 挑选经典,追求文化品格 总览全卷,可以看出 2018 年江 苏语文卷崇尚经典名篇,追求语言 的典范性,注重发挥经典的濡染作 用。张籍、凌叔华、梁思成、龚自珍 等大家名作先后登场,文科附加卷 《红楼梦》《家》等七部名著次第亮 相。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注重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的挖掘 与表达。比如文言文阅读第9题, “可以风世”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官 当勤政爱民、为人当感恩重义,这些 价值观对于青年学生具有积极引导 作用。不仅大题目注重经典,小题目 也是精心挑选煞费苦心。比如“语言 文字运用”第 1 题涉及对“儒家经典” 的正确认识,第 4 题涉及对“偏见”的 人文思考。第12题课外名句考到“风 乎舞雩”,在过往连考四年的情况下再 考《论语》名句,体现出命题者对经典 文化的重视。这些大大小小的经典作 品一旦作为命题素材引入试题命制, 便保障了试题经典底色和文化品位。 钟情“袁枚”,显示江苏特色 江苏卷的文本阅读,每每选中 江苏籍或与江苏有密切关系的作家 作品。试卷中加入江苏元素,体现 了鲜明的地域特色。2017年文言 文阅读选的是江苏高邮人、清代著 名学者王引之所写《汪容甫先生行 状》,而今年命题者相中的是袁枚 的《重到沭阳图记》。前段时间因 一 首《苔花》,清代诗人袁枚为青年 学生所知晓。袁枚与江苏关系密 切,宦迹遍及苏南苏北。文本在拉 近考生和作者情感距离方面已占优 势,加之文章记述的是老年袁枚故 地重游引发的深沉情感,这更让考 生感到温暖亲切,兴味十足地走进 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在读懂文章的 同时自然激发起文化自信和热爱家 乡的情怀。 顺便说一下,文言文阅读的第7 题是内容梳理和概括题,不是一些 地方的模考卷自信满满预测的文学 文化常识题,但第8题句子翻译中的 “骈辚同驱”、“伯夷、柳下惠之风”、 “亲炙”却不是一般的词汇,这道题 可视为文化常识的侧面考查。 江苏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完整版 出炉!快看特级教师解题。今年的作文 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材料的核心概 念是“语言”。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夫成认 为,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 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 间。 今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 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 不限。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 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 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 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 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 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材料的三 行文字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 开思路。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 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 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 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 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 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 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 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 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 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由 2015 年的“智 慧”到 2016 年的“个性与创新”到 2017 年 的“车”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 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日常 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语言”主体 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 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 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 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 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 由选择,施展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 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 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空泛 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 写。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 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 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 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 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总之,不“选”失 之空泛,不扣失之“跑偏”,审题不难把握, 立意见出高下。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数学卷揭开了神秘面纱。今年的试卷难度 如何?有没有新变化?快来看看江苏省两位特级教师的专业评析。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整理 1、平稳有度,有利于考生正常 发挥 本卷试题的设计充分顾及到考 生的答题心理,力求使考生答题时 有平和的心态。与近几年的数学卷 一样,开始的填空题设计了一定量 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拿到基本分。 由易到难的过渡也十分自然,有利 于学生渐入状态,稳定发挥。 对于一些考生可能畏惧的问 题,如应用题及此后的几道解答题 (17,18,19,20)则 以 多 问 的 形 式 , 让学生在求解前面的问题时获得一 定的启发,进而为求解复杂问题找 到突破口。 2、科学规范,贴近教学实际 试卷立足于教材,严格遵守《考 试说明》。许多试题,如 1~11,15~ 18等,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相近或类 似的问题。一些问题虽为原创,但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均为教材 及日常教学中常见的。 试卷全面考查了高中阶段的基 本内容,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几 乎所有C级考点及绝大部分B级与 A 级考点。而对于高中数学中的主 干内容,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 则作了重点考查。这与高中数学的 日常教学十分吻合。体现了课程、 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3、继承中显新意,让优秀学生 更有发挥的空间 虽然许多试题的呈现形式给人 的感觉并不陌生,但这并不是说仅 凭模仿、记忆就能顺利地解答问题 的。许多问题的思考,需要考生有 创新思维。比如12题,将解析几何 中的直线、圆与平面向量融合在一 起。虽然入口很宽,但只有进行认 真细致的分析,综合考察代数、几何 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较为合理的解 法。再如 17 题第(2)小题,得到的 函数模型,在求最值时,学生也可能 会想到多种方案,需要做认真的思 考分析,才能步入正确的路径,避免 无功而返。这些问题的运算难度虽 未增加,但只靠“刷题”来积累解题 经验,就难免不被表象迷惑,错失得 分良机。 而像 14 题,20(2)题,23 题,呈 现问题的载体都是学生熟悉的,但 思考时却感受到其中的新意,这为 优秀学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 4、注重本质,考查数学能力 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和通 性、通法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数 学本质的理解与数学能力水平。一 些问题的解答需基于对数学本质的 认识,方能透过现象,找到解决问题 的切入点。如 11~14,18~20,均可 有不同的解法,而各种解法对应的思 维量与运算量差别很大。同一道题, 如果考生善于进行直观想象,做出合 理的猜想,就有可能找到相对较为简 洁的解题方案,再结合一定形式的逻 辑推理或适当的数学运算,便可能完 成问题的求解。但这一系列的工作, 都需要以较高的、较全面的数学能力 来支撑。 语文: 贴近生活,区分度明显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王夫成 特级教师点评江苏作文题 贴近现实生活 引发考生思辨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 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 组长 王夫成 数学: 平稳有度,部分试题考查创新思维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 朱胜强 2018 6 8 日 星期五 编辑:周茂川版面:郭静校对:承虹 语文钟情 袁枚”, 有江苏特色 数学平稳有度考创新思维 特级教师点评 2018 江苏高考语文数学卷 A4 ·试卷点评 考生昨自信满满走进考场。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余萍 怎么考上一本的? 多亏学校的努力…… 最近,在朋友圈、 微博等平台,许多人被 湖南多所高校升一本 的话题刷屏。 据报道,日前,湖 南省教育厅正式发出 通知,决定从2018 年 开始,湖南工业大学、 吉首大学、湖南商学院 和湖南理工学院等 4 所普通高校调整到 湖南省本科一批录 取。这四所学校的同 学们自然是兴奋不已, 不过这则帖子一经发 布,便引来各大网友的 评论和转发,纷纷@自 己的母校请你努力一 点!众多高校的官方 微博也对同学们做出 可爱的回复。 扫描二维码,连学 校都在努力,你还有借 口不努力吗? 想当年我冒着暴雨 骑车赶到高考考场 一年一度的高考 拉开大幕了。根据教 育部透露的数据,今年 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 数达到 975 万人,比去 年增加 35 万人,创下 近 8 年新高,这也是首 批“00 后”走上高考的 舞台。 今年,江苏也有 33.15 万人报名参加高 考。 小编高考那一年, 1999 年,下大暴雨,还 记得小编穿着雨衣骑 自行车,把长裤的裤脚 一直卷到膝盖之上,再 用木头夹子夹住,从家 骑到 2 公里外的考场, 裤子还是湿透了。高 考考题没记住,这事倒 是记得很清楚。 高考路上,大家都 是怎么去? 是全家开 车总动员,还是坐地 铁、坐公交,或者骑共 享单车?曾经从高考 的“战火”中摸爬滚打 出来的“过来人”,你们 当年又是怎么去考场 的? 扫描二维码,来一 波回忆杀。 新媒体 推荐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an-2020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推荐 数学平稳有度,考创新思维epaper.yzwb.net/images/2018-06/08/A04/20180608A04_pdf.pdf考《论语》名句,体现出命题者对经典 文化的重视。这些大大小小的经典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2018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依据2018年语文《考试说明》,结构和题型与2017年大体保持一致,难度也大致相当。试题的考查点和覆盖面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能准确反映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级。试卷以考生为本,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准,题型配置合理,梯度清晰,区分度明显,有利于引导中学语文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

2018年高考江苏语文卷贴近生活实际,能触动考生情思,充满时代气息,在语言运用中考查语文素养。小说阅读《小哥儿俩》写儿童的日常故事,文本面孔亲和,考生容易读进去。语言文字运用第3题是解读古诗句,但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四项娱乐活动至今仍很

活跃,学生非常熟悉,并不存在时代隔膜。第6题的漫画小兔子拔萝卜富有教育意义,附加题的材料概括分析题中的网络表情符号,如QQ表情符号

“小黄脸”、GIF动画表情,简洁时尚,活泼好玩,让学生在考场上顿感放松和亲切,从而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信心。

挑选经典,追求文化品格

总览全卷,可以看出2018年江苏语文卷崇尚经典名篇,追求语言的典范性,注重发挥经典的濡染作用。张籍、凌叔华、梁思成、龚自珍等大家名作先后登场,文科附加卷《红楼梦》《家》等七部名著次第亮相。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与表达。比如文言文阅读第9题,

“可以风世”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官当勤政爱民、为人当感恩重义,这些

价值观对于青年学生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不仅大题目注重经典,小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煞费苦心。比如“语言文字运用”第1题涉及对“儒家经典”的正确认识,第4题涉及对“偏见”的人文思考。第12题课外名句考到“风乎舞雩”,在过往连考四年的情况下再考《论语》名句,体现出命题者对经典文化的重视。这些大大小小的经典作品一旦作为命题素材引入试题命制,便保障了试题经典底色和文化品位。

钟情“袁枚”,显示江苏特色

江苏卷的文本阅读,每每选中江苏籍或与江苏有密切关系的作家作品。试卷中加入江苏元素,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2017年文言文阅读选的是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所写《汪容甫先生行状》,而今年命题者相中的是袁枚的《重到沭阳图记》。前段时间因一首《苔花》,清代诗人袁枚为青年学生所知晓。袁枚与江苏关系密切,宦迹遍及苏南苏北。文本在拉近考生和作者情感距离方面已占优势,加之文章记述的是老年袁枚故地重游引发的深沉情感,这更让考生感到温暖亲切,兴味十足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在读懂文章的同时自然激发起文化自信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顺便说一下,文言文阅读的第7题是内容梳理和概括题,不是一些地方的模考卷自信满满预测的文学文化常识题,但第8题句子翻译中的

“骈辚同驱”、“伯夷、柳下惠之风”、“亲炙”却不是一般的词汇,这道题可视为文化常识的侧面考查。

江苏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完整版出炉!快看特级教师解题。今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夫成认为,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今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材料的三行文字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到2017年的“车”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空泛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总之,不“选”失之空泛,不扣失之“跑偏”,审题不难把握,立意见出高下。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数学卷揭开了神秘面纱。今年的试卷难度如何?有没有新变化?快来看看江苏省两位特级教师的专业评析。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整理

1、平稳有度,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本卷试题的设计充分顾及到考生的答题心理,力求使考生答题时有平和的心态。与近几年的数学卷一样,开始的填空题设计了一定量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拿到基本分。由易到难的过渡也十分自然,有利于学生渐入状态,稳定发挥。

对于一些考生可能畏惧的问题,如应用题及此后的几道解答题(17,18,19,20)则以多问的形式,让学生在求解前面的问题时获得一定的启发,进而为求解复杂问题找到突破口。

2、科学规范,贴近教学实际试卷立足于教材,严格遵守《考

试说明》。许多试题,如1~11,15~18等,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相近或类似的问题。一些问题虽为原创,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均为教材及日常教学中常见的。

试卷全面考查了高中阶段的基

本内容,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几乎所有C级考点及绝大部分B级与A级考点。而对于高中数学中的主干内容,如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则作了重点考查。这与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十分吻合。体现了课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3、继承中显新意,让优秀学生更有发挥的空间

虽然许多试题的呈现形式给人的感觉并不陌生,但这并不是说仅凭模仿、记忆就能顺利地解答问题的。许多问题的思考,需要考生有创新思维。比如12题,将解析几何中的直线、圆与平面向量融合在一起。虽然入口很宽,但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综合考察代数、几何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较为合理的解法。再如17题第(2)小题,得到的函数模型,在求最值时,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多种方案,需要做认真的思考分析,才能步入正确的路径,避免无功而返。这些问题的运算难度虽

未增加,但只靠“刷题”来积累解题经验,就难免不被表象迷惑,错失得分良机。

而像14题,20(2)题,23题,呈现问题的载体都是学生熟悉的,但思考时却感受到其中的新意,这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

4、注重本质,考查数学能力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和通

性、通法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数学能力水平。一些问题的解答需基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方能透过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11~14,18~20,均可有不同的解法,而各种解法对应的思维量与运算量差别很大。同一道题,如果考生善于进行直观想象,做出合理的猜想,就有可能找到相对较为简洁的解题方案,再结合一定形式的逻辑推理或适当的数学运算,便可能完成问题的求解。但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以较高的、较全面的数学能力来支撑。

语文:贴近生活,区分度明显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王夫成

特级教师点评江苏作文题

贴近现实生活引发考生思辨

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王夫成

数学:平稳有度,部分试题考查创新思维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 朱胜强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编辑:周茂川 版面:郭静 校对:承虹

语文钟情“袁枚”,有江苏特色数学平稳有度,考创新思维特级教师点评2018江苏高考语文数学卷

A4

·试卷点评

考生昨自信满满走进考场。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余萍 摄

怎么考上一本的?多亏学校的努力……

最近,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许多人被湖南多所高校升一本的话题刷屏。

据报道,日前,湖南省教育厅正式发出通知,决定从2018 年开始,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商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等4 所普通高校调整到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这四所学校的同学们自然是兴奋不已,不过这则帖子一经发布,便引来各大网友的评论和转发,纷纷@自己的母校请你努力一点!众多高校的官方微博也对同学们做出可爱的回复。

扫描二维码,连学校都在努力,你还有借口不努力吗?

想当年我冒着暴雨骑车赶到高考考场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大幕了。根据教育部透露的数据,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到975万人,比去年增加 35万人,创下近8年新高,这也是首批“00后”走上高考的舞台。

今年,江苏也有33.1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

小编高考那一年,1999年,下大暴雨,还记得小编穿着雨衣骑自行车,把长裤的裤脚一直卷到膝盖之上,再用木头夹子夹住,从家骑到2公里外的考场,裤子还是湿透了。高考考题没记住,这事倒是记得很清楚。

高考路上,大家都是怎么去? 是全家开车总动员,还是坐地铁、坐公交,或者骑共享单车?曾经从高考的“战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过来人”,你们当年又是怎么去考场的?

扫描二维码,来一波回忆杀。

新媒体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