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社聚力少儿生态科普“神奇”家族再添融媒体新丁dzzy.cbbr.com.cn/resfile/2020-05-19/08/08.pdf ·...

1
8 专题策划 B4 中国 发现思想 传播智慧 2020 5 19 星期二 2624 2020 届编辑出版毕业生同题问答 “漫画中国”策划缘起于 2008 年,当时中国 童书市场正在冉冉升起,但是从 2010 年开始,童 书畅销榜单几乎清一色为引进版童书,在这种 大环境下,大部分童书出版商选择了短平快的 引进项目。而时间周期长、人工耗费大的制作 困难则让本土原创市场成了无人问津的“冷 宫”。为了让中国孩子从小就对传统文化产生 情感和理解,我们毅然决定出版一套以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少儿 读物。这在当时引进版充斥市场的大环境下, 显然是大胆又具有前瞻性的行为。 不破不立,大胆采用“漫画”的时髦语言讲中 国故事,更让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现代元素。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故事的情节画面可以在作 者的笔下精彩呈现,通过故事来讲述历史和国 学,通过漫画来表现故事,不仅给中国青少年增 加阅读的亲切感,还给对中国文化毫无了解的外 国友人降低了阅读门槛,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的 了解需求。这种在形式上的大胆假设,为日后高 效率的海外输出奠定了基础。在确立形式后,寻 求合适的作者便成为当务之急。 要完成一套大型手绘漫画丛书,通过出 版社一两名编辑组稿、出版是不现实的。过论证,我们决定选择与民营力量“联姻”的 创作方式,借助成熟的民营动漫公司,全面承 接“漫画中国”的开发与制作,减轻出版社在 人员与创作上的成本投入,与民营团队共享 创作成果。经过多方调研,最终与国内知名 原创动漫企业“洋洋兔”达成战略级合作。陆 续出版了一系列优秀原创动漫童书《漫画史 记》12册、《漫画孙子兵法》3册、《漫画三十六 计》3册、《漫画上下五千年》12册、《漫画林汉 达中国历史故事集》10 册《手绘中国历史地 图》《手绘中国地理地图》《我们的中国》《我们 的历史》《时间的礼物》 截至目前,“漫画中国”已经成为国内规模 颇大、制作精良、品牌定位高端的少儿国学动 漫产品。曾多次获得新闻出版总署“原动力” 扶持项目、文化部原创动漫重点扶持项目。选 题规模达150册,迄今为止已经完稿100余册。 “八开知识大书”系列是《手绘中国历史地 理地图》(包含《中国历史地图》《我们的历史》 《手绘中国地理地图》《我们的中国》)等一系列 手绘绘本图书的统称。因为开本大、知识含量 多、设计精美,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图书 的策划初衷是由于“漫画中国”系列图书在市 场获得的市场反馈达到了出版的预期,团队希 望能乘胜追击,出版一本用历史串起线索的漫 画知识百科类图书。在调研数据后,我意识到 在知识类图书市场里,家长对于信息量有比较 敏感的认知。因此决定大胆尝试当时市场上 少见的8开大尺寸来制作《手绘中国历史地理 地图》。该书一经上市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雄踞京东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多时,在市场反馈 良好的背景下,我继续带领团队下沉,通过一 百余场线下的推广活动,广泛收集读者对于该 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第一次引入了音频融 媒体技术,邀请了专业主持人献声制作了21期 音频,对《手绘中国历史地理地图》的延展知识 进行了音频讲解。在出版社各部门积极的配 合下,这套产品取到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上市 当年就取得了销售 20 万册的佳绩。 随着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不断思考 如何能让更广泛的读者在传统的图书销售渠 道之外了解和认识这个产品的价值。近两年 自媒体方兴未艾,我带着产品和出版思路广泛 接触在母婴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大V,根据他们 的需求对爆款产品进行整合,推出了《手绘中 国历史地理地图》礼盒装版本,配合自媒体用 软文、视频等形式传播产品内容,引发了新的 销售高峰,一套已经出版了两年的“老品”,先 后得到了“十点读书”“暖妈爱分享”“爱读童书 妈妈小莉”等知名大 V 的推荐,这些大 V 的推 荐也反哺了传统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销量同 时增长,同年取得了30万册的销售佳绩。 “八开知识大书”最新产品的上市,也揭开 了这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展现新中国时代 风貌的原创手绘图文知识读物新一轮的营销计 划,在自媒体、短视频媒体等不断推荐中,在每周 的社群分享加持下, “八开知识大书”系列再次取 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我们的中国》取到月均 5 万套的佳绩,常年雄踞京东图书畅销榜榜首。 本版编辑:孙珏 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姚志英 苏科社聚力少儿生态科普“神奇”家族再添融媒体新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近期,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再次聚力少儿生态科普出版,继推出原创少 儿生态科普精品绘本“你好!大自然”系列后,2020年5月重磅推出原创少儿生态科普童话“神奇绿色 营”系列,为少儿图书市场送上一枚“神奇”家族“融媒体”新丁。 “神奇绿色营”集冒险救援、科普知识、生态教育、团队协作等特色于一体,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图文并 茂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生动地传达生态保护的意义,让孩子们明白地球上的生命是共同体,人 类无法在这个星球独善其身,需要对动物、植物等生命投以关怀和帮助,从而释放孩子天性中的爱。 除了出版纸质图书,苏科社还将对“神奇绿色营”进行全方位的融媒体开发,力图实现资源通融、宣传 互融。依托“神奇绿色营”的内容及 IP 特色,推出同名广播剧、音频故事,并将与少儿电视频道建立合 作,共同开发、录制儿童舞台剧,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营销宣传方面,在图书前期的策划、编辑阶段,项目团队就制定了多轮次的营销计划:在京东平台上 市伊始,项目团队便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小花生网、妈妈网教育社区、QQ 群和微信社群 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密集联动宣传,充分借助公域、私域流量,增加产品曝光度与关注度。2020年下半 年,还将开展丰富有趣的环保讲座、环保实践游戏、环保剧演出等一系列落地活动,将有趣的环保知识带 到小朋友中间。 (珏) —最爱的平台:微博、豆瓣、知乎 最崇拜的人:不当“脑残粉” 非出版圈流向 ■熊明亮(化名) (武汉大学编辑出版系) A1:感觉今年的就业形势不 太好,岗位少。 A2:签了一家科技公司。 A5:我的岗位是开发岗, 符合自身的职业规划,薪资 待遇不错。可能是优秀的简 历(学历以及诸多实习实践 的项目),面试表现出来的真 诚打动了面试官。 A6:综合素质的提升,包含 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 行力等的提高。 A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 能代表“后浪”,但是我有自己的态度, 思想独立、踏实努力,不被他人或社会的 评论而丧失自我。 A10:喜欢在今日头条浏览基础新闻信息;在 微博关注社会热点,寻找社交话题。 A11:喜欢分享科研信息、职场信息、身边事儿; 喜欢电竞。 A12:没有特别崇拜的人,相信自己的所见所 闻,相信自己的判断。 ■小 天(化名)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A1:春节之后,投了几家事业单位,因为疫情原 因一直没有消息,同时还投了家一直比较感兴趣的 做内容的互联网公司,面试比较顺利,拿到offer。 A2:没选择在传统出版圈工作,主要考虑还是 薪,虽然签约的这家给的也不多。我喜欢阅读,现在 的工作依旧和图书有关,所以也还算是在出版圈。 A3:实习机构是一家做知识付费的公司,整体 感受比在传统出版社实习更打动我。虽然工作节 奏较快,任务也挺多挺杂,比如联系作者收稿、改 稿,陪录音师录音,写广告页,还要负责课程上新 运营,但做起来很有动力,比较符合自己的性格。 A4:可能是因为我既有在传统出版社实习的经 历,也有在知识付费互联网公司实习的经历,所以在 简历上会比较占优,最终打动了这家公司。 A9:每一代年轻人都这样吧,不止我们这代。可 能是因为现在有更多发声渠道,加上现实条件允许, 所以我们会更愿意袒露自己的情绪,更愿意做自己想 做的事。没有谁能天天开心,也没有谁会“丧”到极致 还无动于衷,总会找些事做,然后就不会那么“丧”了。 A10:喜欢豆瓣。它是平时找书、找电影必不可 缺的渠道。 A12:没有很崇拜的人,但会积极参考周围人的 意见,会向优秀的人学习。 ■孟凡硕 (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A2:没有留着出版行业的原因主要在于出版类 工作与出版专业学习之间存在供需关系错位的问 题。例如,理工类出版社所招聘的编辑人才明确要求 理工类专业背景,而出版专业知识反而是次要要求。 不客气地讲,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所有环节都有比 编辑出版专业更加对口的专业可供选择: A3:最近一次实习经历在网易传媒(北京)的沸 点工作室做内容运营实习生。对所在工作室旗下微 信公众号出版文章集实体书印象较深,类似于明星 出书的营销模式,以成熟、庞大的粉丝群为预期保 障,并以实体书作为反馈增加线上粉丝粘性。 在大三的时候有过创业公司兼职运营总监的 经历。创业应该是有的放矢地主动作为(有蓝海 或独到地经营理念、资源优势),而不应该是就业 困难后的无奈举措。绝大多数应届生没有能力自 主创业。 A7:出版与其他职业越来越相互渗透,以内容 运营与责任编辑做对比,两者工作虽然平台不同,但 是工作性质与工作流程已越来越重合。未来几种内 容类的职业是否会逐渐融合,也可以期待。 A9:或许也如网友评论而言,可供这波后浪奔 涌的空间太狭小了,但大环境不是一句抱怨可以解 决的。但行好事。 A10:好奇心日报。 A12:毛主席,《毛泽东语录》常翻阅。 ■计 青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系) A1:最终签了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都市频道。 A2:以前有做过出版相关的工作,觉得出版和 自己的性格不太匹配。 A3: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经常哭。做不好也哭, 老师信任我,给我机会锻炼我也哭。记得有一次,老 师让我自己写稿子、拍采访,然后做一期节目。我觉 得自己能力不够,很慌张,但老师又很相信我,鼓励 我。我还是忍不住在脑海中构想各种可能出现的失 误,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一边写稿子一边哭。当时 真的觉得天都塌了,但是等到真的做好了,节目播出 后,我甚至有点期待下一次的尝试…… A9:我们是复杂但有趣的一代。就像有些人可 以让“丧”变得有趣,将其从原来的概念中脱离出来, 赋予它新的定义。 A10:平时必刷微博,因为信息比较及时,而 且也很多元。我还会上bilibili,看看新的有创意 的视频。 A12:我崇拜我的明星偶像。不只是因为成就, 更多的是因为他很清醒,能够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并 为这个热爱的事物一直努力。除了追星,我比较相 信我爸妈的话。感觉他们见过“大风大浪”,如果有 什么不顺心,疑惑的事情我会跟他们说,然后他们说 一句:“这没什么啊!不要担心,没事的!”就会觉得 —“嗯,没事的,会过去的!” ■小 琦 (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A2:最终签约了学而思网校。 A3:初试复试都是网络形式,回答一些对职业 的看法和规划,培训比较辛苦但是坚持下来就没 问题。 A5:薪资。 A6:在大学开阔了视野,接触了很多以前接触 不到的东西,长了很多见识。 A9:太片面了。其实什么样的年轻人都有,这个 时代的奋勇昂然和“丧“其实放在其他时代也是存在 的,只不过奋勇和“丧“的原因不同,这也是社会环境导 致的。 A10:平时最喜欢浏览微博。 A11:喜欢的小圈子是同人圈。 A12:比我厉害的人都崇拜,特别是在美术设计 方面,还有文字创作者,我很喜欢灵感不断且新颖的 人,毕竟优质原创很难得。比较相信有独立思考能 力的人的话。 ■王晓蕾(化名) (武汉大学编辑出版系) A1:有感觉求职较困难,签约了湖北海豚传媒。 A5:离家近,公司实力强,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 A6: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认真阅读了一些学术 书籍。 A8:充满创造性。 A9:这一代年轻人有情怀也有责任感。 A10:豆瓣、知乎、微博。 A11:分享日常生活。喜欢电影和读书圈子。 A12:爸爸妈妈。 A13:我想问出版圈的前辈:为什么出版社不喜欢 招出版专业的学生?(商报会尽快找到合适的人解答) ■钱彦羲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系) A1:已经通过了浙江少儿出版社的全部面试被录 取,等待毕业后正式签约。 A2:这个行业的魅力还是在于它的产品图书。我 会被各式各样的图书吸引,从腰封设计到内容本身是 否足够吸引人,这些都会成为我自己挑选书的标准。 久而久之不再甘愿只做一个挑书人,更想成为促成一 本书诞生或是让一本书被更多人拥有并珍惜的人。 A3:出版系的很多老师利用自己的人脉给我们创 造了很多机会,第一次去出版社实习是经过崔波老师 的介绍,当时做的是数据处理工作,负责图书的库存统 计,线上销售的一些工作,很简单但也很考验耐心。后 来临毕业去面试的时候是通过出版系的隗静秋老师向 出版社投递的简历,开始只是想着“试试吧”,之后意外 地进入了最终面试环节。我记得面试的人有 20 余位,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最开始面试者之间都是陌生的关 系没有人说话,在这种氛围里整个人都很紧张,所以我 尝试找话题和他们闲聊,开始只有一两个人愿意和我 交流,后来慢慢地整个等待室的人都活跃起来,直到叫 我去面试话题还没有结束。我带着热聊时的心情进入 会议室,就这样保持轻松的状态结束了面试。 A4:找工作时的困扰是,自己对于很多企业的了解 仅限于百科上简单介绍,更深入一点就是利用天眼查 去了解公司的资金问题等,仅能进行简单辨别,导致我 作为应届生在参加校园招聘会时,很难做出好的选 择。还有一些公司给出的招聘启事并不明确,联系后 才告知只需要实习生不招聘正式职工,很容易让人产 生挫败感和焦虑感。 A7:“做书”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分兴趣、两分热 爱、七分责任。书是长久以来传达信息、记录知识或变 化的载体,如果说让我用一样东西把无形的智慧与思 考实体化,我会选择书籍。 A10:平时最喜欢的平台是豆瓣,APP是mono和网 易蜗牛阅读。 A11:喜欢研究网购折扣,分享有创意的VLOG视 频、烹饪料理、图书电影点评和短视频等,很喜欢豆瓣 的各种小组,生活组、鹅组等,我常逛。 A12:我很崇拜一些主持人,比如朱广权、撒贝宁、 何炅等,带货网红李佳琪我很佩服,还有那些做自媒体 频道的网红比如李子柒我也非常欣赏。 A13:我想问出版圈的前辈:造出一本常年畅销的 图书需要做哪些努力,又经历了哪些挫折?(商报会尽 快找到合适的人解答) 出版圈流向 我当了短视频演员 ■蒙悦菲(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有个偶然的机会我当了短视频演员。面试当天, 到公司后人事部的姐姐给了我一张登记表和一张逻 辑测试题。登记表里的信息就相当于个人简历,逻辑 测试题虽然看着有些头疼,但通过得还算顺利。 接下来,编导开始面试我。看一看我之前在学校 出演过的作品,再让我看看编导写的剧本,询问一些 相关问题,比如对作品的理解。紧接着就让我试镜。 脑子一瞬间空白,刚才看过的剧本也不记得了。好在 最后放松下来,试镜很顺利。几段对话下来,除了跟 男演员搭戏时笑场,最终拍两遍就过了。 没能留在出版圈工作,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都加入了新 媒体阵营,而我又对新媒体非常感兴趣,也想从事这 个方面的工作。所以“出版+新媒体”对于我来说简 直完美,既是我大学读的专业,也是我想从事的工作, 没想到最后能拥有这样一份工作。 在学校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我的抗压能力了, 因为加入各种组织,参加各种比赛,让自己忙不过来 的时候就是最锻炼自己的时候了,希望到社会上也 要挺住哇! 想跟最亲近的刘菡老师说:老师我想你了!还 记得我在最崩溃时老师给的安慰,在遇到难事的时 候老师给予的帮助,还有就是我们宿舍和刘菡老师 留了三年的合影啦!一年一度的仪式感,以后一定 是最美好的校园回忆,希望毕业后也能跟老师保持 联系,有机会也会回来跟老师拥抱。 ■ 新职业 (上接第 7 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苏科社聚力少儿生态科普“神奇”家族再添融媒体新丁dzzy.cbbr.com.cn/resfile/2020-05-19/08/08.pdf · 划,在自媒体、短视频媒体等不断推荐中,在每周

8专题策划B4中国发现思想 传播智慧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第2624期

2020届编辑出版毕业生同题问答

“漫画中国”策划缘起于2008年,当时中国

童书市场正在冉冉升起,但是从2010年开始,童

书畅销榜单几乎清一色为引进版童书,在这种

大环境下,大部分童书出版商选择了短平快的

引进项目。而时间周期长、人工耗费大的制作

困难则让本土原创市场成了无人问津的“冷

宫”。为了让中国孩子从小就对传统文化产生

情感和理解,我们毅然决定出版一套以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少儿

读物。这在当时引进版充斥市场的大环境下,

显然是大胆又具有前瞻性的行为。

不破不立,大胆采用“漫画”的时髦语言讲中

国故事,更让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现代元素。漫

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故事的情节画面可以在作

者的笔下精彩呈现,通过故事来讲述历史和国

学,通过漫画来表现故事,不仅给中国青少年增

加阅读的亲切感,还给对中国文化毫无了解的外

国友人降低了阅读门槛,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的

了解需求。这种在形式上的大胆假设,为日后高

效率的海外输出奠定了基础。在确立形式后,寻

求合适的作者便成为当务之急。

要完成一套大型手绘漫画丛书,通过出

版社一两名编辑组稿、出版是不现实的。经

过论证,我们决定选择与民营力量“联姻”的

创作方式,借助成熟的民营动漫公司,全面承

接“漫画中国”的开发与制作,减轻出版社在

人员与创作上的成本投入,与民营团队共享

创作成果。经过多方调研,最终与国内知名

原创动漫企业“洋洋兔”达成战略级合作。陆

续出版了一系列优秀原创动漫童书《漫画史

记》12 册、《漫画孙子兵法》3 册、《漫画三十六

计》3 册、《漫画上下五千年》12 册、《漫画林汉

达中国历史故事集》10 册《手绘中国历史地

图》《手绘中国地理地图》《我们的中国》《我们

的历史》《时间的礼物》

截至目前,“漫画中国”已经成为国内规模

颇大、制作精良、品牌定位高端的少儿国学动

漫产品。曾多次获得新闻出版总署“原动力”

扶持项目、文化部原创动漫重点扶持项目。选

题规模达150册,迄今为止已经完稿100余册。

“八开知识大书”系列是《手绘中国历史地

理地图》(包含《中国历史地图》《我们的历史》

《手绘中国地理地图》《我们的中国》)等一系列

手绘绘本图书的统称。因为开本大、知识含量

多、设计精美,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图书

的策划初衷是由于“漫画中国”系列图书在市

场获得的市场反馈达到了出版的预期,团队希

望能乘胜追击,出版一本用历史串起线索的漫

画知识百科类图书。在调研数据后,我意识到

在知识类图书市场里,家长对于信息量有比较

敏感的认知。因此决定大胆尝试当时市场上

少见的8开大尺寸来制作《手绘中国历史地理

地图》。该书一经上市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雄踞京东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多时,在市场反馈

良好的背景下,我继续带领团队下沉,通过一

百余场线下的推广活动,广泛收集读者对于该

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第一次引入了音频融

媒体技术,邀请了专业主持人献声制作了21期

音频,对《手绘中国历史地理地图》的延展知识

进行了音频讲解。在出版社各部门积极的配

合下,这套产品取到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上市

当年就取得了销售20万册的佳绩。

随着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不断思考

如何能让更广泛的读者在传统的图书销售渠

道之外了解和认识这个产品的价值。近两年

自媒体方兴未艾,我带着产品和出版思路广泛

接触在母婴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大V,根据他们

的需求对爆款产品进行整合,推出了《手绘中

国历史地理地图》礼盒装版本,配合自媒体用

软文、视频等形式传播产品内容,引发了新的

销售高峰,一套已经出版了两年的“老品”,先

后得到了“十点读书”“暖妈爱分享”“爱读童书

妈妈小莉”等知名大V的推荐,这些大V的推

荐也反哺了传统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销量同

时增长,同年取得了30万册的销售佳绩。

“八开知识大书”最新产品的上市,也揭开

了这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展现新中国时代

风貌的原创手绘图文知识读物新一轮的营销计

划,在自媒体、短视频媒体等不断推荐中,在每周

的社群分享加持下,“八开知识大书”系列再次取

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我们的中国》取到月均5

万套的佳绩,常年雄踞京东图书畅销榜榜首。

大型畅销手绘漫画是如何炼成的?

张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童书出版中心总监)

本版编辑:孙珏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姚志英

苏科社聚力少儿生态科普“神奇”家族再添融媒体新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近期,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再次聚力少儿生态科普出版,继推出原创少

儿生态科普精品绘本“你好!大自然”系列后,2020年5月重磅推出原创少儿生态科普童话“神奇绿色

营”系列,为少儿图书市场送上一枚“神奇”家族“融媒体”新丁。

“神奇绿色营”集冒险救援、科普知识、生态教育、团队协作等特色于一体,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图文并

茂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生动地传达生态保护的意义,让孩子们明白地球上的生命是共同体,人

类无法在这个星球独善其身,需要对动物、植物等生命投以关怀和帮助,从而释放孩子天性中的爱。

除了出版纸质图书,苏科社还将对“神奇绿色营”进行全方位的融媒体开发,力图实现资源通融、宣传

互融。依托“神奇绿色营”的内容及IP特色,推出同名广播剧、音频故事,并将与少儿电视频道建立合

作,共同开发、录制儿童舞台剧,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营销宣传方面,在图书前期的策划、编辑阶段,项目团队就制定了多轮次的营销计划:在京东平台上

市伊始,项目团队便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小花生网、妈妈网教育社区、QQ群和微信社群

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密集联动宣传,充分借助公域、私域流量,增加产品曝光度与关注度。2020年下半

年,还将开展丰富有趣的环保讲座、环保实践游戏、环保剧演出等一系列落地活动,将有趣的环保知识带

到小朋友中间。 (珏)

——最爱的平台:微博、豆瓣、知乎 最崇拜的人:不当“脑残粉”

非出版圈流向

■熊明亮(化名)(武汉大学编辑出版系)

A1:感觉今年的就业形势不

太好,岗位少。

A2:签了一家科技公司。

A5:我的岗位是开发岗,

符合自身的职业规划,薪资

待遇不错。可能是优秀的简

历(学历以及诸多实习实践

的项目),面试表现出来的真

诚打动了面试官。

A6:综合素质的提升,包含

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

行力等的提高。

A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

能代表“后浪”,但是我有自己的态度,

思想独立、踏实努力,不被他人或社会的

评论而丧失自我。

A10:喜欢在今日头条浏览基础新闻信息;在

微博关注社会热点,寻找社交话题。

A11:喜欢分享科研信息、职场信息、身边事儿;

喜欢电竞。

A12:没有特别崇拜的人,相信自己的所见所

闻,相信自己的判断。

■小天(化名)(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A1:春节之后,投了几家事业单位,因为疫情原

因一直没有消息,同时还投了家一直比较感兴趣的

做内容的互联网公司,面试比较顺利,拿到offer。

A2:没选择在传统出版圈工作,主要考虑还是

薪,虽然签约的这家给的也不多。我喜欢阅读,现在

的工作依旧和图书有关,所以也还算是在出版圈。

A3:实习机构是一家做知识付费的公司,整体

感受比在传统出版社实习更打动我。虽然工作节

奏较快,任务也挺多挺杂,比如联系作者收稿、改

稿,陪录音师录音,写广告页,还要负责课程上新

运营,但做起来很有动力,比较符合自己的性格。

A4:可能是因为我既有在传统出版社实习的经

历,也有在知识付费互联网公司实习的经历,所以在

简历上会比较占优,最终打动了这家公司。

A9:每一代年轻人都这样吧,不止我们这代。可

能是因为现在有更多发声渠道,加上现实条件允许,

所以我们会更愿意袒露自己的情绪,更愿意做自己想

做的事。没有谁能天天开心,也没有谁会“丧”到极致

还无动于衷,总会找些事做,然后就不会那么“丧”了。

A10:喜欢豆瓣。它是平时找书、找电影必不可

缺的渠道。

A12:没有很崇拜的人,但会积极参考周围人的

意见,会向优秀的人学习。

■孟凡硕(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A2:没有留着出版行业的原因主要在于出版类

工作与出版专业学习之间存在供需关系错位的问

题。例如,理工类出版社所招聘的编辑人才明确要求

理工类专业背景,而出版专业知识反而是次要要求。

不客气地讲,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所有环节都有比

编辑出版专业更加对口的专业可供选择:

A3:最近一次实习经历在网易传媒(北京)的沸

点工作室做内容运营实习生。对所在工作室旗下微

信公众号出版文章集实体书印象较深,类似于明星

出书的营销模式,以成熟、庞大的粉丝群为预期保

障,并以实体书作为反馈增加线上粉丝粘性。

在大三的时候有过创业公司兼职运营总监的

经历。创业应该是有的放矢地主动作为(有蓝海

或独到地经营理念、资源优势),而不应该是就业

困难后的无奈举措。绝大多数应届生没有能力自

主创业。

A7:出版与其他职业越来越相互渗透,以内容

运营与责任编辑做对比,两者工作虽然平台不同,但

是工作性质与工作流程已越来越重合。未来几种内

容类的职业是否会逐渐融合,也可以期待。

A9:或许也如网友评论而言,可供这波后浪奔

涌的空间太狭小了,但大环境不是一句抱怨可以解

决的。但行好事。

A10:好奇心日报。

A12:毛主席,《毛泽东语录》常翻阅。

■计青(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系)

A1:最终签了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都市频道。

A2:以前有做过出版相关的工作,觉得出版和

自己的性格不太匹配。

A3: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经常哭。做不好也哭,

老师信任我,给我机会锻炼我也哭。记得有一次,老

师让我自己写稿子、拍采访,然后做一期节目。我觉

得自己能力不够,很慌张,但老师又很相信我,鼓励

我。我还是忍不住在脑海中构想各种可能出现的失

误,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一边写稿子一边哭。当时

真的觉得天都塌了,但是等到真的做好了,节目播出

后,我甚至有点期待下一次的尝试……

A9:我们是复杂但有趣的一代。就像有些人可

以让“丧”变得有趣,将其从原来的概念中脱离出来,

赋予它新的定义。

A10:平时必刷微博,因为信息比较及时,而

且也很多元。我还会上 bilibili,看看新的有创意

的视频。

A12:我崇拜我的明星偶像。不只是因为成就,

更多的是因为他很清醒,能够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并

为这个热爱的事物一直努力。除了追星,我比较相

信我爸妈的话。感觉他们见过“大风大浪”,如果有

什么不顺心,疑惑的事情我会跟他们说,然后他们说

一句:“这没什么啊!不要担心,没事的!”就会觉得

——“嗯,没事的,会过去的!”

■小琦(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A2:最终签约了学而思网校。

A3:初试复试都是网络形式,回答一些对职业

的看法和规划,培训比较辛苦但是坚持下来就没

问题。

A5:薪资。

A6:在大学开阔了视野,接触了很多以前接触

不到的东西,长了很多见识。

A9:太片面了。其实什么样的年轻人都有,这个

时代的奋勇昂然和“丧“其实放在其他时代也是存在

的,只不过奋勇和“丧“的原因不同,这也是社会环境导

致的。

A10:平时最喜欢浏览微博。

A11:喜欢的小圈子是同人圈。

A12:比我厉害的人都崇拜,特别是在美术设计

方面,还有文字创作者,我很喜欢灵感不断且新颖的

人,毕竟优质原创很难得。比较相信有独立思考能

力的人的话。

■王晓蕾(化名)(武汉大学编辑出版系)

A1:有感觉求职较困难,签约了湖北海豚传媒。

A5: 离家近,公司实力强,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

A6: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认真阅读了一些学术

书籍。

A8:充满创造性。

A9:这一代年轻人有情怀也有责任感。

A10:豆瓣、知乎、微博。

A11:分享日常生活。喜欢电影和读书圈子。

A12:爸爸妈妈。

A13:我想问出版圈的前辈:为什么出版社不喜欢

招出版专业的学生?(商报会尽快找到合适的人解答)

■钱彦羲(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系)

A1:已经通过了浙江少儿出版社的全部面试被录

取,等待毕业后正式签约。

A2:这个行业的魅力还是在于它的产品图书。我

会被各式各样的图书吸引,从腰封设计到内容本身是

否足够吸引人,这些都会成为我自己挑选书的标准。

久而久之不再甘愿只做一个挑书人,更想成为促成一

本书诞生或是让一本书被更多人拥有并珍惜的人。

A3:出版系的很多老师利用自己的人脉给我们创

造了很多机会,第一次去出版社实习是经过崔波老师

的介绍,当时做的是数据处理工作,负责图书的库存统

计,线上销售的一些工作,很简单但也很考验耐心。后

来临毕业去面试的时候是通过出版系的隗静秋老师向

出版社投递的简历,开始只是想着“试试吧”,之后意外

地进入了最终面试环节。我记得面试的人有20余位,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最开始面试者之间都是陌生的关

系没有人说话,在这种氛围里整个人都很紧张,所以我

尝试找话题和他们闲聊,开始只有一两个人愿意和我

交流,后来慢慢地整个等待室的人都活跃起来,直到叫

我去面试话题还没有结束。我带着热聊时的心情进入

会议室,就这样保持轻松的状态结束了面试。

A4:找工作时的困扰是,自己对于很多企业的了解

仅限于百科上简单介绍,更深入一点就是利用天眼查

去了解公司的资金问题等,仅能进行简单辨别,导致我

作为应届生在参加校园招聘会时,很难做出好的选

择。还有一些公司给出的招聘启事并不明确,联系后

才告知只需要实习生不招聘正式职工,很容易让人产

生挫败感和焦虑感。

A7:“做书”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分兴趣、两分热

爱、七分责任。书是长久以来传达信息、记录知识或变

化的载体,如果说让我用一样东西把无形的智慧与思

考实体化,我会选择书籍。

A10:平时最喜欢的平台是豆瓣,APP是mono和网

易蜗牛阅读。

A11:喜欢研究网购折扣,分享有创意的VLOG视

频、烹饪料理、图书电影点评和短视频等,很喜欢豆瓣

的各种小组,生活组、鹅组等,我常逛。

A12:我很崇拜一些主持人,比如朱广权、撒贝宁、

何炅等,带货网红李佳琪我很佩服,还有那些做自媒体

频道的网红比如李子柒我也非常欣赏。

A13:我想问出版圈的前辈:造出一本常年畅销的

图书需要做哪些努力,又经历了哪些挫折?(商报会尽

快找到合适的人解答)

出版圈流向

我当了短视频演员

■蒙悦菲(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有个偶然的机会我当了短视频演员。面试当天,

到公司后人事部的姐姐给了我一张登记表和一张逻

辑测试题。登记表里的信息就相当于个人简历,逻辑

测试题虽然看着有些头疼,但通过得还算顺利。

接下来,编导开始面试我。看一看我之前在学校

出演过的作品,再让我看看编导写的剧本,询问一些

相关问题,比如对作品的理解。紧接着就让我试镜。

脑子一瞬间空白,刚才看过的剧本也不记得了。好在

最后放松下来,试镜很顺利。几段对话下来,除了跟

男演员搭戏时笑场,最终拍两遍就过了。

没能留在出版圈工作,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都加入了新

媒体阵营,而我又对新媒体非常感兴趣,也想从事这

个方面的工作。所以“出版+新媒体”对于我来说简

直完美,既是我大学读的专业,也是我想从事的工作,

没想到最后能拥有这样一份工作。

在学校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我的抗压能力了,

因为加入各种组织,参加各种比赛,让自己忙不过来

的时候就是最锻炼自己的时候了,希望到社会上也

要挺住哇!

想跟最亲近的刘菡老师说:老师我想你了!还

记得我在最崩溃时老师给的安慰,在遇到难事的时

候老师给予的帮助,还有就是我们宿舍和刘菡老师

留了三年的合影啦!一年一度的仪式感,以后一定

是最美好的校园回忆,希望毕业后也能跟老师保持

联系,有机会也会回来跟老师拥抱。

■ 新职业

(上接第7版)